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背诵篇目

2024-06-16

高中背诵篇目(共6篇)

高中背诵篇目 篇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二册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塞下曲(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册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双调]寿阳曲 远浦帆归(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四册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五册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水调歌头(苏轼)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第六册

《论语》七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兰亭集序(第一段)(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9.琵琶行(节选)(白居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0.《人间词话》七则(王国维)

高中背诵篇目 篇2

关于“积累”, 在历年来的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中都曾反复提及, 并明确具体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 (以下简称“教学大纲 (试用) ”) 在“教学内容”中提出, “随时收集、积累语言材料”。《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 (以下简称“教学大纲 (修订版) ”)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提出, 养成“收集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 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在“教学评估”中提出, “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旧课标”) 在“前言”部分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新课标”也在“前言”部分指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在“课程的性质”中指出,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丰富积累, 增强体验, 培养语感”;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 “诵读的评价, 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和领悟”,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

可以说, “积累”一词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在“教学大纲 (试用) ”中出现了1次, 在“教学大纲 (修订版) ”中出现了3次, 在“旧课标”中出现了14次, 在“新课标”中出现了16次。可见, “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积累”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 反映出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大纲、课标制订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 对于“积累”之于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所发生的渐进性变化。

语文积累主要是指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之后, 进行熟读和背诵, 抄录词语警句, 其中熟读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背诵这一环节, 旨在通过一定量的背诵进行有效的语文积累。古代的启蒙课本, 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 就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积累而编写的。尽管《三字经》、《千字文》也有其思想内容, 但教师却很少讲解, 主要是为了积累而让学生读背。通过熟读背诵, 学生既进行了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积累, 又进行了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积累, 只有当这些材料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 才能为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些学生写作文, 用词不当, 文理不通。这种现象, 分析起来, 原因不止一端。可是, 不重视背诵, 尤其是轻视白话文的背诵, 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原“教学大纲 (试用) ”配套用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 ·语文》 (以下简称“语文教科书 (试用) ”) 比较重视背诵这一环节, 不少名家名篇 (白话文) 都提出了背诵的要求, 如朱自清的《春》要求全文背诵,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杨朔的《荔枝蜜》,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等等, 都要求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文言文除《活板》、《说虎》、《伤仲永》、《读孟尝君传》外, 其余全部提出了背诵的要求。除了《〈孟子〉二章》、《核舟记》、《愚公移山》、《陈涉世家》要求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之外, 其余都要求全文背诵。“教学大纲 (修订版) ”配套用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以下简称“语文教科书”) , 与“语文教科书 (试用) 相比, 在背诵方面, 不管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 要求都有降低, 仅以初中一年级教材为例, 语文教科书与语文教科书 (试用) 相比, 从第一册来看, 降低了7.44个百分点, 从第二册来看, 降低了12.12个百分点。文言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 (篇、首) 在文言文中所占百分比, 语文教科书与语文教科书 (试用) 相比, 从第一册来看, 降低了26.3个百分点, 从第二册来看, 降低了21.05个百分点。同样以初中二、三年级教材为例分析, 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语文教科书”降低了背诵要求。编者可能是出于“减负”的需要, 但这无疑与大纲中“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这一精神相背离。“课标”在背诵方面, 要求较“教学大纲 (修订版) ”有较大提高, 强调了“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古诗文为例, “教学大纲 (修订版) ”推荐古诗文背诵篇目70首 (其中文言文20篇, 古诗词50首) , 而“旧课标”除推荐古诗文背诵篇目50首 (其中文言文16篇, 古诗词34首) 外, 又在每册教材后面编排了“课外古诗词背诵 (10首) ”, 六册教材共计编排60首。即将执行的“新课标”, 较“旧课标”又增加了14篇古诗文背诵篇目。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生有了相当的语文积累之后, 才能逐步形成初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重视背诵, 缺乏足够的语文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学语文离不开阅读, 读文章不止读一遍, 要读若干遍, 要读得烂熟, 熟读成诵。这时候, 作者的语言就会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作者的那些词汇, 那些句式, 那些表达方式, 经过熟读背诵, 就能够消化吸收, 成为读者语言储备里的东西, 作文的时候, 想用某些词汇, 某些句式, 某些表达方式, 它们就会涌来笔端, 取之左右逢源, 写作的能力就提高了。关于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蒋仲仁先生有过精湛的论述:“朗读和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不仅在背诵这个结果上, 而在于从朗读到背诵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 反复吟味作者的语言, 咀嚼、消化、吸收, 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里去。就像体操那样, 体操对促进健康所起的作用, 不在于学会体操, 而在于经常地锻炼。”

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那么高, 学生学习成绩不那么好, 表现在写作能力上尤为突出。这种情况, 与学生不重视朗读, 不重视背诵, 尤其轻视白话文的朗读和背诵应该大有关系。学生学了几年语文, 学了不少文章, 教师一篇篇讲过去, 学生一篇篇听过去, 可是, 学过的文章不能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 读过的文章背得太少, 积累不够。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好文章的那些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 不靠朗读来揣摩、领会、学习, 也不靠背诵来记住, 学习的东西积累不起来, 等用的时候拿不出来。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

