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2024-05-05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精选8篇)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1

一、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

二、阶段实施目标

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

2、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三、研究内容

1、立足课堂,联系文本,激发兴趣的策略。

2、识字教学中优化各环节,提高识字效率的策略。

3、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巩固识字的策略。

四、研究原则

1、情趣性原则。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注意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学习。

2、自主性原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五、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准备阶段将以文献法、调查法、实践法、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措施

1、认真学习有关识字教学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开展学习研修活动。

2、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教学策略。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进展情况。

七、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 确定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

1、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认真开展学习研修活动。

2、在学习与探索中开展研讨活动。

3、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2

一、尊重学生差异, 进行隐性分层

开学初, 笔者对班里学生进行了一次已有识字基础及原因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 发现在被测的100个字中, 认识1~20个的占18%, 认识21~40个的占20%, 认识41~60个的占27%, 认识61~80个的占23%, 认识81~100个的占12%。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在识字教学实践中, 首先对学生用A、B、C为标识进行基于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隐性分层。但由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是多角度的, 因此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按学生现有识字量情况、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按学生有无家庭辅导条件和课外拓展能力等, 将学生划分成A (优) “生字不生”型、B (中) “生字快熟”型、C (差) “生字还生”型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是动态的) 。然后把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到各个小组, 每个小组4人, 并且从中选出一名知识、能力较强的作为小组长, 各小组学生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相同。这样不仅不会使得那些所谓的“差生”对学习失去自信, 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个性培养等都带来了极有利的影响, 同时也便于推行合作学习。

当然, 学生的分层是隐性的, 是教师在心里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 动态分层, 有目的地鼓励学生逐层递进, 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可以采取“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异步达标”的策略, 也就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有的要求当堂会认, 有的要求当天会认, 有的要求当周会认, 使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有提高。当然,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 分层也应该作动态调整。

二、依据识字要求, 进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 即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 根据每篇课文所出现的识字要求, 理出生字结构的繁简与难易, 理出哪些生字对了解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分别安排好整体认读、结合语境、指导书写及训练巩固识记的字。一般来说, 整体认读识记的字, 其笔画简单, 有规律可循;而结合语境识记的字, 有助于对课文的了解与运用;而指导书写或训练巩固识记的字, 要求更高, 要学以致用。

例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这一课, 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有11个, 根据课文内容及其字形的结构, 整体认读识记5个字:聪、活、泼、眨、如;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识记2个字:忽、然;而在训练书写时指导重点识记4个字:总、以、主、意。这样的目标分层, 既对生字有个整体的认读认知, 又在分层中有所侧重, 降低了学生的识记坡度,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

在整体引导学生认读后,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喜欢的字的记忆方法, 教师则侧重引导对“聪、活、泼、眨、如”这5个字的识记。由于字的结构简单, 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来交流识记方法, 优生补充, 教师引导。如“聪”的识记可采用的方法有:联系生活识记;运用加法识记;运用结构识记;运用意义识记。耳朵会听, 眼睛会看, 嘴巴会说, 心里会想, 就是聪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提高识字的效率。

又如,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识记的“忽、然”这2个字, 采用学生互补的方法。出示课文句子:“忽然, 松鼠眨眨眼睛, 想起来了。”让C层次的学生读句子后联系前面第一段说说:松鼠在什么时候想起了什么?全班读第一、二两段。再让B层次的学生说说:刚才它的心情怎样?正在高兴的时候, 一下子想到了一个问题, 现在心情怎样?然后引导全体学生依据字的结构联想记忆:一下子想起或出现, 人心里一惊一急。所以你看“忽”是心字底, “然”是四点底, 这四点底可是“火”字变来的。最后让A层次的学生深入说说:松鼠急什么?还可以依据情境及其联系生活场景说句子。

再如, 要求书写的4个字“总、以、主、意”的识记, 重点让书写工整的学生引领, 交流书写过程, 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及其书写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在书写中巩固识字。这样的分层分步识字, 学生在整体中认读, 对生字有一个认知, 再在文、句、词等不同意境中观察、发现, 运用方法认读、识记, 学生学得有情趣, 记得也牢, 同时促进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发展。

