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2024-06-08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通用15篇)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1

共建绿色家园

近期,浮来山镇中心小学根据莒县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印发的《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经过近阶段的治理,已初见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做好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学校制定整治方案,明确管理目标,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且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宣传、检查等各项职责。

二、广泛宣传,抓好结合。学校把宣传教育贯穿于综合整治工作的始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形式,将综合治理的意义,工作中的典型报道宣传出去,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组织师生对校园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确保学生有一个清新怡然的学习场所。

四、强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倡导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推进整洁和谐校园的创建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2

同时必须看到, 我们还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生态建设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环保的压力继续增大, 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美丽家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 环境保护工作者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 坚持生态立国战略, 强力推进区域转型升级, 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措施, 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

1 要着力于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重眼前、轻长远的传统发展模式, 着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循环经济推动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抓好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 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功能区。以淘汰落后产能倒逼转型, 大力抓好电力、钢铁、焦化等行业的整治。推进清洁生产, 严格实施环保审批总量削减替代制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 提高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要着力于提升优化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成果。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当作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大事, 坚决做到“三个并举”: (1) 控增量与减排放并举。牢牢把住项目环评关,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 并加大对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 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2) 城市与农村并举。既要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又要加快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工作, 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 保护与修复并举。切实加强对水源、森林、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严格控制各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 并持续推进河道整治、生态功能区划、废弃矿山复绿等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步伐, 还人民群众一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

3 要着力于加强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事关百姓健康, 事关经济发展, 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当前, 我国特别是我们山西环境安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必须时刻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 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抓环境安全。切实提高防范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 加强环境隐患排查, 做到“监管无盲区、排查无死角、隐患早排除、事故零发生”, 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内容”和“关键岗位、关键设备”的检查力度, 要强化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追究机制, 落实好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 加大应急处理能力, 做到常备不懈, 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 严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防止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环境危害, 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万无一失。

4 要着力于构筑绿色屏障

建好绿水青山, 就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目前, 我国特别是山西荒山峻岭还很多, 一定要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 植树造林, 绿化荒山, 力争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加大城市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力度, 确保国土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5 要着力于培育生态文化

大力营造生态文明的创建氛围。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在全社会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形成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 普及生态文化知识, 扩大生态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 培育和引导生态绿色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自觉节俭消费, 崇尚绿色生活, 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加大政策研究和监督检查力度, 注重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热情, 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共同责任和共同行动。

保护森林资源 共建绿色家园 篇3

摘要: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

关键词:保护森林 建设家园

0 引言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林业来说,首先是保护好森林资源,第二是科学规划和布局,合理经营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加强木材的综合利用和林地的综合利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提倡节约消费,加强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是我个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点浅见,如下:

1 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

1.1 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补偿金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这对林区的百姓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祖祖辈辈习惯上山砍树,不习惯搞综合开发和林木深加工,因此乱砍乱伐根本没有羞辱感,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山上的森林不只是“祖先”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水土流失就会日益严重,就会发生洪涝灾害,就会留给我们惨痛的历史甚至生命的代价。

1.2 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严格执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坚决制止乱排乱放、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林地、绿地的现象,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 要深入村屯、副业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真正从源头上做工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发展。只有通过宣传学习法律法规,转变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认识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破坏森林资源的

违法行为,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4 是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只有加大对林场护林站点、护林道路、交通工具、护林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解决林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环境差、护林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才能把护林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科学保护,才能确保森保工程成效。

1.5 要大力发展林区后续产业,才能确保林区又好又快发展。林区后续产业开发进度缓慢,产业规模不大,自营经济等年收入只能维持职工工资及其他日常费用开支。

1.6 是以资源为依托,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是林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不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林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不重视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林业产业建设必须在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山地、林地、树种和劳动资源,积极培育和壮大林业产业。

2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

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提升森林资源储备和促进生态修复为主的林业工程项目。大力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尽快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

3 对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一些地方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

养水源、繁衍物种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

4 调和关系,和谐发展

有效调和“生态与生存”、“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对立关系,实现“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村增产、农民增收”这一和谐发展目标,积极引进一批适宜当地发展的林业特色经济产业项目,帮助林区群众培植多元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5 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既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培育,又可对林木进行适度的间伐和择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林间资源。

6 加强对森防工作的领导,充实和健全各级森防组织机构,实行各级领导负责制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跟踪考察、奖惩兑现等条例措施,进一步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加大了对林内火源的监控力度。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强化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结合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完善扑火预案,备足扑火物质,专业扑火队伍24小时待命,要加大巡查力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有火情及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7 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作

抓住有利时机,把造林绿化工作落实好、完成好。加快造林绿化进度,继续抓好抗旱浇水工作,绿化工程所栽植苗木,要确保栽后3天内浇足定根水。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快绿化进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绿化任务;抓好义务植树工作,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意义,组织营造“青年林”“妇女林”来提高义务植树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植树造林工作的认识。继续抓营造林后续管理,巩固造林成果;按照“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切实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加大对造林地的管护,实行责任制,使管护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造林地补植,对存活率低的地块组织补植;狠抓幼林抚育做好灌溉、除草、松土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促进幼林生长。“三分造、七分管”说的就是要重视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林业生产力,最终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但由于生境的异质性,使造林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开展造林区划、林业区划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气候区划,这些成果无疑将对分区指导起到重大作用。建立乔灌草立体配置、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篇4

