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20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8篇)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1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个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企业家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缓慢形成的,它凝聚了企业领导者的文化和组织的文化,它优于领导者的文化,同时形成了集体式的统一价值观,所以领导者的改变只能是在整体的企业文化模式存在的基础上,得以创新;企业文化具有沉淀作用,领导者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规范、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改变其主流部分。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型与培育。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企业文化缔造发展中企业家所起的作用,也要看到其价值观是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员工接受认可并能够指导企业取得成功。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关系的四个阶段

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所占位置两个维度划分,企业文化的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幼稚期。此时的企业文化正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且反映企业家精神的途径一般比较直接,企业家精神在本阶段是最强势的,因此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在这个阶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企业主要甚至是所有管理决策及行为基本上都是企业家行为,其它成员由于相对很少,或者很弱势,所以也绝大部分围绕企业家意志办事,一言堂是这个阶段企业文化的象征,共同的企业文化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发展期。这个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核心团队不断融入新的团队成员,他们的加入对企业家精神带来新的内容和冲击,通常伴随而来的是由于企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管理难度的大幅增加,企业家在管理过程中会受到挑战或质疑,但因为长期的文化惯性,企业家精神的强势依然持续,所以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仍然古50%以上,也就是绝对的优势。

第三个阶段是企业文化反思期。此时的企业家精神往往有两种主要的情况,一种是企业家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反思,他们会思考如何在新的不确定性环境下提高自己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而这强迫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做出变革,对公司战略重新进行审视,因此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的比例处于低谷。一般企业中会出现例如职业经理人等空降兵,或者咨询公司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会在局部改变企业文化。第二种是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公司战略属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高层变化而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变革,这时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出现低谷的状态。

第四个阶段是企业文化稳定期。这时经过外来文化或者自省之后的企业家精神融入了团队和外来文化的洗礼,开放性的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家精神逐渐成为企业核心团队文化的综合体,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所占比例又上升到一半以上的水平,具体比例根据不同企业体制及企业规模不同而不同,另外这还取决于企业家的心胸。

应该强调的是,这四个阶段是周期性轮转的,它伴随企业的发展会出现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一般第一个阶段的重复率会比较低,除非出现重要的文化变革例外。就象在IT界久负盛名的惠普公司,在经过长期文化的沉淀后,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旧的惠普文化需要重新变革,而此时的惠普企业文化在新的领导人上任之后,就要重新确实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也使得惠普哲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企业文化的修复,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反思期了。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2

一、文化与企业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许多国外先进的生产观念以及科学管理的方法逐步被我国的企业家所重视, 并且广泛地运用到了本企业的运营生产过程中。其中, 建立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品牌便是其中之一。

1. 文化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文化惯性的制约。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溯源, 并且一旦形成后, 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古代“女子裹足”行为, 是对女性极大地束缚, 带给女性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但是这一行为符合古代审美要求, 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需求才能一代代的沿袭至民国。文化惯性会形成社会惯性, 这些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有些文化与企业经营文化相一致时, 便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 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形成文化牵制。

(2) 文化因素仅占其一。然而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 文化的影响仅占其一。企业处于市场竞争机制下, 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文化因素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国家要求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条例便论证了行政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文化因素如同政治因素一样,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多的重视或是太多的忽视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文化的选择与创造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1) 文化选择与创造的关系。选择是创造的基础, 创造是选择的目的。没有选择就没有创造, 只有通过精心的选择才能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 文化不仅自生在不断的选择更新, 也在顺应社会变化, 孕育着新的文化。文化在其代代传承的过程中, 社会对其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2) 企业独特文化竞争力的形成。前面提到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 这种惯性既会带给企业积极的效应, 也会带来消极的效应。对于企业本身而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生存之道。企业慎重的对待文化, 包括对文化的选择以及自身对文化的吸收、消化以及创新, 从而内化为异质性的企业文化, 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这不仅仅是在寻求自身的发展, 更是担负起社会进步的责任。优秀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养分, 也是民族兴旺的不竭动力。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正确取向

市场经济下,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只是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暂时遗忘, 并不是失去。企业应重拾文化的意义,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提升企业价值。

1. 与时俱进的态度。

企业重拾文化的意义, 要求企业重视文化的积极作用, 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挖掘文化的价值进而提升自身的发展。

(1) 全方位的考虑。对于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企业必须要考虑到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考虑到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 以及自身的合理需求。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必须协调好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文化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方面, 其次还应将国家文化, 社会文化纳入企业文化构建的体系中来, 寻求三者的协调。

(2) 结合具体国情。在古希腊的斯巴达, 他所崇尚的是野蛮的军事训练, 由于处于奴隶制时期, 国家面临民族存亡的巨大压力, 不得不借以残忍的统治文化维持人民的生存。以现代的角度, 在当代文明社会, 这种纯军事化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 在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 这种残忍的统治文化的存在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 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端正价值体系。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 新旧体制的变化带来了思想上不同层次与类别的反复。此外, 全球化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国外新的思想观念以及迥异的价值观带给企业家们不小的冲击。企业必须端正科学的价值观, 树立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保证自身运营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 应地制宜的选择。

企业文化是具有异质性的企业无形资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 以文化的独特性为选择目的, 选择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

(1) 主流思想为前提。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文化的选择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关系到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的建立。因此, 企业文化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交易秩序的好坏。企业为理性经济人, 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主流思想上, 企业文化必须保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此外, 企业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贯彻落实到企业运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从而保证合理合法的市场秩序, 也为自身的有序发展创造条件。

