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2024-08-08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共8篇)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1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总结过去与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上提出了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更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促进教学实践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所带来的变化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以确立的同时,也给课程实施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挑战,要求教师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学生与教材,树立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教师

一、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已经不能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全面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受苏联模式影响巨大。近年来,西方的许多教育学理论又纷纷传入中国,并在教育理论界以及实践上产生了强烈影响。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可以促使我们在教育上少走弯路,加快教育发展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在启迪我们思维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原创性缺乏,教育术语的洋化以及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人们企图用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教育理论来阐释中国国情下产生的教育问题,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2、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学习方式之中,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实际上,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从学习效果看,接受学习对学习内容掌握的速度快、系统性强,发现学习速度慢不成系统,但是记得牢,易迁移;从组织形式看,接受学习适合集体教学,发现学习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另外,接受学习对学习陈述性知识快速有效。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只有两种学习方式恰当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偏离,课程内容偏多偏难、科目偏多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的偏离,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考核方式单

一、结果处理不当等,这些都促使我们意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从基础教育结构的变革历程来看,无论是学科与活动课程的整合,还是分科与综合课程的互动,无论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兴起,还是学科课程内部的整合,在设计理念上都是兼顾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要求的,寻找三者最佳的契合点,确保课程的实践应用价值,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实现,课程的设置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充分的发展。尽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三者结合还不大理想,但“理念先行”,对今后的改革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核心,树立起新的基本理念。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教育工作者行为模式的新教育观念层出不穷。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带来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

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最终结果,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以全新视角审视新课程的功能,树立和落实新课程理念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一轮的课程改改绝不仅仅是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扬弃与更新,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场涉及到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因为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革,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透彻理解,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无从谈起。

2、要学会减轻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心理压力,加深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新旧理念的撞击,教师权威的重塑,课程资源的匮乏,教育评论的滞后等因素而引发的矛盾、抵制、失落、危机、恐慌等消极心理反应。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这些心理压力,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才能确保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向研究型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样式,而且有

可选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这对教师的压力和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教材中的许多“留白”,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些什么又成了一道新的课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才能摆脱压力,逐步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类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新课程改革关于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老师表示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因此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在。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就要通过参加各类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

总之,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相信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经历不同时期的改革后,必将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气象。

参考文献

[1] 郭芳,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素养的新要求[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2)

[2] 赵云、侯又光,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1)

[3] 程材,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

[4] 成巧云、施涌,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再认识[J],教育探索 , 2005,(01)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2

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根本目标,而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是实现此目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的撰写是在近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借鉴国内外相关教育教学文献,并结合自身在项目化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对以后的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实施有所帮助。

1 目前职业院校推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调研中发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是顺应社会发展,实现“三个对接”的主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是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但从职业院校调研中发现,目前项目化课程在改革中的执行和推广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和限制条件。

1.1 项目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1 目前课程开发还缺乏整体组织体系

课程开发过程,应符合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课程设置、资源整合、内容整合、教学条件开发利用等方面,需要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支持。但很多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中还只是对单门课程的开发,资源整合、实施,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规划。

1.1.2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支持条件还十分薄弱

1.1.2. 1 课程开发还没有形成团队合力

专业教师是项目化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由于教师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可能无法对项目化的课程开发从职业岗位、学生和教学等方面紧密结合进行研究,使开发出来的课程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真正实施到位。此外,项目化课程开发,其过程本身难度大,需要团队的合力,目前由于校企合作还不能深层次地开展,开发课程的团队还有很多专业上和实践上的差距,同时项目化的课程都需要各自特定的场所,很多课程只能针对一类具体过程,很难以点带面,致使很多开发出来的项目化课程只能是某个具体项目的代表,无法成为能代表一门完整课程的项目,在应用上还无法普及到其他地区和院校。

1.1.2. 2 项目化课程开发赖以实现的设备设施还不十分完善

项目化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项目载体、项目化教学实施,实现学生知识和岗位技能的直接对接。但是很多院校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训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还不是十分完善。

1.1.2. 3 深入的校企合作氛围还不够

目前我们学校与企业在大力发展深入合作,但由于学校和企业合作条件的悬殊,学校给企业提供支持的条件有限,此类合作更多的是友谊性支持,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还远远不够,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还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化课程实施的条件。