引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因此,必须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也是当务之急。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实现绿色和谐家园,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四个:

1、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动物世界》里面就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识,它们总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在的,这就叫平衡。如果我们把食肉动物都消灭掉,把老虎、豹子、狮子都消灭。那么食草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繁殖,它们要吃大量的草,会把草原吃光,吃得没有草吃了,结果食草动物自己也就无法生存了,这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它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结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信息的传递畅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问题很多,比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等。

森林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世界上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我国近10年来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就达18种,受到灭绝威胁的野生动物达近千种。现在全球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达5000种,导致与之相关联的4万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生命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就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千千万万的植物、动物组成了金字塔塔身,塔身受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2、环境污染严重

说到环境污染,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体会,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污染的情况。比方说汽车从我们身边开过,会扬起灰尘,汽车还排放尾气,这就是一种空气污染。还有许多工厂都要排放废水,工厂生产需要使用干净的水,这些干净的水经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水里边加进了许多污染物质,变成了废水,工厂再把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里去,就会污染河流、水渠、湖泊、水库,甚至是大海,这就是水污染。我们生活中也产生许多废渣,我们叫它生活垃圾。

环境污染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约占三分之一,受到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各占三分之一。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现在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2001年),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

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有227亿吨,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1万吨,烟尘217万吨。

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现在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2001年),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

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产生了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最可怕的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为农产品大量的是食品。这几年在我国就出现了几起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食油的典型案件。当然农业污染最普遍的是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我们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在身体内富集,危害我们的健康。最可怕的还有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造成富集,长时期地积累在植物中和生物体内,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农业污染还通过土壤、废水、固体废物大面积地污染空气和水域,治理起来有更大的难度。

3、保护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长江、黄河,有丰富的资源,我国资源的总量,在许多方面都排在世界的前。但是,如果把这些资源除以13亿人口,人均所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比如淡水资源,我国拥有地面水稳定径流量2.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有2015立方米,排到了世界第88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还有其他自然资源也是这样,我国人均耕地占用量只世界人均量的27%,我国用占世界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也许同学们会问:现在我们地球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能不能把人类送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呢?同学们展开幻想的翅膀,去进行大胆地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科学地看待这个现实。虽然我国把杨利伟送到了太空,人类的足迹也踏上的月球(美国已成功登)。最近美国又把机器人送上了火星。但是,就目前我们目前获得的资料,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星球适宜人居住,月球上没有水,火星上现在也没有发现水。另外,如果今后真的发现某个星球适宜人类居住,如果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成本也实在太高,那也一定非常非常遥远,还没有我们今天保护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要合算得多。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现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三、怎样保护环境?

1、加速经济发展

让我们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人民富裕了,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投入生态建设。我们保护环境,是要创造现代生态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学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识,将来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2、防治污染

要防治污染 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

另一方面,我们要治理已经有的污染源

3、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1999年国家作出决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从2002年开始,国家又有计划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国家还进行了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现在,国家又在全国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的创建活动。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同样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等等。

4、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环境保护同样要严格依法办事。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是有法可依了,关键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环保工作区域大、工作繁重,执法不严的问题确实存在。从2003年开始总局、国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揭露了一批违法的环境案件,在电视上都暴了光,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要我们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管理,可以少花钱而控制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这个全局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全球的整体性,所以环境保护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定。联合国也设立了“环境规划署”这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全世界的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也参加这些协定的签订。

四、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同学们可能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样的口号: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也许要问:我是一个学生,我能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能!完全能!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爱护花草树木

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认识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爱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一种物种如果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现在的科学水平技术来说,想让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同学们要爱护鸟,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和有益天敌。

3、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方便,有许多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饭盒、筷子、方便袋、纸巾。一次性用品是一种对资源的很大浪费,也是对环境很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塑料制品,它们进入环境以后很难降解,在很长的时间对环境都有危害,据有关科学家测算,有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100年都有危害。其实,使用一次性用品也不卫生,有些一次性用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当遇到高温的时候它们更容易分解,进入我们人体。所以我们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厉行节约

资源紧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实际上就是节省了资源。例如,纸是用木料制成纸浆做成的,我们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森林。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6、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7、向有关部门检举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提倡当面指责)。

8、刻苦学习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准备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结束语

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演讲稿 篇5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环境孕育着新的生命,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给我们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还会陶冶我们的情操。山青水绿,碧海蓝天;春赏草长莺飞,秋聆鸟语花香。这是人们一直期待的美好画面!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由于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增强;绿色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人类正在做出各种努力,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设立为“世界环境日”,国家也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常抓不懈。当我们奔跑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间,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别踩我,我怕疼”……这些朴实而又温情的话语,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要爱护环境。

同学们,爱护环境,国家在行动,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虽然无法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首先从自己做起。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不随地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地,爱护树木等。

