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活动反思

2024-09-11

六一活动反思(精选17篇)

六一活动反思 篇1

中三班 朱巍

“六一”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节日,把快乐、欢笑、温馨、童趣带给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六月一日下午,礼堂里人头涌动,欢声笑语不断,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节日时光。此次活动中,我们班表演了舞蹈《七彩画童》。当孩子们身穿新五彩演出服,头戴漂亮的五彩帽,手里拿着绸带,随着欢快的曲子,跳起了快乐的舞蹈。因其道具新颖,服装鲜艳,歌曲优美活泼,幼儿动作整齐,又富有表情,剧情生动有趣,幼儿动作形象逼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也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此活动为幼儿家长老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发展个性的机会和舞台,也让我们老师明白在选中班孩子的节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歌曲生动活泼,节奏明快,速度适中,有歌词易于幼儿记忆的歌曲。

2.舞蹈的动作应简单明了,且富有童趣。

3.道具要新颖,服装要鲜艳且有舞台效果,还要适合表演的舞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不足:幼儿中午12:30就陆续起床开始装扮,没有提前联系家长志愿者帮忙打理幼儿发型和妆面。好在两位老师匆匆忙忙,紧赶慢赶终于在家长来接之前完成了。到达会场后,一人在楼上给幼儿补妆,一人楼下迎接陆续到达的孩子,班上另一老师又迟迟未到,最后导致有演出项目的老师自己的妆容都没来得及化上,就匆忙上场表演了开场舞。

六一活动反思 篇2

一、为实践反思———未雨绸缪, 三思而行

1. 反思教材。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 需要准确把握“溶解”和“饱和”的概念。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中, 我经历了对教学内容的懂 (无疑难) 、透 (能变通) 、化 (可转化) 的过程, 了解了有教学价值的具体信息, 对教学内容有了整体上的顿悟。在联系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点的基础上, 我确定了教什么、教到何种程度、用多少时间及怎样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活动。

2. 反思幼儿。

幼儿已经有了冲奶粉、饮料等生活经验, 对“溶解”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幼儿难以理解“溶解”、“饱和”这两个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 我需要用幼儿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来表达, 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知“溶解”和“饱和”现象。

3. 反思教法。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 我考虑了如下问题:如何设计教法, 突出重点?如何讲解难点?采取哪些措施?可能会达到什么效果?如何应变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等等。比如, 在导入环节, 我设计了“变魔术”情境, 让幼儿在猜猜、尝尝、看看中说出什么是“溶解”。又如, 在记录环节, 我预设了记录“盐的溶解”活动, 引导幼儿用点卡、图画或数字来记录盐的“溶解”现象。

4. 反思教具。

提供怎样的教具, 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我精心地选择了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希望他们能发现有关的现象和关系, 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为此, 我准备了: (1) 人手一份的茶杯、调羹、抹布和保温桶。 (2) 每张桌上有不同口味的饮料粉六份。 (3) 纸和笔。另外,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饱和”现象, 我还预先制作了一份“饱和”的饮料和一幅记录图。如果幼儿没有做出“饱和”饮料, 我就将它们插进教学之中, 然后去讲解什么是“饱和”。

二、实践中反思———关注幼儿, 及时调整

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法, 我创设了“变魔术”情境:出示一杯白开水, 请大家猜猜是什么?请一位幼儿上来检验“大家猜测得对不对?”再请幼儿看另外一个盘子, 同样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 (请一位幼儿尝一尝, 尝出是糖。) 接着, 我将糖放进杯里, 提醒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幼儿争着说:“我看到糖跑到水里去啦。”“我看到糖溶化了。”“我看到糖不见了。”) 。然后, 我请刚才喝水的幼儿再来尝一尝, 现在的水是什么味道?在幼儿答出“甜的”后, 我追问:“白开水为什么会甜呢?”幼儿说:“糖化掉了, 跑到水里去了。”我赞许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糖跑到水里化掉了, 这个现象就是‘溶解’。”

【反思】幼儿对变魔术比较感兴趣,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很高。他们从中学会了观察和推理, 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糖跑到水里化掉了”, 这个现象就是“溶解”。

在接下来的操作活动中, 我请幼儿自己做魔术师, 做一份自己喜欢的饮料, 然后用画笔把自己做饮料的过程记录下来。

【反思】由于幼儿有了记录“盐的溶解”现象的经验, 因此幼儿较容易地做好了记录, 并做出了自己喜欢的饮料。但是, 幼儿做饮料时出现的大都是“溶解”现象, 而几乎没有涉及“饱和”现象。之所以如此, 我觉得是因为我没有给幼儿讲清活动要求或对幼儿缺乏必要的提示。如果我在幼儿集体做饮料之前提示幼儿:“在做饮料的时候, 多加些饮料粉, 还会做出什么样的饮料?”或许幼儿就能够发现“饱和”现象。