1.2 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还有很多制约条件

1.2.1 学生方面

项目化课程应是以学生为本位进行开发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已适应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失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行动的能力,学校一旦要开展项目化教学,会出现学生无法短时间适应等现象,使教学效果预期出现偏差。

1.2.2 教师方面

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角色变成了导演的角色,课程的实施对教学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对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对应的能力与知识有清楚的了解;其次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另外,教师对课堂实施的节奏的掌控能力也非常重要。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及配合能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很多教师在项目化课程实施环节还有很多需要自身突破和提高的地方。

1.2.3 实施条件方面

1.2.3. 1 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问题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打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老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练,也不是传统的只在教室里学,而是更多地到实践中学。教学实施过程需要教学环境和条件配合,教学实施管理也要配合。

1.2.3. 2 实践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问题

项目教学对实验实训的条件要求较高。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好处,但在实施的条件方面还远远不足,有些还达不到实施的条件。项目化课程实施需要校内实训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条件的共同支撑。

1.2.3. 3 教材方面

目前适用项目教学的教材很少,需要根据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编写适用的教材和讲义,以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和推广。

1.2.3. 4 行业企业方面

从目前来看,行业企业在学校教学改革方面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有很多的社会原因,在此不一一赘述。

1.2.3. 5 政府部门方面

目前大力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但是从具体的制度上说,还没有对其实施起到激励性推动的措施。

2 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建议

2.1 依托学校自身优势,密切依托行业、企业办学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只有密切依托行业企业,才能使项目化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有理有据。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只有依托行业办学,才能以行业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使其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相协调。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专业方向设置,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不断扩大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的比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的质量评价机制,培养出更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

2.2 深入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打造使学校和企业共赢的合作模式,使企业成为学校项目化实施的课堂

以国务院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为契机,深入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规范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链条上的权利和义务,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是校企合作深入、稳定的基础。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可以使教育的发展更加贴近市场及行业的发展;另外要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法律化,从国家、学校、企业三方完善制度和法规,保障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校企的长远合作和利益。

2.3 打造校企联合的高质量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

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必须依托高质量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要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利用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的所长。聘请了解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形成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的专兼职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学院也要不失时机地向教师提供一些机会去实践,去学习,为课程开发团队的储备服务。

2.4 加强学校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的实训条件直接影响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项目化要求“教学做”为一体,对实训条件、设施设备等的要求较高。对于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为了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实训建设,加强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

2.5 加强开发项目化课程需要实施的教材

目前由于项目化课程的地区差异性,在课程模式上具有较大的推广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地域就业需求的差异性,教材往往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因此在项目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发适用的项目化教材。可以开发适应的项目化校本教程,或根据订单需求,开发订单式课程及教材,或根据项目化课程实训要求,开发项目的实训教材或指导手册。

2.6 对学生实施引导,强化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项目化课程实施的真正受益者

项目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项目化课程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对课程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2.7 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校企合作规范、健康运作,成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实施的有力保障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一是要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形成校企合作的联动激励机制,调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热情;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运作,使校企合作健康、规范、稳定地发展;三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使政府成为学院和企业共赢发展的粘合剂。

3 结语

总之,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还需要职业院校的师生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学习西方国家关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经验,努力完善或改善我们在项目化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本文以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为起点,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改革,主要从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政仪.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J/OL].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 17(4),21-24.

[2]曾先文等.《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M].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3.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新课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也打开了教师教学的思路。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思考,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应该怎样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优化数学教学。但在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与困惑的解决,关系着数学新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界都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21世纪本国公民的数学素质问题。从我国课程改革的情况看,最近二十年数学课程基本上保持着稳定的状况,除了一些内容上的增减或简单调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稳定的最大优势是教师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很快适应教学的要求,但同时也暴露出初高中数学课程很多共性的问题。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清楚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自觉,但许多数学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新课程改革主要的出发点与动因是从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出发,在反思与总结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比较了世界各国的教育之后所提出和实施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因。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误区,尤其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手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许多数学教师模糊地认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这显然是一个误区。

2.对新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调整研究不能够深入

尽管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新课程的目标。但无论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得多好,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教学内容还是不够深入,基本还是原来的内容结构。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仍然对数学新课程认识不清,或者只是一种字面的理解,没有能够成为数学教学的自觉。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每一位数学教师向数学教育家的方向努力。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地思考和理解数学新课程的结构以及在教学中的落实。作为教师也要认识到,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将更加扎实,数学能力将会更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都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将是优秀的。

