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

2024-06-25

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精选6篇)

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 篇1

年全区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党员、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力促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为贯彻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打造

北方滨海名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打造强班子、硬队伍

1、进一步开展“干部培训工程”。指导区委党校,着力办好

“一把手”、新提拔干部和中青年干部等主体班次;统筹安排全区师资力量,为全区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提供教学保证。

2、进一步强化科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安排,协助完成区委换届工作。在调优配强科级领导班子基础上,在全区深入开展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科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为加快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供有力保证。

3、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壮大后备干部好范文版权所有队伍,注意选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专业知识人才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采取“上挂下派”等形式,选派一批优秀后备干部到艰苦的岗位工作或到上级部门学习,使之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大胆提拔实绩突出、潜能明显、群众公认的优秀后备干部,实现备用结合。

4、进一步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对各部门承担的重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掌握人才工作动态;建立拔尖人才定期学习交流制度,并加强与驻区高层次人才的联系,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狠抓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

5、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提高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认真总结近几年考核工作实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逐步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研究,通过建立个人业绩档案,开展任期考核等办法,增强领导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建立考核结果运用制度,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6、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建立领导干部重大问题报告、回复组织函询等管理制度,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探索研究绩效审计的有效模式,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试点工作;建立组织部门审计跟踪制,对重点审计项目全程介入,并对审计对象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总结经济责任审计经验,逐步推广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三、以建设“素质提高年”为契机,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7、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抓好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增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对“强村”培育对象的支持力度,确保年内全部完成创建任务;继续采取联村、驻村、包村等帮扶措施,确保后进村党组织及时转化提高;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好配强农村“两委”班子;抓好《××区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的组织实施,不断促进农村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深化农村干部“素质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8、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明确社区党务干部经济待遇,进一步激发社区干部的工作热情;适时召开全区争创党建示范社区经验交流大会,在全区形成社区党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继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

9、进一步加强

“两新”党组织建设。培树“两新”组织党建先进典型作为联系点,并进行重点管理,使之成为全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深入开展以“四新”(新时期、新岗位、新形象、新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主题教育,大力提升“两新”组织党员素质和形象。

10、进一步加强机关、学校和其它领域党建工作。研究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党员干部队伍;认真做好学校及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

11、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发展党员力度。着力解决好农村发展党员难问题,重点引导优秀青年农民加入党组织;严格落实“一票两制三公”制度,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制发《加强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通知》,加大对基层党费收缴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不断提高全区党费管理水平;适时开设党建论坛,采取专家谈、大家讲等形式,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形式,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七一”期间召开一次大

规模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两优一先”的表彰大会。

12、进一步加强党员电化教育。抓好制片和播放两个环节,通过制发典型电教片和开展星级电教点创建、优秀电教片展播等活动,提高全区党员电教水平;继续加强“××党建网站”建设,积极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切实使党建网站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学习交流的阵地和平台。

四、以提升“

三种能力”和公道正派形象为目标,大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13、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知人善任、整合组织资源、抵制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三种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14、继续加强“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组工干部“每天一条新知识、每周一篇好文章、每月一次相互讲、每季一次专家讲、半年一次述学会、全年一篇大调研”的“六个一”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组工干部的业务学习和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强化节约型机关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办公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 篇2

关于印发

200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云高工〔2009〕1号

(2009年1月16日)

各州、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现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国上下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一年,是我们实现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之年,也将是云南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开展的一年。各地、各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抓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快云南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和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

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公平;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现代教育体系、现代教育设施、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师队伍,加快云南现代教育发展进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教育发展进程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云南现代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按照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在全省教育系统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以人为本、体现公平、促进和谐,使受教育者心智健康、能力提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引领时代进步的现代教育。

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修订《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争取年内颁布施行。完成《云南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的调研、论证、修改,力争年内报请省政府审议。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3.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配合有关方面尽快完成《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的修改工作,出台后抓好贯彻落实。力争出台《云南省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试行)》,做好高校领导干部选拔配备、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开好、贯彻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导高校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教育系统党员、教职工教育。加强厅机关党的建设,做好厅机关支部调整、工会换届等工作,坚持和完善厅机关支部(总支)目标管理责任制。重视老干部工作。

4.继续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惩防腐败的5年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加强纠风治乱工作,抓好规范教育收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对招生考试录取和涉及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从源头上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和政务公开。

5.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从切实提高教育软实力的高度,全面加强教育科研,特别要在现代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开展《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年度监测评估,启动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的研究制定工作。

6.继续加大教育宣传,积极营造云南现代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改革教育厅新闻工作机构,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加强与省人大、省政协、新闻媒体等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和教育对外宣传等工作。

二、以“三生教育”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以“三生教育”为载体,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通过深入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最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教育精神,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

8.全面实施“三生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加强组织领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改进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做好督导检查和宣传,建立和完善全面实施“三生教育”的长效机制。在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中增加“三生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和拓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组织专家学者对“三生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引导和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努力构建“三生教育”的理论体系。

9.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立德树人,认真抓好中小学德育基本条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以“三生教育”为主线整合德育资源,切实推进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工作。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深入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改进文明学校评选管理办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抓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拓展校外教育阵地。做好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方案的各项工作,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10.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继续实施大学生成人成才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工程和社会合力育人三大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措施,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11.加强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进一步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好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评估。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制度和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学校“禁毒防艾”工作。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

