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2024-07-30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精选8篇)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1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鄂办文„2007‟59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央和省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文件,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擅自设置机构、超编进人、混编混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很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全省机构编制管理,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三个一”制度,即:凡机构编制事项,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一个部门承办,由党委、政府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一支笔”签批,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一家行文。涉及职能调整和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除专项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规章外,各地各部门拟订法规或规章草案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起草领导同志讲话时,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必须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确需增加和调整机构编制的,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发文件、打招呼、批资金、上项目、搞评比等方式干预下级部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不得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

二、切实加强机构编制总量管理

严格控制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各地行政和政法专项编制总量统一由中央审批,省编办逐级分解下达。全省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的设置按规定由中央审批,副处级以上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设置由省审批。各地各部门不得在规定的机构限额外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机构规格,不得在编制总额外自行确定编制。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所需机构编制主要通过内部调剂解决,确需增加的,严格按程序办理。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超编制增加人员或混编混岗,不得借调下属单位的人员到机关工作,不准在编制员额外聘请临时工作人员。不准互相挤占或擅自转移编制。不同层级间行政编制不得擅自调配使用,确因工作需要,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须经省编办同意后报中央编办审批。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在改革前暂停审批新增机构编制。继续实行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省管制度,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

严格领导职数管理。各地各部门在选配领导干部时,要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为依据。组织、人事和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得违规提高领导干部的职级待遇,不得变相增加领导职数。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各地各部门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全省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对个别确因工作需要调整机构编制的事业机构,按照“增减平衡、只减不增、内部调剂”的原则从严办理。

三、坚持和完善机构编制公开制度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要求,对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人员状况,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和社会公开,接受监督。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政务信息审查审批、依申请公开、咨询投诉回复等内容,增强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防止形式主义,真正做到机构编制信息按照规定范围全部公开、人员信息按照规定项目全部公开、诉求信息按照规定程序全部公开、其他信息按照规定要求全部公开。

继续扩大和发挥机构编制公开的作用,推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和编制员额,实行严格的编制分类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编制,不得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不得把不同编制混合使用。严厉查处以虚报、瞒报、伪造等方式占用编制、冒领财政资金的“吃空饷”行为。严格按编定员,锁定现有编制和人员,实行 “一人一编一卡”,确保机构设置与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四、建立健全协调约束机制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事、社会保障、编制、审计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确立机构编制的基础地位和把关作用,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相互衔接配套的综合约束机制。由机构编制部门依照规定程序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是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和核拨经费的依据。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核批的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及编制范围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要实行经费预算、核拨与编制挂钩;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有关社会保障手续与编制挂钩。各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经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用编,否则一律无效。

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考核评估激励机制 各地各部门执行机构编制规定的情况要纳入目标管理范围,列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从2007年起,省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列入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共性工作考核内容,有关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省直部门和单位评先达标的重要依据。各市、州、县要采取得力措施,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制。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结合日常监管、统计分析和事业单位年检,定期对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情况、履行职能职责的情况以及机构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估,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结合全省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目标管理,省政府设立机构编制管理专项奖励基金,对机构编制管理先进县市给予适当的激励。

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有关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充分利用政务公开网、“12310”举报电话等平台,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与答复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检查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予以纠正并通报批评。对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七、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工作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认真抓好中央和省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要大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原则,严格管理,秉公办事,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要求, 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活力, 经国务院批准, 现就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政策的透明度, 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实行目录清单管理, 不断完善公示制度。所有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范畴, 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实时对外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目录清单, 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收费, 一律不得执行。

二、从严审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 新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但按照国际惯例或对等原则确需设立的, 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各级财政、价格等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涉企收费的管理, 加强收费管理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完善收费票据和许可证管理制度, 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 进一步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三、切实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一律取消。各地区、各部门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同时, 要将涉及收费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公开, 并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对个别确需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实行政府定价目录管理。对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要严格核定服务成本, 制定服务价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

四、坚决查处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 坚决制止各类针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对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项目, 一律取消。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严禁以各种方式强制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参加培训、加入社团、指定服务, 严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收取费用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曝光,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乱收费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立企业负担调查信息平台, 完善举报和反馈机制,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加大查处力度。

