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

2024-06-14

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通用8篇)

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 篇1

小学校长助力培训及返岗实践反思

2014年12月25日参加 小学校长助力脱产研修培训结束,我已经返回到自己的岗位。经历了理论培训,走过了影子研修,我们又迈进了反思总结、返岗实践的门槛。在这一阶段,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现将自己近段时间来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经历培训,才知路漫漫

原本以为经过国培,自己满载而归,历经实践,才发现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生成。要想一辈子做校长,只有一辈子学做老校长,现在谈收获,为时尚早。

这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使自己对校长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学习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一定会有更新的收获和感悟。

返岗实践阶段,是“国培”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位学员学习结合实践的重要阶段。我一定要将其用于指导本人今后的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二、反思学校发展

1、改善学校环境,提升学校的教育功能。

我们学校由于地处常平较边远地区,经济状况相对较落后,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差,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学设施配备比较落后,为了尽快改变这种面貌,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心血,多方筹资,改变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今年,借助教育均衡发展的机会,争取让整个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根据地域文化,学校着力打造以“XX”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为泸定县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的小学,教育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预计投资30万;将建一个塑胶运动场;新建一个幼儿园。通过这一系列的投入,争取让我们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提升。

2、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学校教育质量。

是什么决定了学校的质量?杰出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如果一所学校拥有杰出的教师,这就是一所杰出的学校。没有杰出的教师,这所学校就缺少了杰出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只有两种办法能明显地改进学校:第一就是找到更好的教师;第二就是提高学校原教师的水平。实际上成就一批教师就是成就一所学校,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花大力气进行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办法努力转变教师观念,在各方面做了改革的尝试。

一是教师学习机制的建立,2014年新建了教师备课室,听课室,免费提供教师读物,鼓励教师普通话培训和学历进修,在我们的鼓励下现在我校有3位教师在进行学历进修。

二是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使用校本教研手册,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上示范课。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培训目的;二是确保培训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四是加强合作交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共同探讨教学艺术,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并适时派有关科目任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探索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理念,新教法和学生的新学法逐步内化为我校的教学行为。

3、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我校认真开展美、音、体、卫工作,把体育、美术、音乐课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开足课时,扎实课效。为做好卫生工作,学校坚持组织学生每天清洁教学区和公共卫生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专项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开展各种活动为我们同学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举动也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的校园,我做主,你的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 篇2

摘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校长培训专业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中小学校长培训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培训必须以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成长为目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过程要有专业标准或规范。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实践探索中,应注意促进培训者角色的转变、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开发基于主题的培训内容、建构可操作的质量保障体系等。加强培训者、中小学校长以及有关方面的共同研究,有助于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校长培训,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32-04

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当今教育变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校长培训,促进基础教育的新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指在学校教育相关领域有研究专长的专业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实施和评估中小学校长培训全过程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有二:一是促进校长知识、能力、观念、行为等的变化,二是促使培训全过程逐步符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术界对“专业”的基本理解,对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基本界定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

这里所谓的专业人员是指以基础教育相关领域为专业背景,在学校教育、教育管理、校长和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专业领域有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并能在干部培训中承担专业性教学或指导任务的教育工作者。简言之,承担校长培训任务的人员,必须要在基础教育相关领域有自己的思考与研究,甚至在某些专业主题上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应该说,由专业人员来实施培训是确保校长培训专业化的根本保障。

(二)培训必须以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成长为目标

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大家对专业化的认识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校长专业化应以提高校长办学的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作为培训者,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定位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目标:第一个层面是观念意识层面,即促使校长深入研究教育规律,清晰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办学思想。第二个层面是思维层面,即改变校长的思维方式。校长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其行动方式,思维水平往往影响其办学水平。第三个层面是策略方法层面,即使校长在深入理解教育、系统思考办学体系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学校管理方法与策略。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过程要有专业标准或规范