其次,劝诫身边的人爱护环境。在家,看见爸爸吸烟,我们可以友善地提醒他,吸烟污染空气;周末外出旅行,我们可以建议爸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在学校,有人乱丢垃圾,我们可以提醒他把垃圾捡起来丢垃圾桶;有人践踏草坪,我们可以真诚地告诉他花草也是有生命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环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的养成教育逐渐有了起色。三(2)班教室的地板特别干净,四(1)班每天中午放学后,学生能自觉地打扫教室卫生;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能够将垃圾分类,放置在对应的垃圾桶。但是,我们偶尔也会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二楼的垃圾桶旁边偶尔会有小部分垃圾没有找到自己的家,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手印、脚印……这说明,环境保护,我们任重而道远。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具有环保意识是现代文明人的标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时刻树立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多植树造林,自觉遵守各项环境法规。那么,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将会更蓝,身边的河水将会更清,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将会更加健康快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6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和无限乐趣。“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话题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清晨,当你跨入校园,会闻到花草树木的清香;步入公园,会看到清脆欲滴的草坪和微波荡漾的湖水;进入广场,会听到轻松悦耳的音乐。这些美好的环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新鲜的空气和快乐的感觉。这么美丽的环境得靠我们携手合作,来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才会坚持下去的。个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损坏。对于学生来说,要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小卫士。

现在,我们学校或社会中,不保护环境,破坏公物的人越来越多。在广场上,人们在喷泉里乱跑、甚至把垃圾就扔在喷泉里;在学校里,有的同学踩踏草坪;在教室里,有的同学在雪白雪白的墙壁上乱写乱画„„

大家心里应该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的。古人说:“人无德不立”。一个小学生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反映了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从大处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丽,为了使我们的孝义更加美丽。希望同学们作到:看见赃物捡起来,看见踩踏草坪的去阻止,不破坏公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单单有环保意识还不够,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做环境保护的主人。俗话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良好的环保的习惯,并非易事。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灵,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更美丽,大家才会更高兴,社会才会更美好,国家才会更强大!

绿色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 篇7

绿色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也开始大步提高, 同时出现了一些开发行为过度以及开发不合理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给我们人类居住的环境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温室效应等, 从而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因此, 在化学课堂的教学当中, 对学生展开环保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必须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同时也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

1 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

在化学的教学当中, 绿色化学的概念指的是借助新型的化学工业技术, 从根本上来杜绝和降低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对社会环境, 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

1.1 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环保理念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当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合理的渗透一些相关的环保理念。要告诉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作业时应该注意做到:第一, 在实验过程中, 如果碰到一些使用过的原材料, 一定要进行反复利用, 因为在不断的循环使用过程中, 可以减少一些化学原材料的成本。第二要注意尽最大可能降低一些排除的废弃物。第三, 对于一些不可再生或者不能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一定不要使用。第四, 对于一些可以重新加工的废弃物, 在化学实验当中可以考虑使用。

1.2 保证化学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当中, 一定要注意不断的给学生渗透环保理念, 因为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无形当中行成对环境的环保理念, 并且逐渐的行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作为社会当中的一份子, 学生一定要有时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感。所以在展开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工作时, 教师一定要严格的规范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要积极给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要注意以身作则。例如, 在化学实验课堂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的吸收实验过后所产生的一些废弃;在采取一些化学液体的过程中, 一定要防止药品的挥发和洒落等等。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就要给学生做一个学习的榜样, 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化学实验规范表率, 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绿色化学实验的意识。

1.3 合理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在化学实验课堂中, 一般所产生的化学物质都是一些有害物质, 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因此, 为了能够保证化学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教师应该注意要完善实验的操作方法, 以此来降低实验过后所产生的危害物质。例如, 在进行半微型实验时, 在保证实验安全性的前提之下, 要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一些药品的数量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能够安全的完成实验, 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 实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意义。

2 主张使用绿色化学原料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现有资源的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选择原材料问题时, 要积极的选择一些能够可再生的无毒害的原材料, 同时要保证原材料是安全的。比如, 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课堂上, 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来制定一些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原料的选取上, 积极选择一些毒害较低的原料。如在制取乙炔的化学实验时, 如果选择的原材料是天然气, 那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较低的费用和成本。

3 结语

化学虽然是一门比较基础性的学科, 但化学实验性是非常强的, 所以化学实验在对学生教学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开展绿色化学实验课堂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和杜绝一些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保护环境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从而把保护环境,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然后更好的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在绿色化学实验课堂当中,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的寻找一些有效的环保措施, 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开展绿色化学实验, 从而实现最终的绿色环保目标。使得人类和自然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相处下去, 最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巧玲.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保定师专学报, 2011, (04) :56-59.

