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4-07-06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精选6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1

班级————姓名———— 学号——— 分数————

一、耐心选一选,你一定能选对的(25*2=50分)

1、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确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D、中共八大

3、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威望的历史大事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C、镇压反革命取得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全国大陆基本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人民公社化的实现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结束中国靠“洋油”过日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的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B、胜利油田的建成C、中原油田的建成D、江汉油田的建成 8、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李明自习课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1967 年二月逆流

D、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11、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A、中国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B、错误的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C、出现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经济出现了严重下降现象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全党全国的工作是:

A、经济建设B、民主法制建设C、廉政建设D、改革开放

13、大跃进时期有一副壁画题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突出的反映了当 时出现的“左”倾错误的哪一种错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化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15、三大改造不包括下列哪些内容的改造?()A、农业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商业 16.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17、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A、广西北海

B、上海浦东

C、广东深圳

D、北京中关村

18、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2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2.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3.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2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冷静思考,别写错字(10分)26、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今天成立了!

27、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有:______、______

运动。

2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像_____和______

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被誉为“

________”。29、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_________

30、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__________

三、认真阅读,领悟要点(15分)3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3分)

(2)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本宪法的性质。(2分)

(3)你知道宪法的制定机构吗?请写出来。(2分)

(4)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4分)

(5)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2分)

(6)中国是个法治国家,除了材料一所述宪法外,请任意写出两部法律名称。(2分)

四、列举题(12分)

32、列举中共“八大”后10年中建设社会主义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称号。

33、列举“一五计划”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五、简要答题,条理清晰(13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历史意义?(5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2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及不同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1.分析文章在结够上的特点(C组同学讨论完成)。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4.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二、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三、概述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结构美、志趣美。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flash课件。

2.深入了解学生,按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分组。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全文仅114个字,就把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使人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

二、检查预习。

1.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背景及写富春江的诗文。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三、展示地图。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确浙江省杭州市富春江富阳至桐庐的地段。明确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作者乘船从富阳至桐庐这一段旅途中所见到的奇山异水。

四、展示分层学习目标。

五、解决翻译课文时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六、分层、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分析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C组同学回答)

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写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并且环绕“独绝”展开描摹,结构脉络分明。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明确:本文先写水,后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在写景的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明确:

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突出水之清。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突出水之急。

⑶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作者在这里写树之寒,实际上是反衬山之奇。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突出山之势

⑸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山之音。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突出山之力。

⑺横柯疏条,突出林之密。这几句是补笔,补写群峰中的林深叶茂,突出了作者那种喜不自胜,流连往返的观赏之情。

4.分析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明确:本文的题目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但信中没有出现人物,可文章又字字不离人物。

展示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根据内容分析,逐一展现。

七、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设计说明:让学生尽快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分层讨论得出答案。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组)

明确: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表达出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B组)

明确:表达出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A组)

明确:这一句主要写人在奇景中的感受。触景生情,烘托了山水巨大的魅力,从而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意欲归隐之意。

八、概述文章语言上的特点。

设计说明:各组同学合作讨论,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九、回顾小结,总结主题。(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这篇文章通过对富春江至桐庐这一段山光水色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幽深的意境,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十、展示课堂练习。(分层练习)

A组:有人根据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异水”的特点,拟写了一幅对联的上联:水清现游鱼,请你根据“奇山”的特点,对出下联。

B组: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C组:本文是一篇山水名作,请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

写“水”的:

十一、展示拓展练习。(分层练习)

A组:解说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之地;

B组:改写《与朱元思书》;

C组:用自己的话叙述富春江的美景。

十二、布置作业。(分层布置)

A组:写一篇游记,文体不限。

B组:仿照本文的结构特点,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八年级下册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评述 篇3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主要知识点有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例1(2009年湖北省恩施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右图),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q,Yc~E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完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点评]2009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专题知识是2009年中考历史考查的重点。对于这部分知识,可以放入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题中考查,也可以将抗美援朝与中美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例2(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试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为冲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