12.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推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扩大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点。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引导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和考核。开展中华经典语文诵读活动,推进省级、国家级语言文字达标示范校建设。

三、全面完成“普九”任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3.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学前3年教育普及步伐,规范并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实施好红河州等6个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项目学校做好校舍新建或改扩建、教学基础设施改善以及教学康复训练设备购置等工作。

14.实现全省“普九”重大突破。大力扶持澜沧、鲁甸、镇雄3个县按规划“普九”,加强对“两基”攻坚的过程督导,确保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面实现“普九”。

15.继续抓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继续开展“两基”复查年审工作,对2005年前实现“两基”的县的巩固提高进行抽查。积极做好“两基”迎接国检的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促进县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筹建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心,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督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检查评估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16.落实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两免一补”各项政策,免除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17.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思路,促进各地积极发展普通高中。在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鼓励和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

18.力争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组,制订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积极向省政府申请课改专项经费,推进课改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考试评价、新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等工作。

19.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制定下发并严格执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文件,从春季学期起,在全省中小学整体、同步推进“减负”工作。通过在全省中小学统一实行严格的“减负”办法、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教辅材料选用、加强检查督促等措施,全面减轻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和经济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坚决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借鉴内蒙古等地经验,制定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召开工作现场会。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坚决撤并一师一校点,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将大姚县确定为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县,统筹学校建设资金,从政策和项目上给予支持。各州市要在本辖区内确定一个试点县,积极探索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21.开展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试点。按照分类指导、分类要求的原则,从1月1日起,昆明市14个区(市、县)、其他州市19个县(市、区)开展实施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导,探索建立适应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的经费保障、管理、教师、评价、社会支持和参与等机制。

22.推进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民族中小学管理。继续做好民汉双语教材的编译审定出版及发行使用。加强民汉双语教师培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做好明德小学项目建设。做好各层次教育对口支援。

四、加快建设职教集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3.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七大工程”建设,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力争招生人数达到22万人,在校生达到54万人。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24.积极推进和探索职教集团建设工作。新组建2个省级职教集团,指导、推动州市职教集团组建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职教集团建设,使职教集团在引领、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90%的中职毕业生获得“双证书”。

25.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建扩建校舍与实训基地建设。促使昆明、曲靖、楚雄、普洱等地职教中心建设有首批学校搬迁办学。力争新增9个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投资建设的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为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试点单位和国家全面推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创造条件。

26.开展农村各类培训和成人教育,推进终身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培训500万人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全省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建设云南终身教育服务中心,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27.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要求,做好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督促、指导各高校完善落实5年改革发展规划,执行好与教育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做好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

28.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继续建好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重点推进43个省级一、二类学科建设。做好国家和省级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和一批学位授权点的审核工作。争取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积极争取和做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个。大力推进省院和省校教育合作。

29.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增20个省级特色专业,60门精品课程,新建10个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高职示范实训基地,2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推动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和英语教学改革。

30.做好高校评估等工作。以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为契机,进一步督促有关高校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加快符合要求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等建设。继续开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积极发展和进一步规范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六、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强云南办学特色

31.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我省地缘和亲缘优势,形成以高等教育为龙头,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并进的汉语国际推广格局。大力推动汉语进入南亚、东南亚国家中小学正规教育体系。申报建设2所孔子学院,2个孔子课堂,2个国家汉语国际化推广中小学基地,建立5个汉语国际推广中心。

32.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学生规模,争取来滇留学生规模达到1万人,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规模达到500人。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出国留学规模。做好引进外国文教专家工作。加强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切实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引进40个优质合作办学项目,到周边国家办学项目达到5个。启动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到印度举办云南教育展。

33.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云南省招收境外华侨华人学生暂行办法》。出台《云南省非高等院校教育机构招收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弥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空白,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七、积极扩大教育需求,建设现代教育设施

34.启动中小学排危攻坚工程。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实施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项目,争取更多中央资金的支持。利用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机遇,加大投入,力争用3~5年时间,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在未“普九”县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未“普九”县校舍不足部分问题。

35.积极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及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10个“实验装备及教学标准化示范学校”。加强中小学实验员的培训和指导。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评价考核。完成2~3个“普及实验教学县”验收。

36.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把远程教育与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科教结合等进一步紧密结合。加强云南省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启动实施小学英语、音乐等学科远程教学,开发制作“三生教育”多媒体教学光盘。继续做好各类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工作。上半年在全省7个县(市、区)推进“班班通”试点工程建设,力争下半年在边疆25县启动“班班通”工程建设。

37.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建设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统一的教育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建立以教育厅政府网站为核心的云南省教育公众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教育服务网站建设。完善教育系统公文流转、公文办理系统建设,提高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整合信息和网络资源,争取组建“云南教育电视台”,建设云南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和“三生教育”网络。

38.加快推进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全年完成校区建设和教职工住宅新开工建设面积300万平方米,投资50亿元,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学院及医高专、云南中医学院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入住学生,入住呈贡新校区的学生共达5万人,教职工住宅建设全面施工。

八、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增强办学活力

39.推进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建立民办学校主要管理者职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建立“示范性民办学校”评估机制。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研究,适时成立云南省民办教育研究所。争取向民办高校委派党委书记和督导专员。推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赋予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全面加强学校现代管理。

