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2024-09-12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共8篇)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篇1

古代建筑的保护,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使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辨证关系,实是不易之事。“研究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结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毫无疑问,要把保护文物建筑与修缮破旧房屋区别开来的主要办法,就是要加强对保护对象的深入了解,离开建筑史的研究是不行的。但是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来说,只有建筑史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正确的保护理念。这就是必须掌握明晰的认识逻辑,而认识逻辑只有通过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才能获得,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正确的保护理念来自于理论实践,来自于法规,并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时间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仅就古代建筑本身的保护而言,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实地勘察测量,查找相关资料,做出科学的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而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方法,这就是设计工作。

古建筑的勘测,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它包涵了测绘、记录和摄影等内容。它要求有熟练的测量绘图能力,又要求具备古建筑的基本理论及知识,拍摄建筑物内外结构的技术,还应对古代汉语、中国历史、古典文学、绘画及宗教等学科有一定的修养。同时还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全面、准确的记录下古代建筑的现状及相关资料,为正确的制定保护方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精密测绘,充分而准确的掌握建筑物的资料数据,进而探索其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律;……提高其科学性、可信性,避免片面性、随意性来说,仍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梁思成先生开创了我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研究古代建筑的先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佛光寺东大殿的实测,用精确的数据模数,论述了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装修及油饰彩画是古代建筑的门面,尤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末期,任何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现今我们在修缮古建筑时对于装修和油饰彩画的处理亦应采取认真慎重的态度。旧有彩画能保存的(视其具体情况、价值)应尽量保持,采取保守的方法,效果也是很好的。在新做油饰彩画时则应采取认真的态度,根据不同时代,不同等级的规定去进行,有相应的依据,或佐证的依据。不要追求金碧辉煌效果。至于仿古建筑则另当别论了。官式手法和地方手法也应区别加以对待,这方面历来是油饰彩画方面的缺欠。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以区分,在做设计方案时应予重申说明。

古建筑保护工作中设计工作是前提。没有一个合格的设计,一切美好的愿望,原则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一个合格的设计,古建筑保护修缮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所以众多专家认为没有合格的设计之前宁可不修,也不要匆匆上马。关于合格设计的产生,除有必要的基本素质和功力外,责任心、使命感也很重要。有些通常的不良习惯也应引以为戒。

古建筑设计工作是建筑工程(包括装饰工程)的关键环节。一个工程项目确定之后,首先要由规划、设计部门进行设计,然后交给施工单位照图施工,最后由建设单位、设计部门按照设计图纸对工程进行验收。这已经成为基本建设行业一种法定的运行机制。

古建园林工程属建筑工程范畴,古建园林工程中的油饰彩画部分,属古建园林的装饰工程,同样应该实行设计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建国以后的几十年中(这段时间甚至可以追朔到1949年以前),古建园林及其装饰工程的设计制度却未能很好地确立。人们头脑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他们认为中国的古建筑是有固定的模数和规矩的,只要确定一个数据(比如斗口、柱径、开间等)就可以推出建筑物的其它尺寸,这项工作由各工种的头儿一定就行了,根本用不着设计。这是一种偏颇的、错误的认识。建筑设计,绝不仅仅是推推尺寸而已,它首先要有总体构思,建筑意匠,还要考虑环境布臵、空间关系、建筑色彩、使用功能及至每个细微末节、一砖一瓦。这绝不仅仅是凭借推推尺寸所能解决的。在古建园林的土木工程方面,近十几年来有了很大进步,国内陆续成立了一些古建园林专业设计单位,专门从事古建园林的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搞出了不少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工程.但作为古建园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油饰彩画工程,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还没形成设计制度.这种情况,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古建筑(包括彩画油饰)工程在施工前进行设计,这是古已有之的定制。且不说宋《营造法式》,仅就清代颁行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就包含着丰富的设计内容。《则例》从第一卷到二十七卷所罗列的二十七种大木做法,就是二十七种标准设计。斗拱、装修部分也有许多关于设计的内容。油饰彩画部分也概莫能外。《则例》第五十八卷涉及的合细、旋子彩画有“金琢墨金龙杭心”、“大点金沥粉金云龙方心雅五墨彩画”、“烟琢墨西番草三宝珠雅五墨”彩画等18种;涉及的苏画有“聚锦苏式彩画”、“博古苏式彩画”、“寿山福海苏式彩画”、“群仙捧寿苏式彩画”等14种;涉及的夭花彩画有“金琢墨沥粉天花”、“烟琢墨天花”、“云鹤天花”、“宝仙天花”、“金莲水草天花”、“鲜花天花”等11种;涉及的椽头彩画有“寿字圆椽头”、“金井玉栏杆方椽头”、“玉做桅子花三缘地方椽头”、“四色柿子花方椽头”等12种,除此以外还有其它部位的彩画17种。无疑,这也是以官书形式规定下来的标准设计。我国古建园林工程中历来就有烫样、绘制工程图样、绘制彩画小样的做法,工部还专门设有“样房”。这些统统是传统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机构。所以,认为古建筑无须设计,古建油饰彩画无须设计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要进行油饰彩画的设计呢?做设计有什么好处,无设计又有什么坏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对文物古建筑的修复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法,能有效地保护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2、对仿古建筑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全面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传统油饰彩画艺术全面发展,长久不衰。

3、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体现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格调,促进建筑艺术创造。

4、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实行科学管理。

5、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优胜劣汰。

6、有关材料做法、技术交底、质量要求的文字说明。

有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对油饰彩画工程从做法到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要求和控制,不会再是无章可循了。

由于过去油饰彩画的设计没有形成制度,目前专业设计单位能从事彩画设计的技术人员还十分匾乏。需要不断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首先解决人才问题。

关于彩画修复方面的几点:

中国文物网:古建彩画修复的原则是什么,是要修饰一新还是尽量保留原状?

