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台》教案

2024-09-12

《大舞台》教案(精选12篇)

《大舞台》教案 篇1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秀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行当、唱腔等。以及一些代表人物。

3、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戏曲唱段。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在上课前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听它是属于音乐那类表现形式那? 生:戏曲

师:同学们对戏曲的音乐还是比较熟悉。我知道大家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而对戏曲了解得甚少,这节课让我们走上戏曲的舞台一起来领略戏曲的韵味。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戏曲 1.戏曲

(1)戏曲的定义:

是一种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师:中国地大物博,戏曲种类繁多,大家都了解哪些剧种? 生:京剧、豫剧、吕剧、黄梅戏、川剧„„ 师:同学们知道得挺多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种呢?(2)戏曲的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徽剧、沪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山东快书、地方戏贤孝等五十多个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音乐,每个地方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在这些剧种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2.京剧

师:在以前的那个年代,京剧像流行歌曲一样深受我们祖辈的喜爱,流传很广,家喻户晓,受长辈或是电视的影响,同学们也多少知道一点关于京剧的知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了解那些京剧的知识? 生:(脸谱、曲目、行当、四大名旦„„)

师: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很多啊,很好。这节课我们从这几方面来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

(1)定义: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她是在继承我国古老戏曲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以唱、念、做、打为中心的,并具有北京特色的戏曲剧种。因为它形成在北京,所以称之为京剧。享有“东方歌剧的盛誉”

(2)京剧的形成: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3)京剧的特色: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常用“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色。

(4)脸谱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5)京剧的行当: 生:扮演男性角色 旦:扮演女性角色

净:花脸,演个性鲜明的角色 丑:扮演阴险,滑稽的反面人物

(6)四大名旦:

本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踞舞台。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流派。

师:梅兰芳(1894一1961)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十一岁开始登台,十四岁时,搭入喜连成科班。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戏。

在抗日战争初期,梅兰芳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不光他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敬仰,他的爱国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7)京剧的音乐

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是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是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的,用以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

戏曲的器乐以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师:京剧的剧目有很多同学们了解的有哪些呢?请同学起来表演一下!

(8)京剧的剧目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等。

(9)名段欣赏

《红灯记》,大家了都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在那个时期,除了梅兰芳以外,还有很多的中国人以各种方式反对日本人的侵略,下面我们要欣赏的《红灯记》就是讲述了一家三口为打击日本的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事迹,下面是铁梅对她奶奶的一段唱腔和爹爹李玉和临行前的唱腔。

(请同学唱戏曲的唱腔)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下面我给大家来唱一段,你听是什么剧种的什么戏?(唱《天仙配》 生:黄梅戏

师: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具有芬芳泥土气息的黄梅戏 3.黄梅戏

(1)黄梅戏的简介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2)黄梅戏的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如“绿水青山带笑颜”,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3)传统剧目

《天仙配》、《女驸马》神话剧《牛郎织女》等。(4)欣赏《女驸马》 4.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代表作《白蛇传》 6.豫剧

豫剧(河北梆子),是河南地方戏的一种,它的形式活泼朴素,发音清晰易懂,唱腔高

亢激昂,音乐优美动听,善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代表作《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三、课堂练习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的是什么?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京剧 5.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6.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7.戏剧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虚拟

8.京剧“四大名旦”是?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9.黄梅戏唱词多用“七字句式”和“九字句式”吗?不是,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

四、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多年来,经过多少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它根基深广、枝叶繁茂、花果丰硕、色彩万千,特别是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精致典雅,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脑等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中国传统艺术收到极大地冲击,面对此现象谈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五、作业:

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获有趣的经历,把它写下来。

《大舞台》教案 篇2

——累计演出三百余场, 受众达15万人次, 占安阳市区人口的八分之一, 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观众真诚的说:“这才是群众的艺术馆”。

——参演业余演出团队从最初的8支, 发展到38支, 演员达3000余人, 大批热爱文艺的群众登上这个舞台, 许多原来的专业演员、乐手加盟, 演出水平不断提升, 演出群众笑称:“这里是我们的《星光大道》。

