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我推荐

2024-06-13

读好书我推荐(共15篇)

读好书我推荐 篇1

——《感悟父爱母爱》读书汇报活动

太华小学贾花艳

活动目标

1、通过上网阅读、搜集诗文等阅读途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2、在诗朗诵、讲真情故事、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爱的理解,感受爱给自己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3、通过这次读书交流活动,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心意。使感恩教育不仅成为现今构建和谐社会风尚,更应该成为培育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

活动准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感悟父爱母爱》这本书,选择最令自己感动的一篇写下感受。

2、学会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搜集描写父爱、母爱的名言、美文或诗歌。

4、设计一张献给父母的贺卡。

过程设计:

一、导:有这样一本书,在它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读过这些文章的人,都难以抗拒它们的魅力,它们蕴涵着深切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

这本书的名字叫——《感悟父爱母爱》。

二、让我们用一个联想题拉开今天读书汇报活动的序幕。

根据提示,猜一猜分别是这本书中的哪篇文章。

一个代表父亲的动作 ——《拐弯处的回头》

一碗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美味——《妈妈的“万能汤”》

一个保存家族档案的重要箱子——《生日卡片》

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地震中的父与子》

三、简单的回顾,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了。人们对母亲节和父亲节也就格外关注,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1、现在的母亲节是由谁发起创立的?是哪一天?

2、美国政府规定母亲节那天要怎样?

3、现在的父亲节是由谁发起创立的?是哪一天?

4、母亲之花是什么花?中国的母亲之花是什么花?

四、贾薇丝、多德夫人懂得感恩父母,那是因为父母为他们操劳了一辈子,让他们很感动。同样,我相信,你们的父母肯定在你们的心中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能说说吗?

(学生从学习、生活能多方面谈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事。)

五、是呀,父母毫不顾惜自己,为了你们可以挨冻,可以淋雨,可以受累,可以不睡觉。他们心甘情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请欣赏课本剧表演《方妈妈》)

六、是什么创造了方亮生命的奇迹?——母爱。

其实,每个人的父亲、母亲都是一样平凡而有伟大的,上个星期我们连续读了许多描写父爱、母爱的文章,请选择一个让你感动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吗?

七、记得冰心奶奶在她的《繁星》集里写过:(学生齐诵)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您的怀里。

——冰心

自古以来,人们还写下许多对父母的赞歌,你们搜集到哪些美文和诗歌?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八、这些诗歌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父母亲的感激,对父母的爱的颂歌。一个人不管伟大还是平凡,不管富裕还是贫穷,父母亲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究竟是 什么?很多名人谈起母爱时这么说。(交流名人对父母的理解)

九、在你的心中父母的爱是什么?在你亲手设计的贺卡上写上你的理解。

(教师巡视,选几个同学交流)

十、同学们,父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母爱是我们心田干渴时的雨露。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一起去了解爱,去学会爱,让爱的主旋律永远在我们身边唱响。

(伴随着一首《感恩的心》,活动在优美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读书交流会”简案

大朗镇崇文小学刘妙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课外读书情况,把握学生课外读书动态,把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引导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上来。增加文化积累,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体验好书的魅力,实现全体学生积极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同时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汇报读书成果,展示个人的口才,懂得关爱别人。

三、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准备交流会内容,并把自己喜欢的故事形成演讲稿,能够讲给同学听。

四、教学准备:

1、课件、感人的文章、故事,推荐书目……

2、推选主持人

3、主持人会前了解同学们阅读情况,根据内容设计读书交流会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皮皮鲁、马小跳系列故事赛;二是感恩阅读汇报、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二)读有关读书的名言

(三)出示读书知识竞赛题目---抢答

(四)皮皮鲁、马小跳系列故事会

我们班许多同学喜欢读皮皮鲁、马小跳系列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哪些故事和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1、在小组里讲故事、交流读书感受。

2、派出代表上讲台讲(分别请一人讲皮皮鲁、马小跳的故事)

(五)感恩阅读汇报

(1)小组交流:向小组里的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故事,选择自己欣赏的片段读给大家听,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引导: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2)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和全班交流。

(3)欣赏感人的片段

(四)小结

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以“()教会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3、小结:《爱的教育》、“感恩阅读”系列教给我们用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心怀感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配乐:《爱的奉献》)

4、同学们手上都有很多好书,谁能为大家推荐一些?

