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散文

2024-05-04

丧钟散文(共7篇)

丧钟散文 篇1

《丧钟为谁而鸣》是以1936~1939年期间西班牙内战为背景,描写美国志愿者罗伯特乔丹在执行炸桥任务的三天时间内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1936年2月16日,以西班牙共产党、社会党左派等为中坚力量的人民阵线在西班牙国会选举中取的压倒多数的胜利,成立了联合政府。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军官弗朗哥在西属摩洛哥发动武装叛乱,很快得到西班牙各地驻军及法西斯组织长枪党等右派集团的响应,内战全面爆发,希特勒墨索里尼公然支持弗朗哥,将物资送给西班牙叛军,协助弗朗哥叛军作战,残酷屠杀西班牙人,激起了世界进步力量的公愤,以各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的工人阶级以及知识分子中的反战者纷纷奔赴马德里,三万多名来自54个国家的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分子的疯狂反扑。1937年5月,西班牙政府军司令戈尔兹将军计划向盘踞在马德里西北部的瓜达拉山区的叛军发动强攻。为了这次行动,罗伯特乔丹深入法西斯占领区寻找游击队,争取到游击队长巴勃罗妻子比拉尔的支持及时完成炸桥任务。

《丧钟为谁而鸣》来源于约翰多思的诗句,蕴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一种博大的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描写一个志愿者为其他国家人民的安危和幸福以身赴死,它意味着世界是一个整体,面对战争,面对死亡的威胁,面

对全人类共同的灾难,人们所产生的共鸣。

作品中的罗伯特乔丹是一个冷静、沉着又善于观察和忍耐的年轻人,他有一颗积极向上和充满阳光的心,他能伸能缩,在那样紧急甚至惊心动魄的情况下,依然临危不惧,他在最后一晚幻想胜利后场景、幻想在盖洛德饭店里同好友谈话、聊天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和祥和。

他深爱玛利亚但我不明白是如何开始的,或许就是一见钟情吧!总之,他们爱的很深沉,玛利亚告诉了罗伯特自己全部的经历、告诉他关于自己的一切、告诉他自己是如何被侮辱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法西斯的强暴和凶残。安奈尔莫是一个忠诚的老者,他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高尚而又坚定的活着。比拉尔忠于共和国,她希望早日赶走法西斯、希望国家安定统一、她同样希望自己的丈夫巴勃罗能更加勇敢的活着,她几次提到其以前勇猛作战的场景,她坚决救回玛利亚并且悉心照顾保护她,知道乔丹的到来,她希望他们俩能够幸福。

巴勃罗似乎整日买醉、似乎真的变得懦弱和颓废,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他只是不想太多的战争和杀戮、不想再有太多的兄弟伤亡。他的想法似乎很狭隘但对于过着这种游击日子的人来说,似乎很有道理,他只是渴望一片没有战争的天空,但当一切都在进行时,他知道已经无法改变,所以他开始思索着应对方案。他敏感而又机灵,他知道一切潜在的危

机。他孤单、他没有人可以去倾诉,只有他的马儿,但最后他还是回来了,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炸桥任务。

丧钟为谁而鸣读书笔记 篇2

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但全书情节局限于三天之内(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写得紧凑非凡。那时候,由于三月中政府军在首都东北瓜达拉哈拉城附近大败意大利侵略军,首都已转危为安。戈尔兹将军这时正准备在首都西北向瓜达拉马山区叛军山上防线发动进攻,为了切断敌人的增援路线,派美国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到敌后深山中和游击队接上关系,等战斗一打响,炸毁一座铁桥。本书即从老向导安塞尔莫带乔丹到桥头哨所侦察写起,接着两人就向游击队的营地进发。老人唤来了小组头头巴勃罗,乔丹和他立刻进行了交锋,矛盾就一步步展开了。巴勃罗当年原是马贩子,给部队和斗牛场供应马匹,后来在斗牛场做帮手时结识了和斗牛士菲尼托同居的比拉尔,菲尼托被牛挑伤死去后,她跟巴勃罗待在一起。革命爆发时,巴勃罗率众在家乡小镇包围了民防晕的兵营,逮捕了所有的法西斯分子,把他们都处死了。三天后,遭到反动军队的反攻倒算,撤至深山中打游击,一年来,袭击了几次敌人的据点,炸了一次火车,弄到了几匹马,开始酗酒,意气消沉,只求能在这山区混下去。

他得悉了乔丹的来意,当场提出他所谓的狐狸的原则:要在一个地区待得下去,就只能到别的地区去活动,不然会被敌人赶走。比拉尔是个直爽热情的妇人,和几个苦出身的斗牛士生活过来,多少尝到了些人间的欢乐,因巴勃罗当初富有男人气概而倾心于他,但如今年近半百,看他堕落成个鼠目寸光的酒鬼和胆小鬼,心里非常懊恼,和那些苦大仇深的游击战士一样,正苦于无法为他们所热爱的共和国作出贡献。在这节骨眼上,共和国派来了爆破手。当晚大家聚集在山洞里,比拉尔带头反对巴勃罗,赞成炸桥,大家一致表态支持她,她豁出来说:“这儿我作主。”在这剑拔弩张的关头,乔丹不由得伸手按在枪上,巴勃罗屈服了,但后来出尔反尔,处处只从他个人的安危出发,乔丹不得不在比拉尔和大家的帮助下,克服了他的破坏活动以及敌机敌骑兵的干扰所带来的困难,于星期二早晨及时完成了炸桥任务,但不幸以身殉职。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 篇3

于是很快又看了第二遍,原本模糊的场景清晰了起来,理解似乎也是有可能了。喜欢罗伯特,喜欢比拉尔,喜欢安塞谟尔,甚至巴勃罗也觉得不错。比拉尔和安塞谟尔太让人喜爱了。可以理解而无法感受的,大概就是玛丽亚了,于是就好好的想了想玛丽亚。