蒋广全:首先我们要对建筑彩画有个客观的认识,彩画在历史上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修缮,在清代的法式上就有所规定,每隔多少年以后就要进行重新的修缮。1982年《文物法》颁布,规定了“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个说法要正一下,这不是简单字面意义上的“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在古建筑纹饰方面应当怎样去遵循?值得我们去讨论。

古建彩画有三个功能:保护木构的功能、装饰功能和张示建筑等级的功能。这三种功能失去任何一种,彩画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北京地区遗存量比较大的是明清时期的彩画,这些时期的内檐彩画很多都值得直接保留,不宜动得过多,即所谓少扰动。只要还有纹饰,还有色彩,对木构还能起到建筑彩画的保护功能,内檐部分的彩画,原则是尽量不动,顶多做一下除尘和局部的修整。而外檐彩画,最远的明代彩画也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些彩画经过长期的风化、日晒基本已经不存在了。这些彩画怎么办?就是照着内檐彩画往外翻。明清彩画的一般规矩是内外檐彩画一致,所以一般的修复都是照着内檐的样式往外翻。如果说本建筑的内檐彩画无法满足外檐的修复,怎么办?我们就去寻找其它地区跟它同时期、同类的彩画来把信息补齐了。

曾经在清代的乾隆时期有一段时间,为了提升建筑地等级而改变了不少内外檐彩画一致的情形。举个例子来说,北京柏林寺的正殿,内檐是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到了乾隆时期,就把外檐的彩画给提升了好几个等级,变成了金琢墨旋子彩画,这样一来,内外檐就不一样了;先农坛的拜殿,内檐也是墨线大点金的旋子彩画,到了乾隆时期,把外檐改成了和玺彩画。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做修缮的时候,外檐依旧照着乾隆时期的样子修复,而内檐则按照始建时期的原样来修复。

如果信息数据充分,我们尽量要恢复,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当代人有这种历史的责任,有依据就要恢复。

中国文物网:古建筑彩画修复时,其色彩是怎样分析和把握的?

蒋广全:依据黑白照片来修复彩画所担心的色彩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彩画修复不会因为黑白照片就分不出颜色,因为中国古代彩画是一种法式彩画,有标准格式,用色也都有规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其实作为彩画来讲,颜材料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古建筑彩画所使用的颜料有很大的变化,这个不能不知道。我国古建彩画简单一点说大概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个阶段是清晚期之前,就是鸦片战争之前遗存下来的建筑彩画,这些彩画的颜材料主要是天然矿物质颜料,即天然矿石采集之后,经粉碎、研磨、漂洗等工序制成的颜料,也称“石色”。其色质稳定,加之多为结晶体矿石所制,光泽更增加了色彩的明度,比如说含铁的矿石会呈红色,含铜会成绿色等等。这些天然矿物质与空气、水或者阳光接触之后不易发生化合反应,颜色也就很稳定了。所以说,清晚期之前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彩画主要使用的是天然矿物质颜料。

鸦片战争在打开国门的同时,也将西方的现代工业制品带到了中国,在颜材料方面就带来了化工颜料。近现代化工颜料价格便宜、色彩鲜艳、纯度高,排挤了传统的矿物质颜料,但是它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和清中早期以前的彩画一比,那时的彩画柔和、稳定、悦目,对比不强烈;清晚期至今的彩画,由于使用近现代化工颜料,色彩对比鲜明、火爆、刺激,使人难以接受。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违背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内涵,目前近现代化工颜料的使用在古建彩画修复上已经达到90%以上了。

前些年我们做历代帝王庙的修缮,那里雍正时期的彩画到现在颜色都还很艳丽、清晰;相对而言,鼓楼彩画的修缮是1979年,用的颜料大都是现代化工颜料,到现在才经过了29年,除了洋绿还有保留之外,大部分颜料都褪色脱落了,很糙旧了。雍正时期的彩画至今270年还那么艳丽,鼓楼修缮刚刚过了29年,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现代化工颜材料的稳定程度远远比不上传统天然颜材料。

传统颜材料是以青和绿为主的,它的青称为“天大青”;绿称为“大绿”;白称为“中国铅粉”;红叫做“广银朱”,是由朱砂提炼出来的,非常珍贵。现在的绿是洋绿,青是群青。以前我们的大红墙是什么红呢?是海南省南片一个铁矿的广红土,故宫的红墙都是这个,可是现在统一地全改成氧化铁红。这个氧化铁红和南片红土我比较过,无论是从色相、色温、色感上,都不太一样。

遗憾的是,现在这个问题在文物界、包括学术界都没有引起注意,彩画颜色到现在为止,还在发生着变化。所以说,中国的文物在彩画颜料的使用上,控制不是很严密,需要加快立法,把彩画修复的细节规定得更具体详尽。什么颜色可以使,什么颜色不可以使,经过科学地鉴定,得出具体的结论,在立法上有一个明确规定,制定一个标准。到现在为止,在彩画颜材料的使用上我们没有这种具体的标准,但是颜材料的滥用已经成为了彩画修复工作的一个大问题了。

古建筑营造技术面临断代危机

中国文物网:除了颜料使用的不严格之外,彩画修缮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蒋广全:目前古建彩画的接班人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而且急迫的问题,中国的古建技术人才极端缺乏。

