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2024-06-16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共8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篇1

【摘 要】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还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带来的运营风险。本文从电力企业的角度出发,对存在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应对、防范和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财务收益与目标财务收益发生背离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例如由负债引起的,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电力企业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的基本使命,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国家垄断经营,依靠国家计划和优惠政策来配置生产要素,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的机制,缺乏应对市场经济中财务风险的能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前提。

一、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是指政府出台的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各项财政和金融政策。电力企业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其经营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密切关系。由于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必须以满足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这样必然面临政策性层面的财务风险。例如电价政策风险。在电网企业当中,有“电价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一说。电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每年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但是作为企业,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电价政策就是电网企业的效益源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任何企业都不能可持续地发展,财务指标也面临恶化的风险。

(二)投融资风险

1.投资风险。电力作为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状态,目前投资规模都在千亿以上。其中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在政策的要求下进行大规模基建投资,但是作为企业经营,对于有些投资项目的审批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收益、融资的及时稳定回收以及投资风险的合理控制。如果没有制定整体投资战略和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投资随意性很大,一些投资存在短期行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2.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本息的风险。电力企业属于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大,设备更新较快,解决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电网投资等因素导致的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率,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债务风险。这虽然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但最终偿还债务是要落实在电力企业。为此电力企业要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经营管理,堵塞漏洞,力争将因偿还债务导致的不容乐观的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三)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使得控制机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而造成的风险。具体表述为在对有效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资金和材料的充分效能发挥以及最大利益回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以及明晰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将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四)信息化风险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国网推出了“SG186”信息化战略,其中实施ERP系统是核心的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和理念将迎来全新的改变。ERP系统即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信息系统,将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营和管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建设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覆盖公司各个方面的大型专业数据库,形成集中、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整个系统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的好坏,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巨大的。

(五)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雹灾,冻灾,旱灾,虫灾以及各种瘟疫等自然现象。电力企业作为一项高危行业,自然风险的影响巨大。例如今年年初的南方冰灾就导致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共有37个地市的545个县(区)、2 706万用户受到影响;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损毁1 505基;1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杆塔损毁14.1万多基;低压电杆倒塌51.7万多根,损毁线路15.3万千米;停运线路7 917条、变电站707座。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 110多亿元人民币。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和建议

(一)政策性风险的应对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骨干企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责无旁贷。对于政策性风险电力企业虽然无法左右,但可以积极应对,争取享受有利政策。

1.分析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争取有利政策。如电价政策,从2003年6月《电价改革方案》出台,到《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的相继颁布,建立了独立规范的输配电价机制。输配电价承担了整个电网企业建设、发展的全部成本和费用,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充分了解自我发展状况,找出有待完善的方面和环节,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政策;同时要着力改变自身的成本结构,降低成本和消耗,优化电价结构,抵消政策带来的风险。

2.充分享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如财税发[1999]90号,“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电力企业作为投资的重点行业,每年的设备投资在100亿以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上述政策,将为企业带来税后几十亿的利润。

(二)投融资风险的应对

1.建立项目投资风险监督机制,完善投资效益评价制度,确保电网发展规划与投资紧密结合。具体做法就是将电网建设规划与投资规划紧密结合,建立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同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2.建立科学的融资方案,减少融资成本,避免企业的融资风险。在公司内部可通过电力财务公司,集中所属单位的分散资金,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内部资金调剂,将部分沉淀资金用于电网建设,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电网集团企业还可运用发放委托贷款、提前归还借款、用存量资金垫付工程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多种运作手段,调整资金配置结构以降低存量、增加流转、提高资金收益。

对外融资,可采用银团贷款,引入银行竞标制度,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以争取获得最优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电网企业还可充分利用资金信托这一融资方式,即信托投资公司根据电网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向社会推介资金信托计划,集合社会闲散资金,为电网建设项目提供借贷资金。电网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建设期与回报期,通过与信托投资公司协商,设立各种组合计划,在利率、还款方式、期限等方面灵活掌握,最大幅度地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风险。

