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的励志名人名言

2024-05-13

关于国学的励志名人名言(精选7篇)

关于国学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1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关于国学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2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体育教学。韩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比较完善,中国与韩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韩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值得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借鉴的地方,因此,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学校体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该文的论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图书馆等,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整理出对该文的写作有价值的信息及资料。

2.2 调查法

由于韩国的调查无法实现,因此,韩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种资料。该文主要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情况、课程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调查完成之后,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综合,从而得出该文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 . 1 中韩两国学校体育基本情况的对比

3.1.1 中国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在基础设施方面,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建设,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更是得到了大力的建设,体育场馆内的设备逐渐的齐全,使得体育场馆的发展逐步的走向规模。不过,尽管体育教学基础设备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在体育书刊资料方面,尚还比较缺乏。同时,学校还存在体育场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当前,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在师资队伍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大部分的体育教师都是本科毕业之后就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在学校中比较少见,同时,体育教师的支撑结构也不合理,具备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比较少。

在体育经费方面,尽管近年来的投资力度比较大,但是依然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从生均体育经费来看,数额是比较高的,然而与具体的评估指标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3.1.2 韩国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在基础设施方面,在韩国的学校中,体育设施的设置坚持“简朴、实用”原则,以专业设置为基础,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韩国的韩南大学中,田径场的建设比较简单,同时,该田径场不止为体育教学所使用,还通过功能区的划分,具备承接国家足球赛事的功能,除了田径场之外,韩南大学还具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在使用及管理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在师资队伍方面,在韩国的大学中,教师实行完全聘任制,这与中国的正式编制人员是比较类似的,被聘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同时还要具备国外学习的经历,对于其他的教师,则属于短期聘用人员。这种竞争上岗的形式使得韩国大学的师资队伍素质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发展。

3 . 2 中韩两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对比

3.2.1 中国学校的体育教学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中国在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时,具备比较强的统一性,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都比较严格,对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法、考核内容等都具有明确的规定,这种管理方式对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体育课在高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均为必修课,而且一年级的为基础课,二年级的为选项课,仅在比较少的学校中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另外,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所安排的课时相抵比较少,尤其是高年级之后,体育课时的安排就变得更少,同时,课的类型设置也不完善,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在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在大多数的高校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以运动项目为主。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实行了教学改革,因此,体育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开设了选项课,不过,体育教学内容仍然是以运动项目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具有严格的要求,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3.2.2 韩国学校的体育教学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韩国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依赖的主要形式为立法,通过法律的建设为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纲要,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使得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在韩国的大学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都包含三个类别:体育专业课程、运动训练课程以及体育选修课程。在韩国大学中,公共体育并不是必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从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来看,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在教学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

3 . 3 中韩两国学校体育训练与课余体育的对比

3.3.1 中国学校体育训练与课余体育

从运动训练方面来看,中国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时,体育教师所采取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相对还比较差,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有效的指导,而且高校场地的不足导致体育训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课余体育方面来看,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的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以便于达到锻炼与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使得学生具备强张的身体素质,同时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不过,尽管我国设置的课余体育项目比较多,但是中国学校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比较少,无法真正的发挥出课余体育的作用

3.3.2 韩国学校体育训练与课余体育

从运动训练方面来看,韩国大学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在韩国大学中,有两种形式的运动训练,一类是竞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队,经过运动训练之后,该种形式的运动队可以代表韩国参加比较,因此,训练的侧重点也在于比赛;一类民族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队,经过训练之后,此类型的运动队可以进行表演和对外交流。

从课余体育方面来看,韩国大学所具备的课余体育项目比较少,这与韩国大学所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有关系,在该种学分制中,学生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位,却没有学历,而且韩国大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走读,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不在学校中的度过,因此,课余体育并不丰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观念转变要触及心灵

我国在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教育改革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很多教师在进行观念转念的过程中,出现了抵制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对转变的认识尚不足,这就要求在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内心深处自愿的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同时,在进行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借鉴韩国大学优秀的经验,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从而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4.1.2 课程设置要立足现实

所谓改革,是指将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全部抛弃。当前,在课程设置上,一年级及二年级的体育为必修课,尽管这与韩国的非必修课有所不同,但是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来看,我国的学校必须要坚持必修课的课程设置方式,不过,要对课程模式、组织形式、手段方法等作出改变,以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体育教学。

