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史论文

2024-06-24

社会生活史论文(共8篇)

社会生活史论文 篇1

一、课程名称:中国社会生活史

二、课程学科类别:模块课

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

四、先修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讲述的是广大民众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在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

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组织2次左右的课堂讨论,占4个课时,小论文不少于2篇,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大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

5、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长春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朱瑞熙、张邦炜《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林永匡《清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仲富兰《民俗风情》,文科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18、陈廷湘、谢放《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20、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3、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27、李玉川《中国风土趣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九、考核方式:两次课堂讨论作业加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其末闭卷考试占70%。绪言(2学时)

一、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二、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

三、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1、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

2、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4、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第一讲 中国古代饮食生活(4学时)

一、中华民族远古进食历史

二、主食:

三、肉食

四、酒和茶

五、中国古代饮食器具

六、中国古代饮食惯制与饮食方式

七、中西饮食之差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熟悉中国古代饮食结构中的“五谷”和“六畜”。

2、先秦时期庶人和贵族的饮食结构特点。

3、概述古代中国面食的发展历程。

4、豆腐的发明及其意义。

5、概述中国人的饮茶历史。

6、陆羽及其《茶经》。

10、概述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

11、试析中国古代由分餐转为共餐的原因。

12、熟悉古代中国的炊具和饮食器具的功用。

13、讨论中国饮食与中国文化 本章主要参考书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向春阶《食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4、鲁克才《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二讲 中国古代服饰生活(4学时)

一、服饰的产生

一、头衣

二、体衣

三、足衣

四、佩饰

三、历代的服饰流变

1、原始人的服饰

2、三代时期的服饰

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创新

4、秦汉冠服制的确立

5、魏晋时期服饰的进一步融合

6、隋唐服饰的新变化

7、五代宋元明时期的服饰

8、清代的服饰变革

9、近代剪辫易服风潮

四、服饰习俗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构成

2、熟悉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及其文化意蕴。

3、概述古代中国“巾”和“帽子”的演变历程。

4、深衣和胡服

5、古代中国庶人为什么被称为“苍头”或“黔首”?

6、隋唐品色服的概况。

7、唐代女装的特点

8、试述緾足陋俗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9、熟悉龙袍、蟒袍和补服

10、清代的官服制度

11、中国服饰风俗体现出的社会观念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1、陈丕西《服饰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2、戴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

3、上海戏曲学校《 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4、周汛《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

第三讲 建筑与居住生活(4学时)

一、早期居住形式的产生及演变

二、中国古代住宅的发展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结构

1、堂和室;

2、门户、门楼、门匾、石狮;

3、墙和影壁

四、中国传统室内家具的变化

五、古代的起居习惯

六、中国人文精神与中国居住习俗

1、四合院与中国传统观念

2、中国的风水术

七、中西建筑文化之差异。本章复习思考题

1、构木为巢和穴居野处与人类居住习俗产生之关系

2、中国居室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3、熟悉中国历代住宅建筑之演变概况

4、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室之分。

5、古代中国人在大门置石狮的原因

6、了解古代中国室内家具的发展历程

7、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

8、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区别

9、你怎样看待中国的风水 本章参考书

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2、尹国均《居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4、马立斯《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 甘肃•宁夏•青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6、陆建初《智巧与美的形观: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7、宋兆麟《中国风水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四讲 交通行旅风俗(2学时)

一、道路设施

二、行旅方式

三、行旅风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古代中国陆路交通发展情况

2、概述古代舟楫的演变

3、泛舟之役

4、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及其代表

5、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交通的等级性表现

6、古代行旅的信仰习俗有哪些? 本章参考书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五讲

生老礼俗(6学时)

一、求子习俗

1、求子习俗起源

2、婚礼中的求子习俗

3、向神灵祈子

4、由旁人送子

5、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古代的胎教

三、诞生礼俗

1、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

2、生命降生仪式:洗三

3、进入人群仪式:满月

4、古代的命名礼

5、百日礼

6、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

四、成年礼俗

1、古代的成年仪礼――冠、笄之礼

2、古人的姓、氏、名、字、号

3、多种形式的成年礼

五、尊老养***俗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的感生感应故事能反映出哪些民俗内容? 2.求子仪式的种类有哪些?

3.孕期习俗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胎教”的?庆贺生子习俗有哪些? 4.古代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5.“洗三”始于何时,为什么有此俗? 6.古代男子的三加冠意蕴何指。

7.什么是笄礼?成年仪礼可分哪几种类型? 8.中国古代姓和氏的关系如何?

9.古人命名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古人的号有哪些?

10、评中国人的尊老敬老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中国民间文化•人生礼俗研究•1992•3(总第七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六讲 婚姻生活(4学时)

一、婚姻的起源与进化

(一)杂婚阶段

(二)血缘婚

(三)伙婚

(四)对偶婚

(五)专偶婚

二、特殊的婚姻形态

1、掠夺婚、2、买卖婚;

3、表亲婚;

4、指腹婚与童养婚

5、招婿或入赘婚

6、冥婚、7、收继婚或转房婚;

8、私奔婚

三、婚姻仪礼程式

1、婚姻的概念;

2、古代的媒人

3、古代的六礼 4先秦时期的婚礼――合巹、拜舅姑、庙见

5、秦汉以后的婚礼——催妆、铺房、送嫁妆、拜堂、撒帐、听夜、盖头巾、闹房、归宁

四、古代的婚姻禁忌

1同姓不婚;

2、士庶不婚;

3、良贱不婚;

4、仇雠不婚;

5、居尊亲丧不婚

五、婚后夫妻双方的地位

1、夫为主人,妻为财产;

2、夫可多妻,也可出妻

3、妻要讲究三从四德;

4、贞节和改嫁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人类婚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从中国各民族兄妹成婚的传说中能反映出什么样的进步观念?