极度温柔的玛丽亚,却完全不是男性力量的陪衬而存在的。作为罗伯特乔丹,你受过教育,见过世面,你有理想,你来赴他国的国难,和当地的地痞流氓泼妇打成了一片。你做到了这些,是因为你自己的聪明吗?如果反过来呢,当安塞谟尔那样的穷人,比拉尔这样的神婆,巴勃罗那样的流氓到了罗伯特的家乡,他们也会受到欢迎吗?他们是真的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命运,还是这一切是战争的幻象?可是你处在战争之中,你在这些人当中,你不会想着带比拉尔去见自己的朋友,也不会想请巴勃罗去你家喝一杯,你却很自然的会想着和玛丽亚的未来。你想过带玛丽亚见自己的学生,见自己的老师。

于是故事在此延展开了,到了不现实又尽可能现实的未来。你知道玛丽亚没有受过教育,你希望她的苦难能震慑住他人,就像那些苦难震慑住你一样。你深切地这么希望,你能想象带她去见你的学生,可你不敢带她去见卡可夫。不过你不可自制地这么想,你觉得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相信这爱情的真实性,让你觉得不是死亡的迫近把你们逼在了一起。

爱情如此,友谊又如何?书的名字并不是一句设问,在看完之后,我依然会疑惑,

每个人是不是一座孤岛,

散布在广袤的海洋中。

清晨的薄雾中穿来阵阵的钟声,

那钟声是不是为你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图块,欧洲就少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约翰·堂恩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为配合反攻,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在敌后搞爆破活动,完成炸桥任务,但在撤退时负伤并献出了生命。

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但全书情节仅局限于三天之内。通过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三天的经历,展现出了一幅友情、爱情、责任、信仰相互交织在战争中的宏大场面。由战争前的激进逐渐转变为意志消沉的巴勃罗、不想杀人却不得不杀人的矛盾的安塞尔莫、积极响应炸桥任务迎着死亡的勇士比拉尔、与乔丹一见钟情且相爱至深的玛丽亚,各个人物特点鲜明,读后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脑海中。

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在铺展反法西斯战争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人生的意义不是用时间来衡量,而是对于“现在”的态度。正如文中所说:除了现在再没有别的了,既没有昨天,当然啦,也没有明天。你要活到多大才能明白这一点呢?只有现在,而如果“现在”只有两天的话,那么两天就是你的一生,而这一生中的一切都将相应地压缩。你就这样在两天中度过一生。如果你不再抱怨,不再要求你永远不会得到的东西,那么,你就会过到美好的一生。

小说的主旨提醒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我爱你,就象我爱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我爱你,就像我爱自由,尊严和人们要求工作、不愿挨饿的权利。我爱你,就像我爱我们所保卫的马德里,就像我爱所有那些牺牲的同志。很多同志牺牲了。很多,很多。你没法想象有多少。但是我爱你,就像我爱世界上我最爱的东西,而我爱你超过了这一切。”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小说的名字是一个问句,但答案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说明了“丧钟为你而鸣”的现实意义。中国爆发疫情的时候,西方国家幸灾乐祸,嘲讽挖苦声音不绝于耳。但是现在,我们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曾经幸灾乐祸的国家却处于疫情的“震中”,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丧钟散文 篇4

强烈推荐:约翰·多恩著《丧钟为谁而鸣》

———生死边缘的沉思录

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 [英] 约翰·多恩著 林和生译

一部被引用最多,却少有人读过的经典名著,第一个中文译本

思考人类处境,在与上帝的对话中自我勉励,紧急时刻的祈祷

读者对象:哲学、心理学和诗歌爱好者以及关心人生、命运与信仰等问题的读者。本书特点:

1本书是伟大诗人和圣公会主教多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中收录的二十三篇紧急时刻的祷告,其中每一篇包括“思考”“自我勉励”“祷告”三部分,本书在西方神学、心理学和诗歌著作中具有极高地位,思想深刻,影响深远。

2本书具有极为重要的心理学价值,细致入微地分析了病人的心理特征。

3书中配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经典插画,绝对值得珍藏。

内容简介:约翰•多恩,莎士比亚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同时代英国同胞。他的文字和思想与他们一样对17世纪和20世纪的作家影响巨大。在信仰之内,多恩是追随和仿效耶稣的圣徒;在信仰之外,他是传承和发扬文学和文化遗产的大师。1623年,多恩因罹染瘟疫而陷于生死未卜、凶多吉少的绝境。按常理,他将被巨大的恐惧压倒,日常生活一塌糊涂,然而,凭借纯金般的信仰,恪守“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以及“爱人如己”的诫命,多恩不仅没被瘟疫所“阉割”,反而写下二十三篇“紧急时刻的祷告”(即本书),这一组历史性的辉煌文献。其中包含了那段著名的感念: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蒙受损失,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鸣。作者简介:

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英国玄学派大诗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主教(1621-1631)。他之闻名于世,不仅因其世俗诗作(大部分写于他1615年任教职之后),也因其宗教文字,包括宗教散文、论文、尤其布道词,这些文字在17世纪堪称翘楚。目 录: 中译本序 中译本导言 献词

第1章 病初的异变和疑惧

第2章 感官的力量和功能,别的机能,异变和崩溃 第3章 卧病在床 第4章 请医生 第5章 医生来到 第6章 医生惧怕了 第7章 医生希望得到帮助 第8章 国王派来御医 第9章 医生们会诊、处方

第10章 医生们发现疾病正在偷偷扩大攻势,因而努力寻找阻击的办法

第11章 为保护心脏不受瘟毒伤害,医生们使用了强心剂 第12章 医生们用鸽子入药,以便从头部吸出气体 第13章 瘟病借助斑点宣告其传染性和恶化

第14章 医生们观察这些突发事件,错过了关键时期 第15章 我昼夜无法入睡 第16章 耳边传来教堂的钟声,那是我在他人的葬礼上为自己悼亡

第17章 钟声为别人温柔鸣响,它告诉我:你必死 第18章 钟声响起,通过它告诉我:我已死

第19章 历经漫漫险航,医生们终于望见陆地:他们发现瘟病要症,似可平安肃清

第20章 基于相关系统材料的提示,医生们准备动手疏泻 第21章 上帝赐福医生们的工作,借助医生们,他让拉撒路走出坟墓,让我离开病床

第22章 医生们研究病根,研究疾病的残余,以及疾病的起因,并尝试肃清或调整

第23章 医生们提醒我警惕旧疾复发的可怕危险 附录:约翰•多恩年表 中译本序:林和生

约翰•多恩这本书,原名《紧急时刻的祷告》,翻开第17章,可以找到这样一段话: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紧急时刻的祷告》诞生于1623年,其时伦敦瘟疫大爆发,无数人死于非命,多恩本人也不幸染病,走到死亡边缘(参见本书导言);在肉身即将万劫不复的紧急时刻,他以信仰为最后依凭,内心涌出热诚的祷告,包括上述“丧钟为谁而鸣”的不朽感念。

