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论时事

2024-07-05

怎么评论时事(精选8篇)

怎么评论时事 篇1

新闻评论与消息、通讯并称三大新闻体裁。新闻评论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评论,重在评论,但是评论对象、评论由头是新闻事件,因此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性文体有所不同。新闻评论包括时评、短评、述评、编后,等等。社论或可列入其中。

新闻评论怎么写?新闻评论的写法没有定式,也没有固定的新闻评论格式,有的是一些注意事项,姑且作新闻评论的写法略谈一二。

1、新闻评论的写法如同中学作文中的议论文的写法,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评论的论点就是你要表达的观点,新闻评论的论据就是特定的新闻事件,新闻评论的论证就是你要佐证你的观点而引用的旁证和佐证观点的过程。

2、新闻评论必须具备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达到“三性俱全”的新闻评论才是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

政策性指的是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高度和深度;针对性指的是新闻评论最好做到一事一议,不要过于散发;准确性指的是新闻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必须“三论皆准”。

3、新闻评论的`写法中最关键的是立意立论。

新闻评论的“论点”也就是“观点”,是新闻评论的灵魂,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命意,起码论点要新鲜。

4、新闻评论的写法重在说理难在论辩。

新闻评论是说理的文章,必须侧重于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新闻评论的大忌。新闻评论又评又论,必然有论辩对象,因此心中要有“假想敌”,文中要对“假想敌”开足火力展开战斗。

5、新闻评论风格和新闻评论语言。

怎么评论时事 篇2

方法一:分角度探究

所谓分角度探究, 是指从主观和客观;物质和精神;传统和现实;个人、政府、社会;法律制度、道德舆论和文化意识等角度探究某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2013年深圳市二模的新材料作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道:“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 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 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针对以上材料, 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针对这则材料, 考生可以立意为“软实力即文化已成为衡量强国的标准”, 从而引发思考: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考生可列举现今中国一系列的社会现象, 如“圣诞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狂欢节, 哆啦A梦成为中国小朋友梦寐以求的伙伴”等等, 从而得出“中国文化贫弱, 不能输出”这一结论, 然后对其原因进行分角度探究。如首先可从个人角度, 金钱的多寡依旧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显著标志;其次可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对文化漠视, 唯GDP论;最后可从社会的角度, 民族意识淡化、信仰缺失。使用分角度探究原因时, 需注意的是, 针对不同的社会现象, 很多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只局限于以上角度。比如, 就上述现象, 考生还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探究, 如崇洋媚外之风盛行等等。总之文无定法, 不能拘泥。

方法二:正反式探究

所谓正反式探究, 是指既探究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探究人们为什么不这样做。

例如这则新材料作文:据报道, 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坐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 追问“拒载”缘由。这种“较真”的行为也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共鸣。但也有市民表示, 有更多的精力, 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针对以上材料, 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针对这则材料, 考生可从正面立意, 即“中国人, 你为什么不较真”, 然后对此立意进行正反式探究。首先可以从正面探究, 分析要较真的原因, 这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是对不公平现象说“不”。其次可以从反面探究, 分析人们不较真的原因, 如受自身受传统影响, 意识淡薄。使用正反式探究原因时, 需注意的是, 在对正反两方面原因探究的同时, 也可进行分角度探究。如从正面分析原因时, 可从社会角度探究出这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 是追求人民权益的体现;从反面分析原因时, 也可从社会角度探究出这是社会缺少民主氛围和维权土壤等等。所以文无定法, 贵在得法。

方法三:层层追问

所谓层层追问, 是指先探究表层原因, 再接着追问表层原因的原因, 即根本原因。例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新材料作文: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 洞穴里很神秘, 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 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他们欣赏了一会儿, 不想惊动打扰蝴蝶, 就离开了。几天后, 他们回到原地, 想看看蝴蝶在不在, 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 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针对以上材料, 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针对这则材料, 考生可以立意为“世界上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是缺少保护美的意识, 我们只有熄灭蜡烛, 才能让美长存心中”, 然后针对此立意进行层层追问, 首先发问:为什么要熄灭蜡烛?因为在人类的干扰下, 许多美已离我们远去。紧接着追问:为什么美离我们远去了?因为人类缺少了保护美的意识。最后再次追问:为什么人类缺少了保护美的意识?一是无心之失, 二是人类的占有欲、逐利心在作怪。使用层层追问法追问原因时, 需注意的是, 追问与回答一定要有深度, 不要流于表面, 如同剥笋般, 由外而内, 即追问原因的原因, 回答时可采用分角度探究, 这样才能做到追问时盘根究底, 回答时入木三分。

班级时事评论员 篇3

关键词:时事评论员;舆论;新事物;

【分类号】G451.1

一、创新操作

1.谁来点评

时事评论员不仅仅要像电视台评论员一样要有良好的口才,又要能够善于发现一周班级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同学舆论,抓住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件来进行点评,而且还要求评论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给评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采用了自荐、互荐相结合,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了四位时事评论员,组成了评论员团队,评论员团队负责设计点评主题,点评形式,需要邀请的特邀嘉宾等。