(三)内部控制风险的应对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即五种职务相分离制度: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2.树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意识。为防范规避内部控制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企业全员中树立风险意识。它包括: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风险分析,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同时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3.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现代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人员的素质有了高的要求,只掌握单一的会计核算技能,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同各个部门的管理密不可分,同时也承担着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任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是市场营销、法律咨询、规划发展、信息管理、设备采购、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地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履行本质工作,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四)信息化风险的应对

随着ERP系统的实施,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统一财务标准,建设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分析与评价等核心应用模块,实现公司业务与财务信息实时共享,提升财务的主动控制和决策支持能力,为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提供支撑。对信息化风险的应对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防护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全面纳入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评估制度和等级保护制度。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建设从设备安全到用户安全的整体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

2.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完成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为实现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开发、运维与管理奠定基础。建立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库,实现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与查询。

3.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按照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信息化同业对标,丰富对标内容和形式,完善评价指标库,推广信息化最佳业务实践,将信息化工作逐步纳入公司的业绩考核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实现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4.建立人才队伍体系。按照公司“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1551”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信息化管理、建设、运行维护和应用四支队伍,培养专家和管理咨询人才;加强信息技术及应用交流,建立在岗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

(五)自然风险的应对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而电网又是多层次大范围布局,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网企业属于风险密集型行业。如由冰雪、地震、洪水和暴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电网崩溃、大面积停电等事故也屡见不鲜。应对自然风险的举措有:

1.基于自然风险防范,确定全面预防目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生产和建设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贯穿于各级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其特点是以经验总结为依据,制定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恢复等措施,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风险管理重点在于超前预防,即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核心

从改革开放提出以来, 企业就越来越重视对财务的审计和核算工作, 这关系着企业核心能力的进一步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上,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能促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目标的有效性, 引入企业能力的新概念, 打造一个全新的企业管理目标, 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原因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建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上, 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抵御风险能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面临生存与利益的分歧[1]。企业有必要及时调整原有的财务管理目标, 综合考量,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对风险因素的忽视

市场一直在发生变化, 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瞬息万变, 如果不能提前窥探到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 适当防范, 企业很可能瞬间就失去竞争力。企业财务目标不是只要完成了指标, 按计划实行就结束了, 还应该关注企业的经营风险, 进行预先预测和假定, 为可能出现的结果提供一点依据, 在情况真实发生时企业所有活动依然可以顺利开展。

2.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制度上的问题一直是企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传统的企业管理目标虽然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分析和控制方法, 但是根本不涉及企业的经营决策, 企业领导层也不能真正清楚利润的获得数额。财务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也会使企业财务模糊不清, 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从企业资产投资、调度、使用到最后的废弃, 都应该有详细的制度约制, 使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有规律地、按计划进行。

3. 对客户盲目信任带来的困扰

销量是企业十分在乎的一项指标, 因此有许多企业没有事先调查清楚客户的底细及在市场上的信用度, 就急着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有些客户正是看到了企业想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强烈愿望, 增加订单, 却以资金紧张为由要求赊账, 很多企业经受不住大批销量的诱惑, 盲目答应客户的无理请求。最后出现所赊账款迟迟拖欠, 甚至不能收回, 对企业来说坏账和死账都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运转。表面看是扩大了销量, 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实际上产品只是转嫁到了另一方手里, 并没有实现其交换价值, 反而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4. 企业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对于一个股份制企业来说, 股权的合理分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去合理分配, 做到利益均沾, 按劳分配, 也是对一个企业的考验, 企业投资者也会根据企业收益的分配制度来决定是否投资, 企业一旦被投资方投资, 又能获得资金来源, 这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潜在的价值。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配方法, 理顺企业的财务结构, 从而促进经营的稳定性发展。