这是促进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在提高培训过程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的基本认识是,校长培训要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对整个培训活动要有完整的制度或规定来规范,要有清晰的流程设计,对培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或标准。目前,全国各地的校长培训机构都制定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培训规范、培训流程和操作标准,研究者们也在致力于探索一些更具普适意义的培训实施规范,但都只是一些框架性的探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使之更加精确化。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从我国干部教育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校长培训既是行政推进的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行政推进可以为专业发展教育提供保障,而专业发展教育又可以提升行政推进的价值。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的基本格局是借行政推进之力,积极促进培训的专业化进程。下面结合北京教育学院的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一)促进培训者的角色转变

校长培训能否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符合培训要求的培训者。我们之所以用“培训者”而不用“教师”的概念,一个简单的想法是: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者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它包含了教师的全部内涵,但又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内涵有所延伸。从扮演的角色方面看,培训者大体要承担四种角色;一是设计者,即培训者要能够对培训的全过程及具体环节进行整体思考与系统设计;二是引导者,即培训者要能带领校长们积极参与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努力达到每一个环节的预期目的;三是指导者,即培训者能够对校长在培训中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四是研究者,现行的校长培训已不是培训者与校长之间简单地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二者共同研究学校相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训者必须是一个有一定学术基础及研究能力的研究者。当然,我们所说的培训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并非要求每一个培训者都要扮演好这一系列角色,而是指一个培训者团队要由能扮演好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

根据培训者角色的特殊性,对其个人素养应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要求:

1、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来看,一个合格的培训者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基础:一是政策性知识,即要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教育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和要求;二是规则性知识,即要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基础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的法规和制度,同时要特别熟悉本培训机构关于干部培训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并提高规则意识,加强规则的执行力度;三是专业性知识,即培训者既要有宽广的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更要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专长,并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四是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只能来源于培训实践,是培训者置身于中小学发展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带有浓厚个人特点的知识或经验,它是衡量一个培训者培训水平的重要方面。

2、思维方式与水平。就干部培训而言,培训者应特别注意从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一是系统性,即培训者无论是设计和实施一个项目,还是开发一个培训专题,都要有整体观和系统观,要将自己思考问题的坐标定位在理论、实践和培训的三维立体坐标之中。二是建构性,即任何一项培训都要针对校长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校长的知识体系或办学能力的重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培训者就必须深入研究校长的需求及需求背后的深层的知识结构、动机系统和思维方式等。三是反思性。培训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因此,一个培训者能否在培训中不断成长进步,也取决于其反思的水平。

3、执行行动。培训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最终都要通过其行为得到具体体现。因此,培训者需要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行为水平。具体而言:一要有行动意识,即从培训的整体设计

到具体内容,都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二要有行动程序,即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或板块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三要有行动能力,即培训者要能够具体实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了实现培训者角色的转变,我们在实践中,围绕研训一体的原则,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促进研究。在培训者的多种角色中,首要的角色是研究者。培训者只有对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才能够扮演好其他角色。为此,我们在校长高级研修项目中,强化对研究要求的力度,以提高项目的学术水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需求调研。近年来,我们在项目设计阶段主要强调并大力推进了三项调研,即学员调研、专家调研和文献调研。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调研,一方面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强化培训者的研究意识。(2)主题研究。我们要求每个高研项目组都要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并通过专家论证等策略,促进培训者在研修主题方面有自己的思考。(3)培训研究。我们的目标是走培训专业化的道路,走出这样一条路的关键就在于研究。因此,我们把项目推进本身作为一项研究工作,在培训模式、培训课程等方面不断形成研究成果。

2、深入实践。培训者的研究必须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这一结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中小学。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促使培训者深入一线:(1)挂职锻炼,即我们定期安排培训者到中小学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时间为一学期或更长,并对其挂职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如培训者制定挂职计划、定期汇报挂职情况等,最后还要有挂职总结与评估。(2)校际互访,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与学员围绕一定的主题共同走访学员所在学校,一方面增进对学校的了解,另一方面探索主题研究与学校实践如何有机结合。(3)合作研究,即培训者与学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实证性的思路与策略,也为培训者了解与把握学校的实际问题提供很好的机会。