2.点评什么

每个班集体在一周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对于班级发生的很多事情可能影响面没那么大。但是,如果同学们的舆论如果是错误的,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特约评论员就要针对这些事件来进行点评,使舆论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在我们班点评的内容包罗万象,比如:兄弟义气,上网、上学带手机、异性交往、同学矛盾、小组合作、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等等。

3.怎么点评

时事评论员团队在每周四会举行一次碰头会,一起讨论本周评论的主题,再自我推荐这个主题由哪位评论员来进行点评。定好主题和本周首席评论员之后,评论员团队会写好评论员文章并交由班主任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班会课进行特约点评。点评的方式可以丰富多彩,比如:脱口秀、小品、演讲、辩论等等。在点评过程中评论员还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也可以邀请家长或者老师成为特邀嘉宾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既可以听取多方面的声音,还可以使班会课成为家校沟通和亲子沟通的平台,为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4.点评之后

一次点评短则十来分钟,长则一节课。我们不能寄希望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点评结束之后做些什么很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把正确的导向内化为思想并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我要求在每一次点评之后,每位同学在周末书写点评心得。每位同学根据评论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在经过思考后也可以写驳评论员点评文章,如果我发现有一些新颖的意见或建议,在下周就可以成为特邀嘉宾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和时事评论员进行辩论。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成为一个评论的系列。使学生在学习、思考、反思中不断提高,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二、创新感悟

1.时事评论员制度丰富了班会课的形式。

学校德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很多班主任设计活动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导致班会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上都是班主任在苦口婆心的进行说教。但是特约评论员制度大大丰富了班会课的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点评,还可以穿插不同的方式,能更好的贴近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切性。

2. 时事评論员制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事评论员由学生担任,点评的主题来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事,点评的形式由学生设计,特邀嘉宾由学生负责邀请。尊重学生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亲身经历,充分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3. 时事评论员为学生了解社会,沟通感情搭建了平台。

时事评论员点评时经常会邀请家长,学校领导,甚至是结对的警官,这样对于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角度的看法。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处理问题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我为中心。经过时事评论员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慢慢会学会换位思考,慢慢理解家长的苦心,更多的了解社会。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结论:

当然时事评论员制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对时事评论员的要求很高。很多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想的很完美,但是在操作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及时加以指导,为评论员团队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论现代性版规的构建 李西顺 教学与管理 2011/04

时事评论 篇4

“歧视河南人”是种精神胜利法

19日,白岩松在为其新书《白说》举行的读者见面会上表示,很多年前有一种妖魔化河南的声音,他为此专门到河南看看。白岩松称,中国什么样河南就是什么样,都应明白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过什么,希望中国人都来河南看看,了解这个民族是怎么走过来的。

地域歧视自古就有,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妖魔化河南人究竟始于何时,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嘲弄河南人的“段子”大规模流行,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河南的地域歧视由此开始明确化。一个不无恶意的传说是,当年每当陇海线的火车进入河南,列车员就会提醒乘客“列车已驶入河南境内,请广大旅客提高警惕”。

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相互攻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精神特质和典型特征,这种典型特征很容易被“符号化”和“标签化”,一旦不被其他地方的人所认可和包容,甚至遭到排斥和反感,就会上升为地域歧视。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某个公共话题,一旦发生意见分歧,上来就是一句“你们XX人”,好像这是一个“必杀技”,立马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以无往而不胜。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地域歧视最大的逻辑弱点在于以偏概全。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都有你认可或不认可的人,不能把个人或一小部分的行为不加选择地打上地域的标签。否则,哪个地方会有好名声?更何况,贬低和攻击其他地方,并不足以抬高自己所在省份的地位,无非是暴露自己的狭隘和偏激罢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相互攻击和诋毁中,每个地方都会不同程度地被污名化,没有谁是赢家。

有时候想想,地域歧视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论攻击,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你攻击别人,自然就会被别人攻击,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逞口舌之快,毫无价值!

就本质而言,与其说国人出行“吃相难看”是个道德命题,不如说是个技术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旅游形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相信这种种陋习都会得以改善。当然,加快这样的文明进程,首先需要国人自身的努力。

究竟是谁炮制了“屠呦呦致辞”鸡汤文

12月10日,随着屠呦呦诺奖发言落下帷幕,一些微信营销号也跟着乐此不疲地“炮制”出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引来众多网友疯狂转发。一时间替屠呦呦写获奖感言的“鸡汤大军”火速占领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

有人总结了一下,发现目前“山寨鸡汤文”主要流行以下两个版本。一个是“感动力爆棚催人泪下版”:“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还有一个“春暖花开骏马奔驰版”:“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怎么样,这样的鸡汤文是不是看上去文采飞扬?但经权威媒体证实,其为伪作。

屠呦呦在瑞典期间倒是的确做过“获奖致辞”,题目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认真阅读后不难发现,屠呦呦真正的致辞平和、理性,不谈感情,只谈专业。但这篇真作在朋友圈流传并不广泛,相反,却是伪作抢占了社交平台。这颇有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荒谬感。

说实话,类似仿冒名人的鸡汤文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攻城掠地”。之前,马云、白岩松、杨绛、张爱玲、林徽因、莫言等都中过招。这些鸡汤文大都看似辞藻华丽,充满励志的正能量,却大都缺乏思想深度。