三、引导自主识字, 实行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 要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发挥主动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学得知识、习得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在分层训练时要注意层次间的互动, 互相取长补短,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相应的提高。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总会遇到不同数量的“拦路虎” (生字) , 因此掌握自主识字方法尤为重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识记, 把自己读不准的或不认识的字做上符号。A层次学生可借助拼音自主拼读识记, 在掌握读音后进一步拓展记忆字形和进行组词练习, 让他们在识字的基础上增加扩词的数量, 并且选择自己所组的词语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这样不仅强化了他们的基础知识, 而且提供了更大的上升空间, 满足了他们学习更多知识的愿望。这些“吃不饱”的学生也不会因此无所事事、浪费时间。C层次学生可以通过听读的方法反复识记, 掌握读音后再作深入学习。听读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朗读, 也可以向A层次小伙伴请教。这样一来,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程度上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各层次之间也有了互动。在课堂上, 为了鼓励一部分不够自信的C层次学生, 笔者会请他们“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字读给同学和老师听”。因为降低了难度, 渐渐地, 这些学生也积极地举起了小手。如果他们读对了, 再请他们大声地教全班同学一起读。这样一来, 这些平常学习困难的学生拥有了成就感, 眼睛里也会闪现出自信的光芒。另外, 对于B层次学生, 笔者提出的要求是拼音、生字与词语三结合, 确保准确无误。这样帮助他们夯实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学习能力。为B层次学生的上升起到了导向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层训练, 照顾到了各个水平能力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对语言文字都有了学习的兴趣, 也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识字教学的分层, 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最终达到共享自己学习成果的目的。

当然, 不同层次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C层次学生对学习有困难、不够自信, 要多给予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使他们看到希望;对B层次学生可以采用激励评价, 既指出不足, 又指明努力方向, 促使他们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A层次学生成绩好、自信心强, 可以采用竞争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更加努力拼搏。对不同层面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起点, 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 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3

【关键词】轻负;高效;识字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字词教学方法单一,训练无变化,只单纯的读和抄,这样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同时带来的是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轻负是为了更高效”,然而苏教版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识字量很大,怎样才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提高孩子的识字质量呢?

新课标提出,在识字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由“识”到“会识”,从而达到自主识字,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

一、个性化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是使用音符、意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学习中,我们发现根据汉字构字特点的不同,识字的方法也随之变化。我们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识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想象法

因为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儿童识字往往依赖于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汉字在成人眼里不外乎是由横、竖、撇、点堆砌而成,而小学生的思维中汉字可以是图形,可以编出有趣的小故事。他们喜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识字:比如总算的“总”,从上到下就是眼睛、嘴巴连着心。又看又说又用心记,事情总能办成……想象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识记方法,在充分想像中,他们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字型上有特点的难点字最适宜用想象识记法。

2.会意法

汉字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字,它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如:看到图像太阳,就可以联想到汉字“日”,也就自然地理解了日的本义。建立了音形义的联系,学习汉字也就变成了一件趣事。汉字大多因义而构形,大量的“会意字”在构字时储存了很明显的意义信息。根据儿童观察事物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将汉字作一番新的“说文解字”。

例如教学二上《识字3》中,我们先从熟字“看”入手,教师把手放在额头上,做向远处眺望的动作,学生们先猜到这个动作代表着“看”,然后出示这个字,讲解:“手”放在眼睛“目”的上方,就是看。随后让学生们借助书上的图片,自己边看边思考,有什么发现。随之学生们都能结合图片明白“不正为歪、上小下大为尖”等等。

3.加减法(包含熟字加减偏旁或笔划)

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有其独特的构字规律。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形声字和合体字。一个合体字中的某一个部件往往不单为这个字所有,而是许多字共有。因此大量生字有联系,形状非常接近。如以“包”为基础部件合成的一组形声字“泡、炮、饱、苞”等。用加减识字法去识记,能举一反三,由识一个字延伸到识一类字。

