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2024-06-27

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通用10篇)

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1

《帝国与传播》是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伊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哈罗德·伊尼斯,1920年起,一直执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他在政治经济学、文明史和传播学诸领域的成就,使他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学者、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先驱。前期的代表作聚焦于加拿大经济史和文明史,主要有有《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加拿大经济史》、《鳕鱼业》。后期的两本代表作成为传播学的经典,它们是《传播的偏向》和《帝国与传播》。

一、本书的构造

《帝国与传播》这本书作者从历史的视角,来阐述不同媒介在各种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将不同帝国的文明进行了对比。本书分为七章,我把这七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部分,在这一章,作者指出“一种基本媒介对其所在文明的意义,是难以评估的,因为评估的手段本身受到媒介的影响”,同时指出,文字发明以后,口头传统和集体社会中那种升华的语言形态,让位于个人的写作,记录和信件取代了集体记忆,诗歌有文字记录下来,从集体节日里分离出来等等。第二个部分主要介绍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帝国等国家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必然给帝国的文明带来重大的影响,一个成功的帝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应当不断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部分,主要介绍作为媒介的羊皮纸、纸张和印刷机在帝国发展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一些消极影响。作者将他所谓的帝国分为两大类,即政治性帝国和宗教性帝国,政治性帝国倚重空间而不断进行着疆域的拓展,宗教性帝国倚重时间的传承,比较能够经受该朝换代的折腾合帝王更替的沧桑。

口头传统与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是口语词力量的反映,“灵活的字母表有助于阿拉姆语、腓尼基语和希伯来语的传播,促进了印欧语系语言文学的发展。后来西方政治帝国的问题,尾随着这个字母表的适应力而起起落落。”随后,字母表挣脱了圣书经文的局限,而使有效的表音功能保留下来了,使希腊人能保持丰富的口头传统。苏格拉底是口头传统产生的最后一位伟人,也是最后一位阐述口语传统的人,他呼吁更好地语词,更好的讲话,希望说话更加富有表现力。口头传统的力量,隐含着一种适合它自身需要结构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体现在史诗的演变之中,史诗的技巧,要求在音步的控制下,能够灵活的使用语言的形态、词汇和常用表达,而这些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口头传统在雅典力量之强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使雅典的法典形成缓慢,行政长官继续行使司法职能,司法制度允许伸冤,在困难时期授权个人立法。其次是使家庭的地位削弱,梭伦废除了个人担保制度,推到地产上的石刻铭牌,口头传统有效地顶住了石刻文字的侵蚀。禁止用人身作为债务担保,防止劳工受奴役,使之不至于成为一股破坏性力量。第三个方面是梭伦设计的国家机器容许不断的调整,这也是口头传统的力量。贵族不再凌驾于民之上。

希腊人的口头传统强大,字母表灵活,这使他们能够抵御东方帝国的倾向,不至于走上绝对权威的君主制和神权政治。然而,希腊的散文战胜了诗歌,标志着希腊文明的一个根本变化,文字的传播毁灭了一个建立在口头传统上的文明。并且,文字的广泛传播加深了城邦之间的鸿沟,加快了希腊文明的瓦解。

所谓的“媒介决定论”

伊尼斯认为媒介对帝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将这种影响放大为媒介的决定作用,在书中很多地方都有作者认同的媒介的决定作用,例如,作者认为,“巴比伦帝国观念兴起的原因之一,是泥版和苇管笔的文明与石头和凿刀文明的冲突。”“由于改进传播媒介而兴起的政治组织,导致了贸易都会的发展,贸易都会成为位于政治组织和宗教组织之间的中间机构”“罗马人征服埃及之后,纸莎草的供应源源不绝,称为一个庞大帝国行政管理的基础”;“羊皮纸做的书使基督教比其它宗教占有更大的优势。”等等。归结为一句话,“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然而,伊尼斯的媒介偏向和强大的影响,不等于媒介具有决定性,媒介的作用仅限于“加速”、“促进”、“推动”复杂的社会进程,并且影响社会进程的还有其他的许多因素,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当任何一方被推向极端之后,都向着对立面转化,文字被推向极端后,就成为了官僚体制专门化的代理,口头传统被广播和电力媒介推向极端后,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媒介偏向论

媒介偏向论是伊尼斯提出的重要观点之一,在《帝国与传播》这本书中,作者也有提到,大规模的政治组织,从行政效率上说,解决了空间的问题,从连续性上来说,解决了时间问题,政治结构的灵活性自然会产生追求能力的持久兴趣,必然会坚持不懈的抨击知识垄断。政治稳定需要注意行政工具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其局限性。正如作者所说,集中关注某一种传播媒介就可以揭示其偏向,在文明的文化发展中,它不是倚重空间和政治组织,就是倚重宗教和时间组织。一种新媒介的引进往往会遏制前一种媒介的偏向,并创造帝国发展的条件。拜占庭帝国的出现,是两种偏向融合的结果。一是莎草纸的偏向,它和政治组织相联系,一是羊皮纸的偏向,它和基督教组织相联系。过多倚重任何一方都将出现问题,应当平衡好时间和空间问题。独特的写作视角

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2

席勒的观点在当时美国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在所在大学中遭受到的种种批判和漠视。但无疑,他的批判思维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范式为大众传播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读全书,笔者将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范式、全书内容分析以及赫伯特·席勒思想的贡献与局限三点出发,思考当今全球化形势下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

