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说课稿分享

2024-07-23

初中历史说课稿分享(通用7篇)

初中历史说课稿分享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课时,P7,P8。

2、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在教材中不可忽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预备单元已学过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其回答,现在进一步用What’s that in English?及其回答,接着用这个句型介绍出本课中的大量词汇。通过词汇进而学习Is this /that your pencil?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复习并运用my, your, his, her, 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指示代词this, that及这一句型为第三单元及以后学习一般疑问句打下基础。并且这一课时的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同学更明白英语的学习是在相互交流中有趣地进行,听、说、读、写、用就是学习的过程。为同学学习以后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心理、方法和知识的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通过演示及情景教学法,使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使同学掌握重点词汇:pen, pencil, pencil 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ruler, backpack, dictionary等,并且学会对物品的所属进行提问、回答,在问答中会熟练运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即:Is 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No, it isn’t.⑵能力目标:

a: 通过情景对话、游戏及题目的训练,使同学学会根据场景就学习用品询问物主,并正确运用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

b: 通过听力及上下文来培养同学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听音辨词的基本功。

⑶情感目标:

a: 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同学及同学与同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表演、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b: 结合物体学习单词和句型的同时,培养同学的视觉美感。

c: 通过询问、辨认物主,倡导同学要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汇和句型:

a: 重点词汇:pen, pencil, pencil 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 ruler, backpack, dictionary, that等。

b: 重点句型: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It’s an eraser.Is 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No, it isn’t.难点:进一步运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明确this/that 这两个指示代词的用法。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倡导同学主动参与、勇于开口、大胆表演,培养同学获得新知识及口语、听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情景演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说学法

指导同学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锻炼口语、听力,又提倡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运用新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即自主探究式,促进同学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听、说、读、写、用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这节课为了方便、实用起见,课前准备好26个字母的卡片及钢笔、铅笔、铅笔盒、卷笔刀、书、橡皮擦、尺子、词典、背包(挂在墙上)等物体,使同学觉得自然有趣。

1、复习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和培养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复习分作两项:

a: 姓名每个人都很熟悉,每个同学又都会说,所以首先通过问答姓名,让同学在复习中运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首先对个别同学进行提问:What’s your English name, please?

该同学回答:My name’s Gina.转而问另一名同学:What’s her English name?

该同学回答:Her name is Gina.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引出:His name is Tom.接着把这些问答进行于教师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全体同学之间,这样每个同学都敢于开口,都有机会开口,而且能自然地运用my, your, his, her等词了。

b: 通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同学对26个字母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复习的第二项就是运用字母卡为新内容作准备,具体是:

举起一个字母卡放在胸前,问某同学:What’s this in English?

同学回答:It’s “A”.接着用这个动作再问几个字母,然后手远远地举起一个字母卡,问:

What’s that in English?

同学回答:It’s “B”.然后用举在胸前和举在远处这两个动作继续向个别、小组或全体同学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同学们初步理解了“this”与“that”的区别了。问完之后,顺势向同学们提议为老师唱“ABC Song”,这样不单复习了旧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基于同学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创造条件让同学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用英语进行表达,使他们有学好英语的信心。

2、学习新词:

举起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向同学们提问或自问自答:

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注意用“this”时,把物体举在胸前,用“that”时,物体举在远处或放在远处,背包体积大,干脆挂在墙上,那么用手指着背包使用“What’s that in English?”时,同学们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用这样的方法一直教授完重点词汇,并注意和不定冠词连用,边教边读(a)pen,(a)pencil,(a)pencil case,(a)pencil sharpener,(a)book,(a)ruler,(an)eraser,(a)backpack,(a)dictionary。然后把这些单词投影出来,重点教读、练习。

设计意图:把词汇融于句型进行情景教学,意在培养同学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的能力。

3、学习新句型:

手拿物品介绍:This is my book.然后问同学:Is this my book?

引导同学回答:Yes, it is.手指某个男生接着问:Is this his book?

引导同学回答:No, it isn’t.It’s your book.然后再介绍几个物品:This is his dictionary.That is her pencil.进行如下问答:Is this my dictionary?

No, it isn’t.It’s his dictionary.Is this his dictionary?

Yes, it is.Is that his pencil?

No, it isn’t.It’s her pencil.Is that her pencil?

