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建议意见

2024-07-05

十二五建议意见(精选8篇)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1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未来五年是我乡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五年,是人文旅游与绿色经济协调迈进的五年,是建设晋中商贸区大招商、大发展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小康乡镇,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五年,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经济大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增强“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稳步推进“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畜牧养殖及万亩生态园、新型商贸区”五大产业经济片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1-

工业高科技、旅游特色化”。

今年以来,东赵乡党委十分重视人大工作,党委一班人深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对于加强政权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区委下发的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意见后,乡党委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使我乡人大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面保障了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十二五”期间,建议坚持把解放思想,博求新知,增长才干,开拓创新贯穿人大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加强政策理念、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提升实践创新的能力。一定要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努力形成求实、务实、落实的良好作风。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抓落实,做到重实际、教实劲、出实招、求实效;坚持动真碰硬抓落实,敢于直面具体矛盾,落实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确保一抓到底、一抓见效;坚持凝心聚力抓落实,加强镇、村、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努力形成上下同心,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严于律已,树立良好形象。加强代表的教育管理,坚持高标准,带头受教育,努力达到政治上保持坚定性,生活上保持纯洁性,干群关系上保持紧密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廉洁自律,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努

力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联系,增强指导,促进镇乡人大工作水平的提高。并要适时召开乡人大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培训会,加强工作培训,研究问题,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进工作;还要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为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2010年,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东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是我乡交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为完善村村通的交通网络,我们广泛求证、充分调研,深入开展了调查与研究,编制完成了东赵交通的发展规划,为今后的交通建设做好了项目储备,描绘了东赵乡交通网络的发展蓝图。在严格施工现场监管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对施工、监理和信誉的考核,按照上级的质量技术标准要求,制订相应实施意见;乡交通办每月组织不定期质量大抽查,覆盖了所有交通在建项目,对路面的厚度、宽度及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并进行登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予以纠正,使各类质量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区乡两级的技能学习,使工程一线的工作人员掌握道路建设质量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从而有有效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交通工作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十二五”时期,建议我乡交通建设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争取全乡基本实现乡村公路全部水泥路,村组公路90%以上水泥路,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展望未来,加快东赵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全乡人民的殷切希望。我们要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任务和目标,为建设和谐、绿色、富饶的新东赵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2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十一五”期间, 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 利用规模日益扩大, 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的品种得到了综合开发,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35%和40%, 煤层伴生的油母页岩、高岭土等矿产进入大规模利用阶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 超额完成规划目标9个百分点。累计利用粉煤灰超过10亿吨、煤矸石约11亿吨、冶炼渣约5亿吨, 回收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9亿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70%, 2年利用量达5亿吨。

(二) 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钒钛资源、镍矿伴生资源实现综合开发, 稀土等元素得到高效利用,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发成功并逐步产业化, 废旧家电的全密闭快速拆解和高效率物料分离等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中试成功。年产5 000万平方米全脱硫石膏大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投产, 利用煤矸石、煤泥混烧发电的大型机组装备投入运行, 全煤矸石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 法规政策日趋完善。

《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陆续颁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2008年版) 》、《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 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政策体系。

(四) 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资源型行业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2010年, 全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达2 100万千瓦, 相当于减少原煤开采4 000多万吨, 综合利用发电企业达400多家, 带动就业人数近10万人;从钢渣中提取出约6 503万吨废钢铁, 相当于减少铁矿石开采近2 800万吨;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累计减少堆存占地约16万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 就业人数超过2 000万人。虽然“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存在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是发展不平衡, 资源综合利用往往受到区域经济实力、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的制约;二是综合利用企业普遍小而散, 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三是综合利用产品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不高, 部分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四是支撑体系急需完善, 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培训、标准、信息、技术推广和服务等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回收体系亟待规范和完善;五是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现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二、面临的形势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较差, 人均占有量少,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 有19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 其中11种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缺口尤为突出;重要资源自给能力不足, 石油、铁矿石、铜等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 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随着人口增加,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资源环境约束将更加突出, 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加剧。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合理利用资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两个核心问题的有效途径, 既有利于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 又有利于减少废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利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要求, 强化宏观指导, 完善政策措施, 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强能力建设, 以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核心, 大力实施重点工程, 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坚持技术创新与高效利用相结合,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重点研发共性关键技术,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化、清洁化、专业化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与重点推进相结合,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构成特点, 培育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 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三) 主要目标