(2) 独特性为目的。企业文化是具有异质性的企业无形资产, 这决定了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 企业文化带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 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运营目标, 根据目标的不同选择生产营销方式。其次, 把握员工的群体特征, 融合多样化的思想资源。例如, 年轻员工的思维比较活跃, 善于接受新兴的文化;相对而言年长员工的经验更加丰富, 对于文化的把握更加理性。因此在企业文化的选择中, 合理的兼顾这两大资源, 促进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提升企业文化的开放性。

(3) 成长性为支撑。企业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共同成长的。企业的与时俱进, 要求企业文化也是螺旋形动态上升的。企业文化的成长要求企业大力发挥学习型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 善于不断的学习, 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员工自身对文化的觉悟。在此过程中, 强调企业中以及企业间知识的共享, 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文化, 反馈于社会。

3. 收放自如的创新。

文化选择是企业文化起步的起点, 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必经环节。而真正内化为企业自身的文化则需要选择基础上的吸收与消化, 同时结合“收”“放”艺术大胆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1) “收”的文化。“收”的文化: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 企业一直号召的自由市场与创新的要求不谋而合。然而, 自由市场, 放任发展这些都必须是在端正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倡导的。“收”强调的是始终保证先进思想的中心位置, 使之不偏移, 不因落后思潮的泛滥而散形。

(2) “放”的文化。“放”的文化:创新的成语有很多, 天马行空、独树一帜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思维的发散, 意识的独特性。“放”要求企业突破自身思想局限, 大胆的将各类优秀文化融合与碰撞, 激发出新的文化火花。

(3) “收”“放”结合。企业合理的理解与消化“收”“放”的文化, 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在创新中的先进性。同时, 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去, 确保创新机制的合理性。这样产出的企业文化才是大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先进文化。然而“收”“放”结合下的文化创新并不是企业文化的终点, 它是原有企业文化的部分停止阶段, 也是新的企业文化的开始阶段。

天津港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3

从1952年重新开港,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五、中国第三,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吞吐量超过3.5亿吨的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一路风霜雨雪,一路开拓创新,从孱弱嬗变成伟岸,从过去走到现在奔向未来。

历史回望——积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

天津港的企业文化源于地域文化,“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天津港于1860年辟为对外开放口岸,至今延续了近15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海河、船舶、码头孕育了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加之中外文化在港口不断交流融合,使天津港企业文化从历史上就带有地域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征。

1952年-1978年,创业期文化初步形成。1952年天津新港重新开港后,百废待兴,天津港人凭着一腔赤诚之心,发扬艰苦创业、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硬是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了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人胸怀宽广、忠厚坦诚、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溯源于此,创业期“手钩、垫肩、破棉袄”的“三宝”文化初步形成。

1978年-2001年,成长期文化日渐丰厚。1978年以后,天津港的生产建设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尤其是1984年天津港成为全国沿海港口体制改革破冰先行者,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以收抵支、以港养港”政策以后,市场开发意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要求日益强烈,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等、靠、要”的固化思维被彻底打破,拼搏奉献、力争上游的时代精神不断突显。

198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跨入国内沿海港口前列。逐步形成了形成了“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和“优质服务是天津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服务宗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乘国际国内经济提速发展大势,天津港打破“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思想桎梏,着力实施深水化战略,广大员工发扬“精卫填海”精神,使港口等级从5万吨级提升到15万吨级。2001年港口吞吐量一举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实现了几代天津港人的梦想。敢为人先、爭创一流、勇攀高峰的新观念不断注入,天津港企业文化由此进入了成长期。

薪火传承——新时期打造新文化

2002年下半年,天津港把“抓港口规划建设、抓体制机制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快港口发展的战略之举,拉开了全面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序幕。从此,3万多名员工携手创造了天津港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了天津港跨越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注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元素。

科学谋划。天津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但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还比较零散。为此,在梳理传统文化,提炼创业期文化和发展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2002年下半年开始,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广泛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全面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2003年3月,专门成立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职能部室负责人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天津港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中长期规划部署。随着天津港博览馆于2008年10月17日正式对外开馆,标志着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9年1月,为适应世界一流大港战略需要,又制定了《天津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意见》,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能够方向明确、有章可循,为天津港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精心组织。理念源于实践、高于实践。2003年9月,集团公司制定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列出详细的日程安排、工作范围和项目进度,使企业文化建设既有长期规划又有近期计划,增强其可持续性。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理念征集、个人访谈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多方收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资料。集团公司35个单位的8116名员工参与了调研,占当时在岗员工总数的45%,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参与面最广的一次调研。为形成具有天津港特色、符合时代特征,为员工所广泛认同、积极实践的企业文化做好了铺垫。

锻造灵魂。自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集团公司坚持“深化认识、全员参与、承优创新、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以“塑造津港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港”为目标,以“充分挖掘港口传统文化,积极引进和融入现代文化理念,做到历史与现实相衔接,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基本要求,对企业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炼。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征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之后,形成了以“建设一个兴旺和谐的大家庭、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为三大目标,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十大理念。经过近几年的系统建设,形成了以“三大目标”为三足,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两耳的鼎文化体系。集团公司成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天津港案例入选北大案例库,天津港文化品牌叫响全国。

指导行为。企业倡导的理念只有在所有的员工的行为和形象上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地成为企业文化。在理念识别系统的指导下,集团公司不断加强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不断塑造天津港良好的品牌形象及企业风气。借2004年6月集团公司转制之机,推出具有深刻涵义的新的天津港标识,出版《天津港视觉识别系统手册》。通过在一公司试点成功后,推出企业名称、标志、标准色等视觉特征,向顾客和社会公众传达天津港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2004年出版《天津港企业文化手册》以来,又先后出版了《天津港企业文化手册》第二版、《天津港企业文化培训知识》、《奔跑者的追求》、《员工手册》、《员工文明行为手册》、《天津港高级管理人员文明礼仪手册》等,明确天津港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断塑造新时期港口企业员工的新形象。