五、全面深化涉企收费制度改革

按照“正税清费”原则, 进一步清理取消、整合规范现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逐步减少项目数量。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结合部门职能调整, 合并在不同部门分别设立的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政策效应不明显、不适应公共财政制度要求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依法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项目并入相应的税种。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措施, 将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加强涉企收费政策的宣传评估, 推动建立和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 切实增强收费政策的针对性、时效性。研究完善保护企业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各级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制的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工作落实。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工作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有关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落实情况, 要及时报送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3

一、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广播电视广告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广告内容的正确导向,认真履行对广告的依法审查职责,坚决抵制虚假违法广告,坚决抵制内容低俗的不良广告,严格依法经营和播出广告。

二、规范影视剧中间插播广告行为。电视台在影视剧中间插播广告时,必须严格遵守总局61号令规定:非黄金时间每集(以45分钟计)中可以插播2次商业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黄金时间(19:00至21:00)每集中可以插播1次商业广告,时长不得超过1分钟;插播广告时,应当对广告时长进行提示。同时要做到:(1)禁止在片头之后、剧情开始之前,以及剧情结束之后、片尾之前插播任何广告;(2)在非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15分钟、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25分钟后,方可依据61号令规定插播商业广告;(3)播出片尾畫面以及演职人员表等内容时,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广告。

三、规范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行为。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时,应当安排在不同版块之间的自然间歇段内,不得在整点新闻的整点之后,以及新闻内容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字幕前插播广告。时政新闻类节目不得以企业或者产品名称等冠名。不得使用新闻报道及其素材,或以新闻采访形式作商业广告。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得为商业广告作形象代言。

四、清理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根据《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71号)和《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审查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21号),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必须严格审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投放企业资质,必须严格审查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内容。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投放的短片广告,或者内容违反规定的短片广告,一律不得播出。对违规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播出机构,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查处。对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投放虚假违法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企业,总局将通报全系统禁止接受其投放的任何广告。

五、整顿虚假违法健康资讯广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严格审验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健康资讯广告的资质、证明等法定材料。要严格把握健康资讯广告的内容导向和格调,坚决禁止播出涉性广告。要规范健康资讯广告形式,不得以健康资讯专题节目形式变相发布广告。健康资讯专题节目应当侧重介绍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等科学知识,不得含有宣传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广告内容,不得以患者和医生、药师、专家等名义作证明。

六、坚决禁止在转播节目时插播各类广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播台(站)、发射台(站)和有线电视网络机构,在转播传送节目时,必须保证被转播节目的完整性,不得以游动字幕、叠加字幕、挂角广告、贴片广告等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不得以自行组织的商业广告替换被转播节目中的正常广告。

七、严格按规定要求播出公益广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认真执行每套节目每日黄金时段公益广告播出数量不得少于4条(次)、全天公益广告播出时长不得少于商业广告总量3%的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等特殊情况,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可要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指定时段播出特定内容的公益广告,各播出机构必须按要求播出。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4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改革的发展,电视播出机构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已日益成为频道专业化和品牌塑造的重要元素。为进一步规范对电视播出机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的管理,促进广播电视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各级电视播出机构的台标(或频道专用标识图案)、频道标识和呼号必须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后方可启用。如需变更,应按照《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总局37号令)的相关规定逐级上报,由广电总局审批。

二、电视频道标识应以台标(或频道专用标识图案)为主体,并与台名(简称)、频道名称(简称、序号)组合而成,播出时须在屏幕左上角标出。频道呼号由总局批准的台名和频道名称组成。

三、根据各级电视播出机构频道定位和覆盖特点的不同,其频道标识和呼号可按以下原则调整设置:

1、对上星传输的电视综合频道,频道标识由台标和地域名称(缩写)组成;频道呼号由地域名和卫视组成。

对上星传输的电视专业频道,频道标识由台标(或频道专用标识图案)和特定的专业频道名称(简称)组成;频道呼号由特定的专业频道名称(简称)和卫视组成。

2、对非上星传输的电视频道,频道标识由台标、台名(简称)和频道名称(简称、序号)组成;频道呼号由台名和频道名称(简称)组成。

3、市(地)、县(市)广播电视台,在公共频道预留时段插播自办电视节目时,须在屏幕左上角打出台标并按总局批准的呼号播出。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5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期货经纪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

(1996年9月24日证监期字〔199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证管办(证监会):