3、试析古代婚姻中的“七出”

4、何谓六礼?古代媒人为什么被称为月老?其暗含的意蕴是什么?

5、古人婚礼为什么常以雁做礼品?

6、浅析同姓不婚与古人的认识水平

7、合卺礼的象征意蕴是什么?

8、中国婚礼何时由简变繁?

9、结婚为什么被称为小登科?

10、闹房是什么遗俗?

11、过去为什么盛行表亲婚?

12、试析中国的贞节观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2、叶涛、吴存浩《抢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尚会鹏《闹洞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潘晓梅,严育新《婚俗简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覃桂清《婚俗的奥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6、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第七讲

丧葬仪礼(4学时)

一、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二、葬式

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屈肢、蹲肢等。先秦多样,汉魏以后,趋于统一,以俯身直肢、二次葬和合葬为主。

三、葬法

1、土葬;

2、火葬;3墓葬;

4、悬棺葬

5、瓮葬;

6、天葬;

7、树葬;

8、塔葬;

9、水葬

10、招魂葬和衣冠葬

四、丧葬仪礼程序

1、初终和招魂;

2、设床和小敛;

3、报丧和吊丧;

4、大敛

5、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6、送葬和祭奠

五、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1、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

2、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

3、送终祭祀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葬式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合葬说明产生了什么观念?

2、葬民族实行天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3、古人实行悬棺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

4、概述火葬在中国发展演变历程

5、五服制

6、中国古代重视葬仪的原因。

7、略谈丧葬改革的必要性。本章主要参考书

1、汤一介《中华文化通志•第9典: 宗教与民俗•丧葬陵墓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宋德胤《丧葬仪观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第八讲 宗族礼俗(2学时)

一、宗族的概念

二、宗族的历史演变

三、宗族习俗要素

1、宗族范围及称谓

2、宗谱、宗祠

3、族田、族规和家训

4、家世和家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概述我国宗族演变的历程

2、什么是五服和九族的称谓?

3、汉族称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北宋以后,中国宗族共同体内形成了哪些宗族习俗要素?

5、什么是宗族?什么是族谱?什么是家世?什么是家讳?

6、中国古代著名的族规家训有哪些?

7、中国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宗族意识?

8、你是如何看待宗族意识和乡土意识的。本章主要参考书

1、常健华《中华文化通志•第4典: 制度文化•宗族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顾希佳《社会民俗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九讲 岁时节日民俗(8学时)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自然崇拜;

2、图腾崇拜

3、灵魂崇拜;

4、迷信、禁忌、巫术观念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岁时节日的发展历程

1、两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2、隋唐时期中国节日的新特点

(二)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提倡和参与

3、民众情感的积淀

4、宗教节日的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三、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1、春节;

2、元霄节3;清明寒食;

4、端午节;

5、七夕节;

6、中秋;

7、重阳节;

8、腊日与腊八

9、祭灶

10、除夕

四、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浓厚的伦理观念及人情味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发展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最初的节期是如何确立的?

2、节俗活动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哪些原始信仰有关

3、中国传统岁时节日萌芽、定型于什么时期?

4、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秦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6、魏晋以后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新特征?

7、“年”的原意是什么?年节为什么是一个复合性节日?

8、什么是桃符,桃符与门神的关系?

9、古人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10、概述古代中国拜年与投刺习俗的演变

11、元宵节的来历

12、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传统大节?

13、简析端午起源的几种说法

14、七夕和中秋源于古人的什么信仰

15、中秋节为什么以团圆为主题?

16、重阳节节俗的主题是什么?

17、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古代腊祭与腊八的关系如何?

18、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本章主要参考书

1、刘亚平《忙年: 春节民俗民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罗启荣《中国传统节日》,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3、宋兆麟《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文物出版社,1991年。

4、刘德谦《中国传统节日趣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杨琳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十章

信仰民俗(7学时)

一、自然神:

1、天帝和玉皇大帝

2、王母娘娘

3、日月星辰;

4、雷公电母风伯雨师

5、后土与土地神;

6、山石水火

二、图腾与生肖习俗

1、什么是图腾

2、汉族的四灵

3、生肖习俗

三、祖先神

四、人神、行业神和世俗化的宗教神

1、岳飞

2、关羽;

3、妈祖;

4、财神;

5、观音

6、八仙

五、信仰民俗的行为方式

1、预知未来的信仰民俗——古人的占与兆

2、被动防御的信仰民俗——禁忌及其分类

3、主动出击的信仰民俗——巫术及其种类

五、中国信仰风俗的特点。

1、信仰心理上的不虔诚性、功利性

2、信仰对象上的多样性、多重性

3、信仰意识上的伦理人文色彩

4、信仰传承上的巫术神秘色彩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原始初民信仰方面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2、古代人们信仰的自然神分哪些种类?

3、什么是图腾?

4、中国古代信仰中的“四灵”指什么?

5、谈谈中国的龙图腾或龙文化。

6、中国信仰中主要的生育神有哪些?主要的行业神有哪些?

7、生肖习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生肖习俗的?

8、试评中国百姓对人神关羽的信仰。

9、什么是巫术?巫术的种类有哪些?

10、什么是禁忌?禁忌可分哪些种类?