多恩这段感念被后人无数次引述,而当下的引述,起因于眼下我们自己的“紧急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然爆发,震撼世界,也让我所在的这座现代大都市在惊天动地的摇撼中经历了彻骨的恐惧,与死神擦肩而过。迄今近十万罹难者和失踪者,数十万伤员,数千万受灾人群,无数可歌可泣的伤痛和悲恸,那些朴实的山里人!尤其那些无辜的山里孩子!…… 所有一切让我不得不问:为什么一定是他们?!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我?!他们代我赴死,正如多恩所说,他们的死也是我的死;另一方面,如果我此刻还活着,那是他们用死的代价换来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的死也意味着我的生:正因为他们代我赴死,所以我得以逃生。这是双重意义的“向死而生”:不仅是个体一己的哲学,也是同体大悲之爱;不仅意味着感恩,也意味着责任。

两千年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勉力维系着“未知生焉知死”的乐感文化,因为恐惧死亡而逃避责任,更不知感恩;尤其三十年来,物质与欲望持续高速增长,信仰的真空也日益暴露; 5•12死难者让我们猛醒!——我们和死难者始终是一个血肉模糊、不可分割的整体;就此而言,他们的死难绝不仅仅是无可弥补的沉痛与憾恨,而同时告白了我们生者的责任。这责任既意味着我们对他们的欠负,也意味着我们与他们的分担和分享——恐惧与死亡砥砺了信仰;这是个体意义上的崇高,也是民族和人性的未来;所有这一切将超越肉体的局限,在灵魂的意义上接受一次终极的裁定。

钟声为死难者鸣响,也为我们!在钟声中,我们向死而生!摘选 献辞

最杰出的王子殿下:

我有三个生日;一次是自然的生日,我藉此来到这个世界;一次是进入教会事奉而获新生;一次是眼下,我大病终愈,死里逃生。在我的第二个生日,殿下您的父王亲手加赐予我,不仅支持,也善加引导。在我的第三个生日,我自己也生而为父:而孩子就是眼下这本书,它来自我的生命,并与我一同来到这个世界。因此之故,我斗胆(一如父亲对父亲)把孩子献给孩子:把象征我之卑微的孩子,献给尊严的殿下。上帝通过我的口诵出这些祈祷,我个人十分感恩,然而,向好国王学习,也是上帝的诫命,希西家(Hezekiah)就是这样的好国王,他写下了病中的思考[王下20:1-11。——译注]。此外,我已亲历殿下您父王治下的这些幸福时光(不仅见证,而且参与),那么,我也希望(以我自己的方式)亲历殿下您治下的幸福时光,而眼下我这位孩子,如果得到您仁慈的接纳,就有可能得以保存一段记忆,它来自殿下您最卑微也最忠诚的 约翰•多恩 第一章 病初的异变和疑惧 思考

人的境况真是多变而悲哀!刚刚我还身强力壮,顷刻间就病痛缠身。变幻之突然,令人不堪承受;形势每况愈下,无由推诿,也无可名状。

人们渴望健康,煞费苦心于食物、饮料、空气、运动;为保持健康,我们不懈努力。然而,一个突发事件令一切前功尽弃;我们惨淡经营,殚精竭虑,终归疏而有漏。疾病不期而至。一个失控的局面一瞬间征服我们,占有我们,控制我们,摧毁我们,令我们倍感沮丧。

哦,可悲的人!没有神性的人!永生的上帝赐予我们内心一粒永生的火种,一线不朽的希望;我们本有可能点燃圣火,却因原罪而亵渎神意。我们因追逐虚幻的财富而贫穷,因追随错误的知识而昏聩。

于是大限临头,我们将死,而且将死于肉身之破败、病痛之折磨。折磨还来自我们对疾病的小心提防、疑神疑鬼、揣想忌测;病还没来,这样的折磨就打垮了我们: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已然罹病,内心惶惶不可终日。

哦,无穷无尽的烦恼!我们眼看自己走向死亡,却畏畏缩缩,无法面对,因为我们将死于疾病的摧残;事实是,疾病还没来,我们就因担惊受怕而备受摧残;病痛带来死亡,然而,病痛和死亡来临之前,我们就备受折磨;我们的毁灭始于这些最初的异动,疾病则加速了毁灭的过程。毁灭源于死亡,但最初的异动决定了毁灭的进程。

人是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中会发生地震、电闪雷鸣、日食或月食,会有星辰焚燃或洪水泛滥,会突然间山摇地动、弧光耀眼、震耳欲聋,或者天昏地暗、灰飞烟灭、浊浪滚滚。这就是人的光荣吗?这些异动让人成为一个自我的世界,因为拥有太多而倾向于毁灭,不仅自我毁灭,而且预知自我的毁灭;人拥有太多,因而站到了疾病一边,预支了疾病,悲悲戚戚担惊受怕,令病痛愈发不可救药,还试图用悲观的忧郁掩盖热病的真相,唯恐不为热病作贡献,唯恐热病毁灭我们不够快,唯恐自我毁灭不彻底,拼命往自然或不自然的热病中掺入人为的抑郁病!