引领发展。天津港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着力塑造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打造与国际著名的港口运营商和港口开发商相适应的文化品牌,推动世界一流大港战略的顺利实施。在发展港口上,依托天津要建成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港口城市,紧紧把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大提速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南疆、北疆、东疆、临港产业区四大港区建设,完善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功能建设。从传统的煤、炭、集装箱、矿石“四大货类”提升到目前的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四大产业”。航道等级从20世纪90年代的5万吨提升到现在的30万吨。在2004年吞吐量实现2亿吨的基础上,2007年突破3亿吨,实现连续两个3年跨越两个亿吨台阶。2008年吞吐量突破3.5亿吨,集装箱实现85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第五、国内第三大港口;在现代化管理上,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天津港的装备、设施、信息系统、管理方式与手段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第四代港口,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在和谐港口建设上,通过加强“服务文化”、“安全文化”、“廉正文化”等的建设,营造优质、安全、廉洁的文化氛围。通过“爱心传递工程”“退休员工发放纪念品”等的实施,营造心齐气顺的工作环境;在品牌塑造上,借助引进第三方评价,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传承天津港文化和见证天津港发展历程的港口博览馆为载体,充分利用媒体与论坛等广泛宣传港口发展的各种成就,向社会各界传递天津港以员工为价值基点,谋求投资者、经营者、员工、客户、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的平衡,对外展示天津港“诚信、责任、稳健、开放”的企业性格和品牌形象;在成就个人上,通过以全国劳动模范孔祥瑞为代表的人才培养三个“十、百、千”工程、“员工素质工程”、读书学习活动、全员培训机制等的实施,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搭建各种展示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文化鼎力——铸就世界一流大港辉煌

天津港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经济驱动力和文化内聚力交叉作用的结果。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就像基因一样,最终决定港口的发展轨迹与成败。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只有每一位员工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积极参与变革,才能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对发展战略构筑结构力。在“世界一流大港、员工快乐之家”的共同愿景下,牢记“承载社会期盼、集散中外文明”的企业使命,坚持“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调配合,互相促进,构筑起对发展战略的结构力。表现为:一是在港区设置上,加快四大产业区共220平方公里的功能建设;二是加快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港口服务业四大产业的提升;三是加快30万吨级深水化航道的建設;四是巩固“南散北集”战略布局的成果。五是继续实施三个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

对决策执行强化运行力。在“发展、人本、卓越、和谐”的企业哲学指导下,发扬“团结开拓、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和“令行禁止、务实高效”的企业作风,发挥对决策执行的运行力。表现为:按照四大产业分工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改进工作流程;持续实施信息化工程,优化资讯传递;不断改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治理结构,提升集团公司管控水平;深化实施理念进制度工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运营管理培育创造力。在“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和“辟广阔天地、聚八方良才”的人才理念支撑下,积极培育与世界一流港口运营商和开发商相适应的文化元素,发挥对运营管理的创造力。表现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运作港口,港区环境达到发达国家港口水平,企业的投资来源、融资渠道和经营团队实现国际化;天津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能够实现设计施工现代化、工艺装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港口功能的完善等;天津港是一个勇于突破的企业,能够推进企业管理理念、思路、机制和体制的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科学、管理先进。

法院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篇4

作者: 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

来源:中国法院网

http:///article/201202/10/474983.shtml

中国的法院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历史使命。

现见诸于报端的涉法文化的语汇中,有“法文化”、“法律文化”、“审判文化”、“诉讼文化”、“法院文化”、“法官文化”、“司法文化”种种,各有其内涵与外延,但言及“建设”,则各种涉法文化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却趋于相通。故此可见:了解法院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足以认识各种涉法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指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见,文化包容精神、物质两方面财富。所谓法院文化,是指法院组织法官行为主体在依据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进程中,形成的审判理念、司法规则、职业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物质符号、司法行为和审判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总和。当今,中国的法院文化丰富、多彩的表象,凸现其显著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

纵观中华法系中司法文化连绵不断发展的数千年的历史,人们会清晰地发现:人民法院作为当今国家的审判机关,具有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发育过程。翻开中华法制史册可见: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从夏代的“大理”、商代的“御廌”和西周的“司寇”之司法官职到秦朝、汉朝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廷尉”、“尚书台”司法机构,从隋朝、唐朝和宋朝的“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到元朝的“刑部”、“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从明朝、清朝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清朝末期的“法部”、“大理院”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大理院”、“最高法院”,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的“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人民法院,一条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经久不息、演变递嬗、日趋臻美的国家审判机关的发育轨迹,既标榜了审判机关在国家政体中的历史功绩,也彰显了当今人民法院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