11、中国信仰风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2、你如何认识兆这种现象。本章参考书

1、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0年。

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5、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

6、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社会生活史论文 篇2

文艺, 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 是人们通过多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艺术化表现方式, 来反映生活中的感受。而说到艺术, 不得不追溯到艺术诞生之初, 一般古典审美 - 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而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这种观念开始逐渐的发生变化, 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开始出现“艺术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艺术化”的思潮。张维青教授曾认为:当代社会, 传统的审美理念将艺术引向超越生活的“金字塔”, 而勃兴的大众文化期望艺术回归到“此在”体验中, 这就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证了扭转。艺术创作及研究和生活方式及品质的联通有诸多要素, 只有使艺术在心的生活中, 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全面的启示, 艺术才能无愧于时代1。

(一) 生活的文艺。宏观的看,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场艺术的革命史。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历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 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2。我们苦于寻找“艺术是什么”的时候, 艺术其实就在身边。劳动是艺术, 审美是艺术, 诗、乐、舞、吟是艺术, 说、学、逗、唱是艺术, 高雅是艺术, 通俗是艺术, 总之, 什么样的生活阶段就有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之相适应。艺术与生活恰似一对孪生姐妹花, 有着分离的个体, 却又有着复合的灵魂。

(二) 文艺的生活。“艺术”是艺术化了的“生活”, 注定生活在变成艺术之前, 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和加工, 艺术在人的生活中产生, 也要在人的生活中回归, 所以艺术往往也可以很好的指导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艺术都不会引起大众的兴趣, 也就难以起到参与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贯彻到生活的领域, 以实现艺术拯救生活的梦想。他主张“赋予生活以艺术的品质, 让人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3打破快节奏生活带给我们的灵魂消耗。

二、传媒艺术

“传媒”较之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 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一文中就曾指出:视觉, 相对而言, 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 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 还是一个城市、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传媒文化的出现, 意味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 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4。丹尼尔·贝尔5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么传媒艺术可以离开生活吗?显然不能。以早期电影诞生为例。1895年电影诞生之初,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被接受,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随着蒙太奇等技术手段的产生, 人们发现电影不仅仅可以带来娱乐的消遣, 更可以引发受众对社会、对文化、对道德、对自我的思考, 至此, 电影不再是简单的消遣工具, 而是艺术。那么有人会问, 科幻片或者悬疑片也是在描述真实生活吗?诚然, 科幻片和悬疑片在形式上有着超前意识, 其表现形式的自由和不确定成为它被大众喜爱的砝码, 但没有人可以否定, 再超现实的题材也会有其内在逻辑, 这种内在逻辑性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好莱坞以科幻片见长, 但无论是《超人》还是《星球大战》《阿凡达》, 电影的核心思想都会立足于眼前一个最为棘手的现实思考, 或是人类的某种情结, 其本质就是生活。

三、综述

只要我们回首翻阅一下整个人类生长发展的历史, 就会知道, 我们人类没有一天离开过、没有一天离得开艺术, 人类要健康的活着, 就必须有精神的审美的诗意生活。艺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演变和发展中, 其核心是为了指导广大人民“艺术的生活”。而各行各业的文艺创作者, 应牢记这一核心价值观, 把更好的、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更能反映大众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带给大家。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感召下, 创造出更好的、更具时代气息和号召力量的文艺作品。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组织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在国内外引发轰动。党中央在稳步发展经济, 巩固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 不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使处在文化转型期的当代文艺工作者, 在迷惘中找寻到了新的方向。笔者, 作为一名在传媒方向学习五年的青年媒体人, 意图通过对“传媒”这一独特审美表现的艺术门类的解读, 阐述自己对此次文艺座谈会会议精神的理解, 着重解读当代社会文艺创作要如何反映社会生活。

关键词:文艺与生活,传媒艺术

参考文献

[1]姚俊.论艺术与生活[M].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艺术殿堂.

[2]沈国琴.奥特弗利德·赫费的生活艺术性探析[M].学术探索, 2013.

《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等 篇3

李斌城 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唐朝的存在,不独为我们贡献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也有力支撑了我们国家民族的自信力。就在几年前,不少人还“梦回唐朝”,想从旧日的荣光中,多找回一点尊严。只是过去再怎样富庶强盛,都不是属于今天的,炫耀久了,还会让观者反看出你的没落和无能来。就像阿Q,尽管常常嘴上喊:我家以前比你们阔多了,也还是免不了被人欺负凌辱。

这里,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凭藉着唐朝的辉煌支撑起的民族自信力,切实地将自身强盛壮大起来。而这种强盛壮大中,很大部分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民族素质、文化创造上的。

说到文化素质的提升,多了解自己,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在向人解说自己的时候,表述更多的,可能不是他能做什么,而是他不能做什么。而这种自信,就必须来自对自身的情况,了然于胸。

因此,既然唐朝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如此之巨,那我们就不能不了解唐朝,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是如何走向强盛的;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人们最崇尚的社会行为是什么;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都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文化财产等等。

社会生活史,是研究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专门历史,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更形象地认识历史全貌。这本书结合隋唐五代的时代背景与特点,大致以现代生活疆域为准,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风俗与精神生活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隋唐五代近四个世纪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并且尽可能地注意了各个地区、不同阶级与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

不翻此书不知道,我们近两年才风行起来的五一、十一长假出游,原来唐代的时候也有。在唐代,政府是鼓励各级官员在节假日期间尽情出游的,并且还发给出游补贴,形成制度。人们非常熟悉的大诗人李白,书中提到他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而这种游历生活,无疑扩大了大诗人的心胸气度,增长了大诗人壮阔的才情。

