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2024-09-07

子女教育(精选14篇)

子女教育 篇1

独生子女的心理形成有着良好的条件,但处理不当也会变为不利的因素。独生子女教育的正确方法如下:

1、淡化“独生”概念,改变其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变支配地位为受教育地位;

2、不要总是把他们当作“婴儿”,包办一切,影响他的独立性的发展;

3、不要无原则地、无选择地、无重点地为他们提供一切东西;

4、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让他们有时间与同辈人交往、游戏;

5、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应符合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切忌“强迫行事”,以免产生怨恨和逆反心理;

6、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能力,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

7、父母间要避免为讨孩子欢心而引起的竞争,否则处于被争夺地位的子女,将会产生控制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心理;

8、父母要处理好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的关系,过份的表扬会使孩子养成听不进批评的坏习惯,不切实际的批评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又失去批评的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和孩子形成对立。

子女教育 篇2

构建和谐社会, 家庭和谐是基础。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 联结着个人和社会, 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赏识教育尤其必要。下面结合自己亲身体验作如下浅析。

一、单亲家庭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研究表明: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具有忧郁症或躁郁症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异常表现。我班一同学, 父亲被判有期徒刑6年, 其母亲抛家别子改嫁他人, 这位同学由奶奶扶养。父亲的犯罪使他觉得在生活中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长期陷入情绪低潮, 经常把自己处于极度孤独的困境中, 无心学习, 形成孤独、冷僻、自卑的心理, 表现出典型的忧郁症。

2.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

单亲孩子的主要环境更多地侧重于社会层面, 对于他们, 人们往往有些偏见, 以一种异样的、排斥的眼光, 或是以一种同情的、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 显露出对他们信心的丧失, 这些都使孩子在情绪上产生不规律的起伏, 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赏识教育

1.孩子需要赏识, 需要爱。

赏识能让孩子在得到激励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赏识, 渴望爱。他们曾经历了亲人早逝的痛苦或家庭破裂、双亲离异的恐惧, 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赏识, 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2.教师应该当好赏识教育的主角。

(1) 走进孩子的心灵。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作为老师, 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 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 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 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 并为下一步的赏识教育奠定基础。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普遍表现出自卑的心理, 但往往又表现出倔强好胜的性格, 不能允许再次的刺激, 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 而是亲和、尊重和激励。

(3) 接纳孩子的缺点。

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的勇气, 还要有将自己的接纳表示出来的技巧, 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大度, 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 在接纳之余, 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缺点, 克服弱点, 不断进步, 这种接纳才能导致升华。

(4) 激励孩子的进步。

教育子女“六不懂” 篇3

一、不懂让孩子吃“独食”的危害

不少父母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疼爱,或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将所有好吃的、有营养的食品全都让孩子独吞。孩子吃惯了独食,必将会影响人格品质的建构,养成任性霸道、自私残忍、缺乏爱心、情感冷漠的个性,使孩子无法融入社会、四处碰壁、丧失自信和生活的乐趣,甚至引发悲剧。

作为父母,必须要深刻认识非理智地疼爱孩子的危害性。明智的父母每次都应该与孩子一同分享食品,哪怕是少得不能再少的食品,如一块饼干或一块糖等,也要掰开几小块,与孩子共同分享,绝不能让孩子独吞独揽。在这个问题上,父母的心一定要“硬”。只有科学理智地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才会有爱心和同情心,才会知道与他人一同分享快乐和幸福,才会在每次吃东西时习惯性地将食品分成每人一份,才会建构起完善和优秀的人格。

二、不懂家庭教育应该“少言多行”

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少言多行”,可是眼下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大多犯有“言多行少”的毛病,导致家庭教育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训练、巩固的过程,企望一天两天就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好是不现实的。如果父母成天在家里骂骂咧咧、唠叨没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父母的谩骂、数落已经习以为常,产生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如病人产生了“耐药性”一样,最终尽管父母的骂声一天比一天高,但孩子仍然是“盐油不进,刀枪不入”。

