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

2024-05-23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通用18篇)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科技在孩子的环境周围无处不在,幼儿生来就对其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感兴趣,能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所渴望的。科学活动“弹性世界”就是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弹性物体的特性,探索其中的奥妙,揭开弹性世界的谜底,从而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并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弹性物体的兴趣,了解弹性物体的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寻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经验迁移应用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准备的材料:松紧带、橡皮筋、橡皮泥、海绵、弹簧秤、砝码、兵乓球、塑料球、木球、毛线、纱线、编织绳、积木等。

2、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的材料:合金钢线一条(长约30厘米,制作弹簧用)、铅笔、带一根弹簧的圆珠笔、树杈、橡皮筋、合成皮革一小片、硬皮纸盒、胶带纸、彩笔等。

3、教师事先了解有关弹性的知识背景(附后)。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试一试。

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教师简单介绍操作方法,然后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观察比较不同的物品在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现象。

1、将海绵、橡皮泥、积木分别用力捏一下,再松开手来,看一看它们发生的变化。

2、分别拍兵乓球、塑料球、木球,仔细观察哪一种球跳得高。

3、分别将编织绳、毛线、松紧带拉一拉,看一看哪根有变化。

4、用弹簧秤挂上重物(砝码),再取下,观察弹簧的变化。

二、想一想,答一答。

1、为什么海绵捏扁之后改变了形状,而手一松开又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2、为什么兵乓球、塑料球一拍就能跳起来,而木球却跳不起呢?

3、为什么松紧带能拉长,而其它线却拉不长?

4、为什么弹簧秤挂上砝码后会被拉长,取下后又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三、看一看、说一说。

观察图1,同样一个皮球,轻轻拍球和用力拍球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观察图2,为什么拉满弓的箭射得更远一些?

观察图3,弹簧秤挂上一个砝码后,弹簧被拉长了,再挂上另一个砝码,弹簧被拉得更长,为什么?

观察图4,用过大的力拉弹簧,使弹簧变了形,为什么弹簧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四、做一做、玩一玩。

1、拆装圆珠笔:教师可先示范一遍。让幼儿将带有一根弹簧的圆珠笔拆开,取出弹簧,体验圆珠笔在使用上的变化。装好弹簧后再试试,圆珠笔又变得方便使用了。

2、制作简易弹簧(见图5):将钢线沿着铅笔均匀地绕圈,绕完后将铅笔取出,即可得一条简易弹簧。试一试弹簧有没有弹性?为什么?

3、制作弹弓(见图6):利用树杈、橡皮筋、合成皮革片等材料制作。

4、制作“魔盒”(见图7):利用硬皮方纸盒、弹簧、胶带纸、彩笔等材料制作。

五、找一找、议一议。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弹性,并讨论这些物品是如何利用弹性的?

2、集体讨论:请小朋友都来当“小小发明家”,你还会用弹性物品(或弹簧)制造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

五、活动延伸

在科学角投放充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明制造其它有弹性的物品,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能力强的幼儿可让其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并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附知识背景资料:

一、什么是弹性?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改变形状,例如,竹竿受力会变弯(见图8),弹簧受力会伸长或缩短(见图9)。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发生了形变的物体,在一定限度内,当外力消失后,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发生形变的物体就不能再恢复原状。

二、什么是弹力?

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手会感到弹簧对手有拉力,用手压弹簧,使弹簧缩短,手会感到弹簧对手有压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要产生弹力,不过有些物体的形变通常很小,不容易被察觉。用网球拍击球时,拍网和球都发生弹性形变(见图10),拍网发生弹性形变,对网球产生弹力,同时,球也发生形变,对拍网也产生弹力。放在桌面上的书,压在桌面上,使桌面发生微小形变,发生形变的.桌面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见图11),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可见弹力发生在互相接触,并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的接触面垂直。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材料和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例如,射箭时,弓拉得越满,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箭就射得越远。

三、胡克定律

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在1660年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超过了弹性限度,弹力就不再跟形变的大小成正比,而且物体也不再能恢复原状。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 篇2

科学活动“插花”, 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 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 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 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 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 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 “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 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

2.探索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 培养探究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意识, 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组矿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块、小石头、橡皮泥、各种盘子、盖子、硬板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抛出任务“插花”, 发现花瓶易倒, 引起探索兴趣

1.师:老师做了很多花, 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 (矿泉水瓶) 。

2.教师请一幼儿将三朵花插在瓶子里, 提问:花插在花瓶里, 出现什么情况? (花瓶很容易倒)

二、初步探索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 在比较中了解不易倒的原因

1.师:今天带来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 我们要想办法使花瓶不易倒。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 等会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个花瓶里, 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使“花瓶”不易倒。如果你成功了就请你贴上自己的号码, 将花瓶放在花坛上 (地面有条线) 。

2.幼儿自由探索, 教师观察。

3.幼儿操作后交流。

师:风来了, 要看看谁的花瓶比较稳固。 (用纸对每个花瓶扇一扇)

预设:

幼儿行为一:同样装了石头, 一个倒了, 而另一个不倒。

教师的对策:拿出来比较。

师:刚才用了同样的风力, 为什么都装了石头的花瓶, 一个倒了一个没倒呢?

