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2024-07-03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通用8篇)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篇1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在19世纪的欧洲声乐发展史上起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了一大批的声乐艺术作曲家及声乐演唱家,他们对声乐作品的处理个性十足,强调主观意识和民族观念,使19世纪的欧洲声乐文化呈现出丰富而又有个性的特征。

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主要渗透于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较为宽泛的领域,并在欧洲各个国家的戏剧文学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领域得以呈现。如在德国、英国和法国,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小说、诗歌、雕刻以及绘画等方面。浪漫主义在音乐中主要体现在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主义倾向,所推崇的是个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用心灵感悟世界。

一、欧洲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特征

(一)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声乐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作曲家就是通过乞丐艺人的脚印影射了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二)重视民族特点。

为了强调个人的音乐风格,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并着眼于对其的兴趣和挖掘。作曲家通过吸收自己本民族的民间声乐中的传统音乐要素和独特主要特征,并加以改变和创新,从而使其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更好地体现本民族的民族特性。

浪漫主义比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在19世纪的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奠基人——肖邦。肖邦把他的音乐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文化,以民间生活为创作素材,将民族解放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创作,开创了波兰舞曲和玛祖卡两种钢琴曲的体裁。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并以此创作了一大批钢琴曲。

(三)侧重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还非常注重抒情性和幻想性的情感表达。处于弱势的客观理性以及崇尚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感性理解使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诉求中更富有感情色彩,主观空想因素和人物内心精神世界刻画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声乐创作的灵魂所在。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

(一)大歌剧的兴起。

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兴起及其繁荣对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初期,以罗西尼、贝多芬和斯蓬蒂尼等人为主的作曲家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歌剧。这其中又以罗西尼创作的歌剧最为经典,他的歌剧创作强调象征性意义和整体化倾向,他的歌剧作品《摩西》和《威廉退尔》迄今是歌剧音乐舞台中的稀有之物。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后期,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多尼采蒂、贝利尼、威尔第和来自法国的作曲家古诺,他们创作的歌剧作品对大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伴随巴洛克时期阉人歌手退出歌剧舞台的同时,男声歌唱家和女声歌唱家开始逐渐解决歌唱的技术问题,并在大歌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逐步开始登上歌剧舞台并在歌剧艺术中占领主导力量。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基欧凡尼· 鲁比尼被歌剧界称誉为“男高音歌王”。他擅长演唱贝利尼、多尼采蒂的歌剧,以嗓音圆润、音色甜美、音量大、音域宽广,活跃在歌剧舞台上,并成为当时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男声歌唱家。尤其多门尼科·唐采利也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声音丰满、洪亮,擅长罗西尼的歌剧演唱。同时期的男高音歌唱家还有法国的男高音歌唱家阿道夫·奴力,许多的戏剧性男高音剧目都是由他建立流传下来的。

女高音歌唱家有德国的出身艺术世家的施罗德-德夫里恩特,她17岁就出演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帕米拉,屡次把德国歌剧搬上歌剧舞台,为浪漫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高音歌唱家林德,以优美清纯的音色、有力而灵活花腔技巧,被称作“瑞典的夜莺”。本时期的著名女声歌唱家还有女低音歌唱家格拉西尔、女中音歌唱家维亚尔多-加尔西亚等等。她们都使烂漫时期的欧洲歌剧舞台和音乐会舞台散发迷人的光彩。

三、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者认为音乐与哲学一样能够影响人类的思想意识,他们认为各种艺术之间有很大的内在联系,为了能被受众接受和理解这一观点,他们尝试把音乐与其它艺术结合,创造了很多音乐体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的奥德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由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产生而来。大多用钢琴单独伴奏,以音乐会为主要演唱形式,主题常以渴望、自然、幻想、幸福和恋爱等为主,演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抒情性和民谣风格。艺术歌曲在演唱时,用声较轻,音色多变,吐字清晰,语调细腻,尤其在高声区的处理上用渐弱来表现温柔的戏剧情感。德奥艺术歌曲在发展时期,舒伯特偏重用音乐去加强歌词的感染力,舒曼则强调用文学去加深音乐的表现力。但他们都没有顾此失彼而失去平衡,而是用自己的创作为德奥的艺术歌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也被业界认定是古典主义音乐最后的巨匠。他一生致力于追求自由的声乐艺术创作之路,在生活和艺术的夹缝中谋求生存,受德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和启发,他把奥地利的民间音乐素材运用于歌曲创作,写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这其中包括室内乐、歌剧、合唱以及宗教音乐等600多首抒情歌曲。在今天还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艺术歌曲有《魔王》、《鳟鱼》、《春思》等。其中,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和《美丽的磨坊女》这两部声乐作品是其本人的生活写照,更像是作曲家的自传抒情小说,可以堪称巅峰之作。

舒曼是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最著名的作曲家,他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灵魂人物,他的艺术歌曲为德国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舒曼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将近300首。据说,他在1840年就创作了138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艺术歌曲《桃金娘》、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诗人之恋》等。他的艺术歌曲还被称作“声乐室内乐”。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篇2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开始, 女性的地位就比男性更加低一层次。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是这样, 基督教和罗马父权制文化传统相妥协, 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中世纪早期,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被欧洲男性奉为宗旨:男性表现的是命令, 而女性表现的是服从。女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 灵魂具有较低的理性, 代表人类性欲的那部分, 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女性的基本观点。女性一直是在一种不利于她们生存的环境中生存。