教育孩子,适当的说教是必要的,但不能滥用。否则,尽管是父母的肺腑之言,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身教重于言教的,用父母的模范人格和建立在尊重热爱基础上的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三、不懂“百依百顺”是家庭教育的大忌

现在,有些父母简直就是孩子的“仆人”和“丫环”,对孩子关心得过于周到和细致,从而影响了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如孩子做作业时,父母紧紧陪伴左右,随时听从孩子的差遣,在整个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是接连不断地向父母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父母是马不停蹄地为其忙这忙那,三四十分钟下来,父母常常被折腾得头晕脑涨,筋疲力尽。

如此的家教方法着实令人感到可笑,这也是当今社会青少年一代独立生活能力差的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得过于周到和细致,剥夺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锻炼和养成的机会。这样下去,只能将孩子铸造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离开父母就寸步难行的畸形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既会学习又会生活的优秀的社会公民,父母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家教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家教方法和手段,要真正懂得“百依百顺”是家庭教育的大忌。应该多让孩子去经历和品尝挫折和磨难,以便他们长大后不被生活的风浪所击倒。

四、不懂知识不等于智力

现在很多父母对知识与智力缺乏足够的认识,误将知识当智力的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如片面追求子女的学业高分,或者在孩子还只有两三岁时,就盲目教孩子认字数数背书等,以为孩子知识多了,人就聪明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了,就万事大吉了。最终却将孩子培养成了高分低能的废物。

要想孩子智力水平高,父母不能只让孩子去死记硬背那些书本知识,而应让孩子多到大自然和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积累和丰富感性经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多引导孩子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升孩子智力水平的目的。如父母引导孩子认识了春天——春天是草木荫发的季节,且雨水多,天气变幻莫测,气温忽高忽低等之后,就应该向孩子提出一些与春天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农民伯伯总喜欢在春天播种,而不在冬天播种?在春天里,我们如果出远门要带些什么东西?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什么?平时穿衣服要注意什么?这才是丰富孩子知识、提高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

五、不懂家庭教育是“且慢”的艺术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忽视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那就是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过于心直口快。如孩子问父母:“是太阳大,还是地球大?”孩子的话音未落,父母就立即不假思索地答道:“太阳大。”孩子问父母:“梅花是冬天开花还是秋天开花?”孩子的话音未落,父母就立即不假思索地答道:“冬天开花”。

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一看题目不经任何思考马上就问父母的习惯,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影响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自然也就影响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理智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会采用“且慢”的艺术,先不急着告诉孩子答案是怎样怎样的,而是这样回答孩子:“这个问题的答案爸(妈)一时想不起来了,你可以先看看教材,翻翻资料,看能否找到答案。”驱使孩子通过找资料、看教材等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形成。

六、不懂如何给孩子零用钱

不少父母因为孩子天天讨要零用钱伤透了脑筋,不给的话,孩子就纠缠不休,就以不上学、不吃饭来要挟。其实,这些父母根本不必如此。如果孩子真的因父母没给零用钱而不肯上学,父母多次说教无效时,完全可以采用饥饿法(饿孩子一餐)、冷漠法(对孩子不理不睬)、劳动法(安排一些家务劳动要孩子做)等办法教育孩子。

子女教育之家教 篇4

生下来都一样,不同的是环境

爱尔维修说----人刚出生时都是一样,仅仅因为环境,特别是小时候的生长环境不同,有人可以成为天才或英才,有人则只是凡夫俗子甚至是蠢材,但,只要教育得法,即使再普通的孩子,也能成为杰出的人。

小卡尔.威特的故事

19世纪初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天才,3岁就能认字,6岁学外语,8-9岁就能熟练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16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但丁的权威,此后卡尔一直在德国著名的大学任教,于1883年逝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小卡尔的特别智商非常一般!在出生时被大家认定为一个痴呆儿,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全是他父亲,一位非常普通的乡村牧师------教育的成果!

