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反思

2024-06-16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1篇)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1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准备

通过对诗歌多次的鉴赏, 总结出在讲授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诗歌当中关于音乐描写的部分。首先, 在讲授前要制作与此诗相匹配的课件, 这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其次, 要用一堂课的时间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他的诗歌的特点, 让学生朗读诗歌, 简要了解诗歌的内容, 目的是为第二堂课诗歌的鉴赏做好充分的铺垫;最后, 事先要设计优美的导语, 把学生带入幽雅的意境之中。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之下, 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 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正式上诗歌鉴赏课时, 先找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诗歌的内容。对上堂课的内容做了简单的复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诗歌当中的情感, 可以让同学讨论诗人和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总结有如下两点:“1.都来自京都 (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京城:在中国文人那里, 无不具有一种深刻的生命意识, 他们不仅重视生命的心理时间, 而且重视生命的现实时间, 诗人远离了熟悉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活动中心, 贬所任官有职无权, 大好的生命浪费在穷山恶水之中, 前景渺茫, 努力的挣扎如石沉大海取而代之的是惊心的白发和衰老的心境, 对于生命的沉沦, 怎能不痛心疾首, 怎能不生发出生命荒原的人生苦叹。2.二者的经历坎坷 (暮去朝来颜色故/直言相谏遭贬谪) 。白居易经历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元和十年八月贬江州。十四年春离开江州赴忠州, 十五年夏返朝, 历时六年, 正如诗人自己所云:“我身何所似, 似彼孤生蓬。”这是一种被抛弃后的痛苦情感的潜流, 一种孤独屈辱悲伤和近乎绝望的苦闷, 是生命价值落差下的泣血心灵的深深颤栗。给贬谪诗人的人生造成了创伤深痛的心理烙印, 岂能轻易忘记, 诗中云“江州司马青衫湿”。

正式鉴赏诗歌, 首先要找一名朗诵比较好的同学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有感情的朗诵关于音乐描写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的点评音乐不仅是凄伤入心的语脚, 更是一种震忭不宁的心情, 音乐如散乱的玉珠, 更是人生事件的集结, 急促忙乱的滑落。

乐为心声, 诗者云:“可使寸寸折, 不能绕指柔”不欲碌碌自滞, 刚直狷介不得通, 现实中折断羽翼时的凝滞不前, 怎不让人欲语凝噎。另外, “所谓‘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无声是音乐中情感的最高境界,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有’, 而是‘无’, 同时无声也是一种思考。”而且, 这是一种生命踔厉风发的滟潋精采, 生命最后一刻不顾一切的融我投入。如同当年项羽垓下突围的悲壮场面。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 至少他是一个英雄。有感于现实的凄清悲怆却逃避, 不愿正视现实残酷的温情有如一件华美的外衣。最后, “江水荡涤一切, 永远无情, 秋月白水, 秋的萧瑟之中又有了月白的风消凄冷, 更给人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接下来对诗歌当中个别句子鉴赏:诗者曰“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前部分已经体会到了“言与声”现在要鉴赏的是“情与义”。“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学生对这部分的鉴赏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由即可。

进行迁移训练, 首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要给学生简单的总结李诗着重强调音乐惊天地, 泣鬼神的效果, 借助于具体的艺术形象, 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 用四个神话传说, 大胆的想象, 极力的夸张, 浓艳的色彩, 再现了箜篌美妙的音乐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通过幻想境界的反应, 侧面烘托箜篌声。

最后可以在一副楹联中结束此课:“枫叶四弦秋, 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 句流江上别离情。”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精神。此课对于教师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通过白居易与琵琶女命运与心境的对比, 以此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体会贬谪诗人悲苦的心境与盛年不在韶华已逝用世之心不得实现的凄苦。

对此, 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文本, “琶女的弹奏和讲述触动了诗人最深处情怀, 为什么呢因为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的相似之处具体有哪些呢”通过这个问题, 为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提供了一个阶梯。将琵琶女与诗人命运的对比分析过程中, 对于“京城官员外放”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 使学生可以理解白居易的遭遇之悲苦。同时, 通过“白居易贬谪时间长达6年”的考据, 引导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白居易这个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之人的爱恨悲凉, 从而使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人生体验,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二, 课堂设计要合理, 重点要突出。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并且能进一步总结音乐描写中运用的方法。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品读音乐的描写, 通过对形象、音韵、手法的鉴赏, 读出了诗歌“以音乐写情怀”的内涵。不仅读出了“天涯沦落之恨”, 也读出了高山流水之慰。同时。对音乐描写方法的归纳, 也没有使学生的发言流于表面, 很注重方法的引导和归纳。