有知识的教会人士对女性的贬低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以后的时代:首先, 他们认为女性是恶的, 是性引诱者。他们认为女性只会让男人受辱, 使男人离开对精神的追求, 女性是魔鬼的门户, 每个女人都是被引诱了的夏娃。中世纪的后期, 一些学者开始反击厌女主义者对妇女的攻击, 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仍旧没有摆脱以前的思想, 他们认为对妇女的最高奖赏词语就是“她像一个男人一样”, 对妇女的评判标准与男性也很不同。并且此时欧洲掀起了猎巫运动, 其理论根据就是女性本质的卑劣和品德的败坏。

正因为如此, 在中世纪, 妇女一直都处于男人的监护之下, 结婚之前是有父亲监护, 结婚之后由丈夫来监护, 在婚姻中也往往没有自主权, 像财物一样被男人交换。在罗马法中, 作为家长的父亲的权威是如此的强大, 以致掌握着对包括妻子和儿女在内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杀大权。而在日耳曼法律中, 男性对女性的伤害, 如抢劫、强奸等, 往往是以罚款来赔偿的。宗教法对妇女也没有太多的恩赐, 妇女在法庭上没有上诉权, 民法不采纳妇女的话, 因为她们是虚弱的。宗教法甚至允许妻子挨打, 妻子挨打是如此普遍, 以致15世纪的一位教士提出抗议说, 男人对待自己的妻子至少应该具有像他对待鸡、猪一样多的仁慈。女性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 经济的不独立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 社会舆论的引导, 工作、职务、地位、职能的地下。社会认为女性不应该接受教育, 除非她想投身宗教, 否则受教育会使妇女忽视家务造成夫妇不和。

正因为妇女不平等地位的长期压迫和新文化的冲击, 18、19 世纪女性主义开始觉醒, 并且开始了一条漫长的追求平等独立的道路。

二、18、19世纪女性主义的论调

18 世纪出现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所追求的重点是对女性的平等教育, 玛丽 · 沃尔斯通克拉夫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写作的。她的《女权辩护》一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 赋予是如何让18 世纪已婚的资产阶级女性变成受害者。她认为这些女性屈从于丈夫的威压, 牺牲了健康、自由和美德。她否认妇女天生就比男人更喜爱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 她论证说, 要是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 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即“情绪化”,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 倾向于把它和情感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浸联系在一起。她对于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 但是, 她对理性确是极端推崇的。她推崇的理性却往往以牺牲感情为代价的。她要求妇女成为自主的、能自己做出决定的人, 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虽然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分析有种种局限性, 她的确还是呈现了一种女性在身体和精神上自强的气质, 女人不是激情、丈夫或者孩子的奴隶。对她来说, 如果自我实现只是一味迎合欲望、转移对家庭的责任, 而不是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 那么, 理想的妇女对这种自我实现是没什么兴趣的, 她的观点也是传统上, 女性主义的开端。

19 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思想把关注点更多的投注在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上。工业革命产生的逆转作用, 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代表人物是哈丽雅特 · 泰勒, 由于她所属的阶级和她的身份, 她更加集中思考如婚姻与结婚这些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她认为, 妇女和男人一样, 她们的首要责任是“谋生”。她坚持认为, 男人和女人之间智力成就的差距仅仅是因为, 男人得到了更完备的教育, 在社会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 她的论调也受制于她本阶级的局限性, 她仍然带有她阶级局限性, 她是改良主义者, 而不是革命者, 虽然她鼓励已婚并且有孩子的妇女以及单身妇女到家庭外去工作, 这的确挑战了家庭内部传统的劳动分工, 但她没有考虑到, 只有当丈夫们和他们的妻子们一起带孩子、平等的分担家务责任, 夫妻双方才能同样在家庭之外全职工作。

19 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也得以展开, 在法国大革命, 美国内战, 印度独立战争中, 女性都以其包容的态度, 不懈的追求权利不懈的追求平等。

三、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表现

尽管法国大革命促使英国的中产阶级妇女思考自己屈从的地位, 并设法摆脱这种状态, 英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有组织地展开。女权主义者追求自身独立, 与男性平等, 缔结以相互吸引、纯洁相爱为基础的婚姻。以《呼啸山庄》为例, 艾米莉没有像同时代的女作家那样借主人公之口大声疾呼女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而是用主人公的行动并在情节的发展中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观念的赞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 · 思肖与家中的养子希思克利夫一起长大, 并在共同反抗哥哥亨德利的暴政中建立了感情, 成为两小无猜的恋人。亨德利无情地折磨希思克利夫, 后来, 情况发生了变化, 凯瑟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子没能抵挡画眉田庄对她的诱惑, 她渐渐看不起举止粗野, 身无分文的童年伙伴, 转而喜欢有钱而且有教养的少爷埃德加 · 林顿, 并与之订了婚。凯瑟琳在婚姻上的选择导致了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 当希思克利夫返回家乡, 她感情的天秤便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旧日情人, 最后终因无法承受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死。在这一系列感情移位又恢复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到无论凯瑟琳是对是错, 她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她对希思克利夫真切地关心和倾情, 对林顿的轻蔑和敷衍, 都是以她为中心在进行。艾米莉将凯瑟琳描绘成一个对爱情有追求的人, 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先驱夏勒 · 福瑞尔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 既然社会传统允许男人爱其所爱, 那么女人也应该享有按自己愿望发展的恋爱自由。艾米莉生活在19 世纪上半叶, 那时女权主义还处于发展初期, 她所持有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她的恋爱自由的思想是朴素的愿望。但她描写的女性处境较之18 世纪前的英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天女权主义已走向成熟的时代, 再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 艾米莉可能已算不上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在19世纪, 《呼啸山庄》仍然是部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 它从深层次上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努力和艰辛, 社会习俗对她们的影响, 以及大团圆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结局。凯瑟琳不完全是旧文化旧道德的牺牲品, 但她对爱情的激烈追求, 或多或少地表现了19 世纪妇女萌发的人性意识。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 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 生死相恋, 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 她不愧为是19 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四、小结

