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底稿处理工作探究

2024-08-17

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底稿处理工作探究(共3篇)

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底稿处理工作探究 篇1

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在实务中突出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 简单抄写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在审计实务工作中,我们不少见到一些审计人员一到被审计单位也不了解该单位的实际情况,就一味的埋头查看并抄写该单位的会计账簿,做一些简单的试算平衡,形成审计工作底稿“这种简单抄写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是对审计的不负责,增加了审计风险。

我们要克服审计工作底稿中的这种错误做法可以从两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一方面从审计工作总体计划安排考虑,适当延长审计外勤工作时间或者采取预审的做法。审计人员对于规模比较大,业务量大,生产流程比较复杂的企业可以提高预审,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关的实用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

另一方面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职业道德”审计人员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以应有的职业道德,认真地运用专业知识去完成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一般要根据报表项目的性质和特征,专业判断审计该项目需要形成几张工作底稿”一般审计会计报表项目可形成两个层次的底稿:(1)对报表余额或者发生额的确认即审定表;(2)对报表余额或者发生额的明细化即明细表“审计人员在形成这两个层次的底稿时要运用专业知识,认真地核实明细表与审定表的相符。

二.符合性测试流于形式

在审计实务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审计人员一到被审计单位就将符合性测试的相关资料,如:内部控制环境的调查,销售及付款循环调查等资料交由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填写并加盖本单位印章,而审计人员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在审计快结束时,被审计单位将符合性测试的相关资料交回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对此并不审计直接将其作为工作底稿”在实务中不重视符合性测试,使得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加大,增加了审计成本,影响了审计效率的提高。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出现上述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审计时间的限制,但最主要的还是审计人员的思想误区,片面的认为审计中实质性测试更为重要;没有认清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关系或者是明白二者的关系,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人为的偏向于实质性测试。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要克服审计工作底稿中的该误区就必须从思想认识方面解决问题:其一,要明确认识到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关系“在审计理论中,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是相辅相成的,符合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某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满意程度及是否可以信赖;实质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对某一审计事项的余额或发生额是否可以确认”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时应先进行符合性测试,如果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可以信任,那么就可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了:反之则需要加强实质性测试。其二,审计人员在认清了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关系后,在实际审计中要运用这一理论,认真执行符合性测试,从而节约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三.在审计工作底稿形成过程中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够,随便签名或者让别人代签

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审计工作的,审计小组中各成员分工明确“尽管如此,由于审计时间短,业务量大,往往是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审计工作”这样在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时,某些审计人员出于审计责任或者其他方面(如审计工作的认

真,努力程度,成绩等)的考虑,往往在检查人员一栏里不填写自己的姓名,而是填写未审查此项目的审计小组成员的名字“至于复核人更是未进行复核,便就随便签名或者由其他审计人员代签”这种随便签名的现象增加了某些审计人员和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及审计风险,使审计的机会成本加大。当真正出现问题时审计责任不明确,甚至出现扯皮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审计中很普遍,分析其原因在于:

(1)审计时间有限,审计的业务量大;

(2)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够;

(3)某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自己担心有审计责任,就填写其他审计人员的姓名,这是审计责任与职业道德问题:有些审计人员主观的认为填写并未审查此项目的审计人员的名字,是一种善意的帮助;审计工作底稿表明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成绩。

在审计工作中要杜绝这种现象,审计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审计责任:

(1)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要有审计风险和责任意识,慎重使用自己的签名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没有亲自实施审计或者亲自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时,千万不要因为某种原因(如:太忙,没时间等)而随便签名“

(2)某些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明白自身的审计责任;其次一些审计人员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善意的帮助,其实这种善意的帮助后面隐藏的是责任,当然相关的审计人员也要意识到这种善意帮助后面的责任意识,学会委婉,恰当的拒绝。

四.审计工作底稿中重复的,相关性不强的资料频频出现

我们在翻阅审计工作底稿中不难见到:一个小单位的审计工作底稿厚厚的一两本,仔细查看却发现里面有的资料重复出现,如:货币资金审查的工作底稿中银行余额明细表,既有自己做的又有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明细表;至于银行对账单,余额调节表既有11月末的,也有12月末的(年报审计一般以年末的资料为准)”还有些资料的相关性根本就不强,而审计人员却一味的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只要被审计单位能提供的资料就尽量收集作为自己的审计工作底稿“这种做法不仅浪费审计人员的时间,降低了审计效率,而且也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厌烦感及其成本,从而影响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工作的配合”