而唐代的人们,不独喜爱牡丹,生活中更是离不开“柳丝”,至于用柳丝做什么,翻翻这本书就知道了。

《帝国危机》

符勇著

朝华出版社

帝国主义一词,已经很久不流行了。

可是,“9·11”事件以后,帝国主义又死灰复燃,在西方世界再度流行起来,美国毫不隐讳地声称自己是当今世界的“惟一帝国”,并冠以时髦和新鲜的名词:“新帝国主义”。美国的鹰派人物认为:美国应该趁着苏联帝国瓦解、俄罗斯尚未崛起之际,发挥“新帝国主义”的作用,建立起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统天下的“世界新秩序”。

德国政治评论家约瑟夫·约菲对今天的美国有这样的言语:教科书上说,好称老大的人往往会招致自己的灭亡。拿破仑的情况是如此,路易十四和哈布斯堡王朝亦如此,希特勒和斯大林也不能避免。这就是世界政治最古老的法则。美国也逃避不过这一历史的法则。而美国历史学家有更委婉的说法:沉醉于滥用强权始终是美国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如果它被傲慢和自负冲昏头脑,那么它就很快会在“帝国的过度扩张”中不可避免地衰落。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针对自己的国际形象进行调查与分析,最后报告称:“环顾全球,从西欧到远东,许多人认为美国人傲慢、伪善、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或者换一句话讲,世界,正在对美国说“不”。而这种从政治及其对外政策入手的批判,无疑会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文化乃至社会生活、道德准则的批判。

《情史》(明)

冯梦龙 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这本号称完全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情感与情爱的“史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自称“情痴”的冯梦龙,从历代笔记小说和其他著作中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里选录编篡而成的。虽然其中许多故事,我们早已熟悉,但是细读《柳妖》一篇,你不得不为古人精妙的语言所折服。或者说,版主推荐此书,一个原因,是想那些没有读过此书的人,可以通过对“情史”的了解,解读今天人们的许多观念和心态的渊源;另一个原因,就是被《柳妖》令人满口余香的文字所魅惑,想让更多的人也一同体味一下这篇美文,以及这篇美文中,所宣示的“现代”观念。

《知堂谈吃》

周作人 原著钟叔河选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周作人在这本书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中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而本书的选编者钟叔河先生,之所以选编此书,也是为着上面的原因:“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并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现实生活的那种气质和风度。”

而如果你有很多的闲,并且志趣在吃,那就更不能错过此书,因为吃的本身,正需要这一点“气质和风度”的提升,正可以灌之以生活一点味道。

《经济中国》

赵海均 著

朝华出版社

作者是企业界人士,他曾经指出:“如果民营企业不与无所不在的特权结盟,其发展将是举步维艰……在一个缺乏规则的市场,特权对任何企业都是一种腐蚀剂……如果不能从制度上消解这种外部环境,民营企业规模化蜕变将只是时间问题……弥漫的私人经济却伴随着普遍的腐败和长期的停滞……”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约略想象作者在书中有怎样的胆略来“经济中国”。当然,作者的许多观点是基于作者自身的见闻而定,并不能成为所谓的真理,但是作者敢于如此的直面现实,并对现实的许多事物作出尖锐的批判,或许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新大败局》

刘福广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与其他有关企业败局的书不同的是,本书所涉及到的企业大多仍活跃在市场的舞台上,其中的部分企业曾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作者剖析这些企业出现败局的原因,是为了帮助这些企业早一点苏醒,并且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些企业所出现的问题,也许正是刻印在丛林中的路标,可以警示后来者,不要再重蹈覆辙。

《被隐蔽的真相》

《21世纪经济报道》著

文汇出版社

如果你经常忙到没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但是,又很关心中国走到今天,还存在着哪些问题,诸如:一亿多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谁负?谁是内定的地产之王,骗税操作流程,一个电力部门的科级干部敛财千万,大厦背后的犯罪链条,庞然万泰空壳,资金黑洞等等,你不妨翻翻此书。而现实的世界,会因为这样问题的存在,走向何处呢?

只有知道了许多事情的真相,才能谈得上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也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想出更多的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这也是本书的初衷吧。

《实践自由》

秦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说:自由主义与其说是一种“主义”,不如说是处理各种“主义”之间关系的一种基本规则。这些规则并非难在论证,而是难在实践。

社会生活名言 篇4

2.扩大交友圈——主动出击,不要等别人上门找你。

3.保持交友的弹性——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4.要交喜欢“修理”你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你的人生导师。

5.毛遂自荐,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6.小心突然升温的友情——对待这种友情的正确态度是:不推不迎,礼尚往来。

7.做老二,不做老大——老大没当好,容易变成老三老四。

8.做人要中规中矩——目的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9.用“物质利”换取“人情利”——“物质利”是一时的,“人情利”是长远的。

10.不要独想荣耀——今天独享荣耀,明天可能就可能独吞苦果。

社会心理学

学会立足社会的名言警句

关于社会品质的名人名言

现代社会至理名言

优秀社会处事良言

社会精选名言警句

经典社会处事名言警句

社会人生经典警句

社会处事名言警句

543-走进社会,感悟生活 篇5

一、习作题目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就是在这多彩的生活中历练了自己,也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只要我们勇敢而又正确地跨出一步,并且能抓住社会生活给你的灵感和启迪,你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的。请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

1、自拟题目,角度自定。

2、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文章的内涵。1.提高鉴别是非能力,理性感悟社会、生活。2.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

二、训练主项

三、训练要点 ?

