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2024-05-07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共11篇)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1

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用全面思考问题的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把和谐社会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正确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

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一,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其二,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我国的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并且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其三,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创建精神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建设精神文明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持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和稳定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者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可以说,处理好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持。

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涉及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而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主义主张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上遵循公平与公正的规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或者说,公平与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是秩序、法律和道德。在文明社会里,社会系统各要素都按着一定秩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有序地运转。维系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这种种秩序就像社会机器上各司其职的螺丝钉一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制定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于对法律的遵循。维持秩序的不仅有法律,还有道德。对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央在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提出以德治国,就是对法治、德治相互作用的强调,是对二者对社会秩序及公众利益保障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2

随着人类产生, 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应运而生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 这一矛盾也不断加深了, 特别是科技革命以后到现代社会, 矛盾表现更为明显。看似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充分, 加之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的限制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异化, 进而给世人造成了科学技术是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加深的罪魁祸首的印象。

一方面, 从实践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 这种能力的提高势必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程度,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明显了。我们知道, 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了改造自然的方法,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的。没有了科技的发展, 一切好的方法和手段都将失去其支撑、失去其基础。另一方面, 从认识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摸清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人服务, 同时, 科学技术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样可以更便于人们制定相应制度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

总之, 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 到目前为止来看, 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技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历史, 如果要摒弃科学技术那将意味着近千年的人类文明的基础将被否定, 这显然是偏激的, 也是倒退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离开科学技术也将是空谈。因此, 我们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矛盾, 靠道德

当前随着社会阶层的出现, 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 利益矛盾也随之扩大, 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些不良价值观指引下, 为一己私利, 做伤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 诚信和道德的缺失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1997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指出, 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 1995年是0.38, 到90年代为0.458, 另据有关数据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中国的基尼系数仍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 1999年为0.457, 2000年为0.458, 2001年为0.459, 2002年为0.460。学者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我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由此可见, 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 这引起广大处于中下层的社会成员的严重不满, 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出现逐渐增加的迹象, 严重践踏了社会公正。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 应当互谅互让、友好协商,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三、人与社会的矛盾, 靠法治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由此, 不难看出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 即法与利益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法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是维系某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从历史上来看, 一个国家基本的社会制度都是借助法的力量———法治, 即对破坏或颠覆社会制度的行为加以惩罚以此来维护这个制度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建设中, 法以保障基本人权和约束公共权力为价值追求, 为公共权力的获得、行使和运行确定基本的规则、程序, 建立和维护宪政构架下的社会制度以及由此达到社会的稳定———人与社会的和谐。

摘要:和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以及人自身和谐。矛盾主要是指辩证思维下的矛盾, 即对立统一。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就是要在实践中正确地处理这几对关系中的矛盾, 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推动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矛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玉平, 李晓元.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J].探索, 2010, (2) .

[2]张亚.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斗争形式[J].探索, 2010, (2) .