(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好书)

读好书我推荐 篇2

近两年的中考名著考题逐步采用截取名著片段, 据此展开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考查的形式。如:2013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试题, 就以《朝花夕拾》中某一篇文章片段为基础, 要求学生回答作品篇名, 对相应语句解读因果。这种考查形式意在通过有意识地再现名著片段, 唤醒阅读记忆, 检测出学生有没有真正阅读过名著。

初中生学业紧张, 在有限的语文课内是无法花更多的时间组织集体阅读的, 加上学生的阅读基础与能力存在差异, 如何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 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读好一本书?为此, 我尝试拓展名著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关注学生阅读差异性, 以学生的个性阅读学习助推教师《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授。

一、拓展时间与空间, 关注阅读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在名 著阅读中的主体作用。

1.假期整体阅读, “梯度导读”正视差异。

寒、暑假, 可暂时让学生成为时间的富翁, 我通常会在这一时期布置学生阅读下一册语文教材中所推荐的名著, 并做适度导读。

一是结合教材上“推荐阅读”版块, 提示阅读注意点。如给《朝花夕拾》做导读时, 就要求学生“细读书前的《小引》, 并从此养成读书先读序的好习惯。读任何一部书, 都应当首先读它的序、跋及出版说明、凡例等, 以便对该书的内容、体例、成长过程、书名含义等有所了解, 再读正文。”这些提示既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又可针对该部名著提示相应的注意点, 让学生更好地读通、读懂名著。

二是结合学生阅读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性, 提示阅读方法。如:阅读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可选择朗读、背诵法;阅读理解能力欠缺的学生可选择圈点批注法; 阅读基础与能力较好的学生可选择速读法。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2.课堂序列荐读, “个性5分钟”控制差异。

在语文课堂上固定开辟“课前5分钟”读书交流平台, 让每个学生都能走上讲台交流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

我事先安排名著荐读计划表, 将名著的每一章每一回或每一篇安排到个人。每个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能力上各有侧重, 存在差异性, 所以, 我明确了名著荐读的内容, 主要包括: 前情提要———先将前一个学生所讲的上回内容做简要回顾, 让每个学生每回的推荐在大家的脑海中能前后自然衔接, 形成一个有序的阅读体;本回概要———概括本回主要内容;亮点赏析———可以从人物形象刻画、环境氛围烘托、主题思想表达等方面, 选择最喜欢的字词句段做赏析; 佳文美读———选择最喜欢的一段原文有感情朗读; 每回一问———从本回内容中设计一个问题, 考察其他学生是否对本回内容有所了解。

学生在准备荐读稿时能根据自己的语文能力有所侧重, 如:学生小雯, 语文成绩中等, 阅读理解能力也不算突出, 但在做名著《水浒传》的荐读中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调、适时的动作、夸张的神态, 一下子将我们带进了说书表演现场, 博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同为名著阅读, 她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读”推荐, 让一些即使能将这一片段理解赏析做得很好的同学也自叹不如, 毕竟《水浒传》的原文要读通顺、读出感情, 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样的荐读既激发了其他同学继续阅读的兴趣, 而且对小雯来说, 提高了阅读名著的兴趣。

3.课后博采众读, “合编一份报”缩小差异。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 在课堂上的名著荐读全都完成以后, 我会继续组织好课后阅读小组, 每组人数为4~6人, 对名著的阅读做进一步补充与归纳, 然后每一小组合作编制一份名著阅读小报, 作为阅读成果在班内展示。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 相互启发, 实现信息交换, 资源共享, 加大信息与思维的量。

二、结合名著“点”与“面”, 引领阅读热情, 适时发挥教师 在名著阅读中的主导作用。

名著推荐与阅读既然安排在教材中, 就免不了备上一节课, 上好一堂课。我通常将这一堂课安排在期末复习, 在确保每个学生都已读完名著后, 再搜集学生的荐读稿、阅读报, 根据他们的阅读情况, 设计课堂教学。旨在搭建交流平台, 缩小阅读差异, 引进多方思考, 推动终身阅读。

1.导入。

用教材名篇之“点”带动相关名著之“面”。比如, 由《智取生辰纲》切入《水浒传》, 我先放一段相关影像, 与大家一同观赏。学生在前期的阅读中, 主要通过纸质媒介, 而依赖不同感官的个性化阅读方式似乎比单纯的视觉阅读更有吸引力。

2.交流、整合。

看完视频后, 引导学生思考:①题目中的“智”字体现在哪里? ②杨志做事谨慎精明, 押运生辰纲为什么失败了? ③杨志后来的命运如何? ④本文出现了多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引导他们看名著就要知道名著写什么、怎样写, 还要学会概括人物性格与人物相关的情节等。然后让学生交流在名著中所读到的与杨志相关的其他内容, 将前期的个性阅读加以整合, 学会全面评价杨志, 进而全面评价整本名著中的每个形象, 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3.多方位思考。

引导学生将电视情节与原著进行比较, 借助原著的阅读, 点评影视形象的呈现, 学生在享受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化、立体化、具体化的同时, 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鼓励大胆质疑, 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感悟原著的魅力。

读一些好书我就不会惆怅 篇3

闲来无事,把卷在手,该是觉得十分惬意的事,不过,在劣书成堆的当今社会,这句话显然绝对了点,如果手捧的是一部劣书,谋杀了你的时间不算,还污染了你的灵魂,不是什么值得欣慰的事。何况,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闲暇时读书,更有不少视书如仇者,简直把读书当做苦事,黄卷在手,荆棘在背,有何快意可言。

据说我们中国乃文化大国,不过,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却愧不如人。你看我们从小接受教育要刻苦学习,结果捧着教科书狂读十几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孜孜备考,究竟读书量有多大,自己可能都没认真想过。有一位大学生对老师说:“不知怎的,我看课外书,怎么有一种负罪感?”这是长期被套牢在考试制度中,失去了自觉求知的意识之故也。