幼:因为这个瓶子石头装得比较少……

师小结:对, 石头装多了就比较重, 能使花瓶更稳固。

幼儿行为二:用光碟, 一个放上面, 一个放下面。

教师的对策:

师:这两个都是用了“光碟”。这个为什么倒了, 而这个不倒呢?

幼:一个放在上面, 一个放在下面。

师小结:对, 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 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盘变大了。

三、探索多种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 培养探究意识

1.师:桌上还有很多材料, 这回要请你想出跟刚才不一样的方法去试一试, 你可以使多个花瓶站稳, 比比谁想的办法最有创意。在花瓶上也贴上自己的号码。

2.幼儿自由探索, 教师指导。 (孩子可以想出两个以上办法)

3.交流讨论。师:我们来看看你们都用了哪些办法。

预设:

幼儿行为一:会用多种材料, 探索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盘变大、将花站直。

教师对策:考虑进入下一环节“探索不借助材料, 使花瓶不倒”, 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幼儿行为二:大多数幼儿都采用增加重量一种方法。

教师对策:调整计划, 改变原先预设的第四环节, 改为在教师的启发下, 幼儿继续探索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

四、不借助其他材料, 探索使花瓶不倒的原因, 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

1.师:现在桌上就只有许多花和花瓶,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使花瓶不易倒?

2.幼自由探索。

3.展示几种成功的方法。如:将几束花插在一个瓶子里, 将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

大班科学活动:茶叶 篇3

1.观察、比较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茶叶的外形特征,感知茶叶泡水后的细微变化。

2.了解茶叶制作过程和起源。

3.体验品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茶叶(白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银针、茉莉龙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组一份。

2.茶叶制作过程的录像。

3.记录纸人手一张、大记录表。

4.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1.聊茶。

师: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回家品尝爸爸或者是爷爷泡的茶,并了解茶的名称和茶的有关知识,有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茶的知识,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请幼儿讲述,鼓励幼儿讲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儿讲述完,教师记录在记录表上。

2.引导幼儿观察在桌面上的各种茶叶。

通过看看、闻闻、摸摸、说说、感知茶叶的形状。

师:有的小朋友为了和大家分享茶叶的知识,还特意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茶叶,就放在边上的桌子上,请小朋友去看一看茶叶的形状、颜色,用鼻子去闻一闻味道,并完成一张记录表。

(1)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2)请个别幼儿交流,教师作记录。

(3)小结:

教师:茶叶的形状都不相同,颜色也不太一样,有深有浅,但是闻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二)幼儿观察用开水泡后的茶叶的变化,谈谈茶叶的作用

1.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

师:茶叶到了水中,经过开水泡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2.小结:我们看到的是茶叶经过开水泡后,又慢慢变回刚采下来的样子,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红,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绿,闻一闻真香呀。

(三)品茶

师:这么香的茶想不想品尝一下。

(四)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师:这么香的茶是怎么制成的呢,我们张家港有一座美丽的山叫凤凰山,凤凰山上种植了许多的茶叶,前几天老师到凤凰山玩,特意去询问了当地的茶农有关茶叶的知识,拍下了一段录像,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了解茶叶的起源

师:人们是怎么知道茶叶可以用来泡水喝的呢?

在古代的时候,有个叫陆羽的人,有一次到山上去采药,觉得口渴了,附近又没有什么水。突然发现附近有一棵树,有很多鸟儿都在吃树上的树叶,他也摘了一片放在嘴里,顿时感觉不口渴了,而且精神也变得非常好。于是就把这种树叶叫做茶叶,用这种茶叶泡水喝,效果会比吃茶叶更好。茶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饮料,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采茶最忙的季节,我们一起去帮茶农采茶吧。

活动延伸:

继续探究“茶”知识。

游戏活动:茶馆。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为了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进行了聊茶这一环节。后来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欲望。

《物体的弹性》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 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弹性 篇5

1、设计意图

有弹性的物品在我们的周围非常的普遍,孩子喜欢玩一些利用弹性的原理制作的小玩具,但是他们只是觉得这类玩具好玩并不知道它的一些科学原理,而作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适当地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操作等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迁移生活经验,了解更多有弹力的物品从而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弹性物品的,有了这些弹性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帮助,使我们生活的更加舒适、美好。

2、重点难点

重点: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及物体弹性的用途。

难点: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及物体弹性的用途。

2.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皮筋、海棉、弹簧、橡胶做的小球等有弹性的物品若干。

2.记录单每组一张

3.生活中的弹性物品(枕头、弹性小玩具、弹簧秤等)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弹性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来玩一玩吗?”