[3]樊文娥.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J].思想政治教育, 2010, (4) :49.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3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1如何理解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并不是消除了矛盾的社会。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社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然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样存在。和谐社会是使各种矛盾协调、平衡,让矛盾各方在不致引起冲突的限度内各得其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对立程度,使之良性运行的社会。矛盾与和谐好象是一个悖论,但其实是事物的辩证法。和谐是事物矛盾的统一性,当矛盾各方处于统一、平衡的时候,社会便显出和谐的状态。不和谐是矛盾的对立性,当矛盾各方的统一、平衡状态被打破,处于尖锐对立的时候,社会便显出不和谐的状态。永远的统一、平衡是不可能的,到一定时候,统一、平衡必然会被打破,而出现不统一,不平衡,这时候,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时候,就需要人们去努力,消除矛盾双方的;中突,使之重新统一、平衡,推动社会趋向更高层次的和谐。既然和谐是矛盾的统一,是以社会存在矛盾和对立为前提的,那么和谐的被打破,不和谐的出现,也是非常正常的。特别是我国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尤为突出,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等等。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发展,不和谐因素,必然大大增加,以至导致原有和谐的破坏。那么就需耍我们努力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重新寻求和谐。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辨证过程和必经之路,每一次和谐的打破和新的和谐的构建,都使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也都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2建设和谐社会。要特别处理好两种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因而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国社会的大量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他们义无返顾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去,发挥无限的创造性,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就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愉快,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在当前,要特别处理好公共用地需要和被拆迁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用地拆迁中,应该说大部分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且大部分的补偿是合理的。但毋庸讳言,有一些拆迁不是真正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是出于少数人利益的需要。比如说,有的房地产开发。为了共同利益,房地产商和政府官员勾结在一起,强行征用群众住房和土地,而且补偿极不合理,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致使群众不断上访,到处喊冤,造成社会动荡,产生了极为有害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对拆迁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下大力气加以整治,严格用地审批,凡不是出于真正公共利益需要的,一律不予批准。就是真正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也要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只有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一个个人心情舒畅的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处理好敌我矛盾。当前,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力量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仍很猖獗。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要尽量化解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的对立程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敌我矛盾。但是,对于敌我矛盾,最主要的还是要用专政的方法。因为这些社会主义的敌对力量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他们仇视、破坏社会主义,危害整个社会利益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对他们实行专政,进行严厉的打击,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刹住他们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所收敛,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如果对他们心慈手软,期望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能使他们更加猖狂,恣意危害社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对于可以化解的矛盾,我们应当尽量进行化解,使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或者降低矛盾的对立程度,给整个社会添加一些和谐的因素。

3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诸多利益主体的矛盾,国家公务员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私营企业主和员工之间,高收入的行业和一般行业之间,都存在着利益冲突。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村都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所有这一切,都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逐步解决这些利益矛盾,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使人人安居乐业,生活舒适,构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如果不发展经济,上述矛盾必然愈加尖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然得不到提高,那么社会就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和谐就无从实现。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是按科学发展观去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不管是上一个项目,还是制定一个政策,都要考虑到这二条。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经济发展起来,使国家富裕起来,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如果从个人利益出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顾客观实际,不顾资源环境,那样搞起来的东西只能是花架子。因为违背了经济规律,它必然无法实现其经济目的,同时也会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损害和破坏,最终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包括荣誉感和羞耻心两方面。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正确荣誉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有正确荣誉感的人,能够坚持事业重于荣誉的原则,把荣誉当作社会和人民对自己的鼓舞与鞭策,当作新的起跑线。羞耻心是荣辱观的另一个方面,只有真正做到耻辱之事不可为、羞耻之心不可无,才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既要调动人们的荣誉感,又要激发人们的羞耻心,才能使人们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价值取向。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就是要使“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赞扬和奖赏,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得到荣誉;就是要使“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指责和惩罚,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感到羞耻。这样,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道德价值导向明确,并长期坚持下去,人们的思想才能稳定,行为才有遵循,社会才能和谐。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大学生自己应当主动学习积极向上,提升自己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教师师德为导向,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带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师德建设;社会实践

胡锦涛总书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表达,是指

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的标杆。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遵循以下原则,采取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成为强音,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点滴做起的原则。应立足自身,注重言行,着眼养成,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团结互助为荣,就要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师长同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尊重和爱护他人。以诚实守信为荣,就要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以遵纪守法为荣,就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以艰苦奋斗为荣,就要培养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总之,要从点滴的养成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为人师表原则。除了在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外,教师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1],师德师风同样影响着校风学风。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行动说服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价值取向原则。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就业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增强,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上,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2]。先进文化成果引进的同时,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大量渗入,冲击着我国传统美德和荣辱观念。由于各种观念和信息鱼龙混杂,如果辨别力不强,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一些偏颇。这就要求我们在荣辱观教育中,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帮助他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以知荣明辱的价值取向,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四)典型引路原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是高校师生敬仰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是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把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传播到广大师生之中,变成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宣传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激励广大师生尊荣弃耻、见贤思齐,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

