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

2024-05-28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精选8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 篇1

1.企业可以运用信息系统来创建、记录、处理和报告各项交易,以衡量和审查自身的财务业绩,并持续记录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其中处理是指()。

A.企业可以采取手工或自动的方式来创建各项交易信息

B.信息系统识别并保留交易及事项的相关信息

C.企业可以采取手工或自动的方式对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编辑、确认、计算、衡量、估价、分析、汇总和调整

D.企业以电子或打印的方式,编制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并运用相关信息来衡量和审查企业的财务业绩及其他方面的职能

2.信息系统一般性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整个信息系统以及外部各种环境要素实施的、对所有的应用或控制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一般控制不包括()。

A.程序和数据访问

B.程序开发与变更

C.编辑检查

D.计算机运行

3.程序开发属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程序开发领域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开发、配置和实施能够实现管理层的应用控制目标,下列仅仅属于程序开发控制一般要素的是()。

A.项目启动、分析和设计

B.对维护活动的管理

C.测试和质量确保

D.程序实施

4.由于创建错误的公式从而生成了错误的结果,这种错误称为()。

A.输入错误

B.其他错误

C.接口错误

D.逻辑错误

5.由于电子表格能够非常容易进行修改,并可能缺少控制活动,所以电子表格往往面临许多固有风险和错误,其中不包括()。

A.输入错误:由错误数据录入、错误参考或其他简单的剪贴功能造成的错误

B.逻辑错误:创建错误的公式从而生成了错误的结果

C.运算错误:由于运算量大,导致在过度工作的情况下数据计算产生误差

D.接口错误:与其他系统传输数据时产生的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有效的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A.确定交易发生期间,并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B.及时、详细记录交易内容,并在财务报告中对全部交易进行适当分类

C.衡量交易价值,并在财务报告中适当体现相关价值

D.识别和记录全部授权交易

2.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影响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3.注册会计师在规划审计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加以考虑。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度

B.信息系统复杂度

C.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

D.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

4.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信息技术相关控制进行评估。

A.注册会计师计划依赖以自动系统生成信息为基础的手工控制

B.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有信息技术关键风险,并且注册会计师的实质性程序无法完全控制该风险

C.注册会计师计划依赖自动系统的控制

D.在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有自动系统的控制,但注册会计师并不拟依赖该控制

5.在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影响系统驱动组件持续有效运行的各个领域实施控制测试,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领域的有()。

A.计算机操作控制

B.程序数据访问控制

C.程序变更控制

D.录入数据控制

6.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包括()。

A.程序开发

B.计算机运行

C.程序和数据访问

D.程序变更

7.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通常包括()。

A.输入控制

B.处理控制

C.程序开发

D.程序和数据访问

8.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使审计测试工作实现自动化的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富有效率和效果的方面包括()。

A.将现有手工执行的审计测试自动化

B.将计算机方式下的审计程序改为手工方式

C.在手工方式不可行的情况下执行测试或分析

D.在手工方式可行的情况下执行测试或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是创建的定义;选项B是记录的定义;选项D是报告的定义。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编辑检查不是针对系统本身的控制,而是针对录入数据的控制,属于应用控制。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程序变更的要素,选项CD属于程序开发控制和程序变更均包括的要素。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输入错误是由错误数据录入、错误参考或其它简单的剪贴功能造成的错误;接口错误是与其他系统传输数据时产生的错误;其他错误是单元格范围定义不当、单元格参考错误或电子表格链接不当。

【该题针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应为“其他错误:单元格范围定义不当、单元格参考错误或电子表格链接不当”。计算的优点之一是不会受到过度工作的影响。

【该题针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除了上述四项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将相关交易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作适当披露。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设计和运行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审计工作的执行以及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性质都有直接的影响。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在规划审计策略时,需要结合企业业务流程复杂度、信息系统复杂度、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进行适当考虑。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在对企业的流程、信息系统和相关风险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注册会计师应判断企业中是否包含信息技术关键风险,并且实质性程序是否无法完全控制该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计划依赖自动系统控制,或依赖以自动系统生成信息为基础的手工控制或业务流程审阅结果,那么注册会计师也同样需要对信息技术相关控制进行评估。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录入数据属于应用控制,不涉及系统设置或系统内部的控制程序,一般不影响系统驱动组件持续有效运行。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ABCD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应用控制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

【该题针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AC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 篇2

一、强化协会监管制度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财政部领导下的一个半行政半自律的机构, 它的职责是服务、协调和管理三个方面。服务是指协会应该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权益, 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 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 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协调是指协会要协调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的外部和内部关系, 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作为同业组织行使的自我管理;二是由主管财政机关委托、授权协会行使某些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职责。财政部作为宏观控制的主体, 其职责是“监督”, 而非领导, 所以应尽量下放权利, 将协会的职责落到实处。如果过分争夺权利, 只会加大权利分割, 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 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高。应借鉴国外协会的做法, 中注协和地方注协应建立起了包括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披露监管制度、“炒鱿鱼, 接下家”监管制度、执业质量检查制度、业务报备制度、谈话提醒制度、注册会计师年检制度、惩戒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相关制度, 强化协会的监管制度, 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二、改善外部执业环境