我国的期货经纪行业经过两年多的规范整顿,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混乱无序的局面得到一定控制,正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是,近来一些期货经纪机构在内部管理和运作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部分期货经纪机构内部管理松懈,财务管理混乱,业务规章不够规范,风险控制不力,诉讼纠纷不断;一些期货经纪机构自营与代理不分,挪用客户保证金炒作期货,损害客户权益;有的机构蓄意违规,为操纵市场行为提供方便,甚至直接参与操纵市场;个别期货经纪机构利用非法手段诈骗客户资金,负责人甚至卷款潜逃。部分期货经纪机构的上述行为给期货经纪业带来了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期货经纪行业的监管,确保我国期货市场试点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证管办(证监会)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的期货经纪公司、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和期货兼营机构(简称期货经纪机构)的监管,及时掌握期货经纪机构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证管办(证监会)应要求期货经纪机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一次自查,并就1996年9月底前的财务、营运、风险控制、代理业务、遵纪守法等项写出自查报告(内容见附件一),报证管办(证监会)。对逾期未报的,证管办(证监会)应给予处罚。

证管办(证监会)要建立期货经纪机构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期货经纪机构自1996年第四季度始,每季终了15日内向证管办(证监会)报送上季营业报告(内容见附件二、三、四)。

证管办(证监会)要及时掌握资不抵债或经我会批准成立后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连续6个月没有业务活动的期货经纪机构的情况,并报告我会,我会将取消其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资格。

二、证管办(证监会)要根据以下规定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和规范期货经纪机构的业务行为:

1.期货经纪公司、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期货兼营机构期货部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承包给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承包的必须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30日内解除原承包合同。

2.期货经纪机构不得为客户融资,不得允许客户蓄意透支交易,不得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交易指令必须由客户或其授权人签字,电话下单必须录音并补签字,场内出市代表不得直接接受客户交易指令。

3.期货经纪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资金管理的规定,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对客户开户、资金划转、现金提取的管理。不得允许法人以个人名义开户和个人以法人名义开户。不得以“退还保证金”、“佣金返还”的名义随意向第三者划转资金。

4.任何期货经纪机构均不得接受被我会列为“市场禁入者”的机构与客户,不得录用、雇佣被我会或我会授权机构通报的有劣迹的从业人员。

5.任何期货经纪机构不得以分仓、借仓等手段超限量持仓,不得为操纵市场者提供便利和条件。

6.期货经纪机构必须按照交易所的成交回报价格通知客户成交结果,不得将客户交易指令不通过期货交易所而私下对冲,不得挪用客户保证金。

7.期货经纪机构通过各种媒体所进行的广告宣传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夸大,不得有诱导性内容或虚假内容。

三、证管办(证监会)要认真规范整顿辖区内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机构。

除期货经纪公司、已经证管办(证监会)初审并不报我会复审待批的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和期货兼营机构外,其他机构和会员单位均不得从事期货经纪业务。期货兼营机构不得从事二级代理业务。

除已经证管办(证监会)初审并上报我会复审待批的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外,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兼营机构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设立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在交易所周围设立的出市代表管理部门不得挂牌,不得接受客户指令,不得提供结算服务。

证管办(证监会)如发现违反上述规定的机构,必须坚决查处,对情节严重不服管理的,上报我会取消其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资格或其会员资格。有欺诈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证管办(证监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国证监会等四部委《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证监发字〔1994〕65号)及其会议纪要(证监发字〔1994〕96号)的有关精神,与外汇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协同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一经发现立即取缔,绝不姑息。非法从事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的期货经纪机构将被吊销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五、规范整顿期货经纪机构涉及面广、难度大,各地证管办(证监会)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期货经纪机构的现状和有关问题,规范整顿的工作要充分细致,方法步骤要积极稳妥,一经实施要迅速果断。要吸收一些会计、审计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队伍,把辖区的期货监管工作切实抓起来,维护市场稳定。

六、凡违反本规定或提交虚假报告的期货经纪机构,证管办(证监会)可在我会授权范围内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上报我会予以惩处。对于严重违规、影响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我会将取消其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资格。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各证管办(证监会)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期货经纪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强信息沟通并及时将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我会。

附件:

一、期货经纪机构自查报告

二、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A类

三、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B类

四、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C类

附件一

期货经纪机构自查报告

基本情况

1.你公司营业执照与《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内容是否一致?