鸡汤文之所以有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需求。人在社会中生活,面对粗粝的现实,不时需励志的语言、细腻的情感灌溉心灵。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也是九十年代以来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心灵鸡汤》丛书风靡的根本原因。也正因此,鸡汤没有原罪。

国人出行为何“吃相难看”

这些年,但凡有过出国、出境经历的中国人,大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走进中餐馆,或是有中国人用餐的地方,氛围遽变,热闹无比。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某些中国游客的“特色”餐桌陋习依然故我,令人思考。

在西餐馆里,自助餐变“自家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以至于外国人投诉“浪费食物太可惜”;就餐时推杯换盏,大声聊天„„某种意义上,国人出行“吃相难看”,与某些国人喜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一道,已经成为国人最显著的两大旅游不文明现象。

说起来,对礼仪这种文化,我们并不缺历史和传统。然而历史和传统是需要传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品质,而是需要不断的培育和学习。中国人越来越富有,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消费行为,但与此同时,我们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旅游文明,礼仪教育更是严重缺失。

但是,屡屡沉浸在鸡汤的语境下无法自拔,对一些东拼西凑的鸡汤文不辨是非地转发,这就暴露出有些人智力偷懒、缺乏辨别力。要知道,很多段子手与公号炮制鸡汤文的最根本目的是圈粉,从而撬动背后巨大的利益板块。调查显示,大部分积极推送“鸡汤文”的公众号多半是地产公司和美容院等商业机构,他们以这些看上去感性、励志的“鸡汤”打动人心,实际上来达到营销目的。

事实上,找出炮制屠呦呦虚假致辞鸡汤文的始作俑者,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困难。此外,大力推广、转发此消息的公号,微信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只有正本清源、查清源头,才能杜绝此类假名人之手的鸡汤文甚嚣尘上。此前,万达集团就曾正式向北京市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顶尖企业家思维”微信公众号假冒王健林发布文章,从而索赔1000万元。这其实也提醒诸多鸡汤手与微信公号,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法外之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上制造虚假消息、恶意传播,一样要受到追究与制裁。

“我们恨化学”不仅是一个化学问题

近日,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再次因为一段仅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此广告7月在某地方卫视播出后就一直**不断。近日,一中央级媒体也开始播这则广告,这引起了《结构化学基础》的作者、北大教授周公度的注意。11月19日,网友爆料周公度递交声明要状告相关媒体。

生活中,我们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化学。大喊“我们恨化学”,化学教授自然要愤怒,认为这是反科学、反智慧。不过,窃以为,对于一则广告,我们还应该放到广告的情境中去衡量,从广告法的角度来解读。

一是,此广告涉及虚假宣传和错误引导。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工业,化妆品企业本身就属于日化行业,法兰琳卡的产品如何做到纯“天然”,这恐怕难以实现。就算原料真的纯天然,也需要添加防腐剂等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打着“恨化学”的旗号“用化学”,这可能涉及虚假宣传。

二是有贬低同行业对手的嫌疑。《广告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在日化行业,一家企业为了卖自己的“天然”产品,让代言明星大声喊出“我们恨化学”,这无疑对其他企业是一种贬低和诋毁。从这一点上讲,该告法兰琳卡的不仅仅是化学专业的教授,而也包括其他不炒作“天然”概念的化妆品企业才对。

“我们恨化学”怎么理解,这是一个语言问题。“我们恨化学”的广告错在哪儿了,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真的不仅仅是一个化学问题,我们更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来解读。

中美高中生的“苦”不一样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在相似的一所美国高中,华裔女孩田田的经历,也如出一辙。

不知从何时起,“国外学生都很轻松”似乎成为不少国人心中的固定印象。但是只要稍稍查证便不难发现,有关“美国高中生同样辛苦”的新闻在网上并不少见,比如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就曾在一次演讲中透露,“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这与《梦想的学校》一书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吻合的。

暂且不论书中所描述的美国高中生“4小时睡眠,4杯拿铁”的群像是否有着普遍性,我更关注的是,如果“美国高中生也辛苦”的确成立,它又到底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中、美高中生的“苦”又是否完全一致?比如仅就报道所呈现的信息来看,美国的学生之苦,除了课堂上的知识需要掌握、考试多外,其实还包括庞杂的课外知识要求,比如论文写作,特长培育等等。而在我们这里,分数至上与题海战术才是学生苦的真相。两相比较,到底哪一种“苦”更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和创造力的培育,或许就值得思考。

对于他国教育真相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身。但在比较中,不应该是树立“比惨”的逻辑,比如美国高中生很辛苦,是否就能成为我们不必为学生减负的理由?是否意味着我们搞题海战术就是合理的?美国

飞机上不容许开“持枪”玩笑

近日,一张乘客在飞机上“持枪”摆造型的照片引发众多关注,有消息称涉事的几位乘客是从首都机场乘坐飞机的。记者询问了多位在中关村从事经营电脑的业内人士,他们一致认为乘客手中的“枪”疑似某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手持“枪”状物满不在乎地摆造型,甚至用它指向同排座位的两位乘客,无论是持“枪”者,还是这两位乘客,都是一脸嬉笑状。这样的场景若是换个场所,比方说,在自家客厅里,拿着笔记本电池装“枪”过把瘾,不成问题。但这是在飞机上,从保障航空安全的角度讲,绝非小事。