1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说服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1]。与以经验主义实证调查为方法论的传统传播学研究不同,传播政治经济学并不以跨领域多学科为基础,而是单纯地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揭露现象背后的本质。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们更重视文化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就是说,传播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传播行为和活动,揭示其背后隐藏的经济目的:即大众传播与政府、跨国公司合作下的巨额利润。

席勒在书“25年来的回顾”中运用了大段篇幅阐释大众媒介技术已被人们选作作为提高公司利润的工具。他认为“几乎没有一个文化空间可以存在于商业网之外”。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一种经济资源,以美国广播业的发展为例,深刻剖析了大众媒介在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中的核心作用。席勒在书中强调,大众媒介已经越发商业化,在商品生产主导的社会里,传媒产品的交换价值是第一重要的,资本家投资传媒首先是为了赢利,其他传播内容只是传播工业的副产品。美国信息机构已经更加合理地被理解为销售机构,商业化带来的最直接的两个结果就是大众传媒的公众服务功能政府或大企业别有居心的占有,通过将广大受众打包给商家获取暴力利润;二是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媒体宣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经营自由”的观念,但实际上经营自由的比重远远超过了言论自由,而言论自由则被解释为美国的大众媒介可以在世界各地不受限制地传播讯息[2]。依托于大众传媒的自由主义精神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空中楼阁。

席勒是从国际经济的角度出发,研究大众传播的开拓者,他通过美国广播业的发展为观察者们构建出了政治、经济、传播及信息之间息息相关的理论联系。自他的《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出版后,伴随着他之后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全球政治文化的发展,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成为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传播以及文化研究热点。

2 媒介帝国主义下的文化的全球扩张

美国自冷战过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大众传媒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大众传媒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全球信息资源,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国际舆论走向、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贸易以及全球文化生态。

席勒在书中将美国大众传媒的目标明确分为国内受众与国际影响。在国内,大众传播通过一定程度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克服民众对帝国的全球角色缺乏热情的状况;在国外,通过大众媒介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消费主义思想和美国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扩大商贸活动,便于军事管理或政治控制。美国基于本土“美国化”的思想,借助传媒在全球的影响力,开展利于本国国家利益的媒体外交、在全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潜移默化地宣传消费主义思想等政治社会化渠道,从而实现其全球霸权主义的目标。按照席勒的观点,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2.1 不断增强美国传媒政治影响力,建立全球传媒网络

在内战与西美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受战争报道影响,传媒精神已不同于往日。大众传媒已经学会利用公众对战争的兴趣取悦读者,更重要的影响是推进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干预政策。至20世纪初,美国传媒报道已经呈现出浓厚的商业化色彩,立场也更加国家主义。传播业作为政府和私人利益的代表,亨利·卢斯认为,经济力量与信息控制会成为新的国内权利和国际权利的典范。

席勒在书中运用了大段篇幅来讲述美国军方力量是如何一步一步控制传媒的,而传媒又是怎样为政治和少数个人利益服务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治需要,以无线电广播为例,“美国之音”长久以来是美国官方的主要对外宣传媒体;而马蒂电台则是美国用来专门打击古巴政府的广播媒体。当然,意识形态领域,针对前苏联、东欧和阿拉伯国家,还有“自由欧洲电台”等。电视则是美国控制国际舆论的又一重要渠道。时至今日,美国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已经覆盖全球,“电信业不仅是我们国际行动中必不可少的支撑,还发展成为外交政策的手段。”

2.2 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

美国是将广播的功能利用得最好的国家。席勒强调在推动广播的国际商业化进程中,没有比美国工业经济本身更重要的因素了。美国制造商们不断提高产量水平以提高利润幅度,直接激发了把传播媒介包装在商业化外壳下的行为。因此,海外成为了美国企业的新目标,通过直接收购、租赁、合资,甚至成立新公司来满足经济利益。

美国之所以通过强大的媒介力量进行全球文化扩张是基于健全的文化传播和营销模式。现如今,除广播外,美国的音像制品、电视节目、印刷媒体早早就形成了产业化模式,并通过大众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以美国好莱坞影业为例,其每年利润近一半来自海外,所制作的电影可以在全球150多个国家上映,是全球音像制品的主要供应者之一。

2.3 消费文化的大众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在培养人们品味、兴趣和消费爱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的全球文化传播可以时时刻刻、长年累月地输出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内外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政治、文化的理解,从而影响全球舆论格局的建立。美国文化的全球化扩张之路,大众传播与美国的文化群落二者缺一不可,美国文化里的消费主义恰好呈现这一特征。跨国公司以及文化媒介部门推动消费主义向全球范围扩张。

美利坚式的消费主义灌输给美国人的是个人成功只有通过金钱上的成功来实现,财富是通过购买商品体现的[3]。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内受众花在传媒上的费用总计2300亿美元,美国民众庞大、强劲的传媒消费力首先为美国传媒的全球扩张奠定了雄厚的国内基础[4]。除传媒产业外,美国文化还有以肯德基、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饮食消费文化;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娱乐消费文化;以耐克等为代表的体育消费文化;以福特汽车为代表的汽车消费文化等。这意味着美国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上全方位覆盖,上至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下至实际的物质需求,美国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丰富的文化群落。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为文化扩张营造了一个更易接受的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3 理想、现实与局限

