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2024-09-10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通用8篇)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篇1

(1)生态脆弱堪忧,环境亟待改善。有些区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正在加剧;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无限量施用;冶金、矿产、采选等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无处理排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日益增加的机动车辆导致城区大气质量明显恶化。这些污染因素的存在和水土流失的继续,就决定了生态的脆弱性,使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对农民发展生产构成了威胁。

(2)立地条件差,增加了开发难度。贫困村庄大多位于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土壤瘠薄,露石裸岩,沙化严重。给扶贫开发带来极大难度。

(3)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多年持续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短缺,地下水位下降,许多农田机井干枯;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农民生产,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4)自然灾害多,注定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多年来,全县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农作物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或成灾率均呈上升之势。尤为突出的是农业旱灾日益严重,已成为农业的主要灾害。自然灾害已成为农村反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6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后劲不足。我县是革命老区,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虽经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其它市、县、区。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突出表现为资金不足或严重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小学尚有2%的危房校舍急需改造。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项目建设,均是一个不可回避而重要的制约因素。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县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社会服务组织松散,甚至有其名无其实,多数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技术示范、推广服务上,而在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育龙头、中介服务等方面严重欠缺,有的中介服务“打单帮”的多,组织程度低,功能弱化,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农田水利设施状况令人堪忧。灌溉主干、支渠及田间毛渠失修;机井配套不完善;井房破漏、露天井现象还很普遍;常年干旱导致不少机井干枯,尤其山区贫困乡村,水利设施亟待开发和完善。农村通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电话普及率不足县城的50%。公路等级低,等外公路仍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村级路运载能力差,尚有近百公里需要硬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山区贫困、经济落后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为优化包括投资、市场和交通在内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市场管理存在重收费、轻管理、费税较高等现象;交通运输乱卡、乱罚、以罚代管、或以完成上级规定罚没收入指标而查、堵、罚的现象仍很严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是屡提屡不验的问题。经济发展环境是影响一方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之一。人力资源问题。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单就贫困山区而言,农民的文化程度就更低了,再加上有文化、有技能的人不愿去山区工作,就导致了贫困乡村人才科技的匮乏。多数山区村因受地理、经济和科技条件的制约,仍然延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产出效益差。扶贫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扶贫开发政策

建议国家制订《反贫困条例》或《反贫困法》,把因诸多因素导致的反贫群体及时被纳为扶贫对象,建立一个“即贫及扶” 的动态扶贫模式。

扩大扶贫范围,对在十年规划中符合贫困村条件但仍未纳入的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对那些因灾、因病、因教育消费等原因造成的返贫人群均应纳入政策扶植。适当提高扶贫对象的界定标准,并逐渐与国际接轨,以使扶贫政策能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对那些退耕还林的贫困户,由于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到期而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收益还不明显,面临着收入减少和缺粮吃的困难。建议对贫困村退耕还林户适当延长补偿期限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贫困村的扶持标准。贫困村需要解决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按目前国家投入到各个贫困村的无偿资金数额,加上贫困群众的投工投劳投资,很难完全达到脱贫目标。建议国家增大扶贫村的国补资金数量。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改革中国农业银行独家投放扶贫贴息贷款模式,可以确定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从事扶贫贴息贷款业务,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易县推行的孟加拉GB小额贷款到户扶贫模式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坚持统筹社会扶贫资金,用于弥补政府专项资金的不足。

强化落实地方政府配套扶贫资金,以确保扶贫项目开发到位。

充分发挥企业、知名人士、民主党派等的力量,献计献策,出资助贫。

注重国际扶贫工作交流,引入外资以增强扶贫活力。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在现行扶贫资金管理体制下,资金使用必须实行“阳光工程”。依据全县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年初制定的计划,全县一盘棋,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扶贫资金要严格按省市要求,专户储存,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建立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阶段性审计,及时报告,以避免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

为从根本上解决扶贫资金“路途消耗”问题,避免个别部门和个人从中渔利,建议政府部门将被扶贫对象(农户)到指定银行开个人账户,中央财政将扶贫资金通过各级银行直接拨付到户或项目单位。政府部门要重点强化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督导与监察,建立较完备的扶贫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百分之百的扶贫资金完成百分之百的扶贫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围绕发展农村产业做文章,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脱贫目的。围绕发展农村产业,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按“一村一品”定位,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经营结构,以种植为基础,提高林、牧业比重。品种、品质结构,重点解决优质产品比率低、产出率低的问题。种植业重点推广优质麦、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米、抗虫棉、低酚棉、黑芝麻、小杂豆等优良品种; 养殖业以发展瘦肉型猪、肉牛、小尾寒羊、皮肉兼用兔、肉鹅、柴鸡等畜禽; 林果业突出发展磨盘柿,兼顾发展名、优、特小杂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强化非农产业发展。积极扶持以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的加工业;加强小城镇建设,吸引并积极引导大批农村剩余劳力进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2)注重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给予专项补贴。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推广。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示范网,在进行县级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同时,各乡镇均建有1~2个体现本地特色的科技示范园,各村扶持不少于5%的科技示范户。

(3)引进、扶植农字型龙头企业。扶植发展龙头企业是实现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使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这恰恰是我县扶贫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应给予重视。

(4)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多年来,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产业化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应加快现有5500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管好、用好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加强山区、丘陵蓄水池、水窖、塘坝、扬水站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推广管灌、防渗垄沟、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农村新能源,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完成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使全县小水电站达到11座,总装机2.82万KVA;电话普及率35%。

(5)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改扩建厂东关农产品、狼牙山果品、大巨肉牛三个专业市场,完善易州小杂粮、塘湖肉牛区域产地市场;大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农资物流专营服务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6)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实加强县、乡农技、植保、种子、畜牧兽医、农机、气象等服务组织网络;完善县、乡、村农业专业协会,为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以易县经济网为中心,连接易县农业信息网等农业专业网站,以乡镇村信息为终端的全县“综合农业经济信息网 ”,为农民提供多方位信息支持。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是最终实现脱贫目标的根本。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故应多方位地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基本技能。

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一代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

对现有农村劳动力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基本技能培训,如对专项实用技术发明白纸到户、利用农村广播讲解、县电视台宣传讲座、《易水报》刊登等。以最直接、最简便、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农民,不求理论,只求实用,达到即使不识字看不懂,旁人一说即可操作的程度。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并兼职,真正把他们所学到的现代专业知识贡献给农村,贡献给农民,这样就有望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快地提高。

重视发展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一是从根本上控制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二是尽快提高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使之有充沛的体能进行生产活动。

加强贫困人口劳务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受益大,是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快捷有效途径。要搞好岗前培训,确保输出人员基本掌握市场、政策和技能,达到培训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效果。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贫困村的领头人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篇2