4.1.3 师资队伍稳中求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与韩国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的教师队伍是相对固定的,而且教师资源比较充足,这样的教师队伍有利于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但是教师队伍人员素质的差异成为了改革的阻碍。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在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上来进行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变化,教师要不断地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及专业技能;二是整体的变化,这主要是指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机制,给短期聘用人员留出编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4.1.4 场地设施要注重实效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可以充分的借鉴韩国大学简朴、实用以及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对于现有的场地设施,要以实效为基础,将其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对于后期建设的场地设施,要在实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于室外的场地设施,要注重功能的实用性,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室外运动需求;建于室内的场地设施,可以在充分的考虑自身财力实力的基础上,尽量的建造功能齐全、外形美观的体育场馆。

4.2 建议

关于“国学”进小学课堂的思考 篇3

关于“国学”要不要进课堂,在教育界掀起了一番热议。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过于迂腐,其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应阻止“国学”进入课堂。有的人,则认为,传统文化中虽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髓,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学”进课堂是百利无一害的。不管是哪种看法,都引起了我们对“国学”进课堂的重视。那“国学”应不应该进入课堂,尤其是小学课堂?

一、国学经典进课堂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从古至今,先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艰难地摸索,才总结出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才积淀成了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追逐伟大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国学经典来谈民族复兴,来谈中国梦。国学经典是文化之根,只有文化之根永固,中华文明才源远流长。所以,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弘扬国学经典的重任。

现在,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有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等因素,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导致了犯罪现象在我们的少年儿童身上屡屡发生。这都是没有正确的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导致他们的人格不健全。我们不需要另求良方,国学经典就是重塑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健全他们人格的重要教材。

二、学习国学经典要趁早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许多父母为使他们的孩子跟上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也早早的就帮孩子计划好了人生。可是,这些父母都忽略了孩子在十三岁之前(小学阶段),是培养好习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

在小学阶段,对国学经典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根据低至高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教材上从简单到深刻排布。一、二年级学生处在启蒙阶段,正是发展思维,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时期,可以学习《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等。三和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教《诗经》《论语》《道德经》,五和六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适当增加《孟子》《庄子》《史记》《古文观止》等教学内容。

三、学习国学经典贵在坚持

国学经典文化并不是一两节《诗经》《论语》课就能涵盖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略它的精髓。所谓“滴水穿石”,学习国学,应坚持“真学、全面学、深学和活学”,切忌浮躁,贵在坚持。

名师王崧舟曾介绍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实行晨读、午诵、暮吟。具体说来,学校要有一个学习国学经典计划活动体系,让学生每天坚持或读,或背,反复诵读经典,每周保证有一节课讲授国学内容,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文史学者郑连根更是建议家长亲自教孩子国学。国学经典不仅是要诵读,遇到经典的文章片段还要背诵下来。“要树立诵读经典的信心,不要怀疑,坚持实践。”几年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学习国学经典,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曬网,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国学,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将国学经典之魂化入骨髓。

四、学习国学经典能使教学相长

教师并不是全能型人才,过去对国学经典的忽略,造成我们很多老师对国学经典这块的知识领域也是涉及未深。听到国学经典,老师自己心里也满是困惑和疑虑。学习国学经典,不仅能让孩子探索未知,也能解答老师心中的困惑,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所谓“教学相长”。

国学经典励志名人名言 篇4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6.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7.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18.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9.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国学经典名句励志名言 篇5

2、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3、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4、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5、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正蒙》

7、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张载《正蒙》

8、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9、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鉴赏 篇6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关于国学的励志名人名言 篇7

关键词 国学 生活方式 存在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 儒道佛

分类号 G252.17;B2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3.019

On the Living Style Problem in Guo Xue

Wang Jing

Abstract The living style problem in Guo Xue consists in three aspects: theory, practice and ideality. As a kind of cultural, Guo Xue includes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These three thoughts each have a original view in those three aspects. In theoretical level, the theory were incarnated in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way of life from their view of life and epistemology; In practical level, the theory were incarnated in selecting and practice a way of life which includes two aspects: cultivating Xing and cultivating Shen; In ideal level, the theory were incarnated in perceiving and finding the life meaning. By combining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level includes these two aspects: the ambit of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and beyond the limited religious feelings.