于是, 我走近一桌正在做饮料的幼儿说:“如果再多加几勺饮料粉, 会怎样呢?”在我的提示下有三位幼儿做出了“饱和”饮料并做了记录。

【反思】由于幼儿做出了“饱和”饮料, 因此我便取消了预先设计的插进“饱和”图示讲解“饱和”现象的安排。

理解“饱和”现象, 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之一。我指着幼儿做的一张“饱和”记录卡 (如下图) 说:“这是一张比较特别的记录卡, 请小朋友们讲讲, 它怎么特别?”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我看到很多的饮料粉都在杯子里, 没有化掉。”“我看到他写了2个14, 我想他肯定是放了28勺。”……“这是我做的。”田田自豪地说道。我请他解释一下这样记录的原因, 他说:“我先放了14调羹饮料粉, 后来又放了14调羹饮料粉, 我发现饮料粉放多了, 水就吃不下了, 饮料粉就从水里跑出来了, 水里就有很多化不掉的饮料粉了。”我对田田的话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当饮料粉放了很多的时候, 水就不能‘溶解’饮料粉了, 这个现象就是‘饱和’。”

【反思】请该幼儿给同伴讲解自己做好的“饱和”记录卡, 更容易使其他幼儿理解和接受“饱和”现象。而我的提炼和总结, 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饱和”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

三、实践后反思———提升理念, 促进发展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 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 教育目标定在哪里?

教师要把成人的教学目标变成幼儿自己探索的目标, 这种转变的程度决定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程度。同时, 目标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水平。这个次序不应是预先定好的不可变动的次序, 它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水平随时调整。

2. 活动的材料选什么?

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材料, 既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刺激物, 又是幼儿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对教师来说, 材料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 因此材料的选择要能引起幼儿兴趣, 富有层次性、丰富性以及新颖性等, 在材料的呈现方式上, 教师应能有效地使材料与幼儿相互作用。

3. 教师的指导在哪里?

(1) 教师的提问应能引发幼儿的思考, 有助于促进幼儿继续、深入探究科学活动。 (2) 教师应认真倾听幼儿, 创设安全、宽松的探究氛围, 认可幼儿的想法, 使每位幼儿都受到鼓励和获得成功。 (3) 教师应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并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 做出具体有效的反馈, 促进幼儿科学认知的主动构建。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美) 阿哈, (美) 霍利, (美) 卡斯滕著;黄宇, 陈晓霞, 阎宝华等译.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六一”活动花絮 篇3

6月1日上午,桂林资源县城关完小的胡张俊、赵蕾等266名小朋友戴上了红领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fēng)队。老师勉励(miǎn lì)全体少先队员要努力学习,团结同学,锻炼(duàn liàn)自己的各种能力,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晚上,同学们在资源民族会议中心表演了自己精心编排的精彩节目。天真烂漫(làn màn)的舞蹈、机智幽默(yōu mò)的相声、寓意(yù yì)深刻的课本剧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资源武警中队为小朋友们准备的武术表演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同学们无不为之惊叹,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在游园,美食一条街过大瘾!

5月31日,柳州市长塘中心校举行了庆“六一”游园、美食一条街活动。

“美食一条街”上的东西可多了:有香喷(pēn)喷的烧饼、甜滋(zī)滋的西瓜、热腾(téng)腾的玉米棒…… 摊(tān)位上的“小老板”们忙得不亦(yì)乐乎,不仅要向顾客介绍自己的美味,还要使出浑(hún)身解(xiè)数招揽(lǎn)生意,如消费三元可免费抽奖一次等。“美食一条街”上锅碗瓢(piáo)盆声、叫卖声响成一片。“逛街”的同学们大包小包地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地向同伴炫耀(xuàn yào);摊主们则美滋滋地数着手里赚来的钞票,喜笑颜开。

多么难忘的一天呀!

我的“六一”我做主!

5月31日,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小鬼当家•‘六一’体验活动”在全校各班轰轰烈烈地展开啦!“我的六一我做主”“开心逛超市”“小鬼当家,快乐童年我做主”等主题活动均是同学们自己设计的,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还体验了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瞧,一(1)班来了四位“美猴王”,时而眺(tiào)望远方,时而若(ruò)有所思,时而巧摘仙桃,活灵活现,好一场精彩的模仿秀!

六一家长参与表演活动反思 篇4

今年的六一一反常态,我们邀请家长参与表演节目给孩子看,我感觉这是我们教学的进步,一直以来家园共育似乎总是口号,如今家长似乎就是我们老师的一员,他们其实也是非常愿意参与孩子们的教育活动的,只是这是一个过程,有的家长积极一些,会主动参与,有的想参加也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理解家长们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我们充分了解家长们的实际情况,和家长们共同商讨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开展活动的方法步骤等,这次活动,我首先发了短信告诉我班家长需要表演节目给孩子看,请家长主动报名,目的是了解家长们的意愿度,家长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名参加,有几个家长报名,有的还在讨论节目形式,虽然现在还没定也没有几个家长,但是和家长们一起为了孩子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参与进

来的!