二、引入财务核心能力的原因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代表着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状况, 是财务人员协调财务资源所达到的较流畅与稳定的状态[2]。其与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是互相辅助的, 相似之间又有不明显的区别。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核心能力的最终落脚点是相似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 是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综合考虑整体利益, 排除影响财务管理的多重因素, 制定出的一条能实现财务稳定运行的良好途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是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 因此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毋庸置疑就是方向和目的, 而财务核心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 现阶段很多人对其定义还存在争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力量和动力, 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必备条件。

最后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内容的相关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对企业财务能力的一种管理, 每个企业的财务能力构成大致相同, 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债务解决能力及社会贡献能力, 是一个完整的能力结构体系。但不论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运营能力始终要服从财务管理目标, 这是基本要求。企业核心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加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 为企业服务。

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还是有区别的, 主体不一样。企业的核心能力强调的是能力范畴的, 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管理层面的, 通过管理来实现核心能力的突破, 两者分开来看都能存在, 但联系在一起就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现效益。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的结合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但这不利于企业多方能力的形成, 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追求的是的目标应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最大化。所以企业要注重财务核心能力的培养, 追求最高的盈利能力、强大运营能力、充足的解决债务问题的能力及为能社会做贡献的能力。第一,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涉及到这几方面能力的全方面评估, 为管理提供依据, 也方便企业核心能力的发挥。第二,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直接服务于财务目标的,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才能树立更长远的目光, 综合考量各方面能力, 突出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第三,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高效整合各类财务资源, 进行分类和归纳, 并做好可控与不可控的风险评估工作, 以便在财务支出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也利于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 为企业尽可能减少损失, 进一步夯实财务核心能力。第四, 要提高企业竞争力, 也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只有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才能扩大销量, 占据市场, 获得盈利, 不断充实企业财务资金,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而且企业拥有足够资金, 就不会想方设法投机取巧, 胡乱设定过高的经营目标, 造成发展的紊乱。相反企业在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以后会有时间学习和创新, 从而发展得越来越好。

财务核心竞争力对财务目标有一定的超前预测性和可控性, 当企业目标与企业实际运行状况有分歧时, 企业所具有的财务核心能力会促使财务部门及时作出调整, 重新分配财务资源, 加强财务使用情况的监督, 领导层也会重新制定战略方案, 调整目标对策, 充分发挥财务核心能力的作用, 吸引更多投资方,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以最及时最迅速的力度扭转局面。当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 因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超前预测性, 就能及时防范, 用资金的实力解决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不断地加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 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这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独特竞争力, 才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力量。

四、结语

总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 一个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一直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在满足企业目标的前提下, 不断探索新的方向和理念, 做好企业财务统计、调度等工作, 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企业核心能力最大化始终是企业财务管理所坚持的目标, 首先得追求利益最大化, 才有资本去钻研产品质量和改善服务水平, 继续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投入, 才有能力去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 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保证资金链的稳固运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积累足够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为社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新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9) :26-27.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35-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为了保证自身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财务决策不合理、财务监督不到位、财务风险不确定性增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做好财务预测,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主要指的就是企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企业不能够达到预期的财务收益,最终导致了企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两部分,即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的各个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要想能够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风险限度、适度承担的原则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企业应该坚持风险限度、适度承担的原则,以此来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还应该明确财务风险限度,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进行。

2.2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企业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应该坚持财务风险、收益均衡原则,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重视可能出现的财务损失,争取做到居安思危。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分析财务管理的风险性和安全性,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

2.3 规避超前预警的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在到来之前总是有一定预示性的,因此,企业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性,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决策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领导人在进行决策时,都不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他们一般都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决策,这样比较有盲目性,而且还容易造成财务决策不合理。与此同时,因为决策是靠人来判断的,所以有很大程度的客观性,而且还有很多财务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借助职务的便利来做一些挪用资金、滥用职权的违法事情,这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企业相关领导人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谨慎认真,如果一些重大决策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另外,企业财务决策的不合理,也会给企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从而给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最后很可能出现破产的风险。