(一) 法制环境。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

□文/张李

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实现基本职能的手段是获取审计证据, 对照审计标准, 得出审计结论, 表达审计意见。良好的法制环境会鼓励、支持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保护审计人员的利益, 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审计质量。由于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让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积极配合审计人员, 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资料, 使审计人员能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提高审计质量。

(二) 社会环境。

审计涉及到许多组织和个人的利益, 也会触犯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利益, 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审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热情支持审计人员, 则会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如在一些取证工作中, 理解与不理解、支持与不支持, 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审计结果) 。应向人们宣传审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让人们不断学习和了解审计工作, 支持审计工作, 积极配合, 才有利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提高审计质量。

(三) 文化环境。

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全社会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和理解, 进而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 影响着审计的实施范围、方式和内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信息的利用, 从而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审计人员文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信息的社会效用, 而且在客观上也构成了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

(四) 工作环境。

审计的工作环境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条件以及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程度。审计虽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 但它又是一项规范化和程序式的常规性经济监督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 接受审计的单位不一定有管理上的问题, 没有接受审计的单位就不一定不存在问题。因此, 这就要求人们在充分认识审计作用的前提下, 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接受审计主体所依法实施的审计作业, 并对其工作给予良好的合作、支持与配合, 不可人为地给审计人员的工作设置障碍, 从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实施审计作用, 保证审计证据搜集上的全面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五) 人际环境。

审计的人际环境是指审计工作人员自身思想、业务、心理素质所确定的其与同事及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合作共事的氛围。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审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对于审计职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缺乏, 就难以与被审计单位的职工以及审计同事处理协调好工作关系, 就不能迅速地打开审计工作局面, 就难以取得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信任, 就难以得到审计同事的支持, 那么就必然会给其顺利实施审计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因而必将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三、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及工作态度将对事务所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因此, 在事务所进行内部治理时, 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管理中更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刚性的结构与柔性的理念相得益彰, 这样才能使事务所显出勃勃生机。合伙制事务所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但由于目前采用合伙制的事务所并不多, 已有的合伙制事务所在管理上也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面对国外事务所进入我国的严峻局面,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通过强化内部管理, 积极应对,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目前,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人员主要由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注册会计师、业务助理及其他工作人员构成。采用的是所长负责制和董事会 (或管理委员会) 领导下的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但这些人员在事务所内部的责任、权力划分不明确, 即尚未建立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建立明确的内部组织结构, 按不同等级确定各自的责任、权力, 并与其薪酬相挂钩, 逐步形成主任会计师或首席合伙人领导, 其他合伙人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另外, 如何对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进行设计与使用, 最终取决于收益与成本比较。由于每个事务所的业务特征、人力资本构成、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 事务所本身的文化传统及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也迥异, 因此全世界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规范的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与相应的管理制度。我们只能在借鉴其他成功事务所的基础上, 发现其成功、有效的原因, 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寻找对自己最为有效、也最为经济的治理机制。

(二) 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四大”国际会计公司走过的道路表明, 事务所各方合伙人必须树立平等互利的观念, 在管理和决策时, 应沟通协商达成共识。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各合伙人的权利、责任、义务、利益有明确的制度保证和契约保证基础上的。在健全的制度保证下, 所有合伙人及其他成员都必须承担合伙协议和事务所规章制度上规定的义务, 在事务所内形成一个共同抵抗风险的责任体系。我国目前已采用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内部管理上还是相当的薄弱和落后, 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划分合伙人之间的分工与责任, 妥善解决合伙人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保证服务质量控制及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

1、人事管理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人力资源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企业, 内部管理主要是对人及人所做的工作进行管理, 因此事务所如果没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 也就不可能有规范的财产管理、质量控制制度, 就无法激励合伙人的工作热情、留住优秀人才、保证服务质量、促进事务所发展。在人事制度中, 应形成各层次人员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妥善处理两个关系, 即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和合伙人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并把这些内容在合伙章程及其他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在目前的合伙制事务所中, 合伙人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利益分配、业务质量控制、员工聘用等方面, 这都是由于人事制度不明确造成的。因此, 在合伙人关系中, 应强调以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经验阅历、组织协调能力的高低作为管理合伙人评选的首要条件, 在重大问题决策中, 应有明确的表决程序和通过标准。如吸收新人作为合伙人, 是否要全体合伙人同意才能通过, 还是只要过半数或三分之二合伙人同意就能通过, 管理合伙人是否有一票否决权?在表决时, 是按出资比例、业务量来确定投票数, 还是按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来确定, 或是单纯按人数来确定呢?这些都应该明确。对入伙和退伙问题也应做出相关规定, 尤其是对合伙人退休年龄的规定, 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 当合伙人到了一定年龄后, 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如不退休就会引起其他合伙人的不满或争议。最后, 还有合伙人之间的责任分工一定要明确, 以免出现推诿或扯皮。如果这些没有在人事制度中明确, 就会引发许多矛盾。此外, 许多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后, 许多员工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了, 但收入却低了, 怨声载道。因此, 合伙制事务所应建立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人员聘用、工资福利与保险、培训与开发人才、考核与晋升等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 让努力工作的员工感到有希望成为合伙人, 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激励的原则。