循着人民法院传承中华司法文化的历史轨迹回望:尧舜时代皋陶“神兽断狱”之标榜司法公正,商代“敬鬼神畏法令”之神权法思想,西周时期“明德慎罚”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礼治”特征,春秋时期“铸刑鼎”开创成文法先河之历史功绩,秦代法家重刑主义“法治”中的法网严密与严刑酷法之警世思考,汉代尊道家“无为而治”中的“重德轻刑”与崇儒家“独尊儒术”的“春秋决狱”之功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家道德法律文化中的“八议制度”、“官当制度”与“刑讯制度”、“登闻鼓直诉制度”之传世遗风,隋代弃用500条《开皇律》而“法外用刑”与搁置500条《大业律》而另行“严定酷刑”之历史教训,唐代“宽仁治天下”中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可鉴经验,宋代理学催生的政治、思想上的自由风气和立法强化中央集权却又称司法官吏为“难才”、并禁止武人干预司法之可歌典范,元代立佛教为国教下的立法却确立僧侣特权和强化主奴不平等关系及维护奴隶制度之法哲学思辩,明代“治乱世用重典”中的“明刑弼教”与“内行厂”、“锦衣卫”操控司法之冤滥悲剧,清初立法“详译明律,参以国制”而赢得“盛世”与清未“礼法之争”中的“变法修律”虽法丰而朝亡之“法治”价值评价,中华民国初期立宪确立“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和其后军阀独裁统治下的“复辟帝制”、“沿袭清末立法”及继而出现国民党反动派以“三民主义法制”原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以党治国”、法外实行法西斯主义专制之治国方略比较……中国古、近、现代这一切国体、政体变迁中的涉法文化的演进,都蕴含着司法文化不断提升的史实。剖析当今人民法院文化各个元素,似乎都可以在古、近、现代司法文化中找到源头;当今人民法院的司法文化理念中的某些思辨也可以在历史传承的司法文化中获取感悟。同时,从法哲学的视角看,传统的法院文化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法院文化资源,科学地承继其中之精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指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既有政治标准的要求,又有司法能力标准的要求。”这深刻地揭示了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社会地位和人民法院文化的外延范围。由此可见,对人民法院文化外延 的正确、充分认识,至关重要。综观当今的中国,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在继承与创新中获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丰富与辉煌,已令世人瞩目:

其一,法院建制完善。全国设置四级法院遍布城乡各地,空前地方便民众的诉讼,完善的人民法院现行建制,在中国司法史上开创了无与伦比的崭新局面。

其二,法官队伍壮大。人民法院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而摘牌关门七年。1973年恢复人民法院建制后,特别是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近三十余年的努力,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法官队伍已基本建成。

其三,适用的法律走向完备。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民法院曾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无法可依”的困扰。自中国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立法攻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人民法院文化的基本要素——法律,已经空前完备。

其四,物质需求空前满足。国家对人民法院司法资源成本的投入逐年加大;作为司法审判物质文化标识符号的标准审判法庭,均以高悬的国徽、庄穆的法台、镇堂的法槌、威严的法袍和足够的旁听席位,成功地向国人、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现代“衙门”的威严;同时,又有“圆桌审判”少年刑案的物质表象,体现出中国现代司法的人文亲和;且各级法院均建有数个大、中、小法庭,充分满足法官坐堂审案之需;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执行需要的车辆、通讯、办公设施等物质装备,除经济不发达 4

地区的人民法院外,也日趋完备,已彰显了司法审判不可或缺的司法物质文化。

其五,法院、法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初步形成。各级人民法院和全体法官以“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思想为指导,以“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践行履职,尊崇法治、崇尚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胸有良知,心怀大爱、以民为天、“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以能动司法、深入群众、力促和解、增添社会和谐为荣为乐;恪守“廉生威、公生明”的信条,诚以自尊、严以自律、勤以自强、廉以自信、学以自觉,已蔚然成风。

其六,审判机关的司法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坚持以审判为中心,通过审理刑事、民事、行政和国家赔偿案件及强制执行的司法活动,为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权,调整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科学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审判、执行司法专业之功能作用。在完成这艰巨的审判、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制发的法律文书蔚为壮观,饱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元素,体现着实体法和程序法在个案中的融合,特别是采信证据准确,认定事实真实,适用法律正确、说理论情释法透彻的判决,屡屡自然地使当事人和社会从个案中的“法官乃法律之喉舌”的感悟中崇尚法律、信守法律,从而服从或容忍裁判,及致司法权威不宣而立。

其七,全面深化司法管理。人民法院坚持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已在审判和执

行质量管理与效率管理、司法文书管理、司法档案管理、司法统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司法警察管理、司法装备管理、司法行为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成为人民法院文化的重要方面。

其八,法院文化的警世标志显著。当今中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楼、审判法庭建筑群体中的法院文化标志,极具特色,凝聚了中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

其九,司法监督机制日趋完善。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为极其重要的国家公权,不可缺失的公权监督成为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十,法制宣传外化影响空前。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既力求公平、高效,又注重扩大法制宣传影响力:每年办理各类案件千余万件,仅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友与旁听群众受法律教育影响者达二亿余人;《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报刊和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成为法制宣传受众率极高的载体,为中国法院文化史上的首创;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利用社会各方报刊媒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既使公民增强知悉法律、崇尚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律自觉,又使公民看到人民法院主持正义,依法公正审判,依法公正执行,增强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的法律自信。

人民法院文化要素仅列述以上十种,还有抵制司法干扰之执法如山风骨、勤勉奋斗之老黄牛精神、匡扶正义之“包青天”品格、刑事审判之“依法宽严相济”政策、6

民事审判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审判与执行权之分权运行机制、“巡回审判”之历史传承等,都是人民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文化之丰富,难以用文字表述穷尽。这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所说:对于文化,我们想在文字范围表述它的意义,这正像是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人民法院文化的内在功力和外在张力,日趋显现于世。法院文化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制力、对法院和法官司法行为的约束力、对司法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亲和力、对造就精良法官队伍的凝聚力、对促进依法治国的公信力和对参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感召力,是各级人民法院在传承和创建法院文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价值所在。承认和正视这一现实,自会被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所感染。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在阶段性的成功中深刻反思:人民法院文化在承继传统的法院文化中混有糟粕,在自主创建中又因置身于“权力本位”、“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权利缺失”、人权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肆虐干扰和“民意至上”观念冲击的国度中而难以独善而为,还有强劲的西方法律文化的积极渗透而良莠难分,因而我们不敢贸然地认为:人民法院文化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相反,人们已能够从中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理念偏差和行为失准。但是,我们仍应满怀信心地践行。在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力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在研究前人积累的法律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大力传播,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5