——每逢佳节, 这里都能推出主题鲜明的晚会, 俨然是当地主流文化的聚集地。

——这里已成为市民周末文化活动的必选场所之一, 这里的演出队伍已高举“百姓舞台”的旗帜走进工地、农村、广场, 而每当当地有全市性的大型活动, 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一个小小的百姓舞台, 与当今动辄百千万大投入、几万观众拿着望远镜看明星的大型演出相比, 产生的社会效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且充满活力, 这对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办好公益文化事业, 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其一, 群众文化活动要适应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的趋势, 建好公益平台, 激发群众自身的能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 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 人们不仅从电影电视、大型专业文艺演出、阅读等文艺形态中获取欣赏艺术的满足, 还有强烈的参与艺术的需求, 在参与的过程中, 获取深度艺术体验、陶冶身心的满足, 既要看, 还要演, 两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群都相当可观, 可以说群众不仅有强烈的文化需求, 本身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力量。百姓舞台的实践, 符合了这个趋势, 选择了适当的切入点, 使群众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 从而以较小的投入,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百姓舞台初创时, 工作人员专门做过调研, 市区有一定规模的群众业余演出队伍不过几只, 因此, 最初只打算每月演一场, 虽然演出队伍热情高涨, 但观众从哪里来?这些队伍能支撑长期的演出吗?群众很快给出了答案:演出群众自己去请观众, 然后一传十, 十传百, 这种情况没持续几个场次, 工作人员就不得不为人多座位少而犯愁;而演出队伍发展的更快, 上百人的队伍很快发展到二十多只, 有歌舞团、合唱团、豫剧团、交响乐团、民乐团, 不仅人数众多, 种类丰富, 演艺水平也逐步提高, 以至于工作人员按每周一场安排, 还不得不为安排场次费尽心思。如此繁荣的景象, 在当地的文艺演出市场上还很少见。这非常生动的说明, 只要紧紧依靠群众, 引导得当, 搭建一个或多个平台, 就可以激发出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巨大热情, 用自身的力量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

其二, 群众文化活动要坚持以服务为核心, 在服务中引导, 促进其健康发展。新形势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与以往以单位为载体的组织形式不同, 表演者更多的是群众自由结合形成的团队, 观众则纯粹是自由参与, 这使得活动具有了两个相互交织的属性, 即自发性和公共性, 他们源自于群众的自发活动, 追求的是自娱自乐, 但同时又是一种公共活动, 不可避免的对公众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既要提供一流的服务, 满足群众自发活动愿望, 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个百姓舞台, 通过五个杠杆, 成功实现了既服务又引导, 给这里的活动注入了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通过音乐厅和排练厅免费开放向公众提供了基础服务, 并不断改善舞台和剧场的设施, 吸引演与看的群众走进舞台;二是通过设置专家评委评选优秀节目、创新节目, 引导演出节目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提高水平, 不断创新;三是通过举办优秀节目展演、重要节庆主题专场演出, 打造主流文化, 弘扬主旋律;四是为演出队伍提供艺术指导;五是随着演出队伍的不断扩展, 实行签约制, 约定“百姓舞台”加盟演出队, 定期定时演出或排练, 进行适度的管理。这五个方面, 都是以服务为核心, 所谓引导也是在服务中实现的。

其三, 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牢牢坚持公益性质, 彻底去除商业化, 落实文化惠民。群众舞台从一开始就是以公益事业的形象面世的, 其根本宗旨是落实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 这种公益性质, 是它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百姓舞台起步发展的过程中, 怎样坚持公益性质, 他们也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 百姓舞台形成品牌后, 不少企业找上门来, 有的愿意购买冠名权, 有的购买广告权, 还有的愿意付费在舞台举办商品营销活动, 从百姓舞台一方看, 如果能够获得一部分收入, 对改善舞台运作的经费状况当然是有利的。但这个舞台最终没有与任何企业合作, 理由是一旦引入商业合作, 哪怕是微小的成分, 公益性质都将受到损害, 尤其与演出团队之间渗入利益成分, 终会造成关系复杂化, 从而偏离百姓舞台的宗旨, 唯有把公益进行到底, 才能使政府、演出、观众三者的目的完全一致。实践的结果印证了这一结论。政府每年投入约50万元, 用于保持正常的运行和设施改善, 而演出队伍的服装、道具、乐器等, 则都是演出群众自费购买的, 即便是国庆、春节长假, 演出队轮流到政府广场演出或者代表百姓舞台到农村、工地演出, 也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搞好服务, 同样没有报酬, 大家都愿意共同努力办好百姓舞台,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这与商业演出完全不同, 更多的体现了精神和文化的魅力, 与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一致, 一个共同的目标, 平等的待遇, 给这一群众文化公益事业带来了持续的活力。

综合来看, 百姓舞台给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化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突破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 在一个公益平台上, 直接服务群众, 并通过正确的引导, 汇集了群众中自发的愿望与力量, 更方便群众, 成本更低, 更可持续, 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摘要:河南省安阳市尝试推出的百姓大舞台,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本文针对群众舞台阐述了几点思考, 以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大舞台 大表演 篇3