2、财务管理制度。

在合伙制事务所里, 合伙人出资后所形成的财产属共同财产, 归全体合伙人所有。对合伙财产的管理、使用和处置, 事务所应形成相应制度。另外, 目前合伙制事务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利润分配, 由于合伙人出资多少各不相同, 而其他注册会计师没有出资, 如在分配时, 采用按资分配原则, 就容易造成分配不公, 引发纠纷。因为事务所的运作, 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提供服务来取得业务收入, 而不是靠资本运作增值产生效益。合伙人出资最重要的意义是作为法律上承担责任的物质保证。因此, 在进行利益分配时, 应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按资分配为辅的原则。

3、民主管理制度。

事务所内应设立合伙人会议或管理委员会, 妥善安排领导结构, 形成民主议事制度。事务所的领导不能过于分散, 事无大小, 一律全体合伙人开会讨论决定, 造成效率低下;也不能一人独断专行, 不充分发挥其他合伙人的作用, 导致领导或决策失误。在管理中, 应坚持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义务共担、一致对外的原则, 建立合伙人之间的信任与密切协作关系。

4、质量控制制度。

由于合伙型事务所承担的风险较高, 更应建立事务所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执业质量。通过科学严密的执业质量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每一项业务上。在控制机制设计时, 尤其要注意合伙人与合伙人的风险控制, 合伙人与员工之间的风险控制。要在执行具体业务的助理人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主任会计师之间划清责任, 明确职责范围和权限, 真正把执业规则和三级复核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安然事件对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2.

[2]郭振山.引入系统工程观念实施全过程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7.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 篇3

关键词:审计失败;成因;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1-0086-0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责任意识,正视法律诉讼这一现实,探索审计失败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

所谓审计失败,是指会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或漏报,但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没有遵守一般公认的审计原则而发表不恰当或错误的审计意见。美国“六大”会计事务所在发表的一份题为《美国的责任危机对会计师职业界的影响的形势报告》中写道:“诉讼费用和保险金已成为事务所第二大支出,为解决法律诉讼,美国会计职业界花费9%-12%的审计和会计服务收入,针对整个会计职业界的总索赔额近300亿美元。”因此,积极探索审计失败的成因具有重大的意义。[1]

审计失败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错误与舞弊行为,另一方面来自于注册会师自身的工作过失或欺诈。

(一)企业的错误与舞弊行为

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一般公认的审计原则未能查出企业某些重大的错误、舞弊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可能会遭到企业及有关方面的控告,其原因是审计失败。

所谓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即企业由于疏忽、误解等原因,在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中产生了错报或漏报。它强调的是非故意的差错。这种错误主要包括:(1)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2)对事实的疏忽的误解;(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所谓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即企业故意在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中造成错报或漏报。它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这种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虚报存贷;(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如伪报收入;(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6)关联交易。

对于上述企业的错误、舞弊行为,企业理应负直接责任和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则只能负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并通过实施适当且必要的程序,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舞弊行为检查出来的。但是由于审计测试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披露出会计报表表中的所有错报或漏报情况。也就是说,不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所有未查出的错报或漏报情况负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对未能查出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没有负任何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国是否源于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失。[2]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关注错误与舞弊,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应及时作出处理,并考虑错误与舞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二)注册会计师的过失与欺诈

除企业的错误与舞弊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方面外,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和欺诈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另一方面,给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

1.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有的合理的谨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可做到的谨慎为标准的。当过失给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害,注册会计师应负过失责任。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可归纳为三个因素:一是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缺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过失,往往与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和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的缺陷密切相联系。二是对客户的经营了解不够。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鉴证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进行了公允反映。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经营了解不够,就会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三是审计程序不妥。注册会计师发表正确审计意见的基础是必须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妥,则会导致审计失败。

2.注册会计师的欺诈。欺诈又称注册会计师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行为具有不良动机和目的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注册会计师欺诈与注册会计师过失的主要区别。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就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企业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漏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因欺诈而造成审计失败,给企业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二、注册会计师规避审计失败的策略

(一)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审计风险面前麻木不仁、没有抗风险意识、没有抗风险能力。在每份审计报告产生前,要避免风险产生,进行审计风险预测(考虑报告是否存在风险因素)和审计风险的评估(风险产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并考虑采用哪种方法可以控制和降低风险,在执业中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二)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执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二是应当按照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一般应采取抽样审计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通过检查、观察、查询及函证等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三是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应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分析、评价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以及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三)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

审计质量是社会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对审计项目的主要环节,要本着保证质量、分清责任、互相制约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主任审计师检查审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负责制,对重大的审计项目必须实行审理会议制。

1.通过签订业务约定书进行控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主要是检查委托人是否具备审计条件,向部门负责人提出是否接受委托的初步意见;部门经理的责任是根据项目负责人的意见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安排人员起草业务约定书,重大审计项目的约定书签订要由主任审计师负责。

2.通过组成审计小组进行控制。审计小组是履行协议的具体实施组织,担负着实施审计计划、汇总情况、起草审计报告初稿、整理资料等全过程。审计风险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有密切关系,因此,组建审计小组时,即要考虑审计小组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结构,也要考虑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是否廉洁公正等。