北京市的文物修缮工作,在解放初期是由一些从民国过来的老人完成的,现在这些老工匠早就不在了。他们都受过旧时老师和工程的严格训练,在功底上来说,是非常好的。我属于1959年到1962年培养出来的一批中青年,我们这批人是接那些老工匠的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这批人很有限,在北京地区一共也就几十人,很少。文革时期是一个对文物破坏很大的时期,从事古建彩画修复的人也渐渐出现了断层。继我们这批人以后,又培养了一班彩画人员,这班人也很少,现在大概四五十岁,也是四十多人,加上我们这一批一共也就六七十来人。总之,这些人太少了,在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古建筑大国,彩画修复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这些人远远不够的,可是到现在为止,有关古建修复技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进城了,就开始由一些农民工来从事古建彩画工作。这些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基本的概念和知识都很缺乏,挑一些有点画画基础的,就开始跟着一起承包工程依着葫芦画瓢,而里面真正的含义却都不是很明白。以前北京市文物局也做过一些彩画技术的培养工作,但都是短期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彩画工都不是很理想。过去传统地培养一个彩画工,是“三年零一节”,就是说,跟着师傅学艺三年,然后还有一个季度挣工钱来孝敬师傅,经过这三年零一节之后,再跟着师兄们去参加实践活动,逐步地去胜任彩画工作,而目前这些农民工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北京市一共有六七十个古建单位,每个古建单位都有所谓的彩画工。这些彩画工,我认为非常需要认真地培养。像故宫这样的一些重大文物,这些人都在一线,都是农民工。

我从1993年开始做课程研究,也给北京市文物局做过一些彩画培训,发现这些工人对彩画的了解非常有限,守着乾隆时期的彩画不知道这是乾隆时期的彩画,守着元代的彩画不知道这是元代的彩画。我建议国家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应该设立古建技术这么一个学科,我们需要培养古建彩画技术师和古建实际操作的工匠。我们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得很好,什么相声啊,京剧啊,抓得是很不错,但古建这个占据我国古代文化多大份额的一件事居然没有人重视,古建筑保护作为一个行业,没有一个专业严谨的团体,怎么去保证它的传承?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彩画的理论方面的书籍非常欠缺,缺乏彩画技术知识的归纳。我国对待古建筑营造技术,历来重视得不够,导致我们的古建筑营造技术要面临断代的危机,光有一部《文物保护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应该加强这方面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把现在的老工匠手头的绝活发掘出来,流传下去。

中国文物网:目前彩画修复工作中,有没有原来颜材料信息或技法丢失的情况?

蒋广全:丢了不少了!丢了不少了!古建筑彩画,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画画,它是建筑上的绘画,有它独特的一套操作方式,例如“硬抹实开”,这是绘制彩画白活的一种基本绘法。比如说画一朵牡丹花,先用天然矿物质颜料直接抹成牡丹的形,然后经过渲染等一套独特的绘制程序,这种彩画就适合长期地暴露和保留在外界,很耐久。但是这种绘法,我认为就快要失传了,因为年轻人不懂,他们直观地一看,就认为是画,其实绘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还有颜材料成分的失传。现在的工人不知道什么颜色是什么成分,某一种颜料怎么加工、制作。比如大绿、二绿、三绿之间的关系,这种颜色的深浅调整,不是简单地加白色进去,而是将颗粒进行研磨,磨得越细,颜色越浅,它靠的是矿物质颗粒的物理光散射来改变颜色的;清代中晚期的浅色变了,叫粉二绿,粉三绿,是在绿里面加白色,颜色就浅了。当前古建修缮工程里的工人们,对传统的工艺大多都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非常需要严格正规、全面系统的培养。

从以上调研得到的信息,我们总结得到《古建筑彩画制作》课程开发应以古建筑彩画工程施工项目要求,以传统官式做法为主来设臵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授课方法。课程培养学生的彩画设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简单是彩画艺术设计,还包括学生对彩画制作的传统材料做法、技术交底、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能力和监督工程质量、实行科学管理的能力。学生具有这几方面的能力,就具有了对传统油饰彩画工程从做法到质量的全面掌控的能力,适应建筑施工中的实践要求,符合高职教育制定的培养要求,符合国家文物保护中对传统建筑彩画制作的技术传承的需求。

那么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从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就体现为以明清传统官式做法为导向,学习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发展及功能、传统彩画颜材料功能及实训、传统彩画基本施工工艺及实训、传统彩画图案表现方法及实训、传统彩画谱子设计制度及实训、传统彩画制作施工工艺及流程及实训这几大模块内容,体现出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篇2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已经进入模式探索和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引入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以改变高职教育沿袭本科学科教育模式, 改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割裂的状态, 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会去工作。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就是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 学习的内容是工,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样的课程模式将工作系统与学习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技能培养的针对性较强, 比较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而工学结合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的。

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首先, 工作过程是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强调各个工作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其次,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 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中, 工作过程是指人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完整进程, 通常情况下包含着“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反馈”等六个阶段。我们的课程改革, 首先就是要围绕完整的工作过程提炼合适的工作任务。

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 其课程结构严格按照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知识结构。对课程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 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和操作知识、学习及工作态度, 形成则建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再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 而且可以通过所获得的“结果”, 让学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 激发学习兴趣, 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二、《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职高专的教学培养必须要和行业需求相结合。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介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 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能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和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1]。根据笔者对各类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设计事务所、房地产企业研发设计部、规划局与建设委员会的相关岗位调研, 按照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能力要求作如下总结, 具体内容见表1。

由此可见, “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和绘制”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在各个就业岗位都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围绕培养学生此项专业技能的课程———《建筑施工图设计》进行适宜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课程是为本专业大三上学期毕业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学生在已学完《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技术与原理》《建筑构造与材料》和《建筑工程CAD》等相关课程与软件的基础上,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随后进企业顶岗实习。本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定岗实习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衔接课程。按照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岗位需求, 本门课程应使学生了解并实际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和绘制要求, 体验工作过程, 积累岗位经验。