3.2 财务监督不到位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一旦财务管理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监督管理方面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比如,四川长虹、创维数码等重大事件,这些都是由于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另外,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财务监督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放在了事后处理上,缺乏事前和事中的财务控制,从而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中信泰富由于内部缺乏监督控制制度,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对重大信息的范围、内容、投资者利益等存在缺陷,最终宣告破产。

3.3 財务风险不确定性增大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财务风险不确定性也在逐渐增大。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经常忽视对市场的调查,总是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分析财务风险,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市场是一直在变化的,因此,财务风险是很难预测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3.4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管理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这给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都缺乏专业性的人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不是很高。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领导都不重视财务工作,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使得他们普遍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且企业也没有提供给财务工作人员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比如,三鹿集团破产案例分析,由于高层领导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使得生产出来的奶粉质量低下,同时缺乏风险应对能力,当面对外界质疑时仍不公布实情。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市场对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财务人员需求较大,因此,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重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4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加大对财务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监督控制体系,并做好财务预测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都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4.1 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市场竞争核心地位,就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體系。首先,企业应该提高考核监管有效性,通过实现企业内部协调监控来控制财务风险,找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其次,企业应该重视控制关键点的设计,企业应该把内部控制流程和控制关键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华为公司就非常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在对手机进行研发时,经常会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再次,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部门职能的监督控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最后,企业还应该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财务预警工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2 要进行风险转移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投资项目是一项周期性长、投资金额大的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转移,从而降低自身的融资压力。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多借鉴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财务管理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经验。在对海外投资中,企业应该利用全球资源来扩展融资渠道,以此来规避财务风险。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巡检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吸纳一些具有国际财务管理经验的专家来对海外投资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从而降低财务风险,一旦发现海外投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就应该与相关专家和领导进行沟通并解决,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4.3 要培养财务管理人才

人才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就应该培养一批财务管理人员。首先,企业应该定期招聘一些新型复合型人才,选拔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从而组建一支优秀的财务管理团队。其次,企业要定期加强对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聘请一些国外发达国家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讲座,提高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

总而言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应该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找到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财务风险转移,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关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探析 篇4

1、领导层对于财务管理并没有深入的认识,这主要就是因为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很多管理人员,尤其是在国营施工企业领导岗位的管理人员都是学习建筑的,对于财务管理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进行记账的工具,对于在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样的话,对于财务管理的运用必定也不会有创新的手段。更严重的就是不看财务报表,就算是看,也看不明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也并不了解,这样的话,企业的损失将是尤为严重的。

2、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企业基础管理趋于形式,财务监督控制不够完善,企业经营有太大的成本,这些问题都会是企业经济效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因为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经济中,国营施工企业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就算是在企业中一个月进行一次成本分析,也不可能将这样的损失进行弥补,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在找亏损的原因,然后这个原因逐渐演变成为造成亏损的理由。

3、有关债权债务管理松懈不能做到清理债权债务的及时性,企业的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不能做到回收资金的及时性,周转就会减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不能保证正常。结算工作的落后,在对收入进行确认的时候,没有充分的依据,很多领导为了可以将公司制定的产值目标有所完成,谎报工程量,事后也不会核实项目的真实性,这样的话,不仅在收账款的时候出现不真实,在企业对债权的有效控制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税务风险也会在企业中发生和蔓延。等结算出最后的结果,项目的成本情况才会出现本来的面目,但是已经无法挽救。不断发生的“潜亏”现象,在报表中基本上是发现不了企业或者项目的实际财务状况。

4、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所限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会计人员很难发挥作用,记账、算账、报账就是现在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财务人员的项目成本分析基本上都是将项目核算人员的分析作为主要内容,直接复制,根本没有真正地理解财务管理的内在含义,一个没有入行的人,非要去进行一些连自己都无法弄懂搞清的工作的评价和分析,最终得到的效果必然是失败的,在项目管理中也不会发挥好的作用,也不会发挥任何价值。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篇5