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反思 篇5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提前做好谋划,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我镇严格按照江委办函[]38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将任务进行分解,把责任落实到人,由校长任组长,全面安排庆祝活动的有关事宜,为开展好六一活动打牢了基础。

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5月31日下午,市人大党主书记副主任张法祥、市委宣传部长郝跃南、市老领导关工委常务副主席杨先灼、市卫生局副局长凌永辉、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晓燕、市残联副理事长陈文松、市人大副秘书长陈春平到我镇沪中兄弟搞震希望小学校参加“童心向党、童声向党”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并慰问了十位贫困儿童,带来了慰问金10000元;县委书记杨震、人大会主任蒋忠文、县关工委副主席姚福仁、县委宣传部长严健、县委工会主席彭英、县政协副主席郑义良、副县长兰秩武、办公室主任任甘志、教育局局长吴润贤、妇联主席张淑华、卫生局长赖小东、残联理事长李芳等领导同志也一道陪同并参与了慰问,带来了慰问金5000元;6月1日上午,县畜牧局领导单独到XX慰问了五名贫困儿童,带去了500元慰问金和五个书包;我镇党委书记廖晶、镇长陈礼诚、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李永胜、妇联主任唐德香等同志在中心校校长欧阳东升的陪同下,到每所分校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慰问,并送去慰问金4000元,共同庆祝六一;

三、开展庆祝活动

各分校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表彰及庆祝活动,如:沪中兄弟搞震希望小学开展了“童心向党、童心颂党”庆祝活动;石庙分校开展了“诵读经典、品茗书香”经典诵读比赛;中心校等学校也开展了各种庆祝活动与表彰了大批优秀少先队员。庆祝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欢呼声、喝彩声。庆祝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下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留下的笑声还荡漾在空中,整个校园似乎也变得更加明媚和朝气蓬勃了。

托班六一儿童节活动反思 篇6

1、围绕幼儿幼儿创造力和欣赏力的培养来设计,有“音乐总动员、舞蹈、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体现了我园的培养目标。

2、全园幼儿都有展示自我、合作与挑战体验的机会。

3、锻炼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4、庆“六一”文艺展示,基本做到了幼儿人人参加。

5、庆六一活动,因天气原因虽不能按预期进行,因此正好安排在了“六一”这一天,意义非常好。

6、找动物环节,使小朋友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小动物,还体验得到了得到奖励的乐趣。

二、“六一”活动顺利地开展结束,但也有不足之处:

1、活动的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如幼儿上台服装不够精彩。

2、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纪律管理的不是很好。

反思活动历程加速经验内化 篇7

一、强化活动意识, 促进活动经验的积累

要善于用活动引领学习的深入,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 在不同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从而探索相互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活动经验的不断累积。

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 一是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不同活动, 产生不同见解, 有的是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从而不完全地猜想出面积公式, 有的是将不同的三角形进行组拼, 从而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得到面积公式等等;二是引导创新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的工具转化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 如何抽象出数学问题, 如何用更为简明的数学方式表达数学对象或者自己的观点, 让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学习活动中成为一种有益的学习经验。

二、参与活动过程, 实现经验的数学化

借助于实物、模型、图形、符号等具体的、形象的感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巧用实践操作的直观, 以此来弥补抽象思维不足的缺陷,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会辨析、学会思考、学会梳理, 从而积淀数学活动的底蕴, 并内化为经验, 成为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养。

同样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活动中, 一是让学生学会比较, 学生会针对裁剪长方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以及采用剪拼等方式实现三角形转化, 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还有的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组成平行四边形, 从而利用已知经验获得信心突破等活动经验, 让学生感受到实用价值。可以指导学生经历比较不同类型但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组拼过程,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任意三角形的组拼, 从而形成牢固的活动经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而不具备这种约定的则很难作出定论。

整个探索的过程、辨析的活动, 能够有效地证实、强化、提升学生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 实现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由具体的、零散的、原初经验, 经过经验的再生、再现和概括化, 向较高级的、较为有条理和系统、较能推广应用的概念化经验转化, 实现经验从低到高层次的超越。

三、设计综合活动, 促进活动经验的提升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实践与探索”课题, 将数学学习直接变成小组探索和自主研究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做中体味数学, 在经验循环实用中感悟数学。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灵活地融入数学探究之中, 那么学生的操作经验、探究经验、思考经验、合作经验、应用意识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经验的积累, 增强经验的厚度。

如四年级“运动和身体变化”的实践活动学习, 首先, 就得引导学生说出运动前后自己身体反应, 并尝试说出不同的变化, 用自己的经验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研究素材;其次, 利用汇报的经验, 梳理出脉搏跳动是运动前后最容易观察的素材, 从而使数学活动更有目的性;第三, 通过分组活动, 记录脉搏跳动与运动前后的关系, 在学生分析、思考中获得更为科学的结论, 形成一种更正确的生活经验, 并提炼为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深知越是难学的知识, 学生的精力就会越集中, 经验的实用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叠加, 从而使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意志得以强化, 学生的体验定会愈加深刻, 那么相应的经验积累也会得到加强。每当此时, 学生就会在活动结束后自觉地反思其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各种各样的体验就会很自然地成为自我的一种经验。