大幕打开,灯光渐起,灰色雕塑的人墙耸立;人墙之上是交响乐队与合唱队。序曲声中,白衣少女手持鲜花翩翩起舞,祭奠那昔日牺牲的烈士。音乐展开,一队战士上场,展演起那硝烟战火中的故事。作曲张一兵这几段音乐写得抒情、大气,配器也很干净。接下来是一组声乐表演,首先是男高音丁毅独唱的《松花江上》,他的歌声宽厚通透,表演声情并茂;随后是女高音程萍的独唱《黄河怨》,演唱有放有收,情绪控制也不错;下面是大合唱《怒吼吧——黄河》,管弦响起,歌声激越,乐队与唱队交相辉映,气势磅礴,显示了河南省歌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实力。

合唱之后是《太行英烈》的一组舞蹈,刀枪棍棒是河南土特产“少林武功”。编导宋育英将“少林语汇”完美融入战斗生活。场面生动活泼,表演有精有神,博得观众一阵又一阵掌声。随后歌声响起,舞蹈还在进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歌曲都配上了很好看的舞蹈。其间也穿插了几首独唱歌曲。男高音李新献演唱的《延安颂》抒情流畅,音区统一,音色明亮;女高音王昆演唱的《太阳出来照四方》也不错,只是现场音响做得不太好,感觉唱声弱且缺乏混响。男声四重唱《游击队歌》的演唱与音响却表现不错。诗朗诵《不能忘记》是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伴奏下进行的。接下来是薛伟的小提琴独奏《辛德勒的名单》,竖琴琶音轻起,琴声飘出,如泣如诉,真不愧为名家的演奏。

晚会后半段三首曲目表现的是时代精神,女高音尤泓斐演唱的《春天》,由周虹作曲。这首歌旋律优美抒情,几个花腔的高音写到了High d,有一定难度;尤泓斐嗓音通透,表演流畅完整。后面是王小路作曲的戏歌《龙腾中原》,由4男4女豫剧演员演唱,个个嗓音都不错,可惜音响做得不大好,唱声太响太吵闹。音乐会压轴的曲目是关峡作曲的《和平颂》,管弦响起,合唱热烈,满台舞蹈是一派辞旧迎新的景象,表达了民众渴望和平,建设富强中国的愿望。

河南省歌舞剧院的这台晚会是河南省近年来综艺晚会中最好的一台。在一个月的排练推出一台高质量的主题晚会,显示了河南省歌舞剧院艺术生产的效率与水平。该团继去年推出交响景观剧《木兰诗篇》以来,再次尝试交响乐队与歌舞结合,创立舞台大表演的立体模式,把大乐队、合唱团、歌舞同时搬上舞台,分上、中、下三个层次立体展演,充分利用歌舞剧院舞台表演的综合资源,获取舞台视听新效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大舞台》教案 篇4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

2、读课文,了解在课文中童年的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又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饱含的情感,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

4、从文中受到感染,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既注意观察,又用心思考。

5、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的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大舞台》一文与本单元的前面几篇课文不同,是作家山曼以第三人称介绍的童年的冰心在烟台东山边海军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

课文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出山上或海边是儿时的冰心常去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冰心常到山上去看野花、野菜,开心地跑来跑去。第三自然段写冰心常到海边看常涨常落,感受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第四自然段写军营的号声给冰心带来的特殊感受。第五自然断则是写冰心从军营的水兵们那里了解到了水兵们与大海搏击的情形。第六自然段写的冰心了解道的“渔眼”等渔民捕鱼的情况。第七自然段可以说是对前面有关大海的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大海对冰心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课文的结尾借用了冰心晚年的回忆,点出了她童年生活的舞台及这个舞台给她留下的美好感受——舞台非常辽阔,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冰心则感受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课文,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

1、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

2、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并适当地进行朗读的指导。有的地方可以提示学生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二、品词析句,字里行间悟真情

1、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冰心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是怎样生活的?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冰心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得怎么样?