三、《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1. 以“工作过程”指导下的课程设计

根据笔者的行业调研, 建筑师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项目前期策划、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参加验收和工程总结。在实际的工作中, 建筑师工作有时已分化三个方向:建筑前期策划 (概念) 、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实施 (施工图设计绘制及服务) 。按照岗位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 建筑实施 (施工图设计绘制) 的工作过程与就业岗位高度契合, 应用度更广、更基础。在“工作过程”下的教学设计, 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带有一定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知识, 因此, 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以学生独立完成整套的建筑施工图为主线, 强调实践教学, 通过“假题真做, 真题假做”等教学手段, 以设计院承接的小型民用建筑设计任务书为作业任务, 将甲方招标书、建筑方案投标书到建筑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成果作为工作材料, 指导学生按照标准要求, 完成建筑施工图设计,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并粗略了解建筑结构设计与水、暖、电等设备, 掌握建筑设计的步骤、内容与全过程。

与此同时, 重视理论的讲授, 通过课堂的方式, 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步骤与全过程, 熟悉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之间的关系, 掌握其设计内容与设计深度, 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相关图集、标准及政策法规的能力。为学生独立完成施工图设计提供方法和步骤。真正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高职学生的培养。

2. 以工作任务 (项目) 为载体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根据笔者所做的行业企业调研, 结合典型工作过程的要求,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们一共选择5个典型工作任务, 大致情况如下:前2个工作任务, 属于理论教学范畴, 主要教授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步骤;第3-5个工作任务, 就是课堂实践项目, 第3个项目, 先由老师一步一步带着学生完成一整套施工图的设计与制图, 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 掌握施工图绘制, 第4-5个步骤, 主要由学生按照前一个项目的步骤独立完成, 老师主要是在旁边指导, 不用手把手的教授。这是一个由难到易, 由老师指导到放手让学生操作的过程。

3.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教室, 一人一机的实践教学方式, 现在科技带给人们日益便捷有效的交流和学习途径。课内, 师生之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制图教室、模型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校课程网络、互联网等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课外, 师生之间可以借助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电话、MSN和QQ等在线聊天工具等媒介, 积极拓展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 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交流形式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建筑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想, 这不仅及时解决了课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利于促成高质量的教学方式。此外, 去建筑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行业专家进校园开专题讲座等课外教学方式也是建筑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续。

4. 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设计

“项目制”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实训并监控学习实训质量, 通过一些可量化的考核量表, 如自评、互评和师评表。在课程开始学习实训之时, 发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从学习实训之初就清晰的明白学习的要求和标准, 以利于学生自我的管控, 利于教师面对数量众多学生的学习实训效果的监管。这种考核形式放弃传统考核由教师评价学生绘图作业, 发展到纵向自身能力的对比, 侧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课程学习实训前后对比, 更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考核总分为100分, 其中职业素养占30%, 职业能力占70%。基于能力本位课程考核方法, 强调的是完成真实项目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检测的是工作任务完成的成绩, 主要包括过程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能力考核及社会能力考核。

四、教学实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根据笔者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安排了2011级4个班级共112名学生, 2012级3个班级共94名学生参与《建筑施工图设计》这门课程改革后的试点学习, 并安排了4位专任教师、2位企业设计人员指导教学, 专任教师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优势, 企业设计人员发挥工作技能优势依照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先以真实项目为案例, 让学生了解工作过程, 再选择小型住宅和办公楼项目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每个班级实训15课时, 实训时间为期2.5周, 每次3小时, 成功完成项目。

课程结束后, 给参加的班级发放了《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教学问卷调查表,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实时调查。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到: (1) 有85.3%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基本了解; (2) 有75%学生对课程教学安排一开始是有抵触情绪, 但经过课程学习, 86%学生对课程学习觉得有收获; (3) 学生经过课程学习觉得自身各种能力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其中有75.3%学生觉得绘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65.50%学生觉得施工图设计得到很大提高、78%学生觉得工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69%学生觉得职业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五、结语

经过两年的课程探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 通过真实项目的“项目制”教学模式, 体现了一个真实的、具有浓郁职业氛围的学习环境, 从实践结果看, 学生根据能力特点进行项目实践, 以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素养体系进行考核, 能让学生尽早体验职业工作的现实状态, 强化学生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是比较符合高职教育中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的。

摘要:《建筑施工图设计》在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中, 主要是培养学生建筑施工图的设计绘图能力, 直接面向市场对施工图设计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 在了解岗位需求后,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运用项目制教学模式, 以独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了一定改革, 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改革,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制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介绍[M]2005.10.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4号。1995.9.

[3]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2008.1.

[4]单立欣穆丽丽建筑施工图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推出了很多有利方针和政策,高职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为了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并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人才改革模式和改革观念。对于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建设,除了需要参照历史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将就高职院校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装饰工程技术 课程开发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2-01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建筑装饰是建筑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装饰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业在推动我国经济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不断凸显出来。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科学的开发和设计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和领域专家学者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我国的建筑装饰产业总值已经达到了148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到2009年总产值达到185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2010年建筑装饰产业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在十一五期间,由于产业集中化和行业组织化导致建筑装饰企业数量减少,但是建筑装饰产业总产值仍然大幅上涨,增长速度一度达到12%。建筑装饰产业的发展也对相关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时,应该充分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这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1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质量是衡量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质量的教学也是让高职院校保持发展的必需条件。在当前我国大力扶持高职教育的时期,高职院校应与校企积极开展合作,采取创新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满足了专业发展需求,还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应该包括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等内容,构建满足学生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知识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兼具社会培训、专业教学、技术研发等多种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等。

1.2构建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

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的把握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达到专业教学的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针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目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设计方案功能、设计空间造型、构思设计方案、合理运用装饰材料、使用建筑装饰施工图进行施工设计、方案投标等能力。

2.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从事的职业有:施工员、设计员、质检员、资料员、预算员和材料员等,对于不同的职业需要进行不同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确定专业核心优质课程,然后按照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根据职业需求确定课程内容

坚持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建设课程的原则,以专业证书引领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带动课程建设,将实践项目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工程项目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和开发课程,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2.2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高职教育的培育目标是学生的职业能力,采取将学生施工管理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身心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以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技能性为切入点确定课程项目和课程内容,根据教学任务重建课程结构,革新教学内容。

2.3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和建设中,课程小组应和当地建筑装饰企业和协会合作,认真全面的分析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建筑装饰设计单位对人才和岗位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把握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在掌握最新指示的情况下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培养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体现出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结束语

综上,对于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都会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与企业合作,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钟显华.浅谈建筑工程的装饰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8):62.