一个智商平平的人竟然可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大家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宠爱有加”

同样的有一位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的天才卡尔.冯.路德维希,他天赋极高,八岁就上到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就开始学微积分并试着写剧本,11岁大学毕业——他是主修数学,不断跳级,仅用三年就学完了大学课程,当时很多教授都认为不久他将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然而,昔日的光辉瞬间暗淡,在研究生二年级时,他完全失去了对数学的性趣,后来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办事员。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的父母才老是盯着他孩子的天斌,要求过高。过分挑剔,忽视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最终造成孩子逆反、压抑和怨恨,失去信心。而他的父亲就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

由于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的儿子早早功成名就,过分催逼,根本就不重视全面发展,强制他无学止学习,结果适得其反。

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教呢?很多成功人士总结出经量:

一、允许孩子失败是帮助孩子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倾听也能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三、在创造力方面,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无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都布耐心地给予回解答。

四、对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好的效果。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可见是同家教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小的时候找住最好的机会,找到适当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发挥更多的潜能,小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长大才会更有能力。其实孩子的命运完全是父母可以创造或改变的,就看你怎么去教。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能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英国)培根

农民工子女教育 篇5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大城市,农民工问题应运而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农民工子女入学必须要有“四证”,才能够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并且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这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滞后,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往往师资水平不高,教学环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非法运营的学校,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要付出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三是公办学校存在困难。首先,教育规划是按照地区人口数量来设置的。农民工子女大量导入,与原地居民的子女入学产生矛盾,使得城市公办学校压力越来越大。其次,农民工流动性大,居无定所,其子女为了就近入学只好跟着转学,这部分学生数量大,转学频率高,也给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2.探索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体制。各地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确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

子女教育,母亲与儿子 篇6

母亲是男人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她在男人的潜意识中塑造了未来爱情生活模型,精神分析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强调“母子关系不仅仅包含了依恋、吸引、欲望和快乐,更是由母亲投射的男性理想和母亲传递的自己与男性的关系塑造而成的”他总结了五种母亲的类型,每位母亲身上都同时拥有这些特点,其中一种类型会比较显著地表现出来。

情人型母亲:

特点:眼神、举动和言语都传达着她们对儿子有着情人式的欣赏。——她们把自己对男性的理想完全投射在儿子身上,——她们希望儿子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随时准备为儿子牺牲,因为儿子就是她们存在的理由。

——她们的苛求和支持达到同样的高度

——她们始终会用大量的赞美和疼爱包围儿子

影响:母亲传递给儿子强大的力量,儿子因此拥有非常牢固的自信,情感层面会很踏实,也会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将努力寻找能够接过母亲接力棒的女人,希望她的一生都用同样的惊叹目光注视自己;可惜他们的希望多半会以失望告终,与女人的交往总在快速更迭。于是,寻找会变成征服。那些强势、独立或魅力十足的女人通常不会使他们感兴趣。过度保护型母亲

特点:她们焦虑不安,占有欲强,与儿子亲密无间,喜欢干预儿子的生活,其目的是尽可能延长自己独有的母子关系。——一方面恐吓儿子,夸大所有情感和事物的危险度,另一方面又给予儿子无限的温暖,鼓励、宠爱和奉承儿子。——由于自己有着深刻的焦虑,她们将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悲观主义视角传递给儿子,这会加深儿子的焦虑和对母亲的情感依赖。影响:由于遭受过度爱的“碾压”,儿子会在忧虑中长大,他们在情感上不成熟,常有内疚感;有可能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少言寡语,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些男人保持着对母亲的依恋,想要割断这根脐带,有时不得不采取粗暴的方式。否则,这种对母亲的迷恋,会让他们与生命中的其他女人保持较远的距离。疏远型母亲 特点:由于非常怀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她们始终生活在让儿子受委屈的恐惧中。她们觉得自己的一切——情绪、建议、接触——都可能对儿子造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她们刻意在身体与情感上与儿子疏远,虽然她们很爱儿子。可是,如果儿子不能理解母亲冷漠的背后所隐藏的痛苦,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影响:有疏远型母亲的男人中,有时会出现鄙视女人,甚至愤世嫉俗的人; 由于没有得到来自母亲的热情和抚慰的包裹,他们难以信任女人,经常对爱情和性生活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在情感关系上非常谨慎,总带着面具,往往表现出令人望而却步的冷漠,总是与女人复制这种曾让自己饱受折磨的疏远关系; 强权型母亲 特点: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处于和男人的战争之中,渴望将男人置于自己的权威之下。她们时刻提醒儿子自己永远是家里的主宰,不过方式有所不同:有些母亲毫不掩饰,有些母亲则“将铁腕隐藏在天鹅绒的手套当中”