四、指导要点 所谓“化一为万”,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感悟社会”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间。“社会”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我们从概念出发,当然打不开思路,导致千篇一律去写“社会主义”“国家群体”等等。当然,这些立意本身很好,但是从拓开思路的角度说,就不能不说局限性很大,很难写出新意。?

(一)化一为万 怎样才能打开思路,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 提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社会是复杂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只要我们用扫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一定很精彩。想一想:社会上有哪些人、物、事、情等让你怦然心动的? 例如: 人物有千万种类型:美丑善恶; 事情有万种变化:雨中行,感受一份洒脱和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不能总是死死板板,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云中游,感受未曾有过的坦荡和奔放,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则“从前的大事,现在变成小事,从前的小事,现在变成无事”。啜一口溪水,感受小溪的清纯,感悟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大自然的本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社会沟通,就会拥有社会的给予。例文2 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化虚为实”是指化抽象为具体,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思。

把整体形象进行细微的分解。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来写;

2、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景物来写。“化虚为实”,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可具体感知的东西,通过“化大为小”,为“以小见大”创造条件。

(二)化虚为实 如:人物有千万种类型:美丑善恶;这一个美丑善恶很抽象,请具体说说哪些事情可以表现? 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对社会生活的选材要力避纯客观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再现”,力求透过人事物的表面来看事情的本质。? 例

name=baidusnap0>人生如卖菜》 《亲情呼唤》《第十一次敲门》等。?

(三)学会迁移 第十一次敲门 瑞德公司的面试通知,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克里弗德焦急期待的心。面试那天,克利弗德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换了一条新领带,以祝福自己的好运。上午十点钟,他走进了瑞德公司人力资源部。等秘书小姐向经理通报后,克里弗德静了静心,提着手提包来到经理办公室门前,轻轻地敲了两下门。“是克里弗德先生吗?”屋里传出询问声。“经理先生,你好!我是克里弗德。”克里弗德慢慢地推开门。“抱歉,克里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门吗?”端坐在沙发转椅上的经理悠闲地注视着克里弗德,表情有些冷淡。经理先生的话虽然令克里弗德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走进去。“不,克里弗德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经理示意他出去重来。克里弗德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话不好――” 克里弗德又一次走进去:“我是克里弗德,见到你很高兴,经理先生。” “请别这样。”经理依然淡淡地说,“还得再来一次。” 克里弗德又作了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但克里弗德第十次退出来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开始有些恼火。心想,进门打招呼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哪是招聘面试呀,分明是在刁难戏弄人。克里弗德生气地转身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下来。不行,我不能就这样逃开,即使瑞德公司不打算录用我,也得听到他们当面对我说。于是,克里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气,第十一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的掌声。克里弗德没有想到,第十一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原来,瑞德公司此次是打算招聘一名市场调查员。而一名优秀的市场调查员,不仅要具备学识素质,更要具备耐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质。这十一次敲门和问候就是考查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题。?“感悟明意”是指在议论、抒情中突出主旨或升华主题。文以意为主,对社会的感悟,要由感而悟,不要有感无悟。前文所说的“化大为小”,就是为了“以小见大”。

(四)感悟明意 ? 对社会生活的“悟”:

1、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写一些表面上的事,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

2、其次,对社会生活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友情提示 ??? ?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我们写“感悟社会生活”,当然要最后落到一个“悟”字上,不要装腔作势,无限拔高,但应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友情提示 例文3 良知归家(独幕话剧)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一阵烟似地跑了。)

善良叹了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远处有一辆宝马轿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来,权力上。)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慢慢地摇下了车窗。)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呆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良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我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们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前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社会生活变化作文 篇6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双蓝白相间的板鞋。我神气十足地穿着新鞋回到老家。

晚上,我躺在床上,隐约听见床底下的鞋子在窃窃私语,便趴在床上,饶有兴趣地听了起来。

“喂!你好!请问你是谁?怎么这么漂亮?”角落里传出一个疑惑不解的声音。

另一个活泼的声音答道:“咦?您又是谁?为什么全身上下就一种深绿色,太单调了吧?而且四周都被磨得破烂不堪,想必是饱经沧桑了吧?”

“我叫解放鞋,是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的鞋。当时我们国家刚建国不久,经济比较落后,大多数人都没鞋穿,只能穿自编的草鞋。由于草鞋底比较薄,万一踩到钉子之类的东西就会伤到人们的`脚,很不安全。而我们既轻便又耐用,不怕泥土,最适合在土路上奔走;加上鞋底又厚,是人们脚的守护神。所以,当时的人们可喜欢我们了!”

听到这,在旁静听的皮鞋抖了抖身上的灰尘,插话了:“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想当年,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风儿吹进了千家万户,土路变成了柏油路,人们不再担心泥土会把鞋弄脏,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于是,解放鞋老兄你也光荣退位,我自然而然成了抢手货,风风光光地走进了主人家。主人可珍惜我了,总是把我擦得锃亮锃亮的。”

“两位前辈,”我那双调皮可爱的板鞋又开腔了,“在现在的鞋子家族中,你们和我都不算什么了。在我先前住过的鞋店里,各种各样的鞋琳琅满目的。有雪白的布鞋,有锃亮的长筒靴,还有文雅的高跟鞋……”

“那当然,现在村村通水泥,人们没有了‘泥土、污水会弄脏鞋子’的顾虑,是该你们这些俏皮的小家伙上场喽!”解放鞋欣慰地说。

“是啊是啊!现在人们口袋都鼓鼓的,想买什么鞋就买什么鞋,只怕是忙坏了鞋子设计师们……”