第三, 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的产生。

首先,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对于诗歌教学, 诵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诵读中可以品味、鉴赏、体会诗人的情感。而能否在诵读中恰倒好处的把握情感, 也是教师应该注意并加以指导的。不能匆匆带过, 如果学生没能读好, 应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读;其次, 教师语言不能过多。例如, 学生鉴赏“相逢何必曾相识”时, 教师不应该用过多语言讲授, 而应该多留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品读品悟,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最后, 每名学生都应该充分诵读。对于诗歌教学, 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古体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传世佳作, 由于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神韵。而本文中的教学, 通过对诗歌的音乐鉴赏, 更新了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 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 这对当前的教学改革诗有所裨益的。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对诗歌具有想象、鉴赏、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通过总结对《琵琶行》的教学, 反思教学过程, 提出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的诗歌鉴赏教学能力有所裨益。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3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而他的《琵琶行》就是一首因事兴感之作。在对本诗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的先介绍背景作者,后分析内容,归纳主题,分析艺术特色等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结合课后练习,大胆设计教学程序,结果,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情感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在实施教学的每个课时,我先向学生明确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创作背景(文中小序),补充作者被贬原因

小序虽是文言,但注释较详,学生疏通文意时无多大障碍。从序中得知,诗人权高位显,多次上书言事,剖析朝政,得罪了权贵,被贬九江,诗人的政治热情大大减退,内心压抑苦闷。深秋之时,送客别离之际,闻水上琵琶之声,又偶遇琵琶女,遂成一篇千古名作。由此,将学生带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情画意之中。

二、重诵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首诗的思路很明晰:送客——听乐——琵琶女自诉身世—— 诗人独白。教学时,我有意让学生诵读一段、讨论一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诗文七字句的形式,概括文意。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我适时点拨,使学生准确归纳出了各文段的内容。即: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音乐描写,解读琵琶之声(此为教学中最成功的案例)

音乐描写贯穿全诗,诗情随着乐律而变化。诗中琵琶女的演奏,一共出现了三次。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体会音乐表达的语言。

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师:这是第一次写琵琶声,吸引了主客,凝住了时空。侧面烘托了音乐之美,表现了琵琶女的寂寞和诗人、客人的离愁别绪。

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师:第二次琵琶声,是全诗精彩之处,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并运用大量拟声词和恰当的比喻使诗歌语言充满感人的艺术魅力。音乐或繁密、或幽咽、或激越、或婉转。(讲解此节时,我让学生欣赏古典琵琶名曲《汉宫秋月》,使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生:“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师:这是诗人第三次写琵琶声,音乐繁管急弦,凄切哀婉。而诗人也由琵琶女的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 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 的经历,让诗人和琵琶女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落寞人对落寞人,断肠人对断肠人。

四、努力方向

1、落实课前预习。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词、课文情节结构等。

2、设计问题应“就文提问”,披文入情,不宜太高太难,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实话实说,有话可说。

3、对诗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诵读诗歌,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背诵任务。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4

从授课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得到了一一体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总的来讲,本节课的主要收获有三点:

一、教学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本课描写声音的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去赏析、表现声音,着眼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由赏析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贯穿课堂始终。

二、主线鲜明,重点突出。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琵琶行》一课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诗歌语言、解读作品主旨等等,而本节课抓住这首诗出色描写音乐这个特色,确定学习作品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这个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心、口、手、耳、脑多种官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琵琶曲的美妙,通过探究、交流领悟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延伸练习和课堂微写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赏析、表达。

三、注重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将讲台下的活动与讲台上的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追求实效。

虽然在准备阶段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细节,力求完美,但不完美是必然的,缺憾是难免的。回头自省,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诵读不够充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朗读对文本理解、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虽然本节课设计了学生自读全文、齐读精彩段落、有感情美读个别语句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诵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有待加强。

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多是“很好”“非常好”之类的简单用语,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琵琶行(并序)》教学反思 篇5

《琵琶行(并序)》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习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琵琶行》教学方案 篇6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分别是:数学,文学,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二)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三)重点鉴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1、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分组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琵琶行》主旨探讨 篇7

一.诗人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

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 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关注社会上被污辱被损害的人以及其它弱势群体, 自觉肩负维护社会正义和良知的责任, 这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人格。只要他是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导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这是封建社会多数知识分子代代遗传的道德思想基因。这一基因密码当然地“遗传”给了白居易, 左右着他的政冶态度, 也自然而然地支配着白居易的创作方向。

