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2024-08-25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通用11篇)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1

2013年第二季度终结与持续改进

手术安全核查的目的是保证对正确实施正确的治疗,在医疗行业中,曾发生过多次手术部位或手术患者错误的事故,因此医护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手术安全核查。特别是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的手术一定要进入手术前完成标识,医务科通过每月对手术安全核查进行检查,2013年第二季度的检查结果较好,存在问题较少,现在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发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部分患者在手术当日才进行标记。

2、部分术患者对术前标示的重要性不知道,而将其擦拭或擦花。

3、手术室护理和麻醉人员核查后签字落实执行较差。

其中,一月份:

1、手术结束后,三方未核对患者的性别信息。

二月份:

1、在手术患者交接时,未认真核对腕带上的科别、性别、血型、诊断等信息。

三月份:

1、在麻醉实施前,未核对手术方式。

2、在手术结束后未核对术中用药。

二、检查中比较好的方面:

1、对所有手术患者均进行手术前的标记。

2、手术患者交接时肚饿对患者的病历中的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

3、麻醉实施前均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手术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等重要信息)。

4、手术开始前,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医师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患者重要信息。

5、手术结束后,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之后还要核对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皮肤、各种管道标识等信息。

6、每月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下月的检查中未再次出现,即医务人员对此有持续改进。

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1、在手术患者交接时要仔细核对患者的病历中的重要信息、术前的重要检查、患者的腕带上的重要信息。这是核对的第一步,在第一步把好关,减少错误的发生。

2、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特别是手术和麻醉开始前,要对患者的重要信息进行核对,减少差错的发生。

3、由于一些手术简单,分级较低,入院后第二天就进行手术,科有的检查结果下午才能回来,如果有异常需取消手术。这种不利于科室护理工作,手术室的安排手术工作都受到干扰,不利于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这种现象,要求杜绝,对于患者的化验检查可以提前在门诊完成,确保辅助检查能耐受手术后在手术。

4、在进行对患者的术前标记时,医务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标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患者在不小心将标记擦拭时,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对其补标。

5、在手术结束后,三方要仔细患者的重要信息进行再次核对,特别是术中用血、输血、皮肤、各种管道标示、手术用物的清点,缺一不可。

四、总结:

手术团队在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和内容,可以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但是安全核查要落实到细节,并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累积,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核查人应加强责任心,增强核查意识,明确保障手术患者安全须全过程防范。全院参与,三方都应积极参与,形成一种“一病人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的服务理念。

医务科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运用《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患者有1896例, 其中男1247例, 女649例。最大年龄81岁, 最小年龄3岁, 平均年龄 (36.7±11.3) 岁。

1.2 手术安全核表的应用方法

《手术安全核查表》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 是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师、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不同时间段, 对手术患者进行逐项核查,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知情同意、麻醉方式、麻醉知情同意、皮肤情况、静脉通道是否建立、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备血、手术标本是否正确处理、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术后患者的去向等项目, 以确保各项核查项目准确无误, 并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确认, 记录并签名。通过反复核查, 加强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及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增加了三方责任心及安全管理意识, 掌握手术患者各方面的情况, 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 避免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1.2.1 麻醉开始前: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共同逐项完成安全核对工作。 (1) 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 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方式, 并签名。 (2) 确认麻醉方式, 麻醉知情情况、麻醉设备是否安全。 (3) 检查手术野皮肤是否准备、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前备血等。 (4) 了解术前检查结果, 是否有假肢体, 植入体或金属, 有无相关影像资料等。

1.2.2 手术开始前:

(1) 由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 巡回护士再次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实际手术方式、手术体位。 (2) 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各种监测建立情况。 (3) 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医生预计手术时间, 失血量, 可能需要的器械或设备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使参加手术人员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意外,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麻醉医师陈述患者的检查报告情况, 有无异常, 是否需要特殊药品、监测仪器设备、及需要护士配合的事项。护士陈述各种灭菌物品有无潮湿、过期, 是否符合要求, 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备用。 (4) 术前、术中有无特殊用药, 相关的影像学资料是否齐全。 (5) 确认无误后签字。

1.2.3 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前:

(1) 手术结束后确认实施手术患者的身份、手术方式、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 器械清点是否正确, 标本是否已妥善处理。 (2) 检查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确认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是否有标识。 (3) 了解患者的去向, 病房或ICU。 (4) 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是否需要检修。 (5) 严格查对后签字, 将核查表放入病历中带入病房。

2 结果

我院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三年多来, 通过该表的应用, 明显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经统计, 共发现安全隐患35例, 其中未备皮8例, 术前针未注射5例, 影像学资料不全12例, 未上导尿管3例,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7例。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 及时发现了上术医疗及护理问题, 得到及时解决, 使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