到2015年,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 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80%。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利用企业竞争力普遍提高, 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四、重点领域

(一) 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 能源矿产

(1) 煤炭:推进煤层气、矿井瓦斯、煤系油母页岩以及伴生高岭土、残矿的开发利用。

(2) 石油天然气:推进油田伴生气、酸性气体等回收利用;逐步推动油砂、油页岩利用产业化;推动高含硫化氢天然气中硫磺的综合利用;开展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综合开发利用。

2. 金属矿产

(3) 黑色金属矿产:继续推进多金属钒钛磁铁矿、含稀土型铁矿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大中低品位铁矿、弱磁性铁矿、低品位锰矿、硼镁铁矿、锡铁矿等难选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 (4) 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开发利用铝、铜、镍、铅、锌、锡、锑、钽、钛、钼等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 实现有用组分梯级回收。

(5) 贵金属矿产:加强铂系金属矿、金矿和银矿等贵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6) 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开展复杂难处理稀有金属共生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综合回收利用, 加强稀土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

3. 非金属矿产

(7) 化工非金属矿产:加强磷矿、硫铁矿和硼铁矿的综合利用。

(8) 建材非金属矿产:发展石墨、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硅灰石、石英、萤石、石灰石、花岗石、瓷土矿、珍珠岩等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二) 产业“三废”综合利用

(9) 尾矿:大力推进尾矿伴生有用组分高效分离提取和高附加值利用、低成本生产建材以及胶凝回填利用, 开展尾矿在农业领域的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

(10) 煤矸石:继续扩大煤矸石发电及生产建材、复垦绿化、井下充填等利用规模;鼓励利用煤矸石提取有用矿物元素制造化工产品和有机矿物肥料等新型利用。

(11) 工业副产石膏:继续推广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重点发展脱硫石膏、磷石膏生产建材制品和化工原料以及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加快化学法处理磷石膏制备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12) 粉煤灰:加强大掺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继续推进粉煤灰用于建材生产、建筑和道路工程建设、农业应用、有用组分提取等。

(13) 赤泥: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实现赤泥科学、高效利用, 重点发展赤泥提取有用组分、生产建材产品、用作脱硫剂等。

(14) 冶炼渣:进一步推广高炉渣和钢渣在生产建材、回收有用组分等综合利用, 鼓励有色金属冶炼渣资源化利用以及重金属冶炼渣的无害化处理。

(15) 化工废渣:鼓励电石渣生产水泥, 氨碱废渣用于锅炉烟气湿法脱硫, 硫铁矿制酸废渣用于钢铁、水泥生产, 合成氨造气炉渣热能的回收利用;鼓励化工废渣与下游建材产业结合,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6) 建筑和道路废物:推广建筑和道路废物生产建材制品、筑路材料和回填利用, 建立完善建筑和道路废物回收利用体系。

(17) 生活垃圾:推进垃圾分类, 重点开展废弃包装物、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体提纯制燃气或发电等多途径利用, 鼓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18) 污水处理厂污泥: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 鼓励采用污泥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 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装备产业化, 鼓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

(19) 农林废物: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 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鼓励林业“三剩物”、次小薪材、制糖蔗渣及其他林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0) 海洋与水产品加工废物:开展甲壳质、甲壳素等海洋与水产品加工废物的综合利用。

(21) 废水 (液) :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水平;继续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重点行业开展废旧机油、采油废水、废植物油、废酸、废碱、废液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22) 废气:基本实现焦炉、高炉、转炉煤气资源化利用;鼓励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对废气中有用组分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工业窑炉余热余压发电和低温废水余热开发利用为重点, 实现余热余压的梯级利用。

(三)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3) 废旧金属:推广采用机械化手段对废旧汽车、废旧船舶、废旧农业和工程机械的拆解、破碎和处理, 提高回收利用水平;提高废旧动力电池和废铅酸电池拆解、破碎、分选以及废液的回收处理水平;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