影响:有这样强悍的母亲,儿子对女人亲密接触时不免产生恐惧,他们通常在生活中采取自相矛盾的态度:看似努力躲避这种女人,其实总在寻找母亲的翻版,为的是重温当年与母亲之间的控制游戏;不过,当伴侣关系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经常想用出轨来挣脱这种令人窒息的关系,但很少能够真的迈出这一步。当然,他们对女性的屈从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自己的男性自尊遭到女人攻击,他们会动用语言或精神暴力,为所有来自母亲的侮辱在妻子身上进行复仇。和蔼型母亲 特点:

——她首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从伴侣那里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无须将任何过分的期待或不切实际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们很关注儿子的需要,而且不会焦虑,也无须从儿子身上修复自我 ——她们对家庭幸福保持高度警觉,给孩子的父亲留出了应有的位置。——她们拥有多种快乐之源,孩子并不是她们存在的唯一理由

——她们注重倾听儿子的心声,懂得与儿子(尤其是少年)保持默契,从来没有操控和干涉儿子的愿望

——她们爱自己的儿子,但不会阻碍儿子爱别的女人。

影响:这种母亲能够培养出真正自信的男人。与男人一起幸福生活的母亲,会让儿子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让某个女人幸福的男人。

他们懂得如何接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会向女人展示自己的魅力,但不会欺骗对方,也不想控制对方。

刍议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7

一、健全档案, 摸清特点

要想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摸清根底是我校对留守儿童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当有这类学生入校, 学校就要求班主任向监护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如生活状况、监护人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再通过家访找学生谈话等形式,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人爱好、教育背景等, 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经过认真地观察研究, 我们发现这些孩子, 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居住条件看, 大部分居住条件较差, 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是寄居在爷爷、姑姑等其他监护人家中, 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学习和生活总会受到干扰。

从监护人从事的职业看, 监护人除部分单亲家长 (一方在外打工) 外, 不是退休工人就是个体经营, 甚至还有的是开棋牌室的, 大部分属于低收入的职业。这一群体承担子女教育的经济能力普遍不高。

从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个人行为习惯看, 大多数家长及其他监护人言谈举止随意性强, 很少考虑对孩子的影响。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感染。

从家庭文化氛围看, 大多数的家庭没有订购报刊、没有藏书, 学生在家庭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不多, 不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在家庭中除了看电视外, 无其他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活动, 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家长及监护人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家庭看护就可以了。在家庭中, 家长及监护人忙于赚钱, 与子女交流甚少, 基本上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只是偶尔问问孩子的考试分数。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了解, 孩子有问题求教时, 也是不能给予正确的回答。

再加上由于学生家庭窘迫, 平时与人沟通不多, 经常表现为厌学、不肯做作业, 跟周围老师同学关系紧张, 甚至有敌对情绪。因此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二、掌握特点, 全面关爱

1. 依据登记, 上好开学第一课。

学校要求班主任要摸准留守儿童的思想脉搏, 恰到好处地消除其心理消极因素, 奠定其前进的基础。因此, 学校要求教导处在新生登记时, 安排新一年级的班主任参与, 对留守儿童做标注;班主任开学前把教导处的新生登记簿拿走进一步熟悉, 设计有益于每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开学仪式。首先应该在开学第一天, 安排好师生、生生的第一次见面。对于留守儿童的介绍, 老师要注意选他们的优势多加介绍, 这样他们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眼神, 而是热情的、亲切的目光, 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 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于是, 在见到老师之前内心所存在的犹豫、矛盾、抑制的心情就会得到消除, 并愉快地步入集体之中。

