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听评课反思

2024-07-19

历史听评课反思(精选5篇)

历史听评课反思 篇1

参加本次听评公开课活动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收获很大,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并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课讲的自然流畅,语言活泼生动,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会了知识。

通过此次听评课,我也深深地感受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师生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关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教学的结果。另一方面,新课程要求致力于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把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互动的探索学习,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情感、发展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

要想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首先,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历史听评课反思 篇2

关键词:反思,教师,学生,课堂,实效性

成语“一日三省”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帕克·帕尔默 (Parker J.Palmer) 在《教学勇气》一书的导言中说:“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如许多教师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 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 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 这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 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帕克·帕尔默2005)

教师应当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本文结合三个听评课实例, 从“教师教、学生学、课堂实效性”三个维度探讨如何进行一课三省。

一、一课三省之“教师教”

时间:2013年9月20日

地点:高三 (12) 班

课题:复习定语从句

(一) 重难点突破有依据吗?

要确定重难点, 教师必须研究考纲、课程标准和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其中, 考纲是方向, 课程标准是基础, 学生是核心。要反省一堂课是否成功, 就要反省教师确定的重难点是否有据可依。

本课是高三语法复习课, 内容为定语从句, 是高考重点考查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有多达几十条规则, 而且有些规则还有多种特殊或例外情况。如果不加选择、不分主次地介绍给学生, 一则教学时间不允许;二则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造成恐慌和焦虑;三则易误导学生走向英语学习的误区。教师什么都想抓, 结果什么也没抓好。

反思发现, 这堂课教师通过对考纲和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 以定语从句易错题练习为依托, 结合文科班英语基础相对扎实的现实, 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为以下四点:1.关系代词that和which的用法比较, which和as的用法比较;2.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比较;3.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4.定语从句与并列句的区别。每一条都紧扣高考考纲, 也联系了学生的学情, 可谓“有理有据”。

(二) 课堂容量适度吗?

45分钟的课堂, 安排多少时间由教师“讲”, 多少时间给学生练, 多少时间让学生悟, 可能很难有定论, 但是, 有一条是不变的, 那就是———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课前教师挑选错误率较高的十道题, 结合本课所要突破的重难点, 做了适量的扩展和延伸。在此过程中, 教师先呈现例句, 启发学生总结规律, 然后对学生的陈述进行补充, 让学生整理成笔记。接着, 让学生花五分钟时间反思消化之后, 要求他们根据这堂课所学, 完成当堂检测——选择适当的关系词填空。

反思这堂课的“量”发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并有所收获;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多操练。教师不妨在每堂课后都问自己以下问题:我今天讲多了还是讲少了?哪些知识点可以再讲透彻一点?哪些可以少讲甚至不讲?

(三) 有教学方法指导吗?

杜威认为:“如果教育要无愧于其使命, 教育就必须被看作是一种艺术性工作, 需要具有音乐家、画家和艺术家一样的个人热情和想象力。” (辛普森等2009)

在这堂课中, 教师通过分组, 让学生从例句中总结了定语从句中只用关系代词that, 而不用关系代词which作为引导词的几种情况。在此过程中, 教师使用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复习语法规则时, 通过教师给的例句, 阅读、观察、思考、讨论, 从而去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规则。可见, 通过探究式教学,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他们勤思考、善钻研的思维习惯。

像这样的语法课,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图表归纳等方式, 把枯燥的语法知识形象化。总之, 如果教师注重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 就会在课堂上迸发教学的灵感。如果把这些点滴的灵感写进“教后感”, 定期整理一下, 就能积累很多教育的智慧, 从而收获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一课三省之“学生学”

时间:2014年4月22日

地点:高二 (10) 班

课题:Reading: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一) 学生有收获吗?