由于历史原因及地区发展长期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我国的贫困人口在部分地区长期存在。为了让这部分人口早日脱贫,我国政府制定了扶贫目标,并大力实施扶贫战略,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就是扶贫战略中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不少地区的旅游开发让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的目标。

一、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无规划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扶贫脱贫的大环境下,不少地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大干快上,开发缺乏规划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模式无规划,在开发模式上没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大多数依靠政府资金投入,没有深入研究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优势,就盲目的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一旦投入的资金出现断流,开发就难以为继。

2、产品设计雷同,突出表现在旅游产品无特色,层次低,例如某地区搞旅游扶贫,一看到邻近区县做“农家乐”近郊游比较赚钱,于是大力发展“农家乐”,结果和邻近区县形成了同质化竞争,搞得两败俱伤。

3、无长远规划,扶贫事关当地群众的长远利益,那种依靠竭泽而渔、出卖资源来实现迅速脱贫的办法在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不顾长远利益,在旅游扶贫上搞突击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

(二)群众受益不均

地方政府大力开展旅游扶贫的目的是为了当地群众实现脱贫,因此,旅游开发的受益者必须一个庞大的群体。换言之,旅游开发扶贫扶的是一个“面”,而非一个“点”。这是在旅游开发扶贫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中曾出现一些群众受益不均的现象,例如,当地打造好旅游项目以后,不少开发商为了便于管理,打着“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旗号,大量从外地招聘员工,将当地群众排斥在了产业受益者之外,或者是将旅游项目中的经营单元外包,令当地群众丧失了创收的机会,结果旅游扶贫成了赤裸裸的资源掠夺。

(三)开发中急于求成

开发中急于求成,是旅游扶贫开发的一个常见问题。不少地方在搞旅游开发的时候,为了达到快速脱贫的目的,往往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发现一个赚钱的项目就一拥而上,将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重要问题全部抛在脑后。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盲目发展生态旅游,竟然把国家保护的湿地开发成旅游区,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得不偿失。

二、解决旅游扶贫开发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扶持,加强规划

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搞旅游扶贫是一项投入大、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旅游扶贫开发的扶持不光在资金投入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以政策营造旅游环境上。只有政府将旅游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特色,在资金引进、人才选拔、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多种优惠政策全力打造旅游产业,才有可能取得开发扶贫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同时也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排名居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在开发的时候必须有科学的依据进行指导,这样大手笔的社会系统工程,也只有政府才能牵头完成。

(二)找准特色,配套发展

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树立旅游特色,一味重复的低层次旅游项目迟早会被淘汰。旅游特色在本质上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经过创造以后可以无限延伸并重塑,成为一个地区的“名片”。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仅以直观的自然景观或传统的人文景观作为特色容易让旅游变成一次性快餐,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经过创造和整合的旅游资源会失去生机和活力。通过创造、配套而树立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一些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比比皆是,例如,我国杭州一直以来以西湖最为有名,可是杭州政府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在杭州的旅游规划上另辟蹊径,除了把西湖打造得更为精美以外,在杭州的开辟出宋城景区,以演艺宋城、科技宋城、文化宋城为主题大力塑造新景区,年游客超过700万人次,成为我国大陆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

(三)重在扶志,加强服务

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是人,即贫困人口,旅游开发不是目的,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贫困人口按照政府的旅游开发规划动起来。从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表现在文化落后,大多数没有受过中高等教育。文化和技能的缺乏导致贫困人口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贫困的现状。因此,政府在开展旅游扶贫开发的时候,必须同时在贫困人口中同步开展教育和帮扶等服务工作。通过树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使其能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旅游开发中去,通过辛勤劳动来使自己彻底脱贫。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才是真正彻底让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达到了国家制定的扶贫目标。

三、结束语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篇3

摘 要:开展扶贫开发,是甘南藏区搞好“三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和实现途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贫困集中区,虽然政府的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南州经济的发展,但甘南州的开发式扶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介绍了21世纪头10年甘南州扶贫开发的成就,分析指出了甘南州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甘南州;扶贫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97-02

一、甘南州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辖7县1市,即合作市、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玛曲和碌曲7个县。新世纪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坚持走开发式扶贫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全州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44.64万人一度减少到2010年底的15.22万人(当年1 274元标准),减少29.42万人;贫困面由83.86%下降到27.4%,下降56.46个百分点。

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2011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106元,比2000年增加1 910元,增长1.6倍。五个国扶重点县和一个省扶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 128元增加到2011年的3 028元,增长2.7倍,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3.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4.22亿元,主要实施了暖棚建设、奶牛养殖、牛羊繁育育肥、良种畜引进、优质牧草种植和汉藏药材、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等项目。

4.科技和智力扶贫不断加强。累计开展贫困群众科技培训25万人次,劳务技能培训5.85万人,完成劳务移民7 800人,培训“两后生”6 597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5.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坚持把改善农牧村基础设施条件放在扶贫开发的首位,组织开展了村道硬化、水利工程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一批扶贫工程建设,使贫困乡村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6.贫困村灾后重建圆满完成。历时两年多,全面完成了舟曲、迭部两县69个贫困村的“5·12”地震灾后重建扶贫项目任务,完成投资4 450万元。完成了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扶贫项目。

7.区域开发有序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州累计实施整村推进536个,实施或正在实施合作和临潭国家级“连片开发”试点、夏河县省级扶贫开发与新农牧村建设相结合试点、舟曲县扶贫开发和防灾减灾试点、各县市整乡推进试点等扶贫重大专项试点工程,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稳步推进。

二、甘南州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持续拉大。2010年,甘南州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2.4%,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7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年均增速必须达到4.1%以上,而2010年该州只有1.6%,如期实现小康的难度大;全州人均GDP只有9876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1.29%,全国平均水平的32.93%。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977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909元,而甘南州只有3 106元,比全国少3 871元,比全省少803元,按每年平均400元的增长幅度,比全国相差10年左右的时间,比全省相差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

2.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庞大,直接影响全州实现小康的进程。据统计部门监测的数据看,甘南州在2 300元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仍有28.39万,贫困面达5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8个百分点。从分县市情况看,舟曲、临潭、卓尼、夏河、合作等贫困重点县市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

3.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贫困农牧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甘南州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农牧业生产光热条件不足,广种薄收,效益低下。全州大部分天然草原退化问题突出,畜牧业发展难以摆脱冬瘦、春死、夏壮、秋肥的恶性循环,产业扶贫成效不稳定。白龙江、洮河等流域重大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农牧业生产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4.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的基础不牢。交通运输与通信设备设施缺乏。行车条件差、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达水平低,电视广播电话等的信息不发达,加上牧民居住比较分散,这些都增加了扶贫投入成本。截至2010年末,全州仍有616个自然村不通公路,43个自然村不通电,39个行政村不通电话,35.61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于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因灾、因病、因教造成返贫的问题突出,全州常年返贫率达20%~30%,灾年高达50%或更高。