(1)、阅读二至七自然段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的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

(2)、阅读第七、第八自然段时,从概括的角度来谈。

三、由课内阅读向生活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课后的第三题是一道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的视野由课文中介绍的冰心的童年生活转向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先谈自己的生活,然后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意识地观察,并进行思考,有所体验,有所发现。

第二课时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的内容。

2、谈一谈你的生活

3、识字与写字

4、关于读准字音

(1)“老么古董花”是当地对白头翁花的称呼,读时要快些,口语化些。

(2)“号”是多音字,读四声

5、指导书写

“斤”字可以和“斥”对比记忆

“茸”字不容易写端正,要注意最后一笔的写法。

“聊”字写时要注意写紧凑,避免写的过于宽扁

6、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30、大舞台

山上:一草一木

冰心

《大舞台》教案 篇5

执教教师:

课时: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层次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欢畅、自由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解题知意

二、通读全文

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它能让你想到什么?(教师抓住“舞台”这个字眼进行引导)“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板书课题:大舞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又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儿,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悲喜剧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结识一位作家奶奶,她叫冰心,看看冰心奶奶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 齐读课题

提问: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板书:?)默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找出答案。

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啊?

出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默读时,同学门来次比赛,行吗?。

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板书)

全班交流

齐读课题

默读课文

学生交流

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

同时进行

默读比赛

全班交流

由谈话内容引入本课的主题“大舞台”,自然亲切,便将学生带进课文

从提问入手,让学生通读课文,明确“大舞台”的意思。

通过默读的记时比赛,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速度,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引读课文

感悟真情

四、课外延伸

总结全文

是啊,作者的童年生活真是非富多彩,真让人羡慕----你最喜欢哪种生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独特的感受。

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读出的感受?

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注意以下内容: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蕊、茸、董、稚、聊、斤、辽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受。

山上的野化,海上的风光,海上的人,吸引着冰心,使她成了一个关不住的孩子。所以,童年的生活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到了晚年,她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并读一读。

提问:当你读这段时,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那就让作者童年美好的生活

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怀着留念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总结:冰心奶奶童年的世界真大呀!在这里,她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在这里,她感到了 无限的欢畅和自由,在这里,

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联系课文想一想,哪些感受是你和作者一样的,哪些经历是作者没有过的。

同学们,想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下来告诉冰心奶奶吗?----怎样把文章写好呢,别急,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同桌互读

全班交流

感受

练习朗读

自读课文

指名读文

全班交流

齐读课文

同桌交流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独特的感受,并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大舞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教学重点)

2.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并能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学难点)

3.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①查找资料或向音乐老师请教,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如中国戏曲的剧种、剧目、渊源、流派、角色、脸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等。②访问当地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当地有什么戏曲及其特点。③收看中央电视台“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栏目或找戏曲磁带、影碟、光盘,听一些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唱段或念白。把自己喜欢的段子推荐给大家,把精彩的唱词抄在摘抄本上。④向戏曲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学几招或跟着电视、磁带学唱几句。

2.制题。找一盘京剧、一盘黄梅戏磁带,找一些脸谱,收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分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二.合作探究

(一)听一听,唱一唱 1.欣赏以下戏曲: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2)黄梅戏《天仙配》;(3)越剧《红楼梦·天下掉下林妹妹》;(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师简介上述戏曲特点。如: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欣赏指点:欣赏戏曲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2.请两组同学上台,每组三人。分别播放或范唱一个段子,看谁学唱得最好,由学生举手评出唱得最好的。掌声鼓励,给胜出者一个小礼物。(要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3.家乡戏大展台 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请大家推荐一曲。4.刚才大家欣赏了几段优美的戏曲段子,听别人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同学们一定心里痒痒的,也想上台一试身手。现在就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在小组内唱一唱,演一演!

(二)戏曲知识比拼台

老师先将大家分成两个队,左边这四列为红队,右边这四列为蓝队,老师当主持人,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每答对一题即可得到一张笑脸,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队!题目示例: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1(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戏曲)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哪个剧种?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昆剧 京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我国戏曲采用哪四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唱、做、念、打)6.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7.产生于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的一个剧种是什么?请举一个剧目。(越剧。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8.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9.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徽班进京献艺,并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产生了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就是京剧。)……

第二课时

(三)脸谱鉴赏(多媒体显示)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1.你知道脸谱有哪些类型吗?各代表什么?列举人物说明。

明确:黑脸——表示有正义感,猛智,如张飞;白脸——表示愚蠢奸诈,如曹操;红脸——表示忠勇,如关羽;绿脸、蓝脸——表示草莽英雄。2.赏脸谱识人物:(多媒体显示)

牛魔王 二郎神 孙悟空 曹操 关羽 张飞 3.赏图片辩剧目:(多媒体显示)

白蛇传 红楼梦 闹天宫 穆桂英挂帅 十五贯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四)说一说,议一议 1.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你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让戏曲自生自灭呢?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2.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面对此现象,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示例:(1)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2)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3)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2 三.课堂小结

