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2024-05-15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共15篇)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1

在本次国培学习过程中,认真收看了谭家蓉老师所做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讲座,对课程资源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曾创作出了大量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有俗语、谚语、古诗等,如“一山不容二虎”、“鹜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它们大多是对生物现象的生动反应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精辟概括。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作为潜在的课程资源妥加应用,则不仅能自然地引入新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这些呢?

一、开篇引题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端。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考虑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从而顺利导入新课。例如,讲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时,我们就可先列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样的一些俗语,并设疑:“这些俗语分别讲述的是自然界的何种现象?”然后集体讨论分析:龙的后代仍然是龙,凤的后代仍然是凤,老鼠的后代也仍然保持其亲本打洞的特性„„这实际上都生动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些俗语,就把深奥、抽象、难于理解的遗传变异现象,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歌诀,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有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课中适时切入,帮助理解

新知的落实,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目标所指,而有些新知难度较大,这时不妨在讲授新知时,适时切入一些俗语、谚语或古诗。这样不仅有形象感、亲切感,缩短新知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还能降低知识难度,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地理解新知。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时,例举:“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俗语,形象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又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为了形象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并可补充宋朝欧阳修的《答丁元珍》中的“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激活学生的思维,解释诗句反映的现象。这样可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鼓励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课收尾印证,巩固新知

一堂优质课,还应有好的收尾。若能在课堂小结时运用一些俗语、谚语或古诗并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归纳它们,往往能进一步印证新知,巩固新知,余味无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收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后,不妨利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及“鹜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一些俗语或谚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食物链,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在讲授《激素调节》时,可在结课时引导学生分析“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这一俗语,通过分析,学生就能顺畅、彻底地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突破这一重点、难点。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2

一、立足于教材

生物教材是我们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托, 也是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 因此, 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教材, 深挖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首先, 我们要积极地适应教材。做为教师, 要想搞好教学工作, 首先就要花心思认真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文章结构等, 这样在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才能依据教材的特点来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其次, 要大胆地改进教材。生物教材中的知识往往都是一些经典的内容, 这些都是生物学科最为基础的部分, 因而, 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 由于教材资源的固定性又使得教材相对于其它课程资源又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有些教材上的内容与客观的教学实际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我们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进, 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材的实用性;最后, 要注意对教材的整合。虽说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要立足于教材, 但是也不必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 可以针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 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改进, 以便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刺激, 加深他们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如今,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我们在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时候可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 像是一些电子备课室、生物标本室、生物类书刊杂志、各种音像资料等在很多学校都有。然而遗憾地是, 在大多数学校, 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却普遍不是很高。因此, 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了身边大量的资源。一旦我们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学校资源来为我们的生物教学工作服务,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三、努力开发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不能忽略学生这个学习主体身上的资源。像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学习技巧、个体差异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以学生为对象所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其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现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四、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教师身上的资源作为重点开发的对象。教师身上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学技巧等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我们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把教师身上的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五、积极开发本地的资源

每个地方都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资源, 我们在开展生物教学时, 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努力开发一些地方性的资源, 像是当地的一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当地的一些生物形态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 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丰富生物课程资源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本地的一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通过这些身边熟悉的事物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六、大力开发网络资源

如今, 在网络化的时代, 大量的网络资源也成为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关于这点,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给学生搜集大量的网络资源信息, 并对这些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 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同时,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 学会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像是如今四通八达的校园网我们就可以善加利用。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生物学科所研究的范围往往涉及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领域, 由于生物学科的这一学科特点也决定了生物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 我们在对生物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开拓思维、开放眼界, 努力把一切能够为我们所用的资源都列入到开发的范围中, 这样, 我们的课程资源才能够满足如今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为生物学科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2

[2]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新课程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 篇3

关键词 课程资源 生物学教学 科学分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2)01-0058-02

一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及能力等无形的资源,同时更包含社区和自然界的有关资源。概括而言,生物课程资源主要有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自然资源和媒体资源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生物学科带来了活力,但也面临诸多困难的挑战。