身居庙堂之高的时候, 自然就有“为民请命”的必要, 因而他对百姓就寄予了深深的关怀和同情, 诗文中也就闪现出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的光辉。当然, 白居易总的说来还是摆脱不了时代的阶级局限与文化视野的歧见, 但其能把视角目光下移, 抛弃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固有成见, 通过赏曲品歌互诉心事, 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 走进千百万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琵琶女”的情感世界里, 这种执着的人文关怀本身还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间情怀。刘征说:“白居易能够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 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 将自己的仕途坎坷, 同他的昔为娼家女, 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 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 自比妓女是较少见的。” (《文征文集》第一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这句话显然可以看成是白居易人文关怀的最好注脚。

这就是白居易, 这就是摆脱了士大夫架子后的白居易, 这就是战胜了偏见而由上层精英文化走向了下层市民文化的白居易。他们互诉心曲, 互换“技艺”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群翻作琵琶行) , 白居易也就在这诗人与娼女心理互动的过程中, 达到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弱势群体黎民苍生的关怀之后的一种真情流露。有了这种民间情怀,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情感主旨已是呼之欲出, “怀胎”已久就等适当时机分娩了。

二.诗人贬谪浔阳时的精神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关于需要的学说, 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的得到或满足, 对于封建政府官员来说没有多大问题或难度, 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等级需要的实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社会为其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机会。

而这些对于白居易来说, 日渐腐朽的中唐社会, 已不太可能为其提供了。白居易本来是怀抱大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才华。无奈现实政冶毕竟不如他读书作诗这么轻车熟路、驾驭自如。人一旦进入了官场就意味着进入了身不由己的游戏世界, 谁不守游戏规则谁就会淘汰出局。明哲保身, 奉承吹拍, 左右逢源, 暗结朋党, 察颜观色, 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阳奉阴违,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是封建官场人生心照不宣、永处上风的规则和法宝。而他偏偏逆这些官场游戏规则而行事, 仿佛天生就是和官场游戏规则作对的人, 他利用讽喻诗 (如《秦中吟》、《新乐府》等) 这把带盐的利刃深深刺向了权贵们的心脏, 权贵们终于发现这位敢于傲视权势的才德兼备的读书人不是自己的同路人, 普遍认为他是异己异类, 于是借其“越职上事” (元和十年, 盗杀宰相武元衡, 其积极上书捕贼, 而他当时并没有此项权利) 巧做文章, 捏造罪名, 终于把白居易贬谪到了荒僻之地江洲去做司马。区区司马是一个无法施展才华的闲适之职。很显然合理合适才尽其用的工作机会与环境没有了, 其“志存兼济”、“为民请命”的更高更大层面上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就同时意味着丧失。因此他惨淡经营的精神家园和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也就轰然被摧毁。

通往高高庙堂的道路被无情切断, 理想人格可以附丽的政冶条件也灰飞烟灭, 高层次自我价值需要的实现就必然地渐行渐远。面对突如其来的这种人生打击, 处于焦灼而空虚心理状态下的白居易, 就迫切地需要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填补和满足业已形成的精神空白。对白居易来说, 此时, 欣赏音乐尤其是欣赏来自唐朝流行音乐之乡长安的“京都声”就是再好不过的精神抚慰方式了。而白居易的出身地位、人生经历、学识涵养又决定了他的音乐欣赏是带有很强的挑剔性的, 浔阳之地未必没有音乐, 只是没有他钟爱的音乐罢了。即便有“山歌和村笛”这种极其本真发自天然的率真音乐, 在他看来也是“呕哑嘲哳”而“难为听”。他精神的家园里, 只有“丝竹之声”、“京都声”, 才是他音乐欣赏的至爱。

白居易有音乐欣赏的偏嗜, 更有欣赏音乐的善听耳朵和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像白居易这样的音乐鉴赏高手, 听出了音乐中的“无限事”, 琵琶女再高超的演出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的小夜曲。一个是琵琶演奏高手, 一个是音乐欣赏大家。两人在特定的场合里, 非常默契地形成了精神搭档。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 不是知音莫与弹”, 伯牙和钟子期那段关于知音的美丽故事, 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俩的现实生活中。琵琶女只有在得遇知音时才会使出浑身解数把琴弹奏得出神入化、上天入地, 白居易只有在高水平的演奏中才会如痴如醉、激动万分, 这样处于极度音乐饥渴状态中的白居易终于大饱耳福, 也触动了他那根因失意政治而带来的伤感心弦, 由音乐的欣赏进而发出命运遭遇的感叹, 这就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情感主旨句的出现提供了内在的心理动因。

