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2024-06-15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共13篇)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1

寒来暑往,春秋转瞬,弹指一挥间,时间老人用一双巨手把我们带入一个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时代。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们正在利用一个又一个的高新科技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愈益显得重要,学校必须积极探求科学管理的途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靠社会的力量,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一、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行为榜

朋友们,什么是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相信许多人在思考,许多人在追求,也有许多人感到困惑迷茫。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我不想讲空泛的理论,也没有过高的奢望。我的价值观其实很简单: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让我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到丰富的知识;诚心诚意,尽职尽责,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学校的肯定,就足以使我欣喜万分,就足以使我乐此不疲。这就是我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动力所在。也许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不会改变初衷。我相信有许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在这些爱岗敬业,视校如家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他们使我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在平凡中去成就精彩的人生,使我明白了如何在平凡中体现精彩自我。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好普通的价值,无数个平凡就成了伟大,无数个普通就成了非

常,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很大。教师应严于律己,以自己正确的、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具体形象地给学生树立道德行为的榜样。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其关键是学校领导要“明目标,记责任,干实事”,率先垂范,其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广泛开展“讲师德,育新人,比奉献,创一流”的活动,如“全校教师公开课”、“愉快教育献课活动”、“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学能手讲课比赛”及有关教育理论研讨等,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一个奋发进取,人人教书育人,人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集体基本形成。

二、优化育人环境,陶冶道德情操

学校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极大。我们学校按照“三园”(花园、学园、乐园)模式制订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校舍,教学设备、场地设施的基本要求,绿化、美化,花草树木等合理布局,设置规范旗台,教室悬挂名言名人画像,布设宣传栏,贴中国政区图和世界地图,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教育意义,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规范常规制度,落实行为训练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自觉性,坚持教书育人,强调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科找准结合点,形成综合教育效益。

2.活跃校园生活,组织现场观摩,以教学班、中队为单位,广

泛开展学《守则》、学《规范》知识竞赛、主题队会,普遍成立兴趣小组,全校每年举行六.一文艺汇演、体操比赛、校运会、书画作品展评。在有序、愉悦、和谐的校园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注意养成教育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重点,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

3.注重一日常规训练的具体要求。我们学校还制订了各职能部门,如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辅导员等的职责细则和常规工作要求,使之与学生一日活动双轨同步。

4.学生一日常规养成教育有不同层次和坡度的要求。如新生入学注重进行集体的行为规范训练,抓传统美德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年级的学生以榜样诱导,增强其规范行为的自觉性。每天从学生走进校园做到穿戴整洁至离校时认真做值日生、保持教室校园整洁抓起,及时检查评比,反复导行,培养了学生对课室一日常规的认同感和义务感。在这过程中,着力抓好班集体建设,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如制定班规班约,开展班际“出勤、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赛等活动。

四、建立“三位一体”网络,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必须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共创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因此,我们学校十分注意密切家校联系,举办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和家访制度,在依靠社会力量,如聘请当地有名望地家长或成功人士当校外辅导员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注意抓苗头,抓及时,促使学生校内外表现一致。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2

关键词:职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学问再大, 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利国、利民、利家的有用之才。