40.加大投资体制改革。树立现代教育投入观念,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措施的精神实质,加大银校合作、招商投教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

4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三生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整中小学布局、“普十三”试点等工作。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2.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尽快出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文件。加强对高校后勤改革工作的指导、督促与检查,将高校后勤改革工作纳入省教育厅对高等院校5年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分类、分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争取行政职能部门对高校后勤实体的优惠政策,扶持富有创新精神、以较快步伐走向社会的高校后勤实体。积极协调、努力促成有关高校后勤项目与企业集团等的合作。

九、全面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43.积极推进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学校现代管理。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学校现代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设。深化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基础管理、全程管理和系统管理。加强学生学风、教师教风、领导者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

44.加强现代大学管理。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

45.继续推进中小学“三制改革”等工作。不断健全政策措施,更加深入地开展校长竞选、教师聘任、绩效工资的“三制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平稳实施。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各种培训中,加强中小学教师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培养。抓好校舍安全管理。

46.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以教育部把2009年作为全国学校安全年为契机,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演练。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快速有效处理校园突发安全事故。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十、加强现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47.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五年规划的“5122工程”,全年建设10所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培养认定200名中小学名校长、40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4000名省级骨干教师,各州市、县要相应开展此项工作。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计划,推动省各级财政筹集经费用于2006年招聘的“特岗”教师纳入当地教师工资统发,并将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48.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开展第三次中等职业教育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专业评选工作。实施好教师特聘、特岗、特邀“三特”计划,继续组织全省各地聘请1000个年岗位特聘教师。

49.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特聘岗位设置引进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我省高校任教、从事科学研究。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和“高校师资学历提升工程”,新增10个省级教学团队,40名省级教学名师。积极推进国外访问学者和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的实施。

十一、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50.健全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力争建立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在校生资助制度。启动国家对中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工作,继续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部一、二年级学生发放助学金。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全面启动我省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奖助学金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51.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继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管理,配合有关部门从严打击非法招生中介、招生欺诈等行为,在执行教育部“六公开”、“六不准”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招生录取工作透明度。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改革。认真做好云南大学自主招生试点。

52.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文件。在各州市和高校运行“领导负责、目标管理、权责统一、绩效考核”为基本内容的新工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和基层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毕业生资助创业工作。积极做好以困难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助学育人基地建设。开通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网和使用毕业生就业管理新系统,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十二、继续加强机关建设,创建和谐创新团队

53.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建设办法建设领导班子。在实践、工作、履职中建设,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加强领导班子履职效能建设,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履职效能。

54.继续加强机关建设。树立素质、发展、改革、履职“四种忧患意识”,加强基本职责、基本规则、基本能力“三基建设”。加强基本职责建设,更好履行监管、参谋、协调等职责,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政治、经济、工作、生活等基本规则建设,增强规约意识,按规则办事情。加强基本能力建设,提高思维、决策、执行、语言、和谐等能力。

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 篇3

中共**市**区委组织部

二00五年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2005,**区委组织部在区委的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按照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牢抓住全年组织工作的“一条主线、六项重点工

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实效,为我区率先在全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四个目标”,坚持“四个贯穿始终”,扎实有序地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围绕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单位党员都原原本本读原著,认认真真写心得,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培训4740期,撰写读书笔记16700本,心得体会3.2万余篇,办学习园地620期,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上党课49次,全区在职党员参学率达100。通过学习教育,全区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员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观念进一步转变,学习的目的进一步明确。

(二)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区扭住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不放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区共整顿后进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2个,接转党员组织关系434人,撤销不能完成党组织基本任务的基层党组织23个。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访二带三联”为主题的阳光实践工程,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强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帮扶联系点89个,为帮扶点协调资金近200万元。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共走访困难群众4000余户,个人捐款7.21万元,慰问经费达218万元。

(三)围绕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把边整边改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各部门各单位抓住作风转变不放松,特别是窗口服务部门,开展了“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句好话相送”的“四个一”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区着重整改涉及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和领导班子成员的问题数1545个,目前已整改的有972个,限期整改的221个,逐步整改的172个,协调整改的180个,暂时不能整改问题已向群众作出说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单位为民办实事1128件,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四)围绕促进各项工作,坚持把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来,全区各项工作得到有力促进,改善了投资软环境,工业经济持速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改善了村(居)民人居环境,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46360万元,工业增加值204600万元,同比增长39.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934万元,同比增长18.6;新签项目34个,续建28个。“四在农家”创建点52个,涉及49个村,74个村民组,让5189户农户受益。投入1000余万元的100条小街小巷环境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按照“亮、绿、净、美”的要求,已改造小街小巷95条,其中硬化了85条,亮化、绿化了10条,完成改造面积达60624平方米。

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全区党建工作的水平。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我区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六农”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科技立农。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今年全区已举办各种培训班428期28153人次。二是人才兴农。一是完善了《***区关于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实施意见》,把农村乡土人才录入微机进行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乡土人才1178名,其中党员485名,占41.2。新培养科技示范户395户(其中党员科技示范户171户)。三是政策扶农。我区今年财政拿出200万元,重点用于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另外,区委区政府把“示范带”建设、贫困村、“四在农家”和计生帮扶统筹安排,实行“捆绑”式帮扶,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定期通报制和综合目标考核制。今年以来,各帮扶部门已投入帮扶资金232.7万元,为计生户缴纳养老保障金16.5万元。四是协会助农。加强协会建设,全面推行“支部 协会”,实行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协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了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目前,全区已建协会24个,有会员2304人,其中党员233人,带动农户4667户