三.诗人与琵琶发女人生遭际的暗合

通过音乐也只有音乐, 琵琶女与白居易感情世界里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深沉缠绵的音乐世界里, 白居易识悟出了琵琶女波澜壮阔的感情律动和命运幽怨,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并由人及己, 联想到了自身的宦海浮沉政治苦闷。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江头, 一为失意文人一为卖笑歌女, 地位身份殊异却又同是黑暗时代的弃儿, 他们之所以在心灵世界能找到一个精神的契合点, 这种天涯沦落流转湖海的人生遭际的暗合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的确, 琵琶女和白居易是有许多相似暗合之处的。

暗合的具体表现之一, 两人年轻时都风光无限好。白居易的早期生活一帆风顺, 一路凯歌, 二十岁进士及第, 先后经历了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场角色, 人臣之贵, 可见一斑,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十年之间, 三登科第, 名入众耳, 迹升清贵”。而“琵琶女”的早期生活同样是春风无限, 时光欢乐的, “名属教坊第一部”, “善才服”, “秋娘妒”, “争缠头”, “红绡不知数”, 其大红大紫, 歌坛威名也非他人能比的, 毫无争议的艺术圈天王级的人物。暗合的表现之二, 表现在两人命运转折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白居易源于性格, 源于讽谕诗缘起“越职言事”, 权贵们捏造罪名, 把他贬黜到了江洲, 命运社会对他明显是不公的, 但他却无法改变无法抗拒。而琵琶女从她发迹的原因, 所处的时代阶级, 也已经预示了晚年的悲剧命运, 常言道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有, 仅靠色艺来取悦他人, 年老色衰的结果就是被岁月无情的抛弃, 更何况她生活在妇女被普遍侮辱和损害的社会歧见中, 其“老大嫁作商人妇”, “转涉江湖间”的无法逆转的命运归宿, 就成为必然。

一人被黑暗的官僚集团所抛弃, 一人被势利的社会歧见所抛弃, 两人都是时代社会的弃儿, 就在这不可抗拒的命运遭际面前, 失意文人与卖笑歌女之间拆除了因职业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天然樊篱, 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双方的感情之弦发出了共鸣的声音。两人就这样素味平生萍水相逢, 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于是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便水到渠成瓜熟而蒂落。

《琵琶行》教学设计探析 篇8

出示《琵琶行》相关图片,图片内容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让学生根据课文诗句识别。

问:可不可以把图片中的青衫白居易换成穿红袍的白居易?

答:不可以。唐代四、五品的官员穿红袍,八品九品官穿青衫,而白居易只是个从九品的散官,闲职一个。他由红袍变青衫的经历正反映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因武元衡事件被贬九江。

白居易在九江偶遇琵琶女,听其弹奏,听其倾诉,竟感慨万千,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可见他是动了“情”。他的“情”迸发出来,就成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情不成诗 ,鉴赏诗歌的根本就是鉴赏诗歌的情感。那么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宣泄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大诗人白居易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一叹吧!

二、 整体感知诗文

问题:概括各段大意。

提示: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1.江头送客闻琵琶。

2.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3.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根据诗中叙事把握作品思想情感

问题:诗中主要写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是否能品味出诗中的情感主旨呢?

1.首先看琵琶女的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情感变化如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琵琶女:

第一阶段:貌美艺高,欢乐得意。

第二阶段:年老色衰,独守空房。

情感由欢乐转为悲伤。

2.学生单独诵读,要求读出由欢乐到悲伤的情感变化。

3.如果把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分为两个阶段,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第二阶段的生活,再根据第二阶段的生活联系背景及曾穿红袍的介绍推想第一阶段生活。

第一阶段:位高名重,诗酒相娱。

第二阶段:谪居卧病,地僻无友。

4.思考:根据这两个人的经历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

小结:琵琶女从京城流落到九江,她心中充满了对悲苦命运的幽怨和愤懑;白居易从京城被赶到九江,他的感慨中同样充满了幽怨和愤懑。两个同样幽怨愤懑的人,自然容易心灵相通,同病相怜,自然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所以,把握了叙事中人物的命运就把握了诗歌的情感。

四、根据音乐描写品味人物情感

1.问题:这两个命运相同但却素不相识的人是因为什么坐到了一桌宴席上的呢?