社会生活史论文 篇7

一、调整教材内容, 让教材活动起来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以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 每个活动主题下面呈现的图画、照片及文字等, 都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 读懂教材范例承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然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开发教材, 大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喷涌的情感、灵动的语言。

【案例1】

《寻访大师的童年》一课, 教材编写的意图, 是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 了解大师的童年故事, 学习大师好学、好问、好动脑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从小立志, 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之情。但如何拉近二年级的学生与大师间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大师是可感可触的呢?绍兴县叶建丽老师选择了绍兴籍大师“鲁迅”这一范例, 以水乡学生喜闻乐见的“摇乌篷船”这一形式, 在“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这一古老而亲切的童谣中, 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

1.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小鲁迅的外婆家。

学生听教师讲外婆家的故事。

同桌互相学习小鲁迅在外婆家的其他故事, 比如钓虾、偷罗汉豆、摘皂荚……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时做的好玩的事, 请几位同学全班交流, 感受在外婆家的美好时光。

由己及彼, 说说小鲁迅在外婆家时是个怎样的孩子。

2. 摇啊摇, 摇到百草园

师生跟着课件摇起乌篷船, 走进百草园。

学生以现场采访教师的方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的故事。

总结百草园中小鲁迅的特点。

3. 摇啊摇, 摇到三味书屋

观看视频《三味早读》。听讲《“早”的故事》。

全班交流对读书时期的小鲁迅的印象。

【思考】

对于品德教学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落实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这个凭借如何选择性地使用,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 “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选择, 大胆地进行删减, 或更换、调整、重组, 形成新的教学主题,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 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这样, 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 有了理解、体验, 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二、丰富教材图文, 让教材厚实起来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 要从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 学会“用教材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 (生活) 》教材的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含在一幅幅插图中, 为了帮助理解, 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 使得教材对使用者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是活的, 虽然有明确的导向, 但没有唯一的答案, 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

【案例2】

有教师教学《父母的爱》一课。课文内容不多, 几句话、几幅图, 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对学生以及家长的调查采访, 有教师选择了本班学生和家长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头, 配上音乐和旁白, 制成课件: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餐, 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 校门口再三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医院里一脸担心与心疼照顾孩子, 等等。课件播放完后, 学生还沉浸在画面所示父母对自己的爱中。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 请你想想, 你的父母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生1:放学回家后, 妈妈一边拿出为我准备好的零食, 一边问我今天在学校的表现, 这就是妈妈的爱。

生2:每天都能闻到香喷喷的饭香, 在饭桌上看到我爱吃的菜, 爸爸妈妈很爱我。

生3: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取的, 包含着爸爸妈妈的期待, 包含着他们的爱。

生4:我有很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的相片, 相片里爸妈拥抱着我甜甜的微笑就是爱。

……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 平凡而又真实。而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 原来自己一张蹒跚学步时的照片、自己名字的来历、被父母认真收藏的儿时涂鸦的画都包含着父母的爱时, 这才真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那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爱, 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于是自然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考】

教材试图通过图片、歌谣、提示语等形式, 直观简洁地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事件, 却始终无法向学生展现生活的全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充实教材内容。

为了让教材厚实起来, 教师还要学会拓展其他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 如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 甚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不乏与品德教学有重大关联的板块或内容。如果将这些学科资源恰当地整合利用的话, 就能为品德学科的教学提供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三、捕捉生成资源, 让教材灵动起来

学生是灵动的个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 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常常会生发出不一样的认识、观点与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教学, 而要善于捕捉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并将这一生成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让教材灵动起来。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手拉小手》一课时, 设计了“蒙眼取球”的游戏活动, 试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可在活动中, 四位蒙眼取球的男生再三拒绝别人的帮助。几名男生摸索着, 行进有些困难, 或是踩到石头, 或是碰到桌凳……就在这时, 旁观的学生纷纷站起来, 大声叫起来, 主动争当取球男生的“眼睛”。在同学们的指点、帮助下, 四名男生拿到了篮球。游戏过后, 教师分别采访了台下和台上的学生:刚才, 你们为什么大声叫喊提醒他们啊?

生1:我担心他们会碰到凳子。

生2:怕他们会摔倒。

生3:他们半天都摸不到篮球, 所以我想帮助他们。

……

教师相机表扬了台下的学生能热情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接着又问取球的男生:你们能说说, 有人帮助取球与没有人帮助取球有什么不一样吗?其中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有人帮助取球快一点, 容易一点。最后, 教师又向台下的学生问道:你能说说, 刚才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吗?学生自豪地答道:在我的指挥下, 小丁才拿到篮球的。教师:哦!是为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而感到高兴, 你们也高兴吗?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回答:高兴!

【思考】

学生突如其来的拒绝, 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 但是课堂又被学生随之而来的兴奋情绪激活了。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打破了“预设”,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帮助, 学会主动帮助别人, 进而领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不断调整, 动态发展, 教材的使用也理应如此。

摘要:《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呈现的话题和范例,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方法, 最能在不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学中焕发生机, 置身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发现更多新鲜的感动和愉悦。因此, 在实施“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教学时, 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立足教材, 大胆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论社会生活 篇8

关键词:社会生活; 生活世界; 生活和谐; 绿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自从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以后,就形成了人类社会。形成人类社会的目的是组织生产,解决人们的生活资料问题。如果把生活看作是人的生命活动,那么生产也属于生活,因为生产也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而生活比生产具有更大的外延。而人们平常所说的生活,实际上是指人的直接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它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有人称它为日常生活。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社会生活是社会形态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社会形态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形态的其他要素也都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形态中的这种地位,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人、社会和生活的同一性