3.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控制。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能全面反映协议合约事项,明确审计内容、范围、目标、要求和时限,应符合有关的政策规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审计取证的控制。审计证据是审计事项真实性的佐证材料,其控制点:一是要控制重要问题取证的途径、目的、方式、方法、步骤等,取证应符合有的放矢原则,取证要完整,防止有证无用,有用无证的现象。二是对证据的真实、可信赖程度的控制,要求出处可靠、有效,同时出处单位、部门负责人必须签章认可。三是在资料汇总时要对证据进行复核,证据与证据之间如发现相互矛盾,必须进一步核实统一,保证审计语气的真实性。

5.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记录,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深度与广度的标尺,是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因此,要对审计工作底稿完整性进行控制,对审计工作底稿规范性、合规性进行控制。建立三级审核制,即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审核工作底稿、部门经理审核报告中有关问题的工作底稿、主任审计师或业务分管领导应重点抽查重大问题的工作底稿。遇到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问题必须会同专业人员审核。

6.审计报告的控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成果,体现审计工作的最终质量。因此要做到: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凿、引用规章要确切、措词要适当、文字要简练。为此,一是对报告形式的控制,如验资年检用审计查证报告,司法部门委托的案件用审计鉴定报告,咨询服务用咨询报告等;二是审计报告内容的控制,对写入报告的有关事实,必须逐一核实,必须有充分的政策依据。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后续教育

加强“两个教育”是为了提高社会审计执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执业水平,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因此,社会审计组织应当重视教育,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待教育,把“两个教育”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提高审计质量,确保控制审计风险。

(五)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

一是对客户的业务活动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高科技企业。二是掌握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对经济形势及行业情况深入认识。三是对客户的高层管理人员过去的背景深入了解。四是对客户的组织结构深入了解。五是对客户的产品、制造过程及设备深入的了解,不要对管理当局的陈述及声明给予过分的信赖。六是对客户的其他人员、管理机关或供销商的某些报告要加以研究和重视。七是对于客户内部审计成立的目的及开展工作情况要充分了解。

(六)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要注意的重点有:一是适当动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由于注册会计师一般并不重视分析性复核程序,所以难以发现客户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异常变动。二是提高询问技巧。通常注册会计师对于客户内部控制的了解或问题的澄清,都是通过询问方式进行的。注册会计师要重视询问技巧,避免使询问变成简单的问答式会话,使询问程序流于形式。三是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错误的时间及地点执行错误的程序,或使用错误的证据搜集方法,或使用证据的方法错误。如企业账上记录一笔未经正式订货程序的销货,而销货单上的单价相当高而数量少,经由海运送交国外顾客。注册会计师可能因检查运费单据以证明货物所有权已转移和存货已经出库,所以未能发现疑点。如果注册会计师曾经询问为什么选择以海运方式送交价高量少的货物,就很可能会怀疑这笔销货。四是对内部控制测试结果所发现的例外情况要加以重视。如注册会计师对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结果所发现的例外情况重视不够或未作处理,因为他不希望内部控制功能不全的测试结果出现。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在于减少实质性测试,但是注册会计师人多受时间预算的限制,希望其测试结果支持原有内部控制良好的假设,纵然遇到例外情况,也难以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超出时间预算而增加审计成本。六是正确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部审计固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注册会计师应如实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及实际工作成效,适当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以大量减少自己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3]

参考文献:

[1] 李冬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01,(6).

[2] 王曙培.当前注册会计师作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财会通讯,2000,(1).

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方法 篇4

一、熟悉教材

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比较多,但是应当说大部分考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得到,其他部分需要一些发挥,教材上找不到,所以一定要熟悉教材,要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才会有助于阅读资料,准确理解、分析问题,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效果往往不会很好的。

二、最好结合《会计》进行学习

对于《审计》科目的敏感性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所以扎实的会计基本功是我们一般学习《审计》所应该必备的。在复习《审计》过程中要掌握题目中涉及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要能判断、说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简单的会计调整分录应当熟悉。只有如此把审计与会计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共同学习、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学会审计。

三、多听、多思、勤练

审计是一个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特别是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内容丰富,

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结合会计实务,并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应多做一些练习题,把审计案例中审计思路的来龙去脉弄懂,并能熟练、灵活运用于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

四、.重视历年考题

研究历年考试命题模式与解答思路是审计应试中的“必要程序”,无论是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还是出题的思路,诸多方面都会让你更加贴近考试。自开始注会考试采用机考的`模式,复习过程中应重点研究近几年的考题。

五、抓住当年的重点、难点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前练习题 篇5

单选题

下列有关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总体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后任注册会计师负有主动沟通的义务

B.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需要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

C.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沟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D.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其中接受委托前的沟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考点:风险评估阶段实施

单选题

下列与会计估计审计相关的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在风险评估阶段实施的是( )。

A.确定管理层是否恰当运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B.复核上期财务报表中会计估计的结果

C.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D.确定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是否恰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上期财务报表中会计估计的结果,这是为了了解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属于风险评估阶段实施的程序。选项ACD均属于风险应对阶段实施的程序。