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中,通过批判思维,冷静客观地提出了作为本应成为社会变革的有力机制的大众传播媒介,却在不断演化中成为国家重组的重要障碍。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把市场经济视为传播媒介的主导因素。但传播学界对他的批判和反驳声却从未停止。的确,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也会感受到他的文风是激进的阐释,更多的是将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把现实内容填塞到他的大框架中。媒介帝国主义这一理论在本书中也并没有一个具体解释和理论支持。纵观全书,席勒仅从经济学这一个维度审视整个传媒现象,完全否定了传媒的积极功用,显得过于消极和悲观。但笔者认为,批判学派的价值也恰恰在于深刻、直接地提出问题,揭露问题本质。其批判观点相较于内容来说更为重要。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带来的科技洪流已经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而美国作为信息技术的龙头,也一直在控制着全球信息资源和脉络,美国文化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单方向渗透,这无疑对全球的文化多样性、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了极大威胁和挑战。席勒提出了一个研究传播学的新范式、新思路。他对美国大众传播的反思一直在警醒着传媒工作者对大众传播和信息技术冷静、清晰的思考。

摘要:赫伯特·席勒(Herbert I.Schiller)的《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是当代批判传播学的经典之作。席勒创造性地将传播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相连,通过分析美国政府、军事及工业,全面而又深刻地剖析了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揭示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和转变。本文作者在仔细研读本书的基础上,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本书的传播批判思想,总结了大众传播在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此现象提出了问题和思考。

关键词: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传播的功能,文化帝国主义

参考文献

[1]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读书笔记的写法与展示 篇3

一、读书笔记的写法

笔者尝试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撰写读书笔记,主要基于精读笔记和读后笔记进行写作。

(一)精读笔记

所谓的精读笔记,就是学生在细读文章的过程中所做的点滴记录。可以分为分类摘抄式读书笔记、设置问题式读书笔记和旁批式读书笔记。

1. 分类摘抄式

(1)词语。词语的摘抄一般是四字成语,也可以是一些叠词,一般摘抄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比如学生摘抄《骆驼祥子》中的形容词:通体透亮,波澜壮阔,老实巴交,干净利落,虎头虎脑。这些词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学生可以在反复朗读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2)句子。句子的种类很多,比如哲理句、描写句、抒情句等。描写句又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句,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语言描写等。如学生在摘抄《骆驼祥子》中的描写句时,还进行了批注赏析:

环境描写句:“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学生赏析:“懒”字把柳树写活了,突出天气的炎热干燥以及空气的污浊,同时也暗示祥子焦躁的心情。

(3)段落。经典段落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都可以摘录下来,其实段落的摘录和句子的摘录异曲同工,比如一些细致描绘人物内心的段落。还可以摘录在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的段落。

2. 设置问题式

(1)教师设置问题或话题。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往往只是快速去看故事,若能够设置些话题或者问题,学生就会读得更细致些。比如我们在读《骆驼祥子》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祥子经历了什么?他的悲剧产生原因是什么?如果小福子没有死,会发生什么?”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在读书时进行思考与写作。

(2)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学生在读书时如对书中的内容有疑问,或者对人物的行动有质疑,可以记录下来。

3. 旁批式

旁批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随时做的批注,这种读书法可以使学生养成关注细节、随时记录点滴思考的好习惯,在书本上所做的批注,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这种旁批有语言品析、联系实际表达感悟两大类。例如,有学生在读《骆驼祥子》时,读到描写祥子外貌的语句“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觉得好笑,又能体会到他的性格,在旁边批注:作者语言幽默风趣,祥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也从中能看出祥子的坚强、硬朗。

(二)读后笔记

如果说精读笔记是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火花,读后笔记就是学生细读完作品后所进行的成篇文章的写作。读后笔记可以分为鉴赏类、感悟类、联想拓展类、思维导图式等几大类。

1. 鉴赏类

鉴赏可以对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欣赏,比如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等。如《骆驼祥子》中老舍的语言风格是幽默中带有京白味道,学生也许并不能深刻体会,但是他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语言是朴实还是华丽,从语句欣赏中品析语言风格,小说中有较多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学生喜欢从这两处进行鉴赏。

鉴赏还可以进行对比阅读,书中人物与电影人物的对比,祥子和余华《活着》一书中人物“富贵”的对比,甚至研究老舍,把他和钱钟书进行对比等等。有的同学甚至把祥子和保尔进行对比,突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在相同困难的环境下有不同的选择,思想深刻。

2. 感悟类

感悟类读书笔记是学生比较常写又不难写的读书笔记形式,感悟类笔记包括读后感、推荐词、颁奖词、与人物对话等等。

(1)读后感。读后感内容丰富,可以概述内容,描述感受,可以对人物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书的整体内容风格进行评价;读后感也形式多样,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诗歌,也可以写故事等。比如有学生在读完《骆驼祥子》后,写了一篇散文式读后感悟。

(2)推荐词。简单来说,推荐词就是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写的话,推荐给他们读,如果读了推荐词,他们愿意读了,推荐词就成功了。推荐词写法包括内容介绍,读后感悟,只介绍一部分内容,设置留白等,给被推荐者留下悬念,吸引推荐者阅读。

(3)颁奖词。颁奖词可以是给人物颁发,也可以是给作者颁发,也可以给这本书颁发,内容丰富。比如,假设老舍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何给他写颁奖词呢,学生在写时也定会提到《骆驼祥子》这本书。

(4)与人物对话。有故事就会有人物,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研究人物形象,比如给人物写信,采访人物,或者对人物进行一次访谈录等。当读完《骆驼祥子》后,有的同学在读书笔记本上给祥子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对祥子的怜惜,还有的同学给虎妞写信,表明对虎妞的憎恶与叹息。