一、从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新的学期开始后, 学生从原来的各个学校、家庭还有一部分从社会上汇集到我们学校。面对新的学校, 好奇心与期望好的开始的想法交织在一起, 他们中有一些学生想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我们抓住这一时机, 首先在开学第一周起就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然后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并详细阐述了职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毕业后就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 比如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等, 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 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 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 使他们做有标准, 学有所样, 有章可循, 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按学校的要求, 每一周评比一次, 对一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 表现突出的寝室和个人也分别给予表扬和奖励。没有达到要求的指明存在的问题, 并要求改正, 在这种监督考核之下, 全校学生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利用周三下午活动时间召开新学期学生思想教育动员大会, 会上对学生提出了希望, 明确了新的目标, 希望他们在校园里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项艰苦的、长期的工作, 我们应高度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 即要有明确的要求, 又要有周密的计划, 是我们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常抓不懈, 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因此, 其养成教育必须循序渐进, 常抓不懈。既不能大刀阔斧, 也不能快刀斩乱麻。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自我磨练, 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若要常抓不懈而又不浮于口头, 流于形式, 我认为必须加强监督。设岗监督是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力度的有力保证。加强岗位监督, 不但可以及时表扬好行为、好作风, 及早批评、制止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而且可以经常获得反馈信息, 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监督岗分两个层次:学校监督岗和班级监督岗。学校监督岗由值班领导、值周教师和学生会成员组成, 负责监督全校学生上下午、晚自修和午休情况。监督内容包括:佩戴校卡、衣着打扮、发式、课间纪律、放学纪律、精神面貌、安全等。班级监督岗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周班干部、值日学生组成, 负责班级量化管理与学生量化管理的监督工作。具体监督全班学生的课前准备、课间、课余活动、两操、上课纪律、卫生班容、安全礼貌等。这样日复一日, 周而复始的监督, 即发挥了自身的特殊作用, 把不良行为习惯扼杀于萌芽之中, 又巩固了贯彻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效果。更重要的是, 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趋向经常化, 实现常抓不懈的目的。

三、开展自我批评, 逐步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我批评“贵在自觉、主动地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认识过失, 进而有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决心, 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大多数父母忙于农活和生存而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疏于管教, 出现很多的“陋习”现象并不奇怪。而要矫正他们“陋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 常常会因缺少恒心, 而行为反复。针对学生这一特点, 我平时要求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展开讨论, 指出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良好道德的表现, 哪些是不道德的行为, 并与自己进行对比, 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 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记得学生刚入校时, 因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没有养成在公寓生活的好习惯, 在卫生间乱扔垃圾, 手洗完后不关水龙头, 结果常常导致卫生间堵塞, 浪费水严重, 为解决这些问题, 让学生利用班会和演讲活动, 讨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好习惯, 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既损人又不利己, 是不好的。通过自我批评, 同学们自觉地纠正了不良行为, 好的习惯渐渐形成。

四、学校家长相互配合, 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职业中学的学生正值青春期, 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渐趋成熟, 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既有一定的依赖性, 但又希望摆脱成人束缚, 独立、自主地学习、生活。而有些家长往往不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需求, 特别是农村的家长因为学生成绩较差, 不好意思与老师交流或是只希望孩子学点专业知识, 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本领, 跳出“农门”就可以了, 所以什么也不让他们做, 子女“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限制, 到了学校也是不讲卫生, 对班级事物淡然, 桌上乱七八糟, 对此, 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和学生明白“要成才先学会做人”得道理。

五、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领悟、体会

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职业技能是一种实践能力, 也是一个从业者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职中生, 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实践是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我们平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技能的掌握才有价值。同时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干一行爱一行, 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意识的进行体验, 进而了解职业, 了解自我, 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然后对照自己的不足, 加以改正,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生讨论认识到只有从现在做起, 从自己做起, 时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 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 在感悟中受到启发, 增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82-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以至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起点,也是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的开始。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在充分顾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重点抓好礼仪、卫生、书写、劳动等习惯的培养。

一、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人人都必须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等礼貌用语。还要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递送或接过。