[2]孙小媛.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05) :34-38.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8

关键词:创建生态市;百姓;创造绿色环境

中图分类号: TU52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17-2

随着龙井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和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落幕,创建生态市已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在两会的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主要任务——紧持标本兼治,在改善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优化环境、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创建卫生城、园林城、生态城、双拥城,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创建生态宜居城市,这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龙井”、实现绿色崛起,通过走“規划引领+创建支撑”道路,打造生态、宜居的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

1 创建生态市的意义

创建生态市可以促进发展,拉动科技,提升城市竞争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发展难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创建生态市,在龙井市区域内能形成原生绿地、起伏山地、农田村庄典型的山水田园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围绕服务“自主创新”功能需求,打造人与山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的龙井新城,形成一条主轴,二大核心;一个经济开发区,多个园区;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的城市结构形态。

2 龙井市生态环境基本现状

龙井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全市土地面积为2208平方公里,行政区内2个街道,7个社区,7个乡(镇),65个村委员会。2013年龙井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财政收入增长10.1%,全市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2013年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PM10)年均值为0.058毫克/立方纳米、二氧化硫(SO2)年均值为0.015mg/Nm3、氮氧化物(NO2)年均值为0.026mg/Nm3,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海兰江石井断面高锰酸盐平均指数为4.14毫克/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城市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饮用水源水源地水质控制在三类水体以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

3 创建生态市工作成果

3.1 《龙井市生态市建设规划》颁布实施

2012年11月,《龙井市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专家组认证,并于2013年3月11日通过省环保厅审核,2013年5月29日市人大审核通过后予以颁布实施。

3.2 纳入绩效考核,促进生态建设工作

现阶段龙井市已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点工作内容,将工作完成情况与部门评先选优、领导干部职务晋升相挂钩;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相关单位落实、创建机构督促、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3.3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市容市貌发生明显变化

龙井市大力实施“亮绿美净硬”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创建以来,龙井市安装路灯1700基、庭院灯2100盏,新增绿地44.5公顷,完成梨花民俗广场和龙延广场绿化工程,启动海兰路两岸和东山公园绝对化工程,摊铺沥青路面15万平方米。总投资3.34亿元先后投入使用处理能力为2.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为150吨/日垃圾处理厂一座、热源建设和供热管网改造等工程。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程,拆并小锅炉,加快城房改造工程,改造市中心区域内火炕楼和平房。2013年龙井市全面完成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几年来,共拆除30多台小型供热锅炉,目前市中心区域内火炕楼和平房基本改造完毕。完成“暖房子”改造61万平方米,整治小区环境26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新建农村公路12公里,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3.4 生态示范创建成果显著

创建三年以来,龙井市7个乡镇65个行政村中的56个州级生态村获得州级生态村命名,各乡镇已达到申请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基本条件。三合镇三合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同时7个生态乡镇已全部编制完成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三合镇、德新级率先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三合镇于2013年4月18日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3年8月,开山屯镇、老头沟级、智新镇、东盛涌镇、白金乡5个乡镇经过艰辛的努力,顺利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并于10月18日获得省厅正式命名。

3.5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有序开展

2013年,龙井市被列为吉林省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建设54个饮用水围栏、54个饮用水源地标志、15个堆肥场、54个垃圾收集暂存分类站,购置垃圾运输54台、垃圾收集车(拖拉机)230台、垃圾箱2375个,钩铲车54台。垃圾运输车、钩铲车现已全部向各乡镇发放完毕。项目总投资额3185.05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环评、立项、选址、地勘等项目前期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土建工程也已于2013年9月全面竣工。

3.6 污染减排工作显著

创建以来,龙井市大气污染企业国电吉林龙华龙井热电厂关停,龙井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延边恒兴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已完成了农业源减排任务。

4 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部分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还不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生态创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条件制约。龙井市经济总量偏小,老污染企业的治理欠帐多,效果不明显,统筹发展与保护难度较大,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目前龙井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已完工,但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实现稳定运行,工业污染防治、推行清洁生产,企业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经济发展设施建设满后。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市建设目标残余同归,存在脱节现象,资金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龙井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后;农村环境污染凸显。一是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较低。三是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满后,管理欠缺,普及率不高。

5 创建生态市的对策

市区及乡镇主要街道应悬挂环保宣传的标语和设置橱窗,加大生态创建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理念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加大生态创建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理念在城市建设民展中的作用;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市建设相辅相成,两者有机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应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挤出部分资金投入生态市创建使用。龙井市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与生态市建设要求,指标相悖,生态市建设必须脱掉贫困的帽子。要高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各乡镇在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及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有待改进,提高秸秆的深度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充分利用各乡镇已建设的垃圾分类间,杜绝将收集的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填埋的情况发生。

加强生态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创。创建生态市,根本目的就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一个绿色、美丽、宜居、和谐的龙井新城,给龙井新城老百姓创造绿色环境。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全民全社会动员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投身生态市创建实践,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9

湿地指那些水陆交接的环境。一般来说,它包括清波荡漾的河流、烟波浩淼的湖泊、金黄无垠的田野、野生动物聚集的沼泽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了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人们长期以来对湿地进行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甚至是破坏,一些地方仍在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从而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表明,全球湿地消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就是捍卫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在我的家乡——高台,也有许多湿地资源,前几年像野鸭、天鹅一类的野生水鸟尽情的在那里嬉戏。后来,因为人们开垦荒地,使得湿地资源逐渐减少,它们再也不在这里生活了,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整治,那些野生水鸟又回到了这里,我们又能见到它们的嬉戏了。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作文 篇10