论文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新准则在提供会计信息的理念,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计量的属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应对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和经营造成的影响,及时作出充分的判断,有效的制定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并从中找出应对措施,有助于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质,不断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一、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我国的财务会计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新准则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企业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财务信息,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新准则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与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特别是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等要求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同时新会计准则还在财务报告目标上、关联方披露、分部报告等方面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财务报告目标更加侧重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积极应对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和经营产生的影响,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首次比较全面的导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增加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利润调节的工具。如以非货币交易为例,企业在非货币交易中产生的收益,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计量产生一定影响,传统的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仅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价值进行计量,许多信息得不到反映。引入公允价值以后,即将发生的价值也将计入到会计信息内,使得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的真实性使其不能够退出历史舞台,在会计实践中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将长期共存下去,形成双计量的局面。

2、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产生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凡是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是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企业在具体的实施新会计准则时,应该从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个方面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控制关系。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规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得一些企业不能再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良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的方法来粉饰企业集团的整体业绩。

3、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每一项具体准则均包括披露章节,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事项,更强调的是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关注企业的损益情况,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会计就是编表”、“会计就是算账”的传统思想,树立忠实提供信息的理念,切实强化信息披露意识。同时新会计准则带有较多的需要根据经验和做掌握的会计知识进行判断,给予会计实务工作者以较大的空间,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挑战和压力。新准则更加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运营效率,更加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更注重于资产的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权利义务。

4、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及账务处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而且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账务处理。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到以后各期。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增加,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减少。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税务法会导致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减少而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增加。

三、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1、创新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础,新准则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具有市场观念,要以市场为导向,洞察市场、了解市场、以市场为中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所需要的资金。企业的财务管理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保持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率和相匹配的财务资源,使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生产、经营以及投资创造的价值最大化。只有适度的增长率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明确公司的主力业务及财务资源,要对成长业务和主力业务提供所需的财务支持,合理的制定财务资源匹配计划,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与长期方向上保持一致,以提高增加企业价值的能力。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宣传工作,将新准则的宣传工作及普及的培训工作延伸到企业的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使新会计准则体系融入到企业流程和风险管理实务中,为准则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

2、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和设施 公司应该制定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公司会计政策,做好新准则实施的衔接工作,以适应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在符合新会计准则体系要求的前提下,调整会计处理流程及财务信息系统,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以利于财务会计人员的理解与操作。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公司的会计软、硬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应对公司的财务系统进行升级,对财务会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软件技术要与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使用统一的软件,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资产减值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增了多项与市场经济业务事项相关的准则,赋予财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的权利。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熟练掌握新会计准则的概念和框架,准确的理解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和实质。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学好、用好新会计准则,而且还要向利益相关者积极传送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影响的信息,提高沟通能力,与其他部门无障碍协作,破除传统的局限于本职本岗的工作思维。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具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意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要为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实施财务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企业财务人员日常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4、建立良好的内部监控体系 企业应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监控制度。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形成自觉地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确保新会计准则的合理运用和有效实施。强化会计监管、加强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提高会计标准的执行和监管质量,确保新会计准则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要把强化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以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进一步统一了会计原则,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和充分协调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原则的要求,满足了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以及管理层等各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企业要明确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与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制度的变化,有效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保障企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赵莹.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变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3-115.

[2] 韩国兰.新会计准则下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6):69.

[3] 王秀红.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9,(12): 281-283.