5.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全州农牧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2.3年、4.3年,思想观念保守、缺文化、缺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部分贫困牧民不懂汉语言,外出就业能力差,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而这部分人是返贫人口的主要群体。

6.农牧村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投入不足。农牧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结构不合理,农牧业产业化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大部分农牧产品以家庭小生产分散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牧村科技服务体系滞后,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难度很大,全州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只有10%~15%,贫困人口的自筹能力有限,自我发展能力很差。目前安排该州的扶贫专项资金量不能满足农牧村人口比重大,“三农(牧)”基础薄弱,特别是扶贫攻坚难度大的实际需要。

7.扶贫开发工作与农牧村其他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尚在探索当中。长期以来,只专注专项扶贫,而且由专项扶贫包揽一切,缺乏对行业扶贫的有效协调,作用发挥不够,扶贫开发的合力不足。

三、甘南州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

1.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改善农牧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扶贫资金整合机制,落实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加强扶贫攻坚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制定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整合资源,协调动作,整合各方面建设资金投向贫困村,集中用于扶贫重点村和项目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特别要切实抓好整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建设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项目建设,使全州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户人居环境有大的改观。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切实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开发等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技术支撑的扶持力度,提高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双联贷款、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资金和扶贫互助资金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扩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范围,解决部分群众因各种条件限制贷不到双联贷款的问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的推动作用,扶持贫困人口发展暖棚养畜、药材种植、劳务经济和“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等特色产业,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3.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在提升贫困群众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大“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通过劳务输转培训、“两后生”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每年完成一定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和“两后生”职业培训,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输转,减轻当地生态压力,使贫困农牧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4.多轮驱动、通力合作,在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上实现新突破。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抓手,主动加强联系和汇报,搞好协调与服务,为各级帮扶单位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和工作环境,争取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扶持,着力营造大扶贫的格局。每年争取一定的帮扶资金,着力为帮扶村和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高帮扶成效。通过协调争取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对口帮扶,进一步引智引资,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5.采取自愿、另谋出路,在实施生态移民上实现新突破。在认真总结以往移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减人增林的发展方向和自愿搬迁的原则,并在扶贫移民规划的指导下,对生存条件恶劣、居住偏远零散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贫困乡村,稳步组织实施移民扶贫,卸载生态压力,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重点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土地、水利等资源开发,改善安置条件,提高迁入地承载能力;二是结合搬迁地实际和特点,确定搬迁人口、安置方式、补助标准和建设内容,明确有关配套政策;三是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搬迁后的长远发展问题,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的增收渠道。

6.加强领导、细化考核,在落实工作责任上实现新突破。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新阶段新农牧村建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扶贫攻坚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包抓制度和考核制度,并把扶贫攻坚工作考核及“一票否决”的刚性要求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细化工作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大扶贫理念,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参考文献:

[1]韩广富.浅析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银锐.关于我国开发式扶贫问题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3]谭琳琳,帅传敏,张先锋.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6).

[4]刘永佶.问卷调查及数据资料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5]向延平,彭晓燕.旅游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4).

[6]李云,王荣红,邱正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9(624).

[7]李会琴.基于社区参与的鄂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1).

[8]李益敏,蒋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篇4

相 关 思 考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等多种问题,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一些思考还不太成熟,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共同思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 扶贫开发 自然生态 经济发展 扶贫开发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现状:

从兵团成立以来,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团场的扶贫开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少数民族团场贫困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存在地理环境封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等问题,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处于一种集自然环境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经济发展边缘性、社会文化过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是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三是薄弱的基础教育;四是落后的卫生医疗条件;五是原始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因此,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地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旱、水、雪、风、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口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进一步遭受破坏,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陷入资源破坏、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不足,群众缺乏自我发展和保障的能力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偏僻地方,生活方式落后,沿袭旧的观念和习惯,生产经营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严重滞后,直接造成贫困以及扶贫的艰难。

一方面,基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自身综合能力差,提高生产效率的增加收入能力不足。尽管通过教育扶贫有所改善,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教学水平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进。造成劳动者素质低下,旧文盲和新文盲的并存,各种扶贫措施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多发,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处于贫病交加的状况,使贫困程度加深,返贫率高。再加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差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乏,长期处于贫病交困的境地。即使通过扶贫勉强解决温饱,一遇疾病,又迅速返回贫困状况。

(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长期投入有限、人口迅速增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财力不足等因素,造成水、电、路、住房等条件差,部分地区靠天种地养畜,生活水平难以稳定提高。

(四)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教育落后以及基础设施的欠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构成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其他产业比重极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收入不能自给,长期靠国家补贴,很难彻底脱困解贫。

特别是地处边境的牧业团场,大多地处高海拔、高纬度,各种灾害频繁,加上长期粗放式的放牧方式以及人为破坏,草原退化、沙化、碱化(三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牧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牧民逐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游牧生活方式,使牧民抗灾抗病能力弱,即使脱贫后返贫率也极高。

(五)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部分群众减收和返贫的新问题。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本质上是解决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出路。其结果切断了保护区内部分农牧民的传统收入来源,同时这些地区短期内很难形成新的收入来源,生产生活只靠国家的补贴,直接造成群众的收入减少,出现了新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由国家的生态利益和群众的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补偿办法的不合理而产生的贫困人口,单靠扶贫恐怕很难奏效,须有关各方从长计议,协调解决。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普遍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用水难、行路难、养老难、农田水利建设难”等问题。由于人口文化素质低,在经济发展上,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致富技能缺乏,增收手段单一;在生育上,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浓厚,重子女数量轻子女教育,经济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消耗,往往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在对待生态环境上,只顾眼前利益无限制地向自然掠取,使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社会发展上,生活方式落后,一味依赖社会救济,法制意识淡薄,使社会安全系数降低。

(一)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是一种“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但在过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更多地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往往是见“物”不见 “人”。因此,一谈到扶贫大都强调如何加大资金投入,如何发展项目,如何改善基础设施等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却很少把如何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型,如何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甚至宗教中合理的精华,如何移风易俗,扬弃其糟粕,把改造人的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好心办不成好事”。比如,在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如何发掘其传统的文化、风俗以及民族习俗中好的东西来推进反贫困行动,这方面我们往往不太注意,也不善于发掘,甚至简单地一概以落后、原始加以蔑视和排斥。然而在现实中,事实上在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毒品、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长敬老、耻于偷窃、乡规民约、乡村和谐等方面的一些零星的少数民族自发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发掘和引入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又如何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比如,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重血亲、盲目排外的人际观;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宗教迷信、敬畏鬼神的宗教观;“等、靠、要”的消极度日观,移风易俗,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交融,倡导健康、良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说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单纯强调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生态保护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的扶贫模式由过去的“救济式扶贫” 为主转变为“开发式扶贫” 为主,并且也“一刀切”地普遍推行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开发式扶贫”在改变这些地区贫困面貌中无疑是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但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比如,过度放牧、挖药材和烂施农药化肥造成的草原退化、鼠害猖獗、土壤荒漠化;过度开垦种植,造成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问题。开发式扶贫是否普遍适合于这些地区,开发式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协调,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到底应当如何进行,这些地区农牧民的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性的这些地区,如何在生态环境可能承载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使当地农牧民能够脱贫致富,这的确是一个目前亟待解决的很严峻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低,基础教育落后,脱贫增收能力不足

