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

2024-08-23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精选16篇)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 篇1

早晨,祖母早早就起床烧饭、做事,她很喜欢花,院里种的更是多种多样的兰花、梅花、小野花……

种花是祖母的爱好,他时常拎着一桶满当当的水来到院里,弓下腰来到每一朵小花面前洒上一点水,让饥渴的小花得到释放。当所有的花洒上水是,祖母就坐在院里仔细的看着花儿们发芽、生长。她一直都这样,照顾每一朵花,,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

“哗哗!”的 大雨下下来,这对于我来说可是在雨中玩耍的好日子,可祖母却紧皱眉头,眼含怜惜的望着院里 不停地叹气 。

“祖母这些花有那么重要吗?”我嫉妒的问。“当然这里每一朵花都是我的孩子。”祖母说完 就望着雨,祈求雨放过那些可怜的“孩子”。

一阵雨过后,院里的花,落得落、弯的弯、残的残。祖母看着心痛不已。祖母的体形略胖,收拾这一个大院子总有些吃力,她一片一片地拾起一朵朵残花蹒跚的走着,小心翼翼的走着。

祖母更爱寻花、绣花。当找到一种没见过的花时,她会花的模样记下来,再回到老屋子里拿出秀布与针线,一针一线的秀,当她将要完成时,针好像要与她做对似的,刺破的他的手指,鲜红的血流了出来,可这丝毫没有阻止她绣花的热情。

祖母去世时,穿着一身花衣、花帽、花裤、花鞋,就这样去了。祖母是懂花、惜花之人,他也是最美的花。祖母临终时最放不下的就是那满园的花,母亲则大半给了别人,这样也好。可至今为止也不知道那些花都在哪儿,怎么样了,更不知祖母在异乡怎么样了。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 篇2

一、巧拟题目, 画龙点睛

中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甚至半标题作文, 都涉及到拟题。我们都知道,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文章灵魂的一种体现, 好的题目可以给文章增添神采, 所谓“好题文一半”。为此, 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拟题。

1. 修辞式:巧用修辞法, 使标题有新意, 有情趣, 从而熠熠生辉

(1) 运用比喻。如2008年山西中考作文题第二个题目是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以比喻句拟题为《生命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寓意深刻, 使文章笼罩上浓浓的诗意, 深情地呼唤人们去善待生命, 去感恩生命。

(2) 运用双关。如2006年百色市中考作文题是半标题作文“感恩”, 有考生拟题为《感恩那条寂寞的山路》, “寂寞的山路”既是具体的实指, 又是抽象的指“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读来使人强烈感受到一颗对家乡的拳拳之心在活跃地跳动。

另外, 还有设问 (或反问) 、拟人、夸张、对偶、对比、顶针、回环、反语等, 修辞的运用能使标题或生动形象, 或含蓄深沉, 或文采飞扬, 吸引阅卷者的眼球。

2. 引用式:模仿诗句、歌曲等, 可展示出文章标题独特的艺术魅力

(1) 引用诗句。如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第二道作文题是以“风雨”为话题, 自拟题目的作文, 有考生拟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考生把风雨比作“柳琴”、“喇叭”、“灯塔”、“悬崖”、“礁石”等, 紧紧围绕“笑迎风雨, 战胜自己, 走向成功”的主题进行阐述, 以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收尾和拟题, 恰到好处。

(2) 引用流行歌曲。如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中第二个题目是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拟题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考生用深情的笔调回顾自己参加体考训练的艰难历程, 并最终赢得体考成功的经历, 与材料中那只虫子何其相似, 从而体现了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引用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来拟题, 很贴切。

3. 反向式:采用反常理的思维命题, 令人吃惊, 可激起评卷者的阅读欲望

如2008年广西崇左市中考作文题第二个题目是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拟题为《向失败的自己致敬》, 考生抓取文题材料中“其实输也是一种人生”构思立意, 围绕“我”一天的不顺心之事, 大胆发出“向失败的自己致敬”这一反常规的感慨, 给“失败”以新的含义。

二、题材新颖, 不落俗套

题材新颖是说作文在确立主题之后, 要选择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材料来表现主题。选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关注热点, 与时俱进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意为文章要关心现实生活, 具有时代气息。当今社会, 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层出不穷, 我们若能把这些“热点”引进自己的作文, 定能使文章出新出彩。以200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作文题“当的时候”为例, 有考生联系发生不久的汶川大地震来写, 补题为“当黑暗降临的时候”, 文章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 以黑暗中学生向老师的诉说贯穿全文, 新颖独到, 真挚感人。

2. 新奇巧妙, 引人注目

那些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是好材料, 能突出主旨, 揭示本质, 但在应试写作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很少有人、甚至无人涉足的新奇材料。如2007年广西来宾市课改区中考作文题第一个题目是以“读你”为话题的作文, 有考生写题为《我学会了读你———李清照》, 有些古代文化名人的作品因为时代局限或个人经历, 主观意味浓厚, 如果不加选择全盘接受, 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文章反映的就是如何对待古人的文化遗产的问题, 很有现实意义, 一般的学生很难驾驭好这样的材料, 而作者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圆满的情节, 自然流畅的叙述, 使文章成为一篇非常成功的考场作文, 选材角度新, 引人注目。

3. 推陈出新, 老树生花

如200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作文题中第二道题是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拟题为《永不放弃》,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文章虽然记叙了苏武对汉家的忠义, 对民族的热爱, 但重点放在对苏武不屈的信念、永不放弃理想的坚贞执著精神的描写与歌颂上, 合乎作文材料的主旨, 是以古文新编的形式来写的, 旧曲翻出了新意。

三、开个“凤头”, 结个好尾

好的开头, 常被人们比喻为“凤头”。常用的作文开头有以下几种。

1. 悬疑式, 吊足胃口

如200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是个半标题“并没有结束”, 有考生拟题为《征程, 并没有结束》, 开头是:“今天, 坐在中考考场上, 看着中考作文题目‘并没有结束’, 心中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从来没有一道作文题目激起了我如此多的感受:惆怅、感伤、振奋……”。这样的开头, 一开篇就设置了一些悬念。

2. 引语式, 点化名言

如200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拟题为《尽力而为》, 文章开头引用生活中常见用语“十根手指不一般, 有长也有短”导出“如果我们具备的先天条件不好、能力不足也不要紧, 只要尽力而为就好”的中心论点, 很自然, 紧扣了材料的主旨。

3. 点题式, 开门见山

如2009年南宁市中考作文题是以“力量”为话题的作文, 有考生拟题为《微笑的力量》, 开头是:“微笑也有力量吗?是的, 这是千真万确的。”开头不绕圈子, 直接点题。此外, 这个开头也是另一种开头法:设问式, 启人深思。

作文的开头还有交代式、描写式、抒情式、总起式、联想式、倒叙式、比兴式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编筐编篓, 重在收尾, 作文也是这样, 尾结得好, 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 启发读者深入的思考问题, 从中得到教育。那么如何结个好尾呢?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 有利于文章的结构, 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 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 一曲终了, 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常用的作文结尾有以下几种。

1.照应开头式

如2009年广西来宾市中考作文题《铭记》, 有考生这样结尾:“‘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让我们一起铭记与书相伴的时光吧。”照应文章开头:“‘书’是多么美妙的一个字啊!因为有了书, 我的心灵才有了归宿。与书相伴的日子, 让我铭记一生。”这个结尾也是篇末点题式。

2.总结式

如2009年广西桂林市、百色市中考作文题《感受节日》, 有考生写成一篇议论文, 发表自己对节日的看法, 结尾进行总结:“感受节日, 我们应该学会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感受节日, 我们更应该懂得传承和发扬本国的民族文化精神。”

3.主题升华式

如2009年广西来宾市中考作文题第二个题目是“陶醉”, 有考生通过自己去乡下奶奶家的经历, 描写了乡村美景, 结尾以“我想, 大自然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 这就需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颗会体验美的心”收尾, 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4. 殷切呼吁式

如2009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第二个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有考生拟题为《愿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结尾用富于鼓动性的语言作结:“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 那就学会感恩吧!因为感恩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如果你认为世界公平, 那你更应该学会感恩, 回报这个世界的美丽!”起到“振臂而呼”的效果。

作文的结尾, 还有联想式、鼓舞号召式、戛然而止式、受到教育式、自我勉励式、祝愿式、一语双关式、歌声飘扬式、用幻想表达美好心愿式、高度评价式等, 不再一一赘述。

四、锤炼语言, 打动人心

语言是一种机智, 一种才华, 一种素养, 精彩的语言能让老师刮目相看, 如何锤炼语言, 让语言闪亮起来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运用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 常用的描写方式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等。例如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作文题“给我快乐的”, 有考生拟题为《给我快乐的自然》, 其中“廊内的春风轻轻拂过, 窗外的绿色流光溢彩, 春天的脚步又向我们迈近了”等句子, 景物描写惜墨如金, 一笔绘神。