提示:琵琶声 (音乐)。

2.问题: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情变化?结合表1思考。

3.问题:琵琶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旋律和心情变化?

提示: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缓。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4.问题:试仿照上一个小结的形式,从琵琶女弹奏音乐的效果和诗人听音乐的感受两方面做一小结,品味出这段音乐描写是如何揭示主旨的。

小结:琵琶女用音乐宣泄了自己的欢乐与悲伤,白居易从音乐中听出了命运的坎坷悲伤。不需要语言,音乐沟通了两人同样的伤怀,这种心心相通不正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之感吗?这叫诗人怎样不感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结语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最后用一首诗作结: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9

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谪到江州任司马。第二年秋,他偶遇长安歌女,于是写下了《琵琶行》。如今,我们已无法听到那夜琵琶的真切乐声,而白居易以他的鬼神之笔记录了这场再也简单不过的音乐独奏,并使之不朽。作为白居易的经典之作,《琵琶行》本身就是一曲美不胜收的乐章,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光的隧道,余音绕梁。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文本《琵琶行》,走进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说说初读感受;

导语: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掌握了字音、字形、字义,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与其他同学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朗读完毕后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采用随机抽取学生的方式。

三、学生再读课文,并说说再读感知;

导语:通过第一次朗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也一起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大家对《琵琶行》的行文语言有了大体的把握,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浏览完之后用一句话准确而全面地说说文本写了什么。

四、学生三读课文,并自主选择学习主题;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侧重点也略有不同。那么同学们觉得《琵琶行》这篇课文最值得学习的有哪些方面,自己最想学习哪个方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在纸上写好自己想要学习的学习内容或者学习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猜测学生会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呈现:高超的音乐描写;诗歌创设的意境、情感(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五、师生交流学习主题;

请同学发言,交流各自的学习主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主题适当加以拓展,最后确定同学们最感兴趣、最有心得体会的学习主题,并且设计教学流程。(假设学生对于文本的音乐描写最感兴趣,确定音乐描写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六、学生围绕主题,研读欣赏;

导语:那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主题就是音乐描写,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所以可以广为流传,成为传世的佳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读诗如入诗境。下面就让我们聚焦诗歌的音乐描写,用心地聆听、去感受那美妙无比的音乐。请同学流畅地有感情地诵读前两段,围绕音乐描写的主题,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的音乐描写加以鉴赏。

七、学生交流研读心得;

导语: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对文章音乐描写的一些感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研读体会。

(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乐曲的急缓曲折,旋律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不同的音色和音量,通过写弹奏时的神态和动作突出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等等·······)

八、学生自主提问并自主探究;

导语:我们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肯定会产生一些疑惑,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

问:诗人在第二段中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想表达琵琶女什么样的感情? 第二段中诗人细腻地描写了琵琶女演奏时的动作和神态,这有什么作用?······

本教学环节放开,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提问和讨论。

九、教师补充提问,并现场探究讨论;

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以及回答的情况,作问题的补充与拓展。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2、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发展经过四个阶段: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3、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十、教师介绍自己的及研究专家的研读心得;

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十一、学生自主总结和反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不足?每个人写在纸上,然后随机抽取同学回答交流。

十二、学生美读品味;

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对文章内容有了了解之后进一步深入探析,体会作者白居易的情感。

十三、学生比较阅读;

导语:请同学们阅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同样是描写音乐,这首诗是如何加以描写的,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达的情感如何,与《琵琶行》相比,有何异同点?同学们更喜欢哪首,为什么?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十四、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

导语: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感想。

十五、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分析词的音乐描写。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10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教研组:陈佳

一、设计思想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授时,可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安排二课时学习本文。第一课时:采用诵读法,以朗读带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指导他们归纳文言文中的常见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完成字词积累活动。第二课时:采用探究讨论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二、教材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中,这个单元所选的古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送》是作者给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本课除了重要文言词语需要积累学习外,更以作者勤苦求学的意志,成为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好教材。学习本篇文章,一想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想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在诵读中感知、在启发中思考,在讨论中学习,在辩论中锻炼。让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语文学以致用的工具性特点,同时又要感受到语文浓郁的人文气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⑴ 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⑵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过程与方法:⑴ 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⑵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⑵ 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探究思考、读写结合”是本课的指导思想。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四边对话”“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上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屏幕显示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及文后相关资料,教师补充: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屏幕显示)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圈出生字词,同学间互读并纠正错误。

4、翻译重点语句。

四、合作探究

1、分组合作,或你读我译,或边读边译并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出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学生围坐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发言交流。3、教师小结:(屏幕显示)4、齐读全文。

五、学习小结

本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提示: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研读探究

1、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终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面对这些困难,你是怎样做的?(让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4、学生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大家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6、学生发言。

7、教师小结: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么,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怎么想?怎样做?