为什么飞机上拒绝这样的玩笑呢?因为像这位乘客这样持“枪”,真会“走火”。这里的“走火”,是指给飞行安全造成不可预料的风险。相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的安全要求更高,一些在平时看来无关痛痒的事,只要关乎航空安全,就来不得些许马虎和儿戏。有的乘客在乘坐飞机时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无所忌惮地开一些过火的玩笑,一方面缘于基本的公共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欠缺;另一方面,还在于不懂法、不守法。

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航空器内禁止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行为。显然,这几名乘客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条例,违规者轻则罚款,稍重者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重者或被刑事拘留甚至判刑。

上了飞机就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场合,玩笑开大了,难免会“玩火自焚”。

高中生或许也不轻松,但在其国内也同样存在着“减负”的呼声和改革期许。可见,美国的教育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且不可拿美国的所谓教育真相,盲目与国内做对比,以致对我们的教育改革产生误导,甚至遮蔽我们教育中的问题。

人类为何要探索地壳和地幔

据报道,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30名科学家正准备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处名为“亚特兰蒂斯浅滩”的地方,试图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尝试。

为什么要打穿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个问题就像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修女写信质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一样,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孩子吃不饱饭,为何NASA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

回答这个问题既有抽象或哲学层面的,也有具体和实用的。首先探索地球内部与探索太阳系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好奇心所驱使;其次才是研究的实用性,后者可能会让人类生活得更为舒适。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平均厚度分别约17千米、2865千米和3400千米,显然,人类对自己脚下地球的认识现在只限于地表和有限的地表下地壳的10多千米深处。如果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首先会对人类预测和预报地震具有很大的帮助。尽管以美国为首的主流科学家认为,目前地震是不可预报的,但是,如果能通过钻探获取从地壳到地幔不同层次的岩石构造和物质成分,或许能为人类理解地震并为未来预报地震提供科学参数。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日益增多和人类消费的提高,地球表面和浅表地壳中的种种资源在不断消耗,总有一天可能会枯竭和穷尽,因此,向地心深处探索也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科学家们钻探地壳和地幔还可能获得更多的岩石样本,从而探索地球是如何演化和发展到今天,并且也能获知地下有无生命,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将能让人类预测自己的未来。

从根本上说,人类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只有当人类不停探索,获取更多有关自然界的讯息,才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拥有美好的未来。

21世纪的今天你还记得怎么写信吗?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远比短信、微信、邮件更真挚感人。《说文解字》有云:“书者,箸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当今各种智能输入法层出不穷,在过于追求高效便捷的时候剥夺了人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静心思索的机会,文化与文明的传承的断层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迫切关注的。

中国式圣诞节背后的思考

12月24、25日是西方平安夜、圣诞节。不难预期,在中国各大城市,以青年为主体的集体狂欢又将上演。一些城市也提前发布出行安全提示,不少学校也禁止学生参与狂欢。

对西方人来说,圣诞节意味着宗教、历史与传统。他们的圣诞夜和我国的大年夜一样,是合家团聚的时候。不过,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日在被接纳多年后却华丽的演变成了“狂欢节”,与以团聚氛围的圣诞主旨相去甚远。中国的圣诞节,广场喧嚣、情人约会、K歌喝酒、逛街购物血拼、商家炒作,成为主题。

面对这种传统节日受冷落、西洋节日受热捧的现象,一些学者忧心忡忡,甚至贴上西方文化渗透或国人数典忘祖的标签,对其口诛笔伐。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洋节“赶尽杀绝”亦大可不必,还是应该取其糟粕、学其精华。

对于圣诞节这个“洋节日”,现今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无非就是“狂欢”,没有思想内涵,而只是学到了怎么娱乐,是一个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良版。年轻人把此当作交往聚会的好理由,商家把此当作牟利营销的新平台,两者一拍即合,引爆“圣诞狂热”。

不仅如此,面对商家愈来愈火爆的圣诞促销,面对年轻人愈加青睐的圣诞节,我们需要的不是压制而是引导。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振文化自信,过好自己的“中国节”;另一方面,也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洋节,引导年轻人购物有度、狂欢有度,更多的是学习,圣诞节的宗教、历史与传统意

由“提笔忘字”谈汉字传承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字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一项技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键盘鼠标,丢掉了笔杆子,逐渐形成了提笔忘字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诸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取得高收视率的根本原因。

这些节目的热播,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揭露了汉字书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低存在感。

我们应当承认电子输入较汉字书写具有快捷、方便、易存储等优点。但是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文明和智慧,不论是方正的楷书、隽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汉字正是在国人的提笔书写中得以传承,文明正是在方方正正中得以张扬,在那一笔一划中流淌着老祖先的文化血液。

义,合家团聚。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

全班31人,每天6点多起床,7点半集体去教室自习。他们不是高中生,而是中南大学冶金1402班的大一新生。1402班的梁明是全班的闹钟,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晨读半小时,然后7个男生寝室挨个儿敲门,直到把每间宿舍同学叫醒。

笔者在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这则新闻,当即愣住了,面对中南大学冶金1402班全体同学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明确的学习状态,内心五味陈杂,久久不能平息,脑海里始终回荡着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