学生一旦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如在教室里设一个“文明礼貌角”,谁在这一天中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就奖一朵小红花,贴到“文明礼貌角”中去。如果做得不对,就摘掉一朵小红花。一星期评比一次,一周中能得到五朵小红花者,就评为“文明学生”,并奖给大红花一朵。讲文明礼貌,不仅能得到家人的称赞,还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就会越做越好。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且大都任性、自私、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也随之增多。好多学生都养成了喜欢吃零食的不良习惯,且边吃边乱扔果皮与食品包装纸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室里、走廊上常常可看到果皮纸屑之类的脏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除了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利用每天的自习课自编故事讲给学生听,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环境卫生。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应将其行为纳入制度规范。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班级清洁卫生制度》,具体做法是:①班级的卫生清洁区采取“分片划块、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的办法,把卫生清洁区分为公共场地、走廊、教室三块,每块每天指定一个小组负责打扫;②门窗、黑板、桌椅、垃圾筒也都责任到人,门窗、桌椅每天擦两遍,早上一遍,放学后一遍;垃圾筒每天清理两次,中午一次,放学后一次;黑板每堂课后擦干净;③不许乱扔果皮纸屑,如发现有人乱扔,那么这个人就要站“文明卫生监督岗”。

从认知入手,用制度规范,双管齐下,持续不断地抓,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应使学生从小打好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外,还应特别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写好规范汉字。

首先要指导好学生如何握笔,怎样运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身离桌边“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不断反复、重复的教育过程,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为了能使学生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我在班中开展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每天的作业都要进行一次讲评,表扬书写认真的同学。每次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审阅正误,还给学生加“书写评语”:如“好”、“认真”、“优”等鼓励性评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一星期评比一次书写“周冠军、周亚军、周季军”。(依据是看老师的评语中谁得到的“优”最多。)每个月进行一次书法竞赛,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一展风采,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情。学生是有可塑性的,看到同学比自己好,会奋起直追。因此,促进了全班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四、注重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

劳动习惯的培养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而,从抓行为规范入手,把劳动习惯的培养落到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抓学生自我服务。对低中年级,要求自己穿衣、系鞋带、洗手帕、整理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自己洗衣、钉钮扣,整理房间等劳动。其次是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参加“你丢我捡”活动,到“老年之家”打扫卫生,做好值日等。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4

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如学生科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分别对早操、早读、晚自习的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检查、通报;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我系安排各班长和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一周汇总后分别交学生科和教务科,学生科、教务科各自汇总后,把结果报系领导进行及时处理,该办法的实行有效解决了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也便于系领导对各班级的上课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该措施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为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每周班级例会时间学生科将上周学生“宿舍卫生、违纪、考勤情况”进行通报,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5

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小学生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根据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文件的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敬礼,降旗时要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4日——9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委会议,明确要求。

3、各中队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自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由政教处和少先队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督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重点监督内容:

1、严重不文明行为。例如:打架,骂人。

2、损坏公物行为,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破坏校园卫生行为。例如: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具体措施:

(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

(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10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五星班级”评比资格。

(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现10人次违规,一学期累计超过100次,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1月1日——1月7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吕志恒

成 员:吕志刚 杨文党

各班班主任

2、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执勤队员每天巡逻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校会上公布。

五、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意见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告别零食”、“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6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本学期我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学期的活动,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

1、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2、每天安排学生值日,一天三检查,一周一总结。表现好的就在行为习惯评价表中加一颗红色标志,表现不好的,就加一颗蓝色标志。这样一来,班风、显著改善。每天坚持晨读、中午集体唱歌、每天坚持练字、写日记,一点带面,使每个学生形成静心学习的习惯,把班级真正建设成“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的乐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明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所在: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告别零食”、“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但作为班主任,不能放松,要常抓不懈,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地成为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孩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7

关键词:教育,学生,教师

当看到学生喝完饮料后, 饮料瓶抛向路边;打完草稿后, 草稿纸自然落地;吃完零食后, 包装纸随风飞舞;学校的公共财物惨遭破坏;学生打骂斗殴, 侮辱师长时, 我们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心痛之余, 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家庭、学校的养成教育力度够吗?职业中专阶段, 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强中职生的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在多年德育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心得。