3 讨论

3.1 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

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及安全意识,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其对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每一项工作流程熟练掌握, 严格把关, 对潜在的护理隐患及时发现, 消灭在蒙芽状态, 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杜绝医疗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3.2《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明确了责任, 增强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之间的沟通。

通过三方反复核查, 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增进三科人员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手术安全核查表》是记录手术过程的有效原始材料。过去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 由于没有书面依据, 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容易被繁忙的工作所忽视。出现差错事故后, 互相责怪, 推卸。此表应用, 明确了责任, 三方反复核对增进了沟通, 且能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减少科室之间的矛盾, 保证了手术的安全[1]。

3.3 改善了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消除了各种医疗、护理隐患, 增进了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消除了恐惧紧张的心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信赖及满意度。

3.4 提高了护理质量。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 做到心中有数, 确保患者的安全。保证手术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的齐全及完好性, 加强手术各阶段护理质量的检查, 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2]。

参考文献

[1]汪巧萍, 贾忠.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9) :1795-1796.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体会 篇3

【中国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25-01

如何确保安全的手术一直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为了减少手术失误,确保患者安全,2009年4月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意在保障手术安全。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有效开展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杜绝了错误手术的可能发生,收到了较好效果。

1积极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医院领导重视,组织手术相关科室负责人学习,统一认识,并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每个手术医生和护士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1]的内容及精神。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具体执行部门、责任人、执行流程均作出了相应规定。

2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内容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3个关键时段及手术的关键环节实施核查,共同对患者和手术部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通过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再确认制度,以减少失误,降低手术风险,增高手术安全性[2]。

2.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一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识、知情同意书、麻醉安全检查、血氧监测、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皮肤是否完整、术前备血、体内假体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2手术开始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二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体位、并确认风险预警内容(预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强调关注点)、手术物品和仪器的准备、术前抗生素的使用等内容。

2.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三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实施手术的名称、清点手术用物、检查皮肤完整性、确认手术标本、动静脉通路、引流管、患者去向等内容。

3手术安全核查表执行流程

由主刀医生负责手术安全核查表空白表格的管理及表格眉栏的填写。

3.1在麻醉实施前,由主刀医生主持第一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麻醉师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一起和病人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2麻醉后切开皮肤前,由麻醉医生主持第二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三方共同一起核查,确认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3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主持第三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三方一起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主刀医生补上第二联的签名。

4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4.1手术医生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的核查确认[3]。以前我院麻醉师自己与患者仔细核查后即可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一般忙完病房的工作后到手术室即可洗手上台开刀。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后,有部分手术医生仍未及时到手术室参加麻醉前的手术安全核查。为有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规定手术医生必须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及时到室,否则手术室护士记录相关手术医生的迟到次数,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给予其警告,再不改正者暂停其手术。

4.2未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流程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之初,相关手术人员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有流于形式,只完成填表而已。为此,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学习,深刻领会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的真正含义,防止、杜绝手术差错,提高手术病人安全。在每次执行中相互督促共同完成。

4.3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未能切实落实执行 要求除了单器官手术、事前未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牙齿的介入性操作及早产儿手术以外,其余手术均应手术部位标识[4]。有部分手术医生没有在病房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部位标识,而是在进手术室后方作手术部位标识。另有个别医生仅为了完成标识而所做的标识部位不准确。为此,手术室护士长与未执行手术部位标识的医生沟通,统一认识,认真按制度执行,若出现多次者,暂停其手术。

5体会

5.1加強宣传与培训 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在实施前和开始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讲解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使用方法及实施操作流程,做到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全体参与,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5.2落实每个环节,责任到人,惩罚分明。小组核对是手术核对制度的创新点[5]。核查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用清晰的语言报告其核查结果,不能以沉默来表示默认。如果出现患者的资料不齐或核查过程中有异议现象,核查流程暂时终止,直到问题解决。在麻醉实施前的核查环节中,强调患者的参与[6]。

5.3严格遵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7]。我院建立了腕带标识制度与操作流程,新病人入院后由病房护士按规定填写腕带上患者的信息(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并佩带于患者手腕。对于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一种方法。

5.4认真落实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部位识别差错。我院根据卫生部《2008-2009年全国医院患者安全目标》[8],制定了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一般在术前一天做好患者的手术部位标识,必须在患者体表用专用标记笔统一标识,标记号用〈横线〉或〈曲线〉标注手术部位、切口位置。以下手术必须标识:具有左右侧的组织、器官的手术;四肢手术和手指、脚趾的手术;有多面的手术如脊柱。中国医院协会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都将保障手术安全作为重点内容,并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使用[9]。2010年5月我院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至今,已实施近12000例手术,无一例错误手术发生。通过落实手术安全核查表确认制度,强化了手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保证了患者的。

参考文献

[1] [8]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吉善,张振伟.实施安全核查,降低手术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6.