又例如教学生字“十”时可触类旁通,让学生想一想,加一笔或减一笔,可变成什么字,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鼓励了学生课外识字。

汉字识记的方法很多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发掘和保护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究,他们就会理解并创设出不拘泥于一种的识字方法,使识字教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

二、实践活动提高识字效率

实践证明,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当然,参与率也会大大提高。从而,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把以下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

1.猜、编、赛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日常喜爱的猜谜活动引入课堂。如“三人打日本”(春);一个女子很不错(好);在太阳底下过生日(星);天鹅飞了鸟不归(我)等,学生在编字谜中积极开动脑筋,又进行语言组合,说出了有趣的字谜。他们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得生动而高效。

2.画、演、唱

把艺术活动寓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画面感特别强。许多童话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学生喜闻乐见。与其把时间耗在讲、问、答上,倒不如把学生引进故事之门,让他们担当故事角色,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使语言文字内化,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就都非常适合表演。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完全忘我地走进了故事中。在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一遍遍地练习读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和情感。

三、写字指导注重实效

写字实效,通俗地来说就是写的好,那么这个“好”字该如何判定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评价: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规范”是指字的间架结构、笔顺、每一笔的占位等等);第三个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

为了把字写的好,我们应当有“四个保证”——保证当堂指导、保证当堂书写、保证当堂反馈、保证书写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发生: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书写指导了,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学生动笔了,要么也有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就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有正确的态度……这些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篇4

实践依据·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我校主要参加者中有1名教师被确认为县级骨干教师,多名被评县级模范班主任。参研人员,均为青年教师,具体主要参加者由学校的教务处主任任课题组组长,专业一线教师参加,年龄轻(最小30岁,最大32岁),事业有成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主持人曾承担县级科研课题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项,通过了中央教科所的认定。

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对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硬件上:学校办公电脑、远程教育能为开题开展提供网络研究的平台。

软件上:学校教育类刊物《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时报》等能充分满足研究学习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配备了业务骨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课题组对参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时间:2011年04月————2012年 4月止

学校将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创造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同时加强对本课题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协调好校内外各方面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五、研究内容

(一)研究达成的目标:

1、主要目标:在认真学习领会课标有关识字要求及当前识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识字教学的策略。运用识字策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逐步构建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2、相关目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优化环境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不断巩固和发展学校办学特色。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研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识字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识字教学的策略。

3、实践问题:识字教学改革是一个新起点,如何在这个起点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策略,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三)研究内容:

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识字教学的策略、识字课的开展、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突破等,内容涉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着重在研究已有经验、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积极尝试、归纳和丰富已有的做法,力争本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传统识字与改革创新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识字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研究人员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教师科研意识。

六、研究操作方法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在研究形式上,积极探索“网络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而且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及时交流研究动态,沟通信息,并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调查数据的分析,让每一位课题研究者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在专家的指导下,加强学习同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书籍,并借鉴其它地方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有效的探索,扎实开展行动研究,积累具有特色的个案,最终通过案例、论文集、课堂展示、学生活动、经验分享等形式加以推广,逐步形成识字教学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

七、研究成果:(具体见相关论文)1.认真学习课标,明确了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2.摸索出了识字教学的相关策略。3.理清了识字教学的突出问题与突破办法。

八、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校内不设对比班,不进行对比实验,但要进行前测并进行常模对照,不进行新旧识字方法的对比,只研究不同方法的功能特性并恰当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子课题设置

(二)步骤:

课题组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上。我们要求每一个课题研究者都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课题研究目标,制订好研究计划,学期中通过实验课、论文等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抓理论学习,重视资料收集整理。深厚的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

我们要求每学期每位组员精读一本相关的理论专著,组织学习《小学语文》、《小学教学》等专业期刊上相关课题最前沿的研究理论,发现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及时推荐给课题组,重点内容做到人手一份。坚持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好摘录,人人一个资料袋收集相关材料。同时要求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及精神。这样从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上做好准备,切实做到学习和实践和谐统一。期末进行学习札记检查活动。