Keywords Guo Xue. Living style. Existing wa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国学”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指的是学校或教育管理机构。据《周礼·春官·乐师》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一词的这一基本涵义沿用数千年,至清末民初才发生语义转换,被用来指称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对于国学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研究范围的问题。吾师徐小跃教授认为“应从学术和思想两方面来确定国学的研究范围。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内容极其广泛,涵盖了中国传统所有的学问。而从思想角度来看,国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当是儒道佛三家思想”。亦即,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国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可分为: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和作为思想性的国学。作为学术性的国学当然也包含对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的涉及,但因其范围之大、内容之博,对这部分的全部研究并不能集中和清晰地展现国学中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再者,由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于思想,而国学作为一国之文化的全部指称,其基础和核心部分自然也在于作为思想性的国学部分,即儒道佛三家思想。故而本文主要是以作为思想的国学即儒道佛三家学问为中心来梳理整合国学中的生活智慧。

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一种关切生命的哲学,十分关注人的存在方式问题。而人的存在方式又包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在这两种矛盾对立的方式中同时存在。生存方式主要是指满足人的生理、物理及自然需要的存在方式。而人所独有的对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则构成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以何种生活方式去超越生存方式而存在,其讨论的重点在于人的生活方式问题。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国学的基础和核心,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有形成其独到而成熟的关于生活方式问题的理论智慧。三家之生活智慧主要在理论、实践和理想三个层面逐步呈现,即人在处理好基本的生存状态后首先面对的是生活事实,在对生活事实的熟悉接受后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并进行理论探索总结知识;而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修正和完善理论,继而将之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和实际行动,落实为生活实践;最后升华为生活理想去追寻和靠近,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1 理论层面:对生活之道的认识和把握

在对生命问题和生活之道的探索上,儒道佛三家各自就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各自完成了其在这个层次的理论圆融,为人生指明了方向。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三家之智慧主要表现在重视本然的生命观和体认心性的认识论。

1.1 重视本然的生命观

儒家经典《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处的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万物之性,是差别性、个性。即天地自然赋予了宇宙万物各自的本性。宇宙间所有存在的属性都是天命给的,即天地自然所给的。“率性”即是遵循、依照万物之性,如此才得以构成道的世界。儒家的亚圣孟子谓:“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存心”指的是对良善之心的保存。“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求其放心”是找回放逸的心。所有的这些“率性”“存心”“求其放心”等等都是对本然之心、自然之性的肯认、保存和恢复,并最终将其光明出来。

nlc202309050059

道家哲学认为生命与自然紧密相连。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此“自然”即自自然然、本来如此。“法自然”也就是“法”万物的本真本然之性。“道法自然”即依“道”而行、与“道”同体。老子极其强调生命个体对“自然”的遵循,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万物各以其本身的固有状态自由显现。而为万物所效仿的“道”,其本身的存在和运行状态也正是如此。庄子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也是在强调要因顺自然,才能不失人之本性。故而道家哲学认为生命是以自然的状态存在,是对本然的依着。

佛教认为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心性,其生命观中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体现在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和探讨上。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即人的本然心是清净无染的,而这种先天所具有的清净心有可能在后天被各种因素污染和遮蔽。但此清净心不会失去,只要拂去此心的尘埃,就可以重新呈现出智慧的光明、清净的世界,照见具诸真实本性、清净佛性的本然心。

三家最后得出结论,即人的生命的应然性在于人的本来状态,这个状态是不为后天环境所影响所蒙蔽的本然状态、天然状态,三家之哲学根基也都在于此。这是三家对于人在这个世间以何种方式生活所给出的理论探索,即重视本然、回归自然的生活之道。

1.2 体认心性的认识论

儒家注重以对心性进行体认的方式去认识和实现自我。孔子的认识论以“仁”为出发点,并认为“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十五》)。“义”的要求就属于生活方式的范围,以“义”为人之本质说明了儒家在认识论上首先是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要落实到人的生活方式上的。而后,孟子将孔子的仁学理论发展为明确的心性论认识,认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即人所本有的“仁”的心性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有潜能成为圣人。但是他也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如果失去这个“几希”,那么就与禽兽无异。故而儒家特别重视对心性的保存养护,倡导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存理复性等等。这些都是儒家学者在心性体认方面的探索成果。