2. 巧用修辞手法

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等。例如2009年广西北海市中考作文题《你和我》, 有考生开篇写到“你是我的启蒙老师, 你是我的指路明灯, 你是我的良师益友, 你是我的前进动力, 我衷心的感谢你, 我的书籍”, 采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 抒发了对书的强烈的赞美之情。

3. 活用句式

为使文章富于变化, 不呆板、不单调, 可以灵活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倒装句等, 还要尽量用短句。例如200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题《幸福的颜色》, 有考生写道“努力地为生活而奋斗吧, 你便会拥有最幸福的颜色!”这是祈使句, 作者用自豪的语言解读了色彩的内涵, 语言富有哲理性, 透出理性的光彩。

另外还有引用歌词、名言警句、歇后语、广告、标语、对联等, 增加内涵;准确运用动词或形容词、叠词;语言准确、含蓄、隽永、优美、凝练、有个性等。

参考文献

[1]中考命题大解密满分作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中考命题大解密满分作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中考命题大解密满分作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报告 篇3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提供了四十多个考区、近三百篇应试作文的最佳范本,它们或构思与众不同,或情节引人入胜。或修辞精妙绝伦,或语言文采飞扬……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效仿。该书提供的作文最佳解决方案,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写作中可能会走的弯路。

从黑龙江到海南、从贵州到江苏,各个考区的优秀作文我们都精心收录。这一篇篇经受住了阅卷教师的检验,以自身的独特亮点获得青睐,在千万的试卷中脱颖而出的考场佳作,如今从天南地北的各个阅卷场汇集到一起,在《20lO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中,以鲜活、实用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礼物!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在推荐该书时所说:“才情绽放的写作、慧眼独具的遴选、高屋建瓴的点评汇聚成了《20lO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这里不仅有写作技巧的精妙点拨,更有写作激情的唤醒点燃。建议你也读一读吧,激发写作的动力,享受写作的幸福。”

为集中表现中考作文的最高水平,让更多的读者先睹为快,“最创新”栏目特从《20lO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一书中遴选了大量颇具创新特色的满分佳作,并通过邮件、网络的形式向各地师生征集意见。经最终投票,我们刊登了这6篇年度“最创新”满分作文。

远方

四川内江考生

远方,包含着遥远的记忆,包含着现实的真实,还包含着对未来的希冀。

远方是一首美丽的童谣,催人泪下。

十里长亭,百人盛宴,远方是用七弦琴弹奏的相如、文君凤凰组曲。美丽醉人;

嫦娥江畔,龙山脚下,远方是以小提琴演绎的山伯、英台化蝶协奏,凄婉动人。

远方是一种难却的情结。发人深省。

孤帆远影。碧空尽头,远方是江水悠悠、念念难舍的情愫;

月下敲门。月夜推门,远方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思绪。

远方是一段刻骨的历程,无怨无悔。

自强不息,发愤著书,远方是司马迁宫刑后的坚毅,无悔于历史的真实:

边患迭起,祸乱无穷,远方是王昭君平息塞外烽烟,还原于大汉的安稳。

远方是一曲激越的战鼓,激励斗志。

易水萧萧,踏步而去,远方是荆轲为除暴灭恶而引吭的壮歌,悲壮激越:

横刀而啸,慷慨而歌,远方是谭嗣同为民族觉醒而击打的鼓点,悲愤激昂。

远方是一节椎心的记忆,震撼灵魂。

满目疮痍,销赃灭迹,远方是八国联军火烧三山五园,掠夺文明的野蛮,废墟在呻吟:

凄风苦雨,罪恶滔天,远方是敌国铁蹄掠杀三十万同胞。践踏人性的罪恶,民族在呐喊。

远方是将来的现实,现实是过去的远方。

解读远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喟叹远方的美丽、凄楚与悲壮:

着眼现实,国泰民安,和谐发展,感受现实的幸福、安康和喜悦。

过去的历史是远方,绝不能忘却它的辉煌、灿烂与凄苦:

未来的发展是远方,激励我们的勤劳、坚韧和创造。

说远方。既能明智、明理,更能冲击、震撼和荡涤灵魂;写远方,就是写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之强盛而读书的人生誓言!

满分理由

开篇,作者精心打造了一组排比句,妙说远方的内涵,总领全文,突出文章的主旨。然后,用一个奇特的比喻句“远方是一首美丽的童谣,催人泪下”,巧妙过渡,并用诗的语言和诗的意境深情述说历史上那些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远方”故事,将“远方”的内涵意蕴阐释得精彩绝伦。结尾不但强化了文章主旨,而且豹尾强音,振聋发聩!

这是一个喜爱读书、善于思考和运用的考生,他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白与贾岛、司马迁与王昭君、荆轲与谭嗣同,以及八国联军与日本侵略者等巧妙引入文章,不但表现出深厚的功底,而且展示了超人的智慧。

一个清晨的微笑

浙江宁波考生

一度反感母亲在中考之前求神拜佛的迷信活动。母亲为保我安心参考,也答应罢手。

直至今天,我才发现每天清晨母亲会偷偷起床,插上一炷香,冲着阳台,对着天光,在絮叨着什么。我是在凌晨四时偶然发现的,当时突然听到母亲打开房门的声音,然后是她拖着拖鞋急促地奔到阳台的声音,之后便是刻意压低的絮叨声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高香味道。

被骗是一种难堪的感觉,我猛地跳起,拉开房门,直冲阳台,怒目相向。

然而,不知前面那个罩着睡衣、蓬着头发、蜷着身子、拿着高香的母亲是因过于专注还是睡意蒙眬,她并未注意到我。看她蹲在地上的模样,我刚才的怒气已消,小声地叫了声“妈”。母亲却一愣,继而猛地一抖,以至于在几步开外的我都清楚地看到香灰被抖落了大半截。终于,她转身向我,站了起来。

母亲尴尬不已,拿着高香的手微微颤抖,不知所措地站着,似是一个做了错事等着挨骂的孩子。嘴角有些抽搐,然后撇开嘴,似笑非笑,欲哭无泪地给了我一个微笑。她老了,完全老了,与多年前照片上那个白净水嫩的姑娘判若两人,笑得也不那么温婉大方了,面皮惨白,嘴边的法令纹一笑就显了出来,眼角的鱼尾纹也有了一大片。母亲老了,信佛了,身为女儿的我却那么迟那么迟才发现这个显而易见的秘密,

“我想帮你,又帮不上,唉,你又不准……”母亲小心地解释,我没有认真听,只是呆呆地看着母亲。母亲有所察觉,不好意思地一笑:“看我,臉还没洗!”

之后,我便鼻子一酸,两行热泪没出息地滚落,母亲更是手足无措起来:“呀,呀,今天考试!”

我想,我怕是一生都会记得这个清晨母亲的微笑,牵强又苍老,却饱含母爱。

她们不知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她们只知。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得心安,其实她们已不需再做什么,她们做的已够我们享用一生。

满分理由

可怜天下父母心,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纵然女儿一点也不信佛,但是妈妈还是虔诚地举着高香为女儿祈祷。作者选择清晨母亲的这个姿势与微笑,很好地演绎了“母爱”这个宏大的主题。作者刻意将尴尬中母亲的那个微笑放大,极力渲染,以小见大,力拔千钧。

文章一气呵成,没有刻意雕饰,没有刻意煽情,简洁淡定的叙述却拨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弦,无论是母亲的尴尬,还是我的泪水,都显得情真意切。语言表达极其高效,不拖泥带水,简洁的句子随处可见,用笔娴熟精到。

误会

广西桂林考生

正值上班高峰,路上行人、车辆如织,公共汽车上更是塞满了人,犹如一个吃得过饱的醉汉,颤颤悠悠地进了站。脚上的扭伤时不时揪着我的神经。闻着满车的汗水味,听着耳边的嘈杂,我不停地抱怨:这么多人了,还停个啥?

车门艰难地打开,一窝蜂地又挤上很多人。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吃力地挤上来,站在我旁边。坐在我身边的那个瘦瘦的女孩微笑着对我说:“能往里一点吗?匀点位置出来吧!”接着向我身边靠了靠,想空出更多的空间给那抱着孩子的女人。我不满地瞥了她一眼:又不让座位,充什么好人?