2.与期货经纪机构注册登记和变更有关的国办发〔1994〕69号、证监发字〔1995〕167号、〔1995〕168号、〔1996〕4号、〔1996〕16号、国发〔1996〕10号等6个文件是否已学习并通晓?

3.你公司所有股东情况、董事情况、监事情况、副总经理以上管理人员情况是否已真实、及时向证监会填报?

4.能否保证你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具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符合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5.与你公司开展期货代理业务的公司,是否已获得证监会批准从事期货经纪业务?

6.你公司是否曾参与过分仓、借仓等操纵市场行为?

7.你公司是否严格遵循了证监发字〔1995〕167号和〔1995〕168号文件?是否还设有未申报的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

8.若你公司为期货经纪公司或所设营业部,是否做自营?若你公司为期货兼营机构,是否从事二级代理?

开户

1.你公司在新客户开户时是否严格审查其从事期货交易的资格?

2.你公司客户开户文件(包括风险说明书、委托合同书等)是否齐备?内容是否符合证监会的要求?样本是否经证监会审核?

3.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你公司开户时有否检查其是否符合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如:

A是否为亏损企业?

B有无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同意文件?

4.你公司是否有金融机构客户或金融机构股东?

5.你公司是否掌握客户的以下情况:

A名称或姓名?

B经营范围或职业?

C年龄? D年收入?

E以前是否参与期货交易?

6.你公司是否向客户提供必要的培训?

7.你公司客户中有否以自然人名义为单位开户或以单位名义为自然人开户?

8.有否措施禁止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在你公司交易?

9.其他期货公司通过你公司做二级代理时,你公司是否考察过它的资信状况?

客户订单和记录保存

1.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单时有否检查其是否符合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如:交易的品种是否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有关?

2.你公司的客户订单是否包含以下内容:

A交易时间?

B买或卖?

C交易品种?

D数量?

E价格?

3.电话委托是否有同步录音及客户事后补办的签字或盖章手续?

4.你公司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是否立即盖上时间戳记?

5.你公司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是否立即下到交易所场内?

6.成交后你公司是否立即通知客户?

7.你公司是否及时向客户发出交易确认书和成交月报?

8.由于你公司失误造成客户损失,是否由你公司承担?

9.你公司是否有适当的程序保证大户报告书能及时向有关机构呈报?

10.对以下记录是否保存二至五年:

A客户订单?

B电话录音?

C成交确认书?

D交易月报?

E大户报告书?

F结算所或代理机构的成交单?

G客户保证金明细帐?

保证金和手续费

1.当客户保证金不足时,你公司是否及时发出追回保证金通知?

2.你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水平是否低于交易所向会员收取的水平?

3.你公司是否曾向客户提供过透支交易?

4.你公司是否挪用过客户保证金或套用不同帐户的资金?

5.你公司是否曾经通过或计划通过降低手续费来吸引客户?

内部管理

1.你公司的《客户委托合同书》、《风险说明书》、《交易章程》和《从业人员管理规定》是否符合证监会的要求? 2.当你公司修改上述四个文件时是否事先向地方证管部门申报?

3.你公司的其他内部管理规章是否完备?

4.你公司是否允许从业人员参与期货交易?若允许,你公司通过什么办法能执行客户委托优先的原则以保护客户利益?

5.若你公司为期货经纪公司并设有营业部,是否设有内部审计制度并有相应的人员审计营业部的财务情况?多长时间向总公司提供一次书面报告?若发现问题,你公司能否保证会采取行动?

6.你公司是否聘用过曾被证监会、交易所或地方期货监管部门处分过的人员?

7.你公司对负责开发客户的从业人员是否进行过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客户投诉和广告宣传

1.你公司是否专门聘用法律人士来处理客户投诉或咨询?

2.你公司是否建立有相应的规定和步骤来处理客户的投诉或咨询?

3.你公司客户投诉有处理结果的百分比是多少?

4.若你公司为期货经纪公司并设有营业部,是否要求营业部将发生的投诉向公司报告、由公司处理?

5.你公司是否做过诱导、夸大或虚假广告宣传?

6.你公司广告宣传的文稿在正式刊登以前,是否有一定的审核程序?是否经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审定并批准?

7.你公司广告宣传文稿在刊登以后,是否保存五年以上?