[3] 马金红,付玲玲.有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6(26):435-436.

[4] [5]陈肖敏,周敏燕,童彬.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对制在我院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43):337-338.

[6] Forstneger M.JCAHO officials provide guidance on new patient safety goals[J].Biomed Instrum Technol,2005,39,(1):39-40.

[7] 卫生部.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2008,5,12.

[8] 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 王吉善,张振伟.《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2-3.

手术安全核查单选 篇4

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什么时间颁布实施的?(A)

A.2010年03月17日

B.2010年03月27日

C.2011年03月17日 D.2011年03月27日 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需护士勾画填写的第三项内容是什么?(D)

A.手术用物清点 B.手术方式确认 C.手术标本确认 D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 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需护士勾画填写的第七项内容是什么?(B)

A.皮肤是否完整 B.各种管路 C.手术标本确认 D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 4.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几年?(B)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D)

A.手术室负责人 B.麻醉科负责人 C.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 D.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

6.麻醉实施前需对患者实施安全核查的内容正确的是(D)

A.手术方式、静脉通道建立情况、引流管 B.皮肤是否完整、知情同意情况、手术物品准备情况 C.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物品准备情况 D.术野皮肤准备、麻醉安全检查、术前备血

7.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D)共同核查。

A.手术室护士 B.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 C.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 D.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

8.麻醉实施前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核查的内容相同的是(C)A.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皮肤是否完整、手术方式 B.姓名、性别、年龄、皮肤是否完整、手术方式 C.姓名、性别、年龄、皮肤是否完整 D..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

9.手术安全核查由()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A.手术医师或手术室护士 B.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 C.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 D.麻醉医师或手术室护士

10.«手术安全核查表»需护士填写的内容顺序依次是(B)

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确认;手术用物清点;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皮肤是否完整;手术标本确认;各种管路;患者去向。

B.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确认;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手术用物清点;手术标本确认;皮肤是否完整;各种管路;患者去向。

C.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用物清点;实际手术方式确认;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皮肤是否完整;手术标本确认;各种管路;患者去向。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5

对于医疗活动中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我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门诊手术室以患者的身份识别为切入点,围绕切入点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做好安全核查,确保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年2 月至 年3 月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 例,其中男29 例,女16 例; 年龄55 ~ 73 岁,平均( 67. 9±11. 1) 岁。对照组45 例其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58 ~ 77 岁,平均( 69. 1±10. 4)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 P>0. 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当采取体育锻炼及饮食疗法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身份识别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风险评估: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对存在高度危险及非常危险的患者应填写风险因素评估表,并采取预防措施。

1. 2. 2 身份识别: 术前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 在麻醉实施前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及手术方式等基本资料,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护士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明确手术分级管理,确认无误后开始手术。

1. 2. 3 术后干预: 手术结束时再次对患者身份进行确认。陪同患者进入观察室,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询问伤口愈合情况及饮食营养状况等,并叮嘱患者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1. 3 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比量表( VAS) 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应用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非常满意为2 分、基本满意为1 分、不满意为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 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 表示,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以P<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VAS 评分和FLACC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 及48h 的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 ; 研究组患者术后24h 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2. 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 8% ( 44 /45) ,对照组为88. 9%( 40 /45) 。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 621,P = 0. 038) 。

3 讨论

核查工作总结 篇6

购机补贴核查分成两大组,一组由区农机推广站三人核查中市办、宁老庄镇、行流镇、闻集镇共212户机手。一组由区农机监理站三人组成的,核查周棚办事处、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伍明镇共118户购机补贴机手。

两组核查人员公正、认真、热情、耐心的服务,得到购机补贴农户的好评,增近了干群关系。特别是提高了农户对国家惠农政策的认识,提高了农机手的农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对农业机械的保养、维护和管理常识。

购机补贴核查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核查宣传国家惠农大好政策,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科学种植,为农民节能增效、环保再利用,提高机械化水平,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扶持把好关,提高我们为农民的服务水平。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10月,随机调查本院200例手术,其中普外科手术40例,妇产科手术100例,脑外科手术20例,胸外科手术20例,肝胆外科手术20例。其中需要手术部位标识80例,手术时间均为55~220分钟。

1.2 方法

观察指标包括:核查人员到位情况及认识态度;执行环节规范化情况;医院重视度及管理情况;核查表记录情况;通过规范化核查杜绝差错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了专业培训、端正态度、提高监督力度等一系列防范对策。组织三方人员学习,实施对策,评价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