至于大学毕业之后,各位在毕业典礼上扔过方帽的家伙就更不读书了。等到好事者在全世界做一些统计,我们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少得可怜,虽不至于奉陪末座,排出来可也寒碜,与自封的文化大国实在不相称。

本人执教有年,有时会被学生问到,该读些什么课外书哩。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概一脸诚恳地回答:我是林语堂主义者。林语堂说得好:读书,全凭兴趣,自己想读啥书读啥书,读自己想看的书,才是读书的真谛,才能领略读书的乐趣,不把这事变成苦差。要知道,读书,最累的是为应考而硬着头皮读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书不可爱而日日与之相亲,恐怕大家都体会过这其中的苦。

不过,说起来有趣,那些味同嚼蜡的教科书有一种被开发出来的特别功能,我曾亲见一位警察朋友,在值班室的床边总放一本中学数学的教科书,睡前读上一段,便眼皮沉重,不久恬然入梦,这种书成了进入黑甜乡的护照。

法律人日常处理人的事务,应当多读点书。我时常感觉我们的司法官虽然有文凭在手,但样貌气质言谈举止粗俗不堪的却多,大概与很少读书有关。

有人断喝:法律人已经揖别黉舍,工作那么忙,把案子办好就得,读哪门子书?!这事儿往俗套一点说,理由有四:一是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但长知识,而且可以使内心充实,改变气质谈吐;二是学会明察,读书可以广见闻,对于世道人心有更多体悟,增强辨别力;三是培养法律人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四是特别重要的,实现法律人的专业化,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成为专家的途径就是读书,说的可不是一句虚言。

当然,聊起读书的话题,大家都能说出不少好处,但很少听到有人谈读书的坏处。其实,读书太多,不总是一件好事,弄不好反而成了一件坏事。好与坏,要看能不能化,读而化之,多多益善;读而不化,就“六经误我,我误爹娘”了。读书不化的人被称为“书虫儿”或者“书橱”,或者干脆被人称为书呆子。有人戏言:曾有一人,老被人嘲笑为书呆子,于是他就想改,结果改来改去,把那点书卷气改没了,就剩下呆了。所以,读书就要读而化之,才能不成为一个读腐了书的人。不仅如此,读书非常要命的一点,就是读书太多的人不性感。另外,读书太多戴眼镜过马路容易出危险。

读书的话题,经常有人谈及。我听见过一篇最豪迈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从来不买书,我要想看书的话,就写上一本。”不久前,我在一本小说上读到这样一句话,也很喜欢:“桌上点一盏小灯,我就不会害怕,多搭一条毛巾我就不会孤单。读一些好书我就不会惆怅,即使一个人,我也不再悲伤。”这真是我们凡人读书的美妙境界。

读好书我推荐 篇4

——读《水浒传》有感

灵溪一中林荣 黄正泛

《水浒传》是一本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四大名著的好书,正如黄老师所言,很有细读的必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其作者究竟是谁?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居然有三种说法,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元末清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带领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梁山,替天行道的故事。这本书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前七十回,讲述了落魄子弟高俅因为踢得好蹴鞠而被昏君封为殿帅府太尉。在他不遗余力地陷害和打击下,众多好汉如林冲,关胜等为求活路,纷纷落草梁山泊。在以高俅为核心的的朋友圈中,聚集了一些贪官污吏,结党营私,狼狈为奸。这部分内容抨击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昏聩与残暴,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行为。后三十回,主要写的是招安与招安后的事情,这部分让我看得有些郁闷,不再赘述。

在看这本书时,我被其生动的情节所吸引,脑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想象着武松在“三碗不过岗”酒肆喝酒时的豪迈,想象着酒后上景阳岗打虎的霸气,荡气回肠,心向往之。书中还有很多玄幻的东西,像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被李逵斧劈了数斧头,居然不死。还有入什么入云龙斗法破高廉等等,都让我目眩神迷。当然,最让我佩服的不是宋江的忠义,而是梁山泊的众好汉的兄弟情深。他们出身不同,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这不由地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一点利益,尔虞我诈,翻脸成仇。君不见,网络上到处充斥着这些新闻:某某公司职员私自使用权力,挪用公款;某某官员不顾党纪国法,接受贿赂被双开……不胜枚举啊。

当然,有些人黯淡了人性的光辉,总有些人再次点亮人性的光辉。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毅然张开手臂接下从10楼坠落的婴儿,自己却失去了一条臂膀,在记者访问时,却只是安然地回答着:“这只是下意识地动作,若是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她失去了一条臂膀,换回了一条生命,她也是幸福的,但为何上面的路人连一通电话也不愿意打,更何谈最美二字。不错,吴菊萍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妈妈,她的人性是美好的,绚丽的。若是水浒传之中的人物也一定会这么做的。