2. 教师多关心, 把阳光照到留守儿童心中。

孤独是人最难以忍受的状态, 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不在身边, 对于关心的需要较其他学生更为迫切。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 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因此, 要增强留守儿童自我实现的信心, 应该先满足他对感情的需要, 使其充满活力, 走出孤独。在对于此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老师们经常全方位了解其内心世界, 了解其情绪、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将老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将学校当做自己的家。

3. 同学多团结, 让留守儿童融入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才能等。在顺向发展的情况下, 思维运动常常出现兴奋, 这时思路畅通, 认识能力、求知欲望、学习追求、精神风貌都处于最佳状态。”对留守儿童多加以热切的期待, 给他们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利用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点, 推荐其在集体活动中崭露头角, 在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中, 燃起其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同时向他们传递老师对他们的热切的期望, 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他们内心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 这也就能增强他们自我实现的信心,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的确是这样,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地为留守儿童创设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 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而且能增进他们和同学的关系, 促进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

因此, 我们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家、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提倡的“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方法, 事实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4. 耐心辅导, 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他们的学习成绩会出现暂时滞后的现象。这时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鼓励、辅导, 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 成绩会越来越糟。因此, 学校要求班主任应利用课余时间, 对其落后的功课进行查漏补缺, 耐心辅导, 积极鼓励。对这些留守儿童, 还要协调好各科老师, 对他们多加关心、帮助。同时, 要教育学生, 与他们友好相处。安排他们与优等生同桌, 在学习上多加帮助。使他们时时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多方结合, 共同管理

一个成功的人才教育, 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而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校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经常与学生家长及监护人保持密切的联系, 以定期通电话或家访的形式与其沟通。利用每学期的家长学校对他们进行培训。

1. 教给教育方法。

学校通过每期的家长学校, 给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 分析不同孩子的特点, 指导家长“对症下药”;结合新课程理念, 引导他们树立新的人才观, 转变重智轻德的倾向;树立民主平等的家风, 摒弃“专制”作风, 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 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不在家里设麻将摊, 不在孩子面前说不适合的话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让孩子在接触社会生活中, 增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开展活动, 寓教于乐。

学校通过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系列活动、“我心中的好爸爸妈妈”活动、“我能行”争创等, 邀请家长参加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家长及监护人互相评价, 对其在过程中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让学生的班主任对家长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 要求家长及监护人要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3. 学校还定期召开家长会, 请教子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介绍, 共同探寻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通过这些努力, 不仅改变了家长及监护人对教育的理解, 更主要的是就学生性格特点、培养方向、教育意向与家长及监护人达成共识, 共同完成留守儿童的培养。

4. 学校还定期举办教师经验交流会, 让有经验的教

师介绍他们的管理方法, 年轻教师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疑惑提出来, 大家共同讨论, 想办法, 拿出解决的方案。

再谈“留守”子女的教育 篇8

关键词 留守子女 心理分析 教育对策

一、缺少关爱这是“留守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子女”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怀和心理上的有效沟通,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之中的对父母的“依恋期”突然中断,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分离焦虑”,这种焦虑又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整天焦躁不安,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他们渴望自由希望独立,但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又把握不够,心理上起伏很大,易产生“叛逆”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而走向歧途。笔者学校有一名学生初一时父母在身边,直接监护,乖巧听话,学习成绩很好,初二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长期不归,把孩子交给爷爷监护,初二上学期成绩直线下降,下学期经常旷课直至逃学,最后因偷窃和敲诈,走上了违法道路。

二、缺乏自信这是“留守子女”厌学原因之二

留守子女渴望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受目前户籍制度限制,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和城乡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民工的子女不得不留在农村。读书、考大学可以说是农村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否则父辈们的今天就有可能是他们的明天。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初中又是这一时代的分水岭。留守子女中的一部分孩子,小学基础好,家庭对他们的学习又非常重视,因此他们学习比较刻苦,学习成绩比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考高中升大学无望,感到心理自卑,选择瞎混,无法混下去的时候就逃学、直至辍学。