那妇女穿着老土,很矮,也很瘦。她够不到车上的拉环,只好费力地稳住身子。怀里那个胖嘟嘟的孩子显然成了她沉重的负担。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涌出一种鄙夷的情绪。她跟我身边的女孩一样。让我从心底看不起。

就在我茫然想着的时候,我身边的女孩突然伸出了她瘦瘦的双手,对那女人说:“阿姨,我帮你抱孩子吧!”我在心里暗笑:想出风头也该像样点,为什么不把座位让出来——假惺惺的。

再看那女人。也全然没有反应。这一下。我更乐了——为那女孩自讨没趣而乐。想充好人、出风头、耍威风,活该!

众目睽睽下,那女孩收回了那双尴尬的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

一会儿,那女孩再次伸出了那双瘦瘦的手:“阿姨,我帮你抱孩子吧!”那女人有些狐疑。還是没有反应。我在心里更看不起那女孩:脸皮真厚!

但最终,在女孩的再三请求下,那女人把手中的孩子给了她。那女人没了孩子的负担,显然轻松多了,不停地向女孩道谢。

终于到站了,众人都蜂拥而下。我身边的女孩也缓缓地在座位上挪动——天啦!她竟是一个残疾人——她的一条裤管空荡荡的。

此时,如有一颗炸弹在我的头脑中爆炸,我怔了,我误会了她……

满分理由

开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再现了一个挤公交车的拥挤场面,字里行间透露出人物的焦虑、痛苦和抱怨。然后镜头聚焦,落到一个站着抱孩子的妇女和坐着座位的女孩身上。故事徐徐展开,通过女孩“提醒‘我’让位置”“要求抱孩子”“再次要求抱孩子”“再三请求抱孩子”等一系列行为和“我”的心理变化,让读者与“我”一道累积误会,直至真相大白,从而产生极强的心理落差,情节一波三折,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心理描写细腻真实,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在乎

江苏扬州考生

漫步于垄上,捧一抔泥土,感受它的馨香,阳光被指间梳篦,被时间渗透,氤氲在空气里的水汽游离着,却给我带来不经意的刺痛。

这片荒芜了的苑圊,又有谁在乎?

现代社会,其实就是几幢繁华的大楼、几条富丽的大街。它们不断拉高了、拉远了人与根的联系。

战死沙场,何尝不是一种落叶归根?千年的战戟和着烈士的血,滚入土地。剑煮酒无味,煮一杯为谁?“自将磨洗认前朝”,只为追寻那足下回肠的豪气。

在乎没了,性情自然消弭了。

仰望楼顶,会突然眩晕。而那些乐此不疲抢夺城市污浊空气的人们,连眼泪都不再晶莹。“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的超脱不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怕只能在梦中寻找了。

以摆脱土地的眷恋为荣的现代人,在生活的繁华中,拥抱虚空的人性。

在无人在乎的土地上,结出了大片大片的疮痂,人们在上方雀跃,却没有看见浓丽的血液,正欲喷薄而出。

流逝的落花、远去的鸿雁拉长了牧羊人的笛管。

风穿过苇丛,去寻找落叶的宿命。

我寻根,寻到了悲哀。

愿化一丛野草,诠释你的枯荣,在春日里生,在秋霜下死,土地是那多情的一瞥。

愿化一堆篝火,明灭之中,照亮世人的眼眸。瑟瑟闪烁,成为土地上的孤单。

而我只能在这里,用漫长而枯萎的句子记下对土地晦涩的思念。

为那远远的在乎,我无悔矣!举觞邀明月,伴我共唱荒野《狼牙阕》!

满分理由

本文突出的是寻根意识,作者将土地作为现代物质文明的对应物,一方面贬斥现代文明的物质化倾向,审视物质化导致的心灵虚空的后果,“拉远了人与根的联系”“连眼泪都不再晶莹”:一方面深情凭吊荒芜的苑囿、土地,抒发无人在乎的悲哀,表达守护土地、守护文化之根的愿望。

作者立意高远,一个初中生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思考,实属难得。本文语言上亮点频现,辞藻华丽、精美,漫溢着诗情与哲思的光彩。

远逝的“六一”

天津考生

我来自农村。因为上学晚,我比同班同学要大很多。

“六一”的经历已经有些模糊,城里孩子过自己的节日肯定会丰富多彩。我在电视里见过。可是,六月的庄稼有的要收割,有的要下种,幸福的城里孩子欢度“儿童节”的时候,我和弟弟陪着爸爸妈妈在地里挥舞着镰刀,顶着骄阳,滴着汗水。

家境清贫,几岁就知道把田间地头的麦穗拿回家。爸妈下地干活回来晚了,我会把鸡喂饱,关上院门,看好弟弟,不让他乱跑。有时候,弟弟哭着闹着向我要妈妈,我就找出一顶破草帽,插上几根狗尾巴草,从花公鸡身上拔下一根漂亮的羽毛,立在帽子顶上,让他戴着帽子当威风的山寨主,我给他当保镖,逗他开心。

除了吃饭,我说不出哪些零食代表着时髦。有一次,妈妈从亲戚家带回一个皱皮的小芒果,让我惊喜了好长时间。还有一次跟着爸爸去集上卖了猪,要给家里买些鲜菜的时候,我央求爸爸买了一斤桃子,当时没有顾得上洗,吃得我脸上沾了好多桃毛,特别痒。

爸爸外出打工,有次带回一台电风扇,我好奇地把手指伸向高速转动的扇叶,一声粗暴的呵斥唬住了我:“割断你的手爪子!”这样的温情只有我能听懂。

上学的路上有段河滩,雨水多时,要在水里蹚好长一段,担心,鞋打湿,就脱下来拿在手里,脚底板经常划出口子。其实,这不算什么,妈妈每次做鞋的时候。总会被针扎到手,我却帮不上忙。

上了中学的那一个“六一”节,正是“三夏”的大忙,时刻,家长是想不起来给孩子过节的。弟弟的同学在城里买了一个变形金刚,馋坏了他,天天央求着我给他买一个。坐着邻居的小手扶拖拉机,我和弟弟去了城里。看见服花缭乱的玩具,我顾不上弟弟,挑着,试着,玩着,兴奋地忘了时间,直到邻居找我回家,我才发现弟弟不见了。

我吓傻了,张着嘴不知说什么,邻居怕我出事,带上我跑到派出所报案,然后又沿着售货摊一路问下去。天快黑了。弟弟还没找到。我不敢回家告诉爸妈,又害怕弟弟有不测,“哇哇”地大哭起来。那一刻,真是天塌地陷了。幸好卖冰糕的老奶奶提供情报,民警叔叔才找到弟弟,最后把他领了回来。

从此,“六一”就远离了我。

满分理由

作者纪实性的描述真切地表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没有“儿童节”经历的成长历程,确实有些酸楚。人生的差异竟是如此之大,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不禁会自省和反思。对比中,城市里幸福得发晕的一代人,能否知道偏远乡村的同龄人的生活。不用干巴巴地说教,只是坦诚相告,乡村的“六一”便鲜活、真实地放在了我们面前,本文就是一个极佳的范例。

口语化的表述,非常有亲和力。过渡和高潮采用不同的语气,有别于中规中矩的叙述模式。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江苏南通考生

绿茵场,足球赛,世界杯。多少球迷为之倾倒。它们或狂歌,或劲舞,或大喜大悲,或声震云天。我喜欢足球,却不是这种状态。足球——我的老师,你教给我书本外的语文,如此“雅”事“柔”语,当然得“轻轻地告诉你”。

让我从2006年德国世界杯说起。

开赛前,解说员介绍参赛国概况:“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口只有110万,是历史上参加世界杯面积最小的国家。”我一听,感觉不对呀,前面说人口,后面却说面积,这不是“偷换概念”吗?“面积最小”改为“人口最少”才对呀!足球,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正是你,提醒我即使在時间紧迫的情况下,也要准确地运用概念,清楚地表达。

媒体在报道赛事时经常用绰号代替国名,例如“高原雄鹰”“斗牛士”“高卢雄鸡”“太极虎”“食雀鹰”“桑巴舞者”“南美探戈”……我就琢磨:这些绰号用的是什么手法呢?一番研究后还真的大有收获呢!“高原雄鹰”“食雀鹰”分别指厄瓜多尔、多哥。用的是比喻,寓意速度快,作风猛:“高卢雄鸡”“桑巴舞者”“南美探戈”分别指法国、巴西、阿根廷,用的是借代,借体是该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积淀:“斗牛士”和“太极虎”则是比喻和借代的兼用。足球,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正是你,在我面前展开了绚丽天地,使我对学习修辞手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在关注媒体报道时,发现记者尽量回避“胜”“战胜”这些一般用词,例如“高卢雄鸡撼倒桑巴舞”“一颗葡萄酸倒乌克兰”,多么吸引眼球的标题呀!前一个标题说的是法国胜巴西,后者说的是葡萄牙1比O胜乌克兰,“撼倒”“酸倒”都是根据比赛获胜一方国名的特点衍生出来的动词,多有创意啊!足球,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正是你,使我改变了马虎拟题的习惯,领略了“题好一半文”的魅力,学到了很多拟制妙题的技巧。