姓名:陈帅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艺术:绘画,书法,剪纸艺术,皮影„„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是我们祖先千年里的得出的精髓,如同我们要铭记历史一样,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1】 中国文化与艺术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价值方面也方向一致,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1)文化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下乡为乡村送文化的同时,在迅速的发展壮大。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传统文化,正在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必将成为外来文化的虏役与附庸,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渊源的东西,是任何一个继之而起的新的文化所对接和承袭。我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新和超越,否则新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上,我们应当回朔到我们民族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并立足于这个深厚的根基之上努力开掘其适应现代的当代意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不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只有这样才能主宰世界,正象歌德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放眼全球,将我们民族的东西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不至于让世人忘却!”

(2)艺术的价值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比如绘画方面,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描述,从中产生油画,素描„„绘画艺术。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不论西方东方艺术流传千年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我们今天研究传统艺术,重视传统艺术,不光是获得创造新的艺术的能力,也不仅是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辉煌,更不能从商业方面去理解其“文化产业价值”。它是一潭幽深澄澈的灵泉,可以浇灌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生命更有风采,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它的人文价值,给我们的生存以力量。

(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一些文化传统正面临着失传与消亡。虽然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是偏远地区的文化艺术也阻止不了新时代的冲击。众所周知,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了。希望各地的有关部门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抢救和发展乡村民间文化。比如组织相关人员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电子档案,利用摄影、摄像、录音、出版等现代手段尽可能整理保存民间艺术;努力营造民间文化的市场,积极扶植民间艺术的开掘和发展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前不负古人,后不愧对来者。林宝晓先生对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曾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与措施。他指出,根据民间艺术的“属地主义”,即地域性特征,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与各地文化中心相结合,共同实施保护,建立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广结善缘”,国家,社会,全民都来关心民间艺术,而不仅限于文教机构;积极培养新生力量,编辑出版民间艺术教材,促使民间艺术传习进入教育体系,朝向高等研究体系群的整合研究开发,如此等等,才能使民间艺术得以全健的生存并传习下去。【2】

总之,无论是国际社会对各国,各民族文化一擦海南的抢救和保护,还是大陆及台湾地区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实践,既为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

(三)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民间文艺极其丰富,二十年前,陇原大地上的人们都会为精致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但今天,你只能看到满墙的明星贴画。每年端午前后山间田埂漫来的花儿声、村头动听的二胡音乐已经悄然逝去,被电子产品所代替,这也引起无数人的反思。如何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让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促进陇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本次全国两会上关注的热点。作为我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艺术是否魅力仍在?近日,记者走访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发现,文化部门虽然不遗余力地抢救,但因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保护和传承工作仍难如所愿,大量的民间艺术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危险。【4】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是泱泱大国,中国是发展中的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国家,中国是正在改革开放中急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乡

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面临危机我们不得不承担起应该担承的责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此倡导、发起和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有千万年历史传承,可以与经史子集、经典遗址遗迹相提并论的伟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中无形的、非物质的、口头的、民间的、活态的另一半。民间文化遗产面临消亡中最严峻的问题。

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也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直接保护,注重旅游业经济与文化性共同兼顾以促进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性开发。修建以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或景点也是传承的一个好办法。位于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取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之意境,并完全按照画中原始布局建造,集中展现了开封城由虹桥至上善门一段的风物景观。园中现可轮流展演100多个以宋代文化为主的活动项目。在这里,游客每天可以轮流欣赏到包公迎宾、大宋科举、皇帝祭祀大礼、民间绝活等节目表演,宋代杂耍、气功、鞠球、舞狮等文艺表演,织杼、年画、官瓷、汴绣等宋代技艺展示,还有糖人、剪纸、风筝、泥人等民间工艺表演穿插其间。景区内再现了1000多年前北宋时期开封城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景象。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又如目前一些公园内增设了手工作坊、民俗表演,让人们在休闲之余感受民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在无形之中让其溶入现代生活,起到传承作用。【5】

结论

民俗民间艺术,就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性格。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其中蕴含了民族独特的精神,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如何保护民俗民间艺术,取决于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认识的自觉程度。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是承自上辈的文化,这种文化养成了民族的国民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但是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又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所以应该倍加重视,自觉地加以扶持、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2】林宝晓著《民间艺术传习保存计划》

【3】《保护民间文化艺术迫在眉睫》

【4】《路在何方?》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6

3.2 加大空竹文化的媒体宣传

充分依托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和网络技术,对空竹进行大力宣传。对拥有特技的空竹玩家进行专题采访和跟踪报道,在体育频道或文化频道制定空竹教育系列节目,引导大众逐步对空竹加深了解。另外可在公路两侧、交通工具和文化墙等公共场所精选空竹特技美图,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空竹的知名度。

3.3 引入商业竞争,发展创新空竹空竹曾经在街头、集市、庙会随处可见,如今购买空竹已是一件难事,其背后折射的是传统空竹制造业的衰败和空竹制作工艺的逐渐失传。一切事务如无竞争,必遭没落甚至淘汰,这是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空竹也是如此。进行商业运作既可减少政府资金投入,也可引入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空竹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4 依托学校体育教学平台,大力传承空竹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空竹的教育,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我国很多高校都具有进行空竹教育和培训的环境和实力,一旦对内对外开设空竹教育课程,很多有兴趣的学生和地方人士都会积极参与。培训出的人员进入社会大家庭后即可充当普通大众的教练,引领大众把空竹这项我国的民俗体育精髓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古籍出版社..