3、总结反思。这是一种促进培训者成长的有效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做法:(1)单元总结,培训者与学员在每个培训单元(如共同主题下的几个专题讲座或小组的校际互访等)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及时的交流总结。(2)过程反思,培训者与学员一样,要通过记反思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每个培训环节中的感悟与思考,以便及时对培训过程作出调整,或对学员进行必要的引导。(3)自评总结,项目结束后,培训者要对整体培训过程进行自评总结。

(二)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

近年来,我们着力于探索并实践了注重体验、注重自主和注重实践的“基于行动研究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传统的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参观考察等方式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与策略:

I_拓展训练。这是体验式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通过一系列激发自我潜能、挑战心理极限和形成团队的活动,如背摔、悬崖速降、孤岛求生等,改变校长的心智模式,进而改变其行为模式。通常,该训练模式都在项目启动之初进行,这样既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也有助于校长调整心态、变换角色,达到促进项目有效实施的功效。

2、异地培训。这是在传统的异地教育考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其方式大体是围绕研修主题,通过整合兄弟省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当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了解和感受异地的教育实践,既深入了解其优质教育状况,又深度共享其优质教育资源。

3、校际互访。这种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参观考察,而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确定一定数量的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听课、参观、交流、研讨等方式,一方面进行诊断性问题研讨,另一方面进行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其独到之处在于:(1)无论走进哪所学校,都是在研修主题框架内进行有主题的学习交流。(2)所有学员都要积极参与相应主题的研讨,并为考察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校际互访是主题研修的深化,也是理论学习的实践化,更是培训成果向实践策略转化的有效途径。

4、师干联动。为了形成促进校长培训成果转化为学校实践的行动策略,我们尝试了干部和教师的联动培训,其具体做法如:(1)举办教学干部和一线教师联合培训班,即培训班的每位干部带本校的3位~5位教师共同参加培训,联合开展针对本校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并形成具有很强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成果。(2)在校际互访中,鼓励校长带领本校教师走进互访学校听课、研讨,以促进校长和教师共同成长。(3)举办干部教师联合论坛。例如:近年来,我们已连续举办了多期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干部教师联合论坛,为校长、教师、专家搭建围绕共同话题进行对话交流的平台,以积极推动学校在相应主题方面的工作。

(三)开发基于主题的培训内容

我们实施的“基于行动研究的主题式研修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培训内容的探索。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一系列以研修主题为线索的菜单式培训课程。整体而言,这些课程构成了三大课程体系:

1、全员通识课程。这是针对所有培训对象的共同课程。这类通识课程大体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与政策,国家与地方教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学校教育与管理发展的前沿问题,校长的个人成长问题,以及文化类和科普类问题等。这些知识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知识。

2、同质班共同课程。这是指同一个层次的校长培训班共同开设的课程。如小学校长班联合开设的“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解读”,德育副校长班共同开设的“体验式德育”,教学副校长班共同开设的“教学领导力”等。这些课程通常都是同类教育干部共同关注的,也是在学校实践中共同面对的问题。

3、培训班个性化课程。以上两类课程在一定意义上都是超越研修主题、直指校长基本素养的培训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充分条件类课程,但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个性化课程是培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必要条件类课程,是每个培训班诠释和细化培训主题的主导课程。比如:以“学校改进”为主题的课程包括“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发展诊断的原理与方法”、“学校诊断成功案例分析”、“学校发展诊断实践”等。

(四)建构可操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在培训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

1、工作流程。这是确保培训整体性与规范性的重要内容。通常,我们从项目申报开始,就进入了规范的工作流程:项目确定,项目申报(含项目申报书、可行性论证报告、经费预算方案),方案制订(含需求调研、主题研讨、方案拟订、方案论证等),项目实施,总