。五是基础强农。我区采取财政分级投入、村集体统筹和发动群众投劳相结合的方式,改造村主干公路,硬化联户路,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以来,全区投入资金464.9万元,改造村组公路225公里,硬化联户路250公里,建沼气池1811口,改水4486户、改厕2579户,创建何家湾、新田、龙塘、李家寨等52个新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

六是队伍带农。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配强镇、村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全区96名镇领导干部中,大学以上文化65人,占67.7;35岁以下43人,占44.8。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进程,我区采取群众推进、党员投票选举的方式在**镇产生了全省第一位公推直选的乡镇党委书记,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有利地推动了“三级联创”活动。以开展第六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在13个村委会和7个村党组织推行了“海选”,幸福、护城等村还推行了支书主任“一肩挑”。目前,全区有村干部31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54人,占17.4;高中(中专)文化148人,占47.6。

(二)以深入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我区以服务居民为落脚点,以建设“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便利、文化丰富、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织牢四个网络,创建“四民社区”,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网络。进一步完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今年,全区各街道社区共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36次,解决社区建设方面的问题49个。根据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需要,将85个居委会按板块型、小区型、单位型整合成49个社区居委会,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二是建立充满活力的执政基础网络。今年,我区在4个社区党支部推行了“公推直选”,在11个社区居委会进行“直选”,目前社区居委会干部中的党员比例提高到38.7,居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6.7岁降到39.4岁。同时,为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区财政拿出100万元,用于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使社区干部财政补贴从每人每月平均200元提高到450至500元,经济条件好的社区干部月收入达到600至800元。离任居干部享受的定补从每月45元增加到100元。此外,还采取街道财政和居干部本人各承担50的形式,基本解决了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

(三)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重点,扎实抓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我们着眼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际,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在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时建立了党组织。今年,我区新建立3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变更组织关系6个,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接收党组织1个。目前,全区有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55个,达到了应建尽建的目标。采取“选、聘、荐”等方式,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班子建设,重点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55名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中,硕士学历2人,大学7人,大专29人。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的25人。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在全区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以“诚信立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科技强企,做技术创新的模范;文化塑企,做刻苦学习的模范;素质促企,做敬业爱岗的模范;和谐兴企,做团结互助的模范”为内容的“先锋工程”党建主题活动。在巩固南方、华力和瑞安3个示范点的基础上,继续在百花医药集团党委、国鼎家电公司党支部、太平洋浴场党支部和芝林大药房党支部开展非公经济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今年,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134次,投入扶贫济困资金978920元。

(四)抓好新形势下机关、学校、国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党务干部工作水平。切实转变机关党员的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实行民主监督,努力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工作。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以良好师风促良好校风和良好学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关系挂靠在建立党总支的区属学校。同时,选派有经验的同志到建国中学和英语实验中学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撤销了已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天育学校党支部。三是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按照《**市***区关于加强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国有(集体)企业的党建工作。全区现有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82个,有党员1366人。今年撤销改制企业党组织23个,接转党组织关系249人。

(五)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监督等制度,进一步织牢党员管理网络。结合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我区提出了《**市**区共产党员学习制度》、《**市***区共产党员监督制度》和《**市***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等6个制度。真正让流动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立起来,形成了教育管理灵活,发挥作用实在的党员管理新模式。同时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五项制度”(培训考试制、张榜公示制、评议票决制、组织考察制、失误追究制),把好党员入口关。目前,我区已发展党员315名,其中35岁以下198名(占62.8),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92名(占25.3)。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对党员进行统一安排,分级培训。今年,区委组织部举办农村无职党员培训班1期,培训150人,区、镇(街道、部门)党委共举办党员培训班39期,培训党员5218人。

(六)加强党费收缴管理,认真做好慰问贫困党员工作

一是加强党费收缴管理。今年,我区制定印发了《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制度》,对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审批、报告、检查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基层党(工)委按照要求,足额收缴党费,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二是认真做好贫困党员慰问工作。今年,我区组织了2次较大规模慰问贫困党员活动,发放慰问金19000元,慰问党员38名;对党员教育设施受损的8个村、因自然灾害受损的20名党员给予经费补助,共计下拨补助款8000元。

(七)积极探索“管、学、用”的新举措,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三分建、七分管。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方式,如何管好、用好、作用发挥好,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培训是基础,探索运行模式是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设备跟踪管理、设备检查维修、站点量化考评等六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二是继续抓好管理人员队伍、教学辅导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三支队伍”建设,积极为远教提供人才支持。三是采取集中学习、现场辅导和基地示范“三结合”方式,开展大规模培训,今年培训农村干部党员519名,培训农民党员3388人,培训管理人员144人,总计培训达4.3万人次。四是推行“支部 远教 协会(公司)”的工作模式,增强教学培训的实效性。初步形成“支部管远教,协会(公司)用远教,干部和农民学远教”机制。五是远程教育积极为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充分利用《红花岗区党建网》,建立了先进性教育工作信息上报系统,实现了先进性教育和远程教育工作信息传输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今年,各站点上报远教信息48条,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160期,下载资料4万份,刻录各种光盘5340盘。充分发挥远教资源“一网多用”的功能。