就在6月11日,世界杯又在南非燃起烽火。足球——我的老师,等到中考结束,我还会请教你,我还会将你与语文“联姻”,然后再一次轻轻地告诉你……

满分理由

2010年6月11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开幕,在6月15日的考场,考生就将其写入作文,可见其深厚的积淀和引新鲜素材入文的强烈意识。

本文妙处有三:从自己的爱好中选出“足球”,称之为“你”,别出心裁,驾驭自如,一妙:说足球却避开热得烫手的“追星”之类的话题,从足球与语文“联姻”切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二妙:以“我”说的是“雅”事“柔”语,当然得“轻轻地告诉你”开篇,幽默中呼应题中之“轻轻”,以“我”会“再一次轻轻地告诉你”收尾,强化题旨,“凤头、猪肚、豹尾”皆有,三妙。

我读《希腊神话》

江西考生

人生,处处布满荆棘,命中注定,生命不止,磨难不息,或许,换一种生活的姿态,哪怕平庸的生命也能焕发光彩。

——题记

前几日,偶然翻到一则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他因惹怒天神,被判了一种十分严厉的惩罚:将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山脚推上山顶。但由于诅咒,巨石在到达山顶的那一瞬间,又会自动地滑落到山底。他只得走下山,再次将巨石推往山顶,周而复始,没有终结——

这就是他的命运,仿佛世间的苦难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西西弗斯,是否为此而叹息不止,劳累不断?

步入初三,压力逐渐增大,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想起西西弗斯的悲怆,前途未卜,那一张张飘不完的雪花般的试卷,就像是一块巨石,压得我直不起腰来。不推,将会被石头压垮,坠入深渊:推,这何处是尽头?可是,生命之花还在开放,未来生活把握在自己手里,是推还是不推呢——我绞尽脑汁。

偶然间,又看到了西西弗斯的故事,终于让我读到了一个让我释怀的结局:一天,西西弗斯在搬运巨石的过程中,忽然觉得自己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优雅、美丽,于是,他专注地·观察自己全力以赴的每一刻,感觉到独一无二的尊贵感。这时,所有的劳苦、疲惫、绝望都在瞬间消逝,他开始全身心享受这份美感,不再抱怨。奇迹发生了,诅咒竟在那一刹那解除,巨石不再滚下,西西弗斯终于从永无止境的苦役中获得解脱。

忽然间,我豁然开朗,原来是我们自己诅咒了自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重了惩罚。细细想来,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怎么样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心怀不满,心生抱怨,那么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套上枷锁,这等于自设诅咒啊!

生活无处不苦,但倘若能放下与苦对峙的念头,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享受点点滴滴的美好,岂不是给心插上翅膀,重获自由了吗?谢谢你。西西弗斯,谢谢你,《希腊神话》,我不再彷徨,也不再迷惘。

满分理由

考生采用题记和小标题“众星捧月”的结构形式,将书本的内容和自我的实际感悟巧妙地穿插起来,结构优美。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篇4

“我的老师”的这道全命题作文试题,对考生来说,几乎不存在什么难度。因为凡是考生,一定都有很多“老师”,而且一定也写过有关“老师”的作文。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考生在写作中也就最可能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审题误区:

1、对“老师”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狭义的方面,使得考场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2、对“老师”只褒不贬,或者任意拔高,使得“老师”的形象严重失真,影响得分。要得走出以上审题误区,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超强的审题能力,同时,要真正走进生活,注重观察,并对观察对象有真切的感悟。【范文】 我的老师

说起来你们或许不信,我有一位好老师,它就是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还是让我讲讲我的这位好老师的故事吧。

那是五年前的一天上午,爸妈出去干活了,我做完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后无事可干,就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在我家的庭院里踢起了足球来。我们玩得很激烈,结果,一次带球突破中我被防守的同伴撞了个人仰马翻,倒下去的时候,将爸爸新栽的那棵葡萄树从靠近地面的地方彻底折断。我想,坏啦,看来只有让爸爸明年重新栽一棵了。为了让爸爸栽新的葡萄树时方便些,我“将功补过”,拿来锄头将那棵断了茎干的葡萄树连根挖了出来,然后很随便地就将它扔在了一旁。爸妈回来后,对我的做法很是吃惊。他们对我说:“孩子,没有一个生命不是在受挫中长大的,你应该明白生命其实很顽强呢。葡萄树的茎干是折断了,可是它的根却还活着呀,所以它还一定会长出新芽的!为什么要把它的根挖掉呢?”于是,爸妈又将我挖出来的葡萄树根很认真地栽回了原地。

第二年春天,那棵茎干被折断了的葡萄树还真的就萌生了新芽,到秋天的时候,它已经长得几乎与以前的大小没任何两样了。第三年,它长得快要高过房檐的时候,爸妈不得不给它搭了一个架子,很快地,它所滋生的藤儿就疯狂地爬满架子。秋天的时候,它甚至还挂上了第一串葡萄呢??近年来,特别是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我因故一次次遭受心灵的煎熬,但每每这个时候,我一想起这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我的内心也就有了战胜心灵煎熬的无穷的勇气,从而一步步让自己强大起来,再没有什么挫折能让我臣服。

现在你们相信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是我的好老师的原因了吧?一定是了!【解读】

我的老师中考满分作文 篇5

开学那天,我心里很忐忑,心想我们的新老师会是个怎样的人,但见到梁老师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平易近人,非常可爱。随着一年多接触,越来越发现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负责任,对同学奖惩分明、不偏不向。

梁老师教我们英语,读单词,教我们写好作文,教我们为人处事,纠正我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思想。她给我认真讲课题目时,如果我们还不懂,总是不厌其烦地再讲一遍。假设有人回答题目的时候,回答错了,她不会责怪,而是把问题重新具体地讲一下,让大家都听明白。不仅如此,老师还教我们做贺卡、手抄报、书签……梁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又一桌丰盛的精神粮食,让我们吸取了充分的营养,让我们变得更自信、大方,更优秀。梁老师真是位负责人的好老师。

梁老师待每一个同学奖惩分明、不偏不向。哪个同学或哪个组做得非常好,老师就给他们减免作业,让别的同学知道,表现得好是那么美妙!竟可以免作业!于是,这种事也激励了我们好好表现。差同学变好了,老师表扬他、鼓励他,让他继续努力;好同学出了什么差错,老师也不会偏向,非常公正地批评他。

我的快乐中考满分作文 篇6

我爱玩,“天地穿梭”过山车,既惊险又刺激。当真的坐上那“腾云驾雾”的过山车时,我紧张害怕。我知道,已经没有回头路……听着那可以将耳膜都震碎的尖叫声,我惊恐得全身颤栗,感觉魂魄已经到了嗓子眼。正在这时,你出现了,在我惊恐万分之时,你在我耳边低语:别怕,闭上眼,减少恐惧。深呼吸,放松自己,你很安全……然后慢慢睁开眼,看前方,你会获得力量……享受翱翔的畅快与刺激吧。或者你也可以像别人那样大声喊叫出来……我照做了,深呼吸,放松,慢慢睁开眼。真的没有了恐惧,身子也渐渐舒展开来。在人们阵阵的尖叫声中,山车像蛟龙一样上天入地,时而盘旋飞舞,时而俯冲仰卧,时而缓时而疾,载着我像凯旋的将士迎风呐喊,振奋激昂。

你总是这样,在我需要的时候来到我身边。你像明灯一样给予我指引,我的人生道路因这些经历而丰富多彩。

学习压力很大时,你告诉我,生活是块巧克力,尝过味道了,你才知道怎么选择可口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那亲切温暖的话语又在我的耳边响起,说笑话逗笑我,安慰我,心扉敞开的时候心结也就解开了。学习上遇到难题,能感觉到你用手轻轻抚摸着我,开导着我,慢慢的我的心平静下来;你提醒我不能骄躁,仔细读题认真做题。当竞选或比赛上碰到了劲敌,微风拂过,我知道是你在牵挂着我,“重在参与,积累经验。凡事尽心努力,遗憾也很有意义……”我的信心倍增,取得了一次次的好成绩。每每那时,总能感觉到你就在我身边,内心与我一样充满激动和喜悦。

有许多快乐和温暖来自于你。感谢你在我身边。

你说,快乐是香香甜甜的奶茶,心暖便快乐。我说,你就像那一杯杯“快乐的奶茶”,氤氲芬芳了我的生活。

开朗乐观的你,率性善良的你,奋进向上的你……这样的你一直在我心中,陪伴着我。你是信心,你是理想,你是彼岸,你是未来。自从有了你,我自信,我坚强,我努力,向着明天快乐进发。

快乐有你——那个心中的自己。

聚焦中考满分作文之内容充实 篇7

【得分秘诀】内容充实,见解独到

1.得分综述

新课标为中学生写作能力设定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即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么,这一要求在中考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划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客观地讲,“无内容”的作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能做到“内容充实”的作文也是少数,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可见,内容是否充实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成败。

2.得分方略

怎样才能让内容“充实”起来呢?