人类社会是人的共同体。人就是社会,社会也就是人本身。①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因而人的社会也就是人的生活。社会形态既是社会的存在形式,又是社会的发展过程。它的存在形式是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生活提升。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的现实生活的发展所决定的。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②

从社会的基本要素来研究社会形态,我们可以把社会形态看作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这是社会形态的第一层次结构。其中的“社会”,就是指主体社会,是主体间关系的总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这些基本要素又是结构、制度和生活的统一,这是社会形态的第二层次的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法律表现,社会生活是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归宿。社会形态是由这两个层次结构的统一构成的社会网络系统:经济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生活的统一;政治是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的统一;文化是文化结构、文化制度、文化生活的统一;社会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统一。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社会生活,至少应该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由于社会生活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列宁要求我们必须分析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不仅必须分析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而且必须分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③

我们在研究社会生活时,都会遇到两个不同的“社会生活”概念,表明存在着两个层次的社会生活,即总体社会生活和主体社会生活。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社会生活不只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它同样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即生产生活。“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④生产生活是决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人类生活,马克思又称它为物质生活。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⑤这就是总体社会生活中各个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关系,其中与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生活领域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主体社会生活,它是总体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恩格斯在把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看作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时,他所说的“现实生活”也是指整个总体社会生活,同样包括生产生活在内。当时,恩格斯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批评把经济因素看作历史过程惟一决定因素的观点。他在说了上述的那段话之后,紧接着分析了其他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⑥由此可见,恩格斯已经把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都包括到“现实生活”中去了。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又把“现实生活”叫做“直接生活”,并把两种生产都看作“直接生活”的内容。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⑦把两种生产都看作属于“直接生活”范畴,也说明“直接生活”是指总体社会生活。就是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构成了总体社会生活。

两种“社会生活”概念是同两种“社会”概念相联系的。两种“社会”概念是指“总体社会”和“主体社会”。当我们说,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时,前一个“社会”是指总体社会,它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后一个“社会”是总体社会一个要素,是指主体社会。就社会生活而言,相对于总体社会的是总体社会生活,它包括四个生活领域,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对于主体社会的是主体社会生活,它是总体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是人的直接的现实的生活。这个领域的生活,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回归和综合,使人得以生存、享受和发展。

可见,生活就是人,它是人的生命活动,也就是人的存在;而且这些人都是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⑧它是社会研究的出发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社会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正因为社会存在就是现实的人,也就是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表述为“生活”与“意识”的关系。他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而且他认为,只有这种方法,才是“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⑨人、社会、生活是三位一体的,这就是它们的同一性。人的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说的是一个东西,是以不同视角概括同一个对象所得到的不同范畴。

生活世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

过去,由于我们长期忽视对人和人的生活研究,甚至把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看作资产阶级人性论,使我们的理论研究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企图通过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把抽象的理念化的世界还原为作为实践活动之总和的生活世界。”⑩“生活世界”概念提出后,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且也波及到了我国学界。尽管各派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内涵和意义,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但重要的是,无论把“生活世界”看作是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还是看作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而且确认这些“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关于生活世界的研究,突显了人的现实生活,强调了人的意义和价值。如果“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生活其中的具体环境,而且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人们直接面对的、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人的存在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那么“生活世界”的建设,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人们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个现实目标。这就唤醒了人们对人和人的生活的重视和关注,向理论界提出了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的重大课题。国内哲学界提出哲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口号,实际上是对“生活世界”理论的一个回应。

许茨和赫勒都提出了“日常生活”的概念。许茨把“日常生活的世界”看作“主体间际的世界”。他说:“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个体的世界,而是一个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共同的主体间际世界,我们对它不具有理论兴趣,而是具有突出的实践兴趣。日常生活的世界既是我们的各种运行和互动的舞台,也是这些行动和互动的客体。”(11)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关系。就生活世界来说,也不单纯是个体的世界,而是人们共建共享的世界。但是,每个个体都生活于这个日常生活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个性。赫勒则根据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对“日常生活”做了自己的界定。她在《日常生活》一书的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12)这里所说的社会再生产,是总体社会生活的再生产;个体再生产是主体社会生活的再生产。只有实现主体社会生活的再生产,才能有总体社会生活的再生产。赫勒所说的“日常生活”,大体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主体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的展现。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3)根据“现实生活”的概念内涵,这里的生产不仅是指物质生产,同时也包括人自身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表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的生活的多样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地方,都分别地论述了人类的这四种生产和再生产。关于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关于精神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的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4)关于社会关系的生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已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15)《资本论》则集中地论述了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说:“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16)这四种生产的综合,就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或“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因而我们应该坚持的,不是经济要素单一决定论,而是社会要素综合决定论。

其实,关于“生活的生产”概念,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出来了:“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7)四种生产所表现和对应的是四种生活,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所谓生产和再生产,就是这四种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所以,人的社会生活与人的本质是一致的,或者说,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和现实。

社会生活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根源于人的对象化活动。四种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们在四个不同领域中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马克思说:“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8)人的外部世界,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它们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把物质生产的历史及其产物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同样,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历史及其产物,也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因而必须把“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19)人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既然人都是现实的人,处于现实关系和现实活动中的人,那么,人性、人的本质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地发展着的。它就是人的活动、人的关系、人的生活。我们要研究人的本质,就应该从研究人的生活出发。这个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的本性就是怎样的。所以,“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0)人的生活就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的书。我们要研究人,就要解读人的“生活”这本书。