这就是人的光荣吗?哦,窘困的不安,哦,莫名其妙的昏乱,哦,悲哀的人!自我勉励

如果我只是尘埃,我会向上帝诉说,因为上帝之手造我,用的就是这尘埃,而上帝之手复将收回这尘埃;上帝之手成就我肉身之器皿,复又收集我肉身之尘埃。我是圣灵殿堂的尘埃,来自珍贵莫名的大理石。

然而,我又不仅仅是尘埃。我是我之精华,我之灵魂。我是上帝的呼吸,我会在呼吸间向上帝虔诚地诉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何我的灵魂未能禀有肉体那样的敏感?未能禀有对于罪的理解力、预见性、警觉与先见、谨慎与小心,就像肉体对于疾病那样见微知著?当罪的诱惑临近,为何我的灵魂不能始终如一地鼓起抗争的冲动?面对内心的疾患,我为何不总是流下伤痛的泪水?

我知道我被诱惑所包围。这是人的宿命,无人幸免;条条道路都有危险,处处都有诱惑;面对诱惑,我本应躲避,却反而感到加倍的吸引,身不由己;唉,我闯入迷漫灵魂瘟疫的病房,身陷诱惑,与魔鬼为伍;面对危险与诱惑,我无法洁身自好,反而伸手索乞,纠缠不清。我罹患罪疾,茫然不知,志气涣散,迷途不返,因而身陷囹圄,卧病在床,病入膏肓,行将就木。哦,无边无际的不幸与悲哀!这是罪的空间!它通向地狱!在那里,我看见欲望、嫉妒、野心的热病被地狱的黑暗与恐怖之光照亮;在那里,我首先听见的信息不是“你会死”或“你要死”,而是“你已死”;在那里,我灵魂的罪疾显示它无可救药、无法医治。我的上帝,因为俗念和愚昧的困扰,约伯未能担当起你所指派的任务,我的灵魂也同样令你失望。你把生命的冲动赋予我们的心,我们却不珍惜;你赐福音给我们的良知,我们却未能侧耳倾听。对于你的恩典,我们轻描淡写、巧言令色、行止乖离;猛然惊觉之际,我们无法像雅各(Jacob)那样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

我们本来可能知道,但由于罪疾而不知道,也无法知道。本来,上帝不会造一只表而忘记装发条;上帝为灵魂和躯体安置各式各样的转轮和器官,不会忘记赐予它们和谐与优雅,让它们协调运行;上帝也不会只装发条,上帝还会上满发条;上帝不会混淆各部分的和谐与优雅,不会让我们空有他的赐予,不会让我们失望。

然而,我们全是不肖的浪子,挥霍着传继的遗产;我们荣受财富,却不知珍惜,不懂节制。我们是上帝在尘世的房客;上帝,我们的主人,代我们支付尘世的房租;上帝每时每刻赐予我们新的恩惠,不按年计,不按月计,上帝的怜惜分分秒秒都在更新;我们一意孤行,不知感恩,但上帝将医治我们。祷告

哦,永生的上帝,最仁慈的上帝,若按你自身的逻辑,你是一个圆,由始至终,是一个整体;若按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你是一条直线;你带领我们从起点出发,穿越人间所有的道路,抵达终点;你的恩典赐我能力,让我能眺望我生命的尽头,也能回首你最初为我安排的起始。

你满怀怜惜让我在尘世间立足,在教会中存身;你捡选我,把我写进生命之书;你的怜惜自始至终呵护我生命的历程;这样,从内心罹染罪疾的任何开端、任何过程、任何方式,我就能侧耳倾听那道声音:神人哪,锅中有致死的毒物,我曾那么饥渴、那么贪婪扑向那口锅,因你的怜惜,就可能得以幸免。忠信的使臣乃医人的良药,你聪明的仆人所罗门如是说。我在病痛之初、罪疾之初就听见你的声音,它是真正的良药。如果我能及时听见你的声音,那么我的光就必开启如清晨,我的医治就必速行。

我们常常以为,让自己变得柔和、单纯与谨慎,是那么困难,而警惕世俗欲念与罪疾的诱惑,是那么危险;我们常常怀疑自己的努力,害怕这努力让我们精神迟暮,对你的恩典不知感激;我的上帝,请帮助我摆脱这些荒唐的念头;让我确立恒常的信心;让我坚信:在每一场病痛的开端,在每一次罪疾的临近,你会亲自开口向我说话;请帮助我,让我听懂你的声音,让我奔向你的爱,你的爱让我远离堕落。主啊,按你自己的意愿帮助我;你知道我们天生软弱和摇摆,知道我们是你的子民,知道我们罪疾深重;你为我们支付了重价,这重价就是你的儿子,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阿门。第二章感官的力量和功能,别的机能,异变和崩溃 思考

诸天有恒,因为它们持续运行,始终如一。尘世无常,因为它缺乏生命力,因而总是变幻不定,离心离德。这也是人的命运。人是尘世间万物之灵长,出于泥土,但就像雪人,在阳光中融化。人被自己的嫉妒心所融化、所吞噬;人会辩解说,是他人之拥有融化了他;然而不管怎样,人感到嫉妒的热病融化他,不像阳光融化雪人,倒像熔炉熔化金属;人不仅仅被熔化,还被煅烧,化为原子和灰烬;不是变成水,而是化为尘埃。人顷刻之间化为尘埃,快得超乎我们的思考和想象。

尘世是我肉身的凭据,天国是我灵魂的凭据。尘世和天国分别是肉身和灵魂的归宿。然而,肉身奔向尘世,灵魂奔向天国,两者的步履不一样。肉身不用推力朝着尘世坠落,灵魂没有帮助就无法奔向天国。升华是我灵魂的步履和方向,肉身的步履和方向是沉降。天使有翅翼,天国是他们的故乡,连他们也需要天梯的帮助走向天国。苍穹的日月星辰匆匆运行,但快不过我的肉身坠落尘世的速度。疾病发起最初的袭击,与此同时,我感到一只神秘之眼胜利地眨动。与此同时,我食而无味,了无生气,兴趣索然;我腿膝下沉,衰弱无力;与此同时,睡眠的图画让位给死亡的景象,睡是死的模仿,此刻被死所取代;死亡在取胜,生命转向死亡。这是亚当的惩罚,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而我的惩罚成倍增加。我尽职尽力,满头大汗,挣来自己的面包,希望享用自己的面包;然而,一次又一次,我浑身大汗淋漓,却吃不到面包,得不到营养。哦,可怜的人类,半数人满足,半数人匮乏!自我勉励