合上《水浒传》,书中的章节似壮美的图画在眼前徐徐浮现,忘不了那些人物所表达出对世间弱小的同情怜悯。水浒传,又何尝不是一个诠释真善美、假丑恶的传奇。

好书我推荐 篇5

一代枭雄曹操曾说过:“圣人之用兵,戟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这足以见得军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孙子兵法》不但可以让人们在战场中运筹帷幄,其处事思想,也值得一个人反复思索、吸取的,是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好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作者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之作中,系统的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并提出一套十分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与战略战术原则。首先,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的整体的认识。他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其次,孙子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较深刻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孙子提出了几个重要观点,他一直坚持要将战争对于经济的破坏降至最低。同时,孙子还以朴素的辨证法的观点,论述了胜负与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了主动权,才可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而客观条件也是可改变的,化不利为有利,反客为主。因此,孙子的思想中处处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辉。

孙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他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名武,字长卿。他的祖籍因避乱逃至齐国,任工正之职,他从小就受军事知识的熏陶,为他创作《孙子兵法》打下基础。公元前518年,孙武来到刚崛起的南方吴国,他在隐居期间结识了伍子胥并由伍子胥举荐给吴王。他进献了他在隐居时创作的十三篇《孙子兵法》,并按军法操练宫女、斩杀吴王二姬,令吴王刮目相看,受到重用。随后他又与伍子胥等人联合谋划发动“柏举之战”,一举击败楚国,攻入楚都郢都并助吴王登上霸主之位。但此时他却突然辞官隐居,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不再理会世事,只有他的兵法留了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孙子兵法》的语言虽为文言文却十分浅显易懂,以说理之主,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不仅可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古文能力。我推荐山西古籍出版社梁海明主编的《孙子兵法》,这本书不但有十三篇原文,还配有经典战例,值得一个人反复品读。一本好书,就如一杯苦茗愈品愈香,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孙子兵法》愿我们能用它在生活中所向披靡。

闵行三中

初三(6)班

肖伉家

我推荐的一本好书——《西游记》 篇6

同学们,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朝作家吴承恩写的一部神话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个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认识心底善良的唐僧,忠心耿耿的沙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天不怕地不怕、本领高超的孙悟空。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师徒四人虽然历尽艰难险阻,却始终不离不弃,一路保护师父,斩妖除魔,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说的是白骨精想吃唐僧的肉,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想要接近唐僧,被孙悟空识破了,她又变成了老婆婆和老爷爷,可还是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师傅却误会他连伤三条人命,不但念紧箍咒惩罚他,还要把他赶走。白骨精一看有机可乘,抓走了唐僧,唐僧这才明白错怪了孙悟空。孙悟空却不计前嫌赶过来打死了白骨精,救了师傅,他们又踏上了取经之路。我想,无论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要学习他们师徒四人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团队精神,要像孙悟空那样,敢于同困难斗争到底,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好书推荐 篇7

今天, 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儿童文学》。这本书上的故事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 我非常喜欢看《儿童文学》, 因为这本书告诉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 讲的是以前有一个国王想处死一位使节, 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 国王召集了很多村民到一个广场上, 国王拿出一个布袋, 里面装有黑白两个石子儿, 国王让使节从布袋儿里随意摸出一个石子儿, 如果使节摸出白石子儿, 就可以无罪释放, 如果摸出黑石子儿, 就得被当场处死。那位使节知道袋子里装的肯定都是黑石子儿, 无论摸出那个, 都是黑的, 都得被处死。所以使节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摸出石子儿时, 故意失手把石子儿掉在土地上, 使人分不清拿出的是黑石子儿还是白石子儿, 于是, 使节告诉大家, 只要把布袋里的石子儿拿出来看一下是什么颜色, 就知道掉到土里的石子儿肯定是另外一种颜色, 结果一看布袋里只剩黑石子儿了, 所以, 他刚才掉得是白石子儿。使节被无罪释放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比上天安排更重要。

《儿童文学》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好故事, 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希望大家有时间要读一读。

好书大家读 篇8

荣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台湾“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好书”奖、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08年优秀图书奖。连续十年有作品入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选本》,他创作近三十年,至今已出版五十余部作品,笔耕不辍,以纯正的文学标准在儿童文学创作园地里默默耕耘……

“天天典藏·常新港”丛书共八部,收入常新港精品短篇小说一百篇,按主题分类。

《咬人的夏天》为其中的荒原篇,收入短篇小说十四篇,故事背景都是东北特殊的大概然,且得到特别的渲染强调——冬天的大雪、沼泽的无情、荒野的无边……

《遇到我的未来》为其中的奇迹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三篇,从学生的角度,表现成人世界中的“奇人奇事”。

《男孩儿的街》为其中的男孩儿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二篇,主角全部是男孩儿,表现了十几岁男孩儿的冲动、无助、义气等。作者对青春期少年的表现很有力度。

《麦山的黄昏》为其中的困惑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二篇,集中反映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青瓜瓶》为其中的百味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一篇,本书所选的作品表现了成人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反映了孩子眼中的人生百味和生命感悟。

《温柔天才》为其中的生命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二篇,作品多表现生命的无常、生命的顽强等。