探析烟草企业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6

一、企业治理结构现状我国烟草行业历经长期的自主式发展,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烟草市场的分割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目前,烟草行业已经完成的改革是将原有的省级卷烟工业企业的国有资产统一上拨,再由其统一下放,明确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唯一的烟草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地位。“工商分离”改革后,形成了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两条独立的管理流程。在卷烟工业环节,实行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经重组兼并后的地区卷烟工业企业的二级母子公司制,省级卷烟工业企业下属还有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大型卷烟厂或者是国际化的卷烟集团公司。在商业环节实行总公司与省级烟草公司、省级烟草公司与地市级烟草公司三级体制,总公司对省级烟草公司行使出资****利,省级烟草公司代表总公司对地市级烟草公司行使出资****利。

二、企业治理中的财务治理公司的创立、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财务资本,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和安排以财务资本的保障为前提,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也依托于财务资本的提供。没有财务资本的投入,公司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存在下去,公司治理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的过程及治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财务资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离不开股权结构的调整。股权结构是指各种股权在公司中所占比重,其实质是有关不同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公司的财务资本的比例搭配问题,是通过财务资本的多元化安排来优化财务资本内部结构的问题。优化股权结构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公司股份分散化,确保持有不同种类股份的股东之间形成合理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推动企业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此外,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目标是确保股东、职员,债权人及其他第三人和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财务资本的不断增值和积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三、烟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鉴于卷烟工业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们的集团组织结构分析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环节。对烟草集团内部改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实现集团总部对整个系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如何对它的各级下属发号施令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用,同时下属之间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结合中国的国情。在选择集团组织结构模型和设计组织架构时,必须要考虑到多个矛盾体的统一。一方面要考虑专卖专营和政企合一的特殊背景,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基础。一方面要对庞大的烟草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也要强化专业分工、鼓励内部竞争,也就是要将适度集权和有效分权统一起来。

(一)总部的职能定位要实现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和功能建设,首先必须对集团总部的职能进行明晰准确的定位。战略管理、资源配置和交易协调管理与控制是总部的核心职能,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设计与实施是总部的一般职能。其中,企业制度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决策权和经营权的配置、政策、规章和程序、企业文化等;管理方式包括预算与经营计划管理、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等。

(二)集团组织结构的类型按照上述总部的职能定位和实施方式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集团组织模式分为:运营控制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控制型。由于我国烟草生产企业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产品结构是二到三个相互关联的多元化结构;第二,省级卷烟工业公司代表总公司对下级卷烟厂或者卷烟生产集团行使出资权;第三,行业体育论文发表/tylwfabiao/改革正在进行

探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篇7

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1.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 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度量, 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 用最低的成本进行处理, 以保障企业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 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型管理领域, 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的, 其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财务风险, 减少风险损失, 保障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及时和准确的识别风险,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从最经济合理的角度把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1.2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风险来源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筹资风险管理。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其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偿债风险, 指企业由于负债过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二是收益变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 (即投资风险的存在) , 这种不确定性会通过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产生放大效应。筹资风险还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 投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 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致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无论直接投资还是证券投资, 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 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与直接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与证券投资相关的风险则是证券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3) 资金回收风险管理。是指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一是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表现为拖欠风险, 即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的风险;二是金额上的不确定性, 是指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形成坏账的风险。显而易见, 如果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 必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的损失。此外, 由于这部分坏账的已纳税款也不能退回, 从而使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

4) 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净收益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 分别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积累、完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和对投资者进行分配。其风险主要在于企业在收益的形成和分配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如收益确认是否适当和收益分配政策是否科学以及分配形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等而产生的风险。

2. 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 只要存在财务活动, 就必然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财务风险意识, 积极关注企业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 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督、控制。而在实际工作中, 决策者大多不是财务出身, 相关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重视资金管理、账务结算等财务日常运行工作,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2.2 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财务风险管理,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要更好的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包含组织结构、信息传递、预警监控、决策控制的管理系统, 对财务进行系统的管理, 配备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企业的风险管理相对比较分散, 主要依靠有经验的财务人员进行控制, 没有形成成熟有效地管理系统。

2.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对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分配风险等几类典型的财务风险类型, 大部分企业缺少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也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 甚至资不抵债;投资盲目、成本消耗过大;资金无法回收, 应收账款过多, 进而产生坏账、死账;利益识别、分配不合理, 收益确认不科学。