[2]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3]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与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 2004,(1).

[4]张登峰.空竹的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 (11).

[5]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 (1).

[6]汪敏,高静.社会学视角下对艺术体操文化传承的教育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6).

[6]倪依克,等.社会学视角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 (11).

[7]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

[8]张登峰.空竹多样化名称的文化学解释[J].搏击(武术科学),2007, (6).

[9]杜鹃.高校开展空竹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 2008,(6).

土楼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篇7

土楼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福建、江西、广东一带, 是以生土、石材等地方材料与木结构相结合的大型民居, 有方围、圆围和围龙屋等多种形态。客家土楼分布地域广, 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县、漳州市南靖县和华安县等处较为集中, 据统计, 土楼总数有3 000余座, 且保存状态较好。[1]2008年, 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但近年来这一民居建筑的代表却呈现出逐渐衰败的景象, 其特有的文化有流失的危险, 研究土楼建筑文化并探索怎样传承创新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一土楼使用现状及成因

目前, 很多传统土楼被废弃, 因为人去楼空而年久失修, 还在使用的土楼也往往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居住。[2]离开土楼的人却在其周边建起了现代风格的“洋楼”, 与土楼群的聚落风貌形成强烈的对比, 长久以来逐步形成的良好村落形态遭到破坏, 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 同时也寄托了彼时人们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精神的追求。土楼是地域建筑文化的精华, 但为什么当地居民不愿意继续使用?仅用审美疲劳难以解释,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空间已跟不上当代的需求。土楼形成的社会根源在于同姓大族聚居防御的需求, 但宗族社会在中国消失已久, 宗族聚居生活模式就不再适用。传统土楼的使用功能也存在很多缺陷, 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高要求。如基于防御性能的考虑, 土楼在一二层仅通过内走廊从天井间接采光, 外墙上不开窗, 三四层在外墙上也只开很小的窗, 它的通风采光效果不好;其内部居住单元均无独用的厕所, 尿桶放在回廊上, 卫生条件不好, 隐私性也较差。为改善居住条件有些居住者对房间进行改造安装了卫浴等现代设施, 但这对土楼造成的破坏也十分明显, 它更加剧了建筑的老化, 即便如此, 也难以阻止传统土楼建筑居住功能的衰退。如果土楼建筑只为观赏价值而存在, 对它的发展停留在保护层面上, 那若干年后它将从传统建筑的“活体”变为一座座的“标本”。然而, 事实证明土楼不仅在文化、艺术上体现了极高的价值, 它独特的空间布局也对当代建筑设计也有较多的启示。因此, 土楼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极为重要。

二土楼建筑文化的当代意义

土楼是人类为应对自然、社会双重压力而创造的一种优秀建筑形式, 历经千百年历史而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发掘和继承。

除居住功能外, 土楼兼具家族成员祭祀、教育、交往等多种功能, 其空间以祖堂为核心, 周边环绕展开布置一系列私密、半私密与公共空间, 不同空间联系明确且过渡自然, 创造了富有亲和力与凝聚力的多功能复合空间。现代建筑十分重视使用功能设计, 但对精神层面因素的处理却显得有所不足。在这一点上, 土楼建筑通过多层次空间组织引发人际交流的设计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 土楼选址注重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也具有生态设计理念, 主要使用材料有沙、石灰、红壤土、杉木等, 大都可从当地的河流、田间、山林中获得, 就地取材极为便利, 因此当旧楼拆除时, 墙土可重复使用或做农作物肥料,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土楼厚重的夯土墙体具有很好的防潮防湿和隔绝外界气温的作用, 使之能够保持着适宜人们居住的温度和湿度。从土楼建造之初的选材到建成使用, 甚至到它的拆除, 我们都可以看出其生态适应性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 这也提示我们新建筑应充分关注对地域自然环境的回应、对地方材料的恰当运用。

再者, 土楼的建筑风格、造型独具特色, 反映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之一, 它承载了特定人群在特定区域的独特生活体验, 是一种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其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对当前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土楼建筑文化传承现实中的一些探索

土楼建筑因其独特的空间形式及文化、艺术价值, 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一些现代建筑中也不乏学习与发扬的例子。但有些却仅流于表面, 比如宁波奉化黄贤村为了发展旅游, 修建了福建土楼样式的宁波黄贤土楼酒店 (图一) , 它对于经典建筑的模仿, 引来了众人的关注与争议, 获得了较高的人气, 但是, 土楼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却并不理想。黄贤土楼酒店外观模仿了土楼的形式与色彩, 建筑的屋顶却又抛弃了传统土楼所用的青瓦, 而用了琉璃瓦, 建筑内部装饰又用了北京故宫的宫灯, 可见其对于土楼建筑文化的继承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模仿和多种元素的糅杂上。同时它也忽视了土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沉淀, 不顾传统土楼与特定自然环境的良好结合方式, 仅仅将其搬到了宁波奉化黄贤村“长城”旁边的一个陡坡上, 如此生搬硬套的模仿对于继承和发扬土楼建筑文化并无益处。 在此之前也有前车之鉴, 像南京浦口区盘城龙王山的山顶上也模仿修建了客家土楼建筑, 由于背离了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无法很好地与当地现实生活相结合, 因此使其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闲置十年。圆形土楼一到四层楼的所有门窗, 早已被人为破坏或拆除, 内部墙壁上到处遭涂鸦, 完全成了一幢荒废不堪的建筑物。 这也提醒我们, 不顾土楼建筑的特殊背景, 不将它作为“活”的建筑对待, 仅仅模仿外表是没有意义的。因而, 我们对传统建筑艺术的吸收, 若仅从建筑形式或文化符号层面上用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和简单模仿, 或脱离了具体环境的生硬套用, 那么对于继承和发扬土楼建筑文化并无积极意义。