由北大高材生转读技校所想到的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就是周浩。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谈起当年的决定,周浩说“毫不后悔,很庆幸”。

(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为我们所知,同样是一个北大高材生,高明也曾在聚光灯下。2005年,我国正式施行从全日制高校在校学生中征集士兵的政策,刚满20岁的高明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休学入伍。从中国顶级学府的80后高材生,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如此,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向高明同志学习”的旋风。外界评价他的决定“不可思议”,说他“傻”,而高明却这样说:每个男儿都有军人梦,男儿意气,无关富贵。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周浩与高明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评价何其相似。难道每一个热血青年的梦想,都该止步于最高学府的光环?从北大转学技师学院,当然是极端的案例,这样的事情在任何社会也不会很多。但不多,不代表不该有:比尔盖茨、乔布斯当初念的可是世界级名校,但他们因为自己的喜好、选择,毅然离开学校去创业,选择肄业。可在中国社会,因为大环境和其他因素,有此般勇气的人很少。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屈就于“社会大势”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爱好,多了个大学生、名校大学生,却少了一个创造性人才。

曾几何时,考上北大,走进这座曾经“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府是多少学子及其父母的梦想。但是,一旦迈进北大的大门,仿佛身份就突然发生变化了。不仅穿上了“985”和“211”的双层“黄马褂”,而且社会似乎也以最高学府的姿态俯视其他“不起眼”的学校。一旦“最高”与“不起眼”发生点什么关系,都会引起社会的聚焦。显然不是。高明和周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挖掘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只是社会的热烈“关怀”让外界觉得他们有“下嫁”之意。虽说北大已不是当年的那座学府,但是还有无数人倾之所往,毕竟其氛围、师资、名气等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可转言之,不是每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在四年时光里让自己过得舒坦。对于一个习惯了名校崇拜、学历崇拜的社会来讲,周浩从北大转学到技师学院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难以理解。当然,周浩还很年轻,或许以后他会后悔。因为北大的毕业证在中国确实很吃香,北大在中国的地位就像哈佛在美国的地位一样。再加上,学历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块敲门砖,没有就不行,这可能会导致周浩在起点和发展上,会比他北大的同学差一些。这些客观事实无法否认,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但这样的现实和对学历、名校的过度崇拜,本身也是不正常。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教育如此,个人选择亦是如此。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合适。

众所周知,十年寒窗,还得背上家人和老师的使命,当时年纪又小,周浩没有坚持住自己的主见,一番周转之后,才成为今天的热点。高考前唯一的目标就是取得高分,报好点儿的高校,但是当高分成绩单捧在手里的时候,却不由自己做主。诚然,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大事也该让家人参与或做主。理科660多分,报考周浩趣味

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其父母老师所言——的确有点“浪费”。父母供孩子十几年,当然更希望孩子能考上最高学府以出人头地。但是,高分与兴趣该如何平衡,父母老师应该多以孩子的想法为主,毕竟人生路要自己走。再者,北大高材生自愿转到技校就是网友所谓的“屈驾”?虽然“985”“211”与职业教育学校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但是它们不应该被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它们之间应是高校的差别化发展,人才分流而已。可见,社会主体价值观存在着导向上的误区。好在周浩是个例外,没有“架子”,或放下了自己的“身段”。

我们并不鼓励每个人都从大学退学,特别是从名校退学。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在任何时代,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好事情。只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是否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是否有勇气为了理想选择不一般的道路?年轻的周浩至少做了这样的选择,每个选择也未必会是一辈子,某一天周浩或许会又有其他的想法。但这都不改他当初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的事实。如果未来,周浩今天的选择让其也成为某方面的能人,很多人会把他当成成功案例来看待;可哪怕按照世俗眼光,他很平庸地过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特别是和他当初北大的同学比,他远逊于他们——我们也不该嘲笑他。因为鞋子合脚与否,只有自己最知道。并非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最合适,更非每个人都适合做学术型人才,每个人的长处和发展路径本来就不同。譬如周浩,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当初高考也准备报考北航,但硬是被家长和老师劝阻,逼着考北大清华。而进入北大之后,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北大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因此才做出转学技师学院的选择。我们可以为周浩感到遗憾,也可以认为他太年轻,但一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喜欢选择生活、学习,本身也没有错。

学历、名校、成功,并非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选择,只要其自己喜欢,只要不违法犯罪,都是可以的。而事实上,当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的道理,首先个人幸福指数会增加;其次,中国社会也会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个人和国家的创造、创新能力和今天比,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时事评论300字 篇5

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意欲何为

特朗普一边和蔡英文通话,一边委托基辛格访华,这其实就是生意人的做派,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目的就是威逼利诱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特朗普对华政策大概是上台初期会强硬、各种与中国关系的“不睦”。但是,当到了火候时,也就会和中国谈条件,接着中美关系重新磨合进入正常状态。

外长王毅对此的回应是蔡英文政府搞得鬼,同时表明这种小动作不可能改变一个中国的现实,既给特朗普政府留着回旋余地,也打压了蔡英文。与此同时,外交部的政府渠道则是对美提出严正交涉。