新课程中的课程具体三维目标实现除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外,还与其他课程资源密不可分。如知识方面的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情感与态度方面如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与体验,促使学生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生预期变化;能力方面如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实验能力和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的必须借助于其他生物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生物素养。如以下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必须借助生物课程的其他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完善:

表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和选修与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的内容纵览。

相对于发达地区,教育、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除教材外其它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应该在争取学校、政府加大投入同时,还应该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发展课程资源,为生物学教学而顺利开展准备条件。

1 用好教材,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教材资源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材,使用最多的也是教材。因此依据新的课程标准,针对本地域学生自身发展及本校实际,实现对教材二次改造,建立适合本地域实际的教材资源体系。在新课标下,教材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局限性。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二次改造,建立适合本校、本地域实际的教材资源,才能促进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发展。这是课程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

2 积极利用、整合和改造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学生在校学习,最直接、常利用的为学校提供的生物课程资源,如图书、教具、模型、挂图、投影片、和影像资料,尤其是实验室资源。但这些资源相当一部分比较陈旧,不适合新课程需要,这就需要在实施新课程当中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筛选,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比如学校实验室保留的原初中教材使用的有关细胞、组织及器官系统模型,可作为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极为直观的学习材料,比起现有教材(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1)中所绘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要直观得多,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好资源。

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建立实验室为主的课程资源。学校的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也为实验材料的替代提供了素材。如观察植物细胞,中心花园中的莲叶及万年青叶片均是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及观察叶绿体的结构的好材料。

3 结合实际,积极开拓新的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极创建新的课程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结合实际,建立家庭生物课程资源

生物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作为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点目标之一。所以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主动收集资料,查阅书籍,做探究性实验是学生重视并获得科学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极好的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农村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的进行农业生产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探索,获得知识。如结合核桃生产的嫁接、栽培、病虫害防治、雨季的果实收获、贮藏,都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资源,在学习中可以获知植物生长的条件、无性繁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果实的贮藏等基本知识。同时也可在动物(如鸡、牛、羊、蚕等)的养殖、烟草栽培、蔬菜栽培、苗木繁殖等方面进行探究活动,获得相关生物学知识。城市学生可针对家庭的宠物养殖、观赏花木栽培、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进行探究,获得知识。当然,这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学生在家庭中积极进行探究学习,提高生物学素养,也体现了生物教学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

3.2积极联络,建立校际共享的生物课程资源

在信息日益发展的今天,单纯靠某些学校建立完美的的生物课程资源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积极进行内结外联,建立校际生物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丰富生物教学资源的目的。如本地的高校陇南师范专科学校建有较为完备的生物标本室,有较完备的生物教学仪器及资料,可通过建立校际生物联系,获得支持,作为学生生物课程资源的基地之一,有利于生物教与学的发展。其二,同一层次的学校,可以根据地域上的联系,建立校级之间的联系。做到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建立、发展丰富生物课程资源。如河西走廊高中名校的联合体,为河西的高中教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一机制,可用于生物课程资源的建设上。达到扬长避短,共同促进的目的。其三,不同层次的学校,尤其是内地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域的学校,建立联系。通过“传帮带”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东西差距。

3.3利用网络,建立丰富的生物课程网络资源

而今信息时代,网络成为相互联系的常用手段。网络资源是获取生物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有时甚至会诱导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网络资源十分必要。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筛选,建立自己的网络资源索引网站,引导学生去获取相应的资源,事半功倍。同时针对性也较强。如湖北省汉川市生物教师王为海的“生物小吧”,就是一个比较丰富的网站,内容由高校教材、教师论文、教学资料、教学检测习题等。深圳夏献平主持的“内质网——生物互动平台”参加的有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及教师博客,教师和学生可以得到答疑解难,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的实现和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华东师大附中的研究性学习网站,也能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学习的方法、步骤及成果的展示等内容。如果将这些网站通过建立相应的链接,集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教师的访问,又有利于学生的访问与学习。

同时,教育建立网站后,也可将在教学中出现的新的课程资源不断地添加到里面,并不断更新。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动态生物课程资源。