3、多选题

注册会计师在选取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时,可以考虑的因素有( )。

A.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

B.过去易于发生错报的账户

C.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处理的会计分录或其他调整

D.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在选取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时,可以考虑下列情况:①对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②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③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过程以及所能获取的证据的性质;④虚假会计分录或其他调整的特征;⑤账户的性质和复杂程度;⑥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处理的会计分录或其他调整。

4、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有( )。

A.被审计单位内部缺乏通常应当建立的风险评估过程

B.注册会计师识别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防止的管理层舞弊

C.被审计单位重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表,以更正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D.管理层未对注册会计师以前已沟通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

5、多选题

下列有关基于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做法中,恰当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不仅要了解集团及其环境,还要了解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

B.集团项目组应当对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进行了解

C.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集团项目组对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了解,可以基于其以前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交往的经验

D.组成部分重要性的设定应低于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应采用将集团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按比例分配至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只有当基于集团审计目的,计划要求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执行组成部分财务信息的相关工作时,集团项目组才需要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在确定组成部分重要性时,无需采用将集团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按比例分配的方式。

6、考点: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多选题

下列各项审计工作中,可以应对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有( )。

A.测试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以及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

B.测试与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相关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C.确定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是否提供有关会计估计的审计证据

D.作出注册会计师的点估计或区间估计,以评价管理层的点估计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估计的性质,并实施下列一项或多项程序:(1)确定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是否提供有关会计估计的审计证据;(2)测试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以及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3)测试与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相关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并实施恰当的实质性程序;(4)作出注册会计师的点估计或区间估计,以评价管理层的点估计。

7、考点:估计错报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构成会计估计错报的有( )。

A.管理层对导致特别风险的会计估计的估计不确定性的披露不充分

B.会计估计的结果与财务报表中原已确认的金额存在差异

C.管理层作出的点估计与注册会计师作出的点估计存在差异

D.管理层作出的点估计小于注册会计师作出的区间估计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因为会计估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会计估计的结果与财务报表中原已确认的金额存在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错报。

1.注册会计师《审计》专项练习题

2.注册会计师审计练习题及答案

3.注册会计师审计练习题附答案

4.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练习题含答案

5.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练习题带答案

6.注册会计师《会计》考前训练题2017

7.2017注册会计师《会计》考前复习题

8.2017注册会计师《会计》考前训练题

9.20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练习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复习题 篇6

A.含有缺乏充分依据的陈述或信息

B.含有严重虚假或误导性的陈述

C.含有错报甚至舞弊的财务报表

D.存在遗漏或含糊其辞的信息

【答案】ABD

【解析】选项C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职责是合理保证查出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如果注册会计师查出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舞弊,提请审计客户进行调整遭到拒绝,只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恰当的非标准业务报告,不被视为违反诚信原则。

2.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如果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财务报表时发现以下( )问题时依然与甲公司的信息发生牵连,则很可能违背诚信原则。(教材P26)

A.甲公司存货永续盘存表记录严重夸大期末账面库存数量

B.甲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遗漏了许多重要关联方关系的单位

C.甲公司总经理两次对同一问题的陈述完全相反

D.甲公司年末有一起很可能败诉的诉讼没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

【答案】ABCD

【解析】根据职业道德诚信基本原则,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业务报告、申报资料或其他信息存在下列问题时却与这些有问题的信息发生牵连则属于违反诚信原则,比如:(1)含有严重虚假或误导性的陈述;(2)含有缺乏充分依据的陈述或信息;(3)存在遗漏或含糊其辞的信息。

3.根据保密原则,以下事项中可能不属于注册会计师无意泄密的对象的是( )。 (教材P27)

A.注册会计师的父亲

B.注册会计师的姐姐

C.注册会计师的孙子

D.审计客户的财务总监

【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特别警惕无意泄密的对象是其近亲属或其密切关系人员,选项ABC都属于注册会计师近亲属。选项D中的审计客户财务总监本身是被审计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信息非常熟悉和了解,不存在泄密问题。

4.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职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保密,以下对保密原则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教材P27)

A.会计师事务所经其客户授权后可以向第三方披露其所获知的涉密信息

B.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利用其获知的涉密信息为第三方谋取利益

C.注册会计师在终止与客户的关系后,仍然应当对其以前获知的涉密信息保密

D.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警惕无意向其近亲属泄密,其他密切关系人员无需考虑

【答案】D

【解析】选项D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警惕无意中向其近亲属或其密切关系的人员泄密的可能性。

5. ABC会计师事务所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根据保密原则,A注册会计师不得有以下( )行为。(教材P27)

A.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自己谋取利益

B.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第三方谋取利益

C.未经甲公司授权向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其所获知的涉密信息

D.未经法律法规允许向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其所获知的涉密信息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保密原则,注册会计师在职业活动中禁止的行为包括:(1)未经客户授权或法律法规允许,向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其所获知涉密信息;(2)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自己或第三方谋取利益。

6. ABC会计师事务所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根据保密原则,以下属于可以对外披露的涉密信息的例外事项有( )。(教材P27)

A.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取得甲公司的授权

B.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法律诉讼提供证据

C.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向监管机构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行为

