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2024-05-31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通用7篇)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1

尊敬的李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新农村建设强势推进、全市创卫工作如火如荼的重要时刻,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全市“城中村”整治考察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安义县委、县政府对李市长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义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具有打造南昌后花园不可多得的自然秉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和构建南昌后花园“三县一园”战略定位,致力塑造“游在安义、住在安义、学在安义、创业在安义”四张品牌,在全力主攻工业、做优都市农业、繁荣第三产业、激活全民创业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突出规划、管理、整治等关键环节,把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农村,着力抓好“三清三改、三整三造,三通三建”等重点工作,整治城中村,改造空心村,培育示范村,建设新农村,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山水园林县城和全省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环境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南昌冰雪世界、香港科达智能遥控器、香港恒茂千年古村深度开发、潦河〃上海湾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相继落户与开工,安义大地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尊敬的李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尽管我们在环境整治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变化,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李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区)好的经验与做法,进一

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齐心协力,乘势而上,努力做好整治工作,加速把安义打造成南昌市美丽、文明、富裕的后花园和南昌“半小时经济圈”里一颗璀璨闪亮的明珠!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现场会,我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信心和责任感

去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开始启动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县选择1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环境整治,把其中12个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年多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一批建设整治村的先进典型,并为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89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其中12个市级小康示范试点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11个村通过了会审,特别是今年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共完成了67个村的规划编制;有40个村启动整治工作,5个村通过了市级整治验收,××村被市里推荐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通过整治,全县涌现了一批环境优美、特点鲜明的村庄;104国道沿线15公里景观整治已经全部完成,超额完成了全年整治任务。值得肯定的是,一些欠发达乡镇积极克服困难,不甘落后,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整治建设,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乡开展垃圾清运和改水、改厕、消除露天粪坑等环境整治,××镇结合生态建设搞好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乡结合×××村民俗旅游文化村建设搞好路面硬化等等都取得了较好成效。总之,对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肯定,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时间进度看,我们尚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离省、市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从横向比较看,我们落后于兄弟县市;从工作本身看,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深入开展下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工作不够扎实。三是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四是各部门配合不够密切。五是一些地方存在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现象。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增强信心,更要正视问题、克难攻坚,真正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二)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扎实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

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全县几十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对此,我们决不能含糊,要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县前阶段工作进度比较慢,各地工作进展也不平衡,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从现在开始,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千方百计破除难题,掀起“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新高潮。要对照计划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进度,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这实际上是针对沿海地区讲的。我县各级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高度,从落实中央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高度,从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三农”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既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又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既要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又要抓好农村村庄的整治;既要广泛发动部署,更要抓好落实工作,以真正体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要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贯穿于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全过程。要利用会议反复讲,依托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种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的工作和舆论氛围。只有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工作才能有位置、有力度、有实效。

第二,必须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先导。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必须先行,要确保规划编制工作不拖村庄建设的后腿。编制规划,具体要把握以下四条:一是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把规划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来进行创作,把文化的元素充满其中。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规划一定要着眼于长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决不能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搞成今年建、明年拆的“害民”工程。同时要立足于当前,做好近期的建设规划。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与产业基地建设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衔接。三是贯彻科学、民主的要求。在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设计人员的核心作用,广泛听取乡镇和村干部、专家学者以及农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把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在规划最后确定之前,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形式,广泛征集农民群众的意见;规划依法确定后,要张榜公布,让农民群众了解哪里要发展、哪里可建房、怎样建好房。四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贵在坚持、重在执行。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需调整和变动规划的,要按规定程序严格报批,切不可“一朝天子一朝令”,动不动就推倒重来,以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整治建设是需要长期努力的一项工作。我们现在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树立样板、积累经验。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区位特点、经验状况和村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不搞“一锅煮”和“一刀切”。就全县来说,发达地区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大小型村、自然村缩减、空心村拆除力度,加强农村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欠发达地区要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除、村庄绿化为重点,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就一个区域来说,对城中村、园中村、镇中村,主要是采取拆迁新建的办法,建设以公寓为主的新村,集中安置农民;对规划的中心村和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村,主要采取合并组建的办法,建设组团型的农村新社区;对经济条件一般的村,主要采取整治改建的办法,整治环境,改造旧房,拆除违章建筑和危房,改善村容村貌;对贫困村、小型村和“空壳村”,主要采取移民迁建的办法,异地安置农民;对文化、生态等特色村,主要采取保护修建的办法,把历史古迹、自然环境与村庄融为一体。要加强调查研究,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要求,确定一批改造、整治、规划控制等不同类型的试点村,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争取早出成效、早出经验,逐步推开全面工作。