*提出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桌子上的东西你可以用来捏一捏,拉一拉,玩好了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小秘密。

评析:教师提出清晰的要求让幼儿带着好奇去观察、操作,即让幼儿有了操作的欲望,又给了他们明确的目的,为下一步的讲述做好了铺垫。

*幼儿观察操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带着发现回到座位,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去玩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边操作边回答(如:拉皮筋的时候会变长,松手就变成原来的样子,捏捏皮球会扁下去,松手又鼓起来了等)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在玩材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桌上的东西在用力的时候他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的,不用力的时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种现象叫物体的弹性,原来我们桌上的东西是又弹性的。

评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请幼儿讲述时,围绕了弹性物品的特征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了表述,“例如在玩海绵时引导幼儿说出海绵在用力时会变形,松手(不用力)时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最后教师在总结更是让幼儿对弹性物品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理解的更加透彻。

二:第二次操作,加深理解。

*教师:“老师呢,又给你们在桌上准备了很多不同的材料,但是这次的材料有的是又弹性的有的是没有弹性的,要请小朋友来动动小脑筋把有弹性的物品找出来并记录在记录单上,但每组只有一张记录单要请一组小朋友来合作完成,并最后还要推选一名组长来介绍。

*幼儿再次操作

*每组推选一名幼儿上来介绍发现的弹性物品

*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进行总结,并将有弹性的物品放入篮子进行归类。

评析:这个过程是教师帮助幼儿再次理解弹性的过程,通过寻找弹性物品并进行表述,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弹性的概念,并且教师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尝试了用小组合作的方法,给了幼儿更大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在相互的讨论合作中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弹性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在平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弹性的物品呢?它有什么用?

*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补充或者丰富。如:沙发、床垫、弹跳床、自行车轮胎、弹簧秤等。

评析:通过两次操作以后孩子们对弹性物品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然后在引导幼儿从周围生活中入手,寻找生活中的弹性物品,使他们明白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弹性物品,这些东西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帮助,是我们生活的更加舒适、美好。

四:增加生活经验,制作弹力毽子

*教师出示一个弹力毽子引起兴趣。

*教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你们想来做一个弹力小毽子吗?

*教师指导幼儿学做毽子

*幼儿将做好的毽子拿到操场上玩。

评析:这个过程即是生活经验的再次迁移,又为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以用这个做好的弹力毽子来参加体育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三、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2013-04-03 | 酒精灯 水蒸 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摘要:但要注意安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过程建议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

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延伸提示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 篇7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 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 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

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幼儿会折纸, 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 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 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 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 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 (教师多备一些, 用废旧的纸, 但要平整) 。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 (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

3.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 (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 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 (有人能放多, 有人少) 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 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 准备充足的材料, 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 因此, 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 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 四人为一桌, 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 也便于后面活动时, 幼儿能方便地分组, 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纸, 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 想想办法, 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 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 引出了探索主题。

2. 幼儿每人一张纸, 尝试折、卷等方法, 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 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 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 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 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 与此同时, 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 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 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 引导幼儿探索

1. 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 幼儿猜测后, 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 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 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 都不急于动作, 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 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 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 看看用你的方法, 可以放几块积木。

——用两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 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并惊奇, 与其说这是实验, 还不如说更是游戏。

5. 教师出示记录表, 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 每组一张表格, 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 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 一个记, 一个放, 也可以轮流放。

6.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 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 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 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 更加有冲击力。

三、讨论, 再次进行实验

1. 幼儿搬椅子转成半圆坐, 一起参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游戏, 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神奇和惊讶,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讨论后的活动会使他们的实验更精彩。

2.出示不同幼儿折的纸, 引导观察比较。

师:怎样才能放更多的积木?

——这次的讨论对后面的实验以及实验会给幼儿带来的惊喜, 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排除不必的干扰, 形成讨论的氛围, 从而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 让孩子获得新信息, 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师:通过交流, 我们发现纸折的次数不能太少, 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先让纸自己能站稳, 再小心地轻放积木, 不能碰桌子。

——教师的小结语也是经过提炼的, 不仅仅是大家的发现, 更是对下一步实验的规则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实验更具科学性。

3. 设置挑战, 再次尝试。

师:刚才, 我们在纸上放得最多的是14块积木, 现在大家换张纸重新折, 再试一次, 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放得最多。

4. 教师出示记录表, 提出第二次记录的要求。

师:两人一组一张表格, 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提出记录的要求, 培养记录的习惯, 对实验很重要。

四、交流

1. 细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记录。

师:把纸的折法记下来, 把放积木的结果也记下来。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一旦发现自己的猜测出错, 往往不愿意面对, 因此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2. 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发现。

师:你和好朋友在实验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几块积木?说给我们听听。

——在活动中, 孩子感受到哪些内容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活动思考与教学策略

对孩子而言,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 在动手中去发现。在这个活动中, 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纸”和“积木”给孩子进行操作实验, 把有关力的科学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游戏, 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 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 努力让孩子从探究游戏中感受快乐, 获得智慧。

一、感受

1.感受惊讶。

思考: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神奇, 产生探究欲望和兴趣, 不断体会神奇, 增加新经验。

策略:选择孩子最常用的学习用品纸张和游戏用品积木进行操作实验, 而结果是让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张薄薄的纸, 经过自己的变形居然能放上那么多的积木。

2.感受亲历。

思考:鼓励孩子亲历实验的过程, 感受物体变化带来的心理体验。

策略:活动不是一种事先安排、因果必然的过程, 而是以游戏的形式, 让孩子亲历探险探究的过程, 体验成功的感觉。

3. 感受兴趣。

思考:对孩子来说感受科学的趣味, 比“懂得科学”更重要, 让孩子体会实验是有趣的, 像游戏一样, 从而感到科学的趣味。

策略: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不同实验结果, 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意识, 为了超过同伴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兴趣。