生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生活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如果人的生活不和谐,社会矛盾丛生,那就决然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谐的生活。人的生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总体水平,它经常以各种“人均”的指标来表示;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个体状况,即个人生活。这两个方面的生活,都是影响生活和谐的基本要素。而个人生活状况对和谐生活的影响,则更加直接,更具有决定性,尤其值得我们的关注。

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如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是相互制约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当然,“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1)实质上,“社会”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可是,没有每个个人的存在,又有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呢?没有个人,自然构不成社会,而个人又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这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2)而人的这种社会本质,并不是人的类本质,而是指单个人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理想、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个别和具体总是具有个性的,一般和抽象则抹去了这种个性,从而掩盖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这种差异和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必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只有社会生活的提高,才为改善个人生活提供现实的基础;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富裕起来,社会财富才能获得增长。不过,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在一个时期内,社会生活的提高,并不能完全消除一部分人的贫困和贫富的过大差距。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社会生活的总体提高,而忽视了个体生活的具体改善。在讨论社会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生活上,对由于社会生活总体提高反而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更应该有高度的警觉。我们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总体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加社会财富,并把总体生活的提高落实到个人生活的建设和发展上,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体社会生活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生活建设。前三项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会生活建设。所以我们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建设好、发展好人的生活,使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财富的增长成正比,让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果。应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中,这种结果实现为社会生活,都是受社会制度制约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成果不属于广大劳动者,他们不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富裕起来;相反,社会财富越发增长,一些人越发地走向贫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4)“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的奴隶。”(25)要克服这种劳动异化导致生活异化的现象,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保证劳动者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促进社会生活和谐,建构和谐和稳定社会。

除了进行总体社会生活建设以外,必须同时进行主体社会生活建设,即从结构、制度和生活三方面入手,使结构和制度建设落实到生活上。这个领域的生活建设,应着重于个人生活的建设。个人生活的差别,不仅表现为个体生活的差别,同时也表现为群体生活的差别。这里所说的群体,相当于社会的阶层。这些不同的阶层,根源于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不同阶层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就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或群体结构。不同阶层、群体的生活,主要是由他们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所决定的,由此导致财富差别,形成了不同生活的差别,并表现为利益、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这些生活、利益和观念的差别,产生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所以,在社会生活建设方面,虽然不能提倡平均主义,但必须缩小不同阶层之间个人生活的过大差距。一方面,必须进行社会结构的建设,使阶层结构向比较合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制度建设,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上,更有利于中、低收入者群体的生活提高和能力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考察个人生活差别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财富方面的差距。这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现在仍然处于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时期。但是,这不能不说正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经济自然是决定的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财富多的人,生活不一定就幸福;物质富有的人,精神不一定富有。人有多方面的需求,同物质需求比较起来,发展的需求将是更高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需求的满足,将越来越依赖于人的能力发展。人的能力差别,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教育的差距决定着人们的财富差距。虽然每个人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可是,由于生活所迫,特别在农村,仍然还有不少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个人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社会生活建设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消除种种不平等现象,保证每个人的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发展,逐步缩小生活差距。

生态是生活的物质资料

生产、生活和生态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这种关系的哲学范畴就是生产力。过去,我们为什么把生产力界定为人利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而忽视了保护自然的能力?因为我们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而没有发现人在利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破坏了生产的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从工业文明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出乎人们期望的结果,造成对人类生活的危害,甚至使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6)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人化”,其结果却导致了自然界的“异化”,使自然界反过来加倍地报复人类。在付出无数的代价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所以,在生态问题上,同样体现着“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人本主义理念。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与社会相关的自然生态,而不是表示社会内部关系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环境,是进行生产的物质资料。自然的生态环境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受到人的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即自在自然的生态系统;另一种是已经受到了人的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即人化自然的生态系统。由于自在自然的生态系统尚未成为人的生存环境,因而同人类并没有发生关系,人类既不可能破坏它,也不可能接受它的影响。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自然生态系统,实际上是指人化自然的生态系统。它是与社会存在相关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总和,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的社会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现实世界。

“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27)它是自然生态是否良好和平衡的具体标志。一方面,生产力表现了人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生产力愈益发展,自然生态愈受破坏,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消极结果,同时也说明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两个方面,都反映了人的能力的发展和局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破坏,表明人的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又发展得不足。所以,自然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惟一的出路是发展人的能力。人的能力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力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汤因比说:“人类已使他的物质力量增大到足以威胁生物圈生存的地步;但是他精神方面的潜能却未能随之增长。结果是两者之间的鸿沟在不断扩大。这种不断扩大的裂隙使人忧心忡忡。因为人类精神潜能的提高,是目前能够挽救生物圈的生物圈构成要素中唯一可以信赖的变化”。(28)

生态环境同时又是一种生活的物质资料。今天,城市生态、社区生态、人居小区生态、居室生态等生态建设,都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说明生态环境是社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如此,人们的衣、食、住等生活资料,同样渗透着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绿色生态”,强烈要求,“绿色”一词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就是这种影响的证明。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不仅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安全保障。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抵消社会财富的增长,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滋生社会矛盾,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不和谐,社会和谐也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工业文明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今天,我们应该把它再颠倒过来,使生产、生活和生态处于良性的关系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突显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个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9)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有必要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

①(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220页。

②⑥⑦(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2,383,532页。

③《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④(15)(18)(19)(23)(24)(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99-100,97,127,24,90,92-9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⑧⑨(13)(20)(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3,67-68,9,60页。

⑩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326页。

(11)[德]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12)[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14)(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33页。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4页。

(28)[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711页。

(2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上一篇:市工商局注册局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在*城区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