2 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三方人员存在思想不重视现象

2.1.1 手术医生。

核对时,手术医生迟到。80%的手术医生认为患者从入院至手术,手术医生与患者接触时间较长,病情掌握较全面,手术前一日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已经核对了病人身份和手术方式。因此,对三方共同核查表现在思想上不重视,认为三方共同核查是浪费时间,加上手术医生工作量大,尤其是上午手术,手术医生要忙于查房、换药等工作。因此核查时到位时间往往不准确。

2.1.2 麻醉医生。

80%的麻醉医生认为由于术前一天对手术患者进行了认真的访视,详细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麻醉前评估,手术当日又进行了麻醉谈话签字及对患者已经进行了一次核查。手术安全核查表与麻醉知情同意书及麻醉记录单存在重复性,核查单内容较多,书写比较繁杂,使得三方共同核查存在问题。20%的麻醉医生不愿担任主持工作,认为该项琐碎工作应该属于护士,因此存在抵触心理。

2.1.3 手术室护士。

从病人入手术室经过了术前准备室的护士核对,再经过巡回和洗手护士的核对,工作存在重复性,所以存在侥幸心理。有些年轻护士对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存在畏惧心理,不能与医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2.2 不按工作流程操作

在执行中发现由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因此三方核查者在核查时出现核查内容简化、提前或补签、漏填核查单上的内容、没有按制度要求进行边核对边填写,三方核查者各自为政,无团队意识。手术错误是手术室特有的严重差错事故之一。大量研究显示,手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或沟通不足是导致错误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2]。在检查中发现,10%的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存在记录单漏填及提前填写或缺项问题。

2.3 核对环节存在问题

麻醉开始前核对是指在手术前,三方人员对病人的身份、诊断和拟进行的手术进行核对,并确认已经获得该病人的病历信息、检验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知情同意书等有关材料。根据本院规定,所有手术都要进行术前核对,由主刀医生或病人治疗组的成员进行。在执行中,医务人员对术前及划皮前的核对较重视,忽视了术后病人的安全核对。在执行过程中对术前、术中、术后安全核查执行情况进行了比较:麻醉开始前、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后三方人员共同进行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分别为70%、65%和50%。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前未备血、术前准备不完善等术前准备缺陷等。

2.4 管理存在不足

由于制度实施初期,医院未对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检查及奖罚不明确,管理的领导未予重视,因此,执行力度不够。

3 防范对策及措施

3.1 专业培训

首先,医院下发文件,组织全员参与学习,加强宣传。手术患者的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涉及手术医生、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因此人员培训要全面。我院是由手术室牵头组织共同学习,并且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重要性、内容、方法等。将制度做成画报形式挂在手术室入口处方便医护人员观摩,将核查制度制成教学片(邀请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代表,现场演示,并请专业摄影师拍摄制成录像),对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进行培训,培训期间该教学片在手术室演示区视频循环播放,做到人人知晓,提高手术团队成员的执行力。

3.2 端正态度提高风险意识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改变三方以往的工作模式,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我们除了每年两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院内举办的防范医疗纠纷和法律知识讲座外,每季度会组织医护人员对医院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并学习如何预防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知识。使大家增加了法律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正确按工作流程执行。认真进行术前准备,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警和防范,降低手术中的风险。如预计术中出血量,可以进行术前备血等。三方共同核查,可以减少核对次数,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避免一些因沟通不到位的医患和护患纠纷问题。手术安全核对全过程环环相扣,需要成员间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密切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手术开始前,使三方核查者对患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沟通,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有了一个防范措施,降低了手术中和手术后一些并发症的风险。术后的核查有利于后序的治疗,使病人的治疗有个连续的过程,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保证病人安全,如病人的术后标本交接、管道交接等。

3.3 加强督促定期检查

我院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规定了手术科室、麻醉科和手术室的负责人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负责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核查中出现比例最高的问题进行质量追踪。医务科定期到手术室现场操作检查,随机测试。病案室定期检查病历。将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医院每季度对科室质量检查的内容,检查结果与科室考评分及奖金相关连,并且与个人晋升挂钩。考核扣分内容包括:核查时间以及手术医生到位情况,如连续3次以上迟到者予以公示;每月到相关手术科室随机抽考2人计算得分率。归档病历检查包括:缺安全核查表、每环节核查缺陷、非注册医生或护士签名,缺签名、核查内容不实、病历质量不真实记录等,均予以扣分。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不得提前填写表格。对核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公示,如手术部位未标识等。提高核查意识。通过建立职责分明的手术核对制度,不仅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4]。

4 小结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实施初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执行中发现一些术前准备不全、术中仪器故障、术后标本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实施了相应的对策,及时杜绝了差错的发生。我院通过2个月的执行过程后,正确执行率明显上升,无错误手术发生。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病历质量检查也明显进步,手术前准备缺陷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测评分也大幅上升。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手术室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还要有规范化的管理措施[4]。手术患者的安全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手术患者、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每一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5]。

参考文献

[1]Haynes.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Global Population[J].NEJM,2009,(1):14.