这堂阅读课需要实现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伦敦地铁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查找关键信息以帮助读懂“旅游手册”;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文, 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人文风貌。

为实现知识目标, 教师设置了问答题和表格填空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实现能力目标, 教师采用了快速查读、限时阅读和任务型阅读的方式,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查找信息的能力;为了实现情感目标, 教师介绍了地铁设计师Charles Henry Holden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 并且通过一个视频短片让学生切身体会了地铁对伦敦而言意义重大。

每堂课都让学生有收获, 这应该是教师最大的期望。所以, 要反省学生的学, 教师首先需要反省:这堂课, 学生有所得吗?学生得到了些什么?

(二) 学习有策略吗?

俗语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和内化语言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方法有时比教师的方法更能让他们获得成功。如这堂阅读课, 教师时刻在引导学生“如何阅读”:

Skimming and scanning的时候, 学生是带着问题进行快速阅读, 在文中查找关键信息。分析篇章结构时, 学生通过查找中心段落和每段的中心句来理解文章大意, 然后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对课文进行细节理解时,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分析文中的长、难句。对于文中的生词, 学生尝试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 或者借助工具书……

作为学生, Tell me, I forget;show me, I understand;involve me, I remember。因此, 教师务必在课后反省一下:学生投入到我的教学活动中了吗, 还是仅仅作为一个看客或者听众?他们在用方法探究知识吗, 还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三) 学得有乐趣吗?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

本课用一个问题导入:What is London famous for?这个问题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且自然引入伦敦极具代表性的事物之一———地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从快速查读到分析文章结构, 到细节理解, 再到深层讨论, 问题难度逐级递增, 学生在自然、主动的状态下探究问难, 思考也越来越深入 (Brown H.Douglas 2009) 。在确保学生透彻理解课文之后, 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伦敦地铁的英文短片。在欣赏短片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听到了纯正的英语, 看到了文中描述的伦敦地铁, 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伦敦地铁给人们带来的便捷,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内容。

如果学生听课愁眉苦脸,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如果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积极……教师就务必需在课后反思一下:为什么在我的课堂, 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是我的“满堂灌”让学生感到乏味?是我的讲课内容太难、太深,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太陈旧落后,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一课三省之“课堂实效性”

时间:2014年9月8日

地点:高三 (12) 班

课题:Vocabulary of U1M9

(一) 正效还是负效?

大多数课堂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正效”, 但有时候, 教师的讲课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

在这堂词汇课上,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个新单词, 补充了很多与该词相关的单词、短语和例句。学生表面上都在埋头苦记笔记, 但是心里肯定已经怨声载道:本来词汇表里的生词已经够多了, 你还要给我额外补充这么多内容, 这不是增加我的背单词负担吗?这种抵触和反感的情绪随着教师补充内容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当这堂课结束的时候, 他们不仅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单词, 反而对单词产生了厌烦, 甚至是恐惧, 这就是“负效”现象。

教师应当在每一堂课后反省:我在学生的求学路上把他们向前推进了, 还是在把他们往后拖了呢?我认为的“为学生好”, 事实上, 是不是在“害学生”呢?

有时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 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不够宽容, 多批评甚至挖苦……这些都会起到反作用。

(二) 有效还是无效?

没有教师会在备课过程中设计“无效”的教学活动, 然而正是一些看似“有效”的教学活动, 其实是无效的。

以该堂课为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重点单词, 教师呈现了若干例句。但细究这些例句之后会发现:有些例句过于简单, 有些例句没有时代性, 有些例句缺乏充足的语境, 这些例句无法向学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对学生而言, 多半是过耳即忘的, 这种教学行为显然没有“效率”可言。

带着“有效还是无效”的问题去反思每一堂课, 我们就会更珍惜45分钟的课堂, 把每一分钟都用在追求实效性上, 从而少一些诸如“课时不够”“时间太少”的抱怨。

(三) 高效还是低效?