从高考背诵篇目借鉴论述技巧 篇3

一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习排比举例

譬如此文开头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就属于排比举例。这种排比举例,显得思路十分开阔,论据十分充足,论述气势强悍,极富文采,说服力强。完全可以模仿。假设文中能有一段或者两段这样的排比举例,势必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作文得分肯定不低。

二看《鱼我所欲也》,学习因果分析和假设举例

譬如“鱼,我所欲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这段文字,最大层次为因果分析。前面为因,因是推理,因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组比喻,以鱼和熊掌作比,第二层是一组对比,由生与死相对,第三层是一组假设,“如使”“使”字可见;最后为果,由“是故”可以得知。这种因果分析,层层推理,丝丝相扣,逻辑性极强,论述推理水到渠成,说理十分自然,没有丝毫勉强,显示很强的论辩色彩。

三看《劝学》,学习比喻论证

读罢《劝学》,不能不感叹作者对比喻的妙用。譬如“故不积跬步……用心躁也。”

这段文字都是比喻,句句作比,共有七次,运用不同的句式,从不同的角度集中论述了学习要重积累、重坚持、重专心的道理。

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我们要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因为联想到的比喻都是现实生活之所常见。第二,我们要学会联想,联想要丰富,不能单一化,可从正面反面联想,也可从不同角度联想。第三,我们要注重比喻的运用,要主动运用比喻,让说理变得十分亲切通俗,十分生动富有文采。为何有人写议论文论述内容空洞,语言乏味,主要原因为论述技巧欠缺,比喻论证从来没有运用过。

四看《师说》,学习对比分析

《师说》以运用对比分析而见长。全文多处运用对比分析,譬如“古之圣人……愚益愚。”又如“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这两组对比,十分有力,非常典型,问题在对比中,不言自明:今之众人耻于学师,结果是“愚益愚”;于其身耻师,只能是“小学而大遗”。这样的今古对比,对待他人与对待自己的对比,增强文章的批判性和讽刺意味,使道理变得十分显豁。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完全可以结合实际,运用对比手法,把道理讲得更充分,更鲜明。

五看《六国论》,学习假设分析

譬如:“今日割五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是假设分析。“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也是假设分析。

何谓假设分析?有两点必须把握:一为论述中的情景并非真实发生,而是作者的一种估计,一种推断,一种想象,在想象中,在推断中,把道理说清;二为从否定、从反面的角度分析论述,与前面正面的肯定的分析相对比,丰富论述角度,使论述更详细,更透彻。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种假设分析,在正面做了重点阐述后,勿忘从反面作出假设分析,或者在反面阐述后再从正面假设,或者推测一种荒唐可怕的结果,让论述变得充实饱满,避免单瘦。

六看《逍遥游》,引用寓言故事

如果我们能在文中有机地安排寓言故事,使说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我们的文章自然会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不愁拿不到高分。

高中文言文背诵篇目苏教版 篇4

27、《旅夜书怀》(杜甫)

28、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左迁至蓝关虱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选其中两首诗背诵.

29、从李商隐的《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温庭筠《商州早行》中选择两首背诵.

30、背诵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背诵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九)

背诵《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背诵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1、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2、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横塘路》(凌凌不过横塘路)

34、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5、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高中背诵篇目 篇5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师说(韩愈)

7、阿房宫赋(杜牧)

8、六国论(苏洵)

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11、氓(《诗经》)

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4、短歌行(曹操)

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16、山居秋暝(王维)

17、蜀道难(李白)

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将进酒(李白)20、兵车行(杜甫)

21、蜀相(杜甫)

22、客至(杜甫)

23、登高(杜甫)

24、登岳阳楼(杜甫)

25、石头城(刘禹锡)

26、琵琶行(白居易)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0、锦瑟(李商隐)

3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了)(李煜)

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34、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

1.《论语》六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5.曹刿论战

6.三峡

7.与朱元思书

8.出师表

9.桃花源记

10.五柳先生传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13.陋室铭

14.岳阳楼记

15.醉翁亭记

16.记承天寺夜游

17.上韩太尉书

18.墨池记

19.爱莲说

《孟子》

《左传》

郦道元

诸葛亮

柳宗元

刘禹锡

范仲淹

欧阳修

周敦颐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二)古诗词

1.关睢

《诗经》

2.蒹葭

《诗经》

3.君子于役

4.陌上桑

5.龟虽寿

6.观沧海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8.饮酒(结庐在人境)

9.木兰诗

10.杜少府之任蜀州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使至塞上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

15.渡荆门送别

16.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17.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