现代城市居住空间金贵, 大量的低收入阶层民众需要廉价但相对舒适的居住空间, 土楼的居住模式在这方面很有启发, 这种高密度集合式住宅对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有积极的意义。广州城郊建起的“万汇楼”廉租房的设计者们基于对传统土楼的传承和推广, 通过对土楼建筑平面形式的模仿和再创造, 探求了高密度社区与高质量公共空间并存的可能。[3]并在设计上提取运用了源于传统土楼的一些元素, 因此得到了肯定。然而设计者们在运用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时, 也应当注意解决这种居住模式带来的消极之处。由于居住者来自天南海北, 没有亲缘纽带联系, 这种低收入群体高密度聚居的住区可能会存在一些社会隐患。比如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设计的圣刘易斯布鲁特-伊果廉租房小区采用了类似的高密度居住模式, 解决了当地众多底层民众的居住问题, 并因此获得了国际大奖。可是不久, 住进去的居民常常在相似形制的住宅楼间迷路。更让人忧心的是, 在楼梯间、电梯间和车库等处于人们监控范围以外的地带, 经常发生罪案, 以至于治安持续恶化, 最终落得被炸毁的结局。[4]

此外, “万汇楼”在众多城市建设中的可推广性也值得商榷, 其直径72米、高6层, 体量外圆内方, 如此圆形的庞然大物若大量出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当中, 则显得突兀、孤立, 但这种奇特的建筑形式作为城市中的点缀性“填空”来讲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如何传承和发扬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承载了地方文化的地域性建筑显得尤为珍贵。地域性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 即从物质层面传承, 使用一些传统建筑上常用的符号, 是简单的再现; 另一种为主动, 即注重精神层面, 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对于土楼这一地域性建筑的传承, 不能只停留在对物质形态的模仿和保护上, 应更注重它精神内涵的发展和延续。

对此, 我们首先要明确土楼建筑在文化、精神层面上对于现实生活仍具有的积极意义, 比如多功能空间组合的处理方式及对人际交流的重视等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其次, 尽管传统土楼的使用功能有其缺陷, 却不能片面地弃之不用, 要挖掘其空间形态在某些特定的使用条件下的积极意义。如此才能将土楼这一建筑“活文化”真正的延续下去。在中外建筑师的实践中, 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1) 土楼平面布局与现代建筑功能结合

土楼经典的平面形式、圆形的向心空间、光影丰富的内天井、形成了便于交流的公共空间, 这些优点也引起了国外建筑师的关注和研究, 如建成于2007年的哥本哈根大学“Tietgenkol egiet”学生宿舍 (图二) 的设计灵感即来源于土楼内部人与人交流空间的营造方式。[5]通过运用“类土楼”的平面布局来营造交往空间, 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圆形平面环绕布置了学生宿舍, 其中也布置了餐厅、音乐厅、读书室、活动室等空间, 便于满足学生生活的各种需求;在中间内天井部分, 有一个圆形的公共空间, 供学生们举办各种活动, 着重营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场所, 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热闹的小世界。在借鉴土楼建筑平面的同时, 又很好的运用了现代的设计手法, 在造型设计上, 引入了新的元素, 一格格突出的窗户和楼台错落有致, 凹凸变化的露台, 宽大明亮的落地窗, 使得这座建筑既有传统土楼的外形, 也具有现代感。

(2) 传统土楼建筑文化要素的提炼和表现

传统土楼的建筑形象中也有诸多富有表现力的文化要素, 如:外墙底部就地取材运用石材、卵石;建筑入口大门采用石材进行装饰;建筑内部对门、窗、柱础、屋脊、梁架等部位运用木雕、石雕、灰塑和彩绘等手法, 做出具有浓厚的客家人文色彩的装饰细节。如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思想结合, 可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土楼”。

如世界客属文化中心, 由3个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椭圆体构成。建筑单体形式根源于圆形土楼, 简洁的风格大度而内敛, 明快又不失庄重。[6]没有一味的模仿土楼造型, 而是求神似, 外墙运用与土楼同色的石材再现了土楼的厚重、雄伟壮观;在外立面处理上, 也结合了土楼某些代表性元素及构图比例, 进行整合提炼;墙面上应用了玻璃幕墙, 上面精密的杆件抓点和可调的百叶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魅力。世界客属文化中心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古老的土楼建筑元素提取后加以创新性的表达, 从整体外观上与土楼的传统形式取得了更多的呼应, 使土楼这一传统建筑形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升华、重生。

(3) “类土楼”空间的营造

传统土楼的向内开放、向外封闭的空间极大的促进了其内部人际间交往, 有益于获得和睦的邻里关系。这种空间形态与精神生活的独特联系, 在现代建筑中也是值得参考的, 但其内部空间的再现, 不能仅仅依靠对它原始平面的模仿, 更要重现一种生活的体验与感受, 来唤起人们记忆中的美好印象。

漳州龙海市大家庭养心苑 (养老院, 图三) , 是一个功能较为复杂的公共建筑, 要同时解决老人生活所需的居住、休闲、娱乐、医疗保健、饮食、 精神关怀等功能需求。土楼的内部空间对于这种功能特殊的建筑来说具有借鉴价值。