3.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3.1 提高企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 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要求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认识到企业风险管理不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 而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始终的。应该通过在企业内部宣传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开展内部的培训讲座及相关讨论来加强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3.2 建立合理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进行统一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做到统一管理, 信息共享;从风险的监督、预警, 信息的传递到风险的控制、反馈, 形成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各个部门要配备相应的专职风险管理人员, 明确其责任, 并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 定期对本部门进行稽查, 检查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按时上报汇总, 经上级部门反馈后及时做出调整, 形成由上及下, 反馈及时的动态管理机制。

3.3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类型, 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 筹资风险管理措施。在筹资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适度负债, 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合理搭配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并把相关债务成本与投资收益率结合起来分析。在筹资的来源方面尽量多元化, 把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结合起来。

2) 投资风险管理措施。在投资风险管理方面, 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对投资方案、项目进行合理考察、评估, 合理计算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同时, 在投资时运用投资组合理论, 合理进行投资, 在决策中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3) 资金回收风险管理措施。在资金回收风险管理方面, 企业应该首先在销售、结算方式上进行合理的选择, 与此同时, 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及时催收货款。并且依据谨慎性原则, 建立合理的坏账准备金制度。在企业内部还应建立有效科学的客户资信等级评估制度, 合理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

4) 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措施。在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方面, 企业应该按照自身的实际盈利情况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 合理进行留存收益和股东股息的分配, 对收益分配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探讨了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徐长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苏盐科技, 2009, (1) .

[3]曹时军, 帅富成, 廖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 (7) .

探析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 篇8

一、政策引起的财务风险

电价政策是发电企业面临最主要的财务风险之一。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电力竞价上网

电力竞价上网直接影响上网电价,其影响强度是1:1。上网电价高低又间接影响发电时数,继而通过发电时数对经营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各类发电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等级必然不同。机组发电煤耗较低、管理水平较高、变动成本控制得较好的发电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在竞价过程中就可以报出较低的价格,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成本较高、煤耗较高、管理不善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可能会因成本高而退出竞争,这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另一方面,在竞价上网的市场环境下,竞价的确定方法也对发电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一是系统边际价格法。虽然符合同网同价的原则,但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初期阶段,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小发电企业的过度投机,大电厂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另一种方法是实际报价法,即按各发电企业的实际报价结算电费,虽然表面上不符合同网同价的原则,但并不违背市场原则,在该种方法下,小电厂则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2,电煤价格政策的影响

自2001年以来,电煤价格连年上涨,电煤价格开始左右火力发电企业毛利率的走势。特别是2004年煤价暴涨,导致火电企业毛利润率迅速下滑,有40%以上企业发生亏损。由于电力是一种差异性很小的商品,电力市场的同质性很强,发电企业不大可能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只能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因此。在煤电价格放开后。控制燃料成本首要在于控制电煤价格,这点对于在当前电力供给过剩、发电时数减少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不至于发生亏损具有决定意义。

二、市场引起的财务风险

1,资本市场的不发达

发电行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虽然发电企业拥有这些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优势,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却阻碍了其优势的发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处于弱式有效阶段,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价不能如实反映公司价值,庄家操纵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股价波动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性。当企业面临个股大幅下跌的情况时。其财务风险会在瞬间急剧增加。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也是发电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的一个因素。

2,利率变动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资本市场上的利率变动而使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蒙受的损失。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企业财务状况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据计算,华能集团2005年合并时负债总额达到人民币1534.11亿元,而其合并资产的总额在2005年才为人民币2268.86亿元。拥有如此巨额的负债,资本市场的利率稍微有风吹草动都必然给其负债带来巨大的波动,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3,汇率变动