招式一:联想、想象,丰富内容。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片段示例: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里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选自中考满分作文《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上面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献身这个素材,一般同学在用这个材料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作为论据来用,往往是用“伟大的科学家布鲁诺为了真理勇敢地面对火刑,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真理的火炬”这样一句话就完了,未免单薄,如果像上文那样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后,你会发现布鲁诺的形象生动起来了,文章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招式二:叠加同类。这种方法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一个材料总是单薄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内容自然就充实起来了。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君不见,文天祥面带微笑挺胸作《正气歌》,引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挺胸走上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无韵之离骚”;君不见,吉鸿昌挺挺胸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

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司马迁、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人物。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到一起就有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也就显得更充实了。

3.失分解读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上的失分形式不尽相同,下面分别说明。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只是简单叙事,没有具体过程。叙事没有中心,东拉西扯,故事不完整。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一些同学不懂讲故事的要素,一件事总得有一个发展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可是许多同学写的文章往往只见开头、结局,中间的过程太简单,这样就显得内容不具体、不充实。再者,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里写了好几件事情,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包括议论性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事例和精确的理论论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有“货”,只好空谈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同学喜欢举一些“我的同学”“我的邻居”一类的事例,这些例子由于缺乏典型性,虽然勉强算得上有“内容”,但离“内容充实”就差得远了。

4.应对策略

写记叙文请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要写出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二是突出描写,用描写充实内容。一件事若是简单地叙述就无法做到具体充实,而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就能使文章塑造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曲折感人。

写议论文请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论据。没有论据,文章是无法达到充实的,要善于运用时空联系的方法广泛联系素材,充实文章内容。二是学会剖析论证,一篇文章光把材料堆砌在一起无法达到内容具体充实,列举材料之后还必须有细致的剖析论证,论证时可以采用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方法去分析。

我的理想中考满分作文 篇8

要问我为何想成为一名主持人,这还要从那次看电视节目的事说起。

那天下午,我在家看电视。节目索然无味,我不断换频道。突然,《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我,锁定频道,我便饶有趣味地看了起来。

节目进行中,我发现《中国诗词大会》不只选手们满腹诗书,落落大方的主持人董卿更是出口成章,让观众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无限魔力。就是在这中国诗词大会上,让我重新认识了董卿――她是个不可多得的出色主持人。董卿对各种诗词信手拈来。台下专家即兴与她探讨宋朝诗人石延年改编李贺的诗词的内容,专家说出上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话音未落,她不假思索,冲口而出:月如无恨月常圆。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经久不息。我知晓这掌声是对董卿的素养和文学底蕴的一种极高的一定与赞赏。她的诗词积累绝对不逊色于各位选手。我自然地产生对董卿的钦佩之情。

我对董卿的钦佩不只在于她对诗词的积累,更在于她的暖心。百人团中有一位选手的爸爸是盲人。从小爸爸教他诗词,并自己也维持阅读的习惯。董卿知道后就用双目失明的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来鼓励这位选手的爸爸。从屏幕的镜头特写中不难看出,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被她这暖心一举暖到了,甚至于有些人已经热泪盈眶。无独有偶。独臂女生张超凡登场了。董卿面对着如此一个让人怜惜的女生,说到:“每一个人都不完整,只是有的是看得见的残缺,有的是看不见的。”多么富有智慧,饱含人情味的话语啊!正是由于有了如此一位高情商,机智应变的主持人,整场诗词大会在近似于狂欢而又多情的环境中进行着,大会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高潮。假如没像董卿如此富有诗词情怀,心系舞台的的主持人,大会怎能会圆满成功呢?如此的主持人怎能不让人钦佩呢?赏析着董卿的魔力主持,当一名主持人的理想已悄然植根于我幼小的心田。

有理想就要扬起达成理想的风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目前开始,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如此我离我们的主持梦就愈加近了。从目前开始,我要博览群书,积淀我们的文化积累。使自己以后在主持的范围里游刃有余。

《我的偶像》中考满分作文 篇9

而在我的眼里,那位平常而又辛苦的劳动者——爸爸,就是我的偶像,令我敬佩。

我的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支起整个家庭,他呀身子瘦高瘦高的,经过岁月的蹉跎,像是已经饱含风霜了似的,脸部也长了皱纹。而在我的眼里已经是最了不起的爸爸了吧。

爸爸平时都很忙碌,辛苦,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他陪我的时间很少,所以平常交流的时间也不多,甚至可能有点生疏的感情,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知道他也一直默默的关心着我,他从没有训斥过我,爸爸跟我说话时都很平和,他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从来没有什么大的坏毛病,他不抽烟,每天都在辛苦的干活。

在母亲不在家的时刻,他会好好照顾我,他也会时不时的慰问我一句,爸爸对我们很和蔼,每一想起爸爸,我就会想起在家中爸爸帮着拿东西的情景,因为爸爸是在家中个子最高的,一旦我们够不着什么东西,就会叫爸爸来帮忙,想想那情景可真是和谐,美好啊。

而我最能听到爸爸的慰问的一句也就是:考试考得怎么样啊?这句话虽然问得有些不在意,但我回答说:就那样吧。爸爸就会假装有些生气的样子,说:肯定又没考好,看我打你的。可我根本不在意,因为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回忆,突然让我觉得是那样的美好,我和爸爸原来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呀。而且,当每次考完试后,我也常常会想到爸爸的这句慰问。

2007年天津市中考满分作文 篇10

心中的彩虹

提示:你见过天上的彩虹吗?每当雨过天晴,赤橙黄绿青蓝紫,常常会有一道色彩缤纷的天桥架在空中,那便是彩虹。她的艳丽,她的娇美,引发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想。你的心中也会有美丽的“彩虹”吧?如果有的话,她会是什么呢?是你的一种美好回忆,还是你的一种珍贵体验?是你的一种坚定信念,还是你的一种向往境界?是你的一种青春企盼,还是你的一种不懈追求……

无论她是什么,她都是伴随你年轻的生命走向成熟的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力量。你曾经为她激动,为她付出,请你以满怀的深情和流畅的文字,把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吧。

要求:①根据文章要写内容和表达特点,选择恰当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满分作文】

心中的彩虹

一考生

雨是风的痕迹,风是雨的信息,彩虹则是风雨后的美丽。

——题记

一滴水、一条小河经历了奔腾曲折、峭壁险隘的历程,体验了暴风骤雨、驾帆破浪的辛酸甘苦,最后汇入大海,衬出无尽苍穹的一片透蓝光辉,展现出一种水去云舒的美景。

也许,在大海看来,一滴水是卑微的,但它守护着心中的彩虹,最后终于汇入大海,使大海更广博、更蔚蓝。

心中念着卑微,我们总是难以想像那美丽的蝴蝶是由那难看的毛毛虫变成的,总是难以想像“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总是难以想像那小不点的蒲公英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生命从来就没有卑微与高贵之分,卑微只是人们强加的想像而已。当被人们定义为卑微的事物开始守候心中的彩虹时,生命就一定会变得美丽而高贵!

当画师在昭君的脸上点上一颗痣时,国色天香就不再美丽,却铸就了一座传之千古的“青冢”。在封建社会里,昭君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可她却凭着不屈而高傲的心,守候着她心中的彩虹。“一去紫台连朔漠”,卑微的她却成就了大汉帝国几十年的休养生息、韬光养晦。

或许在汉武帝的眼中,司马迁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史官,再蒙他的“恩赐”成了一个宦官,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司马迁,可他仍执著,最后创作出了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先河。当他一心守候自己心中那美丽的彩虹时,一座中国史学上的石碑已经筑成。

曲小雪,一个普通的留美学生。在那个拥有巨大财富与势力的银行家爱德华眼里,她再卑微不过了。可就是这个在爱德华看来是卑微的留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支起了自己的尊严,最后她赢了。那个所谓高贵的爱德华公开赔礼道歉,并向这个“卑微”的中国人赔了5250美元。小雪不屑,撕碎的美元,抛向天空。那一刻,异国的上空却升起了一道中国人尊严的“彩虹”。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他们都是卑微的,但他们不卑不亢,守着自己心中美丽的彩虹,最终让人们刮目相看。是啊,生命没有卑微,只要你拥有生命,并竭力去守护自己心中的彩虹,你的生命就会因此而变得美丽而高贵!