农村、街道社区、非公经济、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整体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记者对清江村依托远程教育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我区探索出的“支部 协会 远教”的做法被省市推广,并被遴选为全国远教教学课案代表之一。我区**镇产生了全省第一位公推直选的镇党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多次到我区进行调研,并在《当代贵州》上刊载我区公推直选的成功做法。我区抓社区党建的经验在《当代贵州》上刊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区非公经济党组织做到了应建尽建。通过《红花岗党建网》加强了对外宣传力度,共发布信息2200条。为加强交流、转化成果和指导工作,将近年来全区城市社区党建、农村党建、远程教育、“公推直选”的做法和市级以上报刊、内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汇编成4册。

三、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为重点,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

一是把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摆在首位,优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大幅减少培训时间,增加专题讨论时间,多办短班、精品班,着重培训新知识、新技能。二是提高层次,保证质量,对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进行审查,确保了主体班次的培训质量。

干部培训全年投入120多万元,分别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轮训、中青年干部培训、组工干部培训、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等10多个班,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200多人次。在西南农学院举办了一期44名基层农技干部参加的专业培训班。开办了三期144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各镇、街举办了村、居干部和无职党员培训班32期4000多人次。

四、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完善了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区委常委坚持到2—3个单位参加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对个别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出现的矛盾及时进行整顿教育,增进班子成员团结,提高班子整体合力。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办法》,调整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首先严格执行程序。在民主推荐工作中坚持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必须是单位或群众测评中多数赞成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在依法推荐、提名与民主协商方面,凡需提交区人大任命的干部,在人大常委会前都坚持向人大党组和人大主任会议通报情况,严格按法律程序任免干部。在政协有关方面领导干部的任免程序上,注意处理好党管干部的原则与按《政协章程》办理的关系。其次加大干部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今年共提拔领导干部38名,其中正科级10名,副科级28名,妇女干部10名,少数民族干部3名,党外干部5名。交流干部27人次,其中正科级9人次,副科级18人次。全年,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8名,自愿辞职2名。

三是考察领导班子运转情况。到今年10月,我区完成了全区领导班子运转届中考察。分别派出3个考察组对全区80个单位共36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各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情况,为2006年的换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一是健全和完善“常委集体面试制度”,对面试程序、方法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一年来,经区委常委集体面试68人,60名表现出色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二是创新干部考核机制,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我们以提高干部考察质量为突破口,通过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来自各个单位的骨干,组建一支稳定精良的干部考察队伍,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打造出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机制。三是继续推行干部考察工作预告制度,在实施考察前将考察对象、时间等事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告。四是推行干部考察结果通报制度,主要通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民主测评情况以及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的表现,重点通报工作实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五是按照《条例》的规定和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将晋升非领导职务干部纳入了区委管理。六是继续推行问卷考察制和暗点测评法,运用逆向思维,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暗点”测评,改正面评价为反面评价,增强考察工作中民主评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是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是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监督。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条件、资格审批办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全程跟踪监督。今年对拟提拔的2名干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一把手”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个人总结报告制度等,不断健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主动征求区人大、政协对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与纪检、信访、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把干部监督同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监督合力。今年,对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警示谈话、对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干部监督工作得到加强。

干部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提拔、交流、改非73人,少数民族、非党、妇女干部比例日趋合理,干部年龄、知识结构大幅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干部考察预告制、结果通报制、常委集体面试制、全委会票决制、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问卷调查和暗点测评法等考察机制逐步规范,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抽调了8名机关中层干部到信访局和基层挂职锻炼。

五、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为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区委组织部向区委专题汇报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召集人事、科技、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召开了座谈会。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会同区人事局拟定了《红花岗区优秀人才奖励办法(试行)》和《红花岗区高级人才考核暂行办法》。认真做好人才推荐工作,推荐第一批市管专家人选6人,全年审批知补190人次。

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一是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新时期组织系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锻造识人用人的本领,严肃组织工作的纪律,胸怀廉洁奉公的情操,维护公道正派的形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区委组织部党员职干部作了上万字读书笔记,写了3篇心得体会。二是围绕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完成街道社区党建、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等规定的调研课题任务,对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党建、外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远程教育等近14个课题进行了调研。对镇街党(工)委党群副书记下达调研课题任务,加强了“用笔领导”的能力。加强信息反馈,编辑完成《组工简报》130期,先进性教育简报160期,远程教育简报28期,各种党报党刊转载31篇(其中远程教育12篇,先进性教育9篇,基层组织5篇,综合5篇),采用信息68条。

一年来,我区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学校党建基础工作还相对薄弱,掌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情况局限于干部考察之中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中共****区委组织部

2005年12月30日

中共区委组织部年工作要点 篇4

2011年全县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党委换届工作暨组织部长会议、市委(扩大)会议和全市党委换届暨组织工作会议及县委九届六次(扩大)会议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出做好县、乡镇党委换届这一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晏江县“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建县50周年和全省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献礼。