《淑女木乃伊》为其中的女孩儿篇,收入短篇小说十二篇,主角全部是女孩儿。有表现父女情的、同学情的,也有表现家庭矛盾的。

《逆行的鱼》为其中的动物篇,收入短篇小说十四篇,讲述的是动物的故事,以及人因动物而改变了生活的故事,很感人。

常新港的作品文字功底深厚,蕴藏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人物多以少男少女为主,故事情节中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深度观照,带有一种独特的青春期的痛感,兼具洞察人性的力度,是原创儿童文学中的精品。

在丛书的封面设计上,设计者运用“一条街与一个人”的构图方式,用街景整合短篇小说集中的重点场景,同时突出表现点题人物,希望以单独的人物形象,与复杂的街景相对照,凸显短篇小说集的集合感和常新港作品中人物的孤独感。

精华分享

咬人的夏天(节选)

到了那种年龄的我,简直糟糕透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走进家门,我的兴趣全被破坏了。

“雷方!你脸上怎么了?又多了一道?”妈妈揉着面,盯着我的脸问了一句。

我真讨厌妈妈的大嗓门儿,吵吵什么呀?怕人听不见怎么的?难道从早晨走出屋什么样,回到家就必须什么样吗?就不能变变?我的朋友小顺子,瞧那样子!穿个球鞋,溅上一点儿泥,就跟遇到了蛇一样叫唤,还用唾沫吐在手上去擦泥点,毛病真多!

“你这是怎么啦?”妈妈两手沾满了面粉,紧紧跟在我后面。

“摔了一跤!',我说。

“是自己摔的?还是被别人摔倒的?”妈妈根本不相信我的话。她和爸爸全拿我的话当“鬼话”。

“告诉你了,自己拌的!”我心里真烦,“正好地上有一段铁丝,把脸结结实实来了那么一下。眼睛没瞎,算便宜我了!”

“天呀!”妈妈的手一面搓着,一面用那种大惊小怪的“天呀”来扩大事态。

“妈!你以后不要这么大嗓门儿跟我说话,也不要‘天呀天呀’让我心烦……”我正准备痛痛快快说下去,因为我总想这么郑重其事地说一次,突然,我身子一下僵住了,两只手心发潮,眼睛直呆呆地望着里屋的门。里屋门就在我要说话的时候开了,爸爸走了出来。爸爸那眼光,你们瞧见过我爸爸盯着我时的那种眼光吗?就好像我是一条陌生的狗,突然跑到家里来了,就是那种眼光。

他背着双手,扫帚在他屁股后头藏着。爸爸不喜欢我,所以家里常常换新扫帚。它不是扫地用坏的,是爸爸用它打我打坏的。我刚才的话爸爸已经听见了,不然,他不可能拿起了扫帚。

现在,当爸爸用扫帚抽我的屁股时,我还必须老老实实趴在炕沿上。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哭。我觉得我已到了不该哭的年龄了。可爸爸有个习惯,听不见哭声,就决不罢休,一下会比一下狠。我摸出这个门道。于是,在他第一下抽在我的屁股上时,我就先惊天动地地大叫一声,然后炙起来,而且哭得很伤心,哭得妈妈在一旁劝:“算啦!算啦!住手吧!孩子改了!,”这样,爸爸就像胜利了一般,把打散的扫帚往地下一丢,扯住我的耳朵大声说:“去!把地扫扫!”我就低着头,把散在地上的扫帚苗拢在一起,往屋外走。我根本不敢抬头,因为我脸上没有泪痕。更主要的是,我不敢看见爸爸脸上那胜利者满足的表情。一看见那表情,我准会忍不住乐起来。我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我也闹不明白,老师和同学,爸爸妈妈都不太喜欢我。我也不明白自已身上哪点儿不让人喜欢。

我愿意自己玩儿。同学们都不清楚我一天到晚都有些啥怪念头。唯一喜欢我的,好像是语文老师。他总愿意看我的作文,碰到我,常常拍一下我的肩膀:“雷方!你的作文我看过了,写得不错……”

我挺高兴。可作文的分数总是在全班第三四名,很少得第一。我的作文语言不通顺,这是老师告诉我的。我总是在要交作文的最后一天,才去写。写作文一点儿不愁,生活中的事太多了,随便抓一个,就是一篇。当然,写完了等不及抄写,就该交作文了。老师念我的作文时,眉飞色舞。他常常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一下眼睛,然后接着念,笑起来时,又去摘眼镜。时间久了,同学们总爱说:“老师,先念雷方的作文!”

老师还常跟人说:“雷方很有天赋,将来能当作家呢!”这是小顺子听见后告诉我的。

我觉得,我不仅在这方面有才能,在音乐方面也能凑合着闹闹。吹口琴,吹笛子,如果有钢琴,那就肯定更有戏了。

买钢琴是不可能的。这农场学校里有一架破脚踏琴,放在满是蜘蛛网的仓库里。有一次,我自己从窗户跳进去,用脚踩踩踏板,用手按按琴键,脚踏琴发出的声音真难听,四处漏风一样光会吐气,不会吸气。

爸爸一天到晚对我不管不问。从我稍微懂事起,他很少细心地问我想要些什么。如果想起我来,他也只会拎着扫帚跟我说话。我的爸爸怎么这样昵?