道家以“为道”之方式去体认心性。老子认为“道”化生万物且不主宰外物,而是任其自然发生发展,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而人是效法“道”的,即对于人来讲,不妄为、不肆意扩张个人意志,注意到万物的差别性,顺应万物之个性、特殊性,辅助其发展,就是法“自然”,就是法“道”。这其中就肯认了自然之性是人之本然、人之真性。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心性修养方法。“心斋”是虚其心,“坐忘”是远离分别,他认为要在虚心和物我两忘中回归到自然状态。道教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学说而倡导“性命双修”的生命智慧。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圭峰宗密禅师)、“人人悉有佛性”(《华严经》)。即人人甚至除人之外的众生都是具有觉性、自性、本性,即佛性的。然此性若被无明遮蔽,则需要“明心见性”以破除迷妄,彻证此性以悟道成佛。

三家在认识论上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认为应通过对心性的培养、体认去实现各自的追求,即成圣、得道、成佛。三家充分肯认了心性问题在人的生活方式问题上对于人的重要性。这正是三家所共有的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生活之道的把握方式。

2 实践层面:对生活方法的择选和践履

在对生活方法的择选上,儒道佛三家依其各自的生命观和认识论作出了不同的智慧判断,并且各自形成了其系统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实践活动。这些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即生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养身养形的外修法则和养心养神的心性实践。

2.1 养身养形的外修法则

儒家重视人的现世存在,珍爱生命。认为“养其身以有为也”(《礼记·儒行》),即锻炼身体、保养好身体才可以在现实中有所作为。具体说来,首先,儒家认为气是身体的物质基础,重视以养气来达到健体的目的和配以道义的养气工夫以养心。如孟子的养气理论以及二程对之的发展。其次,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明确指出了人的身体健康与适时运动的关系。且儒家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养身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再次,宋明理学家十分注重以静坐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另外,儒家也认为调养性情、均衡饮食、合理作息等都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

道家和道教非常重视身心的护持和修炼,认为修道应性命双修、形神双修、身心俱炼。首先,老子提出“摄生”,庄子提出“养生”。且道教认为人身难得,身体是修道之基,故而十分重视对肉体生命的锻炼养护。其次,道家道教崇尚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天地自然、宇宙大化),认为养身应顺应自然之时之序,与自然之变化协调。再次,道教甚至在养身养形方面提出了“长生不死”的命题,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实现肉体不死。另外,道教也提倡通过对饮食、起居、卫生习惯的调适以及对各种养生功法的习练来实现养身的目的。

与道家不同,佛教认为色身是因缘和合而成,故而否认人的现世存在,并不十分强调外修的工夫,即对肉体的护养。其修行的重点是落在心性实践上。但佛教同时也是一个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助于肉体护养的修行方法,如素食、饮茶、登山、瑜伽、步行、出坡等等。这些修行方式虽不完全以养护肉体为目的,但修行者也可因此获致一个健康的身体。

2.2 养心养神的心性实践

在养心养神的认识和践行上,儒家认为“道心惟微”(《尚书·虞书·大禹谟》),即“道心”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主管人的生活方式,其本身是非常微妙微小不容易被发现和证得,且常常与主管人的生存方式的“人心”相矛盾冲突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其实践方式主要是对良知的自觉之知和推行,即“致良知”。儒家认为的良知是可以显现一切符合人之根性的道德的总根源,等同于天良、良心。所以儒家认为将良知守护好了,五常、五德等这些属于人之根性的道德便可自然生发。在精神的调摄方面,儒家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应有节,应不逾矩、不过度。即《中庸》所言的“致中和”。以此达致意气平和、心绪安宁之境。

nlc202309050059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提倡“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和“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啬”以及“我有三宝”(《老子》第六十七章)中的“俭”也都强调的是要爱惜精神,使其不外驰。这是一种主静、少欲的精神修养方式,可以使人获致宁静淡然的心境。道家也强调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向往“逍遥游”式的生命境界。这种对生命自由的珍视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彰显。另外,道教的内丹修炼作为一种性命双修的实践方式对心性的炼养也是大有裨益。