3.对数学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变革不适应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问题中心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各种教学模式、人本主义教学模式均应成为数学教师的选择,甚至是必然选择之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不同的内容,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要求更加重视数学直观,重视图形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思考;要求数学学习的形式化与生活实例的结合,有些内容(如统计)的教学是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还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应是要求数学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要转向“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和“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转变对于许多数学教师来讲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数学教师必须要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要在怎样组织新课程教学和怎样组织学生学习数学新课程上花工夫、花代价,努力完成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就数学课程改革而言,目前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积极地参与课程改革的活动,自觉学习、实践课改新理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就会尽快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4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回顾过去课程改革中的师资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笔者作为玉溪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组的首席教师,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对于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而且要认识到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它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国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胸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去。

(二)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没有作硬性的规定。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与选用的教材,灵活应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

(三)对教学方式的领悟不深入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理念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新课程改革,不是不要讲授方式,而是强调讲授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讲授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在交往、互动中展开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能简单的把某几位教师或某几堂课作为研究性的课,其它的教师或其它的课作为一般性的课,所有的课都应该具有研究性(探究性)。

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突显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仍感困惑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实现全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摒弃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和方法评价的传统方式。但目前的实现是,中考、高考的评价方式与高中、大学的招生和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升学率”上。虽然教育部及其它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着手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但新课程教学与现行的教学评价手段之间的这种矛盾,使进行课程改革的老师们感到非常的困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管理,加强各级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在培训方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惑和困难,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为新课程的推广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实验工作质量。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教研制度,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师训部门的集中培训,远远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教师多种需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培训、教研机制,是今后新课程改革的后续动力之一。学校开展的技能型培训、实践型培训、评价型培训、理论型培训、研究型培训等等,是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教师培训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内在的驱动力,开发教师潜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不断改善条件,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中,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学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接通了互联网,有先进的实验器材;而有的学校还仍然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优势,全面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5

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 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做课程计划时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校本课程的优势及其开发的意义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的优势极其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教师的积极参与 ;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逐渐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但是在各中小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的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实行中央统一的单一课程体制,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仍习惯于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陷于陈旧的课程思想习惯性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的涵义一知半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据调查,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教师中知道校本课程含义的不超过 50%,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那些有专长教师的事情。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这种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以及课程开发意识。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而且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是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少有过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为此,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任务,教师没有充分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准备。加上校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刚刚起步,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等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因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三、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四、忽视学生需求,盲目进行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求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思想意识。这就导致了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不是按学生兴趣特长而开设,而是按教师“特长”来开设,教材编写往往是“师自为本”,谁有特长谁来开,学生围绕教师转,而为了修满学分,不少学生不得不被迫选修某一课程,按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有的学校还强行“摊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一门任选课或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的质量。

五、缺乏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资源,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够用于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不多,有的学校的现有设施、经费投入上还是比较紧张的,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等存在一定的制约,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六、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和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即课程原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了了解学校的各位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成效,学校就罗列一大堆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们在这些指标上打打勾,进行量化排名。正因为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仅仅停留于学生反馈、教师自评与互评这样的经验水平上。这些评价往往忽视了本来最需要关注的每个学生个体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忽视了本来最应体现的学生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忽视了本来最应进行的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环节中往往简单了事,教师与学生们都只是为了应付,因此存在着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顾及到它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要确保它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就需要学校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否则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七、升学压力引发的异化

因考试、升学的压力,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只存在于课表上,校本课程的课时被占用,在校本课程的时间里进行高考科目补习,使高考辅导的课外“加餐”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课内“加餐”。校本课程在考试的冲击下被淡化、异化成高考科目补充和强化,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矛盾”,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减少国家课程比例,给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教师得到发展,办出学校特色。但是,新课改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要求和内容降下来,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各学科专家,存在“科本位”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做足了本学科知识技能的充实,还增加了许多课外信息查找的任务,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本减不下来,教师也普遍感受到课时太少,课外占用时间太多。这样,国家课程负担减不下来,而校本课程又处于起步阶段,其开发的滞后与开发条件的不成熟,也就注定它抵挡不住国家课程的“冲击”,每周的校本课程出现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应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搞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学校、地区和社会的需求,考察学校、地区及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需求分析的方法可用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地区发展报告分析法等;开发的主题可以是环境保护、地方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消费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策略,以及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内容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和发展等。