大卫称自己是扫罗王的一条死狗,米非波设也称自己是大卫王的一条死狗。大卫对扫罗所说,就是米非波设对大卫所说。世上最显赫的人,在上帝面前也会如此卑微,超过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差异;人与上帝之间不存在衡量的尺度,有限与无限无法比较。

人除了墓穴外一无所有;人即使拥有墓穴,迟早也必让位给更恰当的人、给另外的人;人最终连墓穴也没有,只是一堆肥料;人只是他自身那堆尘土,人并不拥有尘土;连自身这堆尘土也未曾拥有的人,不过是他人的奴隶。

然而,如此卑微的人,却有近乎上帝的样子,人就像当年大卫王所有的财富、世上所有的君王、神话中所有的巨人汇聚而成,就像世上所有人子中的幸存者,上帝把世界赐予了他。上帝是使无变为有的上帝……因而,无论我多么卑微,无可名状,我仍然可以呼叫上帝之名,向他求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你的愤怒这么快就临到我?为什么转眼之间你就熔化我、摧毁我、把我像水一样泼在地上?大洪水的时候,你给挪亚他们一百二十年时间;出埃及的时候,你给摩西他们旷野漂流四十年的时间;但对于我,你为何不留一点余地?对于我,你为何仅凭一个行动来宣喻你的意志、律法和审判?

你发令、你行动、你得胜、你凯旋,仅凭一个动作;你认我为敌,拔剑砍断我与你的联系,你问:他病了多久?你的意思是说,死亡之手加于他头上有多久?你让我沦为囚徒,成为死亡的俘虏。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本来并不习惯从猛烈的旋风中现身,而是在柔和的煦风中亲近我们。你最初用呼吸把灵魂吹进我的身体,难道你又会吹散它?在信众中,在教会中,你的呼吸带来今世的团契和慰藉、来世的圆满;那么在这间屋子,难道你的呼吸会带来解体和毁灭、离异和分裂?

这当然不出于你,不出于你的手。那噬血的剑、毁灭的火、旷野的风暴、身体的病痛,那困扰约伯的一切,全出于撒旦,而不是你。我的上帝,你一直亲手引领我;你假乳娘之手,让我知道除非你亲自动手,我无法改过。父母不会把我交给仆人去教养,你也不会把我交给撒旦。我与大卫王一样落入上帝之手,明白了上帝的怜惜是何等丰盛。

由于你的怜惜,我得以思量当下的处境;现在我所思量的不再是病痛发展的速度、身体消亡的速度,而是上帝复活我这堆尘埃的速度,上帝会重新收集和组织这堆尘埃,为他所用。随后我会听见上帝天使的宣喻:Surgite mortui(起来吧,亡灵)!起来吧,亡者!我是亡者,但我会听见天使的声音;声音的回响和声音的感动浑然一体;所有的人在死去的瞬间已然复活。祷告

哦,最仁慈的上帝,你亲自行动,亲自成就;自患病之初,你就提示我必死的事实;不仅如此,经由病情的发展,你告之我眼下就会死;你不仅警醒我,而且召唤我;你施加进一步的打击,然后亲自温暖我;你让我剥离自己,迟钝我身体的官能,让我厌倦于尘世的美食和逸乐;你敏锐我灵性的感觉,让我靠近你,帮助我理解你;主啊,请按你愉悦的方式行动,加速我身体的消亡,我的上帝,加大这消亡的程度,让我的灵魂向你升华,在你面前享有欢乐。

我的胃口没有衰败,而是提升;我坐在大卫王的餐桌上,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我的胃肠没有朽坏,而是健旺;我向上、向上,直到接近那羔羊之宴,跟你天国的使徒们同在,就像在尘世,跟你尘世的使徒们一道坐在桌旁。我双膝无力,正好让我久久俯伏在你面前,向你奉献。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这是你垂访过的心,是归向你的心,你的垂访让它成为安静的心。因你的恼怒,我的肉身无法宁静。但是,你解释你自己的工作,称疾病为规诫而非恼怒,于是我的肉身有了安静。唉,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我的罪让你如此不喜悦,请让你深爱的耶稣基督为我担罪,我的骨头就会有安宁。

丧钟散文 篇5

熟知非真知

在安徒生童话中,最让我们自以为是的是《皇帝的新装》,最引发我们别样思考的,也是《皇帝的新装》。

“自以为是”,是因为我们往往以为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别样思考”,则是因为这个故事让我们拍案惊奇。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最终却被我们读出了异样的涵义,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感叹:熟知非真知。

在中国读者眼中,这则与《海的女儿》同年写作并曾合为一书出版的童话揭示的是统治阶级的愚昧昏庸,于是乎,《皇帝的新装》成为揭示“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丹麦版的教材,也成为中国人讥讽统治者的警世恒言。

然而,这则童话的真谛,却始终知者寥寥,这就是:对人性的悲悯!

好人与坏人

在中国,要正确解读《皇帝的新装》,实在是谈何容易。

在中国,存在着一个“毁”人不倦的传统。当然,这里的“毁”不是“教诲”,而是“诋毁”。一方面,“坏人”,似乎是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另一方面,“好人”,也往往是每个人的道德高估与自我评价。自己的道德无疑是完美的,自己无疑是好人——哪怕自己刚刚犯过错误,但是却仍旧会自己宽慰自己:无非偶一失足,无非是在为自己的成功交学费。至于别人,倘若一旦犯错,那则一定是道德方面问题的爆发,因为他(她)天生就是坏人。也因此,尽管别人可能也仅仅是偶尔犯了错误,可是自己却往往会说:这是必然的,也是绝对不可饶恕的错误。

为此,面对任何作品,国人的习惯是,一上来就先要搞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常见的作品也习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坏人进行批判,因此,作品往往不是作品,而是劝善书,福音书,判决书。

