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

2024-06-08

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通用15篇)

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 篇1

习俗一:贴对联,放鞭炮

春节将近,人们总喜欢去买对联,回来贴在门上。除夕那天,又喜欢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因为传说有一只凶兽叫“夕”,它每年正月三十都会出做恶,可它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鞭炮声。所以,人们每年就会贴对联,放鞭炮来预防“夕”出来做恶。

习俗二:吃年夜饭,守年

年夜饭,年夜饭,一听就知道是过年那天夜里吃的饭。一般人会吃饺子。饺子里要包上钱、枣、年糕与豆腐。吃到钱就说明明年财运连连;吃到枣就说明明年蜜蜜甜甜;吃到年糕就说明明年步步升高;吃到豆腐就说明明年福气冲天。每年除夕,我们都会吃着饺子,一直到深夜十二点。因为守年,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习俗三:拜年,要压岁钱

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带着一家老小走亲访友,成为“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实我很喜欢过年,因为我能收到一张接着一张的压岁钱!说起压岁钱,在我国古代,压岁钱是给孩子们压惊的,可现在的压岁钱是表达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的!

现在,我正对着一桌好菜,不由得想起了奶奶说的话:“在我小时候,那是盼年;现在生活好了,那时天天过年。记得以前,每天能吃上野菜算好的了,穿破的衣服用布条儿贴贴继续穿。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穿上新衣服,以前怎么能与盼年?现在,每天吃大鱼大肉,穿旧了的衣服就扔,真是时代不同了呀!”是呀,如果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 篇2

根据江苏省文明办《关于开展“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的通知》, 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下属的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初中生世界》和《阅读》编辑部承办的“我爱我们的节日”主题征文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共收到应征稿件近33000篇。经评委会认真评选, 共评出获奖作品972篇, 其中特等奖10篇, 一等奖60篇, 二等奖300篇。现将中学组特等奖、一等奖名单公布如下, 其余获奖名单请登录江苏教育新闻网 (www.jsenews.cn) “我爱我们的节日”专栏查询。

我们的节日呢 篇3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8月16日,是2010年的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但是,过惯了西方情人节的年轻人,有几个还记得七夕节?推而广之,我们的传统节日,那个不是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困境?我们的中国节日哪儿去了?

近年来,新一代中国青年都热衷于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我们的传统节日,果真只是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过起来真的很累?其实未必,只不过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被分割、异化,遗忘了。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反思生活,回味从前?有多少人能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传统节日?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感慨,几乎每个节日的味道,都越来越淡。可究竟有多少人去真正反思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洋节大行其道,而我们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会越来越式微?学者们认为这是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近代历史留给国人的不止是无尽怨怒,还有根深蒂固的自卑。落后与挨打,成了人们对近代历史的习惯性总结。麻木自卑甚至憎恨,成了大多数人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这是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一个重要方面。

从文化产生背景上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后,传统节日便开始走下坡路。而在工业社会培养下,诞生的西方节日,漂洋过海,迅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勢头,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一时间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于道。

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旗的鼓动下,许多节日成了消费日,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内涵都被抽空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变了味道,比如圣诞节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一个消费性的节日,或者说时尚标签。传统节日的真正危险反而来自我们自身,像中秋节这样温情脉脉的节日,已经成为月饼商人,各大卖场炫技卖乖的秀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陷落,最根本原因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性的异化,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让每个人都成了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失去了创新能力。人们只能通过疯狂的消费来满足自己与别人不同,标新立异的企图。表现在节日文化中就是,大一统式的消费文化和席卷全球的一致化从众行为。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想象共同体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节日,可能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其实,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情人节等洋节的“入侵”,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的空壳化,商业化倾向。