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由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文化程度低,形成了产出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家庭教育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出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贫困人口受体能、技能、智能的限制,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和职业教育萎缩,导致大批没有经过教育加工的人力资源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他们缺乏文化、缺乏技能,随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待其娶妻生子,其子女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仍然难逃贫困的厄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臵与城市一样,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完全脱离“三农”实际需要,脱离日后谋生需要。由此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一是这类地区农村学生能考上大学的是极少数,考不上大学的回乡后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体力和适应能力还不如书念得比自己少的同龄人。二是考上大学的,贫困地区三个壮劳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家庭因供子女上学而返贫。上述情况使一些家长不愿让子女上学,一些适龄儿童、少年厌学、辍学,“读书无用论”再次蔓延。三是有的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收入也不错,但只是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对家乡贫困面貌的改观却难有作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工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去实现。所有这些,都必须依靠教育使农牧职工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农业产业化也是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主要思路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依据,实行“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使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其实施思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公司为引导,实行公司加农户,龙头加龙尾,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

但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缺乏组织性和团队发展意识,缺少有组织、有发展目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如:农牧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综合性“农协”。

三、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应对措施

(一)要制定特殊政策,采取超常措施,集中力量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要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作为扶贫和民族工作的重点来抓,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团一品,先温饱,后致富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

(二)加投入,集中资金,合力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增加投入,集中资金,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水利、林业、教育、卫生、交通等热点难点问题。为保证投入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所有资金实行专户贮存,推行报帐制管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脱贫致富基础。

通过认真规划,关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要下大力气尽早动手,以改变生产生活条件。首先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小水利”建设,同时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其次是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通过改土治水、培肥地力、推广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三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修建饮水工程,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其四是加强通连公路建设,对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公路,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补贴,逐步提高公路等级标准,改变晴通雨阻的状况;其五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努力降低电价,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农户通电率。

(四)对住房困难的特困户实施安居工程扶贫。

对目前居住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要统一规划,采取“国家补一点、团场帮一点、自力更生凑一点”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解决住房问题,使之实现安居乐业。

(五)把移民搬迁与小集镇建设和退耕还林相结合。

结合小城镇建设,将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安臵到小城镇,通过移民,引导特困户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小城镇的发展;空闲出来的土地或牧场可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以增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发展后劲。

(六)加大科教扶贫的力度。

素质贫困是少数民族致贫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收入增加;二是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下和机会缺乏,很难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人口素质低已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瓶颈”。因此,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要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中心走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轨道上来。首先,要增加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并保证各项教育补助经费足额落实到校点和每个学生身上。稳定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引入激励机制,广泛开展支教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其三,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科技项目,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其四,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网建设,改变就医难和缺医少药的状况,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同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使森林植被有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加快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建设一批优质林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中草药基地,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帮扶。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是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的一条重要政策措施。要在认真总结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党员干部结对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展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是当前及今后扶贫开发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的工作。就我场而言,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高海拨山区,如何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新的发展时期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力决定一切的思想。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事业的良性发展,是关系屯垦戍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关系边疆稳定繁荣的关键,俗话说得好“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要下决心改变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现状,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地发展日新月异,落后就要挨打,不加快发展,差距就越来越大。现如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必须树立“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思想,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要努力迎头赶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好兵团农牧团场应起到的“三大作用”。

(二)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

要实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推行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和谐、经济开发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同时要加强文教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党政工阵地建设等等,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发展,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自我挖潜,依托六大优势加快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虽然贫困,但也有自身的优势,要加大自我挖潜的力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主要一剖视自身存在六大优势:

一是基础优势,经过多年来的扶贫开发,积累了一定的产业扶贫经验,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新时期的产业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机遇优势,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国务院把新时期扶贫开发摆在优先的位臵,党的十七大把关注“三农”提到了新的高度,继续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市场,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地理优势,其特点是地势较开阔,光热充足,无霜期短,海拔高,为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创造了条件。

四是交通优势,近几年连连通硬质路面,给产业产品的运输外销带来了非常快速的通道,再加上近几年将要建设喀什到和田的高速路、铁路,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产业化运输带来十分便利的交通优势。

五是政策优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大户奖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产业开发政策等,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政策支持。

六是服务优势,围绕产业建设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技术骨干的培养,做到生产什么、学习什么,发展什么、学习什么;并且,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农村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利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或推广站,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撑。

(四)坚定不移的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依据自身优势,应大力抓好四大产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优质马铃薯、小茴香、玉米等耐储运、市场潜力大的种植业。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利用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等优势,大力发展晚熟和反季节林果产品,如特色杏、核桃、红枣、苹果等。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少数民族群众在养殖牛羊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利用天然及人工草场资源,逐步建立起牦牛、羊等胚胎繁殖基地,提高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品质,变粗放式自然放养为集约式高效优质饲养。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药业。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幅员广阔,拥有较大的戈壁或原始山川,因为原始无污染,有较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可以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大中草药人工培育和种植,以此大力发展特色药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产业带动,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建立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合作组织,如养殖协会、林果业协会、特色药业协会等,辐射并带各族农户从事农业产业经营。

(五)坚定不移的完善农牧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兵团“1+3”文件和国发【2007】32号文件为农牧团场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产品订单收购,农资集中采购”基本经营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和农牧工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各族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六)坚定不移的贯彻农场改革和完善农场的管理制度

贯彻农牧团场的“减负”和“两还”政策,切实减轻职工负担;连队实行定员、定编、定责;农畜产品和部分基础设施可以作价归户;加大项目、资金、人才的管理,完善各项团场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团场各项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七)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统领一切

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不至于多走弯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班子;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要配一个好的支部书记,理一条好的发展思路,建立一个好的发展机制,创办一个好的阵地;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发展的—系列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2)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3)柯炳生《加入WT0与我国农业发展》经济日报2002年1月10月第13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4)陈锡文、韩俊、于建嵘、林毅夫、陆学艺、朱玲、潘维、邹恒甫、赵磊、党国英、贾康、白景明、苏明等人的有关文章。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若干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对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多角度透析》。

(6)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朱明熙《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的八个问题》。