Yes, it is.再要求同学两人合作或者小组与小组合作手拿物品相互进行问答,练习过后进行表演。两人合作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小组与小组合作只需两组的同学分别站起来,通过这些练习表演,同学们对新词汇、新句型不只是了解,而且会说,会运用了。并且使他们深深体会到:我也能使用英语进行表演交流了。那么一种喜悦与成就感就油然而生,对“我能学好英语”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同学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同学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的愉快。

4、运用、巩固新知识

经过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同学已经掌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现在通过课本P7,P8的笔试、听力训练,对新知识进行运用、巩固,并跟着磁带反复读,培养语感。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进一步锻炼同学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5、游戏

游戏能促使同学根据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并能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具体方法:

叫几个同学起来,其余的人把眼睛闭上,这几个同学把自己的几个物品放进一个盒子里,然后宣布:睁开眼睛,这个盒子里有这几个同学的东西,当你从中拿出一个时,就要通过问他们问题寻找物体的主人。

问题:Is this / that your / his / her pen?

回答:Yes, it is./ No, it isn’t.每个人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问得好,寻找到了主人要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以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同学能够在活动中使用英语,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同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6、练习

练习是紧扣本课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判断,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见投影),并且以两组竞赛的方式进行,促使他们有竞争意识,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敢于表现。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7、结束

初中历史说课稿分享 篇2

一、学会分享是学生健康高效学习的需要

分享他人预学成果, 分享团队合作成果, 形成学生学习的合力, 构建新知识, 感知教学内容是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特点, 如独特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的高低、学习基础的好坏、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 决定了他们在预学或在教师导学的过程中、交流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样。这些反映在我们教师收上来的预习案或导学案中, 就是有的学生做得好, 字写得也很端正, 学习效果比较理想;有的学生做得不尽如人意, 字迹潦草, 只是完成了一部分, 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让学生学会分享, 不仅是分享其他同学学习成果, 还包括分享他人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人生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让学生学会分享, 也是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现代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要克服教师讲风太甚的做法,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这在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自主学习、自主交流以及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环节和时间, 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 在分享中交流和提高, 最终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如何分享是学生健康高效学习的中心环节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组织学生分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探究, 从中分享他人的智慧, 他人的知识。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 是平等自愿、充满激情的, 学生的参与率极高,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那些平时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也很活跃。所以, 我们教师在课堂巡查中不难发现:在学生分组讨论时, 不管男生还是女生, 不管是传统观念上的优生还是差生都很踊跃, 都积极发言,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思想。尽管这些想法有对有错, 有好有坏, 但学生都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非常好。在学生小组讨论后,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展示小组讨论探究的成果, 其他同学在下面认真听讲, 听其回答得对不对, 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这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种形式是让学生课前或课后组成学习兴趣小组, 互帮互学。例如, 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这一课前, 我就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 利用周末回家到所在地区的农村走访农户, 了解他们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状况 (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的变化;到社区或回家走访一些年长的居民, 向他们了解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他们生活的变化。上课时, 我让学生交流汇报走访调查成果, 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 他们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 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实惠, 从而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讲, 要讲话, 教学效果显著。课后, 我还让学生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亲历者去收集整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相关资料, 提出哪些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建议, 展望、畅想家乡今后的社会变迁, 写成汇报文稿, 并加以评比和展出。

当然, 分享的形式或方法还有很多种, 我在这不一一细说了。

三、引导分享是学生健康高效学习的保证

在四步阶进法教学实践的分享环节中, 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教师必须加以适当的规范和引导。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外,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 教师都不能放任放纵学生讨论, 要及时引导、归纳, 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前提下去交流作文, 要求抓住其外貌特征, 看谁观察得细致, 刻画得形象, 通过作文学生的观察兴趣才能被调动, 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其次要在培养观察能力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 抓住此事物与彼事物的不同。仔细观察, 亲身体验, 同中求异, 找出特征。之后, 我布置了一篇作文,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写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 有的写老师, 有的写同学, 有的写看门的老校工, 都写得细致传神, 自然真挚, 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就慢慢地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并将所观察、所思考的东西自然地诉诸笔端。分享。例如, 学生在课上分组讨论探究时, 教师要加强巡视, 注意学生讨论的问题、讨论的情态、表达的方式, 看看有没有跑题, 有没有围绕教师布置的题目在讨论。在学生讨论完成后的回答中, 教师也应及时归纳和指正。

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后的交流分享正常规范地进行, 教师还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 确保学生讨论学习的东西是健康向上的,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教师在组织学习讨论小组时, 也要注意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学习上优生和后进生的比例、语言表达能力强和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比例, 既要做到有利于学生小组讨论, 又要利于学生组内交流和在课堂上的交流发言。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3

说课稿

姓名:陈家宝 学号:20121201210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第8课《辛亥革命》。我将从四大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讲解,首先,我们来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准备、爆发及影响。