4 走进自然,建立现实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自然界,为生物课程提供了活生生的课程资源。作为观察与实验学科,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建立与实际的相互联系。是学生获得丰富、鲜明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实际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比较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简单的科研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篇4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就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效的课堂教学得益于丰富的课程资源。要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尽力摆脱“教材”局限,积极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生物课程资源,除了课本外,还有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校资源包括:多媒体、学校图书、学校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设备、挂图、标本、课件、还有学校的植物园等等;社区资源包括: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家庭资源包括:电视、网络、家庭的各种宠物、花草以及家庭中的各种适合做实验的用具。

生物课程资源还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对生物学的兴趣,生物课程资源还包括老师对生物学教学能力、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5

----巫山县龙溪中学 伍建军

历史的潮流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每件事物的传承和发扬都在不断的更新和转换,而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夏商周”的“世袭制”至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到魏晋南北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再到清末的科举制,每一次教学改革的发展,都必然伴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也不断凸现。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科书,只是教学的工具,绝不是唯一的资源。” 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是教学的平台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提供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实践、共同探究的导向。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好、用好的典范,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学生生活的环境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生物学。因为初中的生物学中好多的知识都贴近生活,这就需要看教师如何来将课本和生活相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了。

比如说,在教学细菌和真菌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些病例来加以说明。如:猪的五号病,红眼病,痢疾,非典,艾滋病等等。在向学生介绍细胞膜的作用时,可以就学校校门的门卫为例,门卫只让学生和老师进入,而不允许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进入,向学生进行讲解。在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就我们龙溪镇的华山村的煤厂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

其实对于农村中学的教育来说,身边的课程资源非常的丰富,特别是我们学校坐落在大宁河边上,可供我们利用的课程资源太多太多。

加以我们学校正在施行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过了思考,提出各具特色,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课堂里呈现着浓浓的学习气氛,如今我常常被学生们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那一串串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吸引,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它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等),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除教材、教学参考书外,还有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生物教具(挂图、模型)、多功能白板、投影仪、音像资料等。它们是完成生物课程的重要保障。

1、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理解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顺序;审视教材内容和教与学的矛盾,确定教学的侧重点。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程资源。比如,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细胞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叶的结构、花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或立体感,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挂图或多功能白板具有图像清晰,各种结构名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观察实物或模型后用来进一步观察和识别。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可选择相关的动态模型,如:心脏搏动与血液循环模型、人体呼吸运动模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教具等;也可以选择视频或动画,可以使一些原本枯燥的、抽象的原理变得亲切、生动、直观、形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比如,在学生掌握了使用显微镜方法后,组织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西红柿果肉细胞、鸭趾草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以及人体细胞的其它永久玻片。又如:学习制作培养基,培养菌落;学会鉴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鉴定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以及了解种子中淀粉的存在的部位;鉴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等等。学生在实验室中,分享着成功与失败,体验着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活动。

二、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 当的、有趣味性的资源。例如:在学习《社会行为》一节时,引入故事“刘邦与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项羽败退至乌江边,看到由蚂蚁组成的大字‘霸王自刎功于乌江’,最后自刎于此。这是刘邦军师张良的一计。”从故事中,你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吗?它们不同成员之间有什么特点? 又如:在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时,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片欣赏或动物搞笑视频的观看,让学生投入到动物世界的趣味生活之中。接着提出,假如:这人世界没有动物会怎样?学生的兴趣盎然,气氛热烈。

三、重视网络课程资源,启迪心灵,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仅靠有限的书面材料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和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充分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生物科学进展的最新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结合今年入秋以来,天气转冷,很多的候鸟由西伯利亚飞往南方,候鸟在经过湖南、江西边界的罗霄山脉时,遭到了人们拉网式的捕杀。你对此有何感想?同学们讨论热烈,学生对保护的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得于提升。此外,在网络中,还可以获得与动、植物有关的趣闻、图片、视频、课件等教育资源,通过筛选和剪辑应用到自己的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和家庭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实验的材料在实验室中是没有的,教学经费又存在问题,教师尽可以地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如:与同学们一起抓鼠妇、挖蚯蚓、抓小鱼、拾凋落的紫荆花等生物材料来完成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家庭资源学习酒的酿制、酸奶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学生,价值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为我们教师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提供了目标参考;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教师用书也专门针对每个模块列出了具体的要求、内涵和示例,这些都是生物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规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知识属性上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潜在课程的范畴。鉴于间接化、多样化和难测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像知识、能力提高的教学那样有一套明细的计划和测评的方式来指导和监测整个教育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和开发隐含于教材里的情感素材,以此为依据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教学设计,在落实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自然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一、善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情意达成相统一