一棵大树下,坐着几个悠闲的人。这棵大树没有一片绿叶,树枝被锯掉了,整棵树只剩下树干。许多小鸟站在树上悲伤地鸣叫,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美丽的家园。除这大树外,其他的树都已经被砍光了,周围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一个个树桩。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几个人还能这样安心地看报纸、闲聊?我们这个绿色的地球,如果被砍光了树木,还能生机勃勃吗?若真的变成漫画里的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树木被砍光,引起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由于树木被砍光,动物失去了栖身之地;由于树木被砍光,氧气慢慢减少,二氧化碳变得越来越多……

树木对我们人类是很重要的,不仅绿化环境,还会防止水土流失等等。所以,砍光树木,对我们人类是有害而无益啊。砍光树木,则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啊。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我们应该边伐木边种树苗,这样树木不会被砍光;在春天的时候植树;在沙漠造林,在湖泊边植树;在大城市里种多一点花草树木,绿化环境,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看到有人乱砍伐树木,应上前阻止;看到有人乱破坏花草树木,也要上前阻止。不仅仅是阻止,还要告诉他们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道理,让他们今后能意识到,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浅谈绿色设计与环境保护 篇11

关键词:绿色设计;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44-02

一、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是从产业革命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许多发达国家普遍发生了因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大、情况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福利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其直接代价有两个:一是资源的消耗;二是环境的恶化。这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和副产品,也是环境与发展的“二难论”。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威胁,而更大的潜在威胁在于生存环境、全球环境逐渐恶化,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和后代的生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几大中心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并成为直接影响国家最高决策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二、绿色设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但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也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起来。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如化工生产过程排放的硫化氢、氮氧化物、氨等有害气体,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等)、废渣和废热等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同时也可能产生噪音、震动等来危害周围的环境。此外,工业产品用过之后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因此保护地球的绿色环境已成为世人注目的重点课题,也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设计界也在积极响应,以环保为主题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多,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正在改变着设计师的思维和观念。从而出现了设计新潮流——绿色设计。

三、绿色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从技术的视角出发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传统技术、灰色技术和绿色技术时代。其中绿色技术时代旨在改善因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而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各种手段的总和。绿色设计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是绿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绿色设计,就是保护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它是建立绿色产业的第一步。设计师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用“整体思维”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既要考虑新产品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又要想到产品失效后的出路。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广泛推广绿色设计,其深远的意义表现在:

1.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绿色设计的思想及其产品,使得人们在生活当中不但要追求物质文明,而且要追求生态文明,也就是具有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

2.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绿色设计要求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这就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运用绿色设计的思想所制造出的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绿色产品能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领域包括了清洁生产与环保产业,在这一领域的实施过程中,绿色设计可以大有作为。通过设计节能型、环保型的技术产品,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5.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发展绿色设计思想指导下的绿色产业的最大意义在于环境保护。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21世纪,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将是企业角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重要一环。绿色设计的地位与作用如图1所示:

四、绿色设计的环境保护作用

环境保护、区域发展需要各行业的不断努力。行业发展要有长远目标,必须考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污染排放破坏区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的生态平衡,也不能以行业的“掠夺性”利润去换取“社会的不经济性”。未来的绿色设计需要向真正的健康状态努力。具有绿色设计意识的设计者在工作中遵循着以下的观点:

1.慎重选择材料,放弃使用危害环境和难以回收的复合材料,使用无害于环境的材料。

2.采用省料、节能技术,尽量采用节能省料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减少对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产出、降低污染。

3.设计出容易拆卸的结构,选用易于分类回收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要设计出能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放弃对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及时向消费者提供纸袋或多次用布袋,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数量。

5.对居住区城乡景观的设计要有保护环境,增加舒适、优美的设计观念绿色设计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强调增加产品质量,减少工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各种生命活动所造成的废弃物排放量。考虑到21世纪信息社会的需求和人口膨胀、资源减少下的消费需求,在现代的、未来的设计中应着眼于生态设计,设计出健康、保健、安全和易于操作的设备。使设备的零部件易于取代和重复使用,尽量节省材料和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五、绿色设计的实施对策

在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大力推行绿色技术与绿色设计的思想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全社会贯彻绿色设计的思想,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伦理观。

2.通过环境立法,推动绿色设计思想及绿色产品的发展。

3.认真分析研究国际上先进的绿色设计技术和产品的功能,积极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

4.国家要从政策上和经济上鼓励和扶持绿色产品的发展。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12

一、绿色农业是一种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常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无机投入品, 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 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

从世界范围看, 继石油农业之后, 随着农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 出现了几十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