第四,必须突出抓好工程建设的质量。“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必须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历史的检验。要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示范村建设和重点村整治,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和有关考核验收的标准,认真实施,科学指导,严格把关,把各个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实做透,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高质量地完成村庄整治建设任务。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凡涉及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等重大事项,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严格办事程序。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行政手段措施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尊重民意,凝聚民力,美化家园,扎实推动“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必须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任重道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必须经过艰苦的探索和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当前工作中遇到的用地指标紧张、建设资金紧缺等问题,已经阻碍了村庄建设和整治的进度,更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去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这方面,我们既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创新,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吸收外地创造的成功经验。比如,对暂停建设用地审批、用地指标落实困难问题,我们要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通过退建还耕、宅基地置换、土地整理等办法,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实现占补平衡,同时充分利用宅基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为新村建设创造条件,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到更容易见效的村庄整治上来;对建设资金紧缺问题,我们要从多渠道去解决,既要增加政府投入,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也要引导农民自身增加投入,建设和改善居住设施,同时还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加建设资金的来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另外,我县列入整治和示范的100多个村庄,每个村都有各自的特色、风俗、民情,因此开展工作的方法也应各有特色,这也需要我们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积极进行创新。总之,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才能走出一条路子来。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我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等都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要抓思想保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是做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的一个前提。在前阶段工作中,一些群众对这项工作不理解、不参与、不支持,有的甚至认为这是干部在捞好处,漫天要价,阻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各地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要大力宣传村庄合理规划建设,对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居住理念,改变农民过去那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散居方式。要通过编制村庄规划蓝图、设计新村效果图、推介美观实用的农民住宅新户型,以及组织实地参观农民新村搞得比较成功的典型,用直观和真实的形象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加快村庄建设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件好事,农民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使村庄的合理规划和建设真正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把广大群众的热情引导到“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上来。

二要抓组织保证。县里在已经成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健全组织领导体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进一步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制定计划、研究政策、部署工作、督促检查等职能作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基础在村一级,重点在乡镇。各乡镇都要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实施“先锋工程”,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村一级组织在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都要通过各个职能部门去实施、去落实。各部门都要坚持部门协同、主动配合、合力整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在村庄整治建设中责任,积极主动地出主意、出实招、出优惠政策,参与和推动“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

三是抓工作保证。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根据省、市里的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对整个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把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以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考核督查,把村庄整治建设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范围,把对当地干部的政绩考核与这项工程的考核结合起来。县、乡镇两级主要领导干部都应联系一个点的建设整治,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工作进度,帮助解决建设的难题,指导工作的开展。要通过解剖“麻雀”来掌握整个面上的情况,做到点面结合,以点促面。

四要抓业务保证。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既需要我们熟悉和掌握政策,又需要我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要加强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搞好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要经常深入建设的第一线,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服务,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整治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在整治前要帮助制订规划、建设方案,在整治中要加强现场指导,在整治后要及时验收完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的检查指导,对已整治的村,各乡镇要组织推荐上报,由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并向上一级推荐上报。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3

(根据录音整理)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一、认真总结整规经验,全面提升整规工作水平

“十小”整规工作是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省政府在东阳召开现场会,王建满副省长从哲学的角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阐述了“十小”整规工作。王副省长的讲话很重要,请市“十小”办转发给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三年以来,我市“十小”整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整规工作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会暴露出来,一些传统的做法和观念也会受到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做好“十小”整规和“百镇百街”示范创先工作,真正实现“十小”行业质量安全长治久安?目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一次认真总结和回顾,积极探索规律性的整规方法和工作机制,通过总结回顾来提高整规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加深了“十小”行业质量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衢州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压力和任务十分繁重,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三年整规工作刚开始时,很多人认为“十小”行业整规似乎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大,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不大。但是,三年整规工作后,大家已经认识到:“‘十小’无小事、小事大民生”,“十小”行业其实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十小”行业的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涉及到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一些乡镇(街道),通过改善“十小”经营户外部环境卫生,并要求“十小”星级经营户将“十小”行业规范要求上墙,对当地老百姓的安全消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更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典型的例子是柯城区万田坦上粉干加工园区,整规前是一批简陋的食品加工小作坊,一家一户的单独生产导致村庄环境污染,生产加工时常扰民,而通过整规后,不仅改善了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而且邻里纠纷和矛盾也大为减少,有效地改进了当地的村容村貌,各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十小”行业的整规,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农民创业和农民增收,而且还带动了一些产业的兴起和转型。所以说,“十小”行业整规工作还是改善投资环境的有效抓手,也是中心村镇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进一步加深了新时期部门职责和乡镇职责间关系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镇很多权限被上收到部门,“责大权小”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政府,它对辖区内经济运行、社会公共安全应当负有管理的责任。随着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加快,乡镇的经济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的事务会越来越多,责任也会越来越大。“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我们是按照“市县统筹协调、乡镇为主负责、部门牵头指导、村居属地管理、业主为主负责”的工作机制开展的,所以说,通过“十小”行业整规工作的开展,也是对新时期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一次有益探索。因此,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部门和乡镇要在监督和管理中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十小”行业整治和规范工作。