采用请近来、走出去的方式,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一年来先后邀请了有关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或听课评课,实验教师多次走出去参加各级学习研讨活动。

课题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不仅增强了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还开拓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水平,对于自身的发展及促进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组织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1、为规范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我们积极在课题组开展“六个一”活动:(1)一学期制订一次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2)每半月一次教科研例会,要认真准备,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3)围绕研究专题一学期上一次实验课。第一步,写好说课稿,在课题组内交流,根据大家的建议自我完善教案;第二步,课前上交有关教案,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便于听课老师及时评价,仔细琢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提高听课、评课的质量,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研究;第三步,实验教师课后及时自我总结,撰写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精心准备,对实验课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尤其要紧扣实验课题提出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4)期末一人一篇课题阶段性小结或论文,并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5)每年要对本学科工作、本课题提出一点带有创新性的改进和指导意见;(6)每年争取有一篇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杂志上发表或得奖。

2、课题组负责人每月至少集中一次,进行学习、交流。组织好本课题的学习、研究活动,准备好各种学习资料,认真完成教研手册,注意收集并分类整理第一手资料。每次活动都要积累较详实的活动资料,期末写好总结,以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3、参加实验的所有教师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同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自觉探索培养学生识字的方法、策略和途径;在科学的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同时,精心辅导学生,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识字方法的能力。

九、反思与展望

反思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5

【摘要】在小?W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始终是基础内容更是重点内容,小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识字能力与识字习惯,才能为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首先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作出简要分析,进而进一步探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便是识字教学,只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识字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情况始终不尽如人意,教学水平长期难有大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新型方法策略,从而采取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低年级高效性识字教学。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识字教学的任务量大

识字教学的任务量太大是导致小学生识字能力不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形成一定压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识字基础,再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决定了小学生接受识字教学的能力有限。但是,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学生识字能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大量汉字,给小学生增添了很重的心理负担。

(二)识字能力的差异性大

学生的识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形成了很大压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对不同学生的识字辅导。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的差异性会更大,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个体的细微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展个性化教学,辅助学生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1]。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质量。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展开系统分析,不要机械地按着课程进度开展识字教学,而是要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体系形成整体把握,运用多种记忆策略,辅助小学生形成高效的识字方法与识字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极易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性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辅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较难的生字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编写一段形象生动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讲故事大赛。学生的故事编写完成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从而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识字活动,将枯燥的识字内容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水平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小学生按照汉字书写的规律,自主编写字谜,并对学生编字谜的情况展开课堂评比,激发小学生的求胜心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2]。

(二)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使小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对生字形成整体性把握,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之所以长时间难以提高,主要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割裂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将生字从课文中孤立出来,从而造成了生字枯燥抽象、难以记忆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生字教学还原到阅读教学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文本往往具有情节性和情感性的色彩,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使小学生对生字产生感性化认知。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对生字字义的强调,尤其要突出生字在文章中的感情色彩,从而加深小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拓展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小学生的识字量,辅助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识字方法与识字习惯,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3]。

三、结语

识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识字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写字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64-01 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识字,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全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观摩活动中的史春妍老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的词串识字时,通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建立了每行词语之间的联系,搭起了词语和客观事物之间沟通的桥梁。风格各异的音频、视频材料以及和词串风格非常吻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生动的场景加上师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使想象、理解、体验、感悟、积累等有机结合,较为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给方法,培养自主识字

“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用两年的时间认识2000左右的字,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在课堂上,识字方法决不是单调的、枯燥的。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识字写字方法,识字方面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注音识字、谜语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环境识字、情境识字、多媒体手段辅助识字等等。如,学习《口耳目》,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从而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记方法;学习《菜园里》,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蔬菜,认识蔬菜的名称,渗透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识字方法;学习《比尾巴》,让学生边看图,边识字,渗透看图识字的方法;学习《四季》,让学生边读文边识字,渗透随文识字的方法„„这样每节课都突出一种识字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规律,体悟方法,学会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识字方法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博采众长,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儿童的利益是我们惟一的追求,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儿童轻松愉快地多认字,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反复重现,巩固识字成果