[2]辛建峰.房屋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4,(06):53.

课程设计与开发----联想 篇4

8/5/2014 12:31:17 PM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概述

主要针对有一定的授课基础和经验的讲师而准备,本课程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流程和工具,指导讲师一步步地完成课程开发和教案编写,将平时自己准备的素材和教学工具与课程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通过评估学员授课效果,修改和完善课程,最终将课程变成一个成熟的课程,让其他讲师也能参考教案将课程原汁原味地表现和演绎出来,达到不同讲师授课‚千人一面‛的效果。

课程对象及要求

未参加‚讲师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课程,想直接授训‚课程设计与开发‛,每个学员都已经有自己主讲的课题和课件,实际授课超过30小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课堂上都必须带上自己的课程和电脑,课程现场需要亲自完成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不符合此条件的学员上课的后果老师概不负责。

授课的关键词

行动发现学习法;桩子和支架;图像;需求分析

授课的教学工具

结构化表达;图像化表达;讲授七步法;脑图;鱼骨图;找痛挖坑法;双线类比法

课程内容与大纲,2天

一、大脑学习的奥秘

1、教育和训练的区别

2、企业内部讲师的关键任务

3、信息传播的规律-成人三种认知模式

4、内部讲师‚T‛的标准

5、讲师的能力模型

二、课程结构设计的基础

1、结构化信息与非结构化信息的区分

2、从课程设计的准备素材中提出:桃核、桩子和支架

3、桩子的分类:主桩、次桩、细桩

4、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同位概念、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5、以内容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计

讲师培养系列

8/5/2014 12:31:17 PM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1、课程结构设计示范

2、使用‘脑图’软件设计课程结构的原则

3、确定课程目的

4、确定课程分解次目标和授课知识点

5、课程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假设设定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点

课堂练习:每个学员设计自己的课程结构脑图

四、培训需求分析和问卷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内容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2、学习者分析-课程设计的方法设计 1)数理分析法

2)菜单式培训需求分析表的设计

3、教学内容分析-课程设计的结构设计 1)关键因子分析 2)干扰因子分析 3)前置和后置因素分析

4)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编制学习地图

课堂练习:练习设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表和学习地图

五、讲授的5种方法和素材编辑

1、图像表达法

2、讲授七步法

3、双线类比法

4、找痛挖坑法

5、案例教学法

六、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和设计

1、课堂教学目标的种类和层次

2、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3、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4、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课程开发与设计专题沙龙总结 篇5

本期沙龙尝试性地借鉴了头脑风暴的形式,激励集体智慧,以创新快速的方式突破个人的思维瓶颈,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设计的沙龙子议题为

1、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解、感悟与困惑

2、课程选择的讨论

3、作业难点交流。

4、快速学习的讨论。

除06期7位学员参加本期沙龙外,刘海纳老师和易炜老师也莅临指导,可谓“智囊后援”,同时来自上海来伊份公司的俞老师和沈老师也列席了沙龙,精彩的分享也让沙龙增色不少,轻松畅谈的形式以及集思广益的所获让每位参加者兴致倍增,原定21:00结束的沙龙,直到21:20分才在意犹未尽中音落最后一句总结呈辞。有关沙龙讨论内容分享如下:

一、议题讨论涉及

1、选课题最需考虑市场需要及讲师胜任力

2、关于培训细分――细分的必要性,细分后的市场

3、易老师分享考试面试环节的流程及技巧(三个模块①资质介绍与问答②5分钟案例分析(建议分理论,对题意理解,案例分析三方面回答,且建议多谈些内容,这样可以缩短被提问时间,规避被动)③课件分享15分钟(可能考官会仅要求对最精彩部分进行展示)

4、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找对短板,制定以解决问题或标准为目标)

5、讲师应避免以ppt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结构化管理,方法详见海纳课程开发设计工具)

6、逻辑思维的方法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二、对头脑风暴式沙龙基本程序的建议

作为合拓06期学员首次在沙龙中尝试的头脑风暴这样一个讨论形式,在此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主题未细分、偏题、时间失控、准备不充分、未充分调动、制定的规则执行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最后的沙龙总结中,被大家所提及并共识,现进一步细化头脑风暴沙龙基本程序,期待增加下一次同形式沙龙有效性。

1、确定议题并对议题进行细分

2、前期准备:每位成员必须作好预习,带上问

3、明确分工:设定一名主持人,2名记录员。主持人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设立指定轮转发言和自由讨论环节,确保能充分听到每位参与者的意见。

4、纪律:要针对目标主题发言,不偏离,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私下议论,5、时间把控:会议时间应按设计议程的基本框架由主持人掌握

STT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战训练 篇6

开课时间:

2011年8月27-28日 深圳 |

2011年9月03-04日 上海 | 2011年9月17-18日 北京 |

2011年11月19-20日深圳 | 2011年12月10-11日济南

-------------------------

《STT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战训练》课程纲要(廖衍明主讲)

● 课程背景:

无论是商业课程还是企业内部培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讲师口若悬河,学员现场反应也不错,但回到工作岗位却发现培训内容根本没办法落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大原因是讲师不知如何有效结合学员真实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来开发课件!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 “课程研发与设计”的讲授都是从理论出发:告诉学员应该做需求调研分析、目标分析与规划、教案编写等,但却没有教学员怎么做这些事情。只讲方法不讲实操,学员听完课花了大量时间在文字工夫上,编写出来的课件理论一套套的,却和实践脱节,课程结束每个人都觉得学到了东西,实际上根本用不起来!