依据:教材中的每个环节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无法拆分,故将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作为重点。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依据:教材两目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孙中山的建党活动和武昌起义是作为一般了解层次提出来的,而历史意义是作为运用层次要求提出来的,这种安排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提供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重点使用PPT展示,加之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来实现教学。

在学法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如何将以上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设计中。

(1)首先温故上节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进行几个问题的提问。(设计意图:这样既能够复习到上节课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又能与本节课相联系,展示历史的统一性。)

(2)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来依次说明辛亥革命之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失败,在中国行不通,引导学生走入本节课的内容——辛亥革命,并提出问题,辛亥革命在中国行不行得通?(设计意图: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节课,最后总结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3)讲授新课。

①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本的第一部分“孙中山创建革命政党”,随后进行这一部分的几个小问题提问,让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回答。(设计意图:提高课堂效率,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扎实地学进新知识,做到边学边记。)

②播放有关同盟会的视频,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随手讲时间、地点等小知识点记录下来,并思考有关同盟会的知识点如纲领等。随后进行提问和讲解。(设计意图:视频等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③由上述讲解引出课本的第二部分“武昌起义”,播放武昌起义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基础问题,随后进行提问、通读课本。(设计意图:与②相同)

(4)课堂讨论

问题1:辛亥革命最后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问题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讨论和老师讲解,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5)巩固小结

剩余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掌握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设计意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由于时间限制,本节课有些问题没有预设的深入,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篇4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9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本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并以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本课既和前面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起构成了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的完整体系,也为后面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可实施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其影响;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在能力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和晚清“门户开放”与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异同,提高学生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提高材料解读能力。

(4)通过制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2)通过了解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结合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得出“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遵循“因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学法,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的天空。)

教法:讲解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交互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阅读理解、讨论合作、史料分析、图表制作、自我展示、查阅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

1.引导学生想象时光倒流,是选择去唐朝生活还去清朝生活?并简述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兴,闭关穷”。

问: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不想回到清朝生活?(不想。)为什么呀?(因为清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唐„„)为什么呀?(唐朝开放繁荣。)——由此得出:开放兴,闭关穷。2.简要回顾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不开放不行”,引出并复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1840年,英国打开了清政府紧锁的国门。从此,中国就一步一步被迫开放,一步一步屈辱挨打。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权独立了,但中国开放了吗?(没有。)那时由于由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左”的错误的影响,我国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那么新中国到何时作出了开放的决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从哪里迈出了第一步?(安徽凤阳小岗村)

3.那么在我们封闭已久,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的情况下,在哪里以何种形式迈出开放的第一步才好呢?由此导入新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想象来创设教学起始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唤起学生对我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记忆,从而使本课的“开放”不显突兀,学生能对新时期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明白了两点:一是本课的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二是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

● 第二环节:合作研习,重难释疑

二、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

开放的过程主要是指对外开放从尝试到扩大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开放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我从课文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状况出发,逐层设置了8个问题,通过让学生看历史影像资料、阅读课文、识图、讨论、理解、归纳等办法,环环紧扣、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地让学生理解特区之“特”和经济特区的作用,从而突破本目重难点。)

1.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和“1979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影像资料”、读《经济特区示意图》,提取有效信息来解答,以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基本情况。问: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3)这几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

(在看影像资料时引导学生感受特区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生回答第(2)问后,展示“经济特区示意图”,观察这几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以增强历史空间感;同时追问: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呢?来为回答第(3)问奠定基础。)

2.通过前面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对什么是经济特区有了模糊的概念,这时再设置三个问题,引发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适时的引导,最终理解并得出经济特区的准确概念。由此突破本课第一个难点。议:(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

(2)晚清的“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3)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门户开放”)和生活实际(对港、澳有一定了解),能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3.办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种尝试,究竟能不能取得成功?我们随着邓小平一起去看一看:“1984年深圳发展的视频”。

(这段视频和前面“1979年深圳视频”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学生通过历史影像能直观感受到深圳的发展与成功。)

4.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功,让学生想一想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③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这是本课第二个教学难点,由于在前面教学过程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结合课文可以较好的回答,但教师对于第④点要做点拨和提炼,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开放的扩大:扩大沿海对外开放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扩大内地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成功了。但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只开放发展这几个地方远远不够,怎么办?——扩大开放。)1.教师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动画图,学生识图感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由经济特区扩大到了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向太平洋向全世界敞开了胸怀。国际舆论对我国这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从明朝以后的第一次开放。”