[2]李柳英,戴红霞,张石红.手术病人核对表在预防手术错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5):1294-1295.

[3]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6-197.

[4]王群英.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7(16)4:119.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8

【关键词】病人识别系统;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69-02

医疗安全的首要和核心目标是患者安全[1],而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存在较大的风险。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千万人因各种原因接受手术治疗,而其中每10人中就有1人遭遇过医疗损害[2]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632件危险事件中,手术部位错误竟占13.2%[3]。为此, WHO 2008年提出“安全手术,拯救生命”的患者安全行动口号。2010年3月卫生部出台“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表”,旨在规避手术风险,提升医疗质量。我院从2010年5月起,认真学习相关目标和制度,在原有手术查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流程

1.1 在手术病区的核查

1.1.1 术前访视时的首次核查 术前一日下午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重点了解患者科别、床号、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手术部位与标识、检查阳性结果、交叉配血情况、过敏史及静脉和营养情况等。认真填写术前访视登记表,并签全名。

1.1.2 接患者时的第二次核对 手术当日持手术通知单和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病人身份、腕带标识、术前准备情况,并检查皮肤是否完整、备血、术中带药、影像资料准备情况。

1.2 在手术室的核查

1.2.1手术患者入准备室时的核查 手术日晨手术室护工将当日第一台次手术患者统一接到准备室,负责护士按手术间顺序逐一核对患者身份和手术信息。早交班后由各手术间巡回护士将自己的患者接入各自的手术间。

1.2.2 手术患者入手术间时的核查 患者被安置妥当,巡回护士再次核查患者身份和手术信息,意识不清和无自主能力者核查腕带信息,必要时与家属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1.2.3 麻醉实施前的核查 麻醉医生负责主持并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规定核查的内容逐一核查。最后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手术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查确认并签名。

1.2.4 安置手术体位前的核查 手术巡回护士负责主持。核查患者身份和手术相关信息,与洗手护士双方共同核查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缝线等手术用物的数目、性能,并签字。

1.2.5 手术开始前的核查 实施术前暂停时刻(Time Out)。即当病人躺在手术床上准备摆放手术体位或皮肤消毒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全部暂停手中一切工作,巡回护士核对病人的腕带,核对病历并大声读出病人的所有资料,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听到并回答“Yes”,确定无误三方签名后才能开始手术,。

1.2.5 手术结束关闭体腔前的核查 手术主刀医师宣布手术结束,准备关闭体腔,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核查手术所用物品,将核对结果告知手术医师,及时完成清点记录。手术医师读出实施手术的名称、部位及放置引流的情况,三方共同确认后签字。

1.2.6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核查 手术室护士主持并负责核查实际手术信息和患者身份信息,清点术中一切用物,检查引流管、皮肤受压情况、静脉通路、动脉测压、监测仪器线路等,确认手术标本和患者去向。

2 实施效果

我院作为苏北地区唯一部颁三级甲等医院和区域性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年手术量近25000人次。实施卫生部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两年来,通过多方密切合作,未发生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错误、用药和输血错误、物品清点错误、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错误,术中未发生压疮、坠床和管路脱落等事件,患者满意度97%。

3 讨论

3.1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障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使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4]。倡导手术安全核查,突显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关爱主题,通过实施手术团队的多次核查流程,层层把关,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3.2 手术安全核查增强了手术团队的凝聚和风险防范意识。

手术安全核查不仅能有效保障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还能促进手术成员团队间的有效沟通,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5-6]。手术安全核查通过多方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安全核查的顺利进行,从而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

3.3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实施人员重视程度不够,主刀医师不能如期到位,麻醉医师认为三方查对与以往麻醉查对为重复劳动等原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实施中一度遇到阻碍或流于形式,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查对,患者安全面临隐患。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落实。

3.3.1 根据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我院实施的情况及相关文献报道,实施三方人员在对安全核查表推行背景、实施必要性及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认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7],在手术安全核查执行中表现出被动、盲从。首先应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宣传,如在院周会和科务会上宣讲核查制度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法,举证以往院内、外由于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所致的手术事故。医务处牵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安全核查制度的顺利实施。

3.3.2 落实主刀医师到室时间考评制度,医务处加强检查。由医务处统一制作“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核查表”,每天巡回护士进行记录,对非紧急情况(如抢救病人)迟到的手术医师医务处给予点名批评和经济处罚,改变了以往由于手术医师同时兼有教学、查房、换药、病情处理等工作,无限拖延入室时间的状况,使手术医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从时间上保证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实。

3.3.3 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室的管理者应与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以手术患者的安全为核心目标,做好安全核查制度的组织、引导和实施,及时干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初期,存在记录先于核查、核查不全面及手术结束后统一补记等现象,使得安全核查流于形式。巡回护士应把好各关查对,并负责核查表的记录、签名工作,护士长做好督查和管理工作,并将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医务处和护理部。通过层层把关,使得安全核查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

[2] 马金红,付玲玲.有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6):435-436.