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当企业拥有的外币债务在持有期间随着汇率变动升值时,其到期偿还本息的实际价值就要高于债务形成时的价值;另一方面,当企业拥有的外币资产随着汇率变动而贬值时,企业到期收回的金额就会少于预期的数额。两种情况下,企业都要面临财务风险。我国一些发电企业经常会跟国外发生项目或者业务往来,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些应付债务或应收资产,而且一般数额巨大,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财务费用以至企业的收益。

三、资金运作引起的财务风险

1,投资风险

很多电力建设投资项目都具有不确定性,因为电量的销售经常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电价、技术、市场竞争条件、消费者对能源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期,对一些小型发电企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风险会更大。因此,发电企业的投资能否像预期那样及时足额的收回还有待考证。而且。由于电力项目投资一般都具有投资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影响投资效果因素多、投资转移与替代性差、投资效果持续时间较长、投资决策复杂等特点,因此。投资在从计划到建成运转期间必将面临众多的风险,稍有闪失,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资产重组引起的财务风险

资本运作是一把双刃剑,运作成功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如果资本运作失败将有可能把企业带人破产的深渊。因为,资本运作是属于高风险的经营策略,它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企业的财务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资金方面,资本运作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会对企业现金流量、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于是相应的就会出现以下财务风险:资金是否可以在时间上和数量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应重组动机(暂时持有或长期持有)、现金支付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等。除此之外,企业重组后。相关财务人员、财务资料、财务程序的整合也是个十分繁琐的问题。如果整合不好,可能导致优秀人员流失,财务资料混乱。财务程序不能顺利实施等问题。

3,负债筹资的风险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负债比率过高的现实已经形成,企业将在未来承担巨大的还贷压力,背负较高的偿付风险。

四、结构性不合理引起的财务风险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发电行业和电网行业必须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以解决电力供应量的紧张问题。但是,一个完整可靠的电力系统,不仅需要给予量的满足,还需要给予质的保证。因此。在对电力行业进行投资时,除应加大投资力度,还应考虑电源和电网行业的投资结构等问题。若电源投入不够,就会造成供、用电关系紧张:若电网投入不够,就会出现电网安全和有电供不出等问题。电力投资结构至关重要。从理论上讲,应根据用户负荷需求考虑电源投入,根据电源投入再考虑电网投人。而实际中,这种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往往体现在电源与电网资产结构的科学性上。根据发达国家的理论论证和实践经验,电力系统总资产中,电网资产应占60%,即电网对电厂的资产比例应是6:

4,而现实却相反,我国这一比例为4:6。这种倒挂的比例关系,从整体上说明,我国的电网构架是薄弱的,电网容载比没有达到要求,负荷中心地区电网建设明显滞后,个别输变电设备严重过载,配网投入不足等等。因此,在当前这种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网投资跟不上的情况下。电网的载电容量有限,无法让发电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于是使发电企业单位售电量承担的平均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五、内部控制不健全所引起的财务风险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发电企业中,大部分财务人员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项项规章制度,是一摞摞日常管理方法,是企业根据法律要求或者是用以应付有关部门及主管单位的检查而制定的。他们没有看到内部控制的实质含义。没有意识到内控对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因此。财经法律意识淡薄,不照章办事,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企业财务运作效率低下,错误、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发电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我国发电企业股权结构的先天缺陷,使得企业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企业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而且事后不能有效吸取教训,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还容易造成管理者渎职现象的发生,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2)我国发电企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激励不足与激励不当两方面。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无法充分调动起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激励不当,就是盈利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心理平衡,只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不顾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财务风险急剧增加。(3)很多发电企业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职责划分不明确,协调性差,从而导致企业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受阻,降低了风险防范的能力,增加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3,忽视企业的风险控制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电市场,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发电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日益增加,企业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现阶段,大部分发电企业并没有就风险控制建立相关的防范和管理体系及制度,忽视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在这种环境下风险恣意妄为的能力被无形中加强了。

发电企业需要警惕的财务风险是多方面的,识别它们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研究分析的开始,找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戒线、保证发电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才是研究的重点所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自考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