二、提炼

1.提炼经验。

思考:纸张的变化与力的关系, 这方面的经验是孩子所缺乏的, 在自然状态下即使看到也想不到。

策略:让孩子从最初的自由操作中提取经验, 过渡到与同伴交流经验, 逐渐到进行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在操作中逐渐积累经验, 从而发现实验结果的神奇。

2.提炼习惯。

思考:成功来源于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幼儿入小学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大班科学活动:瓶子魔镜 篇8

矿泉水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孩子把它灌上了水,在盥洗室里玩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发现了灌了水的瓶子能让眼睛变大、鼻子变形。我也很好奇地反复操作,竟发现瓶子里还有这么多奇妙的影像变化:拉长、变宽、放大、缩短、甚至还能水平翻转和上下翻转!由此,我开展了一次集体活动“瓶子魔镜”,一是可以满足更多孩子的需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二是通过让幼儿反复探索透过装满水的瓶子可能看到的不同影像,将幼儿随意的玩耍、零散的经验加以提升;三是可以不断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意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活动目标:

1.对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物体时出现的影像变化感兴趣,并能表达自己的真实发现。

2.学习验证自己或他人猜想的方法,探索影响影像变化的秘密。

3.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学会观察、迁移运用他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

(1)在主题活动“有趣的影子”中,幼儿已了解透明瓶子透视、透光的特点。

(2)幼儿已有用简单的符号或数字进行记录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表面光滑平整、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人手一个;

(2)隐藏蜗牛的花园图片、猴子站在树上伸手摘月亮的图片和树叶图片人手一份;

(3)记录表;

(4)视频课件(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猴子摘月亮图片,出现上下翻转的影像变化,呈现出猴子捞月亮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发探究兴趣

教师(出示装满水的瓶子):老师带来了一个瓶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猜猜,如果用这只装满水的瓶子来看东西会怎么样?

二、反复探索,发现变化,探寻奥秘

1.自由玩瓶,发现水瓶魔镜。

教师:“这是一个瓶子魔镜,现在请你们就用它来看一看旁边的小朋友和活动室里的东西,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幼儿拿瓶,自由透过瓶子看事物。

(2)交流分享,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根据幼儿的分享及时追问:“噢?有变化?什么变化?请说给大家听听!”、“他看到的现象你们也看到了吗?试试看吧!”、“还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肯定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真实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游戏情境中,幼儿既明确目的又自然融入,在自由玩瓶的过程中发现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物体会出现变化的影像现象,接纳他们真实而多样的发现,不断地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的愿望。)

2.“和蜗牛捉迷藏”,探索影像放大的秘密。

教师(出示“隐藏着小蜗牛的花园”图片):“花园里的小蜗牛和我们捉迷藏,它们很小很小,请你先用眼睛去找一找,看看有几只蜗牛?”

(1)幼儿用眼睛观察花园卡片,寻找图中隐藏的蜗牛。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找到蜗牛以及藏在哪里的蜗牛容易被找到?哪里的蜗牛不易被发现?

(设计意图:观察是探究的基础,引导幼儿学会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寻找发现蜗牛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观察、细节观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为探索扫清障碍。)

(2)交流与分享。

你是怎么找到小蜗牛的?

(3)对比用瓶子和眼睛两种方式看的区别,发现影像放大的变化。

教师:用瓶子再找找小蜗牛,看看到底能找到几只?用眼睛看蜗牛和透过瓶子看蜗牛,看到的蜗牛一样吗?

(4)幼儿用瓶子观察蜗牛图片,自主探索、对比发现。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拿瓶的方向和幼儿是否能看到放大的影像?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5)交流与分享,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

教师:用眼睛看蜗牛和透过瓶子看蜗牛,看到的蜗牛一样吗?

你是怎样拿瓶子的?还有其他的拿瓶子的方法吗?

竖直拿瓶、横着拿瓶、斜着拿瓶都能让蜗牛放大吗?都能看得清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你是怎样拿瓶子的?”简化关于瓶子方向、角度的目标指向,提醒幼儿关注拿瓶方向和方式多样性,将关键经验前置,为后续探索打下基础。)

(6)师幼共同小结:瓶子魔镜不管是正着拿、倒着拿、横着拿、斜着拿,只要靠近图片,图案就变大了。瓶子魔瓶不仅能够放大图像,它还有别的魔力,能变出其他有趣的现象。

3.从猴子“摘月亮”到“捞月亮”图片,探究影像上下翻转的秘密。

(1)教师(出示猴子摘月亮的图片):小猴在干什么?月亮在哪里?小猴的手向着哪个方向?它站在哪里?用瓶子魔镜看会出现什么呢?

(2)幼儿大胆猜测后观看视频验证猜想。

教师:你看到小猴怎么样了?你从哪里看出它倒了?

(设计意图:带领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是为了让幼儿在观看视频时发现现象的变化,学会通过细节比对影像与原图的方法。)

(3)讨论与猜测:为什么猴子会倒过来捞月亮?怎样做才能看到猴子“捞月亮”呢?

(4)幼儿尝试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会调整瓶子与图片的距离?

(5)交流与分享,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个现象的?