STT课程研发与设计实战训练 从企业实际应用而不是从编写课件需要出发,在两天时间内权威培训顾问廖衍明老师将带领您学会实用有效的课程设计流程,并通过大量练习使您能更犀利更精准地识别企业培训真实需求,学会颠覆以往拖泥带水的培训设计思路,快速有效直指培训症结与问题核心,最后设计出高质量又能在企业落地的实战课程!

● 参加过课程的学员与企业均表示:

1、STT课程研发与设计比其他同类课程更具实操性;

2、与企业的关联度也更紧密,能够切切实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3、回到公司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按照STT标准研发出来的课程直接解决企业问题和提升员工绩效,深得参加学员和公司领导的好评!

● 学员收益:

◇能够独力完成商业水准课程大纲、课件与PPT的开发;

◇开发的课程能与企业情况紧密结合,并能得到参加学员和领导的支持;

◇有效的结构化课程设计能让您即刻摆脱PPT与稿件的束缚;

◇不用再担心培训过程,原来培训效果可预见也有能力设计;

● 课程大纲:

一、研发标准——彻底清晰自己的培训怎么优化

◇知道什么是好的培训,才是把培训做好的前提

◇研讨:培训质量现场研究、判断与预测

◇如何快速找到导致现有内训枯燥、生硬、无效的根源?

◇如何优化培训内容,使学员更容易消化理解?

◇靠游戏提高学员参与度,越做效果越差,而且浪费时间,怎么办?

◇如何使培训内容更务实、更快见效?

◇STT版权工具:《三线评判图》

二、培训选题——从散弹到狙击,改善培训主题的精准度

◇培训目的之一: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STT专业案例分析

—案例一:企业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案例二:认真筛选的客户服务培训为什么没有效果?

◇实战研讨:企业真实培训需求调研

◇如何使培训调研结果更精确、更有针对性?

◇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其能够被快速解决?

◇如何使OJT在岗训练做得更快、更有实效?

◇演练:运用STT问题转换技术对培训需求二次优化

◇STT版权工具:《问题转换技术》

三、内容规划——以帮助员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规划技术

◇培训目的之二:缩短员工达到胜任标准的时间

◇STT专业案例分析:世界500强与国有大型集团培训效率对比

◇比胜任能力模型更优秀的岗位任务模型

◇岗位任务的分类:可量化任务与不可量化任务

◇以KPI(关键绩效指标)为导向的培训内容规划,保障员工达成KPI!

◇帮员工达成KPI就是帮员工涨奖金、涨工资、加快晋升

◇实现培训保障KPI的关键工具:《STT价值流分解术》

四、内容开发——令领导、部门与员工心甘情愿全力配合◇企业培训现状怪圈:培训说一套,工作做一套

◇案例思考:被“编导演”带进沟里淹死的企业培训师

◇为什么领导不支持?为什么部门不配合?为什么员工不支持?

◇实证思想在企业培训内容研发上的应用

◇STT专业视频欣赏:

—百事可乐员工训练标准教程

—08北京奥运会训练视频

◇STT销售训练咨询项目实例:轻松获得高、中、基层的全力支持!

◇STT在常见培训内容开发上的应用

—如何解决员工业务知识匮乏的问题?

—如何解决员工技能不足、不熟练的问题?

—如何解决员工态度不端正、心态不积极的问题?

◆ STT版权工具: 《行为分析法》

五、研讲分离——标准化版权课件的快速开发与讲授流程

◇培训课程研发的三个基本信息: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

◇如何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避免培训资源浪费

◇常见培训目标分析:如何正确设置培训目标?

◇与培训目标对应的检验手段如何设计?

◇培训课程开发中的常见问题:

—培训师都是兼职很忙,课程研发太占时间怎么办?

—换个人课件就没法讲,怎么办?

—临时性的培训任务,没有时间做课件,但又要保证效果,怎么办?

◆ 如何对内部培训课件进行版权化管理

◇STT标准化课件的基本结构和讲授流程

◇STT版权工具:《课程四步成型技术》

六、课件设计——商业版权级课件PPT设计训练

◇STT专业案例赏析:国际级PPT课件展示

◇STT专业案例赏析:国际级PPT课件展示

◇运用色环为主色调配色,使你的PPT更美观

◇PPT版式的设计与选择

◇STT版权工具:《快速制作商业级别PPT的“一二三”》

● 授课专家

廖衍明 老师,国内培训师培训与培训管理权威专家,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高级会员,STT专业问题解决技术创始人。亚组委特聘讲师,《哈佛商业评论》华南俱乐部特聘顾问,时代光华特聘讲师,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高剑父纪念馆常年顾问、鼎原咨询资深顾问师。廖老师曾在浩瀚资讯(香港专业媒体发行集团)、美国UDS集团(北美最大的零售支付结算及CRM系统供应商)、羊城通(国内最大的交通支付系统供应商)、知名外资与中资管理咨询公司等企业任产品经理、市场经理、IT总监、战略规划负责人、总经理等职,拥有广阔视野和丰富的企业从业背景。廖老师有着丰富市场经验和极强商业触觉,从事过多年的商业谈判工作,谈判对手涉及上市公司、商业地产集团、政府机构、海外上市公司等多种角色,成功达成大量的市场合作项目。进入管理培训业八年来,一直在美资及中资管理咨询公司主管培训体系规划与建设、培训质量评估、课程研发、讲师培养等工作,主导并参与了多个海外课程的本土化工作,在实用型课程开发和培训师训练上拥有宝贵的实战经验,走访了珠三家数百家生产型企业并。廖老师擅长针对现场个案及日常工作实务进行分析与指导,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快速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训现场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此外,他还对企业内部培训提出了“即学即用即见效”的质量要求,每次培训都能做到学员满意、记忆深刻、当场见效!