D.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在法律诉讼、仲裁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ABCD

【解析】注册会计师能否对外披露涉密信息关键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法律法规的允许或要求;第二,是否得到客户授权;第三,是否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具体的说保密原则的例外事项包括:(1)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取得客户的授权;(2)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法律诉讼、仲裁准备文件或提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行为;(3)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在法律诉讼、仲裁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监管机构的执业质量检查,答复其询问和调查;(5)法律法规、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其他情形。

7. ABC会计师事务所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下列情形中,可能表明存在自我评价导致对职业道德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有( )。(教材P30)

A.审计项目组成员B担任甲公司的独立董事

B.审计项目组成员C与甲公司董事长存在密切关系

C.甲公司监事长2012年以前一直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D.审计项目组成员D在2012年2月以前连续多年担任甲公司财务总监

【答案】AD

【解析】选项A和D属于因自我评价导致对职业道德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选项B和C属于因密切关系导致对职业道德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8.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收费时应当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教材P35)

A.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B.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

C.各级别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

D.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四个选项都是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收费时应当主要考虑的因素。

1.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并于2013年3月5日出具了审计报告。以下事项ABC事务所最有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是( )。

A.利害关系人起诉了有过失的ABC事务所

B.ABC事务所出具了不实审计报告

C.利害关系人遭受了经济损失

D.利害关系人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其信赖ABC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后与甲公司发生了交易导致

【答案】D

【解析】选项D最恰当。根据《司法解释》第七条,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具体情况来说,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界定“四要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1)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不实报告;

(2)利害关系人遭受了经济损失;

(3)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失与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存在因果关系(简称“因果关系”);

(4)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存在过错。

2.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并于2013年3月5日出具了审计报告。下列事项中,最能界定A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失的关键因素是( )。

A.是否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报

B.是否查出财务报表所有重大错误和舞弊

C.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D.是否具有过失或欺诈行为

【答案】C

【解析】选项C恰当,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失的关键因素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3.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并于2013年3月5日出具了审计报告。下列事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是否应承担民事侵权法律责任的关键因素是( )。

A.是否存在过失

B.是否出具不实报告

C.是否违反职业准则

D.是否能够保持独立性

【答案】A

【解析】选项A恰当。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应承担民事侵权法律责任的关键因素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具有过失。

4.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并于2013年3月5日出具了审计报告。下列有关ABC事务所是否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表述中,不恰当的包括( )。

A.如果ABC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且给利害关系人造成了损失时,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如果ABC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不实报告,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如果ABC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D.如果利害关系人明知ABC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不实报告却仍然使用,则人民法院应当免除ABC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答案】ABD

【解析】根据《司法解释》,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故选项A、B都不恰当,选项C恰当;选项D的情形属于事务所的减责情形。

5.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并于2013年3月5日出具了审计报告。如果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ABC事务所列为被告时,以下有关诉讼当事人列置的陈述中,恰当的有( )。

A.如果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甲公司,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甲公司作为共同被告

B.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甲公司的出资人出资不足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如果被起诉的ABC事务所是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分支机构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D.如果利害关系人提出甲公司的出资人出资不足,但该出资人事后已补足不足出资额,人民法院不应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答案】ACD

【解析】选项B不恰当。如果出资人事后补足出资额,则不应将其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6.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如果利害关系人以ABC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不实审计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下列各种情形中,人民法院可以判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的是( )。

A.ABC事务所未能合理地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而导致审计报告不实

B.ABC事务所依赖银行出具的虚假证明文件而导致审计报告不实,虽然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了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问题

C.ABC事务所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不实而没有指出

D.ABC事务所在发现可能的错误和舞弊的迹象时,未能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排除

【答案】C

【解析】选项C恰当。根据《司法解释》第五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具体情形包括:(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2)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6)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7.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上市公司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12年,甲公司管理层通过与Q银行串通编造虚假的银行进账单和银行对账单,虚构了一笔大额营业收入。A注册会计师实施了向银行函证等必要审计程序后,认为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甲公司2012年度已审计财务报表公布后,股民B购入了甲公司股票。随后,甲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曝光,并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其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为此,股民B向法院起诉A注册会计师,要求其赔偿损失。A注册会计师以其与股民甲未构成合约关系为由,要求免于承担民事责任。要求:

(1)为了支持诉讼请求,股民B应当向法院提出哪些理由。

(2)指出A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3)在哪些情形下,A注册会计师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

(1)为了支持诉讼请求,股民B应当提出下列理由:

①A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不实报告;

②A注册会计师存在过错;

③股民B遭受了损失;

④A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与股民甲遭受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A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不正确。根据《司法解释》第二条,“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3)下列情形下,A注册会计师不承担民事责任:

①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甲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

②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银行提供虚假或不实的证明文件,A注册会计师在保持必要谨慎下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篇7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 审计内容的复杂性。

现代审计主要是以会计信息为媒介的间接审计, 审计质量建立在会计反映的资料上。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 会计核算如所得税会计、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合并会计、外币会计以及网络会计等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对这些业务的处理, 显然要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 更容易发生争议。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职业判断, 一旦判断失误, 则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 审计技术的局限性。