让那些自命高贵的人睁大双眼来看清你吧……

【点评】

我的成长档案中考满分作文 篇11

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就注重培养我的朗诵与主持能力。记得老师第一次让我主持节目,我既兴奋又紧张,想想挺害怕的,但又很想登上舞台表现自己,老师跟我谈心说:“天昊,这是难得的机会,平时你都是在班级里表现,这次机会可以练练你的担子,又可以增加你的经验,你一定要积极的参加啊!”我用力的点了点头。

可是,当主持人可不是好当的,每天中午,老师都要给我培训,几页的主持词,老师一行一行的读给我听,再一遍一遍的教给我,有时一个词语要读好多遍,读通之后,老师又一句一句的教我读出味道,往往一个中午过去,老师和我的嗓子都哑了。过了几天,终于到了主持活动的时候了,老师到后台搂着我说:“你上台千万别紧张,一定要放松,加油!”该我上台了,我紧张的走上去,看了看台下,只见乌压压的全是人,我的心快速的跳着,说出的话都是颤抖着的,但是,慢慢的,我就忘记紧张了,把和老师一起联系的内容流畅的表达出来,下台后,老师高高兴兴的鼓励我说:“表现太棒了,你可以勇敢的站在大舞台上了!”

有了这次的经历,我的胆子变大了,老师经常让我参加朗诵比赛,班里的,学校里的,我的胆量越来越大,朗诵水平也越来越高。再登上舞台当主持人的时候我觉得轻松自如,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我感觉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没有紧张,也没有害怕,像说顺口溜似的一字不落、一字不差的完成任务,有时我都觉得自己是“大师级”的主持人了。

但有时练习起来我感觉很累,所以老师再让我参加活动时我就有些怕累了,哼哼唧唧的说:“怎么又让我上啊!”我是听到我说这话,一脸严肃的对我说:“你怎么说这话呢!怕吃苦、怕受累是什么也学不到的!”有时累了我也会不高兴,也会发脾气,闹情绪,老师慢慢的调整我的心态,有时会哄我,有时会严厉的教育我,慢慢的,那种不积极的心态被我甩掉了,只有再有机会,我都会高高兴兴、信心满满的去准备,老师就会笑着逗我说:“不闹情绪了?”

我的老师陕西中考满分作文 篇12

厉害了,白老师!

自开学初,语文白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圆鼓鼓的丸子头扎得自然利落,一双深沉沉的大眼睛格外瞩目,过膝的长裙配上急匆匆的步伐,那叫一个“走路带风”。那时心目中的她,落落大方而又不失幽默,沉稳端庄而又不失活泼。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们与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了解。如今,说到白老师的性格特点,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直爽”二字——她时而被某位同学的言辞逗得开怀大笑,满脸涨得通红;时而又“晴转多云”,严肃的面孔震慑全场。直爽的性格,使白老师总是不加掩饰地表现出真情实感,简直称得上是“百变女王”……不仅如此,在教学方面,白老师也有着不同寻常的路数,而语文课也总是能为我们带来重重惊喜。还记得课上的“小型诗词大会”与“小型辩论赛”,还记得一幅幅手绘的课文插图,更记得那几次由课代表主讲的课文。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对此深有体会。从未尝试过讲课的几人,被白老师临时叫去备课。紧张准备一个中午的我们,面对全班同学在课堂上尽展“风采”,让我也过了一把教书的瘾。语文课,在白老师的手下多姿多彩,新意无穷。

厉害了,史老师!

升入初三,我们的教师队伍有了微幅调整,我们与物理史老师初见。虽然相处时间并不长,但史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却也令我难忘。第一印象里,这是一位严肃严格严谨的物理老师,一头如瀑的黑发直坠腰间,黑色的粗镜框、看起来厚重的镜片,却挡不住那灵动又锐利的眼神。为了更快地记住学生的名字,史老师让我们每人将自己的证件照贴在作业本一角。这种从未见过的记名方式,让我不禁在心里感叹这超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办事效率……物理课上,老师时常会随机找同学上前讲题或回答问题,当然也少不了那“一条龙”式答题。史老师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当然谁都免不了回答问题。以往少有的讲课方式令大家又体验一回“心惊肉跳”。自然,除了严肃认真的一面,史老师也常笑容满面,课堂氛围轻松融洽。对待工作,史老师有着极度的严谨与负责。一日日、一份份地认真批改作业,甚至有时还加上评语、建议与鼓励等;课下更是与学生耐心地进行交流沟通,深入了解情况……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谨处事。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 篇13

作文(50分)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原题特点】

2016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依然“稳中有变”,命题坚持前有同类阅读《茶道之精神》的熏陶感染,有诗意导语的巧妙开启;同时,命题尽显人文关怀,只要考生从“和、静、怡、真”四个字中任选一个为主题,且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供考生自由选择,便于考生展示才情;命题紧贴学生生活,要写好作文还得注意:

一、字斟句酌,写深写细。

可以说,“和、静、怡、真”四个字中任一个字,都可以繁衍出无数具体而深刻的内涵来。文体自选,给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提供了舞台。不管选定哪种文体,宜以小见大,从小巧切入,方可写深写细。如“和”,可理解为:和蔼、和善、和谐、和气、和美。再具体扩展一下,如待人要和蔼可亲,做事要心态平和,彼此之间要和和气气,一家相处要和和美美。静,可繁衍出:宁静、娴静、静谧等,拓展一下,要亲近自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时时刻刻保持内心平静。怡者:和悦,愉快。愉怡、怡目、怡然;适当拓展,如要常怀快乐之心,常持愉怡之情,常做怡人之事。凡夫俗子,因时因景,或喜或悲,也是人之常情。境界高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所谓真者,真心,真诚,真知,拓展一下:要真心做事,真诚待人,追求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巧妙拟题,引人入胜。

一篇文章的优劣,往往从标题的名字就可看出一二,作文标题的拟定也体现考生的语文素养,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拟定题目时,要体现文章主旨、蕴含文章内容、代表文章思路,范围要尽量小,言辞要含蓄,形象而又诗意。《午后小院,心旷神怡》《宁静黄昏,诗意温馨》《和谐,演绎801班精彩故事》《宁静致远,我的追求》……注意,題目一定要含有“和、静、怡、真”四个字中的一个,否则,拟题就不标准。

【思路要点】

1.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无论富贵还是贫穷,都希望生活在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遁入山涧,倾听松涛阵阵;流连田畴,欣赏稻浪滚滚;踏足小径,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一抬头,一举目,那一碧如洗的苍穹,那涛声阵阵的丛林,那绿浪起伏的田园,那孩童们纯洁天真的欢声笑语,无不轻轻地撩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美丽情怀。

2. 静下心来,定会捕捉意外之静。

如看到鸟,行人匆匆走过,“我”捕捉到鸟站在电线上唱歌优雅之“静”;看到墙角的栀子花,旁人无视前行,“我”却可透过喧嚣的环境聆听栀子花静待花开的声音;雨中梧桐与寒风抗争却岿然不动的“静”……

3.要持怡悦之情。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以保持怡悦之情。可以借用片段描写,从视角、听觉等加以描绘。行走在早春桃花间,桃花像刚睡醒的小精灵,懒洋洋地舒展身子。花瓣缓缓地张开,粉红色的水润肌肤上似乎还残留着早晨的露珠。真美呀!走在青石路上,看绿水萦绕着白墙,雪花洒落于青瓦,自己脚印随意涂抹着歪歪斜斜的小路,你的心情不是很愉快吗?

4.赞人间之真情。

人间处处有真情。可以写陌生人之间帮助,可写老奶奶跌倒之后,有人驻足询问,有人递来矿泉水,有人拨打120,有人干脆扶起了老人。由此立意,写写人物对话,心理,每年暑假,“我”都要回到老家,行走在家乡的青石路上,一路欣赏老家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山林,聆听故乡的十里蛙鸣……时不时有老奶奶过来摸摸我的头,也有婶子热情邀约“我”做客……让“我”再次领略到故乡山美水美,人情更真。

写我的烦恼中考满分作文 篇14

我的烦恼便是学生党们共同的烦恼“好学生难当”,不说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切,也不说“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益处,那就说好学生难当的“难”吧。

有次生物考试,我往常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于是,我奋笔疾书,最后自信满满地将白纸黑字的试卷交了上去。发下试卷后一看,成绩一落千丈。当时,我们班主任正神不知鬼不觉的站到了我身后。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江老师反手抓住我的左耳,用力一转。哎哟!