一、重视师德的培养, 从教师自我做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规定学生能做一些事, 不能做一些事时, 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身教重于言教。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科任教师, 当看到学生乱扔垃圾时, 都是满脸怒气的斥责违规学生, 并责令其将垃圾捡起。若碰到听话的学生, 这件事情就处理地很顺利很圆满。但有时恰恰天不遂人愿, 学生不理不睬, 于是事态升级。回过头来看看, 那个垃圾却依然静静地躺在地上, 而此时老师眼里满是那违规的学生。碰到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处理方式合适吗?我们不妨换一种处理方式看看:有一位学生随意仍下几张纸片, 恰巧一位老师看见, 便叫那学生把纸片捡起, 可那学生不理不睬。于是老师走过去, 弯下身子去捡纸屑, 扔到垃圾桶, 对学生说:“这几张纸其实并不重, 现在再瞅瞅地上你不觉得看起来比刚才舒服多了吗?”笔者此时看到的是学生脸上的羞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有时因为我们教师的身份使得我们在学生面前弯不下这个腰, 但我们却忘记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学校, 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学生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 更要重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应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合宜的身教对于学生的品德操行、人生态度、日常的仪表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这种作用远比批评教育、严厉训斥要好得多。

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从身边小事抓起

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 正所谓:“久在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笔者觉得相关的环境、氛围建设对养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至关重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舒适的班级环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名臣陈蕃, 则是从幼时的扫一屋开始, 到长大后扫天下的。明亮的窗户, 干净的地面, 整齐的课桌, 洁白的墙壁, 合理的墙壁张贴布置……创设一个简洁、舒适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 甚至让心灵得到净化。这也是笔者当任班主任以来一直注重班级布置的原因所在。当扫一屋之后, 再教他们扫天下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2. 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贴标语、出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如将“班训”、“班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贴在班级醒目的位置, 以利于学生时时阅读;利用主题班会课,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 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爱国教育;以课间操为突破口, 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日常工作点滴使“班级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的意识深入班级每位学生心中。爱小家, 从而使学生爱大家———学校。

3. 倡导绿色言行。

我们地方方言中不文雅的话太多, 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使学生粗话连篇。粗劣的市井语言, 夹杂着低俗的影视语言、网络语言, 再混合扭曲怪异的视频动作, 这些使学生盲目地跟风, 严重地误导了学生的行为方式。

三、强化规范教育, 从制度教育抓起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校的教育虽然重在规范、培养, 但是也有强制性的一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没有形成自觉化之前, 除了教师长期不懈的教育, 更要有一些硬性的制度管理, 另外监管、执行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 习久成性, 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一个人的习惯并不是自然天成的, 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一旦刻意或者人为养成的行为成为习惯, 就会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习惯养成需要坚定的毅力, 一旦形成, 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 变为引导和激励青少年不断向善的重要精神动力,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笔者在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过程中,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存在的问题, 结合《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 由班委起草, 全体学生表决通过, 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行为标准。

2. 教会学生自主管理:

把学生组织起来, 让他们相互监督、检查和评比, 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同时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3. 加强教师日常教育: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教师不能把关注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而忽略学生细微习惯的培养。教书育人过程,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 准确了解学生动态, 及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 不断激励、鞭策。

4. 注重家庭长期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的教师。加强家校联系, 相互交流, 共商教育之计, 家校要统一认识, 保持一致步调, 从多方面入手, 采用科学的方法, 使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8

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养成教育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前提,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更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

正因为养成教育关涉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抓好这一项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才会取得可喜的成就、满意的效果。

养成教育既然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那么良好想行为习惯就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文明礼貌习惯、生活学习习惯、纪律卫生习惯等等。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成了养成教育的最好方法和手段。所以,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抓好养成教育,必须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工作。

“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相对于《学生守则》而言,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而是贯彻《学生守则》的最好体现。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日积月累、反复加强和训练,是一个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必须从小处着眼,由小处入手。落实“行为规范”就需要从矫正不良习惯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以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具体化、目标化。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高尔基语)。这里讲的习惯,是由于一个人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和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觉不自觉的行为定势。可见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习惯形成的原因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所致;另一种则是通过有意识地训练逐步形成。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通过有效培养和训练,使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气,这一点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任务所在。