8、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

三、总结全文(屏幕展示板书)

四、拓展延伸(屏幕出示情境话题)

1、“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2、“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说:……

3、“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

五、布置作业

1、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九、板书设计

一、嗜学、力学:

1.无书借书抄书──读书┐

2.无师远访先达──求教├艰

3.求学过程艰苦──有得┘

二、善学、勤学: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师生态度

对比┐

生:色愈恭,礼愈至

├勤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生活情况

对比┘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学习条件

对比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三、写序目的──篇末点题,交代主旨。

十、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11

对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和神奇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出更深入的创新解读。所以只能从文章用语的一些细微之处引导学生去体会,去解读,管中窥豹,以见全文的艺术魅力。

一、《蜀道难》 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的理解

从全文看,这句话是在前文从写蜀道之高来写蜀道难行的基础上,以蜀道景物之凄清来烘托蜀道之难行的。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一词,意蕴颇丰。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时间上感知“古木”之“古”,让学生解读出它的“沧桑”,这古木是蜀道之难行的见证者。正如“今月曾经照古人”,此古木还可能是蜀道开凿时的见证者,这“古木”恰似一位遒劲的老人,既经历时间的沧桑,也见证蜀道景物的凄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古木”的形象上去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树的高大与繁茂,而穿行于繁茂的古木之下,自然光线昏暗,这就为蜀道景物的特点作了有力的烘托,那幽暗、阴森、凄冷之气自现。还有一方面,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从古木一般所处的位置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木所包孕的“偏僻”“荒凉”“静寂无人”等信息。联系鸟儿,饰以“悲”字,原本没有感情的鸟儿也为“古木”而生悲,为蜀道上景物如此凄清而悲号,不能忍受如此凄清之景,真所谓“物尤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将蜀道之景写得如此凄清,只为劝诫朋友,以见出朋友情深。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音韵上解读,“但见悲鸟号古木”的“木”字仄声,与“雄飞雌从绕林间”的“间”字平声,形成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增添了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

二、《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夜”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话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离别时典型的秋天景色。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浔阳江头夜送客”中“夜”字的妙处。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光线,学生很容易解读出“夜”的“昏暗”,将“夜”字放在“送客”之前,正值离别,这景之“昏暗”与离别之心之黯淡是如此合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离别的“时间”,让学生解读出离别时间之“晚”。古人离别一般都在早晨,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即“即将天明”之时。杜牧的《赠别》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垂泪到天明”也可知他和情人分别在“天明”。还有柳三变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也道出他和情人分别在“晓”。而今白居易和朋友分别,却是在“夜”,到“夜”才将朋友送别,可见出分别的时间应该从早拖到了晚,作者没有从分别的情意、神态或动作去写,只从时间写,而那分别时留恋难舍之情的深和浓可以想见。

三、《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中“欲语迟”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话讲的主客与琵琶女的问答情境,一个是寻声而问,一个是欲答而语迟。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欲语迟”的情蕴。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女性夜深被邀而表现出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里有女性特有的矜持与羞涩,深夜独处,突然被陌生男人邀请,女性本能的矜持与羞涩表现出“欲语迟”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琵琶女梦啼少年事独自夜弹舟中而此刻突然被邀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欲语迟”有琵琶女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此时的哭泣之态或悲伤之意,也有自己的悲苦心情不愿被人打扰的情绪在其中。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邀请对象是男性而“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体会出琵琶女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观念,独守空船不便与陌生男人交谈,怕引起他人非议。更有怕被男人伤害的心理,她年少时被男人伤害,成为别人的牺牲品,嫁人后成为男人家庭的牺牲品,有家之名而无家之实,故而“欲语迟”。还有,可以从作为邀请者的作者来自京城,自然口音有京城味去解读琵琶女的“欲语迟”。学生可以体味出“迟而欲语”之意,琵琶女沦落他乡而月夜孤舟独处,飘零之感、寂寞之情自浓。穷乡僻壤偶遇来自京城之人,自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上一篇:行政后勤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我的这一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