初中生物课程是以10个主题为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展开的,以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知识呈现的线索为: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知识本身没有价值观因素,但它是我们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结晶,知识当中必然蕴含着前人的创造才华和智慧,也蕴含着前人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历程和方法,因此生物教师要遵循知识体系与情意达成相统一的原则,以生为本,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在学生充分掌握生物知识和提高能力后,深挖出教材背后隐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及教材知识中内含的方法论、世界观等,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心理特征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病毒”“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和八年级生物“细菌和真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关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与神奇。

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生命产生过程的视频,通过动态呈现生命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生命诞生历程的艰辛,从而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接纳自我、尊重他人、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传达给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生命的情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关于生命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情感教育:每个人的遗传物质组成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是有或内在或外在的差异的,这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我们必须要尊重的客观事实。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基因组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应学会愉悦地接纳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你把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你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在悦纳自我的同时要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最后,教师再结合视频内容总结:小小的生命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经历了最优的选择,生命的存在价值体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失意、磨难、痛苦和挫折,也要正确面对成功,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坚强、学会成长、学会包容,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生命的价值。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过程,又对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生命的多样性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得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相统一

学习经验选择的原则是情境创设和主题实践相统一。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条件、学习环境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以发展学生心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价值教育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践和体验来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生物课程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有效地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我们的校园、城市郊区附近的农田、药用植物园、青秀山风景区、动物园等开放的自然环境中,蕴含着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借助它们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形成、植物的种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等,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类发现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辩证唯物自然观。这样既可寓教于乐,同时又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求知。例如,在学习太空育种知识时,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识转基因事物,课后要求学生组建辩论队,分成正方和反方,分别收集转基因食物的利和弊。以《转基因事物对我们生活的利与弊》为课题开展辩论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和求知,获得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相统一。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价值教育的基础,行动和习惯的养成是价值教育的归宿。生物教师应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

例如,在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让学生结合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和父母设计一份健康营养的午餐食谱,并要求学生课后分小组调查当地的食品安全情况,做一份调查报告。又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前,让学生分小组通过资料查阅、分析法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将研究性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展示。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收集资料和交流成果的过程中,不能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或者“边缘人”。教师要在课前预设,在课堂中有效地整合和提升学生提供的“生成性资源”,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辨析,关键时刻还要抛出疑问,给学生答疑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中;在相互补充、勇于质疑、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在正确与错误的碰撞中,养成缜密的思维,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初中生物课程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课程要求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调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了达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课程资源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必须要做的,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我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谈自己的一点亲身体会。

一、要利用好我们现有的教材

课本是我们学习生物课程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依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在课本以外的资料上找一些新的生物课程资源,给学生加以补充或是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可以对教材加以补充取其精华,补其短缺。

二、要很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和多媒体资源

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要用生活中现有的真实的植物动物资源和多媒体的好处,真实的是最直观的,而多媒体是没有真实资源的最好展示的资源了,我们要好好地发挥出现代教学的优点。

三、要很好地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

社会和家庭上有好多我们学校没有的资源。例如,我们在社会上或是在家庭里最简单地买条鱼、买只鸡吃的时候,我们可以好好地去研究它们的各个系统和身体的各个结构,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在学校不能找到的植物,我们为学生买不起的东西,我们在生活的社会和家庭里是能找到的,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我们学习生物课程的资源,让他们为了学习生物懂得去找我们需要的资源。

四、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现代的网络是最快捷,也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辅助资源,我们学习生物是要用到大量的实验物质,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条件较差的学校根本是不可能为生物课的教学投资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资源是非常少的,现代的学生动手的能力是有点差,为了教学的要求,我们最好是利用好网络资源,找到我们教学需要的资源,为教学提供可利用的资源。