不过,爸爸也有本事。他会突然抱回家几只老母鸡。那母鸡已经老得不愿下蛋了。爸爸买时,只花了很少的钱。但是,那几只老母鸡让爸爸喂了几天就下蛋了,而且一天下一个。

春暖花开的时候,爸爸又突然买回一只羊。我看那羊肚子挺大的,问:“爸!这羊够肥的!”

爸爸看都不看我一眼:“这不是肥!是怀羔了,傻子!”一边不厌其烦地用手给羊捋毛。我的头发乱糟糟的,怎么爸爸不给我梳梳?

夏天时,这只母羊竟下了四只小羊羔。爸爸天天围着羊转圈。

读好书我推荐 篇9

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五年级六班向荆予

指导教师:何静敏

书是人类获取智慧的源泉,一本本好书是人生必的“调味剂”,读书就像交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朋友。自古以来,名人爱读书的例子数不胜数。孔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面对高位截肢,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发奋努力,创作文学„„可见,书的魅力是多么之大呀!我也不例外,我也是一个沉迷于书籍的“小书虫”。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而我在妈妈讲的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中入睡,在梦中,我变成一条小鱼,去海底寻找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梦到自己与美丽的白雪公主和可爱的小矮人在鲜花盛开的森林里做游戏;梦到自己把可怜的买火柴小女孩接到家中满足她的小小愿望,与她分享快乐与幸福„„。

儿时,书就成了我忠实的伴侣,我至今也无法忘记年幼的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伊索寓言》。当时,我把这本书视如珍宝,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它,每天一有闲功夫,我就翻来覆去地看,完全沉浸在一个童话王国里,甚至晚上都要读一篇故事,才能安然入睡。书里讲述了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敌事,揭示出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正是这本书陪伴我成长,教会我做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故事书已不是我的最爱,令我如痴如醉的是那些颇负盛名的文学名著,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爱的教育》„„每天一放学,我做完作业,就一头扎进书里,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与大名鼎鼎的作家谈心,与满腹经论的诗人对话„„,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我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拼搏,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的一页;《母亲》使我们想到母亲为了我们日夜操劳,便下定决心认真学习知识;念到《唐诗三百首》里繁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之类的思乡诗句时,便可能体会诗人思念故乡之情。

现在,每当我身感乏晕时,心感焦虑之时,我喜欢独坐一室,手捧一本好书,读上几页,休息片刻,疲劳之身便会得以轻松,浮躁之心便会得以安宁,所谓“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读书可以给知识充电,读书可以放飞理想的风筝,读书有说不清的好处。

记得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书,人类将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止步,如果没有书,人类将永远在愚昧无知的落后世界中停留;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从谈生活,无从谈价值,更无从谈发展不是吗?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品悟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语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顷刻唤醒了我的心灵,有好书相伴的日子,我充实、快乐、振奋!被荡涤过的心灵在书香的浸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书犹如一般清泉滋润着我,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不仅是我,全球亿万个声音都会呼唤;书是生命中的珍宝!书是推动着祖国不断前进;书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们,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书我推荐 篇10

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我推荐的一本好书《点点虫虫飞》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汤素兰老师的新书《点点虫虫飞》。这本书是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儿童文学一等奖作品。

它是一本童话合集,这对于我这个热爱童话故事的人来说,真是一次十分愉快的阅读之旅。

这本书的每一篇小童话,我都觉得如此新鲜和有趣,常常让我一边阅读一边惊叹,汤素兰老师的脑袋真神奇啊!怎么这日常里的东西在她的奇思妙想之下都充满了无限的新奇和乐趣?我很好奇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你看书里面的《一朵开心的大笑》,大笑我们都见得多了吧,你能根据大笑编出一个童话故事来吗?汤老师就有那么神奇的本领,她根据大笑编出了一个温暖的童话故事。《我逃出了千人一面国》,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但汤老师把这个梦说得多么新鲜有趣啊!《小鸡漂亮》就更神奇了,她把现实中不会飞的小鸡写成了一只刻苦练习飞翔的小鸡,小鸡通过刻苦训练,最终练就了一身飞的好本领,从而凭借这身本领救出了遇到危险的同伴。《地球都乱了》搞笑极了——老鼠先生要放臭屁,他为了不污染环境,把屁放到一个空罐头盒埋进了山洞里,汤老师搞笑地说,假如某天有人挖到这个山洞,罐头盒爆炸,哈哈,这个臭屁的威力可就赶得上原子弹的威力咯!听到这里,同学们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吧?因为呀,我和妈妈读到这里,都被这个搞笑的童话故事惹得哈哈大笑起来了呢!