现代审计的突出特点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时, 不论是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 还是对其账户金额真实性的检查, 都会遇到抽样风险问题, 再者, 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本与效益的选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风险未暴露之前, 往往会注重成本的低廉, 注重随之而来的效益, 这也迫使审计人员采取更节省人力与时间的方法, 因此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3. 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完善。

被审计单位的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内部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现象、管理当局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有关人员相互勾结致使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或执行无效等现象,则审计风险会加大。

4. 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正当竞争。

一般情况下, 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必须根据职业协会颁布的质量控制准则, 建立和执行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有的事务所根本没有建立或执行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 为了争取客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简化审计手续,以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时没能遵守职业准则的要求,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5. 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与客观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对执业风险的防范具有决定性作用,其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将会直接对审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执业人员素质导致审计风险的本质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故意,即明明知道审计项目存在审计风险,但由于受利益驱动,帮助客户通同作弊,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二是主观的放纵,即明知审计风险很高,但由于疏忽大意,而不去避免,从而放任了结果的发生;三是客观的不可预见性,即由于审计技能原因,对存在的审计风险没有预见或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

6. 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待规范。

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相关法律法规不相配套日益突出,导致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法处理。[2]此外,一些法规政出多门,相互矛盾,造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也容易导致审计风险。另外,事务所本身不按规定标准收费,竞相压价,扰乱市场秩序,也是导致审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审计结论有着重要影响, 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保证审计质量, 维护审计声誉的需要。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来加强风险意识, 明确审计小组、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规范, 将责任具体落实, 促进审计工作各个阶段和各级审计人员各负其责、各担风险。

2. 分清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在与客户签订约定书时,须写明委托方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并对全部审计业务均要求治理当局提交一份声明书,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在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而由于其舞弊技术的高明并加以精心的掩饰,审计人员即便采取了标准的审计程序也没能查出的情况下,作为委托方应承担会计责任的依据。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应从保护注册会计师利益出发,不断地完善有关权利义务的法规,不断地与法律界沟通,使法律界能够认同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帮助注册会计师反击那些毫无根据地扩大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诉讼,进而影响公众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理解和认同。

3. 正确选择运用现代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要根据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合理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正确选择审计方法。一般而言,对内控制度薄弱的环节,或重大的事件,或审计风险较大的领域,应适当扩大抽样的范围和规模。反之应缩小抽样的范围和规模。也可以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它是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强调针对不同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针对特殊的、不同的风险点,实施不同的程序,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力度的加大,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比如,要制定明确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实施高效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学习制度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强,审计业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加大力度研究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

5. 建立保障制度,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承受能力。

[3]时至今日,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已建立了审计风险基金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压力,但是由于各事务所的风险基金积累存在差异,因而完全有可能出现实际承担的赔偿大于积累的情况。为此,我国应尽快参照国外建立风险责任保险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另外,在执业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应聘请熟悉法律责任的审计人员、有经验的律师共同参与商讨所有潜在的危险情况,一旦发生法律诉讼,有律师的参与也将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王婉娜.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J].对外经贸财会, 2006 (8) :23-24.

[2]余敬柱.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审计与理财, 2006 (12) :36-37.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重构分析 篇8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制度安排政府审计

一、几个相关问题阐述

1.审计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物。从审计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审计的产生是以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旨在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监督和鉴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中投资日趋多元化,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继分离,甚至管理层内部也产生一定的分权制。为了解决受托方是否较好地履行了受托经济职责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委托方出于时间、空间限制,专业背景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当无法亲自直接鉴定受托方的履约责任时,只有通过审计手段获得相关信息。

2.目前产权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CPA)事务所为营利性组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四章〈会计师事务所〉有关规定,可以知道由CPA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具有典型的企业属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注册资本为限负有限责任。为了生存对外要运用营销技巧争取审计市场,对内要缜密安排,严格核算审计成本和经济效益,依法按期纳税。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设立程序、条件、运行模式,以及内外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典型的营利性组织特点。

3.审计信息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在现代企业运营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会涉及到政府、金融机构、债权人、股东、经营者等多种主体。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的优劣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被其影响。因此不仅利益相关者—现实股东、债权人、政府等会关注企业的审计信息,而且太多的利益无关者也会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和发展潜力,以期成为潜在的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讲,CPA事务所制造的审计信息就演变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

二、目前CPA审计制度运营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自1994年1月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开始实施,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实注册会计师行业日益暴露出执业质量不高、社会公信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基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背景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安排已凸显出诸多弊端。

1.上市公司内部股东权利“虚化”,强制被动性需求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在西方,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是自愿的,其自愿性的需求动机就要求审计信息必须保证真实完整性。而在我国,政府是审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诸如企业上市、融资、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重大经济活动,都需要政府审批决策。而决策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就是CPA提供的审计报告。因此作为企业来讲,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是基于政府法规约束而被动产生的。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控股主体的法人资格虚化,以及两权分离引起的大众股东权利“虚化”,会引发经营者误导潜在股东或非控股股东,造成审计委托与受托关系异化,进而操纵CPA出具虚假审计意见。由此基于被动性需求动机和审计委托关系异化,使得各方对审计信息质量的需求标准呈下降趋势。