在这堂词汇课上, 呈现例句的时候, 教师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这堂课的最后5分钟, 教师做了留白处理, 把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再读单词, 教师可以借此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发音。学生就本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个别答疑。以上都是高效课堂的微观反映。

相反, 如果教师的课堂监控力不强、PPT课件制作过于繁琐、讲解语言知识时重难点不突出……都会导致课堂的低效。

四、总结

继IQ (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 、EQ (Emotion Quotient情商) 之后, 学术界有人提出了RQ (Reflection Quotient) 一说, 其中R—Reflection即“反思”的意思。RQ高的教师应该是在上完课之后会不断诘问自己的人, 会时时感觉到困惑甚至痛苦的人。这样, 作为教师的我们, 才有动力钻研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精心打磨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期在45分钟的课堂里, 给学生最牢固的知识, 引发他们最多的探究和思考, 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帕克·帕尔默.2005.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辛普森, 杰克逊, 艾科克.2009.杜威与教学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Brown H.Douglas.2009.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M].文秋芳,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 篇3

本学期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即“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的五同活动。我怀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了这次活动,感觉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总结如下:

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执教的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

通过活动,我认识到“同课教研”对于教学的积极的促进意义:第一,教材中的素材是相同的,但可以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第二,教材的知识点是确定的,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顺序;第三,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是剪开来观察好,还是整体感知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有感

上个星期听了两节校级研讨课,其中一节是李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问题总是在我头脑中萦绕,不知对否,不吐不快。

本节课总体来说上得还是非常成功的,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自觉地去探究新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整节课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组汇报等方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尤其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探索出三种方法,并在自我辨析中,得出其中两种都可以;从课堂结构来说,时间分配也比较合理,一直到公式探索结束是25分钟,然后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结构紧凑;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投入教学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能够在探索中总结知识,运用知识。

但是在这节课中,教师有一个教学设计,我一直在思考,是新颖独特?还是有待商榷?教学前,教师事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纸盒,标上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同时还用3种不同的颜色标出相对的面,并标出长、宽、高。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要求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又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用剪刀把长方体沿六个面分别剪开成六个长方形,先摆一摆,再在小组说一说,最后指名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先后请了三位学生上黑板摆,第一个同学把六个长方形一字排开,然后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第二个同学把相对的两个面(如上下)放在一起,得到(长×宽×2+长×高×2+宽×高×2);第三个同学把一组的三个面放在一起(即上+前+左),得到(长×宽+长×高+宽×高)×2;在此基础上,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在比较中发现后两种比较好。

在学生上黑板的时候,学生摆的和说的基本都还是正确的,但是,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正确的答案究竟是学生在这个动手操作中感知出来的,还是本来学生就有了整体认知,有了计算公式的答案,从而去迎合老师的设计呢?更或者是学生即使把六个面都剪开了,但是在思考表面积时头脑中仍然是围起来的想呢?如果是后两者,那么这个设计有没有必要?又或者这个设计是否无形中反而干扰了学生?把简单的问题反而复杂化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和疑问?其一,说老实话,当把长方体全部剪开,变成散开的六个长方

形后,即使是标了“上下、前后、左右面和长、宽、高”,就连我们老师也一下子难以看出各个面在原来长方体中的计算方法,就我而言还是把它在头脑中围起来再去想该怎么算。普通的学生是不是也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呢?其二,当我们把长方体剪成长方形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确实是简单,但是,在这里要用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去想各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难度是否增加了?是否更为复杂了呢?其三,我觉得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应该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让学生在以前所学习的二维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整体来感知三维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建立整体观念和空间观念我觉得很重要。从教材的设计意图来看,本节课要解决两个知识目标:一是对于表面积含义的理解,虽然这一点难度不大,但是也是一个重点,是学生由二维平面图形发展到三维立体图形的一个重要跨越,是学生首次接触“表面积”的概念,因此教材中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从“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让学生认识到就是要求“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即使学生已经知道了那叫做“表面积”,也还是要循序渐进地理解,最后要准确地总结出“表面积”含义。(很显然,教者只是在课始检查预习文稿时,提问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后面就直接到研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上了。我认为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最后总结概括还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数学教师听评课反思 篇4