“六一”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篇8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向全体孩子。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节日活动中,2011年的“六一”。我们改变以往全园同庆的格局,将“六一”活动分三个年龄段举办,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做适合他们的事。大班幼儿进行了以“我独立我自信”为主题的军训表演及自我服务的比赛,中班是与端午节结合的系列活动,小班则是经典童谣儿歌表演。由于活动分年龄段举行,使得活动更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更加适合儿童本身的需要,也使得面向全体成为可能。全园两百多名孩子,每个孩子都参与表演、展示,成为节日的主人。

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大班的“六一”活动。从活动的程序、项目、内容、规则等都由孩子讨论、商定;小朋友发言代表、主持人的选拔等均采用竞选形式,由孩子自己投票决定;参与什么项目的比赛,都是孩子自己选择、决定,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小班的“六一”活动,幼儿表演什么儿歌,是孩子自己选择;表演的同伴。是孩子自由组合;穿什么服装,由孩子和家长自由决定。表演的动作很多是孩子自编的,教师在孩子们创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编排和指导,避免了教师是策划、导演,孩子是演员、木偶的被动局面。

与课程相结合。让孩子参与庆“六一”的全过程。2011年的“六一”,我们尝试将“六一”活动的策划、组织、准备等都纳入幼儿园正常的课程,让“六一”活动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孩子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庆“六一”做着准备。

如大班的“六一”活动与“独立节”活动合二为一。“独立节”以军训、夜宿幼儿园、外出游玩和“六一”庆祝活动为主线。为期三周的活动时间里,孩子们每天接受一小时的军训活动;围绕自理能力,根据已有水平,制定独立计划、发表独立宣言、学习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围绕夜宿幼儿园,孩子们开展夜宿问题的讨论,夜宿需要带什么?夜宿会遇到什么问题?怕黑怎么办?想妈妈了怎么办?夜宿幼儿园的晚间活动计划等。同时,孩子们还和教师一起策划、商定“六一”活动怎么过。孩子们自然地为“六一”活动做着每一项必须的准备,这样的庆“六一”不需要加班加点。不会打乱教学秩序,而是随着主题活动水到渠成。“六一”当天,在领导、武警官兵及家长们的喝彩和掌声中,孩子们展示军训成果,进行叠被、穿衣、整理书包等一系列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接受园长给他们颁发“独立证书”……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展示自我,充分感受着成长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

中班孩子的庆“六一”活动则与端午节主题活动结合。“六一”前两周,孩子们便开始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端午的资料,买艾草菖蒲,寻找“五红”:红苋菜、龙虾、烤鸭、鸭蛋、黄鳝。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端午节的传说、由来及习俗,学习端午的儿歌、歌曲,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尝试做香囊、绘彩蛋,并在科学活动中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同时。在活动区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六一”节那天,我们将教室内外分成若干个活动区:包粽子、做香囊、绘彩蛋、编网兜,家长和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户外的驱五毒游戏更是把家长和孩子的情绪带入高潮,他们齐心协力将传说中的五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用纸棍赶进笼子,全场气氛非常热烈。丰富多彩的端午暨“六一”活动,让家长、孩子在浓浓的亲子之情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小班的“六一”活动与为期两周多的儿歌节结合,家长、孩子和教师一起收集、整理、创作了近400首儿歌,共同推荐出“我最喜欢的儿歌”80首。精选出的儿歌有的用于集体教学活动,有的则让家长和孩子在家学习。每天午餐前。教师安排时间让孩子们向同伴展示自己学会的儿歌。然后当小老师教大家一起学唱。短短的两周内,孩子们学会了大量的儿歌。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小组化、个性化地排练节目、准备道具。“六一”当天,孩子们表演了12个节目,有传统民谣、经典儿歌、童谣说唱、英文儿歌、三句半等。孩子们或统一服装,或各展新姿,有集体表演,也有个别与集体的结合。每一个孩子都登上舞台,他们稚气的表演,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9

从五份开始,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精心选定节目、节目音乐选择、录制磁带、动作的编排、制作服装及服装的搭配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为活动想点子,克服教学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克服炎热的天气,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排练。有时排了一个多小时,觉得动作不好看。晚上只好坐在电脑前查查资料,有时动作太难的,又得随音乐跟着视频练习,我不怕累,一遍一遍地进行动作练习,把舞蹈动作练好。孩子们在我这个老教师领导下,认认真真地进行排练,他们模仿着老师的样子一遍一遍练习,动作练会了,表情又没有。这时我又结合歌曲《小红帽》,告诉他们小红帽去外婆家高兴吗?大家连连点头。没练几遍小朋友天真可爱的笑脸,活泼欢快的动作,都呈现出来。说实话比我这个老师跳得还更好。