女性主义的发展是缓慢并且逐渐反复的, 但是, 一代又一代的先驱, 用革命, 用精神证明, 两性平等的时代终将到来。

女性主义的发展也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要:自从人类摆脱母系氏族以来, 人类就进入了一个父系社会,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 女性的地位就受到了挤压, 人们开始产生性别刻板印象, 认为男性天生就凌驾于女性之上。因此女性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在18、19世纪的欧洲, 女性主义的发展伴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萌芽以及解放运动发展而得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女性主义运动留下的痕迹。女性主义的发展注定是缓慢的, 但是我们仍能期待一个两性平等的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欧洲女性主义,《呼啸山庄》,18、19世纪

参考文献

[1]高万隆.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外国文学评论, 1997.

[2]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人民出版社.2004.

[3][美]罗斯玛丽·帕特南.女性主义思潮导论.2002.

[4]裔昭印.西方妇女史.商务印书馆.2001.

[5]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篇3

关键词:欧洲女性主义;《呼啸山庄》;18、19世纪

作者简介:王一晗,女,1992年3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2

一、欧洲中世纪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开始,女性的地位就比男性更加低一层次。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是这样,基督教和罗马父权制文化传统相妥协,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中世纪早期,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被欧洲男性奉为宗旨:男性表现的是命令,而女性表现的是服从。女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灵魂具有较低的理性,代表人类性欲的那部分,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女性的基本观点。女性一直是在一种不利于她们生存的环境中生存。

有知识的教会人士对女性的贬低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以后的时代:首先,他们认为女性是恶的,是性引诱者。他们认为女性只会让男人受辱,使男人离开对精神的追求,女性是魔鬼的门户,每个女人都是被引诱了的夏娃。中世纪的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反击厌女主义者对妇女的攻击,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仍旧没有摆脱以前的思想,他们认为对妇女的最高奖赏词语就是“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对妇女的评判标准与男性也很不同。并且此时欧洲掀起了猎巫运动,其理论根据就是女性本质的卑劣和品德的败坏。

正因为如此,在中世纪,妇女一直都处于男人的监护之下,结婚之前是有父亲监护,结婚之后由丈夫来监护,在婚姻中也往往没有自主权,像财物一样被男人交换。在罗马法中,作为家长的父亲的权威是如此的强大,以致掌握着对包括妻子和儿女在内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杀大权。而在日耳曼法律中,男性对女性的伤害,如抢劫、强奸等,往往是以罚款来赔偿的。宗教法对妇女也没有太多的恩赐,妇女在法庭上没有上诉权,民法不采纳妇女的话,因为她们是虚弱的。宗教法甚至允许妻子挨打,妻子挨打是如此普遍,以致15世纪的一位教士提出抗议说,男人对待自己的妻子至少应该具有像他对待鸡、猪一样多的仁慈。女性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经济的不独立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职务、地位、职能的地下。社会认为女性不应该接受教育,除非她想投身宗教,否则受教育会使妇女忽视家务造成夫妇不和。

正因为妇女不平等地位的长期压迫和新文化的冲击,18、19世纪女性主义开始觉醒,并且开始了一条漫长的追求平等独立的道路。

二、18、19世纪女性主义的论调

18世纪出现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所追求的重点是对女性的平等教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写作的。她的《女权辩护》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赋予是如何让18世纪已婚的资产阶级女性变成受害者。她认为这些女性屈从于丈夫的威压,牺牲了健康、自由和美德。她否认妇女天生就比男人更喜爱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她论证说,要是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即“情绪化”,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倾向于把它和情感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浸联系在一起。她对于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但是,她对理性确是极端推崇的。她推崇的理性却往往以牺牲感情为代价的。她要求妇女成为自主的、能自己做出决定的人,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虽然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分析有种种局限性,她的确还是呈现了一种女性在身体和精神上自强的气质,女人不是激情、丈夫或者孩子的奴隶。对她来说,如果自我实现只是一味迎合欲望、转移对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那么,理想的妇女对这种自我实现是没什么兴趣的,她的观点也是传统上,女性主义的开端。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思想把关注点更多的投注在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上。工业革命产生的逆转作用,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代表人物是哈丽雅特·泰勒,由于她所属的阶级和她的身份,她更加集中思考如婚姻与结婚这些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她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她们的首要责任是“谋生”。她坚持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智力成就的差距仅仅是因为,男人得到了更完备的教育,在社会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她的论调也受制于她本阶级的局限性,她仍然带有她阶级局限性,她是改良主义者,而不是革命者,虽然她鼓励已婚并且有孩子的妇女以及单身妇女到家庭外去工作,这的确挑战了家庭内部传统的劳动分工,但她没有考虑到,只有当丈夫们和他们的妻子们一起带孩子、平等的分担家务责任,夫妻双方才能同样在家庭之外全职工作。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也得以展开,在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印度独立战争中,女性都以其包容的态度,不懈的追求权利不懈的追求平等。