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4

早上的时光在大家的对下午游园活动的期盼中飞一样的度过了,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总是在下午的自助餐也因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而改在了中午。这一顿美味自助餐总算是打响了六一游园活动的第一炮。同学们都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我们在鸡翅、薯条、排骨中笑啊,闹啊,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一觉睡醒,就被老师精心准备的美食又一次惊喜到了,而下午的游园活动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到来了,每个班都有不同的游戏。像踢毽子、蒙眼投球、夹乒乓球、投掷筷子等等游戏既有趣又精彩,每个游戏都排了长长的队伍,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想要用自己的实力获取奖励。当然,我也不例外,每个游戏我都参与了,但是最喜欢的要数夹乒乓球了,这个黄黄的小球圆溜溜的,看上去一点都不难,可谁知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夹不住它,急的我满头大汗。正不知所措的时候,旁边有个“小喇叭”悄悄地告诉我“别用那么大的劲”,我瞬间醍醐灌顶,用了他的锦囊妙计果然这个“小不点”被我打败了。周围的同学也为我欢欣鼓舞。

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5

春节这个节日是从腊月廿七的一股年风儿来的,又以正月十五结束了在这么多的日子里热热闹闹,老人小孩儿,大人们在年三十促膝长谈,看看《春晚》,该是多么和乐的事儿。

春节里,我和家人回来趟老家,因为年迈的奶奶一个人,多年在老家孤独无依,我们年廿九回到家,红砖依旧,没有生气的房屋,屋前除了十年前的那棵我和奶奶亲手栽的柚子树,见不到绿了,都枯了,虽说奶奶身体还算硬朗,可她毕竟70了。听邻居说奶奶时常一个人在田地里劳作,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点好菜。我将行李拿到房里,看着两张床我呆了,七年前我离开奶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这个城市,多少年来,她一个人默默地守候在这里,天冷的晚上,又是谁陪她呢?我哭了……

我在厨房里帮奶奶烧火,可能这个词语很新鲜,在我们那虽说有电可能延续着烧火煮饭的乡风,人们都朴实善良,从未丢弃,奶奶便也是这其中之一。我晚上到桌前,看到了一张单子,拾起一看,电费10。6元,我怅了,她为何用了这么少的电,难道都不点灯吗?是为了省钱吗?是我们丢弃了她吗?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

是春节让我明白了从今往后应当如何孝顺老人,是春节让我永不敢忘家人的重要。一个人,离了家,到了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6

腊八这一天,街上就已经热闹开。集市上人山人海,卖什么的都有。许多小饭馆都会出售腊八粥。那材料丰富的腊八粥喂到嘴里甜甜的,在寒风刺骨的严冬中,一丝温暖油然而生。

接下来这几天,家家都要准备过年。每家每户都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并且还会炸一大缸的油炸食品。主要有炸豆腐和炸猪肉。那金灿灿的颜色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增,不过这些要等到过年时才能吃哦。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这一天更是热闹,虽然没除夕夜那么隆重,但是充满年的味道。

通过彩排,春节正式登台。晚上八点会放一次鞭炮。这一天晚上一般不会有人吃饭的,河南人的习俗是到十二点再一次放罢喜庆的烟花爆竹。一家人再团团围坐吃团年饭,饭桌上人人敬酒祝福。多么温馨的场面啊!

新的一年到,万象更新。大家会穿上新衣服,把新的春联贴在大门口。这几天主要就是拜年。那些炸豆腐终于派上用场,有客人来家里拜年就从缸里拿一些直接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些爆竹纸皮是不能扫的,据我猜测,这样是人们希望幸福长久吧!

“卖汤圆,卖汤圆,这里的汤圆是圆又圆……”正月十五元宵上市。不过汤圆可不是买的,大多都是自己做的。村口有一个“对窑”供人们磨汤圆面。所谓“对窑”就是一块大石头,中间凹下去一个大坑。然后有一根粗木棍,顶端绑一个比坑稍微小一些的石头。把米倒进坑里,用石头捣碎。捣汤圆面可费劲,我砸几次胳膊就已经累得麻木。至于汤圆馅儿就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定。纯手工制作的汤圆感觉就是好吃!