(五)系统性原则。家庭、学校、社会分别作为个体要履行其职责,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推进[3]。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其次要抓好学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首先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要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广大学生报国企业行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去,加强指导,积累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宣传荣辱观为导向,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报校刊、班会团会、讲座报告等形式,让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每一言行都无处不在地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通过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但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中华民族历来身体力行地倡导艰苦奋斗,但是报刊上展示各种奢侈生活方式的新闻、隐性的或显性的广告铺天盖地,豪华、顶级成为流行语,以致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中形成了以奢侈为荣的心态[4]。”这些现象对正在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发生了消极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5

我认为要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首先要了解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也就是说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下面具体阐述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其次我们应该了解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1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再次我们应该了解现在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不仅因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还因为我国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和谐之处。那么造成这些不和谐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社会不和谐的原因

造成我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因为过去强调的是斗争文化,不仅与天地斗,而且要与人斗。在这种情况下,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要时时刻刻的争斗,所以人们轻视了甚至可以说是无视公平与诚信,要知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人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业与政都需要人的支撑,人无信则业政都难兴。

二是因为计划经济留下的双轨制。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资源及产品的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而此种制度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农民了。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社会发展与存在的基础条件,农民的切实利益得不到满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

三是因为重青天,轻法制。这是封建思想的残余。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破解以下七方面的难题。

四.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破解的七方面难题:

一,理顺分配关系;二,解决就业难题;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五,畅通利益速求渠道;六,经济社会并重,克服发展短腿现象;七,把反腐制度落到实处,防止权利滥用。

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原则指导下怎样做呢?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及我们所需要的行动:

六大原则: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尊重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四,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协调力度与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科学,民主,依法)

我们所需要的行动:

(一)全面做好人口工作1.人口低生育水平;2.改善出生人口的素质和结构;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4.保障妇女儿童的利益.(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加大扶贫力度;5.扩大城市居民消费.(三)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2.加强法制和预防保健;3.加强中西药和医学科研;4.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四)加强公共安全建设1.增强防灾减灾能力;2.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保障饮食和用药的安全;4.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5.强化应急体系建设.(五)完善社会管理体制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规划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六.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一)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

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四)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6

所谓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 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 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它包括下述基本方法: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时性方法、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等。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整体性强,而且具有随机性、非线性、不稳定性、非平衡性和多种发展可能等特点,所以系统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 和谐社会。它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

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7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础

我国各民族之间问题主要是因为各民族间的民族差别而引起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 在一定范围内, 民族间的矛盾还因为历史原因, 宗教因素以及国际势力的干预等影响, 变成敌我性质的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 会导致一些民族政策跟不上或者某些地区的干部在民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当, 也会使非对抗性的民族问题转化为对抗性的民族问题,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提出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关系。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关系理论在中国又有了新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把为了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各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享受同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坚持以人为本, 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点和四个基本要求, 即一个根本点, 就是要把握好、实现好、维护好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各族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四个基本要求, 即民富、民智、民主、民安。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理论的新发展, 是我国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和制定正确民族政策的升华, 它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放在了统一层面没有任何的差异, 从而根本上消除了各民族在国家分配利益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今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科学依据

在中国多民族、多种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往往在资源上拥有优势条件;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 也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发达地区, 也落后于同一地区汉族聚居区。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覆盖率低;二是江河源头湖泊干涸, 水土流失严重;三是牧区草原退化速度加快;四是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五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具体表现在:一是城镇化率东部地区比西部民族地区高;二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产增加值比重比东部地区高得多;三是一产从业人员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西部地区高;四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比例关系, 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高。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政府强化对区域发展协调的指导, 在西部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 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大力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建设;三是下大力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不断提高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五是加大政策、体制支持力度。这样才能使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得到统一部署, 振兴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 使不同经济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挥作用。这将大大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使各民族走共同繁荣之路, 在共同繁荣之中调整和巩固民族关系。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 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 一直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突破口。他们利用所谓的“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以各种方式支持“东突”、“藏青会”等恐怖组织的活动。我周边国家出现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三蒙合一”、“大哈萨克主义”等思潮,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民族团结, 对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构成了新的挑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 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 对我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在这个阶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和谐因素。同时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才能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才能从合理解决目前存在的民族问题,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 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 不是抽象的理论, 而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法宝, 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才能更好的处理好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基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协调各民族之间矛盾和差异, 用持续, 协调发展观促使民族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科学的发展观,民族问题,和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五个统筹”部分.