佛教对于面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心性实践这种向内的探索和践行尤为重视,其修行实践的学问非常之多,其中戒定慧是最主要的“三学”。而戒定慧中的定,即禅定修习,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心性修炼工夫。禅定指的是借助于打坐调息并辅以参悟佛教义理等方式使精神专注,得以净虑。由静入定,由定而慧,以至于明心见性。另外,禅定工夫亦有助于人体的自我调节和从根本上祛除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在根源。

三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出的这些宝贵的生活智慧,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超越一般的生存模式而变得更为合理和完善。养神可以达到养形的目的,反之,养身的同时亦可以养心。以养心养身的方式生活,使得基本生存方式得以完善和提升为一种质量更高的生活方式,人的现实存在的具体形态以一种合理和美好的生存状态实现。在这种文化熏养下的实践活动,使得人的生活在超越了基本的必须的生存实践后规范得更具人的生活特征,对这些生活方法的择选和践履使得人们的生活实践更具存在意义。

3 理想层面: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追寻

三家对于生活方式问题的关注除了对生活之道的最基本的认识思考、理论总结以及对生活方法的选择并付诸实践外,还有在理想层面上的对意义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理想层面的生活智慧的得出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追求,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大致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超越有限的宗教情怀。

3.1 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

理论层面与认知有关,近似于“知”的层面,实践层面与行动有关,近似于“行”的层面。三家生活智慧的高明之处还集中体现在将“知”的层面与“行”的层面完美融合的理想层面。这种理想层面的情境以儒学命题概括之,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首先不是一种理性的见闻之知,而是一种可以从心底深处发动的德性之知,发动于一种美德。此点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存在的最为核心的特殊部分,即德性生命。因为人是一种德性的存在。另外,此“知”也是在心灵和精神上的一种情感认知,具有一定的感应性和驱动性,一般的理性之知是达不到此种效果的。而伴随着情感驱动的同时是行动的落实,所以这种具有同一性的知行论并不只是简单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从而保持一致的认识论,而是理论从内带动实践引发实践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境界追求。道家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佛教的“解行相应”无不是同一原理。这种境界追求是生活积累得出的部分经验智慧和美好的先验性期待相契融的一种美好目标和愿景。

3.2 超越有限的宗教情怀

三家学问之生活智慧中的超脱部分还表现为三者都有一定的宗教情怀。宗教情怀并不是指对宗教神灵实存性的认可与膜拜,而主要指向的是一种神秘特征和无神特征同在的超越性。在宗教情怀的感染和驱使下,人能够在修正自身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共融。这种超越性是在超越了生存基本需求的束缚之后,对生命意义境界的一种拔升。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中天地境界即有如此含义,即把境界和胸怀扩展到天地的广度和深度。

国学中儒家对“天命”的敬畏,道家对于“无所待”的超然的追求以及佛教对于其“空观”的阐释都使得人能够突破有限、超越有限,以更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而存在,以更具有神性内在的存在样态而存在。当然,基于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及部分先验性认识的国学所提出的生活理想其本身并不是空想,这种超经验的部分有可能成为经验的事实。且这种超越有限看似超越,实际也与现实存在紧密相连,它指引着现实中的生命意义和方向并促使和激励着他们依循这种超越性观念去践行。在实现自身、完善自身的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新的价值。

4 结语

总之,作为国学之核心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在关于人的生活方式问题上各有其智慧的哲学审思,且大致都涵盖了在理论层面提供认识方法和认识结论即经验总结,在实际行动中给出行动法则和实践心法,以及在理想层面提供无穷的上升空间。这样,国学的智慧就不仅体现在其对于人类基本的生存经验的总结和保存,而更为重要和宝贵的是其在寻求人作为人对于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上所做的努力,即生活方式上的审思和要求。从对生活之道的认识和把握到对生活方法的择选和践履以至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所有的这些生活智慧都在体现国学对于生命的关注。这些作为审思结果的生活智慧将人安放于一种最为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之中,为人类提供了使人性得以充分展现的生活方式,使人兼具合理的人性和闪光的神性,使得人生更为丰富多彩,更具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我愿与环保同行2下一篇:消防应急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