这就是作为学校一线教师为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课改的新标准,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做到的就是这样,这也是我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点看法。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9

武威第四中学 谢红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学习了生物国培计划后觉得自己的视野为之一亮,顿觉开阔了许多,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原来的课本,还包括教师、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班风、校风、及校园内的环境,甚至学生所处的社区、乡村的环境,皆是课程资源,就是说学生及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教育的课程资源。一切皆是课程资源,这给我们打开了视野,让我们不在局限在课本、校园内进行挖掘教育,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社区、乡村大自然环境中去挖掘资源进行教育,这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也体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皆教育,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细心体会、潜心钻研,身边处处是俯首即得的教育资源。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教育歧视、师资质量、心理创伤、人身伤害都在困扰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课程改革如果不去努力创造适应农民需要的教育,就不会有充满生命活力的农村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传统做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我认识到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大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

一、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课上学生展示交流,经过讨论得出叶的形态知识;再制成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总结出叶的结构;最后学生亲手制作一枚叶脉书签,伴随自己学习和成长。还有如校园艺术节花展时,学生看花赏花的同时学习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花的结构;收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带到课堂上学习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观察家中粗树干制成的菜板,学习茎的结构;在家中用绿豆、大豆等生豆芽,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运用发酵技术用鲜奶自制酸奶,用糯米自制甜酒;了解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品,关注用药安全

二、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因此,教师本身就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

1.加强业务培训,以新的资源理念引领教学行为

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应该是永具生命力的源头活水。那资源意识就是这活水的源头。为此,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认清课程资源的概念,树立资源意识就至关重要。我们的途径是:(1)学习新课改理论,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我们生物组利用每周五上午学习时间,学习新生物课程标准和有关的新课改理论,特别是有关课程资源的。每位教师分别收集、查找有关的资料,再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从理论上把握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2)创造条件,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一方面我们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进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两年来所有生物教师分别参加了省、市、县的各级培训。

教育新理念的确立是新课改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我们的转变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变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为“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一家亲”教学,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自主地获取知识,变以前的“学生围着教师转”为“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准备好教材上的知识外,更多的是准备好能帮助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各种资源。

2.充分发掘农村教师在农村资源开发中的优势

农村中学有能够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是开发的主体和关键,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发的质量。有学者曾指出:“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开发能力和享有完全自主的课程政策。”当然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化了,但却道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艰巨性,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但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大都来自农村,通过艰苦的学习和劳动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非常熟悉农村的条件,也愿意克服困难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中最大的优势所在。

3.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生物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是教师的教学的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完善。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主要采用了教师课后书写教后札记的方式,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对我们的资源利用情况做长期的分析,促进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和利用方法的更新。三.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信息资源。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因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我们在校园网中建立了一个信息资源库。其中包括课件库、素材库,试题库、论文库、教案库、图书库、优质课录像库、学生作品库等,把老师、学生日常搜集的资料分类存放,便于师生查找和使用。

生物国培心得 篇10

岩山

尹华美

通过这次“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有幸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多位教育名家、优秀教师的讲座、课堂实践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开阔了眼界。

一、专家引领,思想振荡。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众多专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 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脑海里回映特级教师们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下功夫、花时间进行教学实 践、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历练了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 个领域的独特见解。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 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这次“国培”使我认识了不足,明确了的方 向,更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和实践的潜力。

二、同行交流,共促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生物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 相似。因此,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并且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我们提高自己生物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 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的观点和问题,都是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实践,审视自我。“国培”让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生物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生物课,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 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生物:抓住生物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生物思维 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中到生物学,乐学、爱学生物;三是关注课堂,不要有“做秀”情结,倡导“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灵活而实际”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生物教法、学法,体现生物课的灵魂,而课堂中教师不时的 “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通过“国培”,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11

但众多针对中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环保方面的知识有所增加,但环保意识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还未成为自觉行为。广大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保留、充实环保知识教育的基础