通过品与演,我们发现戏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它,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戏曲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戏曲三千,我们仅能取一瓢饮。希望通过这次梨园之行,我们不仅了解中国的戏曲知识,领会它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能让这种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延续和发扬。

四、练习设计

描写戏曲好听的成语有“余音袅袅,行云流水,清脆悦耳,天籁之音”等,形容戏曲精彩的成语有“精彩绝伦,座无虚席,唱念做打,粉墨登场,锣鼓喧天”等。你还能举出三个来形容戏曲好听和精彩的成语吗? ①描写戏曲好听的成语:。②描写戏曲精彩的成语:。

③从上面所举出的成语中任选三个成语写一段描写戏曲的话。

答案:①示例:余音绕梁,身临其境,三日而不知肉味,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如痴如醉等。②示例: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惟妙惟肖,喜闻乐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等。③示例1:今天我去大剧院看了京剧院年轻演员们的汇报表演,在一场折子戏中,舞台上戏曲演员的表演一丝不苟,他们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惟妙惟肖。青衣身段优美,如行云流水,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示例2:演员在舞台上一丝不苟、戏曲表演惟妙惟肖、身段优美如行云流水、观众看戏曲如痴如醉。示例3:戏曲艺术如同高山流水,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能透出其功底,艺术大师们的表演技艺精湛、出神入化、精彩绝伦,新秀则青出于蓝、后生可畏。

五、教后反思

语文小社会才情大舞台 篇7

一、“才情”之根, 紧贴社会生活

生活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

多年来, 我们沉心耕耘“功利语文”这块方塘。然而, 昔日“枝繁叶茂稻花香, 蛙唱莺歌人欢笑”的胜景却如远方天边的白云愈远愈淡。不知何时, 语文也只得无奈地消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滋味。我们只能寄望于辛勤耕耘, 只能祈求上天“喜雨”的恩赐。“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没有想到, 语文原本并不缺“活水”, 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堵死了语文活水的源头, 以致学生“才情”枯竭, 而这个源头就是生活。我们有理由抱怨“北京胡同”离我们太远了, 但现代的北京又离我们那么近, “现在的北京胡同还好吗”的思绪可以牵引着我们的激情把过去和现在联在一起;焦仲卿也许离我们更远了, 但“假如我是焦仲卿”的讨论, 可以以“传统价值观念的演变”为基点架起通向“焦仲卿”的桥梁;我们可能也难以理解王维身居高位却隐居山林的淡泊, 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现代社会逐鹿官场的热切, 从而在比较中悟透王维隐居的难言之隐以及“官”文化的源远流长……

当我们把社会生活融入语文学习的时候, 学生的“才情”之根才有肥沃的土壤, 语文的灿烂明天才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才情”之花, 绽放美的旋律

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 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 已经越来越淡漠, 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 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 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 美变得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美, 需要发现, 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 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 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美, 需要感悟, 需要用心去感悟, 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 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 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美, 需要创造, 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 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 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 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 用火热的真情去挥洒。而这一切需要才情的滋养。

三、“才情”之果, 结出个性七彩

乡村大舞台 篇8

此次的南方之行,让我有些茫然。在株洲市政府从事秘书工作的一位朋友却与我谈起攸县的乡村大舞台,给我头脑中的映象来了个彻底的清洗。说什么在株洲的攸县,有与陕北腰鼓相媲美的乡村大舞台。并兴致勃勃地帮我们通知了攸县县委宣传部,其意是让我这位名不见传的作家去看看。他说,当作是一次文艺采风。你听,这不明摆着下任务吗?朋友见了我的疑惑与不愿,激情饱满的向我保证,不会让我失望。没半个小时,攸县县委宣传部就向他报上了接待我们的口头方案。去吧!盛情难却。

令我没想到的是,一位正在攸县策划歌舞的朋友,第二天清早就把车开进了宾馆。说是受领导指派接我们去攸县采访。路上,几丝薄雾散在宽敞的柏油路两边的乡野。翠绿的禾苗,青翠的山峰,都披着一层透明的白衬衫,一番与北方大地不同的景致,给我的心境增添了几分清新。

走进攸县县委宣传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青的帅哥,介绍说是新闻办主任,没多久,在宣传部何副部长的带领下来了一拔人,接下来,挤进来的人一拔又一拔,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挤满了来自攸县各部门的男男女女,争着为推荐我们此行的创作素材。开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发言。推介着历史悠久的攸县文化,介绍着攸县人在改革开放中的开拓精神。说实话,说的太多了,我也记不来,感受最深的,在他们身上都焕发着对攸县无比的热爱。