(24)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继续推进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分拣、拆解、高值利用及无害化处理, 推动整机拆解和电路板资源化技术的产业化。

(25) 废纸:完善废纸回收、分拣、脱墨、加工回收利用体系, 鼓励大型废纸制浆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

(26) 废塑料:重点开发废塑料回收、分拣、清洗和分离等预处理技术和设备, 鼓励废旧塑料瓶、废旧地膜高值利用, 推广废塑料再生造粒和改性以及生产木塑制品。

(27) 废旧轮胎:规范废旧轮胎回收利用, 加快推进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提高旧轮胎翻新率, 鼓励胶粉生产改性沥青等直接应用, 推广环保型再生胶等清洁生产工艺, 提升无害化利用水平。

(28) 废旧木材:开展废旧木材及木制品回收再利用, 加大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

(29) 废旧纺织品: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 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拓展再生纺织品市场, 初步形成回收、分类、加工、利用的产业链。

(30) 废玻璃:鼓励建立废玻璃回收体系, 推广废玻璃作为原料生产平板玻璃等直接应用及生产建筑保温材料等间接利用。

(31) 废陶瓷:加强废陶瓷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鼓励废陶瓷用于生产陶瓷建材产品以及建筑工程等。

五、政策措施

(一) 强化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 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 组织编制地区和行业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发挥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机制作用, 分工负责, 形成合力, 引导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资源向综合利用薄弱地区倾斜,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投资、价格、财税、信贷、政府采购等激励措施, 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 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进一步调动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符合相关要求的综合利用产品, 为企业融资拓宽途径, 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推进资源税改革, 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 研究对产生量大、难处理的固体废物开征环境税, 推动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倒逼机制。

(二)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制度建设

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 逐步建立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和发布粉煤灰、煤矸石等重点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制定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相关规定;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适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范围。推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管理信息化, 逐步建立起资源综合利用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体系, 构建废物排放、贮存及综合利用数据统计平台, 为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 逐步建立完善矿产资源、产业废物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重点加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建立涵盖产生、堆存、检测、原料、生产、使用、产品及应用等多领域的各类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宣贯、执行和监督。

(三) 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

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 建设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 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服务体系, 建设示范项目, 鼓励产业集聚, 培育百个示范基地和百家骨干企业。继续推进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废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开展废旧纺织品、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 建设一批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在煤炭、电力、石油石化、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中选取利用量大、产值高、技术装备先进、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

(四) 加快技术装备创新和成果转化

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前沿技术的研发与集成,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适时修订完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发布和实施《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 引导关键、共性重点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推广应用成熟、先进适用的技术与工艺, 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国际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并组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五) 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3

目前,基于IPv4的现有互联网,用于标识全球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地址约有40亿个,目前已基本分配殆尽。推动互联网由IPv4向IPv6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见》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推进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2013年底前为现网商用试点阶段。开展IPv6 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向用户和应用优先分配IPv6 地址,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4

法治瑶海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区成果,根据宪法、法律法规和省、市 “十二五”期间法治建设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十二五”期间法治瑶海建设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深入开展法制瑶海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法治化管理水平,巩固和深化依法治理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瑶海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促进我区普法效果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全面升级,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法治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具体内容:

(一)各级党委逐步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

(二)行政决策、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健全规范,各级政府高效廉洁、公正透明、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

(三)司法机关坚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平正义的司法权威充分彰显。

(四)法律监督机制健全并有效发挥作用,社会信用制度基本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完备,社会治安良好,安全、诚信、规范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建立。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服务百姓的理念和能力普遍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

(六)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切实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办事,支持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保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实现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行使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畅通人民群众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与监督的渠道。改进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优化代表构成,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不断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3、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村(居)民自治制度及其他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有效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政治进程。以开展创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为载体,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重点内容,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切实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全面实行村(居)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农民工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

(二)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1、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2、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限,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严格决策责任追究,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实现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全覆盖。建立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4、完善公共权力有效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强化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责任追究,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公共权力的行使公开、透明、科学、民主,合乎法律、顺乎民意。