按照这个思路,要着力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换届工作为中心任务,集中精力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1、统筹谋划好党委换届工作。按照市委和县委统一部署,乡镇党委换届要在4月底前完成,全县党代表大会要在6月底前召开。成立相关领导机构,制定县委、乡镇党委换届选举方案,对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将中央严肃换届纪律的《通知》精神及相关规定公之于众,把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贯彻市委、县委要求、落实党委决定、维护党的团结上来,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平稳健康运行。

2、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推选好党代表。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的要求选配班子。坚持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注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选拔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充实懂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进领导班子。注重党代表的素质和结构,从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中产生代表,并适当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

3、要严明纪律,匡正风气。认真贯彻中纪委、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的通知要求,将“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知晓率100%覆盖到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县纪委和组织部联合成立指导检查组,指导检查各乡镇换届工作。要前移监督关口,加强巡视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设置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把严格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换届选举等各个环节。对换届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二、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生动力

4、抓好关键环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要抓好2010年和2011年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工作,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年内开展好两次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县处级 领导对所联系基层党组织、各基层党委对所属支部、支部对所属党员进行集中点评活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提高。各基层党委、支部要采取召开群众评议会、发放调查问卷、填写评议表等方式组织群众进行评议,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党员参加活动情况、评议结果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

5、在进一步深化“四项”专题活动的同时开展四项主题实践活动。在继续开展和深化“构筑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双服务”等专题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党员“比、学、赶、帮、超”、“六个一”、业务创先争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推动科学发展”四项主题实践活动。

6、建立创先争优活动五项长效机制,深化党群共建活动。建立党员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党员学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创先争优运行长效机制,建立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考评监督工作长效机制。把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创建先进工会组织、先进团组织、先进妇联组织,切实解决群团组织活动阵地、人员力量、工作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7、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开展好“七一”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积极选树推报先进典型,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社会氛围。

三、认真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着力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

8、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加大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和“八小时之外”的考察力度。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组织开展好中小学校长竞聘工作。

9、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继续选派科级干部、科级副职后备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及各单位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学习、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的青年干部到市直有关部门、周边地省、乡镇、嘎查、社省及非公企业、信访部门挂职锻炼。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处级后备干部管理工作,推荐补充县处级后备干部。

10、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方案,实施 “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工作,切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11、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晏江县科级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特别要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基层党建等方面加大赋分权重,加大考核力度。把各单位争取资金和项目的情况纳入考评体系中,并实行问责制。

四、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12、不断扩大主体培训规模。以邀请金昌、张掖等地专家、教授来我县授课和县党校讲师授课为主要形式,对各类干部进行新知识培训,不断优化干部知识结构。举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专题培训。在金昌、张掖等地重点学院举办主题培训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负责人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13、做好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外出学习考察工作。结合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组织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负责人赴贵州、井冈山等老革命根据地考察学习。

14、加强各级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县委党校会同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办好相关业务和政策理论培训班,采取巡回辅导、上门讲课、联合办班等形式,认真地搞好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宣讲,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检查和督促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加强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五、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不断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

15、继续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及“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利用中心组学习、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知识竞赛、主体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条例、制度的宣传和学习,扩大干部监督工作社会宣传面,提升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16、继续开展公开述廉工作。按照《晏江县科级领导干部新闻媒体公开述廉工作制度》,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组织关键岗位、重点部门负责人进行公开述廉。对我县连续三年开展科级领导干部新闻媒体公开述廉工作的成效形成调研报告。

17、加强监督,强化干部监督效能。坚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纪律监督、组织监督、经济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资源进行有机整和,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着力为全县干部管理及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增强选人用人的准确性。结合县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从各行各业主要从党代表、人大代表、退休老党员、政协委员中聘请干部工作监督员,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监督员管理办法。

18、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做好来电、来访、来信、电子邮件“四位一体”的群众举报受理工作,建立完善举报受理机制,确保举报受理工作规范化。建立和完善谈 心谈话制度,对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

19、开展好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继续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报告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任前报告制度》。对每次调整任用干部任前的有关工作程序及选拔任用干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在调整任用干部后半个月内,对调整干部时间、数量和职数等情况全程报告。

六、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0、完善人才工作相关制度。制定出台《晏江县人才引进、使用、培养管理办法》,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真正发挥高效带动作用。做好《晏江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编制工作。

2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本土人才。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草原之光”、“博士服务团”、“大学生村官”等高层次人才的争取工作及全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下基层服务等活动。大力实施人才“走出去”战略,培养各行业创新创业人才,和相关部门配合,继续邀请农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来县进行讲学或业务交流。

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抓基层打基础长效机制

22、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继续抓好“五型”党组织争创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委工作,争取成立县直机关 工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五型”党组织争创活动,全面开展“党支部活力赛”,切实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今年要选择一个乡镇,进行服务型乡镇党委政府和服务型乡镇干部试点工作,引导乡镇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职能。街道社省党组织要转变服务方式,打造自己服务群众的项目品牌。

23、做好党代表相关工作为党委换届提供保障。按照党代表任期制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党代表大会任期制的落实、党代表闭会期间党代表工作的开展及代表联络、组织和服务工作。组织党代表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定期听取党代表对全县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整理上报,督促相关单位抓好落实。