可惜,这一切并非真实,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是十全十丑的。事实上,最大的真实反而是:人是一个未成品,或者离完美最近,或者离完丑最近,但是绝不会等于完丑或完美。在人身上并不存在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或者,不存在非美即丑,而是亦美亦丑。换言之,所有人身上都是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只不过随着条件的变化,有时身上魔鬼的成分占主导,有时天使的成分占上风。至于那些完全表现出天使的成分的人或完全表现出魔鬼的成分的人?那至今也还只存在于天方夜谭之中。

同样,“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以及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好人”与“坏人”进行评判的做法,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十分幼稚的脸谱美学。长此以往,这种脸谱美学造成了某种美学判断的平面化: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责任蓄意予以推卸,都在揭露坏人中开脱自己的罪责,并时时强化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于是,一代又一代,每一个人都在没完没了地彼此控诉,每一个人都在没完没了地“怨天尤人”。长此以往,自然也就就无法形成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更永远也不知道为自身灵魂的豆腐渣工程买单。

人性的弱点

然而,从这样的脸谱美学出发,却无法读懂《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取材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为:《赤身裸体的国王》。

在《皇帝的新装》中也有一个皇帝,可是,这皇帝(也包括其中的大臣),其实都只是一个符号,他可以是他,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唯独并非作为“好人”的对立面的“坏人”。

至于其中的主线——自欺欺人,也并非只是针对“坏人”。

事情的起因,在于一个悖论式的陷阱: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何况,皇帝还特别看中衣服,每一天的每一小时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了上述两个条件,事情的展开才特别引人入胜。任何一个人,不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暗存了自私之念,一旦遭遇这个“陷阱”,面对实际并不存在的“新装”,就或者只能承认自己是“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或者只能面不改色地去撒谎。

第一个撒谎的人,本来在皇帝眼里谁都不及他称职。于是,他自问: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于是,他只有撒谎。第二个撒谎的人也认为,“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于是,他只有撒谎。而对于皇帝本人而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于是,他只有撒谎。还有则是民众,“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的大帽子,正是为了恐吓民众。这样,倘若有一些大胆的民众也许不惧怕人家说他是愚蠢的,但是,被认为是“愚蠢得不可救药”呢?这可就有点难以承受了,当然没有人会主动把这项臭不可及的帽子硬戴在自己头上。

更为令人难堪的是,面前还是一个连环陷阱。它类似于著名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怎么说,必须自己先做出选择,可是,一旦选择错误,则势必终身遗憾。当此之际,唯一安全的,当然是只有从众,因为,只有如此,自己才是安全的。

无疑,这正是一个丹麦版的“指鹿为马”的故事。所有人因为暗存私念,结果把自己推到最尴尬的境地、自取其辱的境地。

如果皇帝不那么虚荣,他还会不会被骗?

如果大臣不担心被认为“不称职”,他还会不会被骗?

如果民众不怕被讥讽为“愚蠢得不可救药”,他还会不会被骗?

故事何以要由一个“孩子”,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小孩子”出面来揭穿谜底?故事为什么要直到最后才被揭开谜底,而且还只能采取“不由自主”的“叫”的方式?道理也正在这里。

一个小孩子,无疑还来不及暗存任何的私念,也还根本意识不到陷阱的存在。他毕竟还没有被已经不再“天真”的人教育得不再“天真”。

他的惊“叫”,则是因为猝不及防,以至于所有的成年人们还完全来不及去加以制止。

这“叫”声,令我们油然想起鲁迅先生在五四时代的大力提倡: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叫出“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甚至,在《我的失恋》、《秋》、《希望》中,鲁迅对猫头鹰曾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并且追问:“只要一叫而人们大抵震怵的怪鸱的真的恶声在那里!?”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也因此,《皇帝的新装》所揭示的,就并非坏人的缺点,而是——人性的缺点。

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皇帝的新装》的时候,都曾经会觉得特别过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诚实的小孩,可是,请问谁是那个皇帝?谁是那个大臣?谁又是那些民众?肯定都不会是我们了?那么,他们是谁?须知,诚实的小孩只有一个,“皇帝“、“大臣”、“民众“却有很多。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难道你就没有虚荣过?难道你就没有自欺过?难道你就没有因为想让老师表扬你而违心地做过什么?如果不迷恋皇帝的宝座,是不是就不会被骗?如果不贪图高官厚禄,是不是就不会被骗?如果不迷信权威,是不是就不会被骗?如果能够相信自我、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敢于说“不”,是不是就不会被骗?我们不必把自己想象得那么纯洁,因为所谓“纯洁”本身就是很有问题的。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如此,也都是“不干不净”的。我们自身根本谈不上“美好“,而是与“美好”差了一点点,甚至与“美好”差了很多的一点点。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好人”,坦率地说,无非就是比“坏人”好一点。例如很多很多的人之所以还算“好人”,那只是因为还有人比他们更坏。至于有些人被我们称作“坏人”,那也只是因为有人比他们还好了一点点。纪伯伦在《先知》中说:恶,不过是善被自己的饥渴折磨而成,无疑是至理名言!

于是,事情再清楚不过了,犹如安徒生写的是人性的缺点,我们在阅读中所读到的,也正是人性的缺点——也正是我们自己的缺点。耶稣曾经对那些准备用石头砸死“坏女人”的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所指出的,正是人之为人的缺点,因此才没有人能够反驳,并且,也“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现在,我们也可以同样的对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没有自欺过虚荣过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可以相信由于自欺与虚荣是人所共有的缺点,因此,也没有人能够反驳,并且,也“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