(三)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围绕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重点,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着眼于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严肃查处损害群众经济权益、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案件,着力破解诉讼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维护司法尊严和权威。实施“阳光”司法,进一步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快改革司法机关人事管理制度,严格司法人员职业准入条件和程序,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严肃查处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防止和惩治司法腐败。

4、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规范法律服务主体、行为、秩序和管理。坚持并完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两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 的法律援助工作。

(四)加强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和谐安定

1、优化社会管理与服务。以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着重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就业和人才队伍、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各项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瑶海”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政府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经济法治建设

1、依法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保障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健全文化管理法制建设,培育和完善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加强生态和环保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依法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2、强化市场监管,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自觉性,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人口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

继续推进“法律六进”、“江淮普法行”活动,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七)健全监督机制,推进各项监督体系不断完善

1、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创新形式、保障效果。充分运用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及民主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2、强化人大、政府、司法的职能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加大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的监督,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和严重违法的行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监督等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等专项监督,强化对重要部门、重大事项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实行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和绩效评估制度,确保行政部门依法严格履行职责。强化司法监督,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努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3、切实加强社会监督。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注重社会监督效果。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加强人民政协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和工会、共青团、妇联

等群众团体对政府和社会事务的参与、监督;加强信访工作,健全完善受理、处理机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促进法治建设。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法治瑶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区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各单位、各部门整体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法治瑶海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法治瑶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部署,明确目标要求,确保工作落实。各街道、镇、开发区、区直各部门一把手作为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要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法治瑶海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法治瑶海工作进程。

2、强化工作机构建设。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承担法治瑶海建设任务,负责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法治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按照区委关于法治瑶海建设工作部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本地、本部门法治建设的重大事项,牵头制定本地、本部门工作的整体规划,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强对工作的考核验收。要高度重视,根据法治瑶海

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普法经费按年人均0.2元予以保障到位。各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各单位要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建立法治建设考评体系,完善考核运行评估机制,把《意见》实施情况的考核与“六五”普法工作检查考核同部署,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全面加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部根据当前康复医疗工作实际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

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疾病、损伤导致的躯体功能与结构障碍、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充分发挥康复医疗机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与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逐步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康复医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将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统筹考虑,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达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标准》和《指南》,下同)要求,康复医院应达到《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基本康复医疗服务和残疾预防、康复相关健康教育。

(二)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

(三)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早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四)初步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患者在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五)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康复医疗资源。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围绕相关疾病与残疾承担相应医疗与康复工作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

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要符合《标准》和《指南》的要求,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康复治疗,与相关临床科室充分融合,促进患者恢复,预防残疾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应当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养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2、大力推进康复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康复医院建设标准,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并具备相关疾病的一般诊疗、处置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加强与区域内老年病院、慢性病院和护理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三级康复医院应当承担区域内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任务。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康复医学能力建设,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条件允许的,可以提供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将居民康复医疗服务信息与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

(二)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1、增加康复医学专业人员数量,提高队伍素质。鼓励其他执业范围的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转为康复医学科医师。实施康复医学专业专科医师制度,探索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

2、建立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制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培训大纲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各省根据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复专业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对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建立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争取到2015年底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的全员培训。

(三)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1、卫生部组织制订常见疾病康复诊疗技术规范、临床路径和康复治疗质量评估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康复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指导,体现康复服务的专业特征,注重学科融合,突出诊疗效果。

2、建立、完善以康复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国家和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有条件的地市也要成立质控中心。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提升服务能力,丰富学科发展内涵,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医学长效发展机制。

3、卫生部组织制订国家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标准,开展国家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遴选工作,发挥康复医疗服务示范作用,并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师资培训任务。各省(区、市)制订省级标准,遴选1-2个省级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承担省内服务示范作用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布局合理、体系健全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训网络。

4、综合医院逐步建立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各科室的合作机制,强化团队合作模式。康复专业人员主动深入其他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

5、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特色和优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行实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改善治疗效果。

6、充分发挥国(境)内外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追踪世界先进康复医疗技术,提升国际影响。

(四)通过试点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1、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调整医疗资源的同时,同步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康复的有效模式。制定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时,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适当增加增量,调整存量,增加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同作用和适应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2、明确不同层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立足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时下转患者,并承担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提供专科化、专业化康复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指导。