24、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重点嘎查开展帮助指导工作,以点带面不断深化,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贯穿于嘎查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执行等全过程,使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

25、做好党员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协调解决各社省党员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对2010年完成新建和改扩建的嘎查、社省党员活动场所进行验收,及时拨付上级匹配资金。为嘎查、社省更新和匹配部分办公设备资金,最大限度的满 足党员群众开展活动的需求,真正使党员活动场所成为党员和群众开展学习、活动、议事的场所。

26、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党校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自主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实现嘎查村和社省党组织书记在县组织部备案制度。拓宽嘎查村、社省党组织书记来源,乡镇(街道)按照1:2的比例,建立后备库。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与考核机制。举办2期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赴外培训活动,学习发达地省的先进经验,不断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

27、认真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定期开展摸底调查,及时更新困难党员、老党员信息库。做好党员帮扶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28、以开展创建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学用示范县”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力争达到站点管理规范化,教学辅导经常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开通县委办、公安党委等5个远程教育延伸站点,配备专职管理员,保证岗位制度和职责落实到位,尽快发挥站点学习培训的作用。

29、大力加强我县党建和组织工作成果的对外宣传力度。加强与宣传部门及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利用县电视台人 员、设备优势平台,开展交流互动,及时对外宣传我县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典型的挖掘和宣传,拍摄6部电教宣传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先进引路的作用。

八、强化管理,认真作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30、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社会、文化待遇,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政策运用水平、管理服务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老干部提供人文关怀和亲情化优质服务。

九、以创先争优精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

31、加强党性建设,提高组工干部思想修养。继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巩固成果,总结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推动长效机制的完善和落实。积极开展向王彦生、尹中强同志学习活动,树立和维护组工干部良好形象。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党的光辉历史和组织工作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和“到组织部来为什么、留什么、比什么”的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组工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权利观。

32、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组工干部业务素质。切实推进学习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开展组工干部学习月活动,继续落实部机关学习日制度,开展业务主讲和“三个一”(每天读一小时的好书、上网学习一小时的最新理论知识、思考一刻钟的组织工作发展)自学活动,努力打造“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中共区委党校2022年工作计划 篇5

2022年,中共××区委党校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继续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着力落实区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主课,严格落实培训计划,不断强化科研咨政建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党校系统前列,努力打造与建设全省县级示范党校,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供政治保证、能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牢牢把握”党校姓党,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校姓党”贯穿于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之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及时传达学习并认真研究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的会议文件精神、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抓实基层党建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上党课、主题党日、”双报到”等制度;深化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从严管理,持续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行动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各项责任,守牢党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

发挥党校干部教育主渠道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与组织部门做好对接,严格要求、科学制定2022干部培训计划或意见,开齐办全各类班次,进一步规范培训类、进修类、专题研讨类等主体班次的设置,积极探索举办方式更加灵活的干部培训班次,力争办出特色、办出经验、办出成效。

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的比重不低于理论课总课时的50%,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继续加强”四史”教学。切实落实好党政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和与学员座谈的制度,年内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主体班次总课时比例不低于20%。

创新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力度,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利用区内外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党性党风等方面的现场教学。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发挥信息化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助推作用。

三、提高党校科研水平和新型智库建设

加强党校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和思想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瓶颈制约问题、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紧迫问题、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对策建议研究。依托×××平台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特色学科建设,组织党校教师积极参与×××的教学与课题研究。突出精品导向,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强化科研咨政功能。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给予党校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支持,探索建立党校教师参与重要调研活动及重大会议旁听活动制度。鼓励教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区情,深化课题调研,积极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和学员间的教学相长优势,创新学员参与课题研究机制。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流动党校、镇级党校规范化、实体化建设

继续发挥好”流动党校”平台优势,协同推进流动党校、镇级党校工作,继续做好对农村、社区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开展镇(街道)党校师资、管理人员培训,经常性选派骨干师资到镇(街道)党校开展教学,不断推动”流动党校”送课到镇(街道)常态化。进一步深化全区基层党校体系建设,探索成立基层党校工作处,明确人员、编制、职责,加强对镇(街道)党校的业务指导,定期对镇(街道)党校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持续推进镇(街道)党校实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五、加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

严格政治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校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肃党校课堂政治纪律和规矩,坚持”理论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约束自己,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

坚持人才强校。积极争取引进高层次教研人才。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上级党校、知名院校、干部学院等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化能力培训。积极实施党校干部教师内外交流机制,选派教师尤其年轻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历练,调查研究,到党委政府综合部门等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充实完善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加强兼职师资库动态化管理,努力形成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带动和提升党校整体师资水平。

六、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

中共港闸区委组织部(模版) 篇6

港闸民[2008]83号

关于建立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的通知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乡党委、政府,港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民生工程和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适应新时期我区村(居)自我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村(居)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增强村(居)委会服务意识,提高其办事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根据《南通市政府关于推进“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通政发[2008]31号)文件,以及区委组织部有关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的精神,现就我区全面建立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

(一)目的和意义

村(居)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基层政权的基本平台。村(居)民政服务工作承担着本村(居)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优抚安置、五保供养、民间组织、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在基层的延伸。建立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开展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需要;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后备人才,为优秀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的需要;是加快民政体制改革,形成“区——街(乡)道——村(居)”三级民政工作体系,提升村(居)民政专业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使基层民政工作“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按制度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总体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到社区民政工作中,以建立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为抓手,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拓展党员服务中心外延,提升其服务功能,组织和发动村(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社区党员结对帮扶、诉求服务活动,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二、总体目标