结评估,成果出版等。每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管理程序,整个实施过程都有专人适时提醒督促。

2、指导规范。针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制定了可操作的规范。这些规范大体包括三类:(1)框架性规范,即对一些重要文本制定的框架性要求。这些要求有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的规范,如项目申报方案和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等;有些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供项目人员参照执行的规范,如培训方案的框架性结构等。(2)标准性规范,这是我们依据相关政策和标准确定的一些必须遵照执行的规范。如经费标准等。(3)行动性规范,即对项目实施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这些规范分为三类:一类是供培训者使用的,如项目人员工作手册;另一类是供学员研修使用的,如校际互访指导手册、读书学习指导手册等;还有一类是培训者和学员共同使用的,如各类日志等。

3、管理制度。这是确保项目有序、有效运行的刚性规范。管理制度包括一些具体的职责规章,如项目人员工作职责、经费管理规定、学员研修条例等。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针对不同培训环节的管理制度。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困境与反思

虽然我们在培训中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校长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一)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这是培训遇到的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因为校长基本都是边接受培训边工作,这就造成了刚性的工作需求与柔性的行政约束力不足的培训之间的矛盾,结果出现了“刚”“柔”难以相济的局面。这种工学矛盾是我们在培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恐怕也是一时无法用刚性的政策来解决的。虽然加强计划性可以解决一些与学习冲突的问题,但要彻底解决,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面对工学矛盾,我们的基本想法是,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探索个性化培训与共性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手段,促进校长的自主学习,同时推进小组研究,以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二)策略与学理的矛盾

我们在培训中的另一个困惑是校长对办学策略或方法的追求重于对学理和思想的追求。一个校长能否办好一所学校,策略固然重要,但思想更重要。在校长培训中,我们要注重方法或策略的培训,但如果忽视了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我们的培训就可能会陷入工具主义的误区,甚至会把校长引向偏离教育本质的轨道。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培训者的视角,确立自己的校长观与培训观,要从更高的站位去建构培训体系,积极引导校长的学习与研究,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收获与转化的矛盾

我们在培训中的第三个困惑是如何促进校长将培训中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办学思想与策略。校长培训的终极价值在于促进校长所在学校的发展,而这个目标又只能通过校长本人的发展去实现。如何促进校长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培训工作的又一个难点。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研究与培训结合,走研训一体之路。

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4篇 篇3

近来,返岗实践总结受到很多同学的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4篇,欢迎阅读!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一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从20XX年11月10日开始,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虽然是远程培训,但收获颇大。在培训中聆听了各位专家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讲座,观看了名师娴熟精湛的课堂实录视频,他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到应用,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提升了自己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提升

这次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做笔记、做作业、与同行交流,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我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死板无味,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课件制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过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

程,将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光是翻阅书本、备课写教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我会继续学习深化信息技术基

础知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二

20XX年11月,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20XX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看视频,做作业,写评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一课时,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计算机的一些常见病毒发作现象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病毒对计算机以及信息资源的破坏程度,学生认识了病毒的种类,了解了病毒的危害,并利用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它传播的主要路径,来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牢记

上网安全意识,创建绿色、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另外在培训时,我积极参加了工作坊的讨论活动,学习了其他学员的好的经验。返岗实践中,我将培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效果很好。

总之,返岗实践中,我做到了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也促进了自己的工作,收获很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仍感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还很不足,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发达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还显得微不足道,差距很大;为了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现代化,我积极加入新技术-四川互动教学网络群,来与专家和同仁们学习交流。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三

自我参加国培以来,我积极参与发帖回贴以及互动交流活动,而且在线下还和同事们进行交流研讨,研修教育

教学理论,进行岗位实践。国培促进了我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下面我对返岗研修阶段作如下总结:

一、锤炼教学底功,打造高效课堂

1、认真研读课标。

作为一线的老师只有认识课标读懂教材,才能像教材那样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空间。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经验是原有的,社会在发展需求也在改变,如果仅靠那点旧的教学经验,自然无法读懂现有的教材,无法与新的教学理念接轨,那么给孩子的是围墙里的天空,而失去到墙外天空的视野,所以只有更新知识,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

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建立起全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比我们教师要开阔得多,只有天高才能任鸟飞,教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和创造很大的一片蓝天。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让他们飞呢?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而又不能让学生看着蓝天想着大海,就像某专家老师讲的一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单位不应该从学生的父母的工作单位入手,虽同是单位但是不同概念,应该和一位教学三角形的老师一样从角入手,给角加一笔会变成什么样子,变成A,变成三角形,看多好!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3、点燃课堂生成之火。

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学生好奇之心远远超出教师,如果我们要利用好原有教学手段,再加入新的教育核技术把课本中没有的,而身边常有的出现在课堂,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就入社会大学堂,发现身边教学,疏理身边数学,让学生觉得情理之中,预料之外,从而激起好奇心去探研身边的数学,学生乐于学数学,发现数学最后才能超越数学。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可是写三年的反思一定可以成为名师,没有生机的课堂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很多的课堂不是没有生机,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去捕捉好,利用好,有时教学生成是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个错误,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反思那么这些动作、这些错误就会像一点火星一样很快熄灭,如果我们去反思去捕捉,多点的火星就可以点燃教师经验与新理念之火,才能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点火星,点燃课堂生成之火,照亮这个课堂。

4、注重探究式学习。

过去那种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方式应彻底转变,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问题或项目出发,通过观察与实验,猜想与论证,表述与评价等探索研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增强研究体验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学生是擅变的,在运用转化思想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我们就变得更加聪明智慧!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5、数学教学重在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活动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把触觉、视觉结合起来,促

进智力活动的内化,形成概念、规律与方法。在动手实践中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帮助学生学会重要的学习方法,并内化为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难点处开展动手操作,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关系简单化。让操作成为学生思疑解疑的桥梁,利於学生理解和寻求正确的解答方法。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动手实践操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问题,它有利於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

二、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是受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育者,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使他们得到发展。但在实际的知识竞赛中,我们往往会更多的倾向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少考虑到中等生或者是差生,很少考虑过他们的

内心感受,其实,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造成了学生受教育的不平等,学生心中的天平倾斜,这难道不值得为人师者的认真反思考吗?每一个学生都有它的闪光点,我们为什么不多制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关注所有的学生,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让所有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使命。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眷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

国培,是一种方便而有实效的培训形式,给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一定会因远程研修的学习,让教学手段更丰富,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让教育教学理念显得更加成熟!信息培训返岗实践总结四

经过一个月的信息技术返岗实践研修学习,我们洪雅实验小学语文一组

较好地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通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内化学习成果,强化学习理念,现将信息技术返岗实践研修学习总结如下:

(一)群策群力,有序进行

信息技术返岗实践研修学习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根据细致全面的磨课计划,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磨课中。在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冲击,从同伴的身上汲取了新的发现,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本次磨课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担任上课任务是王岚杉。希望通过磨课的形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的授课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

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组织教师线上学习、获取资源线下实践、研讨线上讨论并提交成果。

在实施阶段,全体组员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圆满完成了各自任务。在观课时,全体组员均按照组长的要求带着观课任务参加第一轮听课,分别从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创设适当的语境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观察量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报告。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评课不仅让上课的老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听课的教师反思并体会,对今后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而在评课时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踊跃发言,畅谈各自的心得体会。

(三)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磨课活动(课堂教学、微课程比赛)。

本组返岗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听王岚杉老师上课。从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