谁在操纵我们的节日? 篇7

每年的11月11日,成为约定俗成的“光棍节”。2011年因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六一”而升格为“神棍节”。你可以不知道“神棍节”,但恐怕难以避免遭到淘宝网“全网五折”或京东商城“1元、1折、11元特价”等铺天盖的广告的侵袭,于是,“神棍节”不再单纯是属于单身人士们的了,它在一片狂热的购物气氛中,成了一个“全民节日”。包括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平安夜、圣诞节、光棍节等。节日和这个时代的一切结合得如此紧密,滚滚向前、无法抵挡。

有人认为现在的节日活动只剩下了“消费叙事”,表面上看的确如此,无孔不钻的商业行为,最能捕捉和利用人们微妙的心理,释放他们的消费欲望,加快金钱的流动速度。如果说节日是一片平静的海面,那么商业就是狂风,足以在这片海面上掀起巨浪。在煽动人们投身节日消费方面,商业力量无所不用其极,比如今年“光棍节”,一部谈失恋的电影《失恋33天》,就创造出了电影档期的“光棍节档”,活生生把两部引进大片打败,成为票房冠军。

但不管怎样,节日归根结底都是一种q文化的体现,洋节的盛行,是西方文化东进的结果,“光棍节”的爆红,是单身群体心理与欲望的一次集体表达。源于高校的“光棍节”,是校园文化的趣味体现,而经过一二十年的滚动堆积,人们围绕这个节日已经创造出了足够多的话题。

“光棍节”能够为年轻人广泛认同,还在于它为抒发一种沉闷的社会心理提供了出口,之所以成为光棍,盖因房价高结不起婚,忙于工作无暇开展社交,现代人内心封闭缺乏开放的朋友圈子,对婚姻、爱情的起点有过高的期望……压抑、紧张的社会心理,无形中对人们的情爱观带来了很大影响,而在“光棍节”这天,发泄孤独情绪也好,宣泄沉闷和抱怨也好,狂欢娱乐一下也好,表达美好愿望也好,都显得理由如此正当。

所以,操纵我们节日的并不是商家,他们顶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一个节日的盛大,都是生活方式、情感观念、流行风潮等叠加在一起的结果。能提高人们参与感、体现人们创造能力的节日,才是具备活力和魅力的节日。反思传统节目的没落,也要从这个角度切入,是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只剩下了传统,而缺少太多与现代思维同步的内帮

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8

盼望着,盼望着,快乐的六一儿童节终于开始了。在这天里,我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零食,而且还收获了一份快乐,还有眼福看到了一场精彩的电影,心里美滋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午的六一游园。

随着张校长的宣布,振奋人心的六一儿童节也就开始了。我先去我们班级那里玩儿,班里的游戏是贴鼻子,这次的游戏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是,这一次是两个人团结协作,考验团队默契。于是,我就拉着我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游戏场地。我们先观察别人是怎样做的。只见一个人拿着眼罩戴在头上,先在原地转五圈,转完五圈后就变得晕晕乎乎的,分不清方向。只有那个人指挥,他才能去贴鼻子。然后只见那个人径直朝我们的班主任,田老师那里去了,于是老师就幽默地开玩笑说:“贴到我的鼻子上了!”引得我们一阵哈哈大笑……终于到我们了,我第一个挑战,于是,我就带上眼罩,原地转五圈。转完圈后,我的脑袋特别晕,每走一步就好像要摔倒一样,然后我就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过了一会儿,终于不晕了,我就大胆的往前走……最后,经过她的一番指挥后,我终于贴上了鼻子。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篇9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命运的转盘让我成了世界的宠儿,我降生到了这个国度——中国,让我一领她的风采。

——题记

那在骨子里流转着的熟悉气息,将冰天雪地中尘封已久的热情一并带了出来: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股红色的暖流;永不磨灭的印记中总有一道吉祥的痕迹;古老泛黄的史册中总有一段幸福的历史——你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九州上一种崇高的`信仰,中国人的热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经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历史风,你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信仰中,中华的精髓——新年。

一直以来,中国人嘴上说的新年一定是一种民俗,但不知不觉中,新年已在我们心中扎根,成为了所有中国人一致的信仰。长达20xx年的历史事实在告诫我们,新年是我们不可遗失的宝贵财富。新年,顾名思义,春季的节日。

在经过了秋天的肃杀,冬天的沉寂,春季是一切生命重新复活的时候。仔细看,可以望见春季的迹象;行走在新年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季的气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风变得柔和了,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声,在敲击着沉睡的大地。这就是新年,生命的节日,复活的节日。是我们中华的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

虽然也经历过磨难。但磨难是新生的开始,磨难是新年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机会!1928年5月7日,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废除旧历,使用国历,新年改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要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人民愤怒了,这一举动为敲响了丧钟!他们错了,错在不知新年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

新年不仅仅是个节日,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中国人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新年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中国人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为了民族的骨骼,国家的精髓!