有机农业最早于1924年由英国农业专家哈沃德提出, 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从2000年开始, 全球出现了当年粮食生产量比消费量低的情况, 2003年全世界粮食的消费量超过生产量0.93亿吨, 世界粮食储备也降低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世界上仍有大约8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预计到2050年, 世界人口估计还会从目前的60多亿人增加到90亿人左右。[1]在对食物需求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有机农业的发展显然要受到制约, 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绿色农业则在保证生态与资源安全的同时, 强调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 追求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和质量安全, 以及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 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介入。该系统强调, 一切副产物都要通过再循环, 和有机农业一样, 提倡使用固氮植物, 通过施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恰当的, 不能把效益增加到最大而破坏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 尽可能保证农村的各种景观并生产出需要的产品, 使农业生态体系变得更加稳定, 并使乡村特有的美丽景观给人以愉悦之感。生态农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仍然没有解决过分强调生态平衡、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缺陷;二是大多是小规模、小系统。绿色农业则在强调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同时, 通过应用现代科技的新成果, 保证农产品的大量产出, 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农业发展新形势。

早在20世纪初期提出“永久农业”的概念, 但受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等影响,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国际上才开始提出并实施持续农业, 并逐步成为一大趋势。持续农业就是“持续满足目前和世世代代的需要”、“不造成环境退化, 技术上恰当, 经济上有活力, 而且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持续农业更多的是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是一种观念, 而绿色农业不仅十分强调资源可持续利用, 而且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产品——绿色农产品, 提出了农业管理的全程化控制。绿色农业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是持续农业无法比拟的, 其综合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持续农业。

目前, 对“绿色农业”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我们比较赞同的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诸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系列替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 以促进农产品安全、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改善农业整体生态环境为目标, 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 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 依靠先进科学技术, 达到人与自然协调, 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因此,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 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 而是抛弃各类农业弊端, 取长补短, 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 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安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等问题, 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四川发展绿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1.对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不够

一方面, 生产者的观念落后, 而且缺乏从事绿色农业所应具备的素质。生产中, 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 导致产品与环境污染的事件屡有发生。另一方面,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很少, 直接影响绿色食品所应该有的价值体现。

2.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 技术监控还难以同步跟上

在生产环节, 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技术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 由于生产与资源投入的特殊性, 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相应的技术标准是否真正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与应用, 还难以全面地确切掌握;在流通环节, 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从外观上无法区别, 而食用轻微有害的农产品后, 通常在短期内也不会表现出不良病症, 绿色与普通农产品的质量区别还难以即时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全程质量监控由于管理体制、检测体系、执法体系等问题, 还难以统一协调解决, 监督检测技术的实用性、可推广性不强。

3.绿色农业的产品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由于绿色农业的市场开发起步较晚, 绿色农业的生产仍然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因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还很低, 且品种比较单一, 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4.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绿色食品对产地和环境都有特殊要求, 因而绿色食品产于交通不便、较为边远的地区。而绿色食品的主要消费者又多集中在城市, 由于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滞后,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 缺乏对绿色食品有效的物流管理, 给绿色农产品市场的扩展带来困难。

三、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四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大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

绿色农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育种、栽培、加工、仓储到运销等各个环节要求严、成本高, 仅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是不够的。而且, 绿色食品加工也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即使是一些龙头企业, 由于扶持力度不够, 技术改造无法进行, 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加工和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因而加大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势在必行。

2.广泛达成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四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

发展绿色农业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不仅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更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参与。所以, 应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发展绿色农业的好处, 包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系统教育, 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宣传, 提倡绿色消费, 营造绿色时尚,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环保意识, 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绿色农业、走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建成良性循环的现代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 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轮流交换和物质循环, 以求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调和谐发展, 从而加强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 正视环境容量, 扼制掠夺性经营, 建成高产、优质、安全、高效、低耗、良性循环的现代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4.实行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 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的管理、检测、执法体系

实行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 制定和实施绿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 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 符合国际市场标准, 提高四川绿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完善环保标准、法规和环境标志制度, 结合国际标准制定符合四川省情的环境标准和生产生态、绿色农产品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生态、绿色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和评估机制, 建立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体系, 开展农产品准入制度;加大执法的力度, 维护法规的严肃性。

5.加大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服务

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向, 必须大力提倡绿色技术创新, 使绿色技术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开发研究, 研制出一批符合绿色农业要求的高产、质优、安全、高抗逆性动植物新品种及其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完善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组培育苗技术, 稳步发展基因农业技术;加强绿色农业产、学、研结合型研究体系的建设;结合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绿色农业知识的培训, 全面提高绿色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加快绿色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生产、技术、销售、气象等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服务, 逐步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4]

6.完善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根据四川的实际, 除了财政的支持外, 还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投入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林业、水保基金制度, 水土保持设施、森林生态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等;根据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大力培育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为农户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并充分发挥各种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从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摘要:发展绿色农业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四川农业资源持续减少、农业环境不断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发展绿色农业有着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四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农业,四川,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辛文, 杨国安等.构建四川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印开蒲.资源过度利用的危害及对策[J].四川省情, 2006, (04) .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13

在科技发达的现在,环境保护问题已不可忽视。地球的环境每天都在被破坏,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产生了很多生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随地扔垃圾、吐痰,还有一些人养宠物,宠物随地大小便,也很不卫生。

全球10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海洋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气候变暖是因为车辆、发电厂释放出二氧化碳;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人们大量砍伐树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

尽管政府、电视台都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但有些人把它耳旁风。大人们不注意环保,我们就要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比如在路上看到一块废纸,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希望大人和小朋友们都来保护环境,我们的地球一定会更加美好!

