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2024-09-1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精选8篇)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篇1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从来纨绔少伟男。,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通 “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

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注: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 “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五、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多媒体显示)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小结本文写法特点 提问后明确: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八、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课件:

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作业: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ǎn)亩 :田间水沟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ǔ)乱:违反、阻挠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乱(使......受到阻挠)..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5.多义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被动句

(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4)管夷吾举于士(被录用)

(5)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篇3

课题:

18、《孟子两章》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九()班

姓名:

完成日期: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过程:

环节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环节二:检查预习,双基训练。(10分钟)(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小组互评,视完成质量酌情加分,完成好的小组加10分。然后进行记忆巩固。)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2、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环节三:课堂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中语文学案(54)

课题:

18、《孟子两章》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九()班

姓名:

完成日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2. 巩固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3. 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

环节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10分钟)(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及重要的文言知识,然后抽号上台背诵,视熟练程度加分,满分为10分)

环节二:研读课文,完成习题。(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 傅说()法家拂()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环节三: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

。阐述了孟子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相关知识链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着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着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着。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孟子》两章 教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18、《孟子》两章 教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孟子两章试题 篇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沈阳市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举:(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参考答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14.(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案:

(一)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C)

A.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米粟非不多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 城非不高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 城非不高也 米粟非不多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2)城非不深也(护城河)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是限制的意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实行仁政的君王可以获得很多帮助,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会获得很少的帮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用天下百姓都归顺的力量,攻打连亲戚都会背叛的力量,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麻烦看看课下注释,非相传,是事实!)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最后三句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田间,田地)

(2)空乏其身(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3)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4)而后喻(了解)

2.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格言联壁》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作简单说明。答:表达的是下联意思,下联是先“祸”后福,照应句中的先“困”“衡”后“作”。

4.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长人的才干。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长才干、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世界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格式:总——分『正、反举例』——总。首先避免写道“劳其筋骨”,因为生活条件已经日益优越了,不实际)答:我认为“苦其心志”仍是其必要条件。海伦凯乐的残疾另她的心志受到磨练,变得坚强,才达到了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拥有了令人钦佩的精神与成就;相反的,我们与周围的同学都没有受到“心志之苦”,太脆弱,所以连小的成就都没有。从而看出,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苦其心志”仍是必要的。)

内江市: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 分)A、委而去之(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7、3 分

A 8、4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分

《孟子》两章预习学案 篇5

第18课

《<孟子>两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预习学案

九年级 班 姓名: 预习目标:

1、熟读、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苦”“环”“池”“畔”等。

3、学习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4、通过本文的学习,懂得“人和”的重要性,既要学会团结合作,还要懂得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预习重点:目标1、2 预习任务:

一、资料积累:——了解孟子与《孟子》

1、孟子,名,字。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 家代表人物。著有 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的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二、交流展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米栗()封疆()亲戚()畔之夫()亲戚畔()之 寡()助 2.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也().亲戚畔之()(3)一词多义;

利:兵革非不坚利也()地利不如人和()..(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通译全文,标注出疑难之处

4、理清论证思路,划分层次:文章中心论点是。文章层次:

三、预习诊断: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战国时期 人,中国古代著名 家、家,战国时期 家代表人物。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得道多助()以天下之所顺()()....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九年级语文预习学案

第18课

《<孟子>两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预习学案

九年级 班 姓名: 预习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预习重点:目标1、2 预习任务:

一、温故知新:

孟子与《孟子》。孟子,名,字。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 家代表人物。著有 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交流展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百里奚()曾()益 拂士()行拂乱其所为().2.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2)词类活用: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 忍()性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

入则()出则()(3)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举于士()于是人也()(4)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生于忧患()而: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发:发于畎亩()

发于声()拂:行拂乱其所为()

拂士()3.文章中心论点是。文章怎样论述的?

三、预习诊断: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2、解释加点字:

发于畎亩之中()举于版筑之间()饿其体肤()空乏()行拂乱其所为()()恒过()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质疑:

孟子两章测试题 篇6

一、给黑体的字注音

1、失道寡()助

2、傅说()

3、胶鬲()

4、畎()亩

5、人恒()过

6、亲戚()

7、行拂乱其所为()

8、舜()

二、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入()则无法家拂士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曾益()其所不能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

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征()于色,发于声

1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5、百里奚举于市()

16、委而去()之

1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管夷吾举于士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七、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指

,“道”指

,“君子 ”指。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六、综合练习。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所举事例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6、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点的?请默写出原文。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3.所恶有甚于死者()4.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贤者能勿丧耳()

7.蹴尔而与之()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是亦不可以已乎()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比较下列加点词意义的异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所欲有甚于生者()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行道之人弗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今为亩室之美为之()

5.呼尔而与之()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课文中运用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试从课文中找出两句这样的句子,并默写出一句你以前学过的这样的句子。

2.本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下列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C.贫者语于富者

D.苛政猛于虎也

3.上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_______,“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______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一句中“由是”在文中解释为_______,“不用”、“不为”者指的是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5.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试简要分析。

6.“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默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7.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理解。

答案:

一、dān gēng cù xiè6

二、l.兼有、并存

2.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3.厉害、重要

6.祸患、灾难

5.假如、假使

6.不丢掉

7.用脚踢

8.有什么益处9.停止,放弃l0.天性、天良

三、l.与,通“欤”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与,给。

2.于,比。

于,对。

3.则,却。

则,就。

4.之,的。

之,代词。

5.而,连词,表顺承。

而,但是6.是,这样的。

是,这。

四、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乡”通“向”,从前。

五、l.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能够不遗失罢了。2.吆喝着给他吃,行路的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从前宁可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六、1.略;2.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启示(略)

七、l.(1)痛恨、厌恶(2)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D 3.义不义按这种办法做“君子之人”或“舍生取义者”4.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5.主要论点:舍生取义。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提出。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再由前面的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鱼喻“生”,熊掌喻“义”,“生”与“义”的价值已判高下。

6.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篇7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孟子,名,字,战国时期

(地名)人,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与孔子并称“ 孔孟”。

2.默写。(3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蹴尔而与之。3.文学常识填空。(4分)(1)《

》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是

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3)《庄子》是

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

家经典之一。(4)公输盘,鲁国人,姓,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女。”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摘自《韩诗外传》)

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东家杀豚何为?

(2)今适有知而欺之

2.文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篇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重点词语解释:

天时(有利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地利(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环(围)而(表承接)攻之而(却,表转折)不胜。夫(句首发语词)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这)天时不如地利也。城(城墙)非不高也,池(护城河)非不深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放弃)而去(离开)之(它),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限制)民不以(靠、凭借)封疆之界(界限),固(巩固)国(国防)不以山溪之(的)险(险要),威(震慑)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施行仁政)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畔(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归顺,服从)之。以(凭借)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有(要么)不战,战必胜矣。

二、句子翻译:

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重点词语解释:

舜发(起,指被任用)于(从)畎亩(田地、田间)之中,傅说举(任用,选拔)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集市)。故天将降大任(责任,使命)于(给)是人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饥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 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其身,行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强)性,曾(通“增”,增加)益(增加)其所不能(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恒(常常)过(犯错误),然(这样)后能改,困于心,衡(通“横”,梗塞,不顺)于虑(思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表现)于(在)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色(脸色)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通晓)。入(国内)则(如果)无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辅佐)士(贤士),出(国外)则无敌(匹敌、相当)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在)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翻译句子:

1.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2.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3.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4.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5.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想明白。

上一篇:2021运动会开幕式领导讲话发言稿下一篇:红领巾-让我们团结起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