“六一”那天,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脸上都带着笑容。舞台上有“湖村中心学校幼儿园20XX年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的大幅标语。操场上人山人海,所有的老师和幼儿,还有家长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整个活动现场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轮到我班表演了,先是《健康操》表演,孩子们个个动作整齐、干劲有力。《小红帽》音乐响起,小朋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台下的家长看着连连拍手说“不错,不错,这么小的孩子也跳得这么好。”

通过庆“六一”文艺节目的排练,为我这个从没指导过幼儿跳舞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节日主人,充分展示了孩子们风姿,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看来,每年的“六一”还是要多开展一些活动,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快乐的童年。至少多年后他们不会遗憾。

相信,通过这次“六一”活动,让家长重新认识小学老师也同样可以把幼儿教好。

幼儿园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反思 篇10

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反思适用于教学活动的反思当中来,快来看看幼儿园六一国际儿童节反思吧。

进入五月,幼儿园的工作就更忙了,更累了,因为“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班都得准备节目,而我在给幼儿准备“小礼物”的同时,接到女儿老师的通知,想锻炼一下孩子的胆子,要求我参与年级组的亲子舞蹈《天使》。接下来就开始排练了,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就是跟女儿在家看动作,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就一个小动作要练整齐,都得花很长时间,但孩子在排练中也表现让人吃惊的毅力。教导老师也抽出时间对我们几对亲子进行排练,有时为了让一个动作有整体的效果,老师一个一个纠正动作,真是难为教导老师和孩子们了。排练还在进行中……曾几何时,惊讶于他们能记住自己的位置,惊讶于他们能记住自己的动作,惊讶于他们能跟上音乐节拍舞动。孩子们,你们辛苦了,相信你们会表现很好的,预祝你们“六一”快乐.今年的六一画展我们班选择了在纸扇上用水粉画的形式画花鸟类的图案,每一把扇子都是孩子经过自己的想象以及已有经验经过绘制。绘画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孩子表现自我意识、自我感受的主要方式。学前儿童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不断萌生出各种需求。有的需求合乎成人世界的规范,能得到满足,而有的,则不能。这时便需要一种表达和宣泄的方式,于是绘画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语言,自然而然也就为他们所选择。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幼儿健康绘画心理的培养。只有拥有健康的绘画心理,幼儿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才能健康茁壮成长。通过绘画活动,幼儿的心智可以得到有效地开发。佛洛伊德精神学派的理论认为:孩子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反映出来的。只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我们才能分析出他们的心理状况、情绪波动,甚至潜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此,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一方面要从儿童的情趣、画面是否丰富,是否体现孩子的创造能力入手,另一方面,还要透过画面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画面所投射出孩子的心理。只要发现异常的、有害的心理,就要加以重视,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农村中学体育放松活动的反思 篇11

一堂课的放松活动是针对课的基本内容来进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达到心静身静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结束部分中的放松活动设计,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放松活动是体育课堂的一部分,课的内容的不同,对其放松活动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放松活动,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意义在于:通过放松活动练习,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运动负荷所产生的肌肉疲劳得到有效消除,使运动中的人体机能从“高速”状态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状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恰当的运动放松练习,促进了疲劳的消除,加快了机能的恢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以饱满的精神投入下一次练习,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是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产生的运动负荷也有所不同,放松练习就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放松方法,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放松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通过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我觉得放松活动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一是采用游戏的放松形式。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重并且活泼好动,游戏放松比较适合他们。二是走步放松形式。即行走式的放松,强调随意性,怎样走觉得最放松最舒服就怎样走,以达到舒缓和放松的目的。三是利用优美的音乐。采用大森林小鸟清脆的叫声、潺潺的溪流声等大自然的声音或者是轻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从精神上得到舒缓,从而促进身体的放松。四是调节呼吸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呼吸的节奏,用深吸缓呼、深吸快呼等来放松身体。五是按摩的形式。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如揉、捏、捶、抖等,按摩的重点放在运动负荷较大的部位上,相互进行放松。六是意念放松形式。可采用学生自我的意念放松,也可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进行意念放松,教师通过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情境,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六一活动反思 篇12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提供: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 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小结“爱心义卖”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一次组织义卖活动虽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整个义卖活动井然有序,家长与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这些都是义卖的收获。另外,家长们对本次义卖活动十分支持,感兴趣,增进了家园合作。孩子们树立了关爱意识,学会了乐于助人。同时,孩子们通过义卖活动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虽然本次活动中,我们的义卖物品价格定位有点不到位但是我们仍旧筹到了许多善款,可以帮助到一些贫困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生活,许多家长都希望幼儿园能够多开展这类活动。

六一你好教学案例反思 篇13

在进行《“六一”,你好》的教学时,达成教学目标——“知道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儿童,并不是都能享受‘六一’的快乐,激发起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考虑到“战争与炮火、贫穷与疾病”离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儿童距离遥远,就设计了活动“广角镜里明道理”作铺垫,目的是降低坡度,突破难点。