资金和帐户管理

1.你公司是否有专人负责保证金的收取及核算,客户提取保证金是否有专人负责审批,并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若你公司为期货兼营机构,你公司是否做到了代理与自营帐户分开?

3.你公司是否考虑过将客户的持仓量与其净资产挂钩?

4.你公司对客户或二级代理返还的手续费,是否都进行专项的财务处理。支付的款项是否都通过客户的保证金帐户?

5.你公司能否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并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6.你公司是否按国家法律规定及时足额纳税,有无偷漏税和拖欠税款情况?

7.你公司是否定有风险警界线以防止客户爆仓?

8.你公司累计投资额是否超过净资产50%?

兹声明本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不含虚假成分。

法定代表人: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二

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A类

(期货经纪公司)

编号:________

(监管部门填)

公司名称: 开业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可证有效期自: 至: 许可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 总经理: 本报告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传真: BP机或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号

1.本报告反映的起迄时间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2.本报告的类型是□月报 □季报 □由____特别要求。

3.登记事项若有变更,请列出具体事项。

具体内容

□ 股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易所席位若有变动,请列出具体情况。

交易所名称 取得席位时间 席位号

□ 新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营情况(单位:万元)。

期初 期末

客户保证金余额 _____________.

缴存各交易所保证金总额 _____________.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_____________.

资产总额 _____________.

负债总额 _____________.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额 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量(手)_____________.

手续费收入 _____________. 利润总额 _____________.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_____________.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_____________.

6.请列出本报告期间投诉、纠纷、被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包括事由及解决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期初 期末

总数 ---------------

姓名 职务 身份证号码

新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声明本报告及其附件真实、准确、完整,不含虚假成分。

附件: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

法定代表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三

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B类

(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

编号:________

(监管部门填)

营业部名称: 开业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可证有效期自: 至: 许可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场所: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 本报告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传真: BP机或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号

1.本报告反映的起迄时间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2.本报告的类型是□月报 □季报 □由____特别要求。

3.登记事项若有变更,请列出具体事项。

具体内容

□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货营业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货部经营情况(单位:万元)

期初 期末

客户保证金余额 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额 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量(手)_____________.

手续费收入 _____________.

利润总额 _____________.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_____________.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_____________.

5.请列出本报告期间投诉、纠纷、被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包括事由及解决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期初 期末

总数 ---------------

姓名 职务 身份证号码

新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声明本报告及其附件真实、准确、完整,不含虚假成分。

附件: 1.营业部资产负债表;

2.营业部损益表;

3.营业部财务状况变动表。

法定代表人签名:

营业部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四

期货经纪机构营业报告--C类

(期货兼营机构)

编号:________

(监管部门填)

公司名称: 开业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可证有效期自: 至: 许可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传真: BP机或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号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货营业场所: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货部负责人: 本报告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传真: BP机或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号

1.本报告反映的起迄时间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2.本报告的类型是□月报 □季报 □由____特别要求。

3.登记事项若有变更,请列出具体事项。

具体内容

□ 股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资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货营业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货部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货经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易所席位若有变动,请列出具体情况。

交易所名称 取得席位时间 席位号

□ 新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期货部经营情况(单位:万元)。

期初 期末

总公司所有者权益(净资产)_____________.

总公司利润总额 _____________.

总公司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__________.

总公司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_____________.

客户保证金余额 _____________.

缴存各交易所保证金总额 _____________.

交易额 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额 _____________.

自营交易额 _____________.

交易量(手)_____________.

代理交易量(手)_____________.

自营交易量(手)_____________.

手续费收入 _____________.

利润总额 _____________.

速支比率 _____________.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_____________.

6.请列出本报告期间投诉、纠纷、被交易所或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包括事由及解决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期贷部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期初 期末 总数 -------. --------.