读一本好书 篇11

《哈利·波特》讲述的是与魔法有关的故事。生活在普通人家庭却有着巫师血统的哈利·波特,从小就备受姨父、姨妈,以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表哥达力所歧视。直到有一天,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长派人来把他接走,哈利·波特的人生和命运得以完全改写。

读着《哈利·波特》,我沉迷在一场又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爱不释手,恨不能变出三头六臂,集各种魔法于一身,助正义的力量一臂之力。因为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时候,朋友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唯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排忧解难。比如哈利·波特在火车上结识的两个好朋友——赫敏和罗恩,他们就成了哈利·波特人生旅途中最真挚的患难朋友。

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他正直、善良,内心充满爱的力量。当他得知如果他不死,大坏蛋伏地魔就不可能死这个事实后,他毫不猶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勇于牺牲的果敢,岂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的确,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战争仍然是残酷而激烈的,唯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者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除了哈利·波特,格兰芬多学院那一群勇敢的人也令我无比欣赏。当斯莱特学院的人潘西供出哈利·波特时,格兰芬多人纷纷起立,对着斯莱特人怒目而视。这壮观的场面也感染了拉文克劳人与赫奇帕奇人。爱与正义永远不死,终将成为世界的主宰。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鲜花丛中漫步,人性的芬芳一缕一缕地沁人肺腑,滋养着我的生命。

让农村孩子也能多读书, 读好书 篇12

一、想方设法找书源

要想让孩子们多读书, 必须要有充足的书源。在农村, 没有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 家里有书架的几乎没有, 舍得给孩子买大量图书的家长也是为数不多。面对这种情况, 笔者通常采用建立班级图书室的办法来保证学生的书源。

1. 广开书源

每个学生平时或多或少地买过一些图书, 看过之后就搁置一边, 对自己来说, 已经没有价值了, 可是, 对其他同学却有着和新书一样的价值。我发动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图书收集起来, 捐到班里,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馆。对此, 我并没有感到满足, 我还鼓励学生把自己亲戚、朋友家的图书借到我们班级图书馆里来, 一学期之后, 等同学们都看过了, 我们再原物奉还。这样, 我们班的图书馆里已经有三百多册图书了, 我们的图书馆已经小具规模了。

2. 自己动手, 更新图书

只有这些书, 还不够, 要保持学生对图书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里要时时更新图书。我们教室后面有两个漂亮的大箱子, 上面写着图书集资箱。我鼓励同学们把用过的废旧本子, 以及喝过的饮料瓶子放到图书集资箱里。我还鼓励学生, 每天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拿出一毛钱, 也放到图示集资箱里。别说, 还真有成效, 一学期下来, 我们就靠这些购置了50多本图书。图书馆经常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学生就能常读常新了。

二、积极主动培养阅读兴趣

有了图书, 只是有了阅读的必备条件,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呢?目前, 许多小学生流连于电视卡通片, 或街头玩耍, 而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受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人的启发, 从他们的著作中, 了解到了他们是如何用文学作品熏陶、感染学生的。刚刚建立班级图书馆时, 我问学生:“谁喜欢读书, 并能自觉读一些课外书的请举手。”学生很诚实, 举手的只有五六个, 看到这种情况, 我只是笑了笑。和学生谈起了我读书的乐趣,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儿, 于是, 我在班上开设了“天天听”。“天天听”每次只有十分钟, 即每天上午预备铃响过到课前三分钟这十分钟。这十分钟里, 长一点的文章我能读一篇, 短一点的文章我能读两篇或三篇。这些文章, 都是我精挑细选的, 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名篇美文。有时, 我会挑一些名著的精彩段落读给学生听,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戛然而止, 这时, 我会给同学介绍这个精彩段落出自哪一本书的哪一部分, 然后给同学们简要地介绍这本书, 吸引学生去阅读原著。在我的努力下, 学生渐渐喜欢上了阅读。“天天听”的文章一开始都是我自己挑的。慢慢的, 有同学把自己在阅读中找到的精彩段落推荐给我读给大家听, 推荐给我的文章越来越多。看得出, 学生已经爱上了阅读, 并在慢慢形成阅读的习惯。

三、提供展示平台, 巩固读书兴趣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 让他们不但爱读, 还要会读, 在读中要有收获, 这样才能保持他们阅读的兴趣, 提高阅读的质量。为此, 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1. 举办各种专题故事会

教师可以开辟不同的专题, 让学生在专题范围内进行讲述。如成语故事会、童话故事会、寓言故事会等。比赛前, 教师先确定比赛的专题, 然后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这学期, 我们班举办了童话故事会, 我给同学们提供了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故事》等世界著名童话故事。比赛前, 学生读书的热情很高, 比赛时, 学生讲得绘声绘色。这种以讲促读的形式, 不仅使学生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2. 开展各种阅读交流活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使孩子们在激烈而友好的气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进一步增强阅读的信心与兴趣。例如, 这学期, 我们班举办了经典诵读比赛、名著经典人物研讨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从不同方面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 使他们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看得出, 学生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一种生活的习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怎能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呢?