(二)借助课程专家,进行联合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然后以“类”推出(这里的以“类”应注重学校的办学实力之间的差异),供区域学校选择使用。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再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决策中心,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决策和课程编制都要全部由学校来完成。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课程开发的相互引进和相互交流,在借鉴中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而不应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闭。因此,校际之间的联合开发试验更符合实际,也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生命力,在充分开发各校的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较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大教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同时学校不能期望等到教师素质达到相当程度之后以及一般教师都拥有相当的课程理论与技术之后,再“放心”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而是要积极创设条件,例如: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引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开设教师好书介绍会和校本课程沙龙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所属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系及教育机构课程专家的力量,让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远见卓识帮助教师实现对自身教育哲学的概括和提升,从而和课程开发主要参与者的一线教师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在表面上似乎是国家赋予学校权力的结果,而实质上更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的产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体现自身教育宗旨的教育环境,以营造一种教师分担责任、积极推进教育革新、勇于追求成功的氛围。自然,这个教育环境必须是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而非强权政治。这就对学校校长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又有与教职工不断对话和鼓励合作创新的能力,必须能够对课程开发行动研究所有成员赋予尊重与理解。从此意义上讲,能够进行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必然要有能够有效开发学校相关人力资源的校长,没有这样的校长,校本课程开发将非常艰难。

(五)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方面,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在评价上,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它着重对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着重对其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生方面,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也应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之一。

浅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6

潘超

2012-9-28 10:28:2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2期下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管理应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形势,深化产权体制改革。

关键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治理结构,改革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取得了卓著的改革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国企改革已经触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产权改革。2004年的“郎顾之争”引发了学术界对国企产权改革的广泛讨论。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矛盾,比如产权制度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

二 产权制度理论

1.关于产权的概念

按照德姆塞茨的观点,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这种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因而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形式的权利,而社会保障他的这种权利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不受其他人的干扰。具体来说这种权利其实包括产权所有者对所拥有的对象的占有权、使用权等一系列权利,且该权利具有排他性、可分解性和转让性等特点。所以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产权是交易双方权、责、利的划分,它只能形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所有权之间的交易,或简称为“交易中确定的权利”。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组合、调整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即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保证其实现的制度。合理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形成稳定预期等功能。企业产权理论是指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企业产权理论不是将企业简单地看作以权威、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组织形式。企业中董事与经理、经理与工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仍然是一种交易,这与市场交易、市场契约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安排,同样对企业的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改革产权制度,是指要清晰产权、界定产权边界和产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清除原来模糊不清的状态,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制的财产约束机制。

2.明晰产权的重要作用

经济学对资源的假设更符合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因为它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它的前提是社会资源是稀缺的,而稀缺性的东西人都格外的珍惜,因而人具有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天性。明晰产权的过程就是把稀缺的东西划分到具体的个人的过程。一是明晰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对某物的产权不明晰,交易双方得不到准确的预期,因而必须支付确认双方产权归属的额外费用;二是明晰产权有助于人们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到达资源的最优利用;三是明晰产权更符合人性为私的经济要求。人性为私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它可以解释很多用人性本善不能解决的现象,如公共资源滥用问题、人民公社时期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等。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清晰的产权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激励前提。

三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2年,全国国有资产总计11.83万亿元,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69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总量为6.55万亿元,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人们目前比较普遍关心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如何界定的问题,也就是认为国有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界定不清,导致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即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上,应该注意法人的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但是,仅仅靠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不可能完全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的问题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是某个自然人的产权,而是全国人民的财产,但是全国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直接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要委托代理制的方式使得归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进入经营过程,也即人们所说的产权委托代理结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国有产权存在模糊性,产权市场不发达

我国国有产权关系处于模糊状态,在国企存在很严重的“政企不分”的现象。这种模糊的产权关系不仅使政企不分、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资产营运的低效率等难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限制了其他环节改革的深化,影响了经济体制的转轨。目前国有企业产权市场的主体和客体都严重不足,产权交易既缺买家又缺“货源”。由于我国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方面的欠缺,使得产权市场发展的不够成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改革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而且,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转让业务基本上都是各级政府在具体操作,由于地区之间的排斥,形成了各自为政、遍地开花的产权交易市场,没有规范性,难以为国有产权的转让和退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外,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国企产权改革就是甩包袱,或者简单地把国有企业的“公”改写为“私”字,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只是盲目地定指标、下命令,采取一些错误的办法。