姓名 职务 身份证号码

新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声明本报告及其附件真实、准确、完整,不含虚假成分。

附件: 1.期货部资产负债表;

2.期货部损益表;

3.期货部财务状况变动表。

法定代表人签名:

期货部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6

【发布文号】鄂政发[1996]7号 【发布日期】1996-01-16 【生效日期】1996-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鄂政发〔1996〕7号1996年1月16日)

蔬菜产销工作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加强蔬菜产销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蔬菜产销工作的计划指导和统筹规划,把蔬菜产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年度计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切实组织实施。全省应遵循“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做好蔬菜产销工作,牢牢抓住生产这个首要环节和源头组织蔬菜产销,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全省蔬菜产销工作的目标:力争到本世纪末,全省蔬菜年产量由1995年的150亿公斤增加到200亿公斤;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提高到12%以上;常年菜地亩平收入由4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力争年外销和出口量占年生产总量的20%以上。

二、二、加强菜地管理,稳定菜地面积

各地,特别是各大城市要切实加强菜地管理,做好菜地保护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城市人口人均4厘菜地的标准,落实常年菜地面积,尚未达到标准的,应立即着手开辟新菜地,在二年内补齐。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将集中成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菜地划为保护区,严格控制占用。征用菜地,必须严格依照有关土地法规办理征用手续。占用1亩菜地,必须补新菜地1.5亩以上。补建的新菜地一般应稳定20年,在此期间不得改作它用。

征用城市规划区内的菜地,必须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的标准:大城市,征用“长期保留区”菜地,每亩按6万元征收;征用“严格控制征用、占用区”菜地,每亩按5万元征收;征用“控制征用、占用区”菜地,每亩按3万元征收。中等城市,依照以上情况,分别按每亩4万、3万、2万元的标准征收。县(市)郊区,征用菜地,每亩按1至2万元的标准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一律不得减免或缓交,必须足额征收后,再办理征地手续。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全部存入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专户储存管理,由蔬菜管理部门会同财政、土地管理等有关部门提出使用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专项用于菜地的开发建设及蔬菜科技事业,严禁挪用。

三、三、加快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建设

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按“郊区为主,农区为辅,外埠调剂”的方针和“地区合作,互惠互利,联合开发”的原则,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凡有条件的城市,蔬菜产销总量平衡应主要立足于本地,城市本地蔬菜的生产供应量不得低于城市蔬菜供应总量的60%。同时,组织好地区间的协作,联合开发建设生产基地,保证市场的均衡、稳定供应。

大中城市要按百日无雨不旱、日降雨150mm不涝的标准,在郊区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蔬菜生产基地。到本世纪末,各城市旱涝保收的基本菜地面积应达到菜地总面积的70%以上。要加快农区商品菜生产基地建设,补充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积极在高山、二高山、河谷暖区利用小气候,建立渡淡菜生产基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对有一定基础,已形成蔬菜生产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名牌产品的地区,实行连片开发,发挥规模效益,力争在我省形成一至二个国家级蔬菜生产基地。

四、四、加强科技推广普及,提高蔬菜生产水平

积极采取优良品种。开发引进一批产量高、质量优、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新品质,同时,努力培育出更高水平的新品种,扩大繁育,提高良种自给率,到本世纪末,力争培育出3至5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良品种。要在省内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良种繁育基地,全省良种基地建设由省蔬菜生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并指导管理。要发展蔬菜种子市场,以武汉为中心尽快建成我省蔬菜种子贸易中心。

大力推广新的蔬菜生产加工技术。近期围绕解决春、秋两淡季的蔬菜生产供应,重点发展保护地栽培新技术,大力推广地膜、塑料大中棚和遮阳网。力争到本世纪末,全省地膜、塑料大中棚和遮阳网的应用面积分别占常年菜地面积的50%、30%和20%。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模式和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加强蔬菜储藏、保鲜、加工、包装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

建立和完善蔬菜科技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应把蔬菜科技推广工作列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大、中城市应建立专业蔬菜技术推广站,统一协调蔬菜技术推广和生产指导。专业蔬菜生产乡、镇的农技推广站应主要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蔬菜科技人员要努力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质服务。要大力加强菜农科技队伍建设,建立蔬菜科技示范户,培养科技种菜致富带头人。

五、五、深化产销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建设管理

大中城市应根据本地的需要,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区域性蔬菜批发市场。重点在蔬菜主产区和交通中心建设一批蔬菜专业市场,同时有计划地对现有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改造、扩建和完善,力争在我省建立1-2个全国性的蔬菜批发市场。要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蔬菜市场的积极性。

多渠道搞活蔬菜经营。大力发展产销直接挂钩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鼓励产区和销区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紧密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蔬菜生产者建立产销协会,直接进入蔬菜流通领域;鼓励蔬菜生产者和蔬菜经营者的联合,统一组织蔬菜生产和销售;鼓励农民进城建立蔬菜直供点;鼓励发展农村运销专业户。扶持和发展一批公司+农户+服务体系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一条龙经营的蔬菜企业集团,形成稳定的产供销渠道。