18.次北固山下

19.黄鹤楼

20.望岳

《诗经》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孟浩然

21.春望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7.观刈麦

28.钱塘湖春行

29.雁门太守行

30.赤壁

31.泊秦淮

32.夜雨寄北

3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4.忆江南(梳洗罢)

35.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3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8.登飞来峰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4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逞)

42.醉花阴(薄雾浓去愁永昼)

刘禹锡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杜 枚

李商隐

李商隐

温庭筠

范仲淹

王安石

李清照

43.游山西村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5.过零丁洋

文天祥

别云间

夏完淳

47.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48.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9.论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2.巧言令色,鲜亦仁!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7.君子周急不继富.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54.寝不尸,居不容.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仁,有杀身以成仁.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8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8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8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90.既来之,则安之.9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9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9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9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9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96.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9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9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99.十五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古稀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资料 195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15.闾阎扑

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8.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19.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2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2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3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3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3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三、必背高中名篇名句整理——诗词曲(30首)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3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3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3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4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8.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9.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50.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5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5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55.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8.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9.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0.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1.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6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6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6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6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0.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7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本届高中课本涉及可能默写的名篇名句

7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7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7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7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7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7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7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0.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8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8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8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8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8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8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9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9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四、高考涉及的课本外的名言名句

9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9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9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9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9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9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9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9.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0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0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10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0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05.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0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0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2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2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2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2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13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1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1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13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1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3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4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1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14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4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1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1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4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迁《史记》)

1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15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

15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

15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1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15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15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15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15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5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15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陈寿《三国志》)

16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6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6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6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6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16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

167.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

16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冏《六代论》)

169.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

17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

17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7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五、必背初中名篇名句整理

1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7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7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7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78.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7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8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18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8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8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8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8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18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初中语文背诵篇目 篇6

1.《关 雎》《诗经》

2.《蒹 葭》《诗经》

3.《长歌行》(汉乐府)

4.《观沧海》 三国 曹操

5.《龟虽寿》三国 曹操

6.《赠从第》汉 刘桢

7.《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 8.《从军行》唐 杨炯

9.《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

11.《黄鹤楼》 唐 崔颢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14.《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15.《野望》 唐 王绩

16.《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17.《使至塞上》唐

王 维

18.《竹里馆》唐

王 维 19.《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 维

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2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22.《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23.《行路难 》唐 李白

2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25.《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26.《送友人》唐 李白 27.《月下独酌》唐 李白 28.《望岳》唐 杜甫 29.《春望》唐 杜甫

30.《登楼》唐 杜甫

31.《羌村三首(之三)》唐 杜甫 3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 杜甫

33.《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

34.《石壕吏》唐 杜甫

3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36.《逢入京使》唐 岑参

37.《走马川行奉宋封大夫出师西征》唐 岑参 38.《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3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 愈

4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 韩 愈 4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42.《秋词》唐 刘禹锡 43.《观刈麦》唐 白居易

44.《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45.《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46.《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

47.《赤壁》唐 杜牧

48.《泊秦淮》 唐 杜牧

49.《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5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 李商隐

5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唐 李煜

52.《送灵澈先生》唐 刘长卿

53.《月夜》唐 刘方平54.《商山早行》温庭筠

5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 范仲淹

56.《浣 溪 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 晏殊

5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

58.《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宋 李清照

5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 李清照 60.《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61.《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宋 辛弃疾 62.《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

6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辛弃疾 64.《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

6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苏轼 6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 6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68.《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宋 辛弃疾

69.《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宴殊 70.《游山西村》宋 陆游

7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 陆游 72.《卜算子·咏梅》宋 陆游 73.《归园田居》 晋 陶渊明

74.《饮酒》晋 陶渊明 75.《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76.《鲁山山行》 宋 梅尧臣

77.《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 78.《观书有感》 宋 朱熹

79.《卜算自·宋鲍浩然之浙东》宋 王观 80.《约客》宋 赵师秀

81.《论诗》清 赵翼

82.《天 净 沙·秋 思》元 马致远

83.《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84.《山坡羊·骊山怀古》元 张养浩

85.《朝天子·咏喇叭》明 王磐

86.《别云间》明 夏完淳

87.《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88.《沁园春·雪》毛泽东 89.《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9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91.《乡愁》余光中

92.《我爱这土地》艾青

93.《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94.《纸船 寄母亲》冰心

95.《木兰诗》

96.《桃花源记》陶渊明

97.《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9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99.《三峡》 郦道远

100.《湖心亭看雪》 张岱

101.《与朱元思书》吴均 102.《陋室铭》刘禹锡

103.《爱莲说》周敦颐

104.《马说》韩愈

105.《大道之行也》《礼记》 106.《小石潭记》柳宗元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10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9.《鱼我所欲也》(《孟子》)1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1.《岳阳搂记》范仲淹 112.《出师表》诸葛亮 113.《曹刿论战》(《左传》)

上一篇:外墙涂料供货合同下一篇:英文名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