三、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表现

尽管法国大革命促使英国的中产阶级妇女思考自己屈从的地位, 并设法摆脱这种状态, 英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有组织地展开。女权主义者追求自身独立, 与男性平等, 缔结以相互吸引、纯洁相爱为基础的婚姻。以《呼啸山庄》为例,艾米莉没有像同时代的女作家那样借主人公之口大声疾呼女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而是用主人公的行动并在情节的发展中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观念的赞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思肖与家中的养子希思克利夫一起长大, 并在共同反抗哥哥亨德利的暴政中建立了感情,成为两小无猜的恋人。亨德利无情地折磨希思克利夫,后来, 情况发生了变化, 凯瑟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子没能抵挡画眉田庄对她的诱惑, 她渐渐看不起举止粗野, 身无分文的童年伙伴, 转而喜欢有钱而且有教养的少爷埃德加·林顿, 并与之订了婚。凯瑟琳在婚姻上的选择导致了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 当希思克利夫返回家乡, 她感情的天秤便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旧日情人, 最后终因无法承受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死。在这一系列感情移位又恢复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到无论凯瑟琳是对是错, 她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她对希思克利夫真切地关心和倾情, 对林顿的轻蔑和敷衍, 都是以她为中心在进行。艾米莉将凯瑟琳描绘成一个对爱情有追求的人, 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先驱夏勒·福瑞尔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 既然社会传统允许男人爱其所爱, 那么女人也应该享有按自己愿望发展的恋爱自由。艾米莉生活在19 世纪上半叶, 那时女权主义还处于发展初期, 她所持有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她的恋爱自由的思想是朴素的愿望。但她描写的女性处境较之18 世纪前的英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天女权主义已走向成熟的时代, 再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艾米莉可能已算不上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在19 世纪,《呼啸山庄》仍然是部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 它从深层次上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努力和艰辛, 社会习俗对她们的影响, 以及大团圆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结局。凯瑟琳不完全是旧文化旧道德的牺牲品, 但她对爱情的激烈追求, 或多或少地表现了19 世纪妇女萌发的人性意识。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 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 生死相恋, 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 她不愧为是19 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四、小结

女性主义的发展是缓慢并且逐渐反复的,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先驱,用革命,用精神证明,两性平等的时代终将到来。

女性主义的发展也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高万隆. 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 外国文学评论, 1997.

[2]郭夏娟. 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 人民出版社. 2004.

[3][美]罗斯玛丽 ·帕特南.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2002.

[4]裔昭印. 西方妇女史. 商务印书馆. 2001.

[5]李银河.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三联书店. 1997.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篇4

导入:(播放《马赛曲》,多媒体显示《马赛曲》部分歌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最是法国国歌,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目的是激励法国人民抗击与国王勾结的干涉的法国大革命的外国军队,请同学们看歌词,其中哪几个词能反映这首歌的主旨?

意图:用歌曲创设情境,通过对歌曲的简要分析,点明从这首歌中听出了法国人民决心为自由而斗争的激情。这首歌的创作时间正好是法国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法国是如何推翻专制暴政,确立共和制的。

一、君主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4第二、三自然段以及历史纵横,归纳出法国大革命的历程,并写在本子上。然后展示革命历程表格,并指出政体也相应发生变化,同时展示曲线图提醒同学纵坐标是法国整体的变化。

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相互斗争结果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艰难曲折的特点,从而引出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异常曲折艰难。

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实力对比

材料:18世纪末法兰西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在法国zhengzhidongdan的同时,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工业革命开展起来,到19世纪代法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结束。

——《人教版历史必修1教师用书》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导言及P44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面材料,归纳出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曲折的原因(提醒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教师总结。

意图:通过学生学习知道法国既存在君主派的土壤(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政治:专制势力强大;思想:君主制传统浓厚),同时也存在共和派的土壤(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自由平等民主观念传播)从而使学生明白法国大革命异常曲折艰难。

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

材料:当要求在宪法条文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数度被尚未完全抛弃复辟幻想的君主派议员否决后,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既然瓦隆修正案承认了共和国总统的职衔,那么也就意味着承认了共和国本身……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吕一民《法国通史》

意图:正式因为法国的国情导致法国大革命的曲折,革命派与君主派都不能轻易实现各自的政治诉求,因此双方妥协。并带领学生回顾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存在妥协。最终得出结论——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5第二、三自然段,并补充下面材料,归纳宪法那些体现了君主派的要求,哪些体现了共和派的要求。(提示:君主派:想方设法扩大总统的权力 ,因为总统权力足够大就可以直接转为皇帝;共和派:想方设法约束总统的权力。)

材料: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意图:(学生找出:君主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可解散众议院。共和派:1、由参众两院选出,对议会负责。 2、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3、任命内阁部长须经议会同意。 4、总统命令须经内阁部长签字副署。)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5第二、三自然段,并补充材料。将1875年宪法规定的权力运行的方式表达出来。

材料: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意图:通过权力运行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法国总统的实际权力有限,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

总结

浅析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篇5

【摘要】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音乐的体裁样式凸显自己的特色。音乐表现手段获得了新的表现力。这些特征同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特征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具有音乐艺术所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

浪漫主义原指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世纪初用来称呼当时的文学运动。音乐的浪漫主义眦初始于德、奥后波及全欧是至年问欧洲音乐历史上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的情势特别是随后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为这种新的音乐潮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历史土壤。它同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维也纳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代表人物的贝多芬在他的晚期创作中已经显露出浪漫主义潮流的征兆。在世纪-年代拿破仑失败、封建势力重新抬头时期在德、奥以舒伯特、韦伯为代表的这种新的潮流和风格终于出现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的早逝浪漫主义音乐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就在不久后的-年代欧洲民主民族运动开始逐步进入发展和高涨时期门德尔松舒曼和早期的瓦格纳实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飞跃。