时事评论作文 篇6

哥回答了四个字:依法处理。目前,殴打快递员的出租司机因寻衅滋事已被北京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蹭坏了他人爱车,双方应负有何种责任,需要专业鉴定,最终由法律说了算,不是谁富有、谁气势大,就可以任性动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再有理,也不能不把法律放在眼里,用粗暴的手段始终不能解决问题。

人都说,遇事要讲理。这首先是在情感和常识意义上判定对错,有些看似理气十足的事,往往在当事人心中有一个结果,但既不能得理不饶人,像那位车主一样揪住不放并施以暴力;也不能理亏心虚,任人欺负,像快递小哥一样如绵羊般被随意打骂。实际上,所谓的理,也只不过是一个不成文守则,关键还是靠法律。

其实,施暴打人的背后,也凸显出对规则的不尊重、对法治的不敬畏。如果没有受到他人来自生命的威胁,为何要选择先动手?如果有清晰可辨的责任,为何不等待警察依法处理?如果心中有对规则制度的基本遵循,为何还会轻易地当街撒气?可见,表面上是在释放心中的不满,实际上是在践踏社会普遍形成的对法

律制度的守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法律保护下的个体,人人遵守才能人人受益,随意破坏必将自食其果。在法律面前,没有更公平正义的解决方式,更何况是一件小纠纷?

广播评论:谁来说,怎么说? 篇7

2005年, 南京新闻调频《马青时间》节目开播, 这个节目的特点是, 广播评论不再以单篇稿件的方式, 而是以一档节目的形式出现, 一档节目中包含了多个评论, 有主持人的评论环节《观察》, 有摘选其他媒体观点的《声音》环节, 还有各种对立、冲突观点呈现的《交锋》环节。独家新闻不再是一家电台的看家本领, 广播要做思想媒体, 必须强化新闻评论, 以评论强台。

“打造有思想的广播”这个概念, 在2009年中国之声的节目大改版中再次实践。与这个口号相对应的, 是中国之声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在新闻节目中引入了评论员模式。2009年, 新改版的中国之声节目, 聘请了18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人, 担任第一批特约观察员和特约评论员。这些评论员以敏锐的视角、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谈吐在节目中就新闻事件即时点评, 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广播评论的特色

今天的广播评论, 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广播特色。

首先, 评论节目以主持人直播方式出现, 部分节目甚至以评论板块节目的方式出现。这类新型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是《新闻演义》、《马青时间》。

过去的广播评论, 大多以新闻节目的一个部分出现, 围绕一篇稿件、一个主题展开评论。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发生、重要精神出台的报道后, 配上评论, 拎出要旨, 精辟论述, 其实质仍然是对前一篇稿件的强化。后来出现的评论类节目, 形式单一, 一般一档节目只有一篇稿件, 如南京台的《大家谈》、《今日论语》、《骨鲠在喉》等。这类评论节目是播音员在播一篇稿件, 而不是主持人在主持一档评论节目。

以主持人直播方式出现的评论节目, 主持人不仅播评论, 许多主持人还是评论的作者或编辑。他们以一个评论者的身份出现, 对新闻、资讯、信息进行淘洗、筛选、解读, 与听众交流分享观点、看法。

其次, 评论员成为常态。2009年, 中国之声聘请了18位专家型评论员, 开创了中国广播建立评论员队伍的先河。如今, 评论员在各地新闻广播中已经成为常态。但凡重要新闻发生, 重大事件出现, 都会请评论员出面点评。这类专家型的评论员让听众知道身边的新闻, 为什么会发生, 意味着什么, 给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这种解读和点评, 可以让听众在短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第三, 评论节目层次分明, 各类评论节目都有稳固的听众群。

受众的多元化, 决定了媒体表达方式的多元化。不同时段播出的广播评论节目, 有着各自不同的收听人群。目前的广播评论节目, 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 本台评论。

这类评论比较传统, 大多以代表官方权威的声音出现, 如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和编后语等。

2. 精英评论。

在广播评论节目中占主要地位。一些电台重点打造的品牌评论节目, 重点塑造的品牌主持人主持的评论节目, 大多属于这一类型。而评论员队伍以及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的即时点评, 也归属这一类型。这类评论观点更主流, 更客观, 更专业, 更深刻, 如江苏新闻广播的《大林评论》, 南京新闻广播的《马青时间》、《骨鲠在喉》、《惠眼看天下》等。

3. 网络评论。

自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新闻记者, 人人都是评论员。在这种环境下, 网络评论应运而生。广播借助网络的力量, 设立网络评论节目, 挑选适合的网络言论在节目中播出。网络评论虽然有些比较偏激, 但幽默、尖锐、犀利。用好网络评论, 可以为广播评论节目增色不少。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是南京新闻广播的《网罗天下》。

4. 草根评论。

广播评论节目应该给大众提供说话的机会和场所。草根评论目前在广播中主要以热线电话或短信、微博的方式实现。主持人会抛出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 引导听众发表不同的看法。这类评论虽然很少有理论色彩, 但观点长于生活经验, 因而更显得观点的多元化。这类评论的典型代表有南京新闻广播的《第三只眼看南京》。