3、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转诊标准、规范和程序,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逐步探索建立分类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

4、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充分利用卫生、中医药、民政、残联等系统在康复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优势互补。

5、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健康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康复医疗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保障措施

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6

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讨 论 稿)2010年12月10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市深入贯彻实施省委“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牡丹江市“超千破百”、“双调双转”发展战略,提前五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崛起的攻坚期、冲刺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抓住用好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坚定不移地走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之路

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牡丹江市委的要求,审时度势,周密谋划,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海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总量倍增、位次前移、殷实和谐”的总体目标和“一年起步、三年跨越、五年步入振兴崛起之路”的阶段性目标,坚持“速度改变xx,项目振兴xx,民本立足xx,作风成就xx林”,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为我市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环境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干部群众精神最为提振的时期。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33%,年均增长17.2%,较“十五”平均增速高7.5个百分点,实现四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3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63%,年均增长33.4%,较“十五”平均增速高16.7个百分点,实现两年翻一番、五年近两番;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亿元,年均增长33%,较“十五”平均增速高30.6个百分点,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累计完成221亿元,年均增长50.8%,较“十五”平均增速高13.7个百分点,实现四年翻两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5亿美元,年均增长39.1%,较“十五”平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实现五年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2亿元,年均增长37.6%,较“十五”平均增速高5.4个百分点,实现五年翻两番。综合实力在全省“十强县”排名连年进位,2009年位居全省第5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力“稳

一、优

二、提三”,三次产业结构预计调整到21:46:33。特色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猴头菇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甜叶菊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西洋参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猴头菇之乡”。坚持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连续开展 “项目建设年”,工业总量、规模、效益同步大幅提升,构建起以木材精深加工、清洁能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园区实现提档升级。按照项目承载区和海林新城区的定位,累计投入10.4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园区形象。建成了“四横十纵”的道路框架,实现12平方公里“全配套”,入区企业达到65户,总投资68亿元。园区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1100万元增长到2.3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列为全省财源建设示范点,2010年6月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城市形象日新月异。确定了牡丹江城市副中心和中等城市规模定位,实施“五城同创”,推进城市、园区“双升级”,加快建设北方生态文明城。五年投入资金70亿元,拆迁城市棚户区78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总量的67%;建设了海烟路、人民广场、雪原公园、互通区广场等精品市政工程;建成了全省县级首家污水处理厂和高标准垃圾处理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省级卫生标兵城、省级文明城和省级园林城。

——新农村建设推进有力。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确定了整乡推进、集群式发展战略。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累计投入6000万元,撬动各类投资7.1亿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9%、自来水入户率达91%、通村公路硬质化率达100%。新农村集群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市、全省泥草房改造先进市、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优化了教育资源、结构,完善了教育布局,提升了基础教育水平,高考升学率始终名列牡丹江地区同类学校之首。引进了牡丹江大学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突破。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报销比例和综合补偿比例居全省前列。科技、文化、体育、计生、民族宗教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群众生活加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5726元和9278元,年均增长19.8%和18.4%。持续开展“利民实事”工程,四年投入6.4亿元,办理实事83件,涉及住房、道路、社保、就业、就医等多个方面,人民群众受益受惠。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动态“应保尽保”。农村公路、村级浴池建设在牡丹江地区率先达到“全覆盖”。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2平方米和18平方米。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新变化,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有新变化,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综合研判发展形势,我市发展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总体讲机遇大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为我市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开辟多元化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深化,为我市打造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核心区创造了新的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后危机时代带来的产业要素重组和布局调整,为我市发挥资源、空间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撑。从省内环境看,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确定重点发展“十大优势产业”,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强力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深入推进“双调双转”等,都为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省内各地发展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持续进位争先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缺乏重大项目支撑,财源结构不够合理,主导产业亟待升级;城乡建设任务繁重,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用设施建设压力较大,与北方生态文明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镇化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一体化任重道远;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的还不够好、不够快,建设和谐海林还需要付出更多辛苦和努力。