(三)进一步加深了集中整规和长效机制建设关系的认识 三年整治成果是明显的,全市25146家“十小”行业经营单位已经有25045家达到了规范标准要求,整规合格率为99.6%。但是应该看到,这种达标是静态的,是不稳定的。“十小”行业点多面广,稍有放松就会反弹、回潮,甚至倒退。目前的达标只是最基本的质量安全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规范标准也会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集中整规是有时间期限的,而常态监管是长期的、永恒的。因此,在三年整规收官之际,我们一定要乘势建立起“十小”行业长效机制,才能巩固三年整规成果,才能不断提高“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水平。

(四)进一步加深了“点”和“面”之间关系的认识

今年,省政府决定开展“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我理解是三年整规工作的延续。这次东阳现场会,王建满副省长明确提出了“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不是到今年结束,要延续到2012年。所以说,“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是我们巩固整规工作成果的有力抓手。示范创先活动不是仅仅抓几个示范点,更要通过示范点的创先带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面”上整规工作的开展和提高。示范点不仅要出成绩,更要出经验、出办法、出机制。

刚才,江山市凤林镇介绍了他们的“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经验,我理解最大的经验就是“认真”二字。具体而言,一是领导重视。书记、镇长亲自指导“十小”行业整规工作,通过责任网、协调网和监管网建设,使职责分工更加清晰,责任意识更加强化;二是注重结合。做到了“十小”整规工作和幸福乡村建设、“三民工程”、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相结合。三是科学管理。尤其是由乡镇干部、村民代表、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星级评定工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还提高了全民对“十小”整规工作的认识。四是政策引导。一系列帮扶措施、奖励评优系统等,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其它乡镇除了要争创示范典型外,还要学习和运用先进示范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挖掘总结本地区、本行业好的典型、好的经验和做法并认真推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扎实开展创先活动,努力巩固整规工作成果 今年是三年“十小”整规工作的巩固深化之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十小”整规工作时间非常紧迫、难点更加突出、要求不断提高、问题仍需解决的现状,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规范、长效巩固、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整规工作和“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

(一)讲求数量,更重质量,全面完成今年整规任务

从刚才通报的情况来看,完成“两个100%、两个98%”的任务问题不大。但是,应该看到:一是有些行业的整规率还是比较低的,还没有完成98%的任务。二是这些数字是否都很真实,有无死角和盲区。三是这99.6%有无回潮、反弹。我们要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我们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要按照省里要求继续开展“十小”行业整规回头看工作,坚决防止回潮和反弹。二是要将我们乡镇和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及时开展起来,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三是要落实村居等的报告制度,要畅通群众对“十小”行业的投诉、举报渠道,使新的“十小”经营单位一出现就纳入规范,违法行为一出头就被查处和纠正。总之,我们和省政府签订的“两个100%、两个98%”的硬任务一定要保质保量圆满完成。

(二)从长计议,由“常”入手,建立长效监管体系

这里所说的“从长计议”,就是要看我们“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是否能够长期落实,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否长期坚持,我们的监督管理的措施能否长期有效。所谓“由‘常’入手”,就是要把我们乡镇、部门的“十小”行业管理监督机构、监督人员,我们的管理、监督、检查常态化。如衢江区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公布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设立一个协调处理机构、组建一支日常巡查队伍、规范一个协调处理制度)、江山市凤林镇的“三网建设”(即建好“责任网、协调网、基础网”),就是将职责、管理和监督常态化的体现。只有常态的管理才能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管理才能有长效。责任明确了,制度制订了,就要长期坚持,并且在长期坚持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深入开展“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

各地各部门要在前段示范创先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示范创先工作的经验,要使示范创先先进单位不仅是整规成果明显的典型,还要成为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更要成为如何在新形势下持续深入地抓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的试验者。要通过推广示范单位成功的经验、做法、措施来推动整个地区、行业的整规工作,要通过整个地区、行业的提升来促进先进单位向更高层次的提高。要坚持省市县三级创建、县级开展示范户评选来保证示范创先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和基础性。对示范创先培育名单要实行动态管理,发生“十小”行业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者在省市检查和暗访中问题比较多的单位应该退出培育名单。示范创先验收和评比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示范单位的先进性。