几乎与此同时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具有浪漫风格的柏辽兹音乐崛起当时寄居在法国的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波兰音乐家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将这种新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切构成了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世纪年代以后欧洲的民主运动进入低潮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潮流开始衰落这在瓦格纳的后期歌剧创作中已经显露。其后浪漫主义音乐逐渐走向解体。但是它的影响在纪后一半叶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仍可看到故也有人称布鲁克纳、施特劳斯等一批作曲家为后期浪漫派。

二、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及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大量至今仍受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浪漫主义时期创造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如多乐章标题交响曲、单乐章交响诗、交响音画、狂想曲、随想曲等在创作手法上既继承、发展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又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作大胆的革新。还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和民族乐派的兴起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世纪的欧洲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一。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浪漫乐派的奠基人“艺术歌曲之王”。主要创作领域艺术歌曲、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等。代表作品有《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鳟鱼》钢琴五重奏、《即兴曲》《音乐的瞬间》、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肖邦卜。波兰最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世纪欧洲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有“钢琴诗人”之称。作品有《降大调军队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降小调奏鸣曲》及大量夜曲和幻想曲等。肖邦的音乐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他的艺术直指钢琴为此他创造了一种极其个人的风格在注音体系上渗进了许多他自己的特点。万方数据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活动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钢琴之王”、“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等美称。作品有《塔索》《但丁神曲》《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钢琴高级练习曲等。李斯特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篇6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小说的情节始于1815年滑铁卢战役,终于1832年法国六月起义,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雪莱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赏法国大革命。他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其早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例如《诗集》、《旅行记》等。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寄理想于未来,有的作家则赞成空想社会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在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主要是根据作家和作品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思潮,又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注重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执意塑造非凡的人物,等等。

(3)雪莱

雪莱(1792—1822)是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因宣传无神论思想而被开除。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扬法国大革命。他的诗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像丰富。《西风颂》、《致云雀》等举世闻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天神朱庇特对人类的专制残暴,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岩石上,身受百般摧残,却绝不向暴君屈服,最后终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雪莱通过这一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雨果 雨果(1802—1882)是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0年,雨果的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杰出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为维护有产者的利益、与人民为敌的本质。《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爱斯梅哈尔达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良正直,宁死不屈。加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眼,后来又因巴黎圣母院巨大的钟声震破了耳膜,成了聋子,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淳朴率直,正义勇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为了营造突兀离奇的艺术氛围,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浓烈的社会图景。《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五部,讲述苦役犯冉•阿让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冉•阿让原是个修剪树枝的工人,由于偷了一块面包而服了19年苦役。刑满后他被米里哀主教感化,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化名马德兰,勤劳致富,并被推为市长。但由于他的苦役犯身份暴露,加之警官沙威作梗,再次被捕入狱。逃出来后,他从无赖德纳第处救出已故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赛特,隐居巴黎,继续行善,但仍不断遭到沙威的追缉。1832年他参加共和起义战斗,在街垒战中释放了俘虏沙威,抢救了负伤战士马吕斯。后来,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这对青年夫妇却因误会而疏远了他。临终前,误会消除,他躺在青年夫妇怀里安然去世。《悲惨世界》是一部以史诗笔法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从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着笔于波旁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社会生活,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等,展示了一幅蔚然壮观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历史画面。在所有的描写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4)(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5)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它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表现个性化,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来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使艺术家的感情在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传达;反对刻板的雕刻般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表现手段,竭力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上的饱和色调,以动荡的构图、奔放而流畅的笔触,有时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

(6)德拉克洛瓦及其主要作品

德拉克洛瓦(1798—1863),法国画家。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风格,善于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变成艺术形象,其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以及在描绘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成名作《但丁的小舟》(又名《但丁与维吉尔》)在1822年沙龙展出后,立即轰动巴黎艺术界。这幅取材于但丁《神曲》表现善与恶矛盾的作品,以其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剧性的力量、对人类灾难的真实描绘和大胆的构图,使他成为浪漫主义的中心人物。代表作有《希奥岛的屠杀》《自由领导着人民》等。《希奥岛的屠杀》于19世纪20年代,希腊人民为反抗土耳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独立战争”中的一幕。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奥岛上大肆掠夺和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画面上的右侧倒毙在血泊中的年轻母亲,是他数度易稿、精心构思的一个形象。母亲身上匍匐着一个尚不能站立的婴儿,正在拼命地吮吸着母亲的奶水。画家选这个最令人发指的残忍情节,是出于最强烈的抗议,左侧一对平民夫妇,已处在绝望的境地。他们无家可归,身边仅有之物也被匪徒抢夺一空。后边那个骑在马上,骄横地拉起马的缰绳的土耳其士兵,正准备用鞭子抽赶这些无辜者。在他的马背上,还拖着一个声嘶力竭求救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们,有的已无力再度挣扎。最左角的一个临死前的年轻妇女,正搂着自己亲爱的孩子告别,孩子的脸上现出惊恐的神色。背景是一块不毛之地的平原,远处还有烧杀抢掠,人民的哭喊声似乎隐约可闻,景状之凄惨震撼了大地。画家为了加重这幕悲剧的色彩对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体形式来表现的。此画作于1824年,有421.5×352厘米大,现藏巴黎卢浮宫。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 篇7