上课教师精心组织备课,从开始到现在各项活动都顺利开展,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组从磨课开始之日起就开始积极准备,严格按照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操作方案执行,上课-观课-评课-议课-反思-总结,各个环节认真操作,有序开展。在磨课过程收获颇多。认真作好听课记录笔记,即时与她交流,谈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和她一起磨课。研修小组负责保存研修计划、每周活动记录、教学参训教师活动成果。并负责督促教师平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关注我们组的活动结束后,每个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交了一份研修成果。

(四)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学校纪律、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了学校的相关工作要求。

这次磨课活动全员参与,相互交换心得和体会,营造受老师们的意见。老师们也愿意为上课教师研究课例,深入思考,不断探讨和改进自己教育和教

学,互相促进,互相进步。从中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磨课就需要反复的完善和打磨,要经受集体智慧的考验,需要借助于大家的力量,这样才能呈现出精彩和成功的课例,供我们研究和探讨,为下一步的教研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杜晓兰培训后返岗实践体会 篇4

作者:杜晓兰

通过本次示范性项目的教师培训学习,让我从中收获颇丰,感想很深、眼界也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真是受益匪浅;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学员热心交流的话题。尤其是听取了几位专家和众多一线老师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与优秀幼儿老师的差距。培训完后回到教学岗位,让我对幼儿教学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还需要自己不断教学积累,不断的去学习体会。

首先转变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幼儿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一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其阶段性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要求整齐划一,而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正确认识每名幼儿的个性,要以幼儿为本,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实施差异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科学的向前发展。

其次,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年龄较小的幼儿,要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与小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就不但要求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照看好每一名幼儿,还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每一名幼儿,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他们,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爱,这样师幼之间才能在心灵上的产生共鸣,孩子才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当然我们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而且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理,认真负责。

最后还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创新,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种轻松、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让自己的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孩子们只有高兴了,愿意了,才会对你所教授的知识加以接受。

这次的培训后,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回到教学岗位后,通过对我班幼儿的教学应用,觉得对我的帮助很大。使我原来在幼儿教学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有了更好的应对方法,也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更加热衷于幼儿的教育事业。

由于这次培训时间太紧张了,回来才一个来月时间,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教授的好多知识、要领还要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去用心揣摸、体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为幼儿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培计划(2013)”陕西省幼儿园教师46班(宝鸡市)E组

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 篇5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2016年下半年 “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看视频,做作业,写评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现谈谈学习培训后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返岗实践总结:

思想上的改变:

在培训以前总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整天只是忙于常规工作和其他事物上,没有太多的思虑,也在教学上没有更多更好的突破。在培训学习中,我在教授、专家的引领下,对当下全国的教育,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的先进教育方法和理念深深的触动了。现在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使小学英语改变滞后的现状,怎样使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小学生也能够学好英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退下去,不能太强势,要让学生亮出来。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唤醒人,是为学生,开一扇窗,而不是画上一个句号。

教学中的转变:

1、在讲解重难点时运用多媒体,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在教学中,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大胆的尝试,积极地将自己在国培期间所学的理论,制定相应的计划,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将所学到的各种新的理念及教学方法,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在练习反馈时运用多媒体,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运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很好地复习巩固知识。

3、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促进学生主动、乐于参与。

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实践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作为教师培训主阵地的教师进修学校,尤其要重视这些弊端,要细化培训计划,在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安排有差异的培训内容、方式、形式及重点等,从而通过培训使每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进步和发展。

近来,作为进修学校的教务处主任,我对十多个县的教师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县的教师培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注重知识传授、口耳传递、大班授课的模式,流于形式主义;二是面授式的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单一;三是“二少一脱离”,即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关于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情况较少,部分培训教师讲授的理论脱离教学实际;四是培训的档次都不很高,基本上都是一线的老师讲课,经验自然丰富,但理论高度却不甚了了。笔者现将教师培训中的一些情况在此分析说明,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示。