二、明确“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全面开创追赶跨越领跑争先新局面(3)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领跑龙江十强,进军全国百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三个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化“五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海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建成活力宜居和谐幸福的北方生态文明城,实现海林全面振兴崛起宏伟目标。

(4)发展原则

——坚持追赶跨越,科学发展。把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统一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农村发展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与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机统一。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和政策扶持等办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增长,实现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提高政府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繁荣林海雪原特色文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和谐幸福。

(5)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234亿元,努力实现四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突破35亿元,努力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三年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7亿元,实现四年翻一番,综合实力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县”。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科学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8:48:34。

——城乡环境得到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新城区形成项目聚集区、中央商务区、高尚住宅区,城市框架拓展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农村社区化初具规模,小城镇吸纳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

——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进出口加工业、经贸产业、旅游会展业、现代物流业协同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24580万美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11年。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和95%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8%以上,新农合覆盖面实现100%,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城乡住房、用水、— 3 —

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明显改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得到新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幅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80立方米,中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接近国家先进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77050公顷和6963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4.3%。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

三、科学安排“十二五”时期工作任务,以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发展重点,全力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一)加快开发区“扩区提档”,构筑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6)完善园区规划。按照“设施配套完善、承载功能强大、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标准和“西向拓展、北跨高速”的总体要求,坚持长远眼光、战略思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整体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二期开发区面积放大到30平方公里,三期放大到50平方公里。坚持“一区多园”理念,强化园区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规划台商工业园、生物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大学城等功能分区,加快构筑“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基地。

(7)提升配套功能。按照低碳生态型和循环创新型工业园区和海林新城区的定位,加快园区功能配套建设,重点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全覆盖”。加快引进科技型、人才型、智力型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辟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带动商服、教育、医疗和现代服务业等功能设施加快发展,实现新老城区全面融合。

(8)打造产业集群。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增强产业集聚功能,使园区成为项目建设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抬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把单位土地面积贡献率、环境容量、财政贡献“三关”,大力发展循环发展型、低碳生态型、绿色环保型产业,构建以生物制药、电子科技、新型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优势产业群,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最具活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产业园区之一。

(二)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建设北方生态文明城

坚持牡丹江城市副中心定位和城市升级战略不动摇,按照“三优”文明城标准,推进“五城同创”,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活力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海林。

(9)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主动融入、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加速“同城化”进程,主动与牡丹江在城市、经济、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全面融合。强力推进“三供两治”工程,提升城镇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彻底改变分散供热局面。市区5年内基本完成热网和天然气入户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攻坚战,重点建设保障性住房,扩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供给,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10)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市乡村三级公路网升级改造,加大路网密度,实现市区与乡镇和重点旅游景区由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乡镇之间由三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的城乡公路网络体系。

(1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百镇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推进社区化”的思路,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放大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节点”作用。海林镇着力发展新型工业、繁荣现代服务业,做大城关镇经济,融入市区发展,打造“丹江第一镇”;横道镇以旅游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国北

方影视基地和全省旅游名镇;柴河镇、长汀镇借助“局镇”共建载体,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略,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建设工农互补、多元融合、地企共建型示范乡镇;山市镇依托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重点做大商贸流通,建设“商贸大镇”;新安镇抓住“兴旅强农”两个重点,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现代农业,高标准集群式建设新农村,加快建设民族风情旅游小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二道镇、三道镇依托莲花湖生态优势,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开发资源,发展“菌牧渔游”环湖经济,打造环湖生态休闲旅游名镇和食用菌产业强镇。

(12)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修订完善城市专项详规,切实增强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以创建国家园林城、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和卫生城为载体,深入推进“三优”文明城工程,力争到2015年所有乡镇都达到“三优”文明城的标准。加大市政管理机制创新和市场化管理力度,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市政工程、绿化亮化、小区环境和道路交通环境管理力度,全面改善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13)推进场(局)县合作共建。探索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实施统一政策,推进道路、电力、通讯等跨区域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探索建立以利益为联结的共建机制,积极推进共建由产业联动向小城镇建设、支柱产业培育、清洁能源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纵深领域发展。

(三)战略性开发旅游业,加快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坚持把旅游产业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一圈两镇三区”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三产服务业对市域经济的支撑作用。