(四)帮助提升,推动转型,促进“十小”行业健康发展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8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全市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有关安排部署,我区以“坚持三化,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开发水平,大力实施城中村五年改造工程,坚决做到冻结存量、杜绝增量、全面覆盖、长效控制”的原则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精心安排和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中村改造工作,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了一些方法和途径。下面我结合2008年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完成情况及2009年的工作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城中村是城镇化过程中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中村也随之发展、变化。2004年区划调整后,xx区的“城中村”约有47个,涉及大观、华山、龙翔、丰宁、莲华、红云、黑林铺、普吉8个街道办事处。据统计,xx区47个“城中村”总人口10.8万人,总建筑面积621万平方米。按地理位置划分,一环路以内有城中村5个,一环至二环路之间有城中村14个,二环路以外有城中村28个。就xx区而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建设现代新昆明的总体要求,提升辖区内的城市功能,早在2005年就对辖区内“城中村”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实施主城区“城中村”改造的迫切要求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区全力开展了城中村改造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做好城中村改造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对主城建城区内的47个城中村的地块范围、土地面积、征地拆迁规模、人口性质等进行了调查摸底,最终确定了47个城中村的四至范围;聘请专业公司开展房屋测绘和土地勘界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46个村的房屋测绘、29个村的土地勘界调查工作;完成27个地块的道路红线划定,完成2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经济测算分析。在确定改造范围、划定道路红线后,向规划部门申报规划控制条件和技术指标,市规划局已正式下发前所村、潘家湾大村、棕树营村等13片15个村的专项规划指导意见。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企业资格最终确认评选工作,组织了潘家湾小村、新村、小菜园村、苏家塘村、棕树营村、赵家堆村、李家堆村等改造项目的评选工作。同时,召开项目汇报会,认真听取企业的规划设计方案和经济测算分析,并结合我区“十一五”规划和项目实际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是积极探索,多模式实施城中村改造。结合我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产业发展导向、道路拓改、旧城改造、工业园区建设,根据各城中村的地理环境、自然现状不同的实际,采取“一片一策”“一村一策”,多种改造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如上庄、普吉一二组由村集体组织改造,前所村等采取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尹家村、大塘等城中村实施迁村并点进行改造。

三是把握重点,抓好2008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安排部署,xx区共有12个村列入2008年第一、二批改造项目,其中,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前所村、龙院村、上峰村,龙翔街道办事处潘家湾村(新村、小村)、赵李家堆村,大观街道办事处棕树营村,红云街道办事处上庄村(一期)、右营村(一期),普吉街道办事处观音寺村和普吉一、二组等10个城中村列为第一批改造任务,莲华街道办事处苏家塘村、华山街道办事处小菜园村等2个村列为第二批改造任务。目前,上述12个改造项目的道路红线、房屋测绘、土地勘界调查、经济测算分析、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制定等工作已完成,专项规划经市规委批准。潘家湾、龙院等6个村重建改造项目已经市发改委核准。7个村的改造项目已启动实施拆迁。其中,截至 2009年2月15日 ,前所村改造项目共签定拆迁协议490户,已拆除房屋17.7万平方米,进入土地征转报批程序,并启动了回迁安置房建设;龙院、上峰村改造项目共签定拆迁协议67户,已拆除房屋5.7万平方米,并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棕树营片区改造采取分期实施的方式进行,于 2008年 10月8日启动了一期实质性拆迁工作,目前共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1040户,已拆除棕树营东区城中村房屋174幢、31210.36平方米。同时,为充分了解片区单位和住户的真实意愿,委托专业调查公司,于 2008年 10月18日至30日对棕树营一期改造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住户开展实名制意见征询调查,并于 11月18日 召开了棕树营片区改造重建项目公共户单位听证会,12月10日 召开了棕树营片区改造重建项目住户代表听证会;苏家塘村改造项目于 2008年11月25日 发布了征地拆迁通告,12月10日 开始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目前共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190户,已开始房屋拆除;普吉一二组由村集体组织自行改造,已进入建房程序,其中普吉一组已部分封顶断水,普吉二组完成打桩基础工程;上庄村于 2008年11月25日 启动拆迁,目前已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52户,已拆除房屋5.66万平方米,并于 2009年1月19日 先期启动了一期回迁安置房建设。

四是同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制定

完善了9个村的“一村一策”社会保障政策,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工作,先后开展了2次政策培训,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及时组织部分城中村失业人员参加现场求职,为他们提供有效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134人办理了《云南省失业人员失业证》。据统计,有82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5人参加失业保险,551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总体上看,我区城中村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城中村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验去遵循,外地的一些做法也仅仅只是借鉴,大家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创造,大胆实践,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从总的情况看,全区城中村自启动以来,势头很好,富有成效。回顾去年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区委、区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城中村改造建设情况,并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推进、加快实施”的原则,确定了2008年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保证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罗建宾书记为政委,规划、国土、房管、建设等16个政府职能部门和8个街道办事处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同时,8个街道办事处也建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精心部署,制定出台城中村改造工作意见和实施办法。区委、区政府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研究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xx区“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措施。在借鉴我区莲花池改造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区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对我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程序、实施主体、实施细则以及农村居民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户籍管理、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改造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三)宣传动员,营造城中村改造良好氛围。我区把改造工作与政策法规宣传、了解村情民意相结合,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资料、黑板报、墙报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先后印制《xx区“城中村”改造宣传提纲》、《“城中村”改造中农房相关政策的解答》等材料2万余份下发到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小组。针对每一个改造项目,印制了一村一策的宣传手册。为增强基层干部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对政策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举行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培训大会,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村(居)委会干部等20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进一步宣传、学习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帮助大家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相关的政策,尽可能地做好城中村改造的组织者、宣传者、策划者和调解者。