浅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浅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扶贫项目营运绩效,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产业扶贫是支撑持续、稳固脱贫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户的收入显著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发展壮大。以笔者所在的区为例,对贫困户,扶持小型生态特色种养殖项目,经济收入立竿见影;对村集体,依托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效果明显;对农业企业,依托其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近2年来,通过XXX个产业扶贫项目8XXX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巩固脱贫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一、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审计情况看,产业扶贫项目推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项目规划不科学、申报不规范、实施进度慢等问题。

(一)规划不科学。有的产业扶贫申报项目为“村湾出行道路”,与扶贫关联不大;很多申报项目都是生猪、鸡鸭养殖,明显属于落后的养殖行业,其中有的申报规模还比较大,后续污染缺乏相关处置措施,与当前正在实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形成冲突。

(二)申报不规范。有的项目申报的虽然是产业扶贫项目,但建设内容把车间、机械等都列入扶持范围,明显超出财政资金支持范畴;有的申报程序不规范,没有经过村民代表评议等环节,项目申报书上村民代表、村委会、扶贫工作队、街道各个环节签字、审核等要素不全。

(三)扶贫效果不明显。有的项目效益没有受益到贫困户,有的项目申请投资近XXX万元,带动贫困户却没几个;有的项目如仔莲种植是一次性项目,不能持续实现收益;有的投资XXX万的项目,集体年收入却不到5万元,投资与收益明显不匹配。

(四)技术含量不高。在项目策划上囿于地域、资源、技术、资金、政策等限制,项目策划普遍以技术含量低、效益相对较小的种养殖类为主,占全部申报项目的XX%,档次不高、规模不大。

(五)建设推进不力。从脱贫贫困村看,有个别项目没有如期完工;有的项目已经完工,但未及时投产;有的项目没有如期动工。此外,对扶贫政策执行的“高压线”过于敏感,怕麻烦,怕做错事,导致产业扶贫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不高,致使产业项目资金结存、结余,扶贫资金不能及时发挥使用效益,影响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二、对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科学谋划好产业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是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前提。产业扶贫要达到有效性、持续性的目标,就必须做到项目精准、效益长远。特建议:

(一)项目建设要有科学性。所选定的扶贫项目要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市场调研、环境评价以及效益分析,还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避免仓促上马,盲目投资。

(二)项目投产要有效益性。既要算当年账,也要算长远账,当年账是要与贫困村脱贫出列挂钩,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要达到XXX万元,长远账是要考虑项目收益的可持续性,要有长期稳定的收益,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效应,长短结合,统筹考虑。

(三)产业项目要有普惠性。不管是委托业主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还是入股经营等,都要与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切身利益联接起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让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使贫困村与贫困户同步脱贫。

浅析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县各级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找准致贫原因,把扶贫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行全覆盖,不留贫困死角,“决不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现以重庆市巫溪县凤凰镇为实例,浅析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如兴旺、双玉两个高山贫困村,水资源极度缺乏,人饮问题至今无法解决,产业发展用水更无从谈起,严重制约山羊、蔬菜等产业发展。

2、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虽然扶贫攻坚项目规划较多,但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贫困村农民集资非常困难,许多项目资金仍有较大缺口,同时如何解决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则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3、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

4、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

三、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1.转变工作作风,找准扶贫路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老马工作法”等活动确保进村入户常态化,扑下身子、融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掌握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聚百家心、办百家事”。

2、坚持群众理念,提升扶贫能力。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到解民情、汇聚民智、尊重民意、激活民力、凝聚民心、排解民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坚持为了群众、发动群众的根本原则,把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各级干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热情,激发社会大众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作为治本措施来抓,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贫困农户增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各级干部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让大家学好政策、用好政策。

2、打通部门隔断,形成扶贫合力。加强各部门的统筹联系,摒弃各自为阵的工作方式,整合好项目、资金和物资,形成扶贫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合力。

3、鼓励社会参与,创新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落实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积极牵头或协调各种社会团体和善举人士大力参与扶贫事业;通过项目建设成效,打消本村乡贤和居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或捐助的各种顾虑,激发他们回报桑梓,建设家乡的热情。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篇7

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来, 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问题成了学术界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 心中常思百姓疾苦, 脑中常谋富民之策, 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1)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旗帜下, 搞好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不仅切合了中央“精准扶贫”的扶贫主题, 找准了政府部门扶贫攻坚拔寨的正确道路, 而且对于聚焦“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既定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显著亮点, 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一根红线, 是“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指南。而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如“鸟之两翼, 车之两轮”共同驱动着我国的民生列车高速平稳运行, 二者的衔接又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因此, 五大发展理念也是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的行动指南。

笔者研究发现, 在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问题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破解有效衔接难题、厚植经济发展优势、普惠改革开放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1 坚持创新理念, 推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的基点, 所有的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都要力求创新维稳。在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两线合一”的有效衔接过程中, 必须把坚持创新理念放在全局的核心位置, 形成一种创新的衔接, 搭建全新的体制框架, 塑造更新的衔接体系, 在求新求变中变革发挥作用。具体而言, 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依靠制度创新, 确立标准认定方法精准识别制度。一是低保标准与贫困标准的有效衔接。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现行的贫困标准都要比农村医保标准略高一些, 要实现贫困标准与低保标准的有效衔接, 就要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的支出状况, 制定并公示出合理的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建立完善的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 确保在2020年至少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保障标准大致持平, 以确保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离贫困的人口享受低保政策脱离贫困, 真正发挥有效兜底的作用。二是低保认定方法与贫困认定方法的有效衔接。农村低保户的识别主要是以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为认定低保对象的三大要素, 侧重于申请户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收入。精准扶贫主要是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通过”的方法来确定贫困户, 侧重于家庭劳动力、家庭负担及房屋、农田与山林和其他固定资产。由于两种识别方法的不一致, 在低保户与贫困户的识别上容易发生偏差。因此, 应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民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民政部门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实现低保认定方法和贫困认定方法的有效衔接, 避免出现在2020年无法脱贫的贫困户仍不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的现象。三是低保认定对象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成果, 将已确定为贫困人口的低保对象, 继续列入低保的名单内;对那些还未被纳入低保范围的非贫困人口,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复审。凡是满足低保条件的100%纳入低保范围, 不满足条件的100%清退, 实现“应保尽保, 应退尽退”。