经过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笔者积累了一些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做法。

1.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的大前提,也是教育成功的第一保障。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的成才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为学生发展奠基”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及养成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清醒而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育人永远先于并重于教书。

2.注重行为训练。行为训练是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克服回生现象,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仅仅依靠教育者的说理、灌输,没有严格的行为训练,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进行行为训练不能单纯地停在机械训练动作的层次上,还要辅之以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训练的系统性。进行行为训练要讲究层次性,应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实情分为几个步骤,制订具体可行的训练计划,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切忌急躁冒进,拔苗助长。进行行为训练需要学校教育上层力量要协调一致,家庭要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实效。

3.加强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规范、得到锻炼。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约束的行为训练很难取得又快又好的效果,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情况,制订和执行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切忌假、大、空,要力求具体、明确和可行,要善于抓住某段时期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惩戒。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执“法”严格,违“法”追究。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遵循正确的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的楷模激励。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不可低估,亲其师信其道是有着无穷力量的真理,要想学生亲其师,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也正是教师的示范力量所在,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5.加强情感陶冶作用。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情感陶冶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陶冶主要有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两种。环境陶冶指通过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很难想象,在一个脏乱差和充斥污言秽语的环境中,学生能形成文明行为的习惯;而在一个整洁、优雅、文明的氛围中,这种隐性教育环境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导向和约束作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行为规范会起到最为有利的无形的约束作用。

一所学校,学生的来源不同,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所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把《中小学生守则》贯彻好,只要我们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那么,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一定会结出丰硕个果实。

作者简介:郝丽娟(1971-7),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本科学历,高中语文教师。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9

高三(3)孙发菊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为此我校德育处在开学之初制定实施班主任德育科研工作,现将这学期德育科研成果总结如下:

一、目的意义

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制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中中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任务:

中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⑴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⑵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等内容。

⑶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⑷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⑸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

⑹卫生和生活习惯:要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生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1、中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1)学生在校礼仪。与老师、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2)学生家庭礼仪。与父母、长辈、同辈交往的礼仪。

(3)学生社会礼仪。公共场所与人交往,探亲访友与人交往,通讯联络与人交往的礼仪。

2、探索培养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规律,创新有效途径与方法。

3、试编中学生礼仪教材,尝试开设礼仪课。依据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以“礼仪规则”为主要内容,编制“小学礼仪教材”,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五、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强化学校教育

⑴班主任工作:学校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⑵团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紧跟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4)校园文化: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5)学校管理:学校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依赖社会教育

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镇、村妇儿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实施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 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9月)、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主要参加者并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协调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收集有关资料,学习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并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分析调查报告。、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

开题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中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 10月-2015年12月)、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第三阶段: 总结拓展阶段(2015.1)

高三这一年是学生在高中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更是则无旁殆。为此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成我班的行为规范养成德育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

建立完善、有力的组织机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实施。形成一个全员参与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体系,并结合学校纪律、卫生评比工作,由班委,值日班长组成的日常行为监督小组,对学生的言行、礼仪给予检查、矫正,全员参与管理。

二、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在班内通过班队会、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②教师——调动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提高学生个人文明素质,更是全民族的大事。我校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把其作为德育的重点来抓。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要召开班主任会,明确意义,责任到人,并且要求各班主任对行为训练要有记录,并进行交流,互相借鉴,扬长避短。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或某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同时,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改变了“只管所教学生,不管其他学生”的错误做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们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也各不相同。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构持之以恒来完成。(1)值日制度:人员由卫生委员、学生干部及值日班长组成,负责每天的“纪律、卫生”竞赛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小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2)学生文明行为考评制度: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并且进行存档,并且与评选“流动红旗”相结合,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4、严格训练,及时反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强化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在学校生活中训练。要求学生在校生活中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