在某些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中认为,审计工作底稿越厚越好,这是自己工作态度,成果的一种体现,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正是这种思想支配着某些审计人员,因此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就追求一些形式性的东西,尽量能获取的资料就获取,大量的复印件,有时候甚至根本不去看,如:一般会获取合同之类的资料,至于是什么合同(可能与本次审计根本没有关系)不关心,只是作为自己备查类审计工作底稿而已。

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底稿处理工作探究 篇2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审计分为政府设计与社会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审计的主体, 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社会审计公司法》的要求, 目前中国上千家上市公司的年度及中期财务报告都必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公告, 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成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审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之后的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当时, 一批爱国的会计学者为打破外国注册会计师对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垄断, 致力于创建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1918年9月, 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 作为注册会计师事务的主管部门, 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在我国初期的审计组织体系中, 政府审计为主导, 各部门及单位的内部审计为基础, 以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补充。随着我国经济体质的改革和发展, 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兴起, 使我国的审计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改变, 现代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 注册会计师审计开始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注册会计师审计地位越来越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是优化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公众利益、公众福利的实现, 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据信息能够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并且审计数据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状况、运营状况、物资状况等等。注册会计审计对企业财政有着监督作用,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及企业管理需求, 慢慢形成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社会审计的核心力量, 对企业发展经营起着积极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改善企经营状况, 提高经营业绩及投资回报, 有利于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都纷纷开展注册会计师审计, 尤其是欧洲国家, 想要加入欧盟必须通过标准的会计审计, 增强公司透明度。注册会计师审计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实时、更高效、更准确, 进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 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审计环境

1. 政治环境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受政治环境影响较大。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 检查了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依据是我国法律法规, 所以法律政策的变动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审计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2. 法律环境

为了保障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展开和实施, 我国与2006年2月从新修订了《审计法》, 新的《审计法》明确规范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审计法》对检查企业编织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通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管理成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企业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3. 经济环境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监督经济发展管理控制正确引导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现代社会正在朝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 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实现, 我国自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环境和经济体系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也在发生着变化。

4. 社会环境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时代的带来, 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 目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都已经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很多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程度比较最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统计和核算, 无纸化的计算机电子数据、电子数据会计审核管理系统取代了传统手工作业, 这使得审计环境比手工模式下变得更加复杂。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较差

当前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通用的方式为受托审计,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需要向注册会计师支付一定的费用, 上市企业既是委托人又是被审查客户, 这种统一性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弊端, 上市企业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存在的这种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关系会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在追求审计报告质量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审计成本, 而上市公司支付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又是一定的, 审计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利润的降低, 这就导致了追求高质量设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准建丧失了市场份额, 最终导致坚持质量原则的注册会计师反而被市场所淘汰。

2. 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立法, 通过《审计法》对审计过程流程和范围做出了规定, 虽然其中内容规定了我国审计机关应对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但是实际上《审计法》中却缺乏了对其相关经营活动的审计监督, 这并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展开。

3. 审计方式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对企业财政审计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审计方法上仍然使用的是传统审计方式, 缺少现代化技术的融入, 往往审计工作开展的比较滞后, 往往都是事后进行, 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资源浪费、缺乏控制等问题, 因此审计目的并没有得到实现。

4. 审计内容局限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不断扩张, 各企业经营的范围和业务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发展, 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内容仍然还停留在针对传统的审计内容上, 很少涉及到国际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审计。这说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滞后于企业发展, 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审计目的不能够很好的发挥, 长此下去审计工作将很难达到预防重大企业运营风险的目的。

5. 审计问责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审计问责机制还不够明确, 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完善审计问责机制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问责机制的建立符合《审计法》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并且责任的明确能够查去问题的根源, 便于纠正和整改, 有效的遏制了屡查屡犯情况的发生。

6. 少数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中存在的非常规交易比例增加, 企业的业务向着复杂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起步较晚, 虽然注册会计师在数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素质、能力等方面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事审计工作时间较长的注册会计师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是在会计事务所传统体制的影响之下, 存在消极怠工的态度, 不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导致设计质量受到影响。从事审计工作时间较短的注册会计师虽然具备了执业资格, 但是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导致在审计的过程中容易护理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 而且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 同样影响审计质量。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问题解决对策