胜利中学 张淑坤

我听了王慧老师的课,触动很大,感受到我校的课堂改革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不断地完善。

王慧老师根据本身学科特点投放了六个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去说。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可见教师备课充分。学生展示到位。如果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相信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通过听评课,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矩形》听评课反思

胜利中学 张淑坤

今天听了徐淑兰老师的课,感慨颇多。徐淑兰老师的课是新授课,从课前准备课堂设计都是精心设计,课上学生合作交流充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新课改思想,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也使自己 在教学中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另外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习题,尽量关注一下中下生,提高一下他们学数学的信心,为第一轮复习做最后的冲刺!

《二元一次方程》听评课反思

胜利中学 张淑坤

通过听安玉环老师的课,自己从中学到很多自己平时无法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更多学习的机会。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教案设计理念好,整体布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教态大方,语言简捷明快,教学思路清晰。

3、教师能够围绕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在学生练习时,要采取自学、互学、上台改错、当堂批阅等有效措施,较好的落实“兵教兵”“堂堂清”,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浅析校长听评课的“一些”不同 篇5

一、听课时的观察要更细一些

课堂教学的组成牵涉很广: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教学情景的营造等要素, 每个要素都会影响一堂课的效果, 这就要求校长听评课要做细致的观察, 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1. 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表达、问题的提出、对课堂突发事情的处理、课堂的导入、教学资源的使用等细节的处理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态, 校长听课的时候能否准确抓住这些细节所反映出来的信息, 对校长在听课中对教师的教学状态的准确把握和分析乃至对发现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新学期, 一位新语文教师在上《在山的那边》这一课,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解读之后, 开始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时, 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 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在以后的生活中, 你要如何越过这些山?”问题提出之后, 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又迫不及待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刚从小学升到初中, 在小学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哪一科的成绩比较不好?”一学生很快就举手回答:“老师, 有!我的英语成绩不好。”教师就接着问:“英语成绩有没有哪一次考得好?”学生答道:“有!”这时, 这位教师满怀期待地接着问:“那次考试考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那次考试的试卷太简单了!”学生大声地回答。全班哄堂大笑。

很显然, 这位教师的第二个问题没有达到启发的效果, 反而因为设问的指向不清而引起了回答的偏差,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没有达到目的, 反而打乱了自己上课的节奏, 这位教师因为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达到自己的预设而不知所措。

还有的年轻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 喜欢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倾听和对话, 并经常伴随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跟这个被提问的学生对话时, 其他学生无所事事, 很多学生开始讲起与课堂无关的话来, 而作为教师没有及时发现, 及时纠正, 时间久了这个班级课堂纪律便成了问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被大大打了折扣。

在这些细节中, 往往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状态。校长对教师教学行为真实状态的准确把握, 为校长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提供了依据。

2.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细节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细节, 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些细节包括:互动学习参与与协作、学习资源的使用、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的情况、以及发言或回答问题、笔记、实验操作甚至表情等情况。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方式和参与学习的情况。

对学生课堂学习细节的关注有时还能从中发现学校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次, 某校长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迟到的学生在座位上坐下之后, 坐在这个学生周围的同学开始不安分起来了, 但因为看到校长坐在后面听课, 不敢表现得很过分, 只是用表情和眼神在做某种交流, 这个校长装作在专心听课, 却用眼睛的余光注意着这些学生的举动, 这些学生看到校长没注意他们, 便偷偷地将零钱传递过来给这个迟到的学生, 校长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存在问题, 偷偷记下了这些学生。下课之后, 校长马上通知政教处、年段长和班主任过来, 将这个迟到的学生和那些传递零钱的学生分开进行询问, 一查下去, 才知道这个迟到的学生是所谓的“段霸”, 这个学生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向同学“清欠”, 收“保护费”, 才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不久, 就已经向同学收了几千块钱的“保护费”……由于校长在听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和处理, 及早发现了学生管理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消除了隐患。