抓好蔬菜市场延伸和服务工作,增加净菜、套菜的上市量。大中城市应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科学的现代化的蔬菜配送中心,采用直供、配送的方式直接把蔬菜送到消费者手中,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和价格。

加强蔬菜市场管理,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信息服务,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大市场菜价监管力度,实行蔬菜市场批零差率管理,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大路菜、骨干菜的价格,应采取多种形式指导、调控,强化经营性检查,整顿价格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菜价、掺杂作假、坑蒙拐骗的不法分子和不法行为。加强蔬菜市场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为蔬菜市场调控和蔬菜价格管理提供基础。

国合蔬菜经营单位要进一步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交通、铁路、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要优先保证蔬菜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坚决制止道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对运输蔬菜的车辆,除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检查站、收费站以外,一律不准在公路上进行拦截、检查、收费和罚款,发现有违规的,应先放行,后处理。对专门从事蔬菜运输的车辆尽可能简化手续,减免征收有关费用。

六、六、继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

中央、省和各地制定的扶持蔬菜生产和流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继续执行、完善。各城市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蔬菜基地建设。市一级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农林特产税以及城市人口增容费、商业网点配套费、市场管理费等税费,都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蔬菜生产或蔬菜市场建设。

大中城市都要建立蔬菜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蔬菜生产的风险投入、市场调控、科技推广和信息沟通。蔬菜价格放开后减下来的财政专项补贴应全额用于建立蔬菜风险基金,已收回或挪用的必须恢复。还要从其它方面筹集一些资金,充实风险基金,形成一定规模,滚动使用,不断增加。

蔬菜产销应列入农业发展规划,统一安排资金投入。信贷部门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的贷款规模应逐年有所增加。

增加发展蔬菜生产的公益性投入。省财政和各地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由蔬菜生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具体确定后使用,主要用于蔬菜科技开发与推广、新品种选育、引进、繁育与推广、技术培训及信息网络建设的补助等。

七、七、切实加强对蔬菜产销工作的领导

蔬菜产销工作实行市长负责制。各市政府应把蔬菜产销作为抓好“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加强对蔬菜产销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协调。在省农业厅设立蔬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蔬菜生产管理、规划布局、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信息交流等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省直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角度,积极支持、配合蔬菜管理部门做好蔬菜产销工作,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7

一、深刻认识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意义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 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随着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抑制重复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激励和约束作用不够强, 部分地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认识存在偏差、责任不够落实, 当前我国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大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已经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进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 确保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抓住关键环节, 突破重点难点,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 总体要求。

1. 发挥市场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强化税收杠杆调节, 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

2. 坚持依法行政。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3. 落实目标责任。

分解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4. 优化政策环境。

强化政策约束和政策激励, 统筹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 建立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5. 加强协调配合。

建立主管部门牵头,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二) 目标任务。

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38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国务院制订的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范围和要求, 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 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近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是:

电力行业: (略)

焦炭行业: (略)

铁合金行业: (略)

电石行业: (略)

钢铁行业: (略)

建材行业:2012年底前, 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 (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 、水泥湿法窑生产线 (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 、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 (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 以及水泥土 (蛋) 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 (含格法) 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轻工业: (略)

纺织行业: (略)

三、分解落实目标责任

(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要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目标任务, 结合产业升级要求及各地区实际, 商有关部门提出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抓紧制定限制落后产能企业生产、激励落后产能退出、促进落后产能改造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 指导和督促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

(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 落实到具体企业, 及时将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要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 组织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 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 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

(三) 企业要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 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法律法规,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四) 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方针政策,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市场秩序,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四、强化政策约束机制

(一) 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的约束作用, 尽快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产能界定标准, 提高准入门槛, 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 尽快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对产能过剩行业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 严格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批,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防止新增落后产能。改善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严禁向落后产能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提供土地。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

(二) 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价格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作用, 落实和完善资源及环境保护税费制度, 强化税收对节能减排的调控功能。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性监测、减排核查和执法检查, 加强对企业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检查, 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 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

(三) 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 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 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 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 已颁发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对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被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企业, 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 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必要时, 政府相关部门可要求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