[3] 周大春,陈肖敏,赵彩莲,等.医疗活动中的人为错误及其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4):231-234.

[4] 柳瑾.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90-91

[5] 王怡,段文利,黄宇光,等.推行《手术安全核查表》确保手术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4-6.

[6] Edna Z,Yossi N 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正确的部位【J】.麻醉与镇痛(中文版),2008(4):1-5.

社区低保入户核查总结 篇9

注重方式方法,提高入户效率。在入户核查中,核查小组以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听、看、访、聊家常等形式全面了解低保户具体情况,重点对9类低保户的家庭成员情况、健康情况、实际收入、住房情况以及就业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在确保“一个不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一个不错”。坚持“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把民政惠民资金落到需要的家庭,把群众的救命钱落实到人头上。

广泛宣传,严格政策。入户核查人员全面系统学习相关政策,做到熟知政策,融会贯通、灵活掌握12种低保认定条件和16类不得享受低保对象。利用居民微信群、宣传栏、信息报道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改变贫困户落后思想观念,坚定脱贫信心,激发致富动力。

低保入户核查工作总结 篇10

一、加强学习,重视业务素质提升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取得长足进步。为使自己在所从事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如鱼得水,我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政策法规,争取吃透政策,拿准政策,使自己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时、在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对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股长或同事请教。

二、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本人严于律己,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面对每月一次的城镇低保资金发放,从督促各乡镇报表到整理报表到调整报表到汇总报表到做各乡镇资金发放表到调整系统到做社会化发放到给财务报台账,每一环节都不能疏忽,乡镇上报该取消的必须取消,否则造成资金错误发放,追回资金困难重重;乡镇上报提高低保补差标准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不符合提标标准的及时与股长沟通;对每月发放失败的及时联系乡镇民政所,要求提供正确账号,确保资金及时发放,并及时更改系统及资金发放表帐号,避免下次发放再次失败。每月发放低保金时,还要与人社局保持沟通,请其提供当月退休的企业、机关退休人员名单,以进行信息比对,及时取消有退休人员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家庭的低保待遇。有时候,人社局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不在单位或者请假,我总是客客气气、不厌其烦的沟通,时间长了,工作人员即使不在单位,也能让同事把信息给我发过来,这样就确保了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放。

面对每月一次的电价补贴发放,我也是及时与电力局工作人员沟通。只要领导将低保、特困资金汇总表签完字,我就开具户数证明,做好电价补贴资金发放备案表,并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告知电力局小杨来取证明,并给其发送备案表。待电力局将电价补贴资金汇过来时,我又及时与财务小胡联系,小胡发现汇款资金到账,我就做资金汇总表及社会化发放。为避免有有错误账号发放失败,每次做社会化发放时我都是从系统中导出最新的资金发放表。

面对每一个来访电话或者每一个来访群众,我都耐心解答,诚心帮助,力所能及地缓解其困难。有些老年来访者,对低保金、特困供养资金不明白,发了说没发,领了说没领,还有的一身臭味,我把他想象成我的老人,我总是耐心地对着打印出的流水给其解释,直到他听明白为止;对身体虚弱或者情绪激动的,赶忙找椅子让其坐下,并倒杯水,缓和情绪。有些中年来访者,年龄与我相仿,但身患重病、两个孩子还上学,我总是深深地同情,把相关的低保政策、医疗救助政策、临时救助政策、福彩助学政策都一一告知,来访人说自己文化低,听不明白,我便把救助政策和申请部门写在纸上,让其满意而归。有些少年来访者,小小年纪失去父母,但成绩优异,我把他想象成我的孩子,告知其助学政策,并鼓励他好好面对生活。面对精神不太好的来访者,我也会跟他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其焦躁的情绪。总之,我尽力让每一位来访者满意而归。

三、团结协作,与同事取长补短

本人虽能力有限,但充分认识到能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是一种缘分,总是力所能及地协助同事完成工作。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细心观察,努力发觉每位同事的优点,艳艳的冷静睿智,军军的钻研进取,彭彭的谦逊和善,萍萍的诚恳助人,小闫的热心善良,明铭的干练敏捷,璇儿的勤奋务实,都是我要吸纳的资源。