(四)营造环境,积极引进开发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做好项目宣传与推介,公开城中村现状图、工作服务承诺和办事流程,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加入改造工作。2008年3月初,区委、区政府召开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会,对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大力宣传我区区位优势和项目优势,营造良好舆论、政策、人文环境,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参与我区改造项目,并与28家企业签定了改造城中村投资意向框架协议。

(五)深入调研,完成片区内城中村改造项目产业发展导向。区委、区政府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区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以改造为契机,结合我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智力区、工业园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分区规划和xx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发展规划,提出了城中村改造项目产业发展导向,将城中村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与片区改造有机结合。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干部苦干、实干,城中村居民的理解、支持,参与企业扎实工作,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帮助下取得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城中村改造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着工作的整体推进。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受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开发企业投资城中村改造信心不足,实际参与企业少,项目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各街道办事处项目推进发展不平衡,上下联动不够。三是“多边工程”导致前期工作滞后,由于全市城中村改造起步阶段时间紧,存在边调研、边成立机构、边制定政策、边推进项目的情况,项目运作的细化规程、市区及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等需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应、建立和完善,导致协调沟通不到位、效率不高、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等现象。四是整合城中村周边地块进行连片改造实施难,城中村改造旨在改善居民居住安全、完善片区功能,目前定性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没有提升到法的角度明确定性为公益项目,在实施连片拆迁改造时涉及各方面利益的矛盾问题较多,列入改造范围的单位和住户不愿纳入改造,项目推进阻力较大。五是大面积拆迁改造造成过渡房源紧缺,租房难、租房贵的问题突出,给拆迁工作带来阻碍。

二、明确任务,提高认识

2009年将是危机和机遇并存的一年。按照市委、区委九届五次全会以及 2月9日 昆明市召开的2009年城中村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工作步伐,重点抓好2009年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启动实施,实现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建设推动的核心作用,确保城中村改造任务的完成。现就2009年的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一)继续深入做好2008年项目推进工作。加强跟踪监督,列入2008年计划项目的11片12个村全面进入实质性拆迁(完成应拆迁总建筑面积的30%以上);加快土地“招、拍、挂”等工作环节的进度,全面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确保2个以上村的回迁安置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二)着力抓实2009年改造任务。我区将列入2009年城中村改造计划的共7个片区8个村,即:丰宁街道办事处麻园片区,莲华街道办事处上马村片区、中马村片区、下马村片区和沙沟埂村、莲园村片区,普吉街道办事处小屯村片区,丰宁街道办事处黄土坡村片区。我们将认真分析、梳理各城中村片区的情况,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内2个村进入实质性拆迁(完成应拆除总建筑面积的30%以上)。

(三)强化改造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年内完成主城建成区范围内47个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用规划引领改造,用规划控制建设。采取政府和企业两条腿并进的方式,加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力度。对有企业意向投资改造的城中村,由企业组织专项规划编制。对尚无开发企业对接的改造项目,由区城改办组织专项规划编制。

(四)认真编制xx区城中村改造五年规划。在2008年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周密计划,认真编制我区2008年—2012年城中村改造五年规划,确保上半年完成。

(五)制定“迁村并点、统规统建”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完成“迁村并点”专项规划设计,并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年内全面启动“迁村并点”工作。

(六)督促企业加快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541”三年道路建设任务,结合城中村改造,年内督促企业完成2条道路的拆迁建设工作。

(七)积极招商,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精心策划,深度包装,大力宣传推介,推出一批成熟项目,制定城中村改造招商方案,采取借助市的招商平台、搭建区内招商平台,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招商,同时不断提升项目筛选、储备和包装水平,做细做精做实招商项目,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改造一批。

(八)进一步搭建信息平台,营造环境,加强政府和企业、银行的合作交流,创新融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短缺问题。

(九)细化规程,严格依法、遵规、履程开展工作。以一至二个改造项目为突破点,以实际成效统一思想,打开工作局面,并在实施项目突破的过程中,将各个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与项目推进的实践相结合,细化每一环节的工作规程,确保每个工作环节做到周密细致:一是认真开展入户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各街道办事处筹建办负责辖区内城中村改造项目所涉及单位、住户的上门走访座谈,一方面要紧紧依靠驻区单位的党政组织,进行组织层面的接洽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入户走访宣传工作。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公示拆迁改造范围。三是对每个项目采取“一片一策”“一村一策”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由街道办事处筹建办组织改造范围内的村(居)民和住户自下而上地讨论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做到分类研究,分类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是保障程序,做好项目立项、规划报批、土地征转等相关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操作,程序合法。

(十)健全机制,落实长效管理责任制。在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继续深化和完善资金监管、信访评估、社会稳定、纠纷调解、现场督办、现场巡查、信息报送、跟踪管理、行政裁决、行为约束、工作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机制,更好地履行改造项目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区委、区政府将实行区级领导项目总负责人制度,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的有序有效推进。