5. 专业评论。

如健康评论、财经评论、房产评论、体育评论等, 这类评论的受众面略小, 但忠诚度更高, 实用性、指导性更强。

第四, 观点多元化, 不强求声音统一。

今天的广播评论与传统的广播评论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观点多元化, 不强求声音统一。正像《马青时间》节目中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

有的评论节目不仅不强求声音统一, 还在节目设置中特别安排了不同声音。比如, 《马青时间》在《交锋》环节中, 针对同一话题安排了不同的观点。对立的双方各自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评论通过传递不同观点信息, 激发听众的思维, 让听众自己去辨析。

二、广播评论的未来

1. 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更高。

笔者曾经与多家兄弟台的同行进行交流, 大家一致的感慨是: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太难找。有这类节目的电台也感叹后继乏人, 甚至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有些办得不错的评论类节目, 由于人员调动等因素, 节目昙花一现, 很快就被人遗忘。广播新闻要做到独特, 没有一两位标志性的评论主持人, 很难在广播市场的竞争中立足。广播评论主持人不仅要求能说, 更要求会写, 有思想, 有观点, 有相当大的阅读量。高举新闻立台大旗的电台, 必然会在广播评论人才方面加大投入, 培养优秀广播评论主持人。

2. 对评论的要求更加专业。

广播评论虽然现在也出现了评论员队伍, 但相对而言, “万金油”太少, “打酱油”的也不少。随着广播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 听众需求的提升, 要求更加专业。评论员除了在本领域、本地域要权威, 对听众心理研究也要深入。

3. 追求全媒体互动。

时事评论漫画也能靠市场发展 篇8

徐:其实关心时事评论漫画的人很多,它的生命力也不用担心。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讽刺漫画都可以说长盛不衰。我所在的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每天都有很多漫画。但是这些漫画与实际原来的味道确实有所区别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读图时代的大背景里,现在我们的讽刺漫画,思想性、艺术性、时效性、幽默感——这些过去我们认为传统漫画应该具有的品质已经不再那么突出了。

我所在的《讽刺与幽默》能存在32年已经很不简单了,但是我感到时事评论漫画现在缺乏重视。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领导怕惹事,因为他怕人们对号入座,而且中国人就有个特点,喜欢对号入座。在这个氛围下,我们在某张报纸上发表一则讽刺漫画,实际被看成是代表这张报纸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讽刺漫画只是代表作者的观点。这是长时期形成的观念,报社自然要谨慎,不可能当成一个百家之言的刊登之所。

另外,我年轻的时候,几乎每家报纸都有美术组,都有漫画编辑,现在几乎就没有啦。现在很多报纸的编辑如果需要漫画的时候就去约稿,或者到网上去下载,其实他自己可能一点也不懂漫画。我们现在的漫画变成一个非常直白和浅显的东西,制作也粗糙,没有什么幽默感。就把所谓故事漫画的手法直接运用过来,过去那种讲思想、讲哲学、讲政治、讲艺术、讲幽默的传统都没有了。现在就是一种配图式的漫画。这就是我感觉现在的时事评论漫画不吸引人的地方。

再加上老一辈艺术家逐渐都去世了,新的人没有涌现出来。我们漫画艺委会换届的时候就总是觉得,这个年轻人在某些方面还可以,但是思想性、社会责任感总觉得和过去的那些人有差距。这也正常,因为现在是个市场时代,有些人画了一点觉得不赚钱就改行了。当然,我们也确实还有一些铁杆的爱好者,真是热爱讽刺漫画艺术,不在乎稿费的高低,特别爱画。这些人一般都是第二职业。因为他们单靠在报纸上发表漫画养活不了生活,怎么办,去画插图、画连环、画版画。

记:是不是这种一两张图就完成一幅作品的讽刺漫画,很难产业化,很难用商业的方式去经营?这也导致了它今天的不受重视。

徐: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时事评论漫画确实是一种纯艺术。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新的现象,比如有人现在要收藏这种时事讽刺漫画了,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因为他也意识到你的艺术性了。优秀的讽刺漫画家的作品也会被人收藏,说明它们自身还是有价值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漫画委员会1986年就成立了。很多动漫节我都参加了,包括最近我还和特伟的儿子谈话,大家都意识到现在动漫的根子应该是漫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很多优秀的动画,但很多导演、设计都是漫画家。外国也是这样,手冢治虫不也是个漫画家么。

我们这种画有个特点,既能歌颂,又能讽刺。其实我们每年还是会搞很多活动的,比如我们和一些地方税务、政法部门合作组织大赛等等,很多部门还就不去找动画或者故事漫画,专门找我们时事评论漫画。我们和浙江纪委年年搞讽刺腐败的漫画大赛,另外像环保、禁毒等等这些单位都愿意跟我们合作。

记:就是说讽刺漫画和故事漫画在艺术价值的体现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徐:对。讽刺漫画主要还是靠形象来说话,现在一些漫画不仅风格雷同,而且写满了字。可能有的编辑跟作者说,你就按照我需要的这个意思去画就可以了。粗制滥造、抄袭的现象也很严重。

往大的层面说,现在中国的娱乐文化有很多问题。我们“反三俗”不是无缘无故的,有很多低俗、庸俗和媚俗的东西。而且我一直在一线搞创作看得很清楚,现在很多创作者都是“画而优则仕”,进这个组织,弄那个头衔,急功近利。哪有深入民间,像过去那种为老百姓说说话,看看老百姓是什么生活状态,这样的艺术作品很少。包括我们的动漫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离生活很远。

记:我觉得日本故事漫画的进入,对传统的时事评论漫画冲击还是很大的。最主要的就在于我们的孩子、年轻人,基本上都去看故事漫画了,不再看评论性漫画了。这样的一代人成长起来的话,是不是讽刺幽默漫画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局限?