三、缺少关注呵护这是“留守子女”厌学的又一原因

留守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事和想法,只是把这些秘密藏在心底,不能及时与他人沟通。留守子女宣泄烦恼的途径,据笔者调查用写日记的方式占 50%上下 ,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20%左右,主动向班主任或老师诉说的很少。因此,班主任和教师在做留守困难生工作的时候,一方面找这些学生谈话,另一方面看他们的日记、周记,了解他们真正想些什么,根据他们的心理动态针对性做工作。由于留守学生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这些正式的宣泄方式,过半的孩子积压忧郁,产生自卑心理,当他们选择从同龄人中去获取安慰时,同伴的不良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在他们身上蔓延,甚至出现“拉帮结伙”乃至违法的现象。留守子女的父母身处他乡,无法关注呵护远在家乡的子女,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同程度被社会或略甚至遗忘。

留守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学习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社会有可能要对他们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付出更多的代价。如何关爱“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

(一)国家应调整政策,取消户籍、和学区的种种限制,从政策上解决外地农民工的子女的就学问题。

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农村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的种种局限,政府应设法解决民工流动子女受教育问题,通过修改户籍、借读等方面的歧视政策,减免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学校的创建门槛和收费标准,扩大供民工选择的教育资源,最终使子女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学习,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

(二)完善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由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变为追求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上来。各学校应建立留守子女档案和监测制度,明确监测办法,形成长期工作制度,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对这些孩子们进行正确指导。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重点关注留守子女的健康和心理状况,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有什么苦闷,生活中有什么烦恼,感情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向心理健康辅导员倾诉,并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要加强与子女父母和监护人之间的沟通,父母外出的留守子女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与需求以及权威认同向教师转移,特别是班主任。学校要在教师家访和对留守子女关怀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考核措施。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人口移动将越来越频繁,父母缺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小孩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政府,妇联、老龄委或团组织可以鼓励有亲和力的、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成人,在不同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给这些留守孩子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关爱,以作为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手段。暑假期间,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留守子女的现状搞了一期网络夏令营,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非常高,既学到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又避免了不良文化的影响,收到了良好效果。总之,整个社会都要关怀帮助留守子女,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的障碍,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家长教育子女感言 篇9

2、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4、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5、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6、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7、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某些教育应当从儿童在摇篮的时候开始。

9、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10、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11、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12、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13、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14、要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素质如何。

15、虐待孩子就是虐待自己。

16、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17、一切变坏都是从不劳动开始。

1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19、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教育子女心得-宽严有度 篇10

教育子女心得-宽严有度

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才算父母的成功?就个人看法而言,孩子能够阳光能够培养他们明辩是非、能够尽他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就足矣!我想,孩子在幼年时期,更应该重视他们玩的天性,更应该留给他们美好的童年回忆,而非一定要使他在小小的年纪就成为天之骄子、万人之上!在他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那一刻,倘若没有快乐、没有美好的童年回忆,他们的心灵会留下一段空白的记忆。所以,在对待子女的教育身上,我更重视尊重孩子的选择,规定按时的作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区分和明辩是非!而是不在爱的基础上出现溺爱,在疼的时候放纵他们的喜好!也就是说,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该看电视该玩的`时候还是应该去玩。

毕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居多,疼爱他们的人不仅仅是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在约法三章的前提之下,制定出他们的学习规划,不放任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孩子虽小,但却懂得谁对他严谁对他怜,往往在做错事时受到责骂,他就选择不骂的一方,此时接受他委屈的求救就应该适时指出哪个地方不对,为什么会受到批评;表扬与批评同在,严肃与宽容同在,才能使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成不了狼爸、也没有虎妈的天份,更没有狼爸的恒心,我就做一个普通的父亲,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对未来生活展望的心胸,足矣!