(14)构建海林都市旅游圈。依托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旅游资源,开辟工业园区游、城市风光游、宗教观光游、民俗风情游、红色经典游和生态休闲游等特色线路,把市区建设成为以休闲娱乐度假为主的旅游区,带动全市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依托牡海宁“同城化”战略,密切区域协作,开拓旅游市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共享,促进区域旅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15)加大xxxx、xx农场旅游名镇建设力度。坚持“整体规划,战略开发,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将xx镇建成为具有“六大景区”、“五大功能”和欧陆风情浓郁、北方民俗特色鲜明的中国北方影视基地。加快xx农场旅游名镇建设,凸显现代农业、生态优势,深入探索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模式,实现“镇”与“景”协调发展。

(16)优化“三大景区”开发。威虎山旅游景区。依托林海雪原红色旅游、百年历史文化名镇、影视拍摄基地等优势,加快形成以xx镇为核心的名镇旅游区,以威虎山主峰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滑雪度假区为重点的冰雪旅游区的“一体两翼”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中国雪乡旅游景区。突出“冰雪休闲、森林生态、水域漂流”三大生态旅游特色,加快推进冬季赏雪、戏雪、滑雪,夏季漂流、登山、避暑和四季会议、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开发,打造全国知名的原生态休闲度假区。莲花湖旅游景区。依托山地、水体、森林资源,突出滨水休闲、森林生态特色,开发森林旅游、康体运动和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打造滨水休闲游基地。

(四)加快统筹城乡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新农村、新产业、新社区、新生活、新农民”为目标,牢牢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个关键,统筹抓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17)发展高效富民产业。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坚持将食用菌作为促农增收的第一主导产业,推进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打造中国食用菌强市。坚持走生态路、打特色牌,推进肉牛、蔬菜、“药菊烟”等高效种养殖业加快发展。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鼓励农民向劳务经济、旅游经济等二三产业转移,构建多元化增收格局。

(18)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以“一区四带”为牵动,统筹城乡建设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加快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科技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以农村“社区化”

为重点,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小城镇吸纳、强村带动、产业联结等村屯撤并模式,加快在适宜村屯建立农村社区,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区、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9)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城镇化等试点工作。系统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财税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规划管理体制、小城镇发展模式等方面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完善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工业强市”战略为牵动,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碳、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做强机械制造产业。把握我国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培育发展石油机械、木工机械、农业机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引导企业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设牡丹江区域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整车生产基地,打造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具生产基地。

(21)壮大生物制药产业。完善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重点医药产业项目,积极推进生物农业、生物制药等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发展,打造 “中国北药之乡”和全省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基地。

(22)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扶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做大做强水电开发,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资源,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23)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立足硬质材料和建筑材料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复合硬质材料、塑料异型材等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引进特种功能材料、高分子和纳米等新技术材料,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塑钢型材生产加工基地、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六)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消费拉动能力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方向,按照“扩大总量、提升比重、优化结构、提高水平、拓展领域、增加就业”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牡丹江服务业转移首选地。

(24)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物流园区为核心,深化与沿海港口合作,密切与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战略对接,建立“口岸+基地+港口”的运营模式,打造具有内陆港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一体化示范基地。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加强物流基地信息平台建设,壮大信息产业链,打造海林信息产业密集区,吸引和培养现代物流人才,逐步形成物流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25)快速提升商贸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经营业态创新,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完善商业流通服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商业网点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形成“特色化集聚、多元化消费”的集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26)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以发展影视、动漫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动漫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影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培育扶持地域文化产业,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全力打造幸福城市

统筹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和绿色发展,注重发展质量与惠及群众相结合,坚持“民生财政、民生预算”,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强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城市。

(27)扩大城乡群众就业。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通过做好扶持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

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完善创业政策制度,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困难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就业问题,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全民创业政策,实现以创业带就业。

(2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对失地农民在社会保障上给予倾斜,将符合条件的人群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围。扩大“五险”覆盖面,推进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深入推进扶贫解困工程,大力发展社会救济、优抚、捐助和福利事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优抚、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29)提高群众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功能健全、布局与结构合理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行农村卫生“三网四化五到位”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