3. 联想拓展类

联想拓展是对书的内容进行再加工,这完全属于创作性的阅读活动,包括结尾的改写、续写,改编剧本,质疑补充,描述人物书外经历等。例如有学生在读《骆驼祥子》时,进行拓展,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又把祥子放置到现代社会环境下,探究祥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还是自身。

4. 思维导图式

思维导图在阅读中可以用来梳理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分析内容和主题等。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把头脑中零散的情节梳理清晰,有效、实用。

二、读书笔记的交流与展示

如果读书笔记仅仅是给自己看或者仅仅给老师检查,效果肯定不好。如何把读书笔记展示给大家,讨论交流呢?我们可以开展读书会展示交流,也可以在平时课堂进行交流。

1. 人物形象整合式小论文

阅读长篇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必不可少,虎妞是《骆驼祥子》中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对揭示小说主题意义重大。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写作时,比较多的是分析虎妞的性格特点,或表达自己对虎妞这个人物的看法,有内容但是不深入。在准备读书交流会时,学生根据小说和自己的读书笔记,对虎妞的形象进行了一次整合,形成一篇人物形象研究的小论文,题目是《虎妞的形象解读》,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进行虎妞的喜剧、闹剧、悲剧的内容展示,然后对虎妞的形象加以概括总结,最后分析造成虎妞悲剧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有个人原因,更重要的是虎妞个人性格及她的生活经历造成她的悲剧。主讲学生进行展示分析,这样大家就对虎妞这个人物形象有了立体化、多样性的认识。

2. 采访探讨式

学生独立撰写完读书笔记,还可以采用采访和探讨的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读《骆驼祥子》,针对祥子写了不少的阅读感悟,大多数学生对祥子持同情的态度,认为他的悲剧主要是社会造成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祥子悲剧成因的探究”,探讨造成祥子悲剧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探讨的过程如下:

主持人采访同学,祥子经历三起三落后成为一个吃喝嫖赌、麻木堕落、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可怜可恨又可悲。他悲剧的根源究竟是黑暗的社会还是自身的性格?有的同学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欺诈及当时社会的恃强凌弱让好人没有出路。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身的性格。祥子固执老实、不懂变通、不善与人交流,外刚内软,又没有技术和文化,造成了他的悲剧。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及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最终确定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是他本身,脱离悲剧命运也只能靠他自身。社会原因是次要原因,是他悲惨命运的推手。要想走出悲剧,就必须得改变自己!

3. 微博式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微博也是一种表达自我阅读感悟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虽然在作业及展示时没有办法完全使用网络,但是可以采用笔记本进行微博创作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展示。学生可以就每天的阅读写几句话进行表达感悟、评论人物、赏析语言、拓展想象等。比如学生读到祥子去找小福子,发现小福子死时那种绝望,学生在微博本上进行联想,写到“如果小福子不死,她和祥子会有怎样的生活”这个话题:可能小福子等到祥子来接她,一起离开那个伤心的地方,生活会慢慢地好起来,会生个孩子,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这只是乐观的想象,幸福可能并不能持久……也有可能去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那里也许更加黑暗,又落得一样悲惨的下场。学生不仅表达了美好的意愿,也充分意识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微博写作可以每天都进行,每次抽一两个学生的创作进行展示,然后大家再进行讨论,以加深理解。

4. 手抄报展现式

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写、画读书笔记,图文并茂,可以概括内容,摘抄美句,也可以赏析人物形象,与人物对话,还可以书写感悟,鉴赏语言风格……总之,前文所述的各种读书笔的写法都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现,内容丰富,吸引眼球。

《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 篇4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1

终于在奔波中看完了这一系列的7本书,回味无穷。在看书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样来书写自己的感受,却发现犹如陷入银河的浩瀚中,四处都在闪亮,却难以理出头绪。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银河帝国基地》时候的读后感,重温了初读书时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着上一篇提到的问题,一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谢顿创立心理史学和建立基地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中有详细的过程,讲述哈里谢顿是如何从一篇论文开始,一步步走向创立心理史学以及建立基的过程。据说这两本书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后五年完成的,通过这两本书为他最爱的主角哈里谢顿立传。我在阅读的时候,也采用了作者书写的顺序:1—2—3—6—7—4—5,最后阅读的这两本书,让整个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当你从端点星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在经历了基地—骡—第二基地—盖亚星系—回到地球的整个历程之后,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谢顿是如何创立出他那惊世骇俗的心理史学,颇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说,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读者不仅仅跟着人物经历了历险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从32岁到82岁这期间人物的成长,相比之下《三体》中的人物经历乏味的可怜。哈里谢顿在夫铭的期望下,在铎丝的保护下不断逃亡,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学的可行方式,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自称是记者的夫铭,不仅仅是帝国的首相丹莫刺尔,而且是传说中的机仆丹尼尔,而一直保护他的铎丝竟然也是机器人。然而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她,并愿意携手相伴,即使她是个机器人,无法生育。为了保护谢顿,铎丝遭人暗算而停摆,在临终前,她对谢顿说: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了真正的人类。铎丝的离去成为了谢顿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对铎丝的爱正是是他研究创立心理史学的动机之一。并不是为了拯救什么,得到什么,只是因为能够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关于女性角色偏少。读到后来才发现,书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个都是拯救银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骡的贝妲、鬼灵精怪的艾嘉蒂娅、强权执政的布拉诺市长、全能少女宝绮丝、以及谢顿的爱人铎丝等等。与《三体》中女性角色纯为摆设截然不同,每一个女性角色不仅仅活灵活现,而且都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性别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势都有着相当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开拓疆域是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聪慧与勇敢。而随着基地的发展,象征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场,女性的戏份越来越多,甚至最后的男主崔维兹的直觉式思考,都让我觉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终出现的双性人,更让我觉得作者的格局确实很大,不仅没有歧视任何性别,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别的人类会如何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的收获。又要忍不住说,读经典的好处就是每一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这一遍下来,最大的启发是心灵控制,它拓宽了我的沟通思路。