同志们,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帮助下,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使城中村改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为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在全市依法治校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实施,依法治校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在教育战线的具体行为,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活动。加强依法治校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严格依法办事,营造依法育人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依法治校现场会,目的就是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把我们全市依法治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就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市依法治校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在全省是走在前列的。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即“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层面上就要求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关注师生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依法治校,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活动,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才能依法保护广大教师的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校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依法治校是通过学校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中小学管理制度,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学校发展、管理与监督机制,鼓励社区、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形成社区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模式”。所谓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实施就必须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的内核就是现代学校制度。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只有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依法保证基础教育投入,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规范办学行为,才能保障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通过依法治校工作,建立管理机制,来规范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来保障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具体工作中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一)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精简审批项目,公开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办学活动,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学校、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教代会、职代会讨论通过后,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要依法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机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健全校董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要保证学校的发展规划、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对外签订的民事合同等符合法律的规定;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法人财产。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并接受监督;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中小学要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要把法律知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校长、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学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或者漏报。

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中小学一般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三、创建依法治校工作的几点要求

创建依法治校工作是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我在这里提“四个注重”的具体要求。

一要注重规划的制定。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实地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创建规划,提出本地区的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逐步推进本地区的依法治校工作。

二要注重方案的制定。各创建学校要注重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根据依法治校的要求,制定措施,一一落实。方案中要体现目标层次,制定市级、省级、国家级依法治校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学校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的水平。

三要注重制度建设。学校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和观念转变对于依法治校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是依法治校的保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证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学校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和开展社会活动等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与上级政策一致,并且其法定的权利、职责与义务明确具体,能落到实处。

四要注重档案建设。创建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重档案的建设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依法治校八条基本标准来整理档案,各项资料记录完善,装定整齐,便于检查验收。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6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连奇(2009年3月2日)

同志们:

马上就是“惊蛰”了,省政府于2月24日在南充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及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和当前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使我市今年的粮油生产夺得丰收,下面我就我市春耕生产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今年春耕生产形势

今年是我市“5.12”地震灾害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一年中季节性很强的关键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是我市能否实现避旱夺取农业增产增收首要时节。小春作物的田间管理特别是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和适时的肥水管理及春马铃薯种植落实直接关系到小麦粮油生产目标的完成,大春作物的播栽直接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抓好了春耕生

—1— 产,就抓住了全年粮油发展的关键,就把握了全年农业生产的主动权。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当前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今年春耕生产形势,切实增强抓好春耕生产的主动性。

搞好今年春耕生产,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三农”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新时代。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市农村工作会,对新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更加有利于“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社会对“三农”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环境更加良好。二是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投入重点,把支持“三农”作为增加投资的重要取向,直接惠及农民的投入大幅增加。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巨大的投资拉动,是我市农业加快发展的特殊优势和强劲支撑。三是春耕备耕工作扎实。目前全市工程蓄水较好。农资调运储备动手早、行动快,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货源充足。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广泛开展,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深入推进。

但今年春耕生产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是对当前小春生产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受冬暖、高湿、—2— 多雾天气及菌源丰富等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今年在我市全面发生,发病面积达2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5倍,病害程度是200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对夺取小麦高产和提高品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对农产品价格徘徊下行、农业生产费用大幅上涨的影响不可低估。去年二季度以来,生猪等畜产品价格和油菜籽价格下降,全市农产品价格回落明显。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等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可能挫伤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地方特别是地震重灾区一些农民资金短缺,劳动力紧张,很难备齐生产资料,直接影响到春耕备耕。三是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构成的威胁不可轻视。去冬特别是今年1月份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5-7℃。剑阁、苍溪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当前正值小春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并进阶段,是需水的关键时期,若短期内无有效降水,将导致作物生育进程受阻,给产量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春季气温波动大,因“倒春寒”造成大面积烂秧死苗的威胁也不可小视。

总之,我们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春耕生产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决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为实现全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3— 农时一刻值千金,各级各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小春病虫防治和田间管理。针对今年我市小麦条锈病呈现发病早、蔓延快、范围广、病点多、程度重的严峻形势,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扎实抓好以条锈病为重点的小春病虫防治和以肥水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一要加强监测预警。在组织技术力量对条锈病常发区、易发区、重发区进行重点检查的同时,做好全面普查和系统调查,认真落实病虫害汇报制、趋势会商制、值班制和预警制,指导发病地区及时防治。二要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和防治重点。抓住早春点片发生阶段和发病初期防治,实行“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有效封锁和控制中心病团和中心病田,控制病害的流行。三要强化统防统治。结合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村级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防治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确保防治效果。