保护地球 共建美好家园 篇14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遨游太空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小时候,我最喜欢听故事和看故事,家里的故事书也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记得爷爷曾给我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庄,那里森林葱郁,山清水秀,人们生活的非常快乐。后来有一个人来到这儿,对当地的人们说:“你们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人们听后,高兴极了都认为这儿埋藏着巨大的金银财宝。于是,他们开始乱砍乱伐寻找宝藏。几年后,那人又来了,人们愤愤不平的质问那个人。那个人叹口气的说;“我说的财富就是你们原来生活的优雅环境呀!”人们听后懊悔不已,因为他们现在所居住的环境很差和原来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当时,我并没有听懂这个故事的含义,反而还替村民说好话。现在想想,村民们真是大错特错啊!美丽的大自然,和谐优雅的环境就是无穷的财富,这是人人都可以意识到的,外来者只是提醒村民要好好珍惜罢了。

然而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类似现象——水龙头不停地留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不知去向;开着电灯、电视,房间长时间空无一人;笔记本被随手扔进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美丽的黄河出现断流现

象……你又是否想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就拿矿物资源来说,他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物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是的,我们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那就是地球,如果破坏了他,我们将别无去处,面对我们的将只有死亡甚至是想恐龙一样灭绝。“那么我们可以在地球消失的时候移居别的星球啊!”这句话一定是很多人所想的,但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40亿万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保护校园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篇15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绘画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进行绘画。但三年级学生年龄尚小, 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差, 而对于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较强。教材安排的是“播下花种, 百花盛开, 千姿百态”, 似乎不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花”的图形姿态改变、旋转操作中, 变化出来的效果差异不大, 在感官上不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挑战。所以本课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整合上下功夫, 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画图中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缩放, 清除选定的内容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好图块的定义与操作:如复制、粘贴、缩放、翻转和旋转。能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处理, 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美观。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激发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对图形进行复制、粘贴、翻转、缩放、清除选定的内容等方法。

难点:从图像造型、构图、色彩, 包括点、线、面的结合综合构成一幅具有一定主题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用具准备

Flash动画片段、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同步软件、奖卡、学生学习资料袋 (学生“任务”图片) 。

四、教学方法

故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学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 故事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 在一处茂密的大森林里…… (课件出示Flash动画片断) , 你看到什么了?

生:一只小蜻蜓在飞来飞去。

师:突然, 小蜻蜓从上面掉了下来,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教师出示蜻蜓断了翅膀掉下来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 ?

生:因为小蜻蜓断了翅膀受伤了。

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受伤了吗?它受伤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接好受伤的翅膀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提问“为什么受伤”为“呼唤小蜻蜓的伙伴”第二个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生: (学生大声呼喊) 愿意!

(设计意图:一节好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故事化的开头, 生动的Flash动画引入,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爱翩翩起舞的小蜻蜓出场能很快吸引学生眼球, 突然的受伤牵挂着每颗善良的心, 为拯救受伤的小蜻蜓所进行的“大行动”由此而引发, 德育从此刻开始, 这样就可以很顺利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往下走。)

(二) 为小蜻蜓接上翅膀

1. 出示“任务一” (课件出示)

(1) 打开“桌面”———“学习资料袋”中的“接翅膀”图片。

(2) 请你“为小蜻蜓接上断了的翅膀”。

(3) 可以四人一组, 遇到困难可以相互帮助, 还可以求助课本或是老师。

(4) 保存好自己的文件 (如图1) 。

2.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碰到什么困难了吗?

生:好像接上的翅膀不合适, 是反着的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如果能把小蜻蜓的翅膀转动一下就好了!

(1) 出示学生错例, 提示学生在给蜻蜓接上翅膀时, 为什么不合适?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接上后不合适的问题, 找到旋转图形的方法。

(设计意图:主要利用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 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究, 学会自己发现问题, 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很快就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快速构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也是新课标理念之所在。)

3. 指名让学生上主机前用Lanstar教学软件同步演示“任务一”的操作过程 (或是教师示范讲解)

第一步, 用“选定”工具选中“翅膀”。

第二步, 点击“图像”———“翻转与旋转”, 选择“垂直翻转”选项。

第三步, 用“选定”工具将“翅膀”移动, “修复”小蜻蜓的翅膀。

4. 教师小结

(1) 表扬合作讨论勤于思考的小组, 并发给奖卡。

(2) 强调利用“翻转与旋转”中的各个选项, 可以生动地改变图像的不同姿态, 从而可以让画面组合得更加生动、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任务一直奔主题, 突破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因为“复制与粘贴”操作相对于“翻转与旋转”要简单。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 小蜻蜓又能自由自在地飞行了, 学生由此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呼唤小蜻蜓的同伴

1. 呼唤小蜻蜓的同伴

师:你们知道小蜻蜓是怎么受伤的吗?大家可以试着猜想一下。

生:可能是被谁咬伤了, 可能是自己不小心碰到什么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 并说出自己各种各样的猜想) 。

师:原来真正的原因是小蜻蜓找不到自己的伙伴, 孤单心急之下迷失了方向, 一不小心撞到了树上, 结果撞断了翅膀, 你们愿意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好伙伴吗?