独生子女的感恩教育 篇11

人类应该有爱,青少年学生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大问题。

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合理的长幼有序”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合理管理指导家庭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该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和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花费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业铺就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重要的是让孩子付诸实际行动。

第三,要从小事情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之心。不但要很好的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关心父母,要尽量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这些要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报恩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也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女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节假日要尽量抽出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日久天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好习惯。

第五,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是我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校开设了传统美德教育课,对学生实施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要注重教育学生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培养其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道德品质。

外来务工子女互补教育模式刍议 篇12

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如何使外来建设者子女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本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并利用外来建设者子女自身的资源对本地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即如何采用一种互补的教育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以活动为载体, 进行能力互补

1. 生活能力的互补

在暑假里, 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有一种活动形式, 就是让城里的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 让其感受农村生活的艰辛。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组织学生到某地区亲身体验, 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资源, 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 让学生互相传授、相互体验。

学校里大扫除, 干得最出色的总是那些经过生活磨炼的同学。比如来自四川省邻水县的学生张某, 虽然成绩不大理想, 但是劳动积极、肯吃苦。显然, 他身上的优点是本地很多学生都不具备的。其实像他一样能吃苦的外地学生还有很多。学校举行野炊活动, 捡柴、淘米、做饭、烧菜, 干得最火热的总是那些经常做家务的学生, 而这些学生中, 外地学生又占了93%。显然, 如果教师事先对外地学生的各种技能有所了解的话, 在分配或安排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组合, 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 说话能力的互补

大量外地学生的到来也是一种资源, 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那么各地的风俗人情就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而说话能力的培养, 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虽然教材中有很多进行说话练习的素材, 但是那些素材未必完全适合学生, 未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而让外地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事情, 则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在活动之前, 可以先让外地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整理、编辑, 然后在班会中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 既培养了外地学生大胆发言的说话能力, 也让本地学生领略了全国多地的风土人情, 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以关爱为根本, 进行情感互补

1. 生生互补

中秋节的时候, 也正是开学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说外来建设者子女的父母大多在身边, 可是他们距离亲戚或者原来的同学都比较遥远, 他们挂念的, 或许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甚至是一起玩耍的伙伴……所以,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 让外地学生感觉到学校就像家一样的温暖与舒适!端午节到了, 本地学生送给外地学生几个还带着余热的且带着箬叶清香的粽子以及喷香的茶叶蛋, 让外地学生倍感温暖!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真挚的情感呢?外地学生的家长回老家了, 带来了很多家乡的土特产, 他们会把这些土特产带到学校, 和本地学生一起分享, 这时, 你可以看到双方的笑脸是多么的灿烂!

2. 师生互补

在冯骥才写的《珍珠鸟》中有这么一句话:“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实际上,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个贵州来的王同学, 个子不高, 但是大山中坎坷崎岖的道路铸就了她倔强的性格。刚进入班级, 给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更糟糕的是, 由于她的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的困难很大, 她想到了辍学。班主任老师知道情况后, 马上打电话给她, 动员她回校学习, 经过三番五次的努力, 她回来了, 任教语文的陈老师也抽出空余时间给她补课。她被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学校要开运动会了, 班主任正忙着选拔运动员, 王同学看着大家跃跃欲试, 心里也很想为班级出一份力量。可是自己这学期刚刚转入, 大家都不知道她的底细, 再说了, 她自己也从未参加过这样的运动会, 虽然很想参加, 但是心里也没底。这件事情被细心的杨老师知道了, 特意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间与她谈心。最终决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400米跑步比赛, 这时候的她还是问了一句:“杨老师, 我能行吗?”“没事, 杨老师相信你!”就是因为这份关爱, 就是因为这份信任, 让她鼓起了参加比赛的勇气, 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其实, 我们所期望的, 并不仅仅是她帮班级赢得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外来学生愉快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三、以课堂为平台, 进行知识互补

孔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外地转进来的学生, 文化底子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但是未必每个方面都比本地学生差。如何结合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内容, 适时地在这两类学生中有目的地进行互补, 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1. 阅读图书, 互相交流