(2)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监督机构:

① 成立班内清洁队,主要对校园环境卫生和卫生习惯养成起监督作用。② 由班委组成“勤学”督查组。

(3)及时反馈,矫正强化。良好行为养成,我们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产生强化作用,对不良行为我们及时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矫正。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每一位同学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是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多巴中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将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高中生。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 篇10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发言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那么,怎么去写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1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本周由我值周,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说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先和同学们讲一个故事:1998年8月,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小学里。”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小学里学到的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

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里,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你是不是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呢?其实在我们身边,老师发现有很多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比如每天清晨,值日生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认真地打扫卫生;课间,同学们见到老师都会主动的打招呼;还有些同学当看到老师手中捧着一大叠作业时,也能主动上前帮忙。

但是也有些方面董老师认为同学们做得还不够。所以老师向你们提出一些见议:比如:在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后,要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并道歉;在同学不小心碰到自己时,要做不到宽容同学,跟同学道声:没关系。放学的时候,见到家人来接自己应该主动迎上去,打招呼。离开教室之前,如果见到个别同学的椅子没有移放好,应该主动地轻轻地摆放好再离开教室。当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不要忘记看看窗户是否关上、插好,再关上门等等,总之随时随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平凡的行动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不平凡的品质。老师相信,咱们明德小学的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会表现得越来越好,那就让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是守时、守纪、守信、爱学习的好学生好吗?!

谢谢同学们!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高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这样的吗?我们还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天晚上才去做。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你有没有忙着赶作业。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因此,我们在学习中生活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使你终身受益!

生活中,我还经常碰到这样的一些行为:有的同学课间休息时在楼梯间追逐打闹,甚至推搡拉扯而不顾人身安全;有的同学为了方便,随便在草坪里走来走去;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丢纸屑,甚至将没吃完的早点乱扔;放学后,有的同学不及时回家,而是约上同学去网吧游戏厅泡网玩游戏;最近,更是听到一些令人很不愉快的消息,我们学校里,有些高年级的同学,三五结群,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所说的这些情况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吗?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吗?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行为对吗?

这些都是有损我们小学生形象的不良行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和这些不良的行为说再见!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我们的今日;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我们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言稿3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可见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要!

那么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才能培养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有一句话:“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培根也告诉我们“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2、慎重选择。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好的,它有良莠之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分清好坏,慎重选择。要知道勤奋学习是好习惯,知恩图报是好习惯,遵纪守法是好习惯,等等。而凡事拖拉是坏习惯,好吃懒做是坏习惯,上课睡觉是坏习惯,随手乱扔垃圾是坏习惯,好习惯越多越好,坏习惯一个都不要有。

3、注重细节。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损害自己,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在中国随地吐痰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在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贴“不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美国在厕所里用中文写出“便后请冲水”,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吐痰的细节,就因为我们养成了随地吐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在东方中学也还存在极个别学生留着奇异的发型、戴着耳环,满嘴脏话等也影响我们东方中学在社会上的形象。

4、持之以恒。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虽很平常,但是要长期坚持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我校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课,晚睡觉、迟起床就是坏习惯。有的学生知道但改不了。在中国吸烟是个坏习惯,许多人也知道,但中国烟民的数量仍很惊人,为什么?坏的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那需要恒心和毅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5、常照镜子。以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维护学校的荣誉。

6、自我磨砺。美玉是磨出来的,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磨出来的。一粒沙想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就必须经受痛苦的磨砺。磨砺造就成功人生。韩信忍一时之辱而后统帅雄狮百万,勾践卧薪尝胆而后“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们都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并以实力争得了地位和尊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们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是凡事都学会忍耐,“忍”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毅力、信念,最后获得成功。

7、不断完善。好的习惯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变观念,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任何一个良好习惯养成都需要完善的过程。