谁还没有试验成功?不着急,慢慢试。

(6)梳理经验,探究影像变化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独特的指纹

二、活动年龄班

大班上学期

三、活动由来

(一)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1、”儿童的科学“是一种有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使幼儿通过观察获得的有关事物和现象的具体、个别的经验。它是直接的、具体的、具有描述性的,而不是间接地、抽象的、解释性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观察类的科学活动设计。

2、”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不断改变,当这些直接的、间接地经验与幼儿已有的经验不一致时,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同化、整合就导致了幼儿认识的改变。

3、”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的色彩,儿童不能可观的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而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正如皮亚杰说过的,游戏是”儿童所选择的使自己相信的现实“。儿童常常在这个假象的情景中观察着现实、探索着科学。

(二)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科学学习目标和内容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我设计的此活动就是想要儿童在观察中发现、分析指纹的独特,并能与伙伴进行合作交流,体验到在探索中有所发现的喜悦。

2、《纲要》在科学领域的内容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指纹这个事物是每个小朋友都熟悉的,也很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比较好开展活动。

3、《纲要》还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独特的指纹这个活动会为幼儿提供指纹图片,指纹画,指纹的家的指示牌等等材料,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分享交流。

4、《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指纹的这个活动正是想实现这几个目标。

(三)个人了解的情况

在暑假时参加的补习班中,有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发现在一次用染料涂色的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的大拇指上沾上了颜料,印到了画纸上。同组的小朋友发现了,都来印自己指纹,他们发现,怎么有的指纹形状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于是跑过来问我。《纲要》中提出:”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认识指纹、了解指纹。这个活动正是在幼儿充满兴趣的探索中得来的。

四、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三种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观察比较指纹,并能分辨不同类型。

3、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体验发现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1、物质环境及材料准备:指纹画一张、指纹类型PPT、警察破案短片、观察记录卡片、指纹的家指示牌、指纹身份证卡片、印泥、抹布。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六、活动基本环节

(一)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指纹画,引导幼儿发现指纹。

-直接出示指纹画,让幼儿观察,提问:这些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手指印的)

-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在哪里?看一看,是每一个手指上都有的吗?像什么?

(二)活动过程

1、了解指纹的类型,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活动目标1)

(1)看一看和旁边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指纹)

总结: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2)我们现在知道了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指纹PPT)小朋友们看,第一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二种叫蹄型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马蹄;第三种叫涡型吻,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卡片,小朋友要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把每一种类型的个数写在卡片上。(考虑他们可能不识字,卡片上有三种指纹形状的图案,这个环节老师可参与到小朋友中与他们共同观察。)

2、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指纹类型的认识(实现活动目标二和目标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大班科学活动:线的连接 篇11

1.在游戏中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连接后出现的有趣变化。

2.会用符号记录,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体验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记录纸1张,小组记录用纸和笔,棉线。

2.经验准备:幼儿人人都会打结。

活动过程

一、两根线的连接——初步感知连接后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根线,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它们连接起来?请小朋友每人拿两根线试一试,

师:你们都连接成功了吗?有没有发现连接后线变得怎样了?

教师小结:用打结的方法可以将两根线连接起来,一头连接后线变得更长了,两头都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圈。

二、六根线的连接——感知不同的结果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发猜测。

师:我这里还有6根线。今天我们就要用打结的方法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线的连接”。这个游戏需要三人合作才能玩,谁愿意做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游戏?

师:请你们面对面站在我的两边,我来握住线的中间,右边的小朋友把右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左边的小朋友把左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

师:游戏正在进行中,我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动脑筋猜一猜,等他们打完所有的结,我把手松开,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

2.分组讨论,记录结果,展示交流。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请你们和组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蓝色的记录纸上。记好以后请组长把它贴在大记录表上“我的猜想”这一栏,你是第几组就请贴在第几格,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想法,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你们认为我把手松开以后,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的想法很多,有的认为会变成一条长长的线,有的认为会变成三个圈,还有的认为会变成一个大大的圈……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记录发现。

师:那么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还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吧!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6根线,请你们三人合作玩这个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1)中间拿线的人一定要等两边的人将所有的结全部打完才能松手:(2)打结的人一人负责一边,要两根、两根连接在一起。(3)打完结松开手以后,请仔细观察,把发现记录在粉红色的记录纸上。并展示在大记录表上“我的发现”这一栏。

4.交流分享,表述发现,总结提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一下?

师:哪一组的结果和他们是一样的?还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师:我和小朋友合作的结果会和你们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居然和你们不一样,线的连接真有趣!

三、多根线的连接——进一步体验、感受连接的多样性

师:如果用更多的线来玩这个游戏,会有更多的变化、更多的结果吗?为什么?真的会是这样吗?想不想试一试?