2.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改革初期,虽然实行了旨在搞活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和承包责任制,但企业治理结构基本没有改变。90年代后试行的股份制改造从内部治理结构来看,也只是形式上的两权分离,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与行政“外部人控制”同时并存、缺乏一个健全的外部治理机制、新老三会的矛盾问题等。

3.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是伴随在同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良现象。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为:无视国家规定侵吞国有财产,将部分国有资产无偿转化为集体股、个人股;通过财务报表调整、会计科目合并等手段调减国有资产账面价值;对国有资产进行虚假评估,国有资产转让时只卖资产,却不管债务,故意不进行依法评估和招标;暗箱操作或自买自卖或内外勾结。

四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途径

1.进一步明确产权,完善国有企业产权的交易

通过改变国家所有权,在某些领域的国有企业实现彻底的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实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并建立国有产权退出机制,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有步骤地让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的竞争性行业中有序地退出来。另外,建立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流通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交易主体发生在各企业之间,产权的让渡和转移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开展产权交易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市场流通是结构调整的自动机,依靠产权转让的经济机制,才能在市场条件与企业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时地和机动灵活地进行企业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自我调整,以及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要在国有企业制度和国有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形成权责统一、运行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处理好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建立独立董事会制度,推行股权多元化,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提高公司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

3.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一是要明确国资委的定位,准确落实国资委的职能。它应该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依法经营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主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二是要健全制度和加强监督。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决策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律化。国资委监管机构要定期向政府报告工作,加强群众、宣传舆论等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刘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陈强胜.3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8)

[3] 刘扬.重新认识国有资产流失[J].商业研究,2004.13

[4] 李丹.国有企业产权的性质研究[J].商业评论,2007(11)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师资建设,中职学校

近年来, 随着职业教育政策的改变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职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以前的统招统配到现今的自主招生、市场化就业, 中职教育的招生和就业优势已荡然无存,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中职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 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以前的比硬件、比规模转变到比教育质量的好坏、比师资水平的高低。目前我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师资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新课改对中职学校师资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职学校新课改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执行者, 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的理念、方法、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具体实践才能贯彻落实, 所以, 必须通过学习, 培训, 观摩、研讨等活动加快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 统一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上来, 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新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 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信任。

二、中职学校新课改中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 总结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 我认为在中职学校师资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 新课改中的新理论铺天盖地, 各种风格迥异的课改理念、思想、模式、方式如“百花齐放”, “专家”满天飞, 教师陷入理论的大泽无法自拔。面对庞杂的理论, 很多教师眼花缭乱、无可适从。

其次, 教师精力有限, 无暇顾及课改。与传统文化课课程相比, 专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 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很少有时间去阅读教参和教材以外的书, 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素养, 难以更新所需学科得教育理论知识。

第三, 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相距甚远。通过对我校专业教师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只有15.8%的教师曾经到企业进行过实践。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 在其他地区的职业学校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这使得专业课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到企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企业实际需要, 课程改革也就失去了方向。另外由于现行的职称评定政策套用普通中学的标准, 强调科研成果指标和论文数量, 更进一步消弱了专业教师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

三、针对上述师资建设存在问题, 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 明确改革目标, 减少不确定性。

教师在新课改中感到不知所措的客观因素在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不清晰性, 因此, 对目标和要求应进行适当的量化和考核, 使教师对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减少教师的疑虑。

其次, 学校应该为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能单纯、一味地提倡让教师去适应环境、要求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这样很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当尽可能完善各种课程改革制度, 尽快地建立适应当前形势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尝试和创新。同时尽量避免把教师的时间浪费在重复的抄写备课本上, 应该让教师从繁重的抄写中解放出来, 适度推行集体备课和电子教案, 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改的研究。

第三, 自我完善发展, 提升理论修养。

许多青年教师在推进新课改时, 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这与教育教学理论的欠缺有很大关系。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 不光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有广博的理论修养作为基础。要用理论知识来指引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实践, 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 广泛摄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和完善自我理论修养。

第四, 加强校企合作, 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必须加快开展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顶岗实践活动。建立教师定期实践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 把在职培训、顶岗实践、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与考核、职务聘任、提高待遇联系起来, 激励教师努力进修实践,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 要切实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 (所) 的联系,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 定期组织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学习、实践, 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 提高自身技能, 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 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具体需求。