依靠技术创新, 完善大数据时代下动态管理技术。在扶贫办的统一部署下, 在原有扶贫部门中增设一个精准扶贫部门, 每年进行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政策, 各县级扶贫管理部门组织专班人员, 指导各乡镇扶贫工作部门。底数要摸清, 会同派出所对自然减员进行摸底, 逐村逐户审核确定, 及时调整扶贫登记资料, 做到不冒认、不重登、不漏登;根源要找准, 分析致贫原因, 对贫困对象分类建档, 坚决杜绝贫困对象之外还有更贫困群众现象;动态要更新, 及时调整扶贫登记资料, 确保顺利完成动态管理工作。针对贫困人群易于“脱贫”和“因病致 (返) 贫”的弱质性、多变性, 健全动态管理的工作程序, 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 建立精准扶贫台账, 广泛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问卷调查,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完善大数据时代下动态管理技术, 把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与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结合起来, 并以扶贫信息系统采集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为基本依据, 减少贫困家庭申请低保所需提交的材料, 简化申报手续, 提高低保申报审批工作效率。

2 落实协调理念, 促进部门整合协调贫困人口差距

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中保证发展健康性的关键, 是低保兜底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一是要促进部门间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众所周知, 低保兜底行政上归民政部门社保管理, 扶贫开发则由当地扶贫办负责, 这种行政部门上的双头领导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组织紊乱的现象, 容易引发不公平现象, 最终损害的是贫困人口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二是要协调好贫困人口内部分类以及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的差距。

做好低保与扶贫部门人力资源衔接。部门间的资源整合, 能促进部门机构的精简, 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充分利用基层扶贫工作的力量, 以补充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缺乏, 把低保工作人员与扶贫工作人员有效衔接起来, 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互相熟悉对方的业务, 使低保兜底与扶贫兜底工作串连起来, 推动低保事业与扶贫事业同呼吸、共发展, 为实现全面脱贫作贡献。

实现低保与扶贫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是低保兜底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政策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两个部门在涉及数据信息、帮扶信息、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等资源时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 两部门间加强沟通, 定期汇报工作经验和问题研究等工作问题。

协调贫困类别及贫困与非贫困人口。在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中, 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要协调好贫困人口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方面, 厘清好不同类别贫困对象的扶贫方式, 对贫困人口进行精细化分类施策: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老年人等特殊贫困人口, 保证低保兜底扶贫;对在册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等后备劳动力实施教育扶贫, 并鼓励参与技能培训;对有发展能力及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完善宽松的金融扶贫环境。另一方面, 处理好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的差别。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 固然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得到了巨大改观, 但与非贫困人口的差距却有拉大的趋势。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加剧, 产业扶贫是关键, 努力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缩小与非贫困人口的差距。

3 贯彻绿色理念, 优化无纸建档生态扶贫发展环境

绿色发展是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让人民从发展中有获得感和尊严感, 必然不能以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在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过程中, 要注意重点突出生态扶贫, 全面建立无纸化建档立卡, 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搭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

贯彻绿色理念, 优化无纸建档发展环境。这势必要做到扶贫信息系统与低保信息系统的无纸化管理。我国政策规定, 享受低保的条件为“三无人员”, 即无法定扶持人、无劳动能力和无收入来源, 三者同时具备方达到低保标准。按照每人购买力7.7元左右, 即年收入少于2800为分水岭, 我国目前共计7000万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 实现约5000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进入电脑存档。在所有这些庞大纷杂又多变的人员信息的管理中, 及时掌握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人口中需申请低保待遇对象情况, 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便利性, 以推行无纸化建档立卡和审批为契机, 加强低保与扶贫信息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贯彻绿色理念, 优化生态扶贫发展环境。生态保护扶贫是“十三五”规划扶贫攻坚的重点工程之一。针对生态敏感和脆弱 (流域) 地区的贫困人口, 重点采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实施污水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塌岸滑坡和浸没淤积处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以工代赈”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高收入水平。例如兴建造林项目, 由村民招标, 自建自管 (或由居委会管理) , 国家对植树还另有补贴, 多角度提高收入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保护扶贫利在当下, 功在千秋。

4 厚植开放理念, 构建多主体多方式“大扶贫格局”

开放发展是五大发展中更高层次的发展, 是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联动发展, 是顺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时代化的发展, 是应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下行趋势的发展。在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的过程中, 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稳定的社会保障协调体系, 有赖于构建一个“大扶贫”格局, 大扶贫格局又有赖于钱和人。有了稳定而又全面的多渠道资金来源, 扶贫主体才能多元化, 各方面的需求诉求都能迎刃而解;有了部门和民众观念的转变, 扶贫方式才能多样化, 各方面扶贫政策供给才能贯彻实施并顺理成章。

一靠钱,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促使扶贫主体多元化。低保与扶贫的衔接面临的挑战是贫困人口规模大和地方财力薄弱的矛盾。当前, 我国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 设置扶贫专项资金, 但单一的资金来源往往无法惠及全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的巨大缺口。在《纲要》中, “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逐步成型:政府、行业与社会扶贫三者实现联动发展。因此, 厚植开放理念, 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政府专项资金扶贫, 拓宽政府为主导的资金来源渠道, 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在构建“大扶贫”格局的思路上, 在紧紧围绕以政府为主导前提下, 促使扶贫主体多元化。各行业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 主动承担帮扶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任务。提倡“先富带动后富”, 通过建立扶贫基金会、爱心银行等民间慈善机构整合全社会资源, 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 引导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支援和救助贫困人口活动。

二靠人, 改变传统扶贫观念, 促使扶贫方式多样化。精准扶贫, 从转变观念开始。一方面, 扶贫部门要改变“扶贫就是帮钱帮物”的扶贫观念。在帮钱帮物维护贫困人口生存权的同时, 也应在生产开发方面兼顾维护贫困人口的发展权。外界一时的帮助只是雪中送炭, 人民持续的创收才是百年大计, 坚决杜绝他们重新陷入S形曲线的“贫困陷阱” (2) 。落实和深化技能培训, 加大投入农民创业补助, 采用多样化扶持方式因势利导的“产业扶贫, 精准脱贫”:结合传统优势,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紧跟市场行情,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灵活运行方式, 多种模式扶持生产。” (3) 另一方面, 贫困人口也要改变传统的接受扶贫固定思维模式, 扶贫先扶志, 青壮年顺应政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主创业自力更生, 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发展活力, 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突破思想束缚大胆地接受政府安排的扶贫措施。

5 把握共享理念, 统筹城乡中央地方社会经济全局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为根本标志。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就是要使那部分尚未进入小康社会的贫困人口分到发展的那一块蛋糕, 这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的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的不同, 中央地方两个标准的不一以及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性质上的差异等。要着眼于统筹城乡两个大局、统筹区域间与全国两个大局、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大局, 从而开创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二者有效衔接的新局面。

统筹城乡两个大局。低保分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 各地有低保名额的限制, 有划分标准和低保金额也是各不相同的;扶贫只负责农村扶贫, 按照每天7.7的划分标准确定贫困人口, 无固定名额限制。“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4)