1. 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越来越复杂, 优化审计环境, 能够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优化企业审计环境主要可以从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入手。首先需要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 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审计工作。在规范的审计环境中, 审计工作的流程更严格, 保障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和真实性。

2. 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方式

为了满足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代的发展需求, 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方式也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强改进和创新, 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事后查漏向事前监督转变。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开展多侧重于事后的检查、审查已出现的漏洞和突出存在问题。这种审计方式并不科学, 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和被动性特点。并不能够发挥审计的最大职能, 改善审计方式迫在眉睫。另一方面, 现代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了信息化技术, 因此审计工作也同样加入信息化审计手段, 加强对计算机的利用, 开展计算机审计、互联网审计。

3. 丰富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审计内容

目前很多的企业随着时代的需求推出了许多的新的业务内容, 并且一些企业对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密切, 很多业务已经发展成了跨国业务, 财务信息方面也更加复杂, 这些新业务在企业经营中也占有着一定地位。因此审计工作也应更新审计内容, 将审计重点从传统业务转向新兴业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功能对新兴业务的监管能够起到正确引导及风险控制的作用。

4. 简化审计程序, 提高审计效率

通过对现有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开展流程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实际上,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作业流程有很多的重叠和交叉作用。但审计监督力度相比其他的监督, 在效果和效率显得不足。审计不同于其他监督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自行安排检查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要等到授权, 按照规定的时间才能进行审计, 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极为容易错过审计的最佳时机, 并且审计过程也十分繁琐。适当的简化审计程序和流程, 不仅仅能够提高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效率, 更能够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5. 加大注册会计师自身培训力度。

注册会计师是开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核心力量, 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承发挥对社会经济的监督职责, 与注册会计师自身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 但是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不高, 很多时候并不能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注册会计师自身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自主学习, 参加培训, 加强交流, 通过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实现注册会计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6. 完善审计工作标准制度

想要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审计质量, 必须形成一个完备的职业规范体系, 以此来监督注册会计师自身行为。保障审计信息数据真实性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解决监督的操作技术和标准问题。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框架基本虽然已经形成, 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的增强, 现有的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需求, 因此必须不断对注册会计师使审计工作制度, 进一步修订、补充、细化、完善, 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7. 加强注册会计师道德教育

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 在于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监督时, 能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 能否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如果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缺乏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不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片面追求收入, 必然会导致社会监督的低效, 甚至出现与客户通同作弊的恶劣行为, 这种情况下的审计信息数据会出现失真现象, 企业的违法行为就得不到揭露和制止。因此, 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注册会计师不仅具有发现问题的专业能力, 而且能够遵循职业道德的要求, 制止弄虚作假的行为。

8. 整顿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因此注册会计师数量也十分庞大, 导致注册会计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市场混乱、行政干预、地区 (部门) 保护严重的现象, 严重制约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公证、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了一些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恶意竞争现象, 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职业道德方面比较放纵, 使得企业犯法、虚假信息得不到揭露, 甚至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迎合企业利益、部门利益、客户利益的需要, 弄虚作假, 联合作弊, 造成经济信息质量低下, 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 必须大力加以整治。想要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 整顿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首要任务。

五、结束语

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 民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关注,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 人们渴望一个公平、和谐的经济环境。想要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的顺利展开, 有效揭发犯罪行为,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国家应加大审计制度改革力度, 明确注册会计师审计职能和定位, 完善其机制, 优化我社会经济环境。

摘要: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经济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 我国经济也因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 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 民营企业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最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我国企业及经济的健康及可持续化发展, 相关的监管和控制必不可少。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册会计师审计正是社会监督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本文将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企业审计,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佳玉.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J].湖北师范学院, 2012, 13 (11) :119-124.

[2]汪苏泷.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的矛盾与解决方案[J].浙江教育学院, 2011, 12 (13) :132-135.

[3]黄河颂.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J].绍兴经济管理学院, 2011.12 (13) :142-145.

[4]王霞晚.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中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江苏职业经济学院, 2013, 11 (11) :112-115.

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底稿处理工作探究 篇3

四、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约束法规及制度

上一篇:贸易保护措施案例下一篇:检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