师:这一次的玩法和刚才的玩法有些不一样,请听清楚游戏的规则:老师站在圆心握住线的中间,请每个小朋友在圆上找个点子站好,依次上来每人拿一根线,然后和边上的同伴一起合作把两根线连接起来,

师:检查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教师小结:线的连接真奇妙!用同样多的线做连接竟然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果!那么,6根线的连接究竟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呢?以后我们可以在科学区继续探究,把每次游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变化!把你们的发现和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 篇12

一、切实激发幼儿记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记录兴趣的培养,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科学的记录氛围,进而激发并保持学生记录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首先,教师可以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记录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以及户外游戏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被活动中的某些事物所吸引,但是幼儿的兴趣以及注意力会很容易被转移,当他们发现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事物时,就会将先前的所见全部忘记,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置观察记录表或者是观察记录本, 当学生有所发现时,就可以及时地记录下来。其次,不断丰富幼儿的记录方法。 当前,记录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个人记录、 小组记录以及具体记录等,它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学生选择正确、科学的记录方法,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供适宜的记录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录

有效的记录是新形势下大班幼儿教师教学的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必须提供适宜的记录表, 为此,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针对不同的活动要采用不同的记录表。 如全封闭式的记录表就不应用于个别化的学习活动中,因为在全封闭的记录表中,学生根本得不到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时教师能够用到的就有全开放记录以及半开放的记录。 比如教师在讲授与“ 磁铁”有关的知识时, 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录一下哪些物体有磁性, 那么学生的活动就会很快结束,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现磁铁的更多有趣的现象。( 2) 针对不同的阶段,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记录表。 众所周知,教师所选的不同的记录表有不同的用处,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活动的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合这个阶段的、能够实现学生发展的记录表。 ( 3) 记录的内容应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大班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操作摆弄的过程,这种由简到繁的记录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枯燥的知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 最终提高并巩固学生的记录能力。

三、注重幼儿记录的全过程

在幼儿记录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记录,及时发现幼儿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幼儿记录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首先,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观察、感知并体验身边的事、 物,做到尊重幼儿的同时实现提问的开放性。 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更多地倾向于平等, 这时教师就自然而然成为幼儿记录的支持者、合作者以及欣赏者,而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教学主导, 这既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 也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爆米花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等,让幼儿主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前提。 其次,不断鼓励幼儿,让幼儿学会创造性地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的方法有很多, 但在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仍旧采用传统陈旧的那种记录方式,就会降低学生记录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创新的方式去记录科学探索活动, 这种创造性的记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幼儿观察时不同的内心感受以及想法,是学生独特思维的呈现。

一言以蔽之,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记录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学生介绍这些有效的记录方法, 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录学习工作中, 这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进而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大班幼儿会渐渐观察到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发展以及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目前大班幼儿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地帮助学生探究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 篇13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由于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种特征,因此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按照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按照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可以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已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为之后游戏的开展减少障碍。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同花色的A,并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可以按照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环节能够认同同一种纸牌的摆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种模式,其他组轮流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排才能成功,并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他组摆放的模式,寻找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发现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数学核心经验是“模式”,但事实上也蕴含着集合与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晰化,这也就是集合与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基本单元。

2.体验参与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都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教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教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都有数字。

3.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教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纸牌接龙”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教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加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教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纸牌接龙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教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按照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如果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教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他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教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互相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断其他组说得正确与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如果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4.教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式。

(1)当幼儿无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以便按照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几个一组”时,教师可以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辨别“是否每组都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与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现同一种接龙方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表达。

5.教师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次接龙涉及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设计 篇14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2、引导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3、帮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爱吃的食物。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帮助幼儿了解四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2、在场地四周分别放置熊猫、小兔、猫和狗的头像;竹子、罗卜、小鱼和骨头的图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

讲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带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幼儿扮饲养员,手拿画有动物爱吃食物的图片站在起点后。游戏开始,教师说:“现在小动物们饿了,想吃自己最爱吃的食物,看哪个饲养员喂得有对有快。”说完让幼儿喂小动物。

分组进行比赛。

让其中一组做的好的幼儿做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对喂得对有快的幼儿,教师进行表扬。收放教具下课。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 篇15

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王国》时,部分幼儿对“乌鸦喝水”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并主动提问“放石子后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教师捕捉到这一宝贵的兴趣点,及时生成了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这一课题正好契合了我园市级课题研究《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我们果断地将它确定为研究课题,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探求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二、在研讨中提升

幼儿园科学活动具有活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园位于蒋乔,当地沙石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最真实、精彩的课堂。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分别为大半瓶、半瓶、小半瓶,分别贴上1、2、3标签,每组一份沙子、一份石子……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乌鸦喝水》,导入活动主题。

2.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3.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5.小结:乌鸦在瓶子里加入石子不是都可以喝到水的,还得看瓶中水量的多少。

第一次研讨:

研教学目标:目标1偏低了,因为大班幼儿在平日的生活和玩水游戏中,已具备这方面的经验。

研材料准备:该活动中的沙、石材料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在瓶子上根据水位贴了数字标签,便于幼儿做实验记录,但没有标注水位,不便于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研活动组织:故事导入略显老套,可播放《乌鸦喝水》的电脑动画,激发幼儿兴趣;用石子实验后提问,乌鸦为什么不能喝到3号瓶的水,幼儿反应不过来,可先请幼儿观察3瓶水的不同水量,并将幼儿的发现及时记录在大记录表上,为后面作好铺垫;幼儿完成实验记录的时间有先有后,为减少消极等待,应让先完成记录的幼儿先交流,再把记录表贴到磁性黑板的相应位置。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调整为:

1.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在瓶中加入石子能否喝到水,还与水量多少有关系。

2.学会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乐趣。

3.在“设问——解疑”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意识。

活动准备调整为:在1、2、3号瓶子上标注原水位线,增加三只瓶子的水位记录表。

活动过程调整为:播放《乌鸦喝水》的电脑动画导入;在实验前先启发幼儿观察三瓶水的不同水位,并进行记录;在小组操作中,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结果,并将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