首先,我通过“广角镜”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真实的镜头,在凄凉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镜头里出现的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无家可归的儿童,他们在呐喊、他们在哭泣,再加上贫困失学的儿童那渴求知识的眼神,这一切给学生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在这种直接而强烈的视觉体验后,启发学生交流“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他们得不到快乐?”学生愤愤不平地揭露战争的罪恶,由衷地呼吁停止战争,并表示要为希望工程捐款,让流浪的孩子重返课堂……更主要的是,这些活生生的资源,不仅令学生为之动容,情感得到深深地感染与熏陶,而且,将时空的距离缩短了,学生真实地体会到了失去和平后,苦难生活的滋味。自然流露出他们呼唤和平、热爱和平、为和平作贡献的美好情感。难点化解了,目标也就达成了。

回顾这一教学环节,我觉得达成了教学设计的意向,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目标的有效实施,关键是用好媒体。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将信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带给学生的已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幻灯,而是在音效、画面烘托下的网络资源的编辑与开发。恰当的媒体必定令学生热血沸腾,有感而发。

一堂语文活动课案例及反思 篇14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是很多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当今学生由于获得信息途径广, 思维活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

上海新教材高二年级下期第一单元主题是“感悟自然”, 在单元学习活动中有一个训练题目:整理你远足的照片, 与你的朋友或家人一起交流对大自然的感受。由于此时正值分科后新组成的班级, 为了尽快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也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我决定利用1—2节语文课进行这项活动。

二.教学过程

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 我首先向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利用同学们的眼界开阔自己的视野;使每位学生都有一次登上讲台、公开面对同学讲话的机会,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 要求学生在利用多媒体 (主要是PPT) 展示时, 力争做到:

(1) 你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 它独特的审美之处在哪里, 谈谈你在现场时的真实感受。

(2) 语言可以口语化, 但不失典雅, 能涉及这些风景名胜的文化背景最好。

在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后活动开始了。可第一堂课实际的展示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问题是:

(1) 由于上台演说这样的活动形式训练得相对较少, 学生在活动中的种种缺憾暴露无遗。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语焉不详型:以胆小害羞型学生居多。呈现大量的诸如“然后……然后”、“这个场景很有感觉”、“这是什么我忘了”、“景色很美, 就像照片上展示的一样”这样似是而非, 毫无内容和美感可言的语言形态。

哗众取宠型:以个性张扬者居多。如面对一个景色, 或故意煽情, 或夸大其辞, 以造成哄堂大笑达到引人注目的预期效果。

(2) 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 学生主动学习性不足, 看到周围有同学不作准备, 自己也采取观望态度。准备不充分导致无法按照原定顺序正常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 我及时中断展示, 迅速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本节课的总结:

(1) 这是一次人人都必须参加的展示活动,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 (如“我没有出过上海”、“我家没有数码相机”等) 逃避此次展示活动, 如确有困难, 老师可帮助解决, 以此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2) 每个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本次活动正是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 很遗憾有些人未能很好地利用这次机会。其实, 我们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人们可以接受你独具个性色彩的行为及处事方式, 但在一些正规的场合应该将自己的深层次的才华、能力表现出来, 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魅力, 否则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会大打折扣———以此引起那些草率行事者的深思, 同时对两位平时学习成绩不很突出但展示效果好的学生表示高度赞扬, 树立正面形象。

(3) 我们课堂时间十分宝贵, 想想看, 我们可以课前做些什么来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这是体现我们班级组织管理能力的好机会。期待下次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我的这些话起到了一定作用。下课后一位男生告诉我他准备重新展示一次, 我对他给予了赞扬;一位女生告诉我, 她原本已经准备好了, 但前边的同学展示的美国之行太精彩了, 她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我与她作了深入的沟通, 打消了其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第二天上课进展得比较顺利。

不过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有的学生变得滔滔不绝, 事无巨细, 和盘托出, 原本令人期待的展示变得冗长———好在这样的人物不多。于是, 下课前我问大家:“你们觉得今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吗?”有的学生立刻提出:“应把时间控制一下。”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听到了这句话。

这次活动总共用了三节课才真正完成了。在展示活动即将结束时, 我又作了如下总结:

(1) 本次活动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都基本达到了。

伴随着富有个性色彩的介绍, 同学们走出了上海, 领略了祖国以及欧洲、美洲、非洲的自然人文风光, 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热爱自然的激情, 了解世界的热望, 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提升了同学们的精神境界。

(2) 对于同学们在展示中表现出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十分赞赏。

比如有个同学在讲到泰山时, 对泰山挑夫的生活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对挑夫的乐观表现出由衷的敬佩;大批同学在介绍九寨沟风景时, 表现出不能让自然再遭受破坏, 还自然以安宁的明确态度;还有一些未离开过上海的同学则介绍了上海的弄堂、嘉定的历史、横沙岛的变迁等文化色彩浓郁的话题, 饱含对家乡挚爱的赤子之情。