上,重新构建中学环保教育模式。

1 技能培养直面环保

虽然媒体上常有环境恶化事件的报道,但学生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学生在环保中更多的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其实,任何恶劣的环境破坏事件如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太湖水污染等都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基本技能去了解人类生活对环境的隐性的渐进的影响。如在“尝试进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污染废水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可以测定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也可以测定森林、农田、居民区、工厂等不同地区土壤中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如在“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秸秆、落叶、废纸、塑料袋等不同生产、生活垃圾的分解情况;如在“调查当地主要农作物一种病虫害的防治和效果”,“调查学校、社区、村镇等绿化情况”等实践性活动完成后,指导学生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让学生体验在环保活动中自己的价值;如在“分析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的情况”等学习任务的完成中,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和措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类似的生物技能还有“尝试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某几种生物的生态位”、“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作出决策和计划”等。

2 情感教育心系环保

教育学认为,在“知、情、意、行”中,“情”是“知、意、行”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长期的中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由于强烈的功利意识,对环保知识的落实相对弱化,学生只是“知”之,但是否“行之”,怎么“行”,都没有得到落实,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观察到反“行”。因此,不重视情感性目标的达成,环保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1 注重情感深度

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探索学习中确立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对“植物激素的应用带来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课题,以综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组织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利与弊”等有争议的命题进行辩论。学生在自己充分思考并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深度。

2.2 注重情感广度

环保是一个综合课题,不能孤立地就课本几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而应该让环保意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关注动物疫病对社会生产、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等。

2.3 注重情感持续度

环保行为的长期性要求与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存在着矛盾。只有将课堂有限时间内环保知识的学习转变成课后较长时间内环保知识反复有效的刺激,才能形成学生长期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对课程标准中的一些要求可以在时间和方式上作适当处理,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就某一课题,如“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每周以作业形式提供最新资料、事件或相关发展,引导学生对有关环保问题的持续关注。类似的课题还有:“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关注生态工程建设”等。

3 公益行动参与环保

从目前看,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水平相对偏低,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同时,不少人虽然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有明显的独善其身的思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一些活动,采取一些措施营造环保的小环境。如在学校内组织环保社团,联系社会上的环保组织,鼓励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在学校、社区内宣传环保知识,组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植树节”、“科普周”纪念宣传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活动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变为集体的公益行动,以小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和延续,环保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巩固和彰显。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12

课程的开发总是离不开课程资源, 没有好的课程资源就不可能有好的课程。因此,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新校本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农村学校现代化的生物教学资源是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的, 但却有着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一些独特的生物教学资源, 如果教师能够注重这些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 让其在构建农村生物校本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能够有效弥补农村学校在生物教学资源方面不足的问题, 从而开发出有价值的农村生物校本课程。

一、充分利用校园教学资源开发生物校本课程

相对于城市学校, 农村学校一般来讲具有面积大, 校园内植物种类多, 各种实体生物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 因此, 农村学校有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教师只要有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 就能够充分挖掘这些存在于校内的生物课程资源, 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生物校本课程。

(一) 以认识校园植物及生物习性为主, 开发校园植被情况校本课程

在农村校园内往往会生长着许多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的植物, 这些植物资源既是教师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又是对学生开展爱校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通过指导学生以认识植物名称, 研究植物属性, 对这些植物建立校园植被档案, 悬挂各类植物名牌,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开发和构建校园植被情况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与教学活动既补充和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保护校园植物、热爱校园的情感。

(二) 依托农村学生有养殖动物经验的有利条件, 开发校园动物研究校本课程

由于农村学生家中都具有饲养动物的便利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家中饲养动物的情况,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饲养的动物, 分组开展一些动物研究类的校本课程。如组织家中饲养家兔的学生, 开展家兔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在饲养与观察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探究等方法, 让学生学习与了解更多更详尽的家兔生活习性和有关家兔饲养方法的知识。既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又让学生学会饲养家兔的技能, 同时学生还储备了一些未来从事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 综合运用学校其他资源, 开发一些综合研究类生物校本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中一些生物实验仪器与条件, 为农村学校开发一些综合性生物校本课程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与学生的能力情况, 结合校园内的生物教学资源, 既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开展以研究生物结构, 制作教具模型等一些简单的生物教学活动, 也可以开发一些诸如无土栽培,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之类的一些综合研究性校本课程, 使农村学校生物校本课程上升一个层次, 使生物校本教学发挥更大的综合教育功能。