一、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1.按需施训,精选内容。三个项目学员差别较大,根据“按需施训,有的放矢”的培训原则,培训前项目组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培训需求调查,调查面覆盖参加培训的南雄市几十所学校,同时对回收问卷进行深度分析,旨在使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更加符合教师的需求。精选的内容主要是:学科教学法、课改新理念、课堂管理策略、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及一般教学策略。尤其是增加了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新现象对青少年的生活与思想有影响的一些新话题:网络的影响和作用、商品社会中不良价值观的侵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然后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教师选择。

2.组建团队,提高理论高度。科学合理的专家团队结构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保证。通过聘请,每个课题都建立培训课题组,课题组核心成员由专家、市级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组成。我们还聘请了相关企业培训的专家参与指导,比如初中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培训这个项目就邀请了当地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我们的培训,为学员介绍网站制作的具体案例和网站安全的解决方案,深受学员好评。

3.以人為本、创新方式。“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师培训中就是以参与培训的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及对培训的主观需要的不相同举办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上,我采取让学员在例举的众多课题中自由选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地点的安排和培训过程的管理等方面,积极征求学员意见,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4.培训形式多元化,拓宽学员视野。从整体培训课程安排来看,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考察研讨、课例观摩等培训形式,使学员在7-10天的培训中既有收获又享受学习过程,不感到枯燥。比如初中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班,我们带领学员参观了南雄中学与南雄市一中信息化管理中心机房,拓宽了学员的视野。这些都深受学员欢迎。

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过于兼顾面上的问题,造成剖析不深入。7-10天的短期培训课程涉及的课题太多,正如我们的精选内容不仅涉及学科教学法、课改新理念、课堂管理策略、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及一般教学策略。还增加了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新现象对青少年的生活与思想有影响的一些新话题。过于兼顾面上的问题,容易造成剖析不深入、解决问题不彻底等,使学员有意犹未尽、蜻蜓点水的感觉。

2.专家讲座专题缺乏有效沟通。从单个讲座效果来看,每位专家讲座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专家往往更多执著于自己的研究,无意识地忽视了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其中也难免出现讲座内容“撞车”现象。总之,缺乏有效的专家讲座效果监控机制,在专家讲座的安排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与管理,学员更多时候处于“失语”状态。

3.培训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在培训活动中,虽然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考察研讨、课例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但遇到一些新问题,由于缺乏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专家,创新培训形式的要求与设想还有差距。此外,在培训过程中的点评总结活动中,由于担心现场效果,一些老师过多安排主题发言,导致只有“谈”没有“论”。

三、培训的改进与实施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为要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突出培训重点。期望通过培训把教师教育的所有问题解决是不现实的,需要瞄准方向,突出重点。设计方案需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有限的几个重要问题。2.组织专家集体备课。在现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下,可以采取专家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构建富有逻辑顺利的系列专题讲座,环环相扣,增强培训效果。3.设计多样培训形式。从整体培训课程安排来看,培训形式虽然多样,但从单个培训活动来看,培训形式也需有所突破,比如专题讲座也需要设计,增强专题讲座的效果。

参考文献:

返岗研修培训总结 篇7

国家级专家聂剑平老师负责本次研修整体规划。为保证研修核心内容的顺利进行,聂老师组织省课程团队全体人员,认真讨论,精心谋划,特别是对热点篇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体细致梳理,针对学员学习重点及难点,制定了《“优化”教学的信息技术选择策略》以及《微课程选题的注意事项》两个导学方案,为学员完成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二、执着坚守,伤痛不下火线

省级课程专家李新武老师,因一次意外导致右腿骨折,手术后还未痊愈即坚持参加本次研修。白天长久的坐姿让他的右腿下垂时间过长,导致脚踝部位疼痛肿胀,他咬牙坚持。为缓解症状,只好白天贴膏药,晚上回家热敷。往来于教育大厦和家之间,天气又如此炎热,但李老师并没有半点怨言,仍然坚持在研修一线,此种自律和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三、志愿服务,细致周到