统筹区域与全国两个大局。低保标准各级政府有各级政府的标准, 根据自己的GDP和CPI来定低保金额和低保涨幅。而扶贫则是全国都是同一个标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央与地方间的差异, 各区域间的差异明显, 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计划, 时刻将带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放在工作的首位, 发达地区反哺不发达地区, 为贫困地区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大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 毫无疑问, 低保兜底属于社会政策, 是“输血”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着力增加社会效益;扶贫开发属于经济政策, 是“造血”带动富裕产业政策, 着力开发经济效益。从低保兜底上看, 低保兜底被学术界认为是“精准扶贫”的最后一道屏障。低保兜底是在“精准扶贫”产业政策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国家财政支持向上爬的梯子下面的一张网, 兜住最低生活消费所要维持的标准, 有效地将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充分发挥了低保兜底的社会保障作用。从扶贫开发上看, 各部门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 创新产业扶持思路, 促进生产开发效果, 提高发展经济效益。按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经济发展项目, 扶贫开发对家庭收入 (纯收入、收入支出和收入结构) 、生产生活条件 (资源、居住和主要财产) 、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平整土地) 建设和公共服务 (科教文卫体) 、经济发展 (产业扶持, 如养猪种瓜种茶等) 、社会稳定 (信访等) 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确保扶贫开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当前, 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但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这次脱贫攻坚战和以往相比, 在背景和要求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一次7000多万贫困人口, 要做到全部如期脱贫, 不留锅底, 最后如果通过扶贫的措施不能全部脱贫, 也要通过低保的措施兜底。” (6) 可见,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 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我们必须立足“兜底”保基本, 扶贫开发促增长。在“低保兜底”扶贫上狠下功夫, 做到及时, 应兜尽兜、兜住兜牢, 在扶贫开发上强化措施、整合资源、加大扶贫力度,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共同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各部门应紧密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 拓宽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纲要重要精神, 运用“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谋划, 制定和落实有效工作措施, 促进社保和扶贫两个体系相得益彰, 实现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坚决打赢“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贫攻坚战。

摘要:本文对有关低保兜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 旨在探寻一套能够长期稳定有效的社会保障协调体系,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复兴。基于新常态下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理论, 针对性地提出可以从相应的五个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坚持创新理念, 推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时俱进;落实协调理念, 促进部门整合协调贫困人口差别;贯彻绿色理念, 优化无纸建档生态扶贫发展环境;厚植开放理念, 构建多主体多方式“大扶贫格局”;把握共享理念, 统筹城乡中央地方社会经济全局。

关键词:低保兜底,扶贫开发,有效衔接,五大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阿尔吉特·版纳吉, 埃斯特·迪弗洛, 著.景芳, 译.贫困的本质[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2]黄镜明, 尧文金.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政策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J].老区建设, 2009, (07) :53-55.

[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N].人民报社, 2011-12-01.

[4]关于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N].人民日报, 2007-07-11.

[5]朱玲.低保与扶贫的衔接:贫困地区面临的挑战[N].中国财经报, 2011-08-02.

[6]向阳生.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及评估与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 2013, (12) :82-86.

[7]范小建.中国扶贫开发面临四大挑战, 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0/3682125.shtml.

[8]贵港党建.实现扶贫与低保机制“五衔接”坚决打赢“低保兜底一批”扶贫攻坚战[EB/OL].http://www.ggdj.com.cn/Article/jcdj/gzdt/201605/21539.shtml.

广东省乳源县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乳源县;扶贫开发;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6-0049-04

乳源县是广东省的贫困县之一,地处粤北山区,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问题,总结其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的扶贫“双到”工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广东省的扶贫“双到”本身就是典型的精准扶贫,所以,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问题,可以为我国的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进而从理论上丰富我国的精准扶贫。从实践上讲,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践中,一方面有助于乳源县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研究成果能够吸收到政府政策中;另一方面,也可为广东省更好地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一、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一)广东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乳源县全称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三个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该县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在籍人口2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67.2%。

从1986年起,乳源县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负责扶贫开发资金和政策的落实,至今累计投入7.77亿元资金,实施的帮扶项目多达1931个,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多达5176万元的最低生活保障、1027万元的五保救济金、471万元的医疗求助金,帮助33个“两不具备”安置点、117个村2812户10916人完成了搬迁工作,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长到了9300元,31个重点帮扶贫困村集体平均收入达到了8.9万元,累计减少4.5万贫困人口,尤其是近年开展的“双到”扶贫,使得扶贫工作更加深入,取得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在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推进,容易造成一夜返贫。

1.扶贫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精准实施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总量供给仍不能满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一方面,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大幅度增加存在困难,以2014年为例,乳源县争取到了扶贫开发项目83个、资金48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分配资金不到60万元,当年该县仅省级贫困村就有68个,再加上因为各种因素未进入省级贫困村的60余个贫困村,每年村平均分配到的扶贫资金不到40万元。另一方面,由财政所提供的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而以贫困人口增收为目的的扶贫资金主要源于扶贫贷款,但是现行的信贷机制难以为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贫困户增收来源不足。

2.产业发展难度大,精准到户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受基础设施落后、商品经济发育程度低的双重制约,乳源县的贫困村普遍存在特色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没有给群众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农民科技培训和扶贫队伍建设精准度不高。2012年以来,乳源县用于农民科技培训和扶贫队伍建设的资金仅为200万元,在三类扶贫资金总量当中仅占0.8%。

3.机制体制不健全,扶贫效果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一是项目后续管理薄弱,资金和项目精准度不高。在乳源县,重点乡镇和贫困村并没有建立已建成项目的管护制度,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护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由于没有落实有效的管护措施,在必背镇、柳坑镇、一六镇等二、三年前刚建好的道路又变得坎坷不平无法通车了,人畜饮水工程也出现了枯竭、污染、跑漏等现象,一些科技扶贫项目也因缺少后续制度安排停止了实施。二是扶贫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从近年来乳源县扶贫“双到”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扶贫政策和项目流向非贫困人口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却难以得到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三是扶贫系统建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乳源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虽有成效,但并未见轻松,扶贫系统建设步伐缓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例如:扶贫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乳源县扶贫办专职工作人员只有7名,人手明显不足;用于扶贫工作的车辆已经严重老化,不少都已经进入了报废期;扶贫开发工作必要的活动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实际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活动经费远未达到要求的3%,以至于扶贫干部下乡调研、指导、检查、验收等给汽车加油的经费都需要掏自己的腰包。

(三)乳源县扶贫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当中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精准脱贫困难。广东省乳源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于典型的山区县,林地分布广,耕地数量少。即使是以“九山”来形容的丰富的山林资源,也多被国家划为生态公益林,受全面封山育林政策的保護,不允许农民上山砍伐,于是那“半分薄田”就成了农民唯一的生产用地。以东坪镇汤盆村为例,该村有林地4万亩,而耕地却只有600亩,人均耕地不足0.3亩。乳源县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是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困难的重要因素。

nlc202309090747

2.物质资本不丰富,后天失调。近年以来,国家和广东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由贫困地区分布广、贫困人口多,“僧多粥少”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乳源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任务繁重,数百万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的整村推进当中显得微不足道。与此同时,信贷扶贫资金难以落实,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往往会遇到层层门槛,即使通过了各种审批、考察,农户实际的资本利用时间仅为7-8个月,于是出现了经营项目尚未收益就要还贷款的情况。