“你成绩怎么下降这么严重?”江老师恶狠狠地瞪着我,怒发冲冠地对我说,同学们一个个将目光投向于我,我羞愧得想找个洞钻进去。

随后,放学回家,你认为我逍遥自在地躺在沙发上,抬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吗?不,你错了。生物成绩考得这么差,当然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既然内心抱怨,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我真是有苦说不出,又要重回房间埋头苦干。

想要成为好学生的代价可不止如此。补习班,相信那是每位同学心中的噩梦,如监狱般的存在。初中阶段,语文、英语也只是小菜一碟,但是数学可是难得我头皮发麻,每日若待上补习班半个小时,定要了你那老命。若是没写作业,哼,老师的“打狗棒”拿你是问。每逢佳节,亲朋好友们总会满怀期待地问你“考的怎么样”“学习难不难”之类的问题。

我并不是那无情感地学习机器,是没有自由的“金丝雀”,也厌倦被众人支配的生活。在十二岁,我只不过是一个青葱少年。

我的回忆相关中考满分作文 篇15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道路交通隐患太大了。经统计表明,自起,我国平均每年有1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数字呀!还有,现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在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的。交通管理部门分析儿童发生道路交通意外主要有两种情况:儿童突然出现在机动车道上,或儿童从车前或车后突然蹿出。

可是,在我的回忆中,就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完全出于交管部门的分析之外,那就是两年前发生在我们同学中的一件惨事。

9月的一个双休日的上午,学校“新教育培训班”刚刚上完上午的四节课,自愿来校参训的小学员,一个个都带着资料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绝大多数的同学都由家人接回了家。谁知,唯有我们四(1)班的戴瑶同学独个儿骑着自行车回家。那是因为她父母上城卖服装的缘故。

当戴瑶同学骑着自行车走完了家校间的大半路程之时,她在望虞河大桥下的拐弯处,正按正确的交通法规一个劲儿地前进,不料,一辆超高、超速、超载的大卡车自西向东在她后边突如其来地驶过。经当时的目击者介绍,那辆大卡车的车速惊人,况且,车上系货物的绳子有几根已经松开,那绳子随着高速行进的货车在卡车的右侧不时地晃荡着。顷刻间,年幼的戴瑶发觉身后急速追来的汽车声,立即使劲将自行车往路边的泥土地上驶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卡车与戴瑶擦肩而过,那晃荡着的绳子将戴瑶紧紧地套住,于是,年幼的戴瑶连人带车被卷到了车轮下。骑着车子的小姑娘戴瑶,当场被压得粉身碎骨,血肉模糊,那聪明的脑袋也被压扁了,脑浆四溢!

几分钟后,警车来了,原先活泼可爱的小戴瑶的爸爸、妈妈、亲戚来了,附近的村民也闻讯赶来了……。小戴瑶的爸爸、妈妈辨认清自己的亲骨肉之后,瘫倒在地上,泣不成声,霎时间昏过去几次……。连围观的过路人都被这惨景震撼了,人们的泪水似乎把车祸的现场浇湿了。

……

两年过去了,每当我看见有人流泪,每当我梦见到曾经与我朝夕相处的戴瑶,每当我想起班主任老师代表四(1)班敬献的花圈,我的心总是跳个不停,有时静立不动,有时睡在床上转辗反侧,有时面对我的亲朋好友真挚地说上一句:珍爱生命,不能让悲剧重演。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视线 篇16

值得你深思的考场作文N大失误

(一)题材老套的“熟人体”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作文题目是《补》,作为当年命题人之一的笔者就想,面对该题,几万考生又会有怎样的构思呢?该不会都写“补衣服”吧?令人称奇的是,考场情况被我们不幸言中。作文批下来,几乎一半的考生都写自己的衣服破了,然后请妈妈补衣服。灯光下,看到妈妈已经有了白发,手也变得粗糙,考生心生感激,一通抒情后,结束全文……

(二)一事一议的“寓言体”

讲一个与“补”有关的故事,最后一段象征性点题,结构呆板,缺乏诚意。某考生写蛋糕店刚开业不久。一天,听到前台员工和后台员工在吵架。起因是东北的冬天经常下雪,雪地里走路很容易滑倒,蛋糕也就很容易被摔坏,顾客经常会回来请求修补,修补蛋糕应收多少钱?最后他们决定免费。文章结尾是这样的:“品德比收益更重要,修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蛋糕,你付出的是一颗善心,收获的却是一份感动!”

(三)讲别人故事的“读者体”

某考生写“我”从沈阳到上海的女儿家小住,发现“补课”几乎成了上海的老人们之间的一种时尚。有一位女士,退休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至今已经整整坚持了17个年头,先后学习了国画、书法、摄影、时装表演、健身舞、健美操、古典文学、心理学、按摩、烹饪、家政、英语、日语等18门课程。17 年来,在她的带动下,先后有 240多位离退休老人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这样的故事,几乎已经泛滥大街。

(四)话题太大的“政论体”

还有考生就“亡羊补牢”的故事大发议论,纵观全文,几乎都是空发议论,段落之间也缺少逻辑联系。如某段写道:要敢于正视“亡羊”的客观事实,要坦承“牢破”和“亡羊”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面对错误,担当责任。如果对于“亡羊”之事遮遮掩掩,把人为因素推脱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我们只会令“亡羊”悲剧重演。

(五)其他各“体”

除了上述这四种“体”之外,还有一些文章是缺少细节描写的“概括体”,字数不够的文章往往缺少细节。有的是俗招连篇的“八股体”,如,写上主题无关或关联不大的“题记”或者“后记”;还有的拼命分段,弄得跟散文诗一样;有的则是漫谈式的“文艺体”,随着自己的意识流漫无边际地流转,玩深沉;更有开头、结尾点题的“标签体”,其内容或内涵与“补”几近没关联,只是文章前后的点缀。还有少数考生喜欢用一些网络用语,有的还是自创的,属于古灵精怪的“火星体”。更有连段也不分的“木桶体”。

你不得不看的考场作文N大提分亮点

(一)发散思维——各种“补”齐上阵

看到作文题,考生第一步要做的是“胡思乱想”,也就是进行所谓的“发散思维”。本题是动词型题目,考生写作时要明确该“补”什么,怎么“补”(即写作角度),如:修补破裂的情感,修补缺失的道德,修补流失的传统文化,修补扭曲的心灵……从为什么要“补”的角度来说,深入说理。如修补缺失的道德,意义何在?要想写得深刻,最好要去挖掘怎么样“补”,即“怎么样”的角度。作文不能只表明态度(需要修复道德),却不说该怎么样解决问题,这样会显得文章立意不深刻。

再如,构思中还可以加点辩证分析,什么东西可以“补”,什么东西不可以“补”,如残疾能否“补”,失败能否“补”?能“补”的是残疾、失败,还是因这些而产生的悲观、失意、萎靡的心态?同时可以反向立意,如写很多东西是不可以“补”的,但面对不能“补”的东西和事情,我们该怎么做要点出。

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围绕“补”构思一个完整的情节来表达情感。但其中最好能包括这样一个情感过程:原先破损、缺乏、过失、差错——修补、弥补、补救(做了些什么事来“补”)——“补”的结果或感悟。记叙文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实的“补”和虚的“补”勾连起来,如补鞋、补衣与补心;食补与神补;打补丁与弥补缺憾;补课与补德;补鞋与补缺点;补渔网与补漏洞。

“补”什么?“什么”补?记叙文?议论文?实“补”?虚“补”?多思考,你就有了甄别与遴选的可能。

(二)“一鱼多吃”——变换记叙的要素

所谓“一鱼”,是指一个“旧题”,如,妈妈补衣服;“多吃”是指在旧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记叙的要素或主题,进行重新构思,从而呈现出“新作”,获得高分。

初中生作文多为记叙文,这一类文章要求“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上文的“补衣服”,“时间”是晚上;地点是“家中”;“人物”是妈妈;“事件”是我的衣服破了,妈妈帮我补。某些考生在考场上,思想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大脑并不能“发散思维”,考生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这些,“补衣服”似乎就成了考生自然而然的思维方向了。但这不打紧,变化记叙的要素,我们照样可以“出奇制胜”。