最后, 拓宽教师来源, 改革职称评审机制。

目前我校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多数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 对于技师、高级技师一类的人才十分缺乏。在某些专业上我们可以适当加大聘请兼职教师的力度, 在用人机制上更大胆、灵活一些, 尽可能的创造条作吸引优秀人才到我校从事专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 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 促使我校专业课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此外, 中职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应与普通高中教师职称的评审有一定的区别, 因为职业学校更加强调教师的实践能力, 这与中职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关系。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单独制定评审标准, 设立评审机构, 采取相应的评审办法, 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科学改革成教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成教管理;问题;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已经成为许多再学习者的最佳选择,它对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知识的不断超越,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大地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和谐成教管理的问题作一番探讨和研究。

一、成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

当前,成人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学校一把手把全日制本科教育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上都有很大的倾斜,而对成人教育管理缺少关注和扶持;另一种模式是把成人教育作为为学校谋取福利的“自流地”,成为学校利润的增长点,让成人教育学院在办学中大量招生,不断突破招生规模,但是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偏低,老师的教学管理不负责,学校对这些问题放任不管,一味的追逐利润。这两种管理模式都缺乏对“如何办好成人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学校在成人教育的管理中存在思想问题,一年中也召开不了一次会议,任由成教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问题的存在,只要学生不闹事,管理人员无过即是功,正是这种管理缺失或管理的不作为,更有甚者,一些私人成立的成教学院,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在招生宣传上做虚假宣传和承诺,严重扰乱了成人教育的市场秩序。

(二)成教学院教学管理经费投入过少

目前,全国的普通高校大多都是以本科教育资源为基础举办和发展成人教育,在学校的投入上并没有专门给成人教育的经费,高校只是负责成人教育学院老师的薪酬和福利的发放,但是在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在一些民办的成人教育学校里,其他管理和教学老师的薪酬和福利必须要靠招生收入来解决,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民办高校在教学硬件上有很大的漏洞,没有固定的办学场地,也没有固定的教室、宿舍和食堂,办学条件非常差,更谈不上按照办学标准为学生修建体育、娱乐活动场所。

(三)任课教师管理混乱,成教考试抄袭现象严重

目前全国的成人教育学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有很多制度还处于低层次的经验管理上,同时,许多成人教育学院都是兼职的教师,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都是和全日制高等教育等同的,任教的老师也都是退休教师、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或高校暂未排课的教师,这些样的教师队伍杂乱无章,有课就来学校上课,没课就下班,根本没有责任感,而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教师教学质量高,但是缺乏责任心,有的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较低,课堂教学效果很差。

在成人教育期末的考试中,存在大量的抄袭现象,因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高中成绩较低的学生人群,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上课期间没有很好的学习专业课知识,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大量学生考前准备考试答案,有的成人教育学院甚至默许学生的这种行为,并在考试中协助学生抄袭。

二、改善成教管理具体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我看来,成人教育学院的未来发展关键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如果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模式就会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准备上也会以学生我主,所以,成教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教学的办学方向,牢牢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给成人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管理体制上更加灵活,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成人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管理

想要提高成人教育学院的办学水平,必须要加强成教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一方面,师资力量的加强是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需要,没有好的师资,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现代成教学院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广博、学术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而且需要教学设施的齐全,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学计划的安排必须适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同时,成教老师之间要不定期的相互听课和评教,学院要制定详细的教学督察制度,实现教学、研究、督察三者结合,确保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院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严格处理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成教管理者既是院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也是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学院的管理者,首先要在学院树立民主管理观念,在学校制定的管理规定中体现民主的含义,积极反对专制的管理作风,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切实听取各方而建议。其次,必须培养公正的做人品格和高超的管理能力在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教育殿堂里,管理者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力,而是来自教职工们公认的公正和无私现代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让全体职工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学校应该在把好学生考试关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果纵容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对学院的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学院的管理者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工夫,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要求学院教师在任课过程中要有责任感,让同学们真正的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刹住学生的这种不良的学风,净化学院的学习氛围。

总之,成教教育的好坏关系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未来发展,只有成教学院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未来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顺,才能有更多的学生选择成人教育模式,才能更多的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成教学院的未来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索学芳,林楠.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0).

上一篇:生态教育理念下一篇:作文四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