廖老师的品牌课程: STT企业培训师快速提升(TTT实战加强班,版权课程,6天进阶培训)、职业培训师培训PTT、课程开发与设计、商业演示专业能力快速突破训练、高层魅力演讲与影响力、基于STT的培训规划设计、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实务训练、内部人才培养与培训管理、卓越管理者的六项修炼、销售精英特训营、持续双赢的谈判技巧。

目前廖老师服务过的企业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一汽丰田、本田汽车、山东电力集团、挪威奥力、好太太集团、哈纳斯集团、金红叶纸业、可口可乐、美国艾斯维尔、太平洋恩利集团、搏力谋集团、雪莱特股份、美国艾斯维尔、斗山机械、诚诺皮具、杰威迅电子、步步高电子、TCL公司、美的集团、广钢气体、菱展光电、通程控股、冠华轻印刷、宝洁公司、新加坡新浦化学、裕兴集团、晶苑集团、中天建设集团、埃迪蒙托、尚艺连锁、家乐福、好好多连锁超市、华润万佳、榄菊集团、耐普罗塑胶五金制品、德国南德技术服务公司、爱普科斯电子元器件、东海橡塑、开源集团、三一重工、华泰重工、欧雅壁纸、中诺经贸、腾顺保险、今朝纵横通信、湖南市场营销协会、华阳通用电子、益高卫浴、长兴白马、国泰人寿、富业五金塑胶、恒丰国际、嘉利控股、世纪天成投资、建兴塑胶、永晋灯饰、流行美连锁、仟草坊美容、姿燕莎美蓉、中牧实业、可耐美生物科技、海王生物工程、云南白药、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方盛制药、七街健身美容俱乐部、东麟钻石、青海省大柴旦矿业、美科贸易、骏驰纺织、中英人寿、恒安标准人寿、花世自动化设备、济南铁路局、东芝电子、济南岩涌泉、中科生物、圣光化工集团、太平洋保险、华泰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方正科技、虎彩集团、诺尔集团、东佳集团、山东彼岸电力、三龙智能、金蝶软件、芒果网、携程网、华启数据、青苹果数据、敦化在线、企源科技、宽联数码、浩瀚资讯、凯立德、车博仕、紫越科技、亚兴置业、上河物业、中颐物业、湘银房地产、广铝集团、广州建筑工程监理、广东大厦、奥林匹克大酒店、立白集团、立邦涂料、华润涂料、巴德士涂料、深圳燃气集团、网丰物流集团、韦莱集团、溢达集团、名流集团、长江企业、金叶酒店、深圳核电物业、沙角电厂、志高空调、雷迪洋服、河冶科技股份、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柳州市经委等数百家企业。

-------------------------

参加对象:企业专兼职培训师、培训管理者、中高层管理者和公司业务技术骨干。参加费用:2800元/人(含2天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午餐费)

会务组织:森涛培训网.森涛培训咨询服务中心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篇7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始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题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网站设计开发》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WEB应用开发程序员的骨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网站设计公司的网站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过程中所需的开发环境搭建能力、编程工具使用能力、撰写项目文档能力及基础编程和应用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核心课程。结合目前我国网站设计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融合软件工程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广大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进入与实际工作衔接的工作岗位。

2 《网站设计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开设《网站设计开发》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2.1教材方面 :选用教材一般采用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主要由从事此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组成,普遍不在公司一线工作,技能和技术上已经到不到目前公司的要求。另外,从开始编写教材到印刷出版,再到学生使用,往往已经过了好几年。由于WEB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再加上网站设计开发工作的特殊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前几年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对于网站设计人员的要求。

2.2教学内容方面 :一本教材中前面章节的教学内容往往以知识点为主,后面章节加上几个WEB系统设计与实现,知识点非常分散,没有完整的围绕一条主线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教学内容没有紧紧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学生学完之后总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2.3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教学都是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从实际工作需要入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一步一步去完成,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教学条件方面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室 + 机房来保障教学,虽然能满足教学条件要求,但是学生在学校感受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没有动力。

2.5 教学团队方面 :教师往往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直接从学校毕业就来到职业院校当老师,不了解社会上对于本门课程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企业对于本门课程的人才需求。

3 《网站设计开发》课程设计改革

3.1 课程设计思路

依托各个网站设计公司及软件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联合开发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基于网站架构设计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过程设计来进行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真实产品开发、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将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项目开发中 ,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将网站设计开发知识和技能贯通于实践项目,以真实项目为核心整合网站设计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内容的选取上坚持够用、实用、新颖的原则,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准。同时,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知识,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密切结合行业需求,相关课程需要,注重知识连贯性和实效性。

3.2课程内容改革

《网站设计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以培养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和前后课程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一个真实的完整的项目 ---- 新闻发布系统开发的工作过程,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上每一工作环节的专项职业能力。

(1)课程内容设计

将实际项目转换为教学内容确定学习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非常非常松散,没有明确主线,因此我们选取真实的项目“新闻发布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为教学内容,根据开发流程将工作领域分成9个典型的工作情境,分别为搭建新闻发布系统项目开发环境、撰写新闻发布系统项目系统文档、新闻发布系统数据库设计、新闻发布系统数据库访问层设计与实现、新闻发布系统后台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发布系统后台栏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发布系统后台文章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发布系统前台页面显示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发布系统安全控制与部署。

(2)教学内容(表1)

3.3教学方法改进

3.3.1逆向式教学方法 :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摒弃原来那种先讲后练习的方式,而采用先简单给学生说明具体任务完成的思路和步骤,学生对照任务的思路和步骤自行完成,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由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讲解任务的实现过程,并进行理论的提升。