先说“时间”。“补衣服”自然是在晚上,父母下班、孩子放学,符合生活逻辑,但如果是“深夜”呢?妈妈忙完家务后,拿起自己的衣服补缀起来,是不是更感人?再说“地点”,补衣服一般是在妈妈房间里进行,如果是在“病房里”呢?妈妈生病住院了,“我”去看望,妈妈看“我”衣服破了,非要给“我”补,这就有点不一样了吧?三说“人物”,这是最容易让文章焕然一新的,通常补衣服的是家中的谁?妈妈。但如果换成“爸爸”呢?这种爱是不是一下子凝重起来了呢?一向粗心的爸爸在对待儿女上格外仔细,一双粗糙的大手也拿起缝衣针来。再换成外婆,甚至是外公呢?恐怕也有类似效果。思维再扩大一些,换成老师、小区里那位阿姨、隔壁的阿婆……总之都会比“妈妈”有新意的。

如此“变换”还不算最佳,最佳的办法是“主旨”的变换。“妈妈补衣服”重在突出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如果这样写呢?(本文所举例子均来自2015年中考作文)

有一天,妹妹拿着一件后背有很大一个口子的衬衫,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了几天就不能穿了。”母亲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帮你补补看。”三天后,再看那衬衫时,我惊呆了: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的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母亲特意在树枝下用花棉布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本来被毁得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这么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你看,写着写着,文章的主题发生了迁移,有了新意,自然也有了深意。这篇考场作文结尾是这样的:“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但也可能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缺憾已经存在了,再伤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开出别样的花朵。”

主旨变化再举一例,请问如今还有几个“妈妈”会补衣服?这一门传统手艺正在消失。文章唤起了人们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还有一个角度,人们为什么不再补衣服,不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丢失的恐怕是勤俭节约的传统。如此立意,是谓深刻。

所以,考生在考场上想不出好题材不是最可怕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把“旧题”翻新,换“时间”、换“地点”、换“人物”、换“主旨”。如一条鱼,或红烧,或清蒸,或煨汤,鱼骨还可伴以椒盐。与其挖空心思想新题材,不妨旧题新作。

(三)“折腾”——情节上,一波两折

我们再回到“妈妈补衣服”这个旧题上,很多同学可能要说了,这样的素材怎么写到600字?似乎100字就能说完。“我衣服破了,被妈妈看见了,她深夜帮我补好,我十分感动。”字数不够怎么办?有人说,我多一点细节描写,“未经凝视的世界不是精彩的世界”,通过细节刻画来突出妈妈的形象和“我”的感动。这自然是一种好办法,能让文章活过来,但要让文章活得很好,恐怕这一招还不够。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是那样的美好,如果曹雪芹一开始就让他俩一见钟情,然后结婚生子,这就没有《红楼梦》了,非要出现个薛宝钗,还有其他妹妹,非要让林黛玉身体虚弱,非要让贾母左右为难……这样一来就有更多故事。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把这种构思方式叫作“折腾”,也就是情节上的“一波三折”。2009年,曹老师来镇江为我校“行舟文学社”做报告的时候也讲了一个“折腾”的故事:一个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只剩下最后一个柿子了。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皮卡。皮卡望着最后一个柿子,希望柿子不要掉下来,因为哥哥就要从东京回来了。写到这,如果柿子没掉下来,哥哥回来了,故事就平淡了,掉下来了,哥俩都很失望,这样的故事也无新奇。“折腾”的故事是柿子被一只淘气的乌鸦叼走了,皮卡开始追。追上、追不上都不是好的“折腾”,结果是皮卡累了,醒来时眼前出现好大一片柿子林……

有一篇满分作文,说的是“我”妻子的裙子破了,“我”去找小区里缝补衣服的小摊:

……

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我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得长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写到这,再写些闲话,大概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却“折腾”起来——

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我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便往边上挪了挪。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写到这,穷人的孩子们早当家的主题开始凸显了,接着再次“折腾”——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好了,全家在“我”等裙子的时候团聚了,一个劳动的、和睦的家庭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第三次“折腾”把故事推向高潮——

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远去。

结尾意味深长,却也巧妙点题,含蓄隽永。

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背后,曾经是一个补丁。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人们听故事,主要是关心人物的命运。作品中所叙之事,如果平铺直叙,情节平淡,就很难谈得上情节美。通常人们所喜欢的,总是那些丰富曲折、变化繁多、引人入胜的情节。正所谓,腾挪跌宕一波三折。考场作文,尤其要“穷”“折腾”。

(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尾时,出其不意

很多考生,包括一些老师也有这样的烦恼,就是考生写完后,才发现作文“毫无新意”,无奈“生米煮成熟饭”,变换记叙的要素已经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结尾的时候“出其不意”,如同欧·亨利的小说一般,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们再回头看看小区里那位织工的“补”,文章写道:“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故事是一波三折的,但“切题”吗?“补”只是一个线索,或者说,这个家庭故事的由头,“补”并没有成为“主题”。这样的文章,恁凭怎样精彩,都有“不切题”的嫌疑,但结尾一下子就“反转”了:“……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背后,曾经是一个补丁。”一家人的相濡以沫,快快乐乐,各凭自己的本事。虽然贫穷,但却精神华丽如牡丹,同时也赞美了下岗女职工的“好手艺”。

“妈妈补衣服”,这样稀松平常的构思在结尾处用力,也能“起死回生”,请看考场两个不同的结尾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看着妈妈的辛苦,想起电视里常播的那则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我也得做点什么了。我蹑手蹑脚溜进厨房,看看妈妈因为帮我补衣服还没来得及清理的碗筷,学着妈妈平时的样子,放热水、挤清洁剂,开始清洗碗筷……

“宝宝,衣服补好了,拿去。我还要洗碗呢!”

我偷偷地笑了,等妈妈看到整洁的厨房一定会有一些安慰吧。亲爱的妈妈,您为我补衣服,我为您做家务,也算是补上我对您的愧疚吧。

作文中,这种“双补”的文章不少,很多考生巧妙地将实的“补”和虚的“补”勾连起来,意蕴深厚。这篇文章最后“一补”,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再看一例“妈妈补衣服”的结尾。

“丁零零……”闹铃响了,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个梦,我的手中还拿着破了一个洞的裤子,眼泪打湿了我的心:妈妈,你打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裤子有洞我不怕,亲情有壑才担心。

这篇文章主题只在结尾有妙语。也一下子让文章光亮起来,甚至让人有心疼的感觉,“留守儿童”是个现实问题,孩子衣服的洞只能在梦中才能实现补缀,而“我”并不在乎这个“洞”,在乎的是亲情的缺失,这才是文章的立意所在,也是“我”的心变得潮湿的真正原因。

(五)“故事新编”——展开想象的翅膀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围绕“妈妈补衣服”提出的提分策略。在考场上,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思维彻底卡壳,连“妈妈补衣服”也想不起来了,这是很要命的。这时,你不妨回忆自己看过的小说、神话,甚至课文,然后改编。大家还记得江苏省2001年高考那篇叫作《赤兔之死》的满分作文吧,就是一篇“故事新编”,这一类文章的魅力在于“新编”。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的内容,那就是“套作”了。关于《补》,有一篇满分作文,是借助《女娲补天》的神话,演绎出的一篇妙文。开头就有镜头感:

不周山巅,有一女子茕茕孑立。

“西王母请女娲氏赴昆仑山共饮瑶池仙酿。”青鸟飞来,向她传达自家主人的邀请。她莞尔,捏了个诀,便驾云向昆仑山飞去。

昆仑仙境。瑶池。

“女娲氏为何愁眉不展?”西王母放下酒樽,问道。

接下来是女娲和西王母的一段对话,“愁眉不展”的原因是“共工和祝融在不周山脚发生争执且大打出手,并因此触怒不周山神”“九州之生灵,危在旦夕”。然后女娲炼五色石、断鳌足……最后是这样写的:

女娲又笑了。突然灵光一闪,她已化作人首蛇身的模样。只有如此,她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力量去补救暴怒的天。

“我的子民……再见了……”女娲托着五色石,飞向天的缺口。同时她也融入了云层之中。

苍天补,四极正。天地生灵终归安宁。可是,女娲不在了。不,她还是在的,天边那五彩的祥云,不正是显出她手托五色石的模样么?

西王母立于彩云之下,仰望苍天。她招来了青鸟,轻声笑道:“女娲,放心吧,今后我会让青鸟为你的子民带去吉祥和安宁。”

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而小作者这篇文章,依据记载,发挥想象,还原几个现场。全文短句居多,铿锵有力,一个胸怀生灵的女娲形象鲜明生动。

上一篇:淡雅的反义词及近义词有什么_淡雅造句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