(30)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整合,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加快建设高中城,辟建大学园,推进幼儿教育优质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品牌化、职业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产业化、成人教育普及化、城乡教育一体化,逐步建立开放式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水平保持在牡丹江地区各县市领先地位,争创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市(县)。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民健身环境,提升市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

(31)抓好人口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优生优育”基础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人口“早期”教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行为,引导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会为依托、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和人性化服务。

(32)创建“平安海林”。切实发挥市、镇、村三级调委会作用,实行分组负责、归口督查的工作机制,强化矛盾排查,构建“大调处”工作格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制度,强化隐患整改,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建立多层次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大“严打”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根据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

(33)发展低碳经济。围绕发展“碳汇经济”,制定出台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积极发展低耗高效工业、生态绿色农业、生态林地经济和生态旅游业,加快建立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增强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34)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保持耕地面积总体平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确保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以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和保障水资源供给为重点,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保障体系。推进黑土水土流失治理,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保护体系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加强农村水利改革,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35)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绿水青山,推动低碳增长、绿色发展。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状况。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海浪河、莲花湖饮用水源地保护。防止环境噪声污染,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护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活跃度

(36)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紧紧把握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发展机遇,坚持对内与对外开放并重,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在稳步扩大外需的同时,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3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资本重组和资产整合,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

(38)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适应自身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市乡财政管理体制,重新界定市与乡镇的税收级次,科学确定基数,合理划分税源,完善财税收入增量分享办法,建立共享收入增收激励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财源建设,立足资源优势,稳固发展基础财源;依托产业基础,重点推进骨干财源;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兴财源。制定更加优惠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吸引各类知名企业和分支机构设立区域性总部,合并财务报表,吸纳其关联公司在我市纳税。

(39)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改革。推进公益类和生产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

四、强化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0)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在全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科学发展本领、综合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支持市人大进一步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支持市政协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健全重大问题决策前与各界协商的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42)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治市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权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切实增强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政府专门机构和社会监督,保证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和申诉权。严格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法律尊严。

(43)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规划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着力打造一批代表海林形象、突出“林海雪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加强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推进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开展好对外文化合作。

(4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7

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深入开展“十二五”时期墙体材料革新工作, 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研究提出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以及政策措施。

“十一五”墙体材料革新取得显著成效, 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5%, 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生产和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建节能建筑累计面积48亿平方米, 比“十五”末增加3倍多。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6000万块标砖以上的企业达到5000多家, 比“十五”末增加50%以上, 改变了传统墙体材料企业以砖瓦窑为主小而散的局面。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 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亿块标准砖 (折合) 以下, 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 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建议意见 篇8

《规划》内容显示,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1.22万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其中,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71.7亿册(张);出版期刊9884种,35.4亿册;出版报纸1939种,500.2亿份;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47.5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达3758.2万美元。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表示,在产业化方向上,新闻出版总署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并推动产业振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将造就大量龙头企业,其中包括造就3-4家中央国有大型出版集团。按照这一思路,国家将加强新闻出版业的整合力度。具体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降至5000家以下;全国印刷复制行业小容量低端产能将淘汰40%-50%。同时,蒋建国表示,伴随中国产业企业的做大做强,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推进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传媒品牌。

蒋建国指出,从行业自身看,“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明确提出了关键时期的具体要求: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面临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任务,将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性进展。新闻出版产业格局进入战略调整期。随着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企业并购日渐活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必将导致人才、资本和资源等市场要素更大范围的流动和重组,必将带来新闻出版产业格局的深入调整。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随着新闻出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等新业态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必将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及技术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规划》提出的关于“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计划完成七大重点任务,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三是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六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七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与此同时,《规划》制定了八大措施来推动“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这八大措施从产业指导思想、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式、科技、人才、产业管理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相信能够确保七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范卫平司长说,在规划主要措施上,突出了政策支持与引导,为规划的科学实施与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规划》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的同时,国家版权局还发布了《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版权规划》)。《版权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编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版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5年的版权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规划。

版权管理司司长王自强表示,此次发布的《版权规划》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版权工作的5年规划,制定《版权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现近五年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打架协议书下一篇:《在一起》报告剧观后感最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