在这个节日之风洋溢的季节,人们忘不了你,新年。你是中国人心中的信仰,升华到了国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灭的信念!

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 篇10

蔡康永说过一句很任性的话,我不喜欢节日,因为我不喜欢别人规定我哪天该特别高兴,哪天该特别难过。

这是牛人的世界观。作为凡人,我们依然是在乎节日的吧。因为,节日的美好之处在于,它给我们一个放松的借口、一个挥霍的理由。它赋予了我们一切行为的合法性。包括偷懒、放纵、好逸恶劳、胡吃海喝。节日会放大我们的欢喜。然而节日,也会放大我们的脆弱。

你不觉得吗?平常我们一个人,也是好好的。但节日那天,周围的人成双成对,我们会觉得格外落寞。

平常我们没收到过什么礼物,也是好好的。但节日那天,身边的人收到玫瑰、收到巧克力、收到包包,我们会觉得格外伤感。

2.

认识一个妹子,超级宅女,很不擅长社交。对她来说,圣诞节不过就是人生中另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电话、没有礼物的日子。前几天她打开淘宝,还在给她推荐各种可以送给朋友的圣诞礼物,她都苦笑了。

首先,她得有朋友啊。她都不想看微信,因为同学群里正在热烈地讨论希望收到什么样的圣诞礼物。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但圣诞前一天,她收到一个包裹。超级大的包裹是丑丑的编织袋,父母从老家寄来的,里面是一床很厚很厚的棉被。没多久,她妈妈就打电话来了。妈妈说:“我和你爸看天气预报,北京最低气温都零下6摄氏度了。你一定要多穿点,被子也要厚厚的。你买的那些被子肯定不暖和,一定要用我们老家这种用棉花弹的棉被,才够保暖啊……”

其实北京有暖气,在家里都可以穿T恤。盖这么厚的被子,会热个半死。但你不管怎么说自己不冷,父母都不会相信的。

有句话不是在网上流传吗,有一种冷,就是父母觉得你冷。

原来她不是什么都没有,她有深爱自己的父母啊,她看着那床可能用不上的被子,还是觉得好温暖。父母根本不知道哪天是圣诞节,但是,她觉得,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

电话里,她对妈妈说:“妈,圣诞快乐。”

妈妈说:“啊,生蛋,生什么蛋……”

她笑了。节日里我们格外害怕孤单。是因为我们想要确认,这个世界上,终归是有人在意我们的。

3.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刷到一个朋友的自拍。以前她发自拍,我总会说,那么丑的照片你都发啊,我的眼睛都瞎了。现在她发自拍,我会说,很好看啊!

和朋友疏远了,就是这样的吧。我们总是对好朋友才会随意使用脏话,对陌生人才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生疏吧。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们做了好多无聊的事。尤其是有一年圣诞节,人家都是比赛喝酒,我们两个傻子比赛喝可乐。她喝了7瓶,我喝了6瓶半。我们一直说下次再比。结果,没有下次了。

上周末,她来北京出差,过来看看我。

到的那天,她手里拿了几罐可乐,说,敢不敢再比一次?那个充满挑衅的笑容,那句无比熟悉的话语。

感觉就像,我们从来没有疏远过。她说,对不起啊,我过两天就得回去了,跨年没法陪你。

我说,谁说的。我想哪天是节日,哪天就是节日。

如果说,节日的意思是相聚,那么,我们和喜欢的人相聚的那一天,就是节日啊。希望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动人的节日,都能与你的幸福相遇。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篇11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放了鞭炮,那天晚上我很开心。

晚上,爸爸拿出了三、四格鞭炮,我跟爸爸说:”我也想放鞭炮。“爸爸说:”好,但要注意安全。“我拿着打火机,跑到第一个鞭炮面前,看着很短的引线,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逞能了,我让自己冷静下来,摁下打火机点燃引线,快速跑回屋里,看着天上的烟花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都是由中心向外射出,漂亮极了。

我们吃了团圆饭、看联欢晚会、拜了年、给压岁钱……

“六一”,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12

学校的活动可多啦!有英语游园,狗仔套圈,盲人摸象,还有足球赛......