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识字必须及时复习和反复练习,这是巩固识字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3.1 当堂复现及时巩固

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总之,识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1)有趣游戏,快乐巩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识字教学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当堂课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中、活动中加深印象,巩固识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有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情趣盎然,易学易记,同时又落实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游戏时,要注重学生全面参与,不然,就会留于形式。比如,有位老师在复习巩固字音做猜一猜游戏时,虽然,参加游戏的只有一个学生,但是,所有学生都读了生字,复习了字音。

(2)语境复现,迁移巩固。学生认识了生字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生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认读。可以找出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认读,可以出示课文中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或句群让学生熟读,教师还可以创编几个句子,把当堂课学的生字融入其中,让学生读读。这样,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必然会成为“好朋友”的。

3.2 课后复现延时巩固

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因此,生字的学习,除了当堂课巩固,课后还要及时巩固。

(1)阅读教学中巩固。在阅读教学中,仍然要重视生字的巩固,让儿童进一步理解与记忆。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能够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7

一、课内内化, 学会识字

1. 遵循个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 利用教材优势, 激发兴趣。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每单元安排独立的识字课, 内涵丰富, 形式多样, 有看图学词识字、“三字经”识字、“对子”识字、“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这些识字课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 易于朗读, 便于识字。另外, 教材还注重了呈现方式的改变, 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如出现在“语文园地”里的充满鼓励和尊重的“我会认、我会写……”还有别具一格, 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的展示台, 如“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字词游戏”等。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优势,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 课堂想方设法, 保持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 爱交朋友, 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可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宝宝”或“小客人”,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识字的过程也会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如学习《识字1》, 学生试读课文时, 我引导:“今天, 我们要认识的字宝宝都躲在韵文中, 你能边读边找出他们, 然后做上记号并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学生自学后分小组合作学习。在汇报环节, 我引导:“春天真美, 淘气的字宝宝们待不住了, 他们跳出了课文, 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看——— (黑板上事先画好春天美景图, 贴上小花生字卡片) 他们多美呀!现在我们来玩‘摘野花’游戏。谁能把野花后面的字宝宝读对, 谁能用好办法记住他, 小花就作为礼物送给他。”这时, 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 识字方法真是多种多样。这样的教学, 顺应学生的心理, 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效果显著。

另外, 巧用多媒体也能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例如, 教学《识字3》, 教师就可以把文中如“霜”“朝霞”“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等景色用课件展示出来, 相机出示字词学习, 让学生在尽情地观赏美景的同时, 高效地识字。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例如, 教师可先出示一组象形字, 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 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 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 富有动感的。这样, 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激起了学生去积极探索汉字的欲望。

2. 掌握方法,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较识字、反义词识字、说顺口溜、猜谜语、找朋友、读课外书、生活中识字等。在教材中, 每组的“语文园地”中都设了一个“我的发现”, 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如发现加偏旁, 换偏旁, 反义词识字, “加一笔、减一笔”的趣味识字, 偏旁归类识字, 通过字形分析拆分、整合识字等等方法。有了这些方法就等于拥有了识字最具威力的武器, 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 学生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识字。这样, 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得到了培养, 以后就能举一反三认识生字了。

3. 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识字效率, 在教学中, 我更注意把识字变成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经常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合作中巩固识字。如在教学中开展开火车、猜谜语、编谜语、“我当小老师”、摘果子、添减笔画游戏、“变部首小魔术”等活动,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对字的印象。例如, 教学“丛”字时, 我顺口说了一个谜语:“两人桥上走”, 马上就有学生说出了“江”“照”“日”“田”等字的谜语, 学生们根据谜语很快就记住了生字。我还鼓励学生自编谜语、儿歌,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觉得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生字, 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们都很乐意做这样的“发明创造”。