首先是对超越语言沟通的极力赞同。在《安德的游戏》中虫族就是用思维沟通的生物,包括植物形态的猪仔也是一样,甚至三体人也是思维沟通。语言是思维的碎片,正是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人类的分离与猜忌。日常中太多沟通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完成的,且不说故意和假装这两个极大的障碍,即使是想要好好说话,也会出于自身表达和理解的差异,造成沟通中的问题。家庭关系中糟糕的沟通莫不是如此,近年来各种提升家庭中沟通技巧的培训比比皆是,间接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其次是正确看待影响他人的利弊。因为有意识地影响一个人,最终导致了这个人的改变,在我看来是非常不正确的一件事,因为这妨碍了他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极力避免对他人产生影响。然而阅读这部为大的未来史,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就是没有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自我对他人的影响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过去自以为为他人自由着想的看法,更多的还是源于夸大了自我的重要性。

最后是摆脱对情感利用抵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性的思考于我而言成为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感情的共鸣常常发生在阅读或者观影甚至听歌的时候,在遇到事,遇到人的时候,尤其是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掉情感的因素。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客观的视角,实际上却变得不那么客观。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忠于自己情感的,为了忠诚、为了名誉、为了爱情、为了尽孝、为了很多虚无缥缈的感情,来调整目标,付诸行动。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坏人利用他人的情感牵绊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情节,因此默默地认为这是一件坏人才做的事情。但这次对情感控制思路的打开发现,曾经看到的这只是情感利用的一种而已。我们都是凡人,无法“调整”别人的情感,然而如果可以将自己的目的在其他人情感上找到适合的.实现途径,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都有为情感驱动而获得的充盈幸福感,这从不因为同时做了其他事情而减弱。

《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2

躺在菲律宾的海边,仰望着故乡所没有的星空,我不禁又想到刚刚读完的基地七部曲,心中又充满了对群星的敬畏和无限的遐想。

诞生于1947年的基地系列,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在其科技感方面必然对于当今的读者来说是有所欠缺的,但作者阿西莫夫给我们所描绘的`“未来”却也不得不说是别具一格的。

不同于很多主流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的背景虽然也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但其主要的故事线却不在地球展开——直到第七部,所有的线索才最终引向这个共同的起源——而是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以超级钢铁行星“川坨”为核心的银河大舞台上展开。另外一点不同,则是在千千万万行星上的生物没有什么奇形怪状的所谓外星生物,而都是我们熟悉的面孔(这一点在后面还会提到)。

作为一篇被人公认为非常优异的文学作品,基地系列显然也没有只描绘令人炫目的新颖设定和元素,而是以科幻为表,实际上则探讨的还是人性的真谛与社会的构成。基地1—2部曲描绘了在银河系中统一的政权——银河帝国——崩溃后,保存了文明种子的第一基地利用其先进的科技,在心理史学(预测未来的数学学科)的指引下逐渐繁荣昌盛,突出了在一个政体中“科技”,“宗教”,“经济”等软实力的重要性,描绘了一个个传奇人物。第3部中,似乎绝对正确的未来预测却出现了偏差,一个在数学统计学上无法计算到的变数,有强大心灵控制能力的敌人,征服了第一基地,最终被第二基地的精神力量征服。

这部在情节上,让读者脱离了原有的“虽然形式很艰难,但这都是计划的一部分”的思维框架,让书中人物——也包括读者——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恰好证明了没有什么是决对恒定的,同时又在隐隐之中传递出了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将科幻作品升华了一个层次。第四,第五部则主要描述了在银河帝国末期,心理史学创造出的“谢顿计划”的来龙去脉,把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预言通过一个科幻的设定予以实现,同时又引出了背后的一切——神秘的机器人,被称为人类起源的地球等等。这两章则承上启下,又抛下无数个线索,让读者去自行思索。最后两部则描绘了整个宏大的银河系史诗的起源,同时又探究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解释了为何银河系有某种单一性——我们都起源于地球。七部曲总体来说环环相扣,每两三部后又大有升华,这也有部分源于作者写作的时间有些断层,将科幻上升到了探究人类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高度上,也对未来各种人类社会极端的情况作了可能的猜想,描绘了一幅简约却不简单的银河系史诗,的确值得一读。

不过本书在我看来也有一些缺憾,作者可能陷入了某种惯性思维,或者我们所谓的“套路”,每种极端下面必然影藏着另一种极端,热情招待背后总有冷枪暗箭,单一纯朴背后必有复杂动机,虽然可能想传达出一种物极必反或者人类虚伪表象的意图,但是却导致了某些情节可以超前地揣测出结果,让本书的魅力有所下降。

《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 篇5

阿西莫夫的这套《银河帝国》让埃隆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移民火星的计划埋下种子。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了这套书,学校也提倡阅读此类的科幻小说,从而激发小孩子探索宇宙的兴趣。也许下一个世纪会有很多埃隆这样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开拓外太空,让子孙后代在银河的另一端找到怡居的美丽星球。

如果不是这套书被送到太空去,如果不是太多的人推荐这套书,在看了第一章之后,这本书就会被我扔了。看了太多现代争霸宇宙的网络小说,这本书的构思对我来说谈不上新颖。

银河帝国的腐朽,一群谢顿的信仰者在银河的一端建立了一个基地。基地如同一棵小树,经历风吹雨打,茁壮的成长。总共经历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