你看踢足球的同学一个个汗流浃背,都想着法子为班级争光,不顾一切的在足球场上奔跑着,奋力的踢着,一颗颗汗珠滴落在足球场上,他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最后我们还得了第三名呢!多亏了同学们紧密配合,团结一致。

令我映像最深刻的要数跳蚤市场了。那里人山人海,热闹喧天,物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在这“海洋”之中窜来窜去,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我每一家小摊都看过了,那里的东西真多,有用的,玩的,吃的......我看中了一只白色的毛茸小狗,它有一对大大的耳朵,就像两片白色的花瓣,一只小小的灵鼻子好像千里之外的气味它都能闻到呢!一身漂亮,舒适的茸毛洁白如雪,还神气十足的蹲在篮子里,真是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可是它要二十元钱,太贵了,我好说歹说的才还价还到十五元。哎,这回算是知道了还价的不容易。我还买了很多东西,日记本啦,自动笔啦,电风扇啦,都是我喜欢的。悄悄告诉你,我还买了一根冰棍呢!

我们的节日初一作文 篇13

当代传统节日习俗的流变

中国的民俗在传统社会几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作为过去民众生活的集中表现,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内容表达,有严密的行事程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一整套的过节模式早已随着民谣传述久远。端午节,虽然如今人们多半只知道吃粽子,但过去却并不是这么单调,吃五毒饼,食樱桃、桑椹、石榴,饮雄黄酒,身上系五彩丝、配香囊,穿五毒背心,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头围嘴,门前房檐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在外赛龙舟、画舫嬉游、斗百草等。中秋节,人们祭月、拜月,泥玩兔儿爷,请“神祇”,糊窗户,七夕节穿针、拜织女、吃巧果,重阳节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塔。无论在饮食、行为还是环境布置上都有诸多讲究。

如今,节俗形式发生了变化。昔日严整的行事程序日趋简化,过节的“礼儿”也多不为人所知。比如,端午节少有人在家门上插蒲艾。中秋节,祭月等仪式性习俗已不存,兔儿爷等代表物渐为少见。流失的节俗元素俯拾皆是。

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从农耕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农耕时代过节的悠然从容,即使春节回家,许多人也只能匆匆的待上两三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不再登门拜年,而开始短信、微信祝福。由于社会价值观调整和演进,旧有的诸多驱邪压胜形式,也随着人们心智的变化成熟而淡漠。都市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节日祭祖这一主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许多民俗样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在发生变化。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的节日发展史,就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的节日产生,有的节日消失,有的节日内涵和形式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变迁是一种历史的客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中和节、上巳节,许多节日到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就这样,在慢慢流逝的岁月里,许多传统习俗渐渐流失、消散并上升到知识性的层次,昔日的生活场景日益碎片化。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许多节日习俗模式以一种零碎的态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所面对的“文化”。

传统节日:从习俗到情感

说到节日的传承,我想起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感恩节要到了,学校的外教老师Chuck在课堂上发给我们每个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学生的名字。他对我们说,你要将对同学们的印象用最美好的话赞扬出来,写好后交上来。Chuck说,感恩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美洲新大陆移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友谊,而是提醒我们要用积极、赞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就不一样。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机会,并懂得去尊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也是节日与假日的区别,节日是有核心情感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虽然有些节日已经走向过去时,但是仍有很多节日,人们依然在传承:

春节,人们也许少了一些敬神的念头,但还是会贴福字,虽然不再串门拜年,但一定要发短信、微信。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因为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

端午节,虽然人们不再五月避忌,但关爱生命的养生保健意义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近世转化的祭拜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夕节,人们早就不再去讨论家中女人们的心灵手巧,旧有的习俗模式因而消散,但还是会去借这个节日,用新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添上一把柴火。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团圆;秋意渐浓的重阳节,许多子女们都在琢磨着为家里的老人置办一身保暖的衣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每个节日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情境强弱有别,但是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说要策划旅游出行,大吃大喝,而是说,在这个节日情境里,在心理层面对这个节日情境有所期待。就像在中秋节我们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在某一时刻,看看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就是骨子里国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在现实生活中存续,在于它是否有那些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永久珍视和传承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具体习俗形式的变化流转,会发现一些传统节日的精神意蕴还在人们的心底涌动。这就是节日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新时代的节日传承