(3) 需要调整的心理状态。

有几个同学在讲到登山观海时, 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太险了, 我不敢上。”“声音很大, 我不敢靠近。”

由于特殊的国情, 中国的家长普遍存在对子女的过度保护, 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及自立能力相对较弱, 才发生了上面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其实, 不是鼓励同学们去冒险, 而是不要被畏惧束缚住手脚, 在加强自我保护的情况下适当地“冒冒险”, 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 能培养勇敢的品质, 无论男生女生。

个别同学有一定的胆怯害羞的心理, 希望以后能更大胆、更自信。

最后布置作业:请将你讲解的内容整理成一段文字。

三.课后反思

这堂课从前期准备到最后完成, 历时比较长, 我的心情也随着潮涨潮落。虽然中间也有过一些不顺利,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学校教育发展为本, 树人第一。在本次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地感觉到要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让学生在体验中、问题中学习, 在合作中、探索中学习, 而且, 充分运用学生资源是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首先, 本次活动的主题全部来自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 学生需要梳理自己的生活体验, 回顾当时的亲身感受, 进而形成文字。很多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无法更深层次了解其所到之处的文化背景, 为了完成本次展示, 他们又借助网络的优势大大充实了展示的内容, 同时又将他们的旅游体验向更高层次延伸。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于学生的资源得以顺利实现。

其次, 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来展示, 其产生的良好效果绝非教师的作用所能够替代的。

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 其个人的心理素质 (如当众讲话的胆量、随机应变的机智) 、口语表达能力等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听众”而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比教师更具有吸引力, 学生们在“乐”讲和“乐”听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而学生和教师不失时机的插入和引导使得课堂充满生机, 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课堂。

另外, 为了使展示内容能适时得以完成, 学生也会采取一些措施, 如提前拷贝、上下台节约时间来提高效率, 锻炼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还在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关于这一点, 我在前面两节课的总结中已经作了一些归纳。需要补充的是, 前面介绍的不敢展示的女生, 她主要介绍家乡 (嘉定) 的风景名胜, 内容翔实, 娓娓道来, 效果极佳;而前面同学的美国之行不过就是多了几张风景照而已, 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她的“畏惧”除了“崇洋”的因素外, 是不是还有些虚荣心、攀比心理在作怪呢?这其实反映出了学生之间一种真实的心理状态。而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 或委婉批评、或善意忠告、或殷切期望、或给予一些实质性帮助 (我就努力帮助一位来自横沙岛上的性格极内向的学生顺利完成他的展示) ……其效果远比通常的说教要好得多。

综观这次活动,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 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自主学习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效果。

不足的是, 有个别学生还是草草了事, 而仍然有个别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 耗时较多, 使得另一个班级四节课才得以完成。

甜甜的节日六一教案设计与反思 篇15

设计意图:

要让孩子们参与到节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成为了真实活动中的小主人。让幼儿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感受节日温馨快乐的气氛,乐意参加“庆六一”活动;一方面能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快乐以及成人对自己的关爱。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甜甜的节日》,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用合适的词语描绘事物,进行诗歌仿编。

3、知到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

4、学习顺数,知道活动当天距离六一儿童节的天数。

活动准备:

1.歌曲音乐磁带;诗歌配乐朗诵带。

2.表现诗歌内容的挂图;轻柔抒情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在歌曲“六月一日儿童节”的音乐声中,师幼自由做动作入活动室。

2.结合歌曲内容谈话:

刚才歌曲中唱了什么?六月一日是谁的节日?

六一节快到了,你现在是怎样的心情?

(欢快的歌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幼间的谈话,让幼儿知道六月一日儿童节,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继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期盼节日的心情)

二、学习诗歌:

1.欣赏配乐诗歌朗诵《甜甜的节日》。

设疑: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你还会想到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2. 结合挂图提问:

(1)诗歌中说了什么?

(2)为什么说“六一”的阳光红红的?还可以怎样说?

(3)为什么说“六一”的鲜花艳艳的?还可以怎样说?

(4)为什么说“六一”的歌声脆脆的?还可以怎样说?

(5)为什么说“六一”的欢笑美美的?还可以怎样说?