更何况,因为人自身与生俱来的不可战胜的人性弱点,因此而犯下的一切过失都是可宽恕的。不够强大、不够坚定,不够实事求是,这实在不是我们自己的错。因为我们已经尽了力,但是却仍旧无力。何况,既然上帝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好人,那么,他又为了什么非要拿各种各样的自欺与虚荣来折磨我们?因此,真正的“坏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上帝。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都是有过失的,但是上帝却原谅了我们。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原谅其他的比我们过失更多的人呢?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学会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把有罪的生命也当成生命?而且,太多太多的自欺与虚荣,其实也只是为了能够在他(她)置身的恶劣环境里苟活下去,有的人或许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有的人或许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些人是在以自己为圆心而去“巧取”或者“豪夺”,从而铸成了大错。其实,我们和他们一样,都不是完人,都有无奈可笑的时候,都有心酸可怜的时候,都有犯错失手的时候,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悲悯和原谅他们。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再会对骗子的伎俩愤恨唾骂,对皇帝的愚蠢嘲弄讥讽,对大臣谄媚百般不屑,对街上民众怯于实话实说而指责批判,因为他们或是为了能够在他置身的恶劣环境中苟活下去,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或是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何况,在终极的意义面前我们所有人都会失去重量,都只能扮演小丑,玩弄各种把戏取悦生活养活自己。小丑的命运就是犯下种种或巧妙或愚蠢的错误,演出或严肃或轻浮的荒唐滑稽,所有人也一样,所谓“坏人”,不过是将小丑的面具带到了脸上,而我们则将小丑面具深藏心底,并且惟恐被人看见。可是,不管你跑的多快飞的多高,只要你是人,你就逃不掉你脚下的人的阴影。而你的阴影,即使再小,也是这个世界巨大阴霾的组成部分,你都要为这所有的罪恶背上十字架,付出血和泪的代价,而且,没有谁能幸免。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第四幕中说:“如果有一个人是谄媚之徒,那么谁都是谄媚之徒,因为每一个按照财产多寡区分的阶级,都被次一阶级所奉承,博学的才人必须多向愚夫鞠躬致敬”。高尔基也说:“生活就是一部关于人的英雄史诗,它描述的是世人寻求人生奥秘而不可得,有心通晓一切而无能为力,渴望成为强者而又无法克服自身弱点的历程”。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过失诚实地看做自己的自由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且去毅然承担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丧钟为自己而鸣

总之,《皇帝的新装》是一幕喜剧,更是一幕悲剧。

在这方面,《皇帝的新装》的题目就寓意深刻。如果命名为《“穿着新装的皇帝》,故事的指向就截然不同。因为出现的是皇帝,那么,故事的讥讽和批判也就完全指向了皇帝。与之相应,作品的深度就会大打折扣。《皇帝的新装》则不同。它完全是一个比喻,每个人都可能是“皇帝”,每个人也可能都面对“新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弱点在每个人自身都同样具备,也正是因此,一旦这些人性的弱点被骗子紧紧抓住,就必然会上当受骗。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了约翰•多恩三百多年前写下的《沉思录》中的一段话:“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个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 篇6

人动物性的核心是怕死,人怕死就像斑马、猩猩和鬣狗怕死一样。所有宗教的核心都是这个东西,利用人的这个心理来做突破,从而把人作为自己的俘虏。可是人也有另一个恐惧的东西,那就是生而不知为何而生。也许这么说有些怪异,但是我认为这个恐惧并非人人都有,或许和智商有关。行尸走肉的生,被人操纵的生,很多笨人不以为意(甚至还会以为这就是人生),而聪明人或许就会觉得生不如死。

这里就有意思了,如果事实真的只是这样,那么或许就完结了。笨人胡混度日,聪明人痛苦捱生。大家清清爽爽,个不干扰。但是,我在这里被海明威震撼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丧钟为你而鸣。鲁迅的痛苦不仅仅是众人皆睡我独醒,还有的是为他人沉睡而不自知的折磨。在清醒的人眼里,每个人的生死都是相连的。我们有理由为安塞尔莫,奥古斯丁的死而难过,也应该为玛丽亚,比拉尔,巴勃罗的生而开怀。

罗伯特的生命力量非常强大,他聪明好学,勤于思考,努力把事情做对并且成功。他的力量强大还在于他对生命还非常渴望,他想带上玛丽亚去马德里,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但是,当时机来临,他需要做出牺牲时,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他从未停止过迷茫,他每时每刻的反思几乎把我都压垮。他救人也杀人,杀人也救人。他对死亡的理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统一了,就像他对玛丽亚说的:只要我们俩有一个人活着,我们两个就在一起。

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有些感觉无从下笔,太多复杂的情绪,但是我能感到一种很宏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个体我感到和整个人类的相通,在巨大的命运面前我的生似乎微不足道。

丧钟散文 篇7

摘要:海明威是一个硬汉,死亡不足以打倒他。但在海明威的很多作品中,死亡却是一个恒久的主题,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在一直转变着,他从开始的惧怕死亡到后来的直面死亡,死亡这个主题,与海明威一起经历了沧桑。

关键词:海明威;死亡主题;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死亡,但是每一个人面临死亡时的态度却都是不一样的。海明威是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她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带给了他无尽的伤痛,同时,也带给了无尽的财富。海明威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的死亡,他的文学作品是他人生经历的再现,因而作为战争小说作家的他,死亡也必然会成为他重要的写作主题。海明威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而,他不是生来就不怕死亡的,他是在自己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之下,开始形成自己的死亡观的。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在悄悄改变的,他从一开始的惧怕死亡,到后来的直面死亡,海明威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海明威的作品,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再现,因而通过研读他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重新去认识海明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以下,本文将对《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深入研究,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入手,从这两部作品中找寻作者的死亡态度,希望能对海明威的死亡观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海明威其人

海明威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死亡对于他而言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但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活了过来,然而这些与死亡擦身而过的人生经历,却成了他最大的人生财富。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老人与海》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这样说,海明威的文学之路,与他的死亡经历是分不开的。

海明威在1899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因而,海明威从小就无数次的目睹了父亲诊治病人死亡时的情形,因而从小,海明威对死亡就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海明威的父亲也同海明威一样,选择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曾经对别人说过:“我父亲是自杀的。我年轻的时候,认为他是一个懦夫。但是后来学会了正视死亡”。从这段里,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对于父亲的自杀,年轻时他是很屑的,但是当他经历丰富之后,他也开始理解父亲,最终,他在1961年选择用父亲结束生命的那个手枪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时的海明威,才57岁。