吃过午饭,宣传部安排我们在宾馆休息。整整一个下午,我们都在接待着一位接着一位来自攸县文体局、攸县文联的文化研究与文学艺术家们。我的表情是冷静的,心却一次又一次被他们对家乡历史文化如此熟悉所打动。

通过他们的介绍,得知攸县地处湘东南部。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攸县资源丰富,是全国的瘦肉猪,商品粮,速生丰产林和油茶生产基地。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列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1997年就成为了湖南省第一小康县,2000年被列为湖南省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建设试点县,2006年县域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十强。

随着该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日子殷实了,精神追求成了一种时尚。攸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县设立100个“乡村大舞台”。以此满足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文体局几位同志的带领下,去了网岭镇罗家坪村,啊!人山人海,攸县县委副书记刘龙仔与攸县宣传部部长毛春良等几位领导一同坐在那里。此时,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刚刚建起的乡村大舞台。领导们正在为该舞台的成立揭牌与发表贺词。

接下来,身着红装的乡村腰鼓,一位位西装革领的农民歌手,一位位乡村计划生育宣传员纷纷上台,跳舞、唱歌、表演着白编自演的计划生育宣传小品,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阳光下,广场里,农村那种憨厚的掌声一次次响起。我早已融入了这种氛围。他们听说来了一位作家,我的一位同事当了我的替罪羊,被乡亲们推的推,拉的拉,推上了大舞台,与一位飘亮的村姑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跳起了交际舞。他额前的汗珠还来不及擦,下台便走向我,说:美,真美。

坐在我身边的文体局副局长介绍说:这种乡村大舞台在给老百姓送去精彩好戏的同时,还为老百姓送去了农村科学技术、法律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使其真正成为老百姓最佳“休闲”、“学习”、“传播”的好处所。我听着他的讲述,设想着未来攸县的农村,每天都在歌舞升平中的情景……

我想,攸县乡村大舞台与陕北腰鼓不同的是,它结合了东北二人转的思想,把计划生育,党的支农助农政策通过大舞台上的文艺表演,融进了攸县农村的每一块土地。

小窗口,大舞台 篇9

——“优质服务从我做起”主题演讲稿

平山镇劳保所 潘娜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平山镇政务中心新农保窗口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人生就像一个舞台,会不断面临各种挑战,今天的比赛也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舞台,而我的演讲题目就是:小窗口,大舞台。

众所周知,2009年,中央作出了重大决定,在全国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亿万农民第一次享受到国家财政补贴的养老生活,改写了农民几千年养儿防老的历史。2011年伊始,我进入了新成立的平山镇劳保所,成为一名普通的窗口服务人员,投入到这项轰轰烈烈的工作中,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

一切都是新的,新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异常。国家的政策刚刚实行,很多政策法规需要学习,很多工作流程需要开展。在学习掌握业务的同时,需要和上级、村干协调沟通,为成千上万的群众解释政策、办理业务。为了让群众了解到新农保的好处,我们想方设法的鼓舞宣传,千方百计的动员教育。多少个夜晚深入到村屯,挨家挨户的宣传;多少个周末放弃了休息,加班加点的录入。

新农保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还要面对不少阻力和困难。两万余份材料的整理归档、数据的校对录入,都不容许有任何的偏差和失误。一个数字的偏差,一点点的疏忽大意,都将可能直接导致老人无法按时领到养老金。农村很多都是空巢老人,大部分不识字,宣传解释时根本听不懂政策内容,导致了对参保的排斥;办理参保业务时,经常材料、证件没有带全,不得不往返多次,对我们产生了不满情绪。

面对浩如烟海的参保材料、表格数据,我也苦闷过,想过逃避;面对不理解的群众责难,我也彷徨过,想过退缩。甚至有时觉得这种工作枯燥简单、单调乏味。直到有一天,一位孤寡老奶奶来到政务中心,颤巍巍地对着我说:阿妹,多靠你,我们农村人也得领国家发的工资了。看着老人激动的神情、真诚的眼神,我才似乎明白了农保事业“关乎国运、惠及百姓”的伟大,我才渐渐懂得了“小窗口、大舞台”的真正涵义,那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有益于群众的贡献!

于是,我学会了热爱这一工作,尊重这一工作。三年多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勤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快而不错,始终以参保人满意作为窗口服务的第一标准。平时多换位思考,多倾注爱心,办理好每一项业务,成为一名懂业务、会微笑的惠民使者!