与现在网络小说一个的区别是,精神领袖谢顿已经死了。而现代小说当中,往往都是一个苦哈哈的少年,从小奋斗,踩着各种狗屎运,带领着自己的基地壮大,称霸银河,称霸宇宙乃至平行宇宙。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篇6

首先必须强烈肯定本书。虽然好多人看到与“史实”不符就弃书了,但是不能否认作者的高远立意:为大秦正名,为原生文明洗冤。孙老师通过前言后记不厌其烦的说明写书的用意,通过精炼的文字描写人物性格、背景、身世,实图还原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以普通人的逻辑推理)所作所为,加以艺术加工,甚至杜撰出来一些人物让人物性格饱满。诚然这样的艺术加工会给人演义的的感觉,然而从作者著书的起点出发也不难理解其用意。不能否认太多的人物写出来完全一副光正伟的贤者模样,但是作者旁征博引外加脑洞大开的剧情让人物性格也不是那么单薄。

中间某些情节略显枯燥,但作者以自己渊博的学识赋予人物机智善变的台词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能坚持读下去,丰富了我贫瘠的历史知识。给10086个赞。

说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

商鞅初入秦国大刀阔斧的改革看的我欲罢不能;张仪舌战孟子的雄辩看的我痛快淋漓;白起在长平之战的无奈看的我不胜唏嘘;吕不韦解救嬴异人的运筹帷幄让我敬佩不已;始皇帝的霸道,六国灭亡的种种,直至李斯变节赵高篡位等等等等将战国历史描写的波澜壮阔让我喜怒哀惧五味俱全。

中间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懊恼,太多的惋惜……不一一叙述了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秦帝国》,感谢孙老师。

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分类号】G633.3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素养的双翼, 双翼的展翅升腾需要广袤的心空。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虽在课外读了不少的书,可是往往浮光掠影,不知其精要所在;有些学生虽然读得如痴如醉,但往往光意会不言传,任真实情境下所产生的阅读灵感随风消逝。阅读收效甚微,写作捉襟见肘的现象屡见不鲜。仔细审视我们的教学,留给学生自由读写的时空是十分有限的。为了给学生的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读到自己爱读的书,写出自己想写的话;通过自由阅读引领自由写作,又通过自由表达引发深沉的思索,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动机;在读写心智活动的不断交替中,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 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 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 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 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 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 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 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 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 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 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 同學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完善自我

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探索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与自我对话。值得注意的是,读书笔记中的自我对话,不同于一般的对话,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自我对话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因此,读书笔记中学生的自我对话,应该是一种趋向真善美的对话。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的指导,教师要在读物选择、方法引领等方面加强具体的指导,并且适时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和自我反省,让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不断提升,并且使之从中获得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红艳.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2]朱曼雯.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2).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篇8

1.秦孝公的确有身为人君的魄力和赤子之心他与商鞅携手的变法,奠定了秦的百世根基,很认同秦国灭亡不是因为秦法而是秦政。

2.尽管苏秦和张仪的言行有些诡辩的意味在,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推动了战国的历史进程。

3.乐毅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接触儒学,会产生类我效应引起共鸣?但是的确喜欢这种儒法兼存的这种气度。

4.秦昭王和宣太后,可敬,成为一代霸主真的需要忍辱负重。

5.秦始皇的草包爹和草包爷爷只能算平庸之君,作者的小说有一部分有点吹了,到嬴政真的不愧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对嬴政有种莫名的崇拜感,但是扶苏,蒙恬和蒙毅赴死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跨越不了嬴政身上的光环,吓得我赶紧给个人英雄主义打了个叉。

6.赵高这个人,真的有才,对嬴政也是真的衷心,但是始皇死后,个人欲望膨胀,不得不说人性复杂。

7.秦国铁骑不愧让七国震动,章邯在秦末的胜利和坚持让人莫名心塞,项羽真的是想骂,就是没有脑子的人,屠城,烧宫殿,没有一点政治眼光,觉得只适合做个将军,做霸王注定只是一时英雄。刘邦这人很一般,知人善任,领导力及其出众,但是猥琐无情,也不喜欢。

《帝国与传播》读后感 篇9

伊尼斯在全书中并不是连篇累牍的强调论证媒介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深重影响,而是在从古埃及文明到罗马帝国再到后世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作为一条主线一以贯之。他专注于媒介发展变化的角度来分析阐释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变迁的深层原因,自然的将媒介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

“传播这个课题能给人很多可能的启示,我一直有这样的印象。在政治的组织和实施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在历代各国和西方文明中,传播也占有关键的一席。”

中华文明的视觉象形,已经被代表口头的拼音所代替。一个聪明的西方人可以学会拼音中文,却有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写字,现在,他们不用担心了,中国人正在向他们看齐。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表达外来语的片名使用得越来越多,曾经代表良好教养的古雅汉字却被年轻人视为老土。

因特网,这个新兴的大众媒体,把社会重新带回了听觉时代——媒体的形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在稿纸上写字的人是在观察,在网上写博客的人却是在诉说,谁都知道,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在哪里。由博客组成的web2.0社区,既保有了声觉空间关注个体感受的特征,也包含了视觉空间因文字而产生的歧义——在大型事件中,这两个特点往往表现出各自的负面,并互相加强。