海明威的一生经历的死亡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曾有无数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但是他仍旧坚强的活着,因而有人说,海明威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海明威在十四岁,在拳击场上就被对手打成了重伤,而在十五岁那年,他在一次拳击训练中将左眼打伤,小小的海明威在少年时期就颇不顺利,但是这才是他与死亡游戏的开始。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他激情四射的参加了战争,以为自己是在去拯救人类于水身火热之中,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战争中却看到了残酷的死亡,让他为之一振。而在一战的战场上,他也多数被炸成重伤,从他身上,医生取出了二百多块弹片。

而在一战结事之后,他因伤病而在国外养伤,他一次打猎时受到了重伤,腮部缝了数十针,手部也有三个指头骨折,左手的手腕处缝了近二十针。在此之后的第十年,海明威又一次经历了不幸,有一次他在威尼斯附近的郊区打猎时,子弹的碎片不小心崩进了他的眼睛,他差点受丹毒而死。上天似乎特别偏爱于海明威,一次又一次的意外都在他身上发生,而海明威所经历的每一次意外,都足以让一个正常人死去,但是海明威仍旧坚强的活着。在1940年左右,他多次被雷电击中,原因是因为他在下雨天打电话,自然的意外现象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海明威身上发生,这足以让人觉得奇怪。

海明威的人生还经历了无数次交通工具失事,但是这也没能让他结束生命,在1944年,海明威在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曾一度有报纸宣称他已死亡,但是他仍旧活着回来了。在不到十年的1953年,他坐飞机去非洲打猎,他经历了飞机的连续失事,可他仍旧没有死去。一趟飞机连续失事了两次,第一次失事时,他肝部与腰部震裂,脊椎骨受到了重伤;而第二次失事时,海明威的身体己经没有能力去进行反抗,而机舱着火,他硬是用头把门撞开,与死亡擦身而过。海明威的身体经历了死亡的洗礼,造就了硬汉的性格,而在他的精神世界,他所遭遇的死亡也足以让人吃惊。

海明威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只身投入革命,因伤病而在国外疗养。但是在战争开战之时,海明威目睹了太多的死亡,这让海明威一度十分恐惧死亡。而在后来的西班牙战争中,他两次去战地采访,无数人在战争中无家可归,无数人惨死,这对海明威的精神有不小的影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也曾去战地采访,并且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死亡在他的面前已经不足为厅。海明威通过战争与自己的切身经验,把死亡这个主题写入了自己的文学作品,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再现与深入思考,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不同时期,对死亡的不同的态度。

二、惧怕死亡

海明威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是他也不是从来都对死亡无所畏惧的,他也曾惧怕死亡,这在他的《永别了,武器》中,我们就可以找到根据。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海明威的父亲自杀了,这对海明威的影响很大。他不能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他认为父亲的自杀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由母亲过度的消费造成的,父亲是在逃避现实的压力。那时的海明威不能理解父亲是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的,那时的他,对于死亡是恐惧的,这从《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就可以发现。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在这场战争中,海明威受到重伤,他也见到了许多因为战争而死亡的人,这给他留下了阴影。而后来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他的小说中开始直面的描写死亡,年少时参加战争的经历,让他在小说中体现出了惧怕死亡的思想。

在《永别了,武器》中,亨利与凯瑟琳是其主要人物,亨利是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将士,他因伤而而到米兰去医治,凯瑟琳是一位照顾他的女护士,时日长久之后,两人便萌生了爱情。而当他伤病好了之后,又重返战场,他被派开车去南方,由于路途原因,他只能步行前进,但是却被人以逃兵逮捕,差点被枪决。经历了这之后,亨利与凯瑟琳一起逃走了,两人过上幸福的二人生活,可是随后不久,凯瑟琳因难产而死去,此时的亨利已不堪亲人的离去,与战争对他的不公平,在黑夜里痛苦万分。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战争对人的残害。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亨利一样,他善良却又衷心,但是命运对他似乎不够公平。他虽然告别了战争,想要去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还是不能幸福的生活着。亨利是在逃避战争,其实他是在惧怕死亡,他想要健康的生活着,因为在他看来,战争就是死亡,一旦卷入了战争,即使是活着,也如死了一般。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残酷战争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之感,他曾在小说中写道:“倘若有人带着这么多的勇气到世界上来,世界为了要打跨他们,必然对他们要加以杀害,到末了也自然就把他们杀死了,„„世界对打垮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人„„”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对于战争是深恶痛绝的,他把战争比作死亡,这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恐惧战争与恐惧死亡的最集中的表现。

三、直面死亡

直面死亡这个小说主题是在海明威1940年创作的《丧钟为谁而鸣》中表现出来的,此时的海明威已经年过四旬,丰富的人生经验,让他对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了,因而,海明威对于死亡的态度也大为转变。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主人公乔丹领导一只游击队去炸毁一座桥,他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身负重伤的他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部作品中,乔丹是一个有着象征作用的人物,他是所有敌对势力的总和,它代表着法西斯主义对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力的否定。当今把这一任务分配给乔丹时,他毅然决然的说道:“我去干,没问题。”友情与爱情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他是一个有着坚强信念与理想的人,他曾说:“我相信人民,相信他们完全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自己”,乔丹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一个反法西斯事业的代表,他的死亡是有价值的,是死得其所的。乔丹最终因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战死在了反法西斯的战场上。

乔丹在死前的三天里,他从身边的游击队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体会到了生而为人的价值所在,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放松,而是“我为我所相信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要在这儿得胜了,我们就会在世界胜利。”他不惧怕死亡,面对死亡时,他异常的平静,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海明威,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已经不再像年轻时一样厌恶死亡、惧怕死亡,而是更能坦然的面对死亡,这是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死亡的无所畏惧。

在《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其中不断充斥着死亡,安塞尔莫死了,马勃罗背叛了队伍使得五名战友失去了生命等等,小说中到处都与死亡分不开。而面对这些,主人公乔丹却没有畏惧死亡,而是坦然的去迎接自己的死亡。主人公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海明威死亡态度的外化。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海明威,已经能够直面接受死亡。

总而言之,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海明威对待死亡的不同的态度:他由一开始的畏惧,到后来的坦然面对。这种死亡观的转变,是海明威思想与精神的转变,而在他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而后,作为一名战争小说家,海明威的死亡主题终生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心相印情侣的个性签名下一篇:投资价值商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