对外开放让沿海地区先行是必要,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的拉大。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什么呢?——开放内地。内地的开放又该从哪里选择突破口呢?)2.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为什么?这是本课第二个教学重点。多媒体展示一段材料,学生通过解读材料得出原因,解决重点。——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让浦东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后,浦东就一年一个样的发展起来了。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次南巡,途中发表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全面解决了困扰国人的姓“社”姓“资”问题,还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根据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央政治局决议在全国范围扩大对外开放。)

3.教师继续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动画图,学生识图感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扩大到了内地。

(逐层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让学生在动态中对整个开放过程有直观的体会,形成完整的历史空间感。)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是本课第三个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制作图表的方式来突破。)

1.学生做一做:第一步: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模式,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表,展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第二步:请1—2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作讲解。师生共同点评。2.交流教师设计的图表。

(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学生通过制作图表和讲解,不但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完成了对本课前面所学知识的隐形小结。同时师生共同点评,又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感悟开放:开放的影响 1.请学生看书并结合身边事例,说说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③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④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课本或身边具体事例可自行归纳总结出影响。)2.展示沃尔玛超市中中国商品所占份额的变化和海尔集团在世界的发展情况,学生分析材料得出:开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东西使国家发展,而且使中国走向了世界。(此处点明并照应了本课课题——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3.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它与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大家对对外开放带来成就的认同中,联系前面所学改革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经验。——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此处及时升华了本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在情感上逐步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落实了本课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主题延伸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应系统、直观、简洁。我采用结构式板书,来帮助学生构 建本课知识网络。)2.教师作总结延伸。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和浦东带领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在奋勇前行。21世纪初,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转变为地域和产业的全方位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2006年、2007年国家分别设置了天津滨海新区和川渝新特区,对外开放仍在不断扩大和深化。2010年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支持与信任。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使中国不仅富起来了,而且还昂首挺胸地走向了世界。3.面对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和全球化的汹涌潮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要有国际视野、树立全球意识和平等意识、学习、参与、创新„„(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学会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立场来考虑家国大事,这个问题的设置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改革开放的距离,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和个人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了,从而升华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四环节:你问我答,巩固新知

多媒体给出习题,学生解答,巩固本课知识要点。(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精选的习题能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知识要点。)

● 第五环节:自主探究,课后拓展

二选一:1.联系生活题:请以“改革开放与我的幸福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具体描述改革开放对我们日常生活某一方面的影响。2.联系热点题:请上网查阅《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党和政 府如何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此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新课程要求历史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联系现实、涉足生活。我为学生计了两道课后作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做一题。这为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提供了平台,增强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板书设计(见第6页)

初中历史公开课说课稿 篇5

初中历史公开课说课稿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教训。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本课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本课难点:

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六、教学方法设计:(展示课件首页)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课堂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七、说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课件)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展示课件)

1、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并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战国形势图上填出七国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统一了六国,引入新课。

2、“秦王扫六合”,此目内容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这里主要从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完成统一过程、秦朝的建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四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由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我可以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以及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等。

完成统一的过程,这个子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涉及到成语“纸上谈兵”,可以由学生进行讲述或扮演,可以提高兴趣。

秦朝的建立及其疆域范围,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演示,而是要求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大概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极大的,统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产,生活也相对安定。

3、陈胜吴广起义。

首先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图片“兵马俑”、“万里长城”、“阿房宫”等名胜古迹,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秦朝的赋税沉重徭役繁多,从而最终爆发了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其次起义过程,简单介绍一下“大泽乡起义”以及起义军的路线和最后的失败。涉及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最后总结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意义,应着重强调其首创精神。

4、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在教材中属小字内容,只需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双方以及结果即可。在讲述巨鹿之战和楚汉战争时,简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来源。

5、练习巩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西周 C、商朝D、秦朝

想一想: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九、板书设计:

一、“秦王扫六合”

a)秦统一的历史背景

b)秦统一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c)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原因

(2)简单的经过(公元前209年)

(3)项羽刘邦领导:A、巨鹿之战 B、秦朝的灭亡

三、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性质:争夺帝位

(2)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最后,我再说明一下我的课件的设计思想。(结合课件简单说明)

初中九年级历史说课稿 篇6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一课,课文主要讲了新能源电登上人类生活的舞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人类带入了更新的“电气时代”,通过了解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让学生明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电及电力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插图及人物肖像或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3、教学重点: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4、教学难点:分析、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对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成果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主要涉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们有的陌生,有的熟悉,老师就是要在同学们熟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揭开“电气时代”的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从科学家们发明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只有勤奋好学、坚忍不拔、勇敢创新、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一番伟业的道理。改变学生以往“平时不在乎,考试前突击,临时抱佛脚,背背过关题,就能得高分”的错误认识,真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与学法:

《历史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性比较强。但因为处于毕业年级,学业负担较重,几乎没有课余时间花在历史上,学习历史几乎完全来自于课堂,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讲学稿+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学导航―合作探究―集体质疑―巩固拓展,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课堂解决疑难,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小组合作的模式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堂上一片沸腾的学习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探索讲学稿模式,构建有效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激情,有收获,有提高,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引起共鸣。

同学们,正当我们在收看精彩的足球比赛,小罗纳尔多抬脚准备临空抽射的一刹那,突然停了电,你们有何感觉?当你的生日Party正在推向高潮时,突然停了电,你又有何感受呢?对,气得两脚直跺,气得七窍生烟,可见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神奇的“电”的世界,去撩开“电气时代”的神秘面纱,迎接“电气时代”的来临。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习了解的兴趣,形成感情上的共鸣。)

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了解内容,完成讲学稿的自主导航,做不到的小组合作)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相关内容:时间、核心、先行者、影响。

2、哪些科学家在电能源的发现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3、电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产生了什么影响?(举例说明)形成了哪些支柱产业?

4、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你对他有哪些了解?能受到哪些启发?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特点?

(本环节设计理念:问题由浅入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己解决疑难,以议代讲,了解主要内容,培养养集体合作意识。)

三)展示自学成果。

根据题目的难易,分别指明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于答不全或答不到的合作完成,畅所欲言。

(设计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课堂上学习的喜悦。因为《新课标》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型和基础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同时老师也了解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四)合作探究。解决小组中不能完全解决的困难,老师也适时给予指导讲解,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特点?(通过图表比较、分析,老师稍加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拓展迁移:电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今天我国的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能源供应仍然紧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或办法?(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上得到认识和提高)

五)巩固练习。完成讲学稿中“当堂练习”部分,检查本课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一等奖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十二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课本由“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市民生活十分丰富。

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宋朝实现了政局上的局部统一,元朝更是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提供条件,进而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市民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也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新的高峰。因此,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位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发展。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市民阶层的出现”、“普通市民的生活”、“市民文化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但是本课内容较多,学生把握起来较为困难,容易产生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学习,我将补充市民阶层的相关概念,并用“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的发展”为立意,学生跟随主题思路清晰地展开学习。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学上“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但历史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而且“00”后偏向自我思考。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整合三维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知道宋朝时期产生的新兴阶级——市民阶级。

2.通过图片展示、播放视频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主要表现,认识到宋词与元曲的风格特色。

3.通过材料展示与问题探究,让学生学会分析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体会到宋元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文化上的又一高峰。

四、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为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市民的生活,难点为市民娱乐文化生活多彩的原因。

重点是:了解市民生活的主要表现。这既是对课标要求的体现,同时只有了解市民生活的表现才能充分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特点。

难点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七年级学生逻辑分析能力较弱,难以认识到市民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攻克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历史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采用活动教学法、图示法、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因此,与教法相对应的学法是观察法、史料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主题确立为“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的发展”。以此作为本课的线索。经过整合将课本内容分成三个板块“市民阶层的出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市民文化的繁荣”。使学生跟随线索,思路清晰地展开本课的学习。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导入新课部分我将展示云南夜市的图片、展示夜市建立的史料,切合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是新课学习环节:

市民阶级的出现

宋元时期的城市和文化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出现息息相关,但书本缺少对此的介绍。我将采用展示材料和设问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明晰市民阶层的相关含义与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普通市民的生活

这一子目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将本子目内容分成五部分,分别是“大都市”、“市民商业活动”、“市民娱乐活动”、“社会节日习俗”、“文学艺术生活”。

第一,展示宋元时期几座大都市的城市复原图,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的概况。

第二,展示视频、图片以及史料,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主要的商业活动,体会宋元时期商业活动丰富多样。

第三,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市民娱乐生活。

再让学生通过猜测三位诗人的诗句所描写的节日,介绍宋元时期相应的节日习俗。

再以任务卡的活动,引导学生为三位词人制作名片。活动中了解宋词的发展、体会宋词不同派别的特点。

最后展示材料和分析材料,让学生了解元曲的特点,并分析其流行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市民文化的繁荣

本子目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将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先通过关汉卿的作品以及罗列市民生活的表现,让学生总结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特点,由此组织学生讨论市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课题小结部分

通过线索式总结,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理清市民阶层、市民生活以及市民文化的发展关系。

七、板书:

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纲要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的主题和线索,充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

上一篇:四强四优学习心得下一篇:浅谈学校中层干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