【读一本好书】读《人生》有感 篇13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作者路遥引自作家柳青。

《人生》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高加林回到了农村当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的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托关系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家当了农民。在失意无奈、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他的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后来因为高加林的叔叔从省城调回县城使他得以返回城里,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也让他遇到了原来的同学亚萍,与巧珍相比,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热大胆、充满了征服欲,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很多感兴趣的话题。在都市生活中,高加林与巧珍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选择了城市的工作还有亚萍。后因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的城内工作这件事被揭发,他不得不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但巧珍这时已成为了别人的新娘。他的所有的抱负和理想如同过眼云烟,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方土地,整日郁郁寡欢,最后已嫁为人妇的巧珍乞求他的公公村支书高明楼给高加林安排工作,“多好的娃娃啊”,听了德顺老爷的话,高加林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乡土上大声痛哭,最终他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

这本书我总共读过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遍是在读高中的时候,看完觉得高加林舍弃巧珍选择城里的生活选择亚萍实在可恨,患难夫妻怎可舍弃,最终人去楼空实属咎由自取;第二遍我上了大学,开始重新审视这本书中的主人

翁,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价值观的驱使让他们在选择面前一心想冲破牢笼迎接光明,我开始理解高加林的选择;第三遍就在最近,我细细品味,高加林自信坚毅、辛勤朴实,敢于向命运挑战,他的选择其实是那个特定时代对农村落后惰性的一种冲击力量,是能够推动那个时代变革的一个因子。正是都市文明和乡村的落后愚昧对立中产生的矛盾造就了高加林这样的边缘人物,我甚至开始同情高加林,他既有对平凡的隐忍,又有对繁华的追求,他的悲剧不仅来自于物质层面,更主要来自个性压抑、理想受阻和精神苦闷。他的选择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但那是他对现代文明变革、对精神食粮的一种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读好书我推荐 篇14

八年级(1)班 沈玉梅 指导老师:姚存岭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国学经典,品中华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已传承了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国学经典,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在浩瀚的国学宝库中,《弟子规》无疑是一朵奇葩。《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它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之根白;贪嗔痴慢,人心堕落之原因,皆在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弟子规》这本书,正是从根本出发,明伦教孝,务其根本。《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类似《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更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席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的豪言壮语!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美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读好书我推荐 篇15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一书针对当下,切中要害不讳虚指,在批判中构建,是公民教育启蒙之作。作者为文风格敞亮、清晰、恰当、句句平实而又发人深省,极具说服力。当前微信群里普遍是不会讲理,公共言论多显混乱戾气,公共对话往往蜕变为相互谩骂,讲理的少,不讲理的多,结果讲理的也被不讲理的裹挟而去。大人要说服小孩也得讲道理,讲道理就得有逻辑,否则就“说不通”。大人越讲道理,小孩就越有机会学讲道理。小孩懂道理,并不是需要特别的逻辑知识,只要思维正常,肯动脑筋,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一般只要点拨一下就能明白。

逻辑、语言和思想这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逻辑严密地说理,语言也会谦和有礼,不用侮辱性字眼,不带吵架的腔调,尽量少用带有预设情绪的词汇。这样的说理在思想上也会倾向于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价值,主张包容,尊重他人权利,反对压制不同意见。相反,缺乏逻辑的话语势必会以逻辑之外的手段去支持它的“说理”,如暴戾、武断、威胁专横的用词,攻击对方人格,谩骂和侮辱,甚至压制对方发言。这种语言在思想上也势必会有排斥性,产生仇恨情结和暴力倾向。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独立判断而拥有看法和观点,不因受到胁迫、欺骗或感到恐惧而不得不有某种想法或做出有这种想法的样子。

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目前公共语言变质已经达到并超过了临界点。有人在用这样的公共网络语言写作、讲话,许多是用粗暴、扭曲,隐晦,甚至逢迎的方式进行的。因为网络营造出来的虚拟空间和虚拟身份,有些人在网下可以是温顺服从的假面臣民,在网上则可以是尖刻暴力的蒙面叛逆者。他们藏匿在虚拟身份中,放肆宣泄个人焦虑,却无须为此承担角色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然而同时也为暴力话语的发育提供了摇篮。

说理是一种教养。首先,从心底要保持一种不去侵犯别人的心思;其次要学会表达那种心思的最为人接受、最为人喜悦的方法。看了这本《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我发现自己在公共说理方面所受的教育几乎为零,一定要补上“公共说理”这一课,要学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非理性言语也能从容面对并用说理表达去解决问题,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公共习惯的同时,积极影响周围的人。公共说理的能力,对于一个公民以及公民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公共说理是思想、表达再到行为的统一。从书中可以看出,公共说理对于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来说更是必需的,公共说理是公民在公共空间中的交流语言,如果没有公共说理的能力,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宛如哑巴,而人人作哑的情况下,公共空间必将坍塌。

公共说理的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公民学会讲理,而且还教会人们如何识别那些不讲理的说法,也就是“歪理”。一个普遍说理的社会比一个普遍不说理的社会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因为那里的人民普遍比较懂道理,也尊重道理。在一个普遍说理的社会里,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看法。

民主生活的根本原则是没有人可以置身于说理之外,就像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一样。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关于社会、改造、文化、学术、艺术等的说理是不需要得出一个最终结论的。这些说理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进行的。他们更多的是体现为自由、平等、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民主精神,而不是民主决策和法制裁决的制度性程序。当然,公正的法律和决策程序本身就体现了民主精神。

上一篇:卖衣服作文400字下一篇:静女教案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