传统是有时代个性的。在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曾经丰满的节日习俗有的消散殆尽,有的徒留形式和个别元素,有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对接。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种洋节一起构成了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面对节日的传承,经常浮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是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愿意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我想,既不应该为各种本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该去适当的表述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节日理想,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比如通过习俗形式和载体的塑造反哺于情感的经营,去建设那片温润的心理空间。比如端午节,可以循着艺术化和祥物化的道路,将传统的端午节物如香包、五彩粽等形象,结合时代的要素,加以时尚化、卡通化,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节物的威严和文化象征,为民众传递一种明晰的节日讯号,提示人们节期的保健,表述文化关怀。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伟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向未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普世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使社会大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认真生活!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我们的节日叙事作文 篇14

漫天的飘雪送走了金色的秋天,带来了银色的冬季。同时,我们也迎来了热闹的春节。

不知为什么,一提到“过年”,耳边就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大年夜的晚上,我与哥哥以及亲戚家的一个小男孩去一家小店里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鞭炮,有甩炮、单响炮、三响炮、五响炮,还有一大把漂亮的烟花棒……刚买回来正准备放呢,妈妈却说吃晚饭了,我们心里难免有些小小的失望。饭桌上,爷爷一边吃,一边告诉我们每道菜的寓意。饺子,像元宝一样,兜财的,象征有财运;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红烧大鲤鱼,这道菜不能全吃完,剩下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八宝饭,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原来年夜饭还有这么多学问啊,我不禁听得入了迷。直到妈妈叫我起来敬酒,我才惊醒。敬完酒,却突然发现哥哥不见了!但是,随即就听见了外面响起的鞭炮声。哦,原来哥哥跑出去放鞭炮了!忽然,那个亲戚家的小男孩像想起了什么,大叫一声:“糟了!”然后冲到门口,对着外面的哥哥喊:“老哥,别全放完了,给我留点啊!”呵呵,原来他是为这事啊。我们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过年除了放鞭炮,还有一项重要的事,那就是看春晚。春晚的节目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捉摸不透的魔术,让人啧啧称奇;好看又好笑的相声、小品,令人捧腹大笑;优美动听的歌曲,使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们的节日作文 篇15

春节到,春节到!家家辞旧迎新,挂上春联,好一幅喜气洋洋的景象。春节是我国众多节日当中最热闹、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它在农历正月初一。在春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伴随着鞭炮声去外婆家拜年了,外婆盛情款待,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到了晚上,我和表哥买了许多烟花爆竹来庆祝一年一度的春节。“轰隆”,“噼里啪啦”,“嘣啪”……奏响了一段激烈的霹雳曲。放完烟花炮竹后,我们全家人观看了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上,美丽的舞蹈、动听的歌声、精彩的小品表演又仿佛在我的眼前重演了一次。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的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祝。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圆、共庆佳节,其乐融融。去年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到南京夫子庙游玩。到夫子庙已经是下午5点了,夫子庙已是人山人海,一片黑乎乎的人群。夫子庙小铺上小巧玲珑的玩意儿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看看那吹糖艺人的手艺,他那精堪的技艺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会儿工夫,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出来了。夫子庙的小吃也别具一味,哪儿有:小烧卖、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雨花石汤圆等八十多个品种,素为中国四大小吃群之一。

秦淮河的风光可是举世闻名的,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蹿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仿佛也在庆祝这美好的节日。我们一边观赏着如画的湖面,一边走进了几百年前的秦淮世界。瞧!那彩色的水泡泡正漫天飞舞。红的、黄的、绿的、懒得……他们像一只只精灵飞向天空,有悄无声息地落下来。夜晚的夫子庙灯火辉煌,成百上千的灯笼把夫子庙照得如同花的海洋,彩灯彩带汇成了一个美丽的天堂。

上一篇:小学家长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泰国留学中文授课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