(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發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

材料二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万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0年以来,西藏加快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点评]在民族关系这部分知识中,有关藏族的知识点是中考历史试卷中的高频考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与国家发展、统一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1)和平方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主改革或百万农奴解放。当家作主。(3)人口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增加,生活富裕。(4)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主要知识点有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改革开放、建设中

例3(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有关“三农”的知识点主要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学习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出现,是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参考答案](1)1950年的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例4(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一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爹大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评]中考历史试卷中常出现结合漫画或诗歌考查“大跃进”运动这一知识点的题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新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在中考试卷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习时,我们可将其与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建设社会主义

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A

例5(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试题)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请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表达精炼)

(3)列举一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点评]对于改革开放这部分知识,可以将其和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和其他的改革联系起来进行专题考查,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并识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的示意图等。

[参考答案](1)1978年底,北京。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地省会城市(或答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开放)。(3)要求:举例真实、具体,观点正确,情感真挚。

例6、(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B.上海C.厦门D.汕头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考历史中常见的考点。学习时,我们要把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区分开来。

[参考答案]B

例7(2008年山西省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

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请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3)材料三记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哪一方面的事实?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点评]自从国家诞生以来,人类就在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尤其是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取代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2)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动乱和灾难。(3)我国不断加强和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4)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祖国统一。主要知识点有“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等。

例8(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试题)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2)下半阙: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書《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其中,中国政府于哪一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又于哪一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点评]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几年中考历史中的常见考点。对这部分知识可以从古今祖国统一的专题角度来考查,也可以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秦始皇。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郑成功。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4)一国两制。1997年。1999年。

考点四: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知识点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

例9(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题)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u;图二u :图三u;图四u。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u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了哪一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二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两国政府都承认的平等边界条约,此后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张期的和平。从1964年开始谈判之后,中国就提出了要恢复对黑瞎子岛的主权要求。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标志着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黑瞎子岛终于回到中国,这是双方本着和平对话、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精神,历经多年谈判的结果。

(3)指出材料中“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黑瞎子岛主权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体现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

(4)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其中的一点。

[点评]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从专题角度来考查,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知识点进行考查,还可以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知识点相联系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1)万隆会议召开(或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或两关系缓和)图→图二→图面→图三(2)台湾向题。

八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篇4

二.简答题(10分)

16、从1953年起,我国对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0分)

三、材料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学业宏

参考答案16、17、(1)答: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2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

(2)答: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重大意义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分)

(3)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18、(1)广大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少量土地;(2)土地改革运动,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抗美援朝

19、(1)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2)“人物访谈”形式。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如: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等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提示:可以谈土改原因或土改的影响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5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3.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 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5.“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 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 义和团运动③ 五四运动④ 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 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据你判断,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9.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牺牲 D.左宗棠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1.下列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2.《辛丑条约》签订 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 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 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14.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场战争?

(2)材料一反映了《 》签定的情景。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3)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篇6

一、单项选择 1.“五口通商”、“不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协定关税”、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有关的是()A.D.《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 《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3.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为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这里的“它”是()A.云冈石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故宫 D.圆明园

4.下列诗句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A.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5.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设立()A.宣政院 B.行省 C.伊犁将军 D.巡检司

6.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7.1895﹣﹣1945年台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一家外国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9.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

1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传播西方文明

12.据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二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该记载反映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

”“这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15.“(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他率军收复了()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云南

16.1894年9月,在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7.《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20.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1.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近代工业

2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3.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4.《戊戌政变记》中提到: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这种“刺激”来自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上述材料出自哪个条约?

(3)这个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7.如图为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形势示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侵华战争?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哪个国家?

(2)请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3)请根据图片内容,写出这场战争中重要战场名称。

(两个即可)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

“……l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所有十二条大纲,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晚清时期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款危害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材料三中让慈禧感激涕零并欣然签署的是什么条约?