[3]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8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主题

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之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全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研究“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必须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和主线。

一、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思想有益成份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在这一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去解决。进而,毛泽东明确提出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而这样一种政治局面,用今天和谐社会的观点看,不正是和谐的政治生活的完美写照吗?他所提出的达到这样一种政治局面的各种方针、政策,诸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不正是和谐社会在经济社会发展、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文学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生动演绎吗?可见,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结论和必然成果。

二、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看,正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和谐社会的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兼相爱”的和谐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贵和,即和谐;而要达到和谐,必须采取“中庸之道”,执两用中,在承认社会矛盾的基础上调和社会矛盾,由此,孔子反对“过”和“不及”两种不和谐的方法。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是建立在对立面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两端”或对立面,就无所谓和谐。和谐内在地包含矛盾和差别,是多样性和差别性的统一,它寻求个人心灵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及宇宙和谐,要求人们站在中的立场上使矛盾诸方协调、和谐、稳定、有序,和而不同。从和谐的观点来看,孤立的单一的因素不能构成完善的事物,只有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和谐,才能形成完美的事物,因此我们不能离开矛盾谈和谐。如果说矛盾是一分为二、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谐则是合二为一,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是化干戈为玉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这只是一种“应然”的状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绝对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定义更多地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结果的角度去界定的,而不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角度去界定的。如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2] 是一个使矛盾诸方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由相互斗争逐渐转向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使矛盾诸方由两败俱伤转为双赢共赢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拾遗补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显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继小康社会之后的一个更高目标,这既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目标,又是一次艰难跋涉的长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那么,如何才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因此,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又是其根本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4]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特别是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实际上是人民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条文化、法律化,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集大成,是一笔现成的方法典,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依法办事。只有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维持公平正义,而“公正即和谐。”道德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它是人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处理内部矛盾的道义根据,而且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以德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服人,而“美德即和谐。”其次,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综合适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再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公平正义,执两用中,切忌“过”和“不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和千篇一律。

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经济社会的运行做到安定有序。稳定是改革、发展、和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要保持稳定就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新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5]在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会日益显现,继续保持长时期高速发展的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不断增大,改革的阻力也会更大,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能否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如果我们政策把握得当,很好地解决了人民内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变风险为机遇,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就会成为泡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解决好这一课题,我们就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全过程中敢于承认矛盾,勇于正视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只有这样,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才可能由对立走向统一,由残缺走向完美,展现百花齐放、万家灯火的和谐美景。一言以蔽之,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课题,必须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

作者单位: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819

[2] [3] [4] 光明日报[j].2006-10-12.头版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4.81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9

要意义。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同以往相比,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社会矛盾也较为复杂和尖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解决,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达到安定有序的目的。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到“安定有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始终伴随着大量的思想是非问题。要看到,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国际战略格局的剧烈变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国家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思想反映,从而使思想领域的是非矛盾日趋增多和复杂化、新型化。这也就决定了解决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就是引导和帮助群众解决思想是非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自己作为群众向导的重大责任,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化,认真研究并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强化外部灌输与实行群众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与纠正不良思想倾向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教育同加强社会管理结合起来,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办法,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努力做到准确地把握民情民意,在顺利的条件下,注意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或听不进不同意见和建议;在不利的条件下的条件下,注意吃透情况,冷静分析,对事物的主流和本质做出正确判断,不为非主流的东西和假象所迷惑。

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到安定有序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群体结构发生新的分化组合,呈现出经济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这种变化使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格局,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矛盾日益显露和凸现出来,成为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我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源于实际利益问题,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处理好这些矛盾,最重要的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切实实地解决群众的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复杂化。在城市,我们要重点解决好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及市政建设改造涉及的居民搬迁问题;在农村,要着重解决好土地承包问题、农民负担问题、村级债务问题、民主选举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影响很大。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事业心、责任感,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能否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党,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这不仅因为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表现为领导和群众的矛盾;而且因为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处理,处理不好,最终也会表现为领导和群众的矛盾。从整体上讲,我们新