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对此做过有启发性的比较。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是刻在石碑上的,石碑笨重,雕刻困难,运输不便,因此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关心宗教和灵魂著称。在莎草纸发明之后,文化开始关心世俗生活,轻便的纸张,方便被运送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地域广阔的帝国才成为可能。在那之后,延续了两千年的手稿文化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手稿稀缺,难以到手,人们就倾向于将知识尽可能地记在脑中,有了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就容易产生强势的理性思维和历史观。随后,印刷术的发明,书本的广泛传播,又让人们陷入了书面文化的极致:对各种观点的细致区分和从不停息的争论。

在伊尼斯看来,汤因比的文明研究过于倚重宗教问题,忽视了空间——尤其是行政和法律的问题,这种镜鉴或也促进了伊氏对媒介偏向的认识与划分:倚重时间的媒介性质耐久,较为笨重;倚重空间的媒介耐久性较逊色,质地较轻,便于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试图将政治与宗教纳入同一分析模式,势必从中寻找共同的切入口,媒介偏向即是伊氏独到的见解。所谓偏向,即媒介更倚重时间或者空间的倾向。每一种媒介并不存有绝对的偏向,更多是受到自身特性与被利用方式的制约。例如石头,物理特性决定了其不易在广大的地理范围内传播,而刻字其上却能留存很长时间。设若强权迫使之下,石头同样可作为倚重空间传播的媒介,但此种行为大抵会因效率低下及不合理性而遭摈弃。历史的演进每每需要理性与高效,因之,每种媒介的偏向由于媒介利用者的利益而被决定下来。

还是按照两种理论来分别论述。首先是媒介决定论,媒介在进入近代以后其对历史发生影响一直都是伴随着专制体制对其的限制而进行的。在本书的第五章《羊皮纸与纸张》以及

第六章《纸张与印刷机》中都有相关的详细论述。比如英国就曾通过星院法、皇家特许制度还有印花税等制度来限制报业的发展,直至后来约翰·弥尔顿著名的《论出版自由》的发表,再到后来以《每日电讯报》为代表的大众报刊的出现,印花税被迫废除等等,传媒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漫长的与专制制度作斗争的过程。

由于对尼罗河汛期的预测,历法成为皇家权威的源泉。历法的诉求助推了君主政体的建立。为巩固王权,君主开始致力于金字塔的修建,关于历法的记载也被刻于石头之上。基于石头的知识垄断旋即形成,书写成为王族的特权。然而,与石头相关的知识垄断不便在空间内传播,带来的社会负担是无需赘述的。因此,莎草纸形成了新的知识垄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随之而生。

在巴比伦王国,王朝的更迭更多是由于两对书写关系的冲突:石头和凿刀、泥版和苇管笔。两河流域并不需要历法与计时作为权力基础,加之黏土等媒介的广泛应用,象形文字也

因此经历着蜕变。象形文字向楔形文字简化,掌握繁复书写规则的书吏的特权遭到削减。同时,楔形文字接触到莎草纸与软笔之后,灵活的字母表由此兴起,小型城市及国家的行政管理获得了巨大便利。泥版与石头的不同应用催生了简化的新文字,进而摧毁了宗教制度的文字垄断,为帝国的政治组织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倚重石头的集权君主与运用泥版的宗教组织贯穿了两河文明大部分的历史,而在宗教组织对复杂文字的垄断打破之后,依靠新兴军事技术的王国用武力颠覆了固有的文明。

“思想自由的条件正处在危险之中,它有可能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摧毁。处在同样危险之中的,还有西方文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伊尼斯的传播观画上了富于现实关怀的注脚。

传播学读书笔记 篇10

如甘惜分前辈在《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一文中,有史有论有观点,其中在第四节“关于组织舆论”一块,就和我们熟知的“议程设置”理论有所交集。小传浅见,甘老的“组织舆论”面上比“议程设置”更宽广,但讨论的深度还比不上“议程设置”。当然了,后者经历了这么多学者的挖掘开拓,深度拓展也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不得不佩服老前辈们的精神,这篇文章1981年3月发表,其中就涉及到《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社会责任论”,虽然《报刊》成书于1956年,但好像是1980年11月才被人大新闻系翻译过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吧,可见老前辈们一直在关注新闻传播的最新动态。

小传也想起,当年全国掀起一场由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提起的“新政治观”的讨论,不久后,刘建明教授就来到广院进行了一次新政治观与新闻舆论的讲座。那次恰好是小传和小播两人接待刘教授的,午餐时还聊到刘老师和张博士关于“中国共产党宣传家是不是传播学主要原理的首创者”的商榷讨论。这个后面再说。

2新闻传播的关系不仅暧昧不清,甚至颇有冲突。

我们都知道新闻学和传播学两者“牵手”,升格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但新闻和传播的关系一直以来也是新闻传播绕不开也说不清的问题。

首先是研究范围,有大牛说新闻的词义本身就是模糊的,故而有必要区分“广义新闻”和“本义新闻”;童兵教授也发文,呼吁“从界定每一个新闻学术语做起”。

于是,文献中不少从新闻的定义开始做基础梳理,郑保卫老师也一直对“新闻无学”进行持续的批评,人有“保卫新闻学”的雅号。但是根据小传对文献中一篇《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一文的研读,郑保卫前辈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上,个人觉得把传播学“窄化”了。刘建明教授也在《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一文中,甚至质疑称:“传播学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但仔细研读文献后不禁发现,其实按照刘教授的观点,玄化+细化,就能成就传播学这一学科。

李希光先生和潘忠党先生就因为李希光老师的“七个问题”意见分析严重,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赵心树教授出面调停,精准抓住了两者分歧的一些“误会”,首先就是概念引用时的“符号误会”。即两人虽然同用新闻、同用传播,但新闻传播的“两名三意”导致两人所言并非同一件事。这就是“界定好每一个术语”的重要性。当然,两人争议的主要是新闻传播究竟是业界倾向的还是学术倾向的,这在后面我们再专门讨论。

3传播学代替新闻学?