该建筑采用了圆形平面, 由外环和内院两个部分组成, 院子中间设文化中心, 主体建筑改进为三个同心圆环形, 其组织方式与土楼极为相似, 整座楼被平均等分成若干个单元, 每单元为一户, 各有独自的入口、内庭院、房间, 有独用的楼梯上下, 既有合, 也有分, 体现了“养老大家庭”的概念。 在维系和谐共处的同时, 也满足了各家各户居住的私密性、独立性与舒适性的要求。[7]各楼层设连通的走廊, 8条射线形的走道将建筑的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紧密联系起来。其空间安排促进了老人们之间的交往, 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使他们能够充分享有“邻里亲情”。这种“类土楼”空间, 既保留了传统土楼建筑的空间形式, 也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 传统的土楼建筑的古老空间形态很好地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

总结

土楼是地方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它独特的空间布局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促进, 它的平面使用功能的现代化, 都是继承与发扬的可能路径。面对传统土楼日渐衰败的困境, 不应把再现其物质形态做为主要方向, 更应关注土楼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 批判性地吸收其文化内涵, 从而实现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雄飞.国之瑰宝-二宜楼和华安大地土楼群[J].华中建筑, 2007 (09) .

[2]何潇娴.福建土楼的保护和继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2) .

[3]谭刚毅.对土楼, 土楼公舍, 乌托邦住宅及其他[J].住区, 2012 (06) .

[4]丁琳.客家土楼的“城市化”—看广东廉租房“土楼公社”的设计[N].中华建筑报, 2012年06月12日第14版.

[5]李楠.传统客家建筑文化的当代设计表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6]李威.千年溯源, 建筑体现:世界客属文化中心设计[J].ARCHICREATION, 2006 (01) .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庙会文化 民俗体育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223-01

1 庙会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

庙会,《辞海》中称为“庙市”,是中国古代就有的集市形式,自唐代开始就已存在,它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举行,如寺庙或其附近,故称之为“庙会”。国内相关学者对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如离占祥认为,庙会可视为一种地方特定的文化形式,是特定日期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办的集市活动。

我国学者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民间的各种各样体育运动和游戏的总称,它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礼仪、节日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性、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由此可得出,一方面,民俗体育是经过历史的不断沉积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特质;另一方面,民俗体育形成于不同民族和区域中,因此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点。这对于传承保护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庙会文化的兴起,更是给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发展机遇。

2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民俗体育传承后继乏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小农经济模式,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走出家门,来到城市务工,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现代城市文明,最后导致对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漠,对传统民俗体育也失去了原有的激情。这种人口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农业人口的结构,也破坏了“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使得民俗体育传承后继乏力。

2.2 民俗体育发展模式的异变

我国民俗体育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刷,形成了有其独特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不当商业开发,人为造成民俗体育肤浅化、商品化,甚至任意杜撰、制造伪民俗。这些民俗体育发展的异变现实,对民俗体育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3 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现代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更是当前世界主流体育文化,这无形中对中国传统民俗体育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得一些传统体育民俗项目逐渐被人们遗忘。如现在的学校体育活动中,都是清一色的西方竞技运动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等),极少看见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体育向项目,即使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以乒乓球、篮球等项目为主,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已经是稀缺之物了。

3 民间庙会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3.1 庙会的文化属性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庙会文化具有多元化、地域性等特点,其容纳了众多民间艺术内容。如民间庙会活动虽然以祭神为主,但都且伴有戏剧、歌舞、杂技等民间娱乐活动和文学。在庙会期间,犹如绚丽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各自的风采。这种庙会文化属性承载了大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体现了民间民俗文化的内涵,也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3.2 庙会的组织形式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鸿斌先生把庙会概括为:“具有地域特色的集市形式和娱乐形式,有人称之为中国式的狂欢节(carnival,音译:嘉年华会”)。如今天西安地区春节期间在曲江新区举办的曲江庙会,就具有这样的性质。[4]庙会发展至今已由当初的祭祀娱伸到今天的娱人贸易,这种形式表面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井然有序,即祭拜活动由专门组织的香火会来主持;商业贸易由专门的商会组织;舞狮子、踩高跷、唱大戏等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则有专门的社火社团进行有规则的组织。[5]民俗体育活动参与到庙会中,既使庙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群的参与,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向人们展示了民俗体育文化魅力。

3.3 庙会的大众性是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民俗体育文化是民间俗文化的的一种,相对于宫廷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言,民间俗文化就在于其创造主体不同。民间俗文化的创造者是民间的普通老百姓,其流传范围也以民间社会为主,因而具有大众性特点。而民间庙会的民间性和大众性,对于商贩们来说,就是做生意的难得机会。民间庙会时间长,人数多,使民间文化可以在庙会这个大众的舞台中自由变迁发展,并为各类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民间庙会将宗教信仰、商品交换、走亲访友等活动集于一体,民俗体育活动以庙会为载体而传承与发展。反之,庙会借民俗体育活动以娱神和自娱,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商品交换和娱乐的目的,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快乐休闲、走亲访友的独特舞台。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级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庙会文化的发展和开发,这些都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1 充分挖掘庙会的文化属性,发挥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

庙会的文化属性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挖掘庙会的文化属性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庙会文化也在不断变迁,已经从“娱神、祭祀”转变成现代的“庙会搭台,经济唱戏”,即从宗教仪式转变成休闲经济文化。因此,应该重视发展其文化属性的前提下,再考虑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挖掘整理庙会文化,让更多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庙会这个舞台中展现出来。

4.2 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引导庙会活动的正常开展,以推动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

上一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简介下一篇:月色的作文:月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