2.出于生存需要,CPA为经济效益会牺牲审计质量。由于CPA事务所为营利性组织,所以其首要任务是生存和赚取利润。从经济学角度上讲,CPA获取利润有两种方式:第一,通过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制造出客观真实的审计信息产品,以此换得高的收入回报和审计品质的提升。这种方式需要付出高额的审计成本。其二,为迎合审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当要求,妥协出具虚假不真实的伪劣审计报告。这种方式仅需付出较低的审计成本,仍然也可获得高额利润。显然针对我国对审计信息的功利性需求动机和行会监管乏力,以及违规成本低廉的现实,众多CPA事务所都会选择后者,以牺牲质量换取所谓的生存和效益。

3.CPA事务所的企业属性无法肩负起制造公共信息产品的使命。我们知道,审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其使用价值即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优劣评价,政府和股民依此进行投资决策。由此看来,审计信息产品质量的高低有可能影响到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的生存发展,还会给各利益群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区域经济危机和社会稳定。而现实中低廉的违规成本或根本无法兑现的各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使得CPA事务所难以担负起制造公共信息的使命。

4.中注协的民间行会性质无法有效监管CPA。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官本位思想过浓,民间行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监管能力十分有限。可以注意到,由于国情所致CPA的各类执业准则仍由政府官方制订并发布,这就在根本上奠定了CPA的政府管理体制。可以想见,中注协在行业准则制订权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管理以及该行业的战略发展。也正是由于准则制订权的缺失,也就使得中注协无法有效监管CPA。

三、重构CPA制度的政府审计模式

1.重构的原则与方向

(1)从审计信息的供给角度,CPA事务所应转换为非营利性组织,保证其审计结果不受经济因素影响。CPA事务所作为营利性组织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由于审计委托双方遵循所谓的“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而客观上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通常成正比,在审计收费一定的情况下,事务所会尽可能降低审计成本,换得回报。只有将CPA事务所的生存动机转化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而非营利,才能使其在审计信息的供给上所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2)从审计信息的需求角度,CPA执业活动应转变为公营性的政府行为。据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对审计信息的需求67.9%来自于国家强制性的法规等要求,而17.9%的审计需求才来自于股东会或董事会。显然,由于政府需要,同时按照产权理论“谁所有谁监管原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由民间资本构成的上市公司,当然应由其亲自进行审计。这样既可以减少审计委托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也能保证出具的审计报告在广大股民中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资本市场的正常有序运作。

(3)审计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要求CPA执业民间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于生产的审计信息具有典型的社会公共属性,因此政府本身就有义务和能力向社会公众公告公共服务产品。而且其良好的信用度和强大的国家机器有能力运用行政、法律、财税和司法等手段,再辅以严密的政府监管体系,来化解风险、补偿损失、承担后果。因此CPA执业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既是审计信息固有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职能使然。

2.重构政府审计模式

(1)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目前在中介市场上,企业为上市或融资等需要政府审批时,就从CPA事务所购买审计信息产品,交由政府审核决策。该模式的实质即政府勿需置疑地依托审计商品进行政府作为。为杜绝管理当局同CPA发生审计合谋,应由负责保障资本市场健康运转的官方机构—证监会负责组织审计事务。通过在证监会内部成立一个类似于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的中注协的审计机构,将民间CPA组织起来,组成一个专家审计咨询团队,具体行使行政权力和专业管理的职能。当有需要审计时,由证监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在审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若干执业CPA形成审计组进行审计。具体在开展CPA业务时,应遵循专业决策和专家治审的原则,建立专业审计官制度。即在专业决策上由CPA负责,当形成审计报告后由执业CPA签字并加盖行政公章,交由证监会。这样既保证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含量,也体现和增强了审计报告的政府权威性。

(2)经费保障渠道。我们知道,证监会是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其运转经费由国家财政供养。由以上的制度安排,庞大的执业CPA审计咨询团队的生存经费除必要的少量办公费用由财政给养外,其余发生在审计过程中的人、财、物等直接费用,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以法律化的形式向有价证券的交易双方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收缴所形成的基金,来弥补必要的审计成本。这样既保证了有充分的经费来源,也在根本上彻底割裂了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中衍生的利益契约关系,有力地保障证监会领导的CPA团队能够客观独立地开展审计业务。

(3)监督管理机制。要通过建立定期的审计信息公告制度,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来督促政府诚信审计。所以审计信息不应仅限于企业发生重大经济活动时才审计并公开,而要对企业的财经状况定时对外公布。这样既可以避免被动需求使得审计功利化,同时也促进审计信息更公开透明,及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要运用缜密的法律法规和严厉的处罚措施,约束政府审计从业人员和CPA,以保证政府行为的严肃和权威性。还要利用党内纪律检查、行政监察等手段,严格执行渎职、行(受)贿官员问责制,甚至运用国家机器追究违规当事人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等举措,来敦促官员和CPA恪守职业道德,履行审计职责,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允的审计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关亭:独立审计关系异化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4(5):78-84

[2]张奇峰雷光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1-67

[3]龙小海黄登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制度和机制设计[J].会计研究,2005(6):16-21

上一篇:时丰中学2014年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我喜欢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