小窗口,大舞台。新农保服务窗口虽然渺小,但它不仅体现着我们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它承载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也是当代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曾这样阐释“中国梦”。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而我们这些服务在新农保基层窗口的人们,就是实现这些梦想的排头兵!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想,我能认真做好新农保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应该就是简单中的复杂,平凡中的伟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满怀激情,面带微笑,为群众真诚服务,在新农保的小窗口实现人生大舞台的价值,为新世纪的中国梦作出自我应有的贡献吧!

我在“大舞台”中 篇10

终于到了表演的时候了,我的第一个节目是拉丁舞。我在台下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冷静下来。随着美妙的音乐响起,我和张俊颜缓缓地走上了舞台,我左手一抬,跳起了优美的舞步。我对这场表演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只要一上台,感觉就来了,激情就来了,拉丁舞的气势也来了。我要让大家知道怀小有个同学叫——包芃宸,有一个善于表演的——包芃宸!就在这时观众席上响起敢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

下台后,我赶紧换好衣服在后台等待下一个节目《三句半》。在台上每当我的同伴用常州话说完那半句后,台下的观众总是笑声连连,鼓掌连连。表演结束我急忙跑回去换衣服,因为《三句半》后面再一个节目就是我第三个节目《no body》.“no body”终于开始了,这个节目是这场表演的重头戏,参与演出的有学生,有老师,还有家长。爸爸穿着草裙,肩膀上扛着女孩扭上了舞台,我在台上只听到台下掌声不断,笑声也不断。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一次我们班的霍老师也参加了。她扭动着柔软的蛮腰,摆动着细细的手臂,跳起了优美的舞姿。《no body》一结束全场的掌声震耳欲聋。

小脸谱,大舞台 篇11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观众仅从脸谱上就可以立即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脸谱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戴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遗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鱼凫举行祭祀礼仪的用品。

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发展密不可分。据《旧唐书》记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的出现,当时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编排的男子独舞。北齐兰陵王长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强,但相貌俊美宛若仙子,他打仗时就戴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兰陵王入阵曲》里,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就要戴上面具,这应是脸谱的鼻祖。从此之后,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常勾画脸谱,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琶彩,戏剧脸谱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以色辨忠奸”为戏剧脸谱的最大特点。以京剧为例,其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着重在形、神、意等方面,表现人物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而且着色变化有致,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常常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再配之以不同的颜色,来昭示戏剧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如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其代表人物就是“三国戏”里的关羽,黑色脸常用来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白色脸则多表现角色的奸诈多疑,其代表人物为“三国戏”里的曹操。

脸谱用色考究,其描绘手法亦是千变万化。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变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从戏剧的角度来讲,脸谱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脸谱是图案式的。一个脸谱的谱式,一出戏中脸谱的配合,均须涵蕴干这个整体舞台艺术之中,这就是脸谱艺术的整体性。

脸谱的制作,最难的是全面反映,需要制作者对京剧及生活的细微观察,眼睛是关键之笔。脸谱用画功将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各种饰物透出京剧的深厚内涵。制作泥塑京剧脸谱的工艺同样十分缜密,少说也得经过十几道工序。首先需要寻找成色质地较好的胶泥,然后通过淋浸泡,再反复揉摔,做好脸谱的模具,把醒好的泥用模具刻坯。坯子晾干后打磨、抛光、上白然后再在胚子上彩绘、上漆、扎髯口、上盔饰,这样一件脸谱作品才算完成。泥塑脸谱最需要功夫的当数彩绘绘,北京的泥塑脸谱讲究规整,构图严谨,线条流畅,位置准确,色彩明丽,善于刻画和突出人物的性格,注重画工,素有“三型七彩”之称。在彩绘上,红、黑二色画完后还得上清漆,白、绿、黄、蓝等都用颜料勾绘。由于黑、红色用过漆,增强了亮度,能使基色突出,并能使之与一般色彩产生鲜朋的对比,给人一种明快的视觉感。

汤毅欣:在大舞台上圆梦 篇12

精英团队。

在金鼎投资有限公司总部, 记者见到了刚刚参加完大连市“两会”的汤毅欣。阳光十足、性格直爽、干练洒脱,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汤毅欣。

16岁, 为求学勇闯新泽西

常听一些同龄人抱怨:“80后”所处社会环境竞争太激烈,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 只能抛却梦想, 得过且过。而汤毅欣则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也正因为如此, 她始终是怀揣着梦想不断前行。