五、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一)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中央财政利用现有资金渠道, 统筹支持各地区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资金安排使用与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相衔接, 重点支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等问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各地区也要积极安排资金, 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资金申报、安排、使用中, 要充分发挥工业、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加强协调配合, 确保资金安排对淘汰落后产能产生实效。

(二) 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职工就业的关系, 认真落实和完善企业职工安置政策,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妥善安置职工, 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工作, 避免大规模集中失业, 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 支持企业升级改造。

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统筹安排技术改造资金, 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 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 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提高生产、技术、安全、能耗、环保、质量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水平, 做好标准间的衔接, 加强标准贯彻, 引导企业技术升级。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 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土地开发利用, 在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前提下, 优先予以支持。

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一) 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各地区每年向社会公告本地区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和淘汰时限。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及总体进展情况。加强各地区、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交流, 总结推广、广泛宣传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的有效做法, 营造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舆论氛围。

(二) 加强监督检查。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和职工安置情况, 并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 并将进展情况报告国务院。

(三) 实行问责制。

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参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国发[2007]36号) 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提高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对未按要求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进行通报, 限期整改。对瞒报、谎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情况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区, 要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湖北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篇8

一、总体要求(略)

二、优待项目和范围

优待对象为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地可因地制宜,在本意见基础上合理确定优待对象和优待标准,率先在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方面实施优待,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拓展优待内容和范围。常住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享受同等优待。

(一)政务服务优待。

1.各地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时,应对老年人予以适度倾斜。

2.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补贴标准由各设区市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

3.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失独、高龄老年人人住。

4.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力‘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先帮助解决生活长期不能自理且经济闲难的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5.各地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时,要优先照顾贫困老年人,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6.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在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7.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并就办理事项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进行询问,对代理的要严格审查代理人资格。

8.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

9.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

10.对有老年人去世的特殊家庭,减免其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二)卫生保健优待。

11.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卜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识宣传,开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预防控制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设立家庭病床。

12.鼓励设立老年病医院,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老年病科。

1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和优先优惠服务。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开设专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导医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挂号(退换号)、就诊、转诊、综合诊疗提供便利条件。

14.鼓励各地医疗机构减免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贫困老年人诊疗费。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15.倡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服务。

16.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三)交通出行优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客运,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18.交通场所和站点应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立等候专区,根据需要配备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对于无人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给予特别服务。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为老年人提供票价优惠,鼓励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乘坐免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覆盖全体老年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优惠办法,对落实老年优待工作的公交企业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0.各级政府要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倡导老年人自身投保其他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应对参保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按规定及时、足额理赔。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座席数10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22.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等建设标准,重点做好居住区、城市道路、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23.公厕应配备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并对老年人实行免费。

(四)商业服务优待。

24.各地要根据老年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

25.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暖气、燃气、通讯、电信、邮政等服务行业和网点,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和优惠服务。

26.金融机构应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設置老年人取款优先窗口,并提供导银服务,对有特殊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务或上门服务。鼓励对养老金客户实施减费让利,对异地领取养老金的客户减免手续费。对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或购买金融产品的老年人,应提示相应风险。

(五)文体休闲优待。

27.各级各类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老年人免费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

nlc202309031249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对老年人优惠开放,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体育需求,适当安排而向农村老年人的专题专场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

29.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应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优惠服务,安排一定时段向老年人减免费用开放,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文化体育服务项目。提倡体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机构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体质测定,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水平。

30.提倡经营性文化体育单位对老年人提供优待。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为老年文艺体育团体优惠提供场地。

31.公园、旅游景点应对70周岁以卜^老年人实行门票免费、60~69周岁老年人实行门票优惠,鼓励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对老年人给予优惠。

32.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教育资源要对城乡老年人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应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给予学费减免。

(六)维权服务优待。

33.各级人民法院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受理、及时审判和执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成立老年人维权法庭(或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审理各类涉老案件。老年人因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人身伤害事故赔偿金等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需要先予执行的,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34.司法行政机关要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降低老年人经济困难标准,将更多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设置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努力推行法律援助联系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和手续,为老年人就近、快捷咨询、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条件,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35.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优惠服务。

36.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社区)基层组织对涉老纠纷案件要共同参与调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三、组织实施(略)

上一篇:潜心安华散文下一篇:做学问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