二、依托学校周围教学资源开发生物校本课程

从生物学的课程性质来看, 生物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在农村学校周围有着非常丰富的与农林、环境保护等有关的教学资源, 这为农村学校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校本课程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基础, 如果教师能从这些资源出发, 构建一系列的生物校本课程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有效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 根据季节变化, 开发周期性生物校本课程

在农村, 随着季节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具有可以利用的生物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季节不同设计开发一些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季节性生物校本课程, 增加学生校本研究的实效性与趣味性。如在每年的春季可以开设一些与种植与栽培有关的实践性校本课程,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栽培、嫁接等在农村具有实际操作性质的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帮助家长在家进行种植和栽培农业生产活动;在夏季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作物传粉, 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类的实践教学活动,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秋季可以开设一些有关收集各种植物标本、农作物种子贮藏之类的教学活动;冬季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农作物越冬防冻类的教学活动等。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开设的农村生物校本课程, 由于与学生家庭生产密切相关, 既可以增长学生生物学知识, 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农业生产之中,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以及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全面提高了学生生物科学素质。

(二) 有效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开发因地制宜的生物校本课程

在农村无论是种植物方面, 还是养殖方面, 每个学生家中都具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教师如果能在调查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周期较长的学习活动, 就可以完成一些在校内难以完成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记录, 学会观察与思考, 从而增加生物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如让家中饲养家鸽的学生完成从家鸽产卵、孵化、到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研究, 并将观察记录情况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 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生物学知识的乐趣, 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总之,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 农村学校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能有一双发现这些资源的慧眼, 就可以让这些课程资源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生物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 能够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 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的生物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学校中, 教师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关键词:生物校本课程,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016年初中生物国培心得体会 篇13

2016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信阳师范学院的生物国培,通过这次现场培训,我不仅有幸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而且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在此期间,信阳师范学院为我们请来了众多的教育名家、优秀教师现身讲座、演示实验,一场场精彩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开阔了我的眼界。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次的学习体会:

一、专家引领,思想振荡。特别是在图书馆的《贤林讲座》,让我十分的震撼。其中有一段费尔巴哈说的话很经典: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从身体发育来看,吃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从精神发育来看,很大程度上人得精神世界由他阅读的图书塑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张宽幅教授在讲这些话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无比的羞愧,虽然我一直教书,但是一直是围绕这教科书转,从来没有想过读点其它的书。这让我意识到如果我们不读书我们就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按照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用情绪和强势对学生采取大棒政策,这种毫无智慧的教学方法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机器,却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如果教师不读书,就没有能力挖掘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引导。

二、知识的碰撞,灵感的激发。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生物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并且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我们提高自己生物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的观点和问题,都是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培训过程中还折射出很多专业知识,比如:实验教学类型、材料和安全——生物实验教学(上下)折射出观察中的五种感觉、子叶和叶子的区别、酶活性、保护色的形成等,茎和根的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光合作用的效率、叶绿素与光照、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在学员作业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不同版本的生物科学知识。

三、实践出真知。“国培”让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生物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生物课,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生物,抓住生物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生物思维 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中到生物学,乐学、爱学生物;三是关注课堂,不要有“做秀”情结,倡导“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灵活而实际”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生物教法、学法,体现生物课的灵魂,而课堂中教师不时的 “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四、学听结合,注重反思,提升教学。本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使我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及 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 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