这一提法颇有爆炸性:无论用谁代替谁,哪怕说以谁为主统领谁,听起来肯定有人不舒服。其实这也是误会大于分歧。

小传曾在本科传播学新生见面会上简单和新生聊过,传播学的研习可以关注三大明显的领域,即历史、方法和理论。当时邓老师也提到,传播学的学生要多多关注一些新闻的东西。我的观点加上邓老师的观点,就是上面赵心树老师提出的学科冠名的全面阐释。

赵心树老师认为要用传播学来冠名整个新闻传播,但是这种“冠名”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传播学下设基础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其中基础传播学包括传播学历史、传播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理论,亦即小传见面会时分享的三块内容。应用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公关学、传媒伦理和法规等等……小传不揣冒昧,邓老师的“多关注新闻”大概提示多提升应用传播学的能力

不过更多的研究者觉得新闻传播可以更好“联姻”,美美与共,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4新闻传播,观点碰撞不少,商榷文献很多。

比如之前说的传播学是否是一个学科,小传之前写过一篇学科与学派的文章,这里再补充一下“研究领域”与“成熟学科”,其实两者并不冲突,也没有谁更高级谁更低端的区分。比如某一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同样,同一个学科可以去研究不同的领域。

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经历了海纳百川的涤荡后,传播学这片土地能够沉淀下什么?小传现在念传播学,方向为理论传播学与传播学史,我当然是支持传播学是一门学科的说法的,但问题不在于一个学术共同体内的某种强烈的情感,在今天传播学需要“拉出来溜溜”的时候,如何让其他的学科至少不排斥?

前面说一些老前辈对传播学有一些明确的质疑甚至是批评,想来也有必要回应一下。比如说传播学真的那么窄吗?很多时候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传统的“传递观”的传播学,甚至很多研习传播学的人不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作为“仪式观”存在的传播学。

具体的商榷很多,小到新闻商品化、大到学科之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后面有时间我们可以单独拿出来一些重点问题剖析。这里讲讲文人商榷的一般进路以及误会消除吧。

愚以为,很多的商榷存在误读,是误会大于分歧的典范。比如刘建明教授和张勇锋老师的“首创”争议,两人一个关注“原理”一个强调“理论”,原理和理论当然是不一样的东西,张在批评刘时简单等同了。这就是误会之一:概念和对象的模糊。再比如,“太讲逻辑”。有人说,讲逻辑不是很好嘛?比如李彬教授讲新闻研究要讲“无用之用”,其本意在于呼吁大家不要以功利之心考察新闻研究,有时候看似没用确是最有用的。不过王瑞棠博士就回应商榷,其中第一部分就纠缠形式逻辑,认为李彬教授的反驳新闻功利,用的标准还是“有用无用”,本质是用实用来反驳实用,不能接受。当然,你如果一定咬文嚼字,这样的反驳对不对?有点道理的,但显然是曲解原文意义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研究范式的区分,这个不用多解释,拉扎斯菲尔德当年与阿多诺的合作失败,早就成了传播学的一个公案,这是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层面的区隔,有碰撞很容易理解。

5一些其他亮点的盘点。

限于篇幅,这里简单说一下文献中的小亮点。首先是上面讲的学派研究范式对撞,于是有文献《现象学:一种可资传播学借鉴的哲学方法》,文章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统和两种范式。这篇文章阐明了现象学“本质直观”的基础,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和思辨方法无法妥善处置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我们广院的陈作平教授有一篇以结构主义方法来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文章,当年上陈老师的《新闻报道新思路》的课程还是颇有启发的。这篇文献也很有点意思,不过我更关注其中提到的日本新闻学者山村广太郎的人的信息交流三种欲望,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这三种欲望能够组织成一篇很不错的分析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小文章了吧?

黄旦教授的有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也是很好的文章,不过小传觉得可能篇幅限制,黄教授的讨论没能展开,不过这个视角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小传其实更多关注国际关系政治学的东西,建构主义的思维确实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解释一些新闻传播现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下。

另外,詹姆斯·凯瑞《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引发的讨论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了,正如上文说的,这不仅是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区分,也不仅有实践导向和理论导向的争议。再联想到前段时间某网红对新闻学界的批评,很多时候还是站在一边指责另一边,缺乏一种沟通理解。

再者,特别想提出童兵教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些概念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认识到很难。现在新闻传播开始呼吁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什么是科学呢?有科学精神当然是必要的,但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不是一回事。做质性研究,就不是科学了?否也。质性研究恰恰与定量研究一样,属于实证研究的大范畴。在说到腾讯的机器人写作,怕什么?这不是我们的挑战,恰恰使我们的机会,让我们从很多低级的文本整理中逃脱出来,进行更好的文本创作。它淘汰的不是记者,而是“不太合格的记者”,优秀的记者,永远是稀缺品。机器很难理解人文,践行人文精神。小传现在在一个课题组,马上要分析返回的数据,其中有一项情感分析,我还在发愁,我们用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后面肯定要依仗机器,如何提高分析的精度,还在发愁。

上一篇:逐梦计划工作感悟下一篇:负担的近义词是什么_负担造句及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