(4)以上三则材料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6-2017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

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 1.“五口通商”、“不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协定关税”、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有关的是()A.D.《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 《南京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

1842“五口通商”、“不平等条约”可知,【解答】根据“协定关税”、这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D.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

【解答】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B.

3.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为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这里的“它”是()A.云冈石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故宫 D.圆明园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1860年10月,【解答】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圆.大伙烧了三天三夜,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篇废墟.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别墅,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为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 故选D.

4.下列诗句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A.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左宗棠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说的左宗棠;“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说的是邓世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诗句. 故选A.

5.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设立()A.宣政院 B.行省 C.伊犁将军 D.巡检司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行省的设立.

【解答】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根据左宗棠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故选B.

6.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

【解答】由题干中“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可知37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官兵英勇抗击日本舰队,壮烈殉国. 故选D.

7.1895﹣﹣1945年台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

【解答】据所学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收回了台湾. 故选C.

8.一家外国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题干反映了这种状况. 故选D.

9.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解答】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陷天津,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至西安.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故选C.

10.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知识点. 【解答】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所以得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赔款. 故选B.

1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传播西方文明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解题时要注意“根本”一词.

【解答】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市场.A项是属于原因方面的,B项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D项也属于原因方面的内容. 故选C.

12.据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二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该记载反映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通过关键时间“1842年”可判断为鸦片战争. 【解答】A、鸦片战争发生时间为1840年﹣1842年;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 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始于1900年. 故选A.

13.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

”“这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由题干中“核定关税”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要求选出“这些条款”所出条约名称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核定关税),在《南京条约》的附件中,英国又获得了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的权益.选项中A符合题意. 故选A.

14.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答】A.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洗劫并烧毁.

C.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D.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15.“(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他率军收复了()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云南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

【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故选C.

16.1894年9月,在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

【解答】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因此这段史实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故选C.

17.《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知识点,应把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外国人可以直接在中国投资办工厂,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故选D.

1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解答】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结合材料“从沿海前往首都…各国…时行军事占领”可以判断该内容核心最终写入《辛丑条约》. 故选D.

1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这一条款及影响的理解.

【解答】A、赔偿白银4.5亿两,利于帝国主义国家从经济上控制中国,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利于帝国主义国家从军事上控制中国;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中国无权在东交民巷行使司法等权利.这点正好符合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句话的意思. 故选D.

20.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号召发动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故选A.

21.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近代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史实.

【解答】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 故选D.

2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说明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故选B.

23.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考点】戊戌变法.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掌握维新变法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思想主张、重大事件、结果及影响.

【解答】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后来,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故选A.

24.《戊戌政变记》中提到: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这种“刺激”来自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据题干材料“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强烈刺激下

1895“刺激”来自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产物”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

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选C.

2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故选D.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上述材料出自哪个条约?

(3)这个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考点】《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材料“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可知,这反映的是割台湾及其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由材料“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可知,这反映的是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2)由上述对条约内容的概括可知,上述材料出自《马关条约》.

(3)据所学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故答案为:

(1)割台湾及其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2)《马关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

27.如图为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形势示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侵华战争?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哪个国家?

(2)请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3)请根据图片内容,写出这场战争中重要战场名称。

(两个即可)【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的识记. 【解答】(1)依据图中的“大东沟等”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2)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98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

(3)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本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又夹击山东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故答案为:

(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2)1894年至1895年.

(3)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

“……l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所有十二条大纲,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晚清时期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款危害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材料三中让慈禧感激涕零并欣然签署的是什么条约?

(4)以上三则材料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2)本题考查《马关条约》.(3)本题考查《辛丑条约》.

(4)本题考查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解答】(1)题干提供了关健信息“林则徐”、“禁毒史”、“光辉的一幕”,综合这些信息,再结合课本所学得到,“光辉的一幕”指的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由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判断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由材料三中“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知,这是《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4)《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1)虎门销烟.(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3)《辛丑条约》.

(4)《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上一篇:成语的出处是什么意思下一篇: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