四、勇于担当,抓好妇联工作

本人作为妇联主任,积极完成上级妇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20xx年,协助妇联完成申请大病救助人员的低保、特困身份认定工作。

手术安全核查总结 篇11

关键词:国际医疗认证委员会标准,患儿,交接,核查

国际医疗认证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 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标准, JCI工作的中心是病人安全, JCI通过提供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和程序, 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尤其是有关病人安全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标准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套行动框架, 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和确保病人在医疗机构获得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和其他所需的服务[1]。JCI标准的六大安全目标之一是确保正确的手术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 这也是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理念之一[2]。因此, 我院在通过JCI认证后, 不仅使医护质量、病人安全和服务品质得以持续改进, 而且结合JCI标准构架成具有妇儿专业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结合我院手术室小儿病人护理实际情况, 通过应用JCI标准指导, 进一步细化完善“手术患儿交接核查的安全管理”这一具体问题, 并从根本上杜绝其潜在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1 实施JCI标准前手术患儿交接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实施JCI标准前手术患儿交接管理情况实施JCI标准前, 手术患儿交接一般是巡回护士询问医生手术接台患儿的床号, 直接打电话至病房护士站, 让护士将患儿送至手术室病人缓冲区, 再由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一起将患儿接到手术间实施麻醉。手术医生到来时简单和巡回护士核对一下, 然后进行手术。

1.2 实施JCI标准前手术患儿交接存在的问题手术相关信息不明确:由于没有预先把手术病人信息打印出来, 口头询问手术医生接台的顺序, 手术医生可能会将病人的床号、姓名、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张冠李戴, 导致病房护士把错误的病人送到手术室。错误应对机制冗余: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核对发现信息不相符, 再把病人送返病房, 因而耽误了手术的进度, 违反了人性化护理原则, 又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投诉,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1.3 实施JCI标准前手术患儿交接潜在的风险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 同时为防止患儿恐惧哭闹, 麻醉医生在病人缓冲区转运患儿前会给予镇静药物, 因此患儿麻醉前就已经处于意识消失状态, 而医护人员不能通过与其交流确定手术部位。实施JCI标准前手术病人没有手术部位标识, 只是巡回护士单纯和手术医生核对手术同意书来确认, 如果患儿进行的手术部位涉及左侧或右侧或是双侧时, 由于核对不清有可能引发重大医疗事故。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回顾分析1995年—2008年的5 623件手术危险事件中发现, “手术部位错误”占13.2%, 高居榜首[3]。

2 按JCI标准规范管理手术患儿交接核查的安全办法

2.1 完善术前访视中的核查内容为了加强手术患儿的安全核查, 在手术前1d规定巡回护士必须到病房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是核查患儿的名字、住院号、手术名称、过敏史, 了解既往疾病和手术史, 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术前要求, 患儿及家属在手术前需要怎样配合医生、护士, 评估患儿的心理状况并做适当的心理疏导, 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因为访视巡回护士对患儿已经有初步的印象, 在手术当天核查时就增加了一个安全环节。

2.2 制定规范管理手术患儿的文件鉴于实施JCI标准前手术患儿交接和核查流程存在的问题, 我院按JCI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 文件明确手术病人在病房、手术室、术毕回科室3个环节如何交接。同时制定了《手术安全核查表》在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手术前、术毕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三方进行手术安全核查, 确保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织学习文件, 不定期抽查考核,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2.3 JCI标准规范管理下手术患儿安全交接核对的临床应用流程

2.3.1 手术部位的标识与核对按照JCI标准管理规范制定了《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当日择期或是急诊手术, 医生须在术前先发送手术通知单, 凡涉及双侧手术部位、腹部正中切口、有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独一无二的器官, 但与正常解剖位置相反, 需要穿刺的手术, 术前1d家属、主管护士在场, 由主管医士使用对皮肤无损伤的, 不留永久痕迹的蓝色标记笔, 用“yes”符号标记对患儿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 三方共同确认手术部位。

2.3.2 手术患儿的交接与转运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交接时, 需确认患儿 (姓名、住院号、手术部位正确、手术名称正确) 请家属说出患儿的姓名、住院号、医生欲行手术的部位, 确认手术部位标记正确;资料不完整时联络医生, 完成手术安全核查单及手术部位标记, 并记录 (签字确认) 。《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上核查的内容包括6 方面。① 身份核对:核对患儿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是否与手腕带、病历上的信息一致;②手术名称:该患儿需要进行的手术;③麻醉方式:手术时是进行全身麻醉、腰部麻醉还是局部浸润麻醉;④术前准备:皮肤准备、禁食、灌肠、皮试、知情同意书 (包括手术、麻醉、输血同意书) 、检查结果 (血常规血型、凝血4项、输血前4 项、交叉配血、X-ray心电图) 、有无手术标记;术前用药;⑤ 物品交接:包括病历、X-ray心电图、CT片、核磁片、药物、血制品及病人随身无法脱下的物品如戒指手镯等物品;⑥患儿的基本情况:意识、生命体征、皮肤的完整性、是否留有管道及管道是否通畅。以上信息两者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处签名确认。当患儿安全护送到手术室, 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起再次共同核对以上6项内容后, 送至手术间进行术前的诱导麻醉。如果患儿没有标识手术部位, 手术室护士禁止接其进入手术室。