(二)突出抓好春播育苗。一要抓好“四苗”落实。大春要增产,苗子是关键。要把育足育好水稻、玉米、红苕、蔬菜“四苗”,作为春耕生产当前的重点来抓。二要抓好面积落实。有面积才有产量。各地要按照市农业局《关于2009年大春生产意见》要求,层层分解落实面积任务。三要抓好避旱农业措施的落实。要不断深化避旱农业的理念和内涵,—4— 坚定不移的走避旱农业之路,及早谋划,未雨绸缪。要切实扩大早玉米生产,抓住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的有利时机,适时早播、早育、早栽、早管,力争全市早玉米面积再上台阶。要狠抓“三田”改旱,坚持把高塝望天田、漏筛田和无水源保证的两季田及早改种旱作,扩大玉米、红苕、豆类等耐旱作物面积。合理调整作物布局,落实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措施,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耐旱作物品种和节水栽培,覆盖栽培、化学调控等抗旱避灾增产关键技术。制定科学抗旱方案,突出抗旱针对性和时效性,因天因地因苗进行分类指导,实行科学抗旱。四要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抓紧做好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的储备、调剂和调运,满足生产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格监控农资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突出抓好科技推广。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年”。各地要切实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一要抓好培训指导。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采取召开现场观摩会、开展科技赶场、开办科技讲堂、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要派出科技人员,开办专家讲座,进村入户到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二要搞好示范

—5— 带动。要以粮油高产创建、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农业科技“三大行动”、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载体,层层抓点示范,做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社有样板田。三要创新推广机制。农业行政、科研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行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包片指导,农技人员包户联系、分区域包片落实。

(四)突出抓好春灌用水。今年全市蓄水情况较好,截至1月底,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到2.8亿多方,较常年持平。但地区之间不平衡,山平塘蓄水较上年差。各地要抓住江河来水和降雨过程等各种有利时机,采取堵溪截流、拦河扎堰、引水入库、入塘等有效措施,尽可能多提水、蓄好水。继续抓紧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扫尾和病险震毁工程的修复,尽快恢复工程的蓄水和通水功能。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大力发展户办、联户办等小微型水利工程,提高旱片死角应对旱灾的能力。要抓紧做好提灌机具检修,及早协调解决好提水的油、电供应,满足提水抗旱保灌需要。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推广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水利部门要切实履行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完善管水机制,明确放水、供水审批权限,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

(五)突出抓好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一手抓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促进

—6— 农民增收。首先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坚持市场导向,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马铃薯、茶叶、“双底”油菜、水果、蚕桑、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建设脱毒马铃薯、无性系茶叶、“双低”油菜、集约化蔬菜等良种繁育基地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其次要加快推进农产品优质化进程。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力争全市今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5万亩、优质专用玉米60万亩,优质水果、名优茶叶、精细蔬菜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通过努力,确保种植业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率不下降、努力有提高。

三、切实加强春耕生产及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春耕生产的组织领导,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这次会议后,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对抓好春耕生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粮食增产目标不动摇,将粮食面积产量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查督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花更多的精力深入

—7— 基层,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盼望、最急需、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春耕生产各项措施组织好、落实好。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今年的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政策“含金量”高,支农惠农力度大,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要把政策交到农民手里,让他们了解掌握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臵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最低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今年中央首批安排我市的1744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和247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已于2月23日由市财政局、市农业局下达各县区,各县(区)要及早、尽快将这两项补贴资金足额兑现到农户,必须在4月10日前全部落实到位,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和省其它项目资金下达后,各地也要及时拨付,安排到项目,确保关键时节用得上。同时,各地要结合自身的财力实际,尽最大努力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三要强化协调配合。农口各部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形成支农助农的合力,打好春耕生产总体战。农业部门要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全力抓好小春病虫害防治和大春抗旱抢育抢栽;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水文监测预报和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确保春灌用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抓好气象、森林火

—8— 情的预测预报和人工增雨作业;财政部门要抓好政策性资金的按时足额拨付;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和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畜牧部门要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疫情监测预警和重大疫情的应急处臵;农机部门要切实做好相关农业机械机具的示范、推广和供应工作。供销、粮食、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电力等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同志们,农时催人,农事逼人,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抓紧抓好春耕生产和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努力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作贡献,为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全省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在全市“城中村”整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7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

县城不是扩大的乡镇,要把县城作为城市来规划建设。县是最实的经济社会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更加主动有为,更加注重战略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拓宽工作思路

旧城改造相对于新区建设而言,是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城市规划的要求,实施旧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拓展、改造,工矿、企业、商贸和房屋建筑物的拆迁与重建,绿地与公共文教娱乐场所的改扩增建等行为。旧城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看待,它绝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拆低建高,绝不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而是要通过改造进一步盘活城市资源,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一,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要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加大投资,刺激需求,创造商机,拉动工业、建筑业、建材业、房地产业及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旧城改造的决策形成后,要认真规划城镇业态,把旧城改造与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要坚持城镇化工业化联动,加快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步伐,依托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城镇,依托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做到工业与城镇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要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信息、房地产等服务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兴旺。要着眼于改善投资环境,一个城市的形

象,就是一个地方的脸面,决定着投资吸引力,左右着商贸人气,要通过旧城改造,真正增强城市活力和魅力,招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同时,实施旧城改造时,还要充分考虑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等安置房源需求,让拆迁户在项目需要时搬得出、住得下,促使建设项目早启动、早见效,避免另外修建安置区,并节约过渡费支出。