阅读大量的图书, 历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 如何利用阅读教学课、综合实践课等进行图书交流、阅读心得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这项活动可以和读书活动紧密结合, 首先, 动员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交换课外读物。特别是那些初来乍到的学生, 他们原先所持有的课外读物与本地学生相比在数量上、类别上都相差甚远。同学之间交换图书既增加了外来学生的阅读量, 也有效地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其次, 通过图书交换, 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再次, 在图书交换中帮助外来建设者子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进行有效的筛选,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预设的读书目的。

2. 描述地理, 互相了解

由于区域的不同, 各地的气候、生产的农作物、水果、矿产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小学科学教材中, 也有较多的篇幅介绍以上内容,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东西南北之间差异很大, 诸多的知识学生根本无法在科学教材中得到诠释与理解, 即使有所了解, 也有可能是似懂非懂。现在在教授相关的地理知识与矿产资源时, 我们根据班内生源分布情况, 事先让有地域关联的学生做些准备, 上课时让他们进行描述, 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让甘肃、陕西的学生讲讲黄土高坡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与当地由于缺水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学生就会在如何珍惜有限的水资源方面有较大的感触;让四川长江流域的学生讲讲三峡的壮观与山峰的秀丽, 可以让学生增加对祖国山水热爱的情感;让贵州的学生说说当地的“地无三分平, 天无三日晴”的地理特点, 从而让学生了解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成因;而面对北方或者中西部的学生, 则可以让本地学生说说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多姿, 他们已经看到了局部, 加上本地学生的描述, 可能会认识得更多、理解得更好。

可以采用这种知识互补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还有很多, 比如语文课上介绍各地风土人情;体育课上乡土体育项目的拓展等等。总之, 有了这个理念, 就会有拓展的空间, 就有了互补教育的可能。

父母教育子女心得体会 篇13

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看特长,健康成长的心理,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得礼貌,对一些做法能简单的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姥姥来家里,女儿拿出她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可能老人都特别疼孩子,当时确实巧克力也只够家里人分的,她姥姥说:姥姥不吃,留着给蒙蒙下次吃。我当时就批评了妈的观点,小孩给你东西吃就一定要吃,要不养成习惯,她觉得反正给你也不吃,等她大了也不会懂得孝顺老人了。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还是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市区,我和老婆坐了两个位置,我抱着小孩,后来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人,因为我们坐后面,老人站在前面,再加上我抱着女儿就没有让座,可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爸爸,你怎么不给老爷爷让座啊,你不是说看到年纪大的要让座的么?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我女儿懂事了。我就告诉女儿,你让妈妈抱着,爸爸刚才没看到,现在就给老爷爷让座!

三、增强孩子的专注性,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再高。我也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到现在对她所有的玩具都是最爱,因为每个玩具上都代表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爱,她经常要拿出来看一看,哪个是爸爸买的,哪个是妈妈买的。每次看完,都要自己整理好放回原处。有一次在她姥姥家,她姥姥摘了好多嫩嫩的豆子,要剥掉壳做稀饭,我女儿也要剥,妈才剥一点就去别人家了,结

果我女儿一个人全部剥完。我抱着女儿并表扬了她,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给孩子独立,我还得了个残忍的称号,那还是孩子刚刚学着走路,每次摔倒,我都要求女儿自己爬起来,然后还告诉她,自己摔倒的一定要自己爬起来,现在我可以拉你,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拉你呢。后来看着女儿摔得膝盖上留着血,眼睛里噙着泪水告诉我,爸爸,我下次走路会小心的!心里既有心疼又有欣慰。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她、引导她,激发她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她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农民工子女教育总结 篇14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

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第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不能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相关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中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

三、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农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教育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民工子女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制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权利。为此,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单纯把外来人口儿童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比较可行。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把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内。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

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

第一,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例如校舍、师资)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第三,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四)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上一篇:礼仪在职场中的作用下一篇:手写个人简历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