4. 针对差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识字中, 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针对差异,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有的学生已会读, 有的学生则不会, 这是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互教互学, 互相带动, 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学习方式。教学中, 我经常让四人一小组, 把全班学生合理搭配, 并选出一位能干的小组长, 分配好任务, 围绕两点要求进行学习: (1) 在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 (2) 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宝宝的?比一比看哪组记字方法妙, 学习效果好?这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 快乐识字。

二、课外延伸, 拓展识字

1. 走进生活“巩固”字

在识字方面, 每课要求学生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上不封顶”的原则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识字量, 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识字资源, 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字的意识和习惯, 这样能大大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呈现机率, 从而巩固教材中的生字。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 在第二册教材中, 有很多的触角伸向了生活, 如“我走在大街上, 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 这样也能认很多字”“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 让我读给大家听”等。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先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准备。课堂上教师要做好教具, 以多种多样的形式, 让孩子们充分交流、汇报、比赛。此外, 教师还要做好总结, 用实教材、用活教材, 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把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 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等作为识字的最好材料。

2. 阅读当中“熟悉”字

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一些字, 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字, 潜移默化中积累好词好句, 发展语言。所以, 作为教师, 我会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 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 去网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 学生很可能没有完全读懂, 但学生在字与字的千变万化的组合中, 在字的不断组合以至发生质变的过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 这就足够了。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借读学生的课外书, 并鼓励学生互相借书看, 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师生、生生交流, 表扬鼓励一些孩子好的读书习惯, 如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以及好词好句等。在师生全员参与下, 班里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 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汉字很奇妙, 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相信只要引导得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内外结合, 学生会真正与“字宝宝”交上朋友, 把识字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识字教学高效策略的研究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主体参与 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愈发频繁,汉语教学越来越国际,吸引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学习汉语。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课堂讲解时间过多,不能为学生留下足够时间理解与记忆汉字。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过于简单与机械,一味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能力,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导致大部分学生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弱。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教师不能充分意识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与核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识字教学中,进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学生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存在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需掌握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即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与讲授,而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学生观,努力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观念,有着自己的行为习惯与兴趣爱好等主观行为与主观意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的核心。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了解学习需求及教学实际,在识字教学中需要根据识字规律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具有图片的记忆优于文字记忆,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等特点,针对这一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汉字学习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同时,小学生注意力散漫、持久性短暂,对生动有趣的图画及与生活自己直接关联的实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学“木、竹、禾、口、耳、目、火、鸟、羊、日、月”这些象形文字时,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图画的观察与学习帮助其准确理解汉字字义。

二、运用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就连汉字中也蕴涵丰富的故事,小学生具有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等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及蕴含哲学的思维方式讲述给学生听,让其在识字的同时利用中华文化特性学习,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与记忆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中华汉语文化的吸收与升华。

例如,在学习“法”这个汉字时,教师可将与“法”字有关的文化故事讲述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字在远古时代,写作“灋”,其中“廌”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独角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生性,在人们相互间发生纠纷时,就由其裁决;而三点水则代表了法律犹如水一样刚正不阿、公正无私,从这个字的构造中我们了解到法律从古至今都是用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通过这种讲解与叙述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课堂互动,构建民主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建立互相信赖、理解合作、尊重的人际关系是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体现,更是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前提保障。因此,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错字纠正”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比如,在学生纠正错别字时,教师可让学生课下收集与整理广告词中常见的错别字,目前大部分广告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对广告进行设计时喜欢将产品与人们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词语相联系,这就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比如“怦然星动(怦然心动)”、“一箭如故(一见如故)”、“骑乐无穷(其乐无穷)”等广告词。小学生正是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需要为他们创造正确的识字环境,而这些广告词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识字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其纠正错别字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识字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正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基础,探索出符合社会、学生与教学需求的识字教学方案,从而真正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程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楼琦君.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

上一篇:特级建筑资质标准下一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