汤毅欣有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16岁时, 因为父亲朋友一句“给子女万贯家产, 不如给个好前程”, 父亲和母亲就决定送她到美国去留学。这个决定对于只有16岁的汤毅欣来说, 简直是不可思议。“当时的确有点不理解, 因为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 美国那边又没有什么亲戚朋友, 签证特别难办, 还要花一大笔的费用。后来渐渐明白, 父母是希望我能早一点独立, 然后多学一点先进的东西回来, 做自己的事业, 报效国家。”

初到美国, 没有一个亲戚, 父母又不在身边, 汤毅欣感到孤独无依。“那段时间, 我特别想我妈, 我妈也特别想我, 她身体不太好, 我总想回家看她, 可又不敢回去, 怕回去了签证拖得太久, 学费就白瞎了。直到几年后, 才渐渐适应了在国外的生活。后来和一些同样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朋友聊起来, 大家的感受其实都差不多。不管日子怎么难熬, 只要你挺着, 就一定能熬过来。”

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汤毅欣一边学习, 一边打工, 每天过着上午听课, 下午和晚上分别做两份工作的生活。这段异国的打工经历, 让她拥有了一系列创业者的性格成功因素:独立自主、吃苦耐劳、坚强和担当。

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完成经济学本科学业后, 汤毅欣又进入纽约佩斯大学开始攻读金融投资硕士学位, 这些都是她非常喜欢的学科。由于成绩优异, 学校为她全免了学费, 而一个更大的机遇也正在向她招手——华尔街全长仅1/3英里, 宽仅11米, 然而这里却是全美金融投资精英的聚集地, 汤毅欣也即将成为其中一员。

24岁, 为圆梦“拒绝”华尔街

2005年, 汤毅欣完成了自己在纽约佩斯大学的学业, 更让她兴奋不已的是, 父母要来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结束后, 汤毅欣决定和父母一起回国创业。她的导师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自己这个才华横溢的得意弟子, 究竟为什么要“拒绝”华尔街?而对于汤毅欣来说, 回到祖国, 回到父母身边更重要。

由于国内的金融环境和国外有所不同, 回国后的汤毅欣并没有急于创业, 而是选择进入一家权威担保公司工作了5年。在这5年间, 她不仅对投资担保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内金融行业的了解。

2010年, 中国开始进入经济转型期, 汤毅欣抓住金融业发展的大好契机, 创办了金鼎投资有限公司。第二年, 她又组建了自己的股份制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

早在公司组建之初, 汤毅欣就对股东们坦言, 公司要实现长远发展, 就不能有投机的想法, 不做投机型产品, 而是要把金融产品做稳做实, 把公司经营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我们公司的股东和经营团队中很多人年纪都比我大, 资历比我老。刚开始的时候, 我的确有不小的压力, 主要是担心做不好, 会辜负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后, 我们靠专业的成功运作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股东的支持, 自信心自然渐渐树立起来了, 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2013年, 汤毅欣等人开始尝试将投资、担保以及小额贷款三大板块进行整合, 从而为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公司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小微企业。很多企业, 尤其是实体企业在初创阶段需要资金支持来完成产品的市场推广, 发展中期又需要资金支持来完成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由于缺少足够的信用和抵押, 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尝试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 共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让汤毅欣颇感欣慰的是, 这几年, 一些最开始仅以几十万元启动的小微实体企业在公司的帮助下, 现在都做到了几百万的规模。而她的投资公司也在与这些中小企业一起成长。

大连金鼎投资有限公司、大连中山恒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毅欣。

2014, 责任绘出新蓝海

汤毅欣一直喜欢金融, 她认为, 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梦想成真, 这是最幸福的事情。现在家里的企业发展得很好, 投资公司也走上了正轨, 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 希望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丰富自己的人生。

2013年1月24日, 汤毅欣参加了大连市统战系统感恩“五老”新春行活动的启动仪式。那次活动让她很受启发。在她看来, 企业家回报社会, 不仅是搞慈善、献爱心, 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为此, 她准备通过统战部, 扶持归国创业的技能型人才, 帮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刚刚参加完大连市政协会议的汤毅欣心情格外激动, “我觉得我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身价值。以前, 我一直关注的是自己企业的事情, 比如如何服务客户, 怎么一步步实现目标;现在, 思维由纵向变成了纵横双向, 我学会了从民生的视角看问题, 视野拓宽了。‘80后’是一个时代符号, 80后企业家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去勾画未来。随着民营银行放开的全面提速, 未来市场格局或许会出现三足鼎立。我们现在要练好内功, 希望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圆更大的梦。”

上一篇:论文优先受偿下一篇:不参加评选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