勒·诺特尔出现前, 意大利园林已经度过了最辉煌的时代, 从而由文艺复兴时期走向巴洛克式, 开始出现繁复的装饰风格。意大利园林最初传播到法兰西地区时, 法国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得到触发。但传播者设计水平早已不如早期大师, 不能很好的根据法国地区平阔地形因地制宜改善意大利台地园。最初主要是一些内容和手法的单纯模仿。后期法国园林中逐渐引入了雕塑点缀, 花圃也出现在花园之中, 只是图案与装饰手法还比较单一。开阔的水池和河渠成为了重要元素, 甚至成为控制全局的轴线。

而勒·诺特尔的出现生逢此时, 他学习并改进了意大利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又称为“广袤式”的园林, 不同于意大利立体空间的塑造,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更注重平面的舒展与铺展。意大利园林往往需借助地形, 因此对于台地园而言最重要的是选址, 建筑也往往占据着立体空间中控制性的位置。而法国园林不局限于空间竖向需求, 有些园林甚至建造于沼泽湿地之上, 但往往平坦开阔。

就时代风格划分而言, 园林本质上没有“古典主义”, 只存在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法国古典主义 (理性主义) 的定义要放在更广阔的欧洲去考虑, 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大多处于巴洛克时期与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之下。而法国古典主义在巴洛克初期, 由布瓦索等人奠定了基础, 并在路易十四时代由勒·诺特尔发扬光大, 最后由勒·诺特尔的弟子勒布隆协助完成《造园的理论与实践》。到17世纪, 法国中央集权加强, “古典主义”成为“宫廷主义”, 装饰的比重再次上升。勒·诺特尔式园林形成之时, 正是欧洲艺术上的巴洛克时代 (约1660~1770前后) 之初, 勒·诺特尔式园林给巴洛克艺术带来了高贵典雅的风格。一方面由于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迎合了教皇、君主及贵族们的喜好;另一方面, 17世纪下半叶, 法国不仅在军事、经济上成为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 在政治及文化方面也成为全欧洲效仿的榜样。

2 勒·诺特尔园林在意大利的发展

法国古典主义与意大利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相互汲取对方优势, 相互渗透设计风格。勒·诺特尔曾先后两次前往意大利旅行, 第一次旅行尚处于勒·诺特尔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之前, 而第二次旅行时, 他已有了自己对于园林营造的看法与认知, 更多的是对于传统意大利园林辩证的学习与批判。

勒·诺特尔式造园在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地区比较盛行, 原因是因为该地区地势比较平坦, 适合这种广袤式园林的建造与发展。代表作有米兰的卡斯特尔拉佐别墅、威尼斯的彼萨尼宫。

到了16世纪, 彼萨尼家族的圣斯特凡诺分公司已经在斯特拉的布伦塔多洛运河附近拥有了一处庄园, 这个庄园在17世纪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 建筑规模也被扩大。随着家族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 以及家族成员社会地位的逐渐显赫, 彼萨尼出现了一位威尼斯公爵, 家族的势力也在1735年达到了高潮。彼萨尼家族认为需要彻底的重建整个庄园以匹配自己在该区域的重要职位。

彼萨尼家族在1720年任命了Girolamo Frigimelica Roberti (1653~1732) 担任庄园设计与建造的负责人, 并为此进一步收购了老别墅周边的土地。Frigimelica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亲自监督了马厩、厢房、迷园中的小塔, 以及别墅围墙的建造。1735年, 建筑师Francesco Maria Preti (1701~1774) 被任命继续完成彼萨尼宫的设计, 他开始改变其前任的设计方案, 并于1756年完成新的设计。1807年拿破仑·波拿巴从彼萨尼兄弟处购得别墅与花园, 在次年送给了他的继子———一名意大利总督。在此期间, 花园得到了改造与修缮。

彼萨尼宫总体上地势平坦开阔, 从入口进入便能看到平铺的水轴与远处白色的宫殿, 整体视平线的布局结构使庄园在进深与面宽两个方向都体现出良好的空间感受。水轴宽阔而宁静, 建筑仿佛浮于水面, 显示出受法国园林影响的宏伟的尺度感。由于当地地形条件, 园林效仿法国静水效果, 犹如镜面, 倒映出蓝天白云, 天地之间更融合协调。

彼萨尼宫的迷园充满乐趣, 是Frigimelica于1720年组织修建的, 为了满足彼萨尼家族的娱乐与会客的需求, 在法国园林盛行欧洲期间, 迷园在原始基础上进一步加大, 并重新组织了形状。只有一条道路能通向中心的小塔, 迷失其中的快乐成为游览庄园难以磨灭的印象。勒·诺特尔将丛林变为充满乐趣的小林园或者小迷园, 成为法式花园中最吸引人的存在。

18世纪,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对彼萨尼宫有了进一步的影响。园林中点缀了带有花纹的花坛与巨大的雕像。从前景向远处的延伸更是直接反映了法国凡尔赛模式在意大利地区的应用。设计师将法国园林与传统的围墙花园结合, 强调了通过门窗对外的视线效果。由于从拿破仑时代开始的历届所有者均显示出了对于园林的热爱, 高度重视了盆栽植物与温室大棚的建设, 以及宏伟树木的种植, 花园景观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保存。

3 勒·诺特尔园林在荷兰的发展

凡尔赛宫与勒·诺特尔式园林刚开始时并没有在荷兰地区引起广泛的传播, 而是在凡尔赛宫面世并进入全盛期后几十年才被荷兰人与荷兰设计师所了解。即使如此, 资料中仍没有对勒·诺特尔造园的新样式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直到威廉三世营造宫苑时, 才开始逐步、小规模的引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荷兰园林的宅邸四周需要用深深的水壕沟包围起来, 这种壕沟也兼做鱼池。庭园布局一般沿袭了马洛特初期的法国风格, 采取对称规则的布局。后期的荷兰私人庭园中, 富商们都装饰了丛林、林荫道、河渠等。而由于地形与用地范围的限制, 荷兰式园林更加小巧紧凑。