(幼儿争相回答:“六一”的阳光灿灿的、亮亮的.....“六一”的鲜花香香的、大大的.......引导幼儿逐句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了用多个词语形容同一个物体)

六一活动反思 篇16

系列活动之

★★★“巧手绣中华,七彩绘百花”

征集要求:

1、项目:绘画、书法、摄影

2、参赛对象:全校师生

3、收集时间:5月25日前各班选出优秀书画学生作品五张,摄影作品三张,交到任课美术老师处(作品具体要求见征集通知),老师作品直接交到美音办公室

展出时间:XX年5月26—6月9日

评比要求:

绘画:主题健康、符合少年儿童特征,色彩鲜艳、明快,构图合理,表现手法富有特色

书法:笔画刚劲有力,字体结构大方,章法合理

摄影:结合我校在“五.一”期间开展的摄影活动

奖项评定:以级为单位,各项目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t”型展风采 劲爆时装show1、时间:初赛(班内赛)5月15日前结束;级内赛5月18日前结束;决赛5月31日。

2、地点:初赛各年级自定;决赛在学校舞台。

3、评奖方法:根据参赛选手的体态、造型、服装、创意、表演进行现场评分,结合我校校园网设立的人气指数点击率和学生的投票得出的综合成绩。

4、设立奖项:最具人气奖(一名)、最佳上镜奖(一名)、最佳创意奖(一名)、“百花小明星”(冠、亚、季各一名)、年级团体奖(一等两名,二等四名)、凡参与者都可获优胜奖。

5、评比标准:体态、造型、服装、创意、表演等。

参赛细则:(本次比赛分团体、个人赛)

团体赛:每年级15至20人,按创意主题结合音乐,表演时间在5分钟内。

个人赛:初赛各班推出2位参赛选手进级赛,再由年级选出2位参赛选手进决赛。表演时间在2分钟内。

★★★“新奇千百变 水果新天地”

1、时间:XX年5月31日下午第一节课各班自带水果自由创作水果diy拼盘。

2、第一节下课时间各班选送一个优秀作品到级组长处参加级组评选,由级组长再选出一个优秀作品,在第二节上课前送到校长室参加全校的评比(逾期作弃权处理)。

品尝泡菜——生物活动课案例反思 篇17

在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课后, 同学们对利用细菌和真菌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设计组织了“做泡菜, 品泡菜”的生物活动课。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情感。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用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教学生怎样做泡菜, 首先让学生观看制作泡菜的录像, 边看边讲明做时注意的问题:一是选择可以做泡菜的蔬菜, 白菜、萝卜、苤蓝、胡萝卜、辣椒、芹菜等都行, 但要清洗干净, 切成小块。二是做泡菜的容器。三是用水一定是凉开水。四是加入的配料要适量。五是做好以后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六是做好泡菜要封好口, 并且至少要七天的时间才能食用。

然后让学生提出一些他们的疑问, 布置下一周的课上带来自己做的泡菜, 大家互相品尝看看谁的最好吃, 到时老师有奖励。

第二课时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做的泡菜, 分组品尝, 然后大家互相交流品尝。这一节课吃泡菜是第一部分活动, “品”是第二部分活动, 各小组评出最好的泡菜, 说说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也可以谈这次做泡菜的感想。

分组吃泡菜时大家最开心了, 相同的做法, 不同的配料, 酸、甜、苦、辣、咸什么味道都有。有的很好吃, 有的很难吃, 有的已经不能吃了。当然不能吃的不多, 这部分人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加的酒多了, 一是没有密封好其他菌污染了。

吃过泡菜以后让大家评评谁的最好吃, 包括我及其他老师也说不出来, 因为吃得多味觉失去了反应, 但每个组的人能说出他们组谁的最好吃, 我分别给了他们奖励。

我要求大家对今天的品尝泡菜说说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主要说了自己做的不成功的地方, 大家也说了活动课不错, 但做泡菜不容易。讨论后, 我问大家如果我们再来一次泡菜品尝, 你还愿意做吗?结果大多数学生摇头, 表示不愿意做了。

我在总结时对每一个班说了几乎同样的话, 你们做的泡菜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几个同学说成功, 大部分的同学说不成功, 有的摇摇头。所以我就又问同学们你们说这次做成功了, 下次能做得更好吗?这次没有做好的同学下次能不能做好?大家都肯定地说“能”!我也相信大家能, 你们看看老师这次也没有做好, 是因为我的菜没有选好, 青椒太嫩水分多所以已经变质了。你们也能做好的。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在成功失败失败成功中不断的体验与修正中进步的, 所以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

分析反思

1. 活动设计中考虑的不周全, 对于班级学生多的情况估计不足, 在分组后学生交流不方便。

2. 对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估计不足, 尤其是188班与190班, 虽然我与班主任老师多次提醒他们要自己做, 人人带上自己的泡菜, 但仍有半数的同学没有做或者没有带, 使活动失去了大家参与的目的。

3. 有些学生不知道活动课是要自己参与的, 只想吃现成的, 不想自己做。这部分学生不仅是活动课不动手, 教学课也比较懒惰。他们的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关, 也与他们的惰性思想有关。

4. 活动课的设计要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 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遵循生物活动课与学科课程内容互补原则, 学科课程的载体——教材, 虽是根据生物学科知识和逻辑顺序而确定的, 在一定时期内其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现代生物学知识, 尤其是应用领域里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 利用生物活动课开放灵活的特点, 可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一些生物学新知识。同时, 一些应用性、分类性、综合性活动的开展, 可使学科知识内容得以补充, 学科知识与活动课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有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上一篇:心理课《感恩父母》说课稿下一篇:文员个人求职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