同学们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这里我希望我们每一东方中学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都能从东方中学走向成功的明天。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11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教育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子女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单亲家庭的放任教养方式,也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有了道德习惯,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活动习惯

活动习惯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四)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组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上述四个方面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的训练为习惯培养的起点,活动习惯的培养是中心,道德习惯的养成为目标,从各学科教学渗透、区域活动培养两条途径,以兴趣、情感、意志三个非智力因素为主要策略,分级推进,逐步培养,继而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开展。

三、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规范行为习惯,严格督促检查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件长期艰巨的任务。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既重视正面的宣传教育,使幼儿明确什么是正确积极的行为习惯,什么是错误不良的行为习惯,使之有努力的目标;同时十分强调教师的率先垂范。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还要善于寻找典型,树立班里的行为标兵,通过良好班级的建设,通过集体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由于幼儿的自觉性差、自控力弱,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反复,要建立严格的检查督促制度,做到教师检查与幼儿之间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常抓不懈,习以为常。

(二)设置多种情境,模拟行为训练

由于习惯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在行为习惯的训练中,注意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具体做法有:利用教室环境布置创设行为情境;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假想情境;利用评價性语言和主题活动,创设竞赛情境;利用偶发事件,创设批判情境;利用音乐语言,创设想象情境。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使幼儿沉浸其中,模拟体会、批判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认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继而养成正确的符合其角色要求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激励机制,强化良好习惯

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使语言强化和距离强化相结合,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笑脸、小红花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家园配合,重视不良习惯的矫正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习惯矫正是一项相当艰苦复杂的教育工作。格思里的邻近干扰理论告诉我们,废除不良习惯的基本要则是,发现引起不良行为的线索并接着以同样的线索实施一种不同的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矫正措施:

1.消除障碍。习惯不良的幼儿往往多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定势,周围人际关系也不很正常。我们就从调整不良习惯幼儿与周围小朋友的人际关系入手,教师端正态度,真心实意地爱护、关心和尊重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同时教育全体幼儿正确对待、热情帮助有不良习惯的小朋友,采取结对子一帮一、互助组等方法,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认同体验和正确的态度定势。

2.及时强化。在矫正过程中,我们还随时注意幼儿行为发展的闪光点和坏苗头,对前者及时表扬宣传,对后者及时控制。例如:有几个男孩户外活动时总喜欢去拔草坪上的草。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在班里进行教育,并制定有关措施,“不踩踏草坪不拔草,否则罚停止游戏五分钟。”为了避免惩罚,多数孩子能够遵守规则,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因违反规则受到了相应惩罚,体验到了后果,也不再拔草。

我们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心得和有价值的规律,但在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譬如:幼儿之间存在突出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幼儿及幼儿发展程度的要求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习惯培养方法;幼儿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同步进行,怎样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来促进幼儿习惯行为的坚持不懈;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的情商教育密切结合,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1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思考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 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 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 对于每个学生在小学时期的教育, 都要树立“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切入口”的理念, 以此来牵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快速发展。

一、学校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

(一)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识

一个好习惯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引导或教育学生懂得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将“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决定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的思想理念, 灌输到学生的心里,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良好的习惯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便今后能严格要求自已, 规范自已,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形成群体师表形象

小学生积累的知识是十分贫乏的, 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学习, 都需要接受指导, 因此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更是“行胜于言”。农村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 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以身教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注意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群体感染力、约束力影响、鞭策学生, 成为学生的楷模。

作为教师, 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 就必须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实行成功教育的前提是尊重、理解甚至喜爱每一位学生。