在植物造景方面, 荷兰继承并发展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许多特点。自17世纪~18世纪, 荷兰大量的种植了柑橘树, 在主要的庭园中都设置了柑橘园, 这与凡尔赛宫中所看到的柑橘园感觉十分接近。而荷兰园林中对于植物的造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绿篱或其他植物往往被修剪成极有“人工感”的绿色造型。另外, 荷兰园林往往都有林荫道, 赫特鲁宫 (HET LOO) 如同小凡尔赛一般, 从入口处发散出三条林荫道与城市道路相接, 荷兰人喜欢先通过一条长长的林荫道, 再到达自己的府邸。

当威廉三世 (1650~1702) 被任命为海尔德兰的领主时, 他获得了在Veluwe进行狩猎的权利。这是一个人烟稀少但是野生动物极为丰富的地区, 同一时期的一个英国人曾经藐视: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猎国, 但却没有其他好东西。威廉王子正好是一个对狩猎充满激情的人, 他认为需要在该地拥有一处狩猎的住所。1676年一所别墅被改造为威廉三世的狩猎行宫。但是他的审美需求显然更高, 1684年他购置了赫特鲁宫, 并期望在城堡附近建造一个更加富丽堂皇的“狩猎小屋”。

赫特鲁宫内直至18世纪末还保留了一些美丽的规则式园林。这座巴洛克花园被称为“荷兰的凡尔赛”, 但是实际上, 赫特鲁宫仍是规则的巴洛克式勒·诺特尔园林, 强调完美的对称结构, 配以辐射的碎石林荫道, 以及点缀其中的喷泉、水池与雕像。花园中的雕塑也反映了主人对于自我抱负的展现, 海格力斯雕塑代表着新生力量的崛起, 这与凡尔赛宫中太阳神雕塑有着相同的意义。勒·诺特尔在凡尔赛宫的主轴通过运河与对称一直延伸到远处, 消失在视线之中, 显示出了绝对的君权神授的威严雄伟之感。而马洛特 (Daniel Marot) 与德高斯 (Desgotz) 却没有模仿这样的景观, 虽然在他初期的理想化中, 轴线也得到了加强。主花园采用了传统的矩形花坛而不是造型精美的花坛, 使得整个园林看起来更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橘树被栽植进木质的种植箱中, 以便在冬天可以过冬。小路延伸进树林之中, 为园主人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从整个园林的尺度以及风格来看, 这都不像一座为国王设计的花园, 更像是一个地区领主的别墅庄园。

4 勒·诺特尔园林在德国的发展

德国园林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 起步略晚, 因此起初更多的是聘请法国或者荷兰的造园家为其修筑花园宫殿。

德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最突出的还是水景的运用。在园林中, 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式的喷泉, 意大利式的水台阶以及荷兰式的水渠, 而且处理得非常恢宏、壮观。此外, 绿阴剧场也是德国园林中常见的要素, 比意大利园林中的剧场更大;又比法国园林中的绿阴剧场布局紧凑:结合雕像的布置, 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同时兼有实用功能。现在德国一些园林中的绿阴剧场还能举行露天演出活动。还有的绿阴剧场中的雕像从近到远逐渐缩小, 在小空间中创造出深远的透视效果, 是巴洛克风格强调透视原理的典型实例。

4.1 德国海伦豪森花园

1665年, 哈罗瓦王家计划在现汉诺威附近兴建一座夏宫。最初由意大利建筑师奎利尼为约翰·弗里德里希公爵设计了带有花园的宫殿建筑, 称为海伦豪森。1666年开始兴建这座据说是勒诺特尔设计的恢宏的花园。实际上, 勒诺特尔完成了花园的设计图, 整个工程都是由造园家夏邦尼埃父子负责兴建的。1680年, 索非公爵夫人扩建了花园, 并将这座宫苑作为汉诺威宫廷的夏宫。

整座园林都体现出了法国古典主义风格与荷兰园林风格。荷兰园林为了防卫需要, 在周边挖掘了水壕沟, 这种手法在海伦豪森宫殿得到了体现。其实类似的设计也出现在凡尔赛宫等法国古典主义名园中, 只是后期将壕沟填补用于植栽。海伦豪森的园林也继承了勒·诺特尔园林的手法与要素, 宫前大花园占地52 hm2, 是早期巴洛克园林艺术的典型。一眼望去, 但见草坪、花坛、水池、路径竟像是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般的整齐, 而且对称于中轴线, 就连树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状。园中有82 m高的喷泉, 气象万千, 各处点缀着大理石雕塑, 丰姿多态。园林整体为“放射规则式”, 体现了早期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同法国古典园林一样, 园林似乎是室外的建筑, 核心建筑附近花园精巧细致, 之后逐步放松, 远处则为自然式的山林草地。海伦豪森与勒·诺特尔设计的榆树林荫大道相连, 而花园更是因为其水景的恢弘而闻名于世, 中央喷泉可喷射高达几十米, 残存着的一部分阶梯式瀑布布满了宫殿东侧翼屋的墙面, 它由一排小水池组成, 流水从各个水池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流淌着。整体风格不同于早期意大利园林的精细, 而更偏向法国尺度宽大的水景。