形势下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具有一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忽视政治学习,放松思想修养,公仆意识淡化;有的搞形式主义,不深入调查研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探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防范、应对、化解各类矛盾提供理论和对策支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善于处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复杂棘手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一切为了群众,才能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态度;只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找到妥善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防范、调节、控制矛盾的机制。能否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新形势下各项改革的进程,而且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事实上,许多地方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比较好,就是因为首先抓住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治理。因此,在那些干群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必须从治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入手。

四、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

对于人民内部的得失矛盾可用经济的方法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可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尽量不能让矛盾升级。譬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对于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处理得当,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加速经济发展;处理失当,则可能引发诸多政治矛盾、思想矛盾和社会矛盾,使矛盾越来越复杂化、尖锐化,甚至使矛盾的性质发生转化,从而影响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要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关键在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一条最重要的经验。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尽管表现形式激烈、尖锐,但从总体上讲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因此,我们对一般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立足于说服、教育、疏导、沟通,避免规模扩大、事态升级。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通过扎实有效、认真细致的工作,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非政治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努力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出现的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及早做好预案;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要冷静处理,切不可态度粗暴、简单从事,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造成更大范围内的损失。但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掌握主动,尽快控制住局面,选准时机,采取果断措施,孤立、打击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教育、争取一般参与的群众,及时制止事态的发展。保护公民利益免受侵害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五、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

曾庆红同志在《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每一种矛盾又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矛盾体系。社会差别问题、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问题、贫富差距和社会贫困问题、社会就业问题等等往往和群众的实际利益往往交织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在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突出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上寻求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坚持把根本性的途径、方法、措施和其他途径、方法、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行政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定要小心谨慎,努力把工作做细、做实,避免简单粗暴;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定要在严格把握法律界限的同时,努力掌握好政策尺度。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篇10

苏明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与重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很低,但近些年来,这一系数快速上升。这表明,在转型期,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一方面要考虑让全社会共同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现代化进程中妥善解决经济利益共享问题至关重要。实现利益共享可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而

利益不能共享则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拉丁美洲国家由于没有解决好社会利益共享问题而陷于发展陷阱。事实上,这类情况和问题并非拉丁美洲国家所独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伊朗巴列维王朝进行“白色革命”,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但由于没有处理好利益共享问题,造成悬殊的贫富分化,严重激化国内矛盾,最后导致巴列维王朝覆亡;印度人民党联盟在执政期间致力于经济改革,搞“计算机革命”,经济持续增长,但广大普通民众并没有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他们在2004年的大选中对人民党联盟投了反对票,导致人民党联盟黯然下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社会转型会引起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和利益矛盾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适度的利益分化对经济发展有刺激和推动作用,但过度的利益分化则会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利益鸿沟无法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厦也难以建立在利益严重失衡的基础之上。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及时化解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和失衡问题,消除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构建利益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体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利益共享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与各阶层间的利益均

衡,而公正与利益均衡要以利益共享为基础。构建利益共享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在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利益共享主要是针对利益过度分化而言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悬殊的利益差距和实现社会和谐,绝不是要搞平均主义。为社会和谐建立坚实的利益共享基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增强利益共享的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达成利益共享的社会共识。各社会阶层在利益共享方面缺乏基本共识,社会就无法实现和谐稳定,因为利益矛盾和冲突有可能导致社会丧失核心价值理念,出现“仇富”心理和“劫富济贫”等不良社会情绪。只有形成和牢固树立“利益共享则共荣,利益独占则俱损”的社会共识,各阶层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利益共享的和谐社会,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邻里关系、和谐的劳资关系,建成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校园、和谐社区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备坚实根基。

第二,提高化解社会利益冲突的能力。能不能实现利益共享与社会和谐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党和政府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利益冲突的整合能力,切实反映和兼顾好各方面利益。利益整合的前提是不同利益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出来,这样各类利益矛盾才能及时释放