3.人力资本条件差,脱贫基础薄弱。通过走访贫困户做典型调查了解到,该县农民当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到了34.49%,初中文化水平占到了49.46%,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1.64%,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1.05%。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是勉强混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由于贫困户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创业、创收都容易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再加上劳动的科技含量极低,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较为困难。

二、广东乳源县扶贫开发问题的对策

对于乳源县来说,要进一步扩大精准扶贫的成果,就必须做到明确重点人群,提高扶贫对象的精准度;找准产业和资源优势,增强精准扶贫造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坚持引管并重,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一)明确重点人群,提高扶贫对象的精准度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基础。针对乳源县的具体情况,实施精准扶贫应该以低于国家和省定贫困标准的困难户作为重点扶持人群,突出关注深山瑶胞、贫困儿童、失地农民和残疾人,并建立配套的帮扶对象识别认定机制。

1.逐户调查,摸清贫户底细。由县扶贫办牵头,各乡镇政府、党委负责,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通过挨户走访、逐个见面的方式与贫困户进行座谈交流,初步掌握每家每户瑶族同胞的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构成和发展意愿,弄清贫困家庭的真实底子。

2.民主评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综合考虑初步纳入扶贫开发对象范围的农户的住房、教育、健康、务工等情况,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共同进行比选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张榜公示,合理地将收入低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确定为贫困户,将收入低且无劳动能力的农户纳入到低保户的范围内,严格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纳入贫困户的农户要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帮扶,做到帮扶有进有退,防止帮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确保帮扶效率。

3.重点实施深山贫困户整体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体易地搬迁工作,在省道沿线附近重点打造民族特色居住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并加大搬迁补助力度,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使少数民族同胞走出深山,走进安居乐业的新家园。针对少数民族同胞受教育水平低、下山缺乏谋生手段的问题,政府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经费用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

(二)找准产业和资源优势,增强精准扶贫造血能力

认真分析乳源县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水电、旅游、特色农业的产业优势,坚持产业驱动,突出瑶乡特色,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形成水电工业与外向型工业“两翼齐飞”的经济格局,让产业扶贫开发萌生持续的内生动力。

1.发展绿色农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脱贫。充分利用好绿鲜冠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瑶乡茶业开发公司等县内企业,政府、企业、农技部门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在贫困村发展蔬菜、笋竹、金银花、生猪、西瓜等产业项目,建立覆盖全县农村贫困户的产业网络,形成企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由政府担保,为红色信贷、小额贷款贴息,解决贫困户融资难的问题;农业技术部门积极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其先进技术运用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与贫困户签订保护收购价,确保贫困户的最低收益,带领贫困村和贫困户兴产业、创家业、闯销路、增收入。

2.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乳源县既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乳源大峡谷、天景山景区等自然景观,也有必背瑶寨景区、云门寺等特色人文景观丰富,旅游潜在优势得天独厚。因此,该县可以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围绕“世界过山瑶之乡”品牌建设,强化整体规划,加大品牌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参与运输、商贸、特色产品加工等现代服务业。

(三)健全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在扶贫“双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措施与扶贫效果的相互衔接机制,切实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1.建檔立卡,精细化管理。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就必须做到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帮扶政策制定精准、扶贫过程管理精准和扶贫效果考核精准。在此过程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扶贫对象识别的精准,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申请、复核、公示、抽查和信息化管理措施,有效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档案库和信息卡。

2.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要做到精准帮扶,就要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真实的致贫原因,安排干部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帮扶,使帮扶工作责任到人。在扶贫过程中,还应该做到精准管理,全方位监测扶贫过程,通过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动态记录帮扶过程,并对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能进能出的扶贫对象管理机制。

3.精准考核,确保成效。对扶贫工作的考核要兼顾到贫困对象的识别、管理和帮扶,做到扶贫工作过程的量化,建立量化的奖惩制度,竭尽全力创设良好的发展氛围,使扶贫干部全身心地抓扶贫,将扶贫政策一一落到实处,力戒形象工程和半吊子工程,形成实打实的扶贫业绩。

(四)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确保扶贫力度不减

乳源县的精准扶贫仍需要加大县级投入,特别是要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设立各类相关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经济保障充足,后劲不减。

nlc202309090747

1.加大县级投入,确保逐年增加。不断完善贫困村工作经验、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建设资金、危房改造补助等,建立县级持贫专项资金规模逐年增加的稳定机制,确保2016年县级扶贫专业资金投入比2013年翻两番。

2.整合涉农资金,实现精准利用。依托财政扶贫资金,加大上级涉农资金争取力度,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各类涉农財政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实现涉农资金的精准利用,确保年整合率达到50%以上,整合金额超过6亿元。

3.设立各类基金,提供贴息资金。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与扶贫工作相配套的信贷基金,主要用于购买贫困户小额信贷保险,为扶贫贷款提供保障;二是与扶贫工作相配套的风险补偿基金,明确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所要承担的扶贫资金风险;三是建立与扶贫工作相配套的贴息贷款基金,主要为用于产业投资、危房改造等用途的扶贫贷款提供全额贴息的资金支持。

4.引导社会投入,推广合作模式。以政府扶贫资金为依托,将社会信贷资金引导到扶贫开发当中,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切实有效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推动开展贫困村旅游产业PPP模式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诗慧,方媛.农发行助力乳源新农村示范片建设[N].韶关日报,2015-11-23.

[2]倪慧群,黄宏,钟耿涛,等.对广东省"双到"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17):221-224.

[3]赵华,夏建军,赵东伟.我国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冀西北坝上地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4(03):87-88.

[4]潘经韬.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及其扶贫效果优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6:64-66+15.

[5]张桦梓.广东省质监局扶贫开发工作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6]朱宏伟,汪雪阳.广东乳源县经济包容性增长探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21-27.

[7]雕刀石.乳源瑶族自治县[OL/EB].http://baike.baidu.com,2016-08-02/2016-08-07.

[8]郭艳华.广州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南方农村,2012(01):74-78.

[9]李鲁云,田晓霞.广东扶贫"双到"创出建设幸福农村新路子[J].广东经济,2012(04):4-10.

[10]张木明,魏剑波.广东贫困村的现状与分析[J].南方论刊,2012(12):27-29.

(责任编辑:陈爱军)

上一篇:伤感的句子:想念妈妈伤感的句子下一篇:劳动和工作态度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