4.2 德国纽芬堡宫

纽芬堡宫苑是1663年为选帝侯埃玛纽埃尔 (Max Emmanuel) 兴建的。数年后建成了一座规模不大的花园。1701年, 此园又经过荷兰造园家的改造与扩建, 最终形成现在这座恢弘壮丽的宫苑。荷兰造园家在宫殿前后和花园四周开挖长达数千米的水渠, 反映出荷兰勒诺特尔式造园在德国留下的痕迹。

1715年, 由法国人吉拉尔出任宫廷造园的总工程师, 他在纽芬堡花园中完成了杰出的水景工程和喷泉设计, 如宫殿前庭的泉池中喷出的水柱高达25 m, 十分壮观, 使这座宫苑一时名声大振。1722年前后, 工程全部竣工, 为此还举行了盛大的宫廷庆祝晚会。

纽芬堡宫苑最突出的特征也体现在联系各个庭院空间的纵横交织的水渠上, 由此可见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在德国的影响。王宫的建筑主体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屋顶却保留了德国建筑的特色。巴洛克式宫殿建筑群, 是德国最大的巴洛克建筑群。

而纽芬堡宫也有宽阔的水面水景, 非常类似法国园林中的运河, 甚至延伸进城市水系之中, 成为城市公共公园的一部分。喷泉开放时, 水柱直冲云霄, 十分壮观。一潭清水, 天鹅野鸭, 冲天的喷泉, 浓荫掩映的笔直人工河, 构成一幅宁静典雅的风景图。

参考文献

[1]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Z].

[2]Tommaso Formenton.Villa Pisani[Z].

[3]DR.A.W.VLIEGENTHART, DRS.A.M.L.E.ERKELENS, N.CONIJN.HET LOO——Palace and garden[Z].

欧洲圣战主义的形成 篇8

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将欧洲这块基督教大陆的诞生与公元8世纪与伊斯兰教的决裂联系在一起。皮雷纳或许永远也不会想到布鲁塞尔有朝一日会出现穆斯林贫民窟,更不会想到这里会成为圣战主义的中心,眼睁睁看着被边缘化和愤怒的穆斯林青年从欧洲境内反抗欧洲。

现阶段用剥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已经不现实,但也不能容许伊斯兰教学者塔里克·拉马丹所宣扬的那种嵌入方式继续下去。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创始人的孙子拉马丹是一名瑞士公民,同时也拥有英国居民身份,他提出伊斯兰教的道德和价值观应被注入到欧洲国家的体制。那样欧洲就不仅要容忍伊斯兰教,而且还要在实际上接受它作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拉马丹愿景的问题在于,欧洲是一块世俗势力占压倒性优势的大陆,在道德观方面有着深刻的前瞻性思维。而伊斯兰社会则相反,拥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并深深植根于过去。当伊斯兰教徒谈论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时候,他们普遍都在回首过去,希望复兴那个时代,否定从性别平等到同性婚姻在内的欧洲核心原则。

拉马丹所提的针对欧洲圣战主义的解决方案其实反映了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的缺陷。他把圣战主义在欧洲的泛滥大致归咎于欧洲卷入了中东战争、欧洲所谓的与以色列勾结对巴勒斯坦人的镇压以及其对阿拉伯独裁者的支持。

但是美国发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为以色列提供无条件支持并一再支持阿拉伯独裁者。欧洲一直对这些政策持批评态度,往往言辞还非常激烈。但美国并没有遭受到境内圣战情绪高涨的打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逐渐收回这些政策或许有助于缓解对美国的仇恨情绪。例如,他切断了对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支持,并允许受西方民主模式启发的抗议者实现政权更替。美欧双方都对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穆斯林兄弟会表示支持。

近年来,欧洲甚至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直接帮助。从更广义的角度讲,虽然西方尤其是美国过去50年来在阿拉伯世界的确犯下了严重的政策错误,但外部势力不能完全对这一地区的危机负责。目前的局势是一场深刻的文明危机的结果——只有阿拉伯世界的民众才能解决它。

如果欧洲的外交政策并不承担阿拉伯世界当前局势混乱的责任,那么它无疑也不应是欧洲境内圣战主义崛起的理由。真正的问题其实在国内:在于严重缺乏与欧洲穆斯林青年的社会正义、教育、住房和就业相关的有效政策。边缘化带来的挫败感,日益严重的伊斯兰恐惧症和整个欧洲大陆右翼运动的崛起又为这种挫败感火上浇油。

欧洲圣战者绝大多数来自底层这一事实,证明了这种联系确实存在。他们既缺乏对伊斯兰教教义的真正理解,也缺乏改善生活的实际机会,因此非常容易成为极端分子的猎物。圣战主义以其绝对的确定性和庄严的使命感为这些迷茫青年提供了目的感、自豪感和自我认同,更不用说还有冒险的机会。

美国的穆斯林现状凸显了欧洲的失败政策。像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美国穆斯林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相信美国梦。他们大多是中产阶级,而且尽管所有人都在谈论经济不平等日益严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在美国辛勤工作就能得到回报的信仰。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充满活力的经济一次次地让新移民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欧洲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向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在经济停滞和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提升社会地位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在社会领域,美国也能赋予穆斯林某些欧洲无法赋予的宽容。美国本质上的宗教文化使得穆斯林能比在世俗的欧洲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事实上,美国个人责任和宪法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比欧洲更激进的世俗自由主义对穆斯林而言更容易接受。因此,穆斯林移民在美国的融合和同化更容易取得成功。

上一篇:销售团队任务激励机制下一篇:课堂教学日常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