二、对听课发现的问题的思考要深一些

校长听完某一种类型的课或某一种群体教师的课之后, 要与上课教师、或者相关人员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一起评课、议课, 在评议之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道, 这个过程中要求校长思考的角度要多一些, 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想得多一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想得多一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想得多一些。校长要在对听评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基础上, 找出关键性问题, 并组织专题研讨, 进行集体攻关。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经验借鉴、前期实践总结等, 形成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

笔者过去曾经在一所普通中学任教, 该校每年都会举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 以这样的活动方式, 促使教师研究教学、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如何深入实施新课程,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在大赛中, 学校特别设计了用同一个上课的课题让不同的教师来上的形式,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同课异构”这种形式, 通过这个形式的比较, 让听课教师品味出不同教师的不同的理念、个性和匠心, 同时也对“不同的教学理念, 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习效果”的含义有更深的认识。在这类活动中, 校长对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有的教师讲解过多,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有的教师重视自己课前教学设计的完成, 忽略了课堂生成问题带来的教学增长点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校长在全校创新大赛的点评会上, 引导教师做了以下两点思考:第一,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他向教师们解释:要求学生表现, 不是让他们放弃倾听、观察和思考, 而是强调必须经过“表现”这一环节———亲身经历、主动体验而不是简单传递、被动接受, 知识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学生的表现可以充分体现猜测、协商、对话、交流、质疑乃至争辩、反思、探究、调研、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也可以充分体现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公开交流、彼此分享的学习特点。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教师需要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的学习条件和氛围。第二, 重视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 教师不是置之不理, 也不是简单化处理, 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 抓住教育时机, 巧妙引导, 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 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校长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和课前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的处理, 进一步跟教师做了这样的解释: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或是一个教学预案, 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施工蓝图要十分细致周全, 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 教学则不然, 在教学中, 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 是常有的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问题, 凭借已有的经验, 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预案, 把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设想想得细一点, 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 尤其是涉及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时, 多一点事先的准备, 应该说都是必要的。但是, 预案就是预案, 就有可能改变。这些设计或准备, 应该只是准备, 是备用的东西, 而不是一定要实现的东西。作为事先的计划或构想, 一成不变地按计划实现是少有的, 大多要做一点调整。

校长在听课的基础上, 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统一了教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 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领了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对校长听评课的意义的认识要深一些

对校长听评课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是不够的, 而应该把校长的听评课提升到引领学校课程文化甚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

校长要把课程领导融入自己的听评课这个行动中。在听评课中善于把自己的课程理念、学校课程改革的愿景和推进策略等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通过与教师的交流、研讨和实践的过程中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在听评课中, 寻找建设学校课程管理团队的课程管理力, 组织、指导、管理好教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特别是高中课改全面实施以后, 不少校长在听评课过程中发现, 很多教师抱怨课时量不够、教学进度完不成等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的教师为此向校长建议减少其他技能课课时, 停上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等。这种做法明显是违背国家课程计划、不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的。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些校长还是通过听评课发现:教师受以前旧教学大纲的影响, 加上对高考考试的担心, 把一些现在“课程标准”不要求的或者是降低要求的知识点, 都补充进来或者私自提高了教学要求,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降低了课堂效率, 直接表现为教学时数不够。解决好这个问题, 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更是为了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

为此, 不少学校决定以学习、制作和使用《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为契机, 引导和促进教师认真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 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 准确把握课改的要求。要求骨干教师通过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制作《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 并把《课标解读细目分析表》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命题工作和分析评价工作。这些做法有效地扭转了教师对课程实施理解的偏差, 树立了教师们的“课标”意识, 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下一篇:森林一年级作文精选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