第一,多进行课堂观察,课例研究,自我反思。观察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听取建议,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础。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从专家引领、名师指导、课堂实践、互动交流的全过程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加强交流、善于总结。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听真言,慎思考,善总结,纳百家之长,补已之不足,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第四,关注学生,精心备课。在今后的工作中给自己定好位,课下精心研究《课标》,挖掘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做到功夫下在备课上,效果出在课堂上,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国培课程实训心得体会与小结 篇14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大大辅助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让知识点变得更直观、形象化,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易。通过本学期国培计划的网络平台,学习Flash,使我对Flash的动画制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动画原理,了解帧与层的概念。通过十个简单的动画制作实例,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Flash提供了功能齐全的绘图和编辑图形工具。可以直接在编辑区里绘画,编辑修改非常灵活。使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关于绘画。我想这也是很多学习者感到头痛的问题。看着人家漂亮的场景,精致的角色造形,常常艳羡不已。但是脑海中构想的画面,手却无法表达,这就是绘画功底的问题。由于很多爱好者不是学美术出身,所以画画成了学习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因为你的创意再好,配上十分粗糙的人物和画面,观众对这件作品的印象也不会深,当然,有些作品由于需要而故意做成粗糙的效果另当别论。要解决绘画的问题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没有速成可言,如果你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闪客或准备从事动画方面的工作,那么还是老老实实的画吧。一开始,总以为能熟练掌握了Flash,就能做出很炫的作品,然而当我能轻松的操作时,却发现存在的问题太多了,令我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其实,任何的软件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最终发光的还是你的大脑。一件好作品,最能打动人的是它的内在,它的创意。就算你画面再精美,内容的空洞还是会使观众觉得索然无味。之所以这么多的人热衷于Flash创作,就是喜欢用它做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动画作品。所以,初学者请记住:只有你的创意才能深深打动人,特别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太希望看到不同的面孔,听处不同的声音。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我想也应该是动画的灵魂吧!因此学习时不要沦为工具的奴隶,而忽略了你聪明的大脑,而应该驾驭它,让它为你服务。

国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篇15

一、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生物教学内容编排与生活联系

初中生物课程比较多元化,与高中不同的是,初中生物讲究深入浅出,让学生对生物这一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要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应用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首先应该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首次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爱生物吗?能举例说出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吗?”接着联系学生的答案,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现在的生物学正飞速发展,涉及到的行业越来越多,对人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学生可以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生物学的研究事例,并对现在我们生存环境中面临的危机畅所欲言,比如说: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森林破坏、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发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课程资源,能否与学生缩短师生距离。

(二)生物教学情境创设与生活接轨

对于初中生物而言,多数学生并没有抱着非常专业的态度去学习,仅仅是作为辅助科目去了解,而且初中生物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和一些重要的课程学习。为此,教师尽量不要通过硬性灌输来进行教学。按照生活教育理论的要求,要想开发出更多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就必须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与日常生活接轨。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要采取古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与学生多沟通,多列举一些自身的生活感触和生物案例,鼓励学生去联想他们的生物案例和生活方式,找出其中的差异,提高生物学习的互动性。例如,在《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中,讲到激素调节作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列举事例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各激素的作用。教师再结合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在8—9小时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生长激素在青春期有一个分泌高峰,一天中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多。如果睡眠受到干扰,除了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之外,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睡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第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才是整个课堂的掌控者,不要让学生有束缚感,更加不要让学生过于亢奋,应利用生活语言和生活动作行为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兴趣学习。例如在开展《人的生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母亲怀孕辛苦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道具来演绎母亲怀孕时的各个不方便动作,促使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的艰辛。第三,生物教学情境创设,可以适当的邀请家长前来听课,提高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为教学添彩。

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实践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应用该理论指导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多个方面的细节。第一,必须保证联系生活实际。很多教师的确列举了生活实际,但与学生的距离较短,炒饭、做菜这一类的生物原理,家长几乎不会让学生去实践,因此该类课程资源仍属于理论。第二,应广泛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了解生物资源。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生物知识讲座,以拓展和延伸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饲养家蚕、果蝇等;观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在学校的空地上种植当季的蔬菜,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认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播种条件等等。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将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并开展讨论。

(二)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

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还应该结合生物探究课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全新的研究领域和课程,可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全面进步,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更大的保障。本文认为,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展开:第一,研究与社会贴近的课程,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等,这些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校本课程在实践前,需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不可直接投入,避免对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造成影响。第三,校本课程仍然要遵循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超出指导范围的课程可做研究,但暂时不要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否则会与当下的教学构成冲突,不利于教学工作发展。

三、总结

上一篇:江苏宿迁市教研计划下一篇:新学期新打算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