首先, 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没有理解, 尊重就无从谈起。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 理解他们的处境, 找到引发错误的原因, 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 要尊重学生。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重视学生的情感, 发扬其积极因素和优点, 容忍并尽力弥补其短处和不足;维护学生的尊严和爱好, 相信学生能自已选择和决定, 促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再次, 要关注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 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人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得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让学生时刻能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剖析、自我监督。所以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名教师,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授业解惑, 关键还要传道。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为学生的心理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 更会影响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是学生展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平台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经常性的行为实践中养成的。有些习惯特别是好习惯是有反复的, 需要经常提醒, 持之以恒, 需要长期有意识地注意。在学校, 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监督下, 已经养成了一些讲文明、尊师长、懂礼貌的好习惯。但是, 可能一回到农村的家里, 由于对自已的放松或受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生就会把那些好习惯又抛之脑后了。这样, 即使再回到学校, 他们很可能还会保持不良习性, 一时又难以改变。学校教育学生要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但是, 往往低年级学生做得比较好, 高年级学生就很难做到, 这里面除了学生个人的身心因素之外, 也反映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持和巩固。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的常规入手, 从家长自身做起。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在教育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 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来引导、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做文明小标兵”“诚实守信, 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班级之星“评比活动, “弘扬民族魂, 体验新三好”等德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等, 使学生受到教育,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号召和倡议学生学习身边的好榜样, 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比学习、比礼貌、比进步的良好教育氛围, 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增强活动育人的效果。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 美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学校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更好地引导、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 学校有责任美化、绿化校园, 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 优化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 能把生铁炼成钢。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样东西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整洁美观、文化浓厚、优雅舒适的教室环境, 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方式。

(三) 和谐的人际关系

校园的人际关系是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及学生之间相互组成的。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热爱学生, 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出发, 尊重学生的人格, 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 有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熏陶和持之以恒,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绿色的成长环境, 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 促使他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龙振扬.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0) .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13

蒋秋萍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做人,并从做人的基础上成长为各种人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我班针对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研究。现就结合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谈一些粗浅之见,不当之处,望斧正。

一、建制立规,使《规范》具体化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为此,我们首先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实际贯彻落实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以各项制度要求来指导自己言行,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采用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向学生逐条予以讲解,不仅使学生明确《规范》中蕴含的道理,而且明确每项《制度》中规定的具体要求,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二、创设健康氛围,激发学生内在需要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和教育实践经验,创设一种愉快活泼、和谐协作、积极向上的教育气氛,以及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实施内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积极向健康向上的气氛中学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规范自已行为,自觉按《规范》的要求去做。

三、检查督促,引导学生自觉锻炼

好的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的道德形成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停滞的过程。由于外界的影响或是意志薄弱,在“转化”“形成”过程中,时时会出现“旧病复发”、“失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强化检查督促,引导学生自觉锻炼方可化铁成钢,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力量,形成好的习惯,从而使其一种品德最终成为自已性格的一部分。我们在探索实践中,主要通过:量化评估、自查自纠法、值勤检查督促改正法等来引导学生走上自觉锻炼之路。

四、齐抓共管,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分不开的。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德育队伍显然是不够的。学校不是世外桃园,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校外德育无人抓,德育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的40分钟的教育抵不上家长一句话,抵不上社会一分钟”说的正是此理。动用社会力量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对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树立大德育观念,发挥大环境作用,学校就主动出击,与家庭、社会开展共育活动,以保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各方教育力量的育人作用。学校的教育力量既包括学校本身的硬、软环境,还包括德育队伍。

另一方面,重视发挥德育基地作用,充分挖掘丰裕的社会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与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法律知识讲座等。每次活动都做到精心安排,寓教于乐,并有效地将学《规范》、守《规范》贯穿其中,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

第三,充分发挥家长、家庭的教育作用,我们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组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家校教育信息。既要求家长用自身的良好行为熏陶学生,又要求与学校积极配合,做好学生在家时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和训练的督促工作,及时纠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在待人处事、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当好家庭老师。这样也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在假期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空白”地带。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作为一项德育工作中的系统工程的构建,我们的德育工作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深度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真正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上一篇:华为管理文化下一篇:金工实习车工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