生: (学生齐呼) 愿意!

师:如何帮小蜻蜓找到自己的伙伴让它不再孤单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可以用“复制、粘贴”的方法, 变一个一样的蜻蜓出来。

(设计意图:师生的交流上承故事的开头部分, 与前面的受伤相呼应, 终于找到了小蜻蜓受伤的真正原因, “复制、粘贴”操作的教学重点很容易就突显出来。)

2. 出示任务二 (如图2)

(1) 打开“桌面”———“学习资料袋”中的“找同伴”图片。

(2) 利用“复制、粘贴”等工具为小蜻蜓“找到多个小伙伴”。

(3) 可以四人一小组互帮互学, 也可以求助课本或老师。

(4) 保存好自己的文件。

3. 设计“蜻蜓”伙伴的各种姿态

(1) 请一名学生上主机前演示“复制、粘贴”制作出“蜻蜓伙伴”。

(2) Lanstar软件同步出示学生作业, 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学生的作业。

师:同学们他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真棒!但同学们从他的作业中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好像做出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师:那怎么办呢?能让小伙伴们变个别的模样吗?同学们思考一下!

(3) 学生讨论得出:用学过的“翻转、旋转、缩放”等工具可以设计出不同姿态、生动活泼的“小伙伴”。

(4) 学生修改自己的作业, 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正确及时的评价, 对鼓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改变“伙伴”们的姿态,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翻转、旋转、缩放”等操作将得到进一步加深与巩固。)

4. 教师小结

(1) 展示并表扬优秀作业,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性讲评。

(2) 表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小组与个人, 并发给奖卡。

(3) 教育并引导学生要做到学以致用, 与美术相互整合,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 在物体造型, 大小比例上要合理搭配。

(设计意图:每个教学环节能做到承上启下, 环环相扣。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个人尝试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既发挥了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 又集大家智慧于一身, 同时发扬了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 建立蜻蜓家园

1. 出示“任务三”:为小蜻蜓建立自己的家园 (如图3)

师:为小蜻蜓找到了心爱的小伙伴, 还 (教师指示空白画面) 要为小蜻蜓做些什么?

生:为了保护小动物, 为它们建立自己的家。

2. 出示任务三

(1) 打开“桌面”———“学习资料袋”中的“建家园”图片。

(2) 利用所学的“复制、粘贴、缩放、翻转、旋转”工具及所提供的各种颜色的花、草、大山、树木等为小蜻蜓建立自己的家园。

(3) 也可以综合利用所学的绘画工具, 在画面上添加恰当的景物, 注意物体的大小、构图, 色彩搭配等。

(4) 可以小组互助或求助于老师。

(5) 保存好自己的文件。

3. 学生操作, 教师指导,

并请一名学生上主机前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修改自己作业

(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 (出示学生的作业) 在操作过程中, 同学们觉得这幅作业做得怎么样?

生:做得很好, 就是一些画面像是被破坏了……

师:画面上很少量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不要, 怎样将它去掉呢?

生:可以将它删除。

(2) 教师指名学生上前操作删除被选定的图形 (或是教师用Lanstar同步教学示范) 。

5. 任务小结

(1) 学生分四大组, 自由走动到每组成员里欣赏别人的作业, 对自己认为好的作品给予评价, 并提出修改建议。每组推选出1-2幅本组最佳作品。

(2) 展示讲评最佳作品。

(3)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问题进行示范或讲评, 与美术学科相互整合, 特别针对学生作业中画面布局、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节主要针对学生本课所学的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综合性、巩固性的练习, 并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同时与美术学科相互整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与美术素养。同时做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学会欣赏, 学会体验自己成功的愉悦。)

(五) 全课小结

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发给奖卡。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播放Flash动画, 一群快乐的小蜻蜓们在美丽的家园里自由地飞舞。)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从小爱护小动物、爱护它们的家园———大自然, 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设计意图:动画首尾呼应, 德育走向高潮, 让由小蜻蜓引发的动人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让学生在真、善、美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六、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首次公开课, 因是“同课异构”下的研讨课, 加之要体现“时代风貌”———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整合的要求, 笔者对本课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的处理。笔者认为在以下环节的处理上是较为满意的:

一是任务设计较为新颖、独特, 能紧紧抓住三年级小同学的猎奇心理。用“帮助”小蜻蜓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的心灵受到爱的洗礼, 德育过程尽显其中, 使得教学过程流畅、清楚而有意义。

二是三个任务的设计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重点突出, 且环环相扣, 深入浅出。学生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结合教师的全面引导,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与思想。

三是整个教学环节以图形的处理, 通过复制、粘贴、缩放、翻转、旋转工具对图形进行变化、组合, 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体现与美术学科整合的理念。

上一篇:我第一次当老师下一篇:财务总结税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