小学校长培训返岗实践 篇8

【关键词】管理 时效性 培训 教师

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因此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与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等有很大的不同。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对象、培训任务等,又决定了其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等。因此,做好培训班班主任工作,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确保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我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下面,我将依据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特点,谈谈我在班级管理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科学规划,分层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在班级划分上,实行区域化划分和管理。考虑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级大、人数多的特点,我们在组织学员报名时就做了科学规划,按照各乡镇小学教师人数的多少,合理调配,第一期期组织七八个乡镇的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县直单位和其他乡镇的小学教师安排在第二期参加培训。这样,除了县直单位的学员,其他参加培训的小学教师就以乡镇为单位相对集中,我们又与各乡镇中心学校的业务专干相联系,由他们协助我们,在乡镇中心学校设置授课点,负责每次集中学习时学员的召集、签到、纪律等工作,而县直单位的学员则直接到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学习,由班主任负责具体的召集、签到和纪律等工作。

其次,在授课方式上,采用送课下乡、讲座式授课。除了县直单位的学员在进修学校上课外,其他单位由进修学校派老师送课下乡,深入每个乡镇授课点,以讲座的形式来给老师们集中授课;这样,一方面因为乡镇中心学校和基层老师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而可以保证每次集中学习的出勤率、纪律和授课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进修学校派老师送课下乡,各乡镇学员可以就近到本乡镇中心学校参加学习,就可以节省绝大多数学员的来回路费,从而减少了培训的开支。

通过科学规划,分层管理,不但方便了学员的学习,受到了学员的好评,而且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深入调查,加强沟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首先,在每期学员注册时,通过印发《参训学员个人情况调查表》,搜集每个学员的个体情况,分析班级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管量经历、教学能力和学习需求,为构建符合班情的班级管理组织奠定基础。同时,把学员的学习需求及时与有关培训教师沟通,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其次,把学员在调查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归纳整理,上报学校领导,由学校领导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想方设法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使学员能够安心的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样,就从心理上拉近了学员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互相信任和了解,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和管理效能。

第三,由于采用送课下乡的授课方式,学员和授课老师及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就很少,学员学习中遇到问题就很难及时解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立了班级邮箱,公布了班主任和授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及时了解和解答学员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学员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依托团体,自主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集体,有其不同于普通学校班集体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⑴每个成员都是成年人,有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⑵每个成员都是教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⑶多数成员担任过小学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员实施管理,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

首先,科学定位班主任角色,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主任,在职业角色上与学员是一致的,都是教师;在主体地位上,都是自我意识强烈的成人;在师生关系上,班主任既是培训者也是学习者——向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等。可见,班主任和学员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等关系。其次,培育良好的班风,加强校本教研,营造团体协作的良好氛围。

班风是班集体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的集中体现,良好的班风表现为班里的学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共同的目标追求,有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在这样的班级环境内,每个成员都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他们会在团体协作中将自我管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多元评价,集中管理,保证培训效果

由于每期的学员都来自不同乡镇,他们的年龄、学历、能力、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评价方法,仅以考试成绩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那么,不但会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降低,而且会使评价有失公平,也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真正提高培训效果,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第一,档案袋评价法:每个学员在注册入学时,都会建立单独的学习档案袋,集中存放在教师进修学校,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档案袋中将会装入学员每学科的作业,每学期的校本研修成果,并且记录学员每学科的考试成绩,共同作为最后结业办证的依据。

第二,过程评价法: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每次集中培训都有考勤记录,每学科都有任课老师发的作业,每学期都有校本教研的参与过程资料和教研成果。这些过程资料也将作为学员最后结业办证的参考依据。

这些评价方法,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考试成绩作为结业办证依据的做法,从多个方面规范了老师们的学习行为,保证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

上一篇:钳工技术比武试题下一篇:内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