出来,各利益主体才能进行自由博弈和充分妥协,各种利益冲突也才能尽早加以整合和化解。要通过高效能的利益整合,有效调控和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创建有效的利益共享平台。要实现利益共享,必须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密切关注社会公平,淡化和消除各种社会排斥,建立公正、开放、透明的竞争机制,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共享,必须关注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救济力度,为弱势群体搭建利益共享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第四,改革和调整失衡的利益格局。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利益分化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利益共享的根本途径。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推进制度创新,调整发展政策,妥善解决目前突出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权益受损、分配不公、行业垄断、权钱交易等发展难题,校正失衡的利益格局,解决利益格局失衡可能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篇11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60—0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文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这篇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及其贡献

(一)提出背景

从国际来看,苏共二十大采取不正常手法大反斯大林,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混乱。接着出现的波匈事件和铁托演说也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思考,由此产生出一连串的疑问和忧虑。从国内来看,1956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矛盾。在我国部分城市和乡村发生了少數人闹事的事件。在农村,不少地方发生了农民闹社事件;在城市,工厂的工人罢工、请愿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在一部分学校也发生了学生罢课请愿事件。这些事件,促使毛泽东对国际国内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主持起草《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国际范围内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

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一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新想法。1957年2月,他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作了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此后,通过开座谈会、听取思想汇报等各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及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地多次讲话,进一步阐发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回到北京后,他对《人民日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宣传上的滞后提出了批评,并亲自起草党内指示,要求了解各级干部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想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修改工作。从1957年4月24日到6月17日,历经13次修改,才最后定稿。1957年6月19日,该文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1]

(二)理论贡献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哲学依据。由于历史的局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作过系统的论述。斯大林晚年还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从而“误入歧途”。该文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与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区别。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样就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找到了动力源泉,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

同时,把工人阶级和民族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这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合理解释。关于资产阶级,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赎买的方法对待,但他从没把其当作人民。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国情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定为人民内部矛盾,这在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是没有先例的。它指导我们顺利地完成消灭作为阶级的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任务。

二、毛泽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失误原因分析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集国内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之大成,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但最终发生了像十年“文革”那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社会动乱,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由各种矛盾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关于矛盾问题的阐述,但还是缺乏对整体矛盾的梳理。在这篇著作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他后来又没有坚持正确的理论,在反右扩大化以后,他的认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左”的错误。党的八届三种全会上,毛泽东基本上否定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提出与之完全不同的表述,他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实践中阶级斗争扩大化,而阶级斗争扩大化,又必然导致我们党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这是导致毛泽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失误的最直接的实践原因。

其次,体制缺失,轻视民主法制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民主应该首先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但是毛泽东却认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2]“民主”仅仅是达到“集中”和实行“专政”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就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与此相关,毛泽东还忽视法制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大作用,最后发生了10年“文革”这样严重混淆两类性质矛盾的全局性错误。[3]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一)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4]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良性运行的矛盾运动往往会使社会具有活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今天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与差异的绝对统一,而是有矛盾的对立的统一。换句话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的矛盾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理性正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存在,科学地分析矛盾的成因,找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建立完善的处理矛盾机制,推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正如胡锦涛所说:“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和机制。”[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分析新时期下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矛盾性的客观反映,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这一命题相比,新时期下人民内部的矛盾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复杂性。在经济领域主要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以及部门行业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不同领域内的矛盾具有物质利益冲突成为矛盾的集中体现、矛盾显现的方式尖锐和激烈、矛盾错综复杂、处理难度逐步增大等新的特点。[6]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所有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对于这些我们应有一个基本的清醒认识。所以,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民主和法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法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在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轨时期,有效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更需要有制度保障。邓小平反复强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既要靠民主,也要靠法制。目前最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经济利益引起的社会利益性矛盾,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完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把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节制度化,纳入法律轨道。这样,社会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会团结和谐。

(四)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得到解决。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这是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依据。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相适应。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因此要继续深化改革,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建立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机制,减少矛盾产生的诱因并有效地化解,使利益格局更加合理,保证社会发展的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是改革的内容也是改革的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无论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的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多理论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代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逢先知,李捷.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诞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形成过程(上)[J].党的文献,2002,(04).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1-772.

[3]杨清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探索[J].學习论坛,2006,(09).

[4]吴冷西.亿毛泽东[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128.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N].人民日报(第一版),2005-06-27.

上一篇:李贺古诗下一篇: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