2008年12月30日前,在全区所有村(居)设立社区民政服务站,与党员服务中心实行有机结合,把关心党员、服务党员、开展党群结对发挥党员作用贯穿于民政服务之中,建立涵括村(居)民自治、诉求服务、社会救助、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内容的服务工作体系,成为城乡社区党员与群众联系的载体。

三、工作任务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为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下设办事机构,满足基本的“六有”建设要求,即“有专人、有牌子、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台帐”。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牌子由区委组织部和区民政局统一制作并授牌。服务站站长一般由民政协管员担任或由村(居)委会主任兼任,其余工作人员由村(居)党组织、村(居)委会成员以及到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担任。

(二)机构职能和工作职责

按照社会化管理、多功能服务的方向性要求,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积极发挥咨询、引导、陪办、代办服务功能。

1、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情况。

2、办理民政事务,使用和维护好社区公共信息网络。

3、组织社区党员挂钩帮扶受灾户、农村特困户、企业下岗户、困难职工和城乡低收入群众,在衣、食、住、医、子女上学和就业、发展经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问 题。

4、开通社区求助热线,组织社区党员开展群众诉求服务。

5、做好社区困难救助工作,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申报手续,按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组织以工代赈,管理慈善超市。

6、开展五保供养和居家养老服务,掌握社区老干部、老党员及其他老年人基本生活概况,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为贫困老年人帮决生活困难,做好孤寡老人救助保护工作。

7、开展优抚服务,掌握军烈属、老复员军人的变动情况,做好走访慰问及双拥工作。

8、掌握社区孤残老弱者基本生活情况,组织社区党员、团员及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

9、发展社区教育、文体、法律、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社区民间组织,移风易俗,搞好殡改宣传工作。

(三)工作制度

全区各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须认真履行《社区民政服务站职责》,严格执行《款物发放管理制度》、《来访接待制度》、《民政服务站业务指南(流程)》等制度,制定落实社区民政工作服务便民措施,确保民政业务工作按照规范流程开展。

四、落实措施

1、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乡党委、政府要积极贯彻本通知精神,结合街道(乡)、村(居)实际,认真指导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建设。

2、各村(居)社区民政服务站成立后,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将组织人员根据“六有”建设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区委组织部、民政局统一授牌。

特此通知

附件:村(居)社区民政工作服务站制度

中共港闸区委组织部

港闸区民政局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民政

服务

机构

设置

通知

送: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港闸区民政局办公室

2008年11月26日印发

共印50份

社区民政服务站制度

社区民政服务站职责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组织、村(居)委会反映情况;

2、办理民政事务,使用和维护好社区公共信息网络;

3、开通社区求助热线,开展群众诉求服务;

4、做好社区困难救助工作,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申报手续,按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组织以工代赈,管理慈善超市;

5、开展五保供养和居家养老服务,掌握社区老干部、老党员及其他老年人基本生活概况,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为贫困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做好孤寡老人救助保护工作;

6、开展优抚服务,掌握军烈属、老复员军人的变动情况,做好走访慰问及双拥工作;

7、掌握社区孤残老弱者基本生活情况,组织社区党员、团员及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

8、发展社区教育、文体、法律、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社区民间组织,移风易俗,搞好殡改宣传工作。

款物发放管理制度

1、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强化民政款物管理发放责任意识;

2、建立健全款物台帐,接受、发放、库存款物情况有详细 记载;

3、配备专人发放款物,每笔款物发放均有批准人、发放人和认领对象签字;

4、定期清点库存物资,对损毁物资及时登记报备;

5、定期公布款物发放情况,主动接受村(居)民监督;

6、每年接受村(居)民主理财小组审核。

来访接待制度

1、来访者接待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来访的各种民政对象,都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负责。

2、来访接待要做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推诿。对来访者要耐心说服,讲清政策,尽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3、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调查,妥善解决。对一些重大问题,应及时向镇政府和县民政局汇报,共同研究,加以解决。

4、实行来访登记制度。对来访人员要认真进行登记,每月汇总一次进行备案,处理结果要及时上报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和区民政局。对于具有倾向性的上访或集体上访,要及时向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和区民政局

5、对上访事件不处理或处理不及时,造成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民政服务站业务指南(流程)

1、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申报程序

本人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及《五保供养证》、《低保证》、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书、费用收据等证明材料→村(居)委会核查→张榜公示→乡(街道)审核→民政局审批

2、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办程序

户主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及收入证明等材料→村(居)委会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一榜公示→乡(街道)审核→二榜公示→民政局审批→三榜公示→填发城镇、农村低保金领取证;城镇低保按月发放季度调整;农村低保按季发放调整

3、五保供养申报程序

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街道)审核→民政局审批

4、自然灾害救助申办程序

受灾村民书面申请→村级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街道)民政办调查初审→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民政局审批

5、救济申办程序

村民提出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村民小组核实后报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街道)民政办初审→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批

6、参战退役人员补助申办程序

上一篇:奇妙的口袋教案下一篇:XX年就业局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