第二次研讨:

出现的进步:

开场动画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眼球;通过材料调整、科学记录的辅助,较好地实现了第一目标。

存在的不足:

小组操作中,当何乐小朋友拿着实验记录准备到前面交流时,张宇提出了异议:瓶子里的石子没有装满,如果装满了,水就会被压上了。为了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教师让他再试一试,结果他慢慢地琢磨、研究,教师和小朋友一边探讨着问题,一边等着他……导致活动过程松散、冗长。张宇之所以会提出异议,是因为他只参与了小半瓶水的探究,没有与其他水量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活动中的合作不够深入,幼儿在操作前没有就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自主地进行协商和选择,目标2达成度不高。

思考的问题:

怎样让乡土科学探索活动更有趣味性?老师们提出了增加“小乌鸦检测员”,每组提供一只封塑的小乌鸦,实验完成后,幼儿带领乌鸦飞到每个瓶口进行检查,看能否喝到水并及时记录结果。我为老师的创意喝彩,执教老师也高兴地采纳了这个金点子。

怎样培养幼儿“设问——解疑”的意识,我的提问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论,并逐渐形成了共识:在活动中可鼓励幼儿自主观察材料、记录表,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请其他幼儿解答问题。

第三次活动:

活动准备调整为:每组一只封塑的小乌鸦。

活动过程调整为:在小组操作前,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商量如何分工;在小组操作中,注意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发现玩小半瓶水的幼儿将石子放至瓶口,鼓励他进一步实验,在后面的集体研讨中,可展示该组幼儿的操作结果。

第三次研讨:

出现的进步:

因为增加“小乌鸦检测员”,幼儿的参与劲头更足了,活动气氛更为活跃;小组操作前的讨论很有效果,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实验,并乐于向大家介绍实验结果;在教师的鼓励下,部分幼儿能发现问题、主动提问、解答问题。

引发的思考:

乡土材料资源丰富,其他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吗?教师们听了我的提问,脸上表情异常丰富,都在心里说:看来还有四研、五研、六研呢!我微笑着点拨:科学教育活动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是正规的,也可以是非正规的;可以是集体活动,还可以是在区域中进行的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教师可将“乌鸦喝水”放进科学探索区域,大家都豁然开朗。

《地球》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6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初步感受地球吸引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各种小塑料玩具,糖纸,羽毛,纸偶,球,沙包)。

2老师作挂图两张。

3氢气球,普通气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1)游戏:幼儿运用操作材料,自由抛耍。老师同幼儿个别交流。

老师问:扔到空中的物体最后会怎么样?(掉下来)。

教师问:你们能让扔到空中的物体不掉下来吗?(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

2初步理解为什么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打开书第31页,教师讲述科学家牛顿爷爷的故事。

3进一步探索不同的物体或同样的物体其形状不同,下落的情况也不同。

(1)让幼儿自己选择两种物体做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如羽毛和沙包,并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一松手,这两张纸片谁先落地?谁后落地?(同时落地)。

教师与幼儿共同实验,将其中一张揉成团。(教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先落地?谁后落地?为什么?)

(3)教师出示两张挂图,并设计空气娃娃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什么?(空气)。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两个外表接近的气球(一个是氢气球,一个是普通气球)。

1教师演示,并提问:

(1)这里有两个气球,你们想想看,如果教师一松手,这两个气球会怎样?(落下来)。

(2)为什么一个气球落了下来,而另一个气球却上了天呢?

(3)你们想一想,当我们坐着飞机去旅行,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呢?为什么?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西的游戏。”(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

(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

(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而且还发现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5、延伸活动: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

《神奇的力》教学活动的反思 郭 艳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怎样让幼儿去理解吸引力呢?我选择了游戏活动——扔东西,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设计的活动延伸实验:如何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区域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孩子的积极思考引发孩子再次实践探索的兴趣,从而萌发幼儿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在实施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了一份观察和思考,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在预设活动中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使用记录表,但考虑幼儿缺乏基本的经验而选择了让幼儿自己选取实践中他认为落地速度比较快的物体,可结果和我意料恰恰相反,除了报纸和塑料袋都被孩子选择了,所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快慢的相对性及时的引进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也实现了自己教学活动穿新鞋走老路的突破。我觉得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材料考虑还不够细致周到,还可以丰富一些材料:如各种糖纸、包装纸、羽毛、雪花片、手绢、纸杯、吸管、橡皮泥、气球等

2、在孩子游戏时很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把他的发现告诉我,可是在集体交流中一些幼儿就不是很积极主动,对于这种现象我想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也有我们平时的锻炼引导原因。因为集体活动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所以以后我可以尝试设一个同伴交流的环节,让他们相互交流,分组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这样既鼓励了幼儿的交流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虽然在活动中我努力的要求自己做支持者和引导者,相对以往的教学活动我说的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孩子的实验、孩子的总结,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急于替代的现象。

回想以往自己的教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尝试,虽然每次实施中都会自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家上海老师的那份从容和自信”,但是每次也能在实施中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也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我想观摩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它能让我们不断的成熟,所以我们要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对其它教学活动的感悟:

第一、我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听课活动,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听棵模式,老师能带着期待的情感,积极的思想去听课。

第二、7节教学展示活动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体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都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再次实践操作的好素材。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刚开始整合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观摩活动象拼盘,什么都有就叫综合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老师的教学重点,又能深刻的领悟到学科融合的恰倒好处

大班科学活动:探秘磁悬浮 篇18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磁悬浮列车出现了,孩子们对磁悬浮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围绕这个兴趣点,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磁悬浮给人感觉蕴含着比较高深的科学原理。本次活动抓住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基本原理,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游戏探索活动:磁铁探秘、磁铁小车、磁铁悬浮、悬浮地球仪等,通过不同环节的操作,使幼儿感受到磁铁不仅可以吸住铁质的物品,磁铁的同名磁极还相互排斥的现象,满足幼儿探究科学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探索磁铁的特性,观察并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现象。

2.能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探索实验,让磁铁悬浮起来,初步了解磁悬浮现象。

3.发现生活中磁悬浮现象,感受科学的神奇,体会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标有磁极的长形磁铁若干。

3.每组三盒操作材料:第一盒:磁铁若干;第二盒:磁铁若干、磁性小车、卡纸做的轨道;第三盒:环形磁铁、粗细吸管、透明小瓶。

4.磁悬浮地球仪教具大的一个,小的四个。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对磁铁产生兴趣。

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秘的星球,星球上住着很多磁铁宝宝,他们身上都有着神奇的力量。今天它们就来了,看看盒子里有什么?

2.游戏探索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探索,探寻磁悬浮的奥秘。

游戏一:《磁铁探秘》——探索磁铁的特性,观察并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1)教师:你们的手上是什么?两块磁铁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2)幼儿探索。

(3)分享探索成果。

教师小结:不同颜色的磁铁放在一起,会相互吸引;相同颜色的磁铁放在一起,会相互排斥。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磁铁有红、蓝两色,有的孩子还能辨认说出“N”和“S”字母;通过操作、摆弄两块磁铁,发现不同颜色的磁铁靠近时会吸在一起,相同颜色的磁铁靠近时怎么也吸不到一起,帮助幼儿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现象。)

游戏二:磁铁小车——进一步体验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现象。

(1)幼儿了解1号箱里的投放材料。

游戏规则:请幼儿用手中的一块磁铁让小车沿着轨道前进,手和磁铁都不能碰到车身。

(2)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操作展示,相互分享经验。

教师小结:磁铁的相同颜色相对,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小车前进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运用刚刚探索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让小车前进,进一步体验和巩固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游戏三:磁铁悬浮——巩固并理解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现象。

(1)幼儿了解2号箱里的投放材料。

(2)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分享、交流让磁铁悬浮起来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小结:环形磁铁的相同颜色相对,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所以磁铁悬浮起来了。

(设计意图:提供吸管、透明的瓶子和环形磁铁,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环形磁铁也有红蓝两色。有了前面两个游戏的感性经验,在这个环节让幼儿在吸管和透明小瓶的帮助下,进一步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让两块环形磁铁悬浮起来。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向同伴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等待神奇现象的出现。)

游戏四:悬浮地球仪——初步了解磁悬浮现象。

(1)教师操作大地球仪,让孩子感受悬浮的神奇现象。

(2)幼儿分组操作,让小地球仪悬浮起来。

教师小结:哇,地球仪悬浮起来了!这就是利用了磁悬浮现象,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的科学知识,等待小朋友慢慢地去发现。

(设计意图:大地球仪悬浮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经过反复操练才能将地球仪放在精确的位置,使之悬浮起来。在音乐的烘托中,孩子们屏住呼吸看到老师让地球仪浮起并转动起来,会产生无比的向往,从而也有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所以老师准备了小的地球仪,在操作上相对简单,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科学的神奇。)

3.发现生活中磁悬浮。

(1)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磁悬浮?

(2)观看磁悬浮相关图片,引发自由联想:你想发明什么?

教师总结:老师相信你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ppt,进一步感受磁悬浮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欲望,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大胆想象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刚开学,班上的一个孩子跟小朋友们说起暑假去上海旅游,乘坐磁悬浮列车的经历,小朋友都纷纷提问,什么是磁悬浮列车呀?非常好奇。围绕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我们设计了科学活动“探秘磁悬浮”。

二、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挥团体的力量

幼儿园成立了磁悬浮讨论组,园长也参与其中并引领我们一起不断探索、讨论,最终设计出活动方案。从选题到教学设计过程,从材料准备到一步步实验过程,大家在讨论组里不断研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失败中总结,在反思中创新,经过无数次试教,打磨,最终呈现出完整的教学设计,充分显示了集体的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

三、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展开了对磁悬浮的探秘活动,通过游戏情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难度不断升级。孩子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汲取同伴的方法和经验,当看到自己的磁铁悬浮起来的时候,都会有发自内心的成功喜悦之情。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用正确的提示和精准的游戏规则引导孩子一步步探索,深入浅出,充分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操作游戏中,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从而逐步进入到磁悬浮的探秘活动中。

选择一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是这次活动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大方的表姐作文下一篇:移动互联——职业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