2.3.3 患儿手术前后的核对与再确认按JCI标准规范管理手术病人安全, 制定了 《手术安全核查表》。表格要求实施麻醉前要停止所有工作, 麻醉医生主持, 至少要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共同按 《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病人身份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病人过敏史、抗生素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手术开始前Time out, 美国手术室护士学会 (AORN) 有关手术病人提高病患识别正确性的最新观念为 “确认时刻”, 即Time out。切皮前核对是JCI评审中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手术及所有侵入性操作前均应按照JCI标准要求及手术室安全制度执行Time out。Time out由巡回护士拿《手术安全核查表》核对姓名、手术操作名称、手术操作部位, 然后和手术团队全体成员一起, 按安全核对清单中所要求的核对内容逐项以询问的方式核对, 并记录;麻醉师主要核对病人手腕带, 应答手术病人姓名、住院号;手术医生应答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确认手术标记, 预计手术时间及失血量, 特殊的手术器械准备;器械护士应答手术设备、器械耗材的准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情况, 并确认风险预警内容。术毕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巡回护士逐项大声读出《手术安全核查表》病人离开手术前的核查内容, 手术团队成员共同确认病人身份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实际手术方式及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 清点手术用物, 确认手术标本, 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 确认病人去向等内容。手术团队成员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整体实施流程见图1。

3 改进管理办法及实施后的效果

3.1 规范了患儿安全交接及手术前后核对的流程按照JCI标准规范, 制定了手术病人护理交接单和手术核查表, JCI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医疗质量与安全”, 这2个表格也是对JCI标准核心精神的体现[4]。它规范了交接和核查患儿的流程, 误接患儿的事件为零, 手术差错事件为零。严格的交接和核查制度得到各个临床科室和手术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患儿及其家长的高度评价, 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3.2 杜绝了患儿交接及手术前后核查流程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由于接患儿时需多重核对, 在电话通知时可能没有及时接通电话, 或是在接患儿时需等电梯, 这中间增加了等候环节, 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有可能造成接台空窗期, 工作效率可能有一定的降低。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比原先计划提前10 min通知前台护士上去接患儿, 患儿到手术室后由麻醉诱导间负责术前的诱导工作, 等上台手术术毕后手术间的护士、麻醉医生直接与诱导室的麻醉医生护士核对病人信息无误后接进手术间, 缩短了麻醉诱导时间, 手术医生洗手后三方进行手术开始前Time-out, 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接台率, 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

4 体会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较大的风险之一, 在手术室中发生的几率不高, 但其后果特别严重, 一旦发生就会对医务人员和病人产生巨大影响[5,6]。为了规范管理手术患儿的安全, 我院建立了基于JCI标准的PDCA循环管理, 按JCI标准规范管理手术患儿的交接和核查制度, 以持续改进为基础, 通过自查与督查相结合, 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横向检查和纵向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明显提高了执行的力度[7], 显著改善了对术前手术患儿的安全管理。同时也贯彻了持续改进的理念, 在其他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也增强了交接和核查的安全意识。因此,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可保证患儿顺利度过手术期, 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我科自2012年以来开展JCI标准下的手术安全管理, 深刻体会到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它不仅确保了手术患儿的安全, 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成为指导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

[1]Lim SL, Ng SC, Lye J, et al.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nutrition screening through a serie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s[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 2014, 40 (4) :178-186.

[2]赵柏松, 孟凌新.麻醉后恢复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3, 27 (3B) :745-746.

[3]周大春, 陈肖敏, 赵彩莲, 等.医疗活动中的人为错误及其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9, 25 (4) :231-234.

[4]倪英, 尉晨, 王眣丽, 等.基于JCI标准流程管理在老年病人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7C) :1907-1908.

[5]文佳, 夏晨立.手术前多重确认制度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0, 15 (2) :7-8.

[6]Reuther F.Avoidance of wrong site surgery.Experiences by the introduction of measures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patient safety in a surgical casualty hospital[J].Unfallchirurg, 2009, 112 (7) :675-678.

上一篇:大学毕业季文章散文:匆匆那年下一篇:施工电梯安全检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