徐:故事漫画和时事评论漫画就好像流行乐和交响乐。我们有一段时间,交响乐几乎没什么人去听了,但不等于交响乐没有价值了。流行的东西倒是变得很快,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们也调查过,什么人会看讽刺漫画呢,主要还是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关心时事。这种漫画有评论性,涉及政治的很多。当然也有爱评论的年轻人关注时事漫画,那些上班压力很大需要更多时间放松的人,可能就不会太关注这种漫画。

记:那我们怎么从教育的角度,普及时事评论漫画,让更多的人能重新了解这项艺术?

徐:这就是我们漫画艺委会要做的事情啊。我们成立漫画艺委会就是为了提高漫画质量,普及漫画艺术。我想还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品给群众看。报纸要拿出精品,我们自己的网站也不断把国内外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当然,看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现在是恶性循环,好的漫画家都不画了,你都发那么次的作品,下次你约我画我都不画了。

我在中国传媒大学也在教书,那里有个别学生就喜欢单幅漫画。他拿出他的作品我一看非常喜欢,它就是要涉及政治、评论。你知道总有这样的人,有正义感,爱发表评论,作为一个漫画人,他自然就要画这样的东西。有些大学生给我们投稿,我们看着好的作品都是要鼓励发表的。

记:我觉得故事漫画可以发展得比较好的原因是,它的形象可以衍生、可以出动画片、可以自己不断地发展,它自己有一种盈利的可能性。但是讽刺漫画就很不同,登在报纸上,也就是报纸给作者一定的稿费,后续的发展没有了。

徐:你说得很对。现在我们《讽刺与幽默》作为一张艺术报,发展是很难的。要是像原来那样,发行130万份,那我们可以做很多事;现在市场在萎缩,我们能拿出的资金确实不多。我经常要说,国家应该扶持一下讽刺幽默漫画,它的发展现在的确挺难的。

记:国外的讽刺幽默漫画是怎么发展的呢?它们有没有遇到我们这样的发展困境呢?

徐:你比如说《读卖新闻》,它就养着一批专栏作者,你只能给我画,不能给其他报纸画。但是它是良性循环,因为《读卖新闻》是一家综合性的大报,市场很大,很赚钱,它可以养足球队、棒球队。那么它有能力高薪养漫画家。漫画家能完全靠这家报纸养活自己,那他就专心给你画,每一幅漫画都有力量,都引起轰动。还有很多外国的托拉斯机构,把一幅很好的政治漫画卖给几百家报纸,它和作者都能赚大钱。这些机制中国都没有。也有人曾经找过我,做中国的讽刺漫画代理机构,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中国的国情不一样,有些漫画很好但是没有人敢给你发啊。另外,外国真正有名的漫画家有时候不用发表,他们的画就被买走了。一尺见方的小漫画能卖到2、3万块钱,这不是也不错嘛。其实还是在于你作品的艺术性。

记:就是说,讽刺漫画想要完成商业化,还是要走艺术品拍卖的路线。

徐:过去人们觉得讽刺漫画怎么还能当艺术品卖呢?现在这个思维已经被打破了,只要好,比如像方成的、华君武的、丁聪的作品,巴不得有人要买。他知道作者是艺术大家,这幅画有收藏价值。

黄永玉、张仃,原先都是漫画家,后来改行画国画了,因为国画的市场大。现在我带头,也在搞一种水墨漫画,就是用传统水墨的方式来画漫画,挺趣味的。

记:水墨漫画的市场为什么会比普通讽刺漫画的市场大呢?

徐:它可以挂在家里啊。其实,它就类似过去中国的那种文人画。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国画。比如我画了两个京剧小白脸,就题了一句:莫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这就赋予其哲理性,把我们的生活经验放在里面了。国画家永远不会这样去想去画,同样的画面他顶多题一个“戏剧人物”。你看着是国画人物,但是一品味是漫画思维。我在提倡这种形式,今年9月份我刚刚搞完一个全国水墨漫画研讨会。这种漫画有市场了,它就能火起来。但是因为刚兴起,有些人搞得不伦不类,这也很正常。因为它很难,需要你用思想、用脑去创作,有些人画出来的既不像国画也不像漫画。比如有人画弥勒佛,说笑口常开,你不能天天笑口常开画弥勒佛吧,你需要赋予作品更多的新意。国外特别喜欢这种水墨漫画,有市场。我觉得国内的有识之士可以考虑多往这个方向上努努力。

记:最后,您再来给国内喜欢时事评论漫画的创作者们提一点希望吧。

徐:我一直就在讲,漫画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艺术性。艺术性高的作品终归是有市场价值的。希望我们的漫画家都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把自己的每幅作品都能当成艺术品去创作。

上一篇:正泰销售订单管理下一篇:六一游园方案(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