第二,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旧城区的道路、绿化、排水等市政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往往不配套,商业综合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很多地方可能就是工矿棚户区。同时,旧城区居民往往收入较低,生活质量不高。通过旧城改造,就要做到谋利于民,还利于民,造福于民。要统筹移民、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将各种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对群众利益的保障作用。要整合好项目,尽量与保障性安居住房、棚户区改造、生态市(县)建设、土地开发与整理等项目整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资金,扎实做好城市水、电、气、通讯、教育、文化、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增强城市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居民拆迁后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三,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中“保护”与“更新”的关系。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要特别注重兼顾历史景观的真实性与人类活动的适宜性,通过旧城改造,改出一片新城区,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景观,努力提升城市品位。要注重历史传承。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建设越久远,历史沉淀越厚实,其传统历史街区的价值也就越高。如,法国在旧城改造中,共有12600处古迹和21300座历史性建筑物受到法律保护,其中大多

数是城堡、庄园、宅第和教堂。还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青岛的里弄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这些建筑在当地旧城改造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保护并不是一切原封不动,关键是旧城改造要有保护的理念,使城市历史在旧城改造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搞好科学规划

城市规划对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探索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旧城改造尤其要搞好规划设计。

第一,科学确立改造规模和区域。在改造以前,相关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清楚土地使用及建筑现状,确定需要拆除重建、改造、保护的地块和建筑。要对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基本判断,搜集汇总各个方面的意见。政府根据调查情况和经济能力进行科学决策,确定旧城改造的实施规模和区域。要克服和避免过分超越本地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吸纳能力的大拆大建现象。

第二,坚持适度超前。只有坚持适度超前的规划指导,各项建设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基础设施功能叠加作用,美化城市面貌。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以超前的意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城市的持续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新加坡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都坚持高起点的城市规划,总体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土地开发与交通建设一体化实施,使得新加坡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四级交通体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相反,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旧城

改造,由于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不足,基础设施很快就不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新建立的设施又很快成为下阶段发展的“瓶颈”,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第三,突出个性化色彩。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以及产业优势,将文化和产业融入旧城改造中,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商业元素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此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尤其要搞好重点地段、标志性建筑的规划,控制好立面,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力争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精品,每一片区域都打造为景观。

第四,完善城市功能。在旧城改造中,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功能优先、综合配套,通过对旧城区内的危旧房改造和环境整治,降低旧城建筑密度,疏散旧城人口,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旧城环境,提高旧城综合效益,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关系,既能够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及布局,又能够促进新旧区协调发展,加速旧城改造进程。要注重生态环境质量,使旧城改造方式与城市发展阶段相适应,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一些地方在旧城改造中,明确改造后的地块一半多用于公园、绿化等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三、强化市场运作

旧城改造所需的大量资金不可能单靠政府财力,应巧用市场之手,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元化地解决资金问题。

第一,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定原则、定规划、给政策”的方式,放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

第二,进一步提高策划包装水平。围绕旧城改造地块,扎实开展前期调查,科学评估商业价值,明确开发方向和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包装旧城改造项目,认真编制项目招商手册,最大限度地凸显旧城改造地块商业价值。

第三,盘活城市资源。对改造区域的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和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采用拍卖、招标、租赁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商业运作,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新格局。

四、破解拆迁难题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拆迁安置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矛盾纠纷,引起群众上访、阻挠施工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实施旧城改造,拆迁是重点,安置是关键。

第一,清理整治违法建筑。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集中力量对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清理整治,为旧城改造的全面展开扫清障碍。要在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巡查和监控,坚决制止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发生。特别是要坚决杜绝突击建设和群体性建设等行为。对新的违法建筑要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拦头刹风,坚决遏制蔓延势头。宜宾中心城区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市民法律意识淡薄,顶风违法抢修抢建,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没及时跟上,形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市级相关部门和翠屏区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搞好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市区一体,合理确定责、权、利,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彻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第二,强化宣传引导。宣传阳光拆迁、惠民拆迁、廉洁拆迁做法,切实帮助群众算好“条件改善账、经济补偿账、环境优化账”,让广大群众真心理解、积极支持拆迁工作,实现由“强制我拆”向“我愿意拆”转变。要准确掌握民情,高度重视拆迁调查摸底工作,掌握被拆迁居民的拆迁意愿、在拆迁中存在的顾虑和困难,研究分析因拆迁可能造成上访事件的诱因,抓早、抓细、抓实,尽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做到规范实施。在项目审核、规划红线、征地手续、进场评估、拆迁公告、落实安置房和安置资金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规范操作,该补给群众的,一分不能少,该算给群众的,一样不能缺。同时,要做到以人为本,方法措施到位,坚持把被拆迁户的冷暖和需求放在首位,从关系被拆迁户切身利益的事情办起,从被拆迁户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从被拆迁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不反弹”。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旧城改造涉及资金数额大、工程项目多,以前有的干部在这些领域就出过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着力从源头上研究措施、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从思想、组织、工作、作风、制度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发生。

上一篇:海洋生物制药复习提纲下一篇:幼儿园各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