3.3.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将一个大型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最终实现一个大型项目。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中,教师只是辅助指导,真正做到了讲、学、练一体化。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3项目实训教学方法 :在综合练习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给同学分组进行项目实训。通过具体的项目,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软件开发研究的经历,充分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在工作中特别需要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进入与实际工作衔接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3.4基于问题 的教学方 法(PBT(Problem-Based Teaching)[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景,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3.4教学条件改进

3.4.1以现有的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建立仿真教学环境,由教师扮演企业代表,学生扮演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完成客户与项目组的交互过程。教师提出需求,学生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调试、提交作品”的各个过程,模拟企业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

3.4.2在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由学生从校外接一些真实项目开发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参加到真实项目的制作开发工作中去,这样,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3.5教学团队改进

3.5.1走出去,给一线教师提供到网站设计公司挂职和下企业实践的机会。

3.5.2请进来,邀请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网站开发人员,在本课程中担任外聘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开发具体项目、综合实训指导等工作。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是目前高职高专教学中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改革,通过对《网站设计开发》教学上述方面的改革,一定能够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摘要:根据我们对网站设计公司的相关实际工作的调研,本文重新设计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高职高专“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站设计开发》课程的设计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改革。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 篇8

一、调查——筛选——组合三步走策略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石碁镇,石碁地处珠三角中部,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古建筑林立,而且大部分保留完整。这些古建筑布局严整、均衡对称,建技高超精湛,极富岭南特色,是一座岭南建筑的博物馆,是我们探究岭南建筑,传承岭南文化的艺术宝库。因此,在挖掘本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时候,我们主要选取了石碁古建筑作为我们的立足点。

对于地理课程资源的选取,并非所有的乡土资源都适合,这就涉及到我们对资源的调查——筛选——组合这三个过程,同时,这三个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进步和提升的过程。

1. 调查:可以通过网络、历史书籍、人物访谈、自身经验等对身边现有的地理资源进行初步的摸查和了解,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石碁拥有哪些地理课程资源”,“我们还需要哪些资源的补充”。这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是自然地理方面的,比如:石碁的位置、气候、地形等区域特征;也可以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如风俗文化、经济状况、语言特点……但是,大量的信息也非常零乱,没有一个目标,这就必须要经过第二个阶段——筛选。

2. 筛选:信息的筛选过程就是对信息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学习和提升的过程。筛选并不是胡乱地摒弃,而是指排除“多余信息”,遴选“正确信息”。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白究竟是想为自然地理服务还是人文地理服务,希望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对手上现有的课程资源从优势、劣势进行综合评估,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系统分析,综合考虑。

在对石碁古建筑调查中,我们知道石碁现存的古建筑类型非常多,有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井、古墓等等,选取哪种古建筑作为我们地理课程资源更有优势呢?我们考虑到石碁古建筑中以古祠堂建筑的保留最为完整,其地位崇高,数量多,分布广,最能体现出石碁本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结合的完美结晶,因此,我们对古祠堂的资料进行了保留,作为我们石碁地理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探究方向。

3. 组合:一个综合的建筑体系受多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因此,单一的资源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对收集的地理资源信息除了筛选以外,还要从因果联系的角度从各方面进行重组。

比如,我们确定的探究目标是“石碁古祠堂建筑与地理因素的关系”,除了古祠堂建筑本身是一种综合的地理资源外,还必须联系石碁的气候资源,周边的环境(位置、地形)资源,风俗习惯、生物资源……当然,筛选后重组的各种本土地理资源都必须围绕探究目标,分清主次,为探究目标更好地服务。

二、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拓展延伸策略

随着学生学习的发展与积累,地理知识的层次在逐步提高,而且随着新材料、新证据、新方法的运用,学生涉及的知识层面在不断扩大。因此,在探究“石碁古祠堂建筑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时,学生也提出不少自己的疑问,这就是对地理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地理知识的拓展延伸。

1. 地理知识范围的拓展

学生从地理课程资源中获取的知识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并不一定受限定范围的约束,有时会主动要求扩大知识的范围。例如在我们对石碁古建筑实地考察中,就有学生提出不少古怪的问题,在曾氏大宗祠一面残存的“蚝壳墙”前有学生提出:“为了建一面墙要吃这么多的蚝吗?如果蚝不够怎么办?”还有学生提到:“可以用其他壳吗?比如扇贝壳、螺壳?”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突破了我们对石碁古建筑与气候关系的探究范围,触及到建筑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探究范围之外的,然而又是和我们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

2. 地理知识深度的挖掘

我们在探究“石碁古祠堂建筑与地理因素的关系”当中涉及的地理知识多是基础性的知识,但由于古建筑资源本身的综合性,与之相关的地理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随着对探究问题的不断挖掘,学生很容易不停留在基础性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继续深入思考。除了会提出更多的知识范围扩展的问题之外,还有向深度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中期交流活动中,有学生提出:“我看见有些祠堂的木头都开始腐烂了,怎么不修缮啊?”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议论开了:“应该治理白蚁啊,白蚁喜欢咬木头,又适合湿热的环境。”这样一来,牵扯出了“祠堂该怎么保护和谁来保护”的话题。

为了让我们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利用上得以拓展和延伸,教师必须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拓宽探究的知识面和深度。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没有评价机制的教育是失败的。既然已经有地理课程资源能为我们的课程服务,那么利用的情况如何,学生的接受力度和兴趣程度怎么样,都只能从有效评价中反馈出来。而阶段性的评价,还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活动,明确我们的探究方向。

1. 对课程资源的评价

根据探究目标,看利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否为其服务起到主要的作用,是否容易取得(开发的经济性),是否体现出本土性的特点,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

2. 对教师的评价

许多评价体系一般都缺少对教师的评价,但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执行者、参与者,应该纳入评价体系中,成为被评价的一部分。可以从教师的理论知识,对资源开发的方式,活动的引导能力,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发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对学生的评价

上一篇:幼儿园设计经典案例下一篇:党建工作特色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