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漫画》有感

2024-07-09

读《教育漫画》有感(共15篇)

读《教育漫画》有感 篇1

张文杰

英国早期著名思想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他的教育思想,还是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整体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德育部分。

在教育孩子方面:从摇篮中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这样一种习惯:去争取自己该得到的东西,不是争取自己想得到而不该得到的东西。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违原则屈从,他们就会学会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他们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以及为达到非分之想而哭闹,正象他们不会哭着要月亮一样。

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在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如果再强力迫胁,则必然招致失败。方法正确,小时孩子是你的“仆人”,大了成为你的朋友;方法不当,大了以后会成为你的“敌人”,会厌恶你,可能心里会暗暗划算:“爸爸,你什么时候才死呢?”

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

心情沮丧的儿童则不然,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易振作起来,作出什么事业。

要避免上述两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种重要的技巧。谁要找出这样一种方法:一方面使儿童的心情安逸、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们抑制非分的欲望,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在教育学生方面:“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冲动,失去理智,被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后来在我想发火时,我经常提醒自己: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通过这样的方法,我的教育学生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进。

读《教育漫画》有感 篇2

《18画:漫画新贵们的圈子密码》

一日闲逛书市,发现了一本设计精美的书——《18画——漫画新贵们的圈子密码》,出于对“圈子密码”的好奇,我买下了人生第一本关于漫画的书籍。春雨潇潇的晚上,漫不经心地翻阅,渐渐被内容吸引,最后一口气读到深夜。18位中国年轻漫画家的故事。就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励志故事,让我欣赏着,叹息着,鼓舞着。

阿狸、十九番、朱斌……不少人不是美术科班出身,有过不同的工作经历,一旦他们确定了把绘画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时,就像一位位虔诚的修行者,无比坚定地朝着圣地一步步艰难前行,直到抵达光辉的顶点。阿狸毕业于清华大学,做过网页设计师,曾在家待业,找到了绘画的梦想并获得成功时,他说:“你胸怀怎样的抱负,便要承受怎样的考验,收获与付出总是平衡的。”

没有丢失梦想的人是幸运的,当用心用笔把梦想描绘出来时,它会成真。掩卷自问:我是否早已把梦想抵押给了现实和光阴?

画漫画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程,没有巨大的热忱和惊人的体力毅力是难以成就的。夏达说:“为作画挨过饿,吃过苦,生病靠死扛,不出门是因为躺着抗饿,瘦是因为消化系统彻底紊乱,头发长是因为没钱理发,每天拷打着自己的精神和体魄,我祭上了自己的命。”

他们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热爱的天地,沉浸在与梦想沟通的时光,把分分秒秒涂抹成点点滴滴梦想的样子。一群绘画的精灵,心底有一片无涯的绚丽风光,心无旁骛地用画笔描绘斑斓的内心世界,宣泄满腔的澎湃激情,流淌汪洋恣意的灵气,用艺术方式与理想对话,与无限丰富的世界交流,实现生命的庄严、和谐与辽阔。他们找到了本我的真挚,让我们知道有梦是如此美妙,世界是如此绚烂,“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然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

读《教育漫话》有感 篇3

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并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于是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

第二个话题是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忽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错事,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

读漫画有感 篇4

这是周月泉先生画的一幅漫画,看了它,你可能不禁会觉得古怪,荒唐甚至可笑:人会让啄木鸟治病吗?为什么人说树长虫,鸟却道人脑长虫?天下真有如此荒唐,可笑之事吗?

可是细细一想,啄木鸟说的也未必有错。在这个伐木者的心中“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他只道树长虫,便可以此为由,肆意砍伐的树,毫不为后果而着想,担忧。其实,真正的病人不是树木,而是他自己,“随意毁坏环境”的绝症已在他的心中,脑中越长越深,现在竟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他甚至比那段有虫的木头更为糟糕!而一个生患不治之症的人却道旁人身上有虫,还硬要给它“治病”,岂能不叫啄木鸟笑话,愤怒?!

自古以来,人类都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高级动物,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说,面对黑暗,我们可以点灯;没有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坐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黑暗地离去,可是,面对木材紧缺,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人类的生活生存及整个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比方说,树木可以调节气候,使空气不受污染;树木能保持水土资源不流失,从而起到减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树木可以为动物提供生活的保障,使鸟类有家,素食动物有食;树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起始:钻木取火,造纸术等,那一样都离不开树木;因此,树木是人类赖以生存而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

也许有人会想:我可没砍树,所以我爱护了自然资源,可是,大家问过自己:你用过多少双一次性木筷吗?你浪费过多少张纸吗?这些可都是树木的“化身”啊!一张纸,一根木筷看似微不足道,可十双过后的百双,以至千双万双呢?这可就远远超过一棵树啦!

朋友们,砍伐树木实则也在砍伐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的未来,“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多么巧妙的话语啊!那伐木人的无所谓,那啄木鸟段满脸愤怒,也真该让人好好反省反省了。人类自称高级,聪明,可为何连这一肤浅的道理也不懂呢?一次性筷子仍随处可见,没用过的打印纸随处可见,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读漫画假文盲有感 篇5

这是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母亲对自己的“熊孩子”做的坏事视而不见,这是多么可悲啊!

这“视若不见”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母亲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这样的情况在社会上并不罕见,我也深受其害。就在几天前,邻居家的熊孩子来我家玩。她的母亲拉着妈妈聊些闲事。于是这陪熊孩子玩的重担便落在了我头上。开始这小子乖巧可爱,中规中矩,我就拿起本书来看了。过了一会儿,“当啷”一声巨响充斥了整个房间。定睛一看,好家伙!这小子一手拿着一个ipad一手拿着一只手机,直直摔在地上,屏幕一下子碎了。她妈妈二话不说拉着熊孩子冲出家门。我本想上前抓住的她理论,却被母亲用眼神威胁着委屈地退回房间。

试想一下,如果社会上全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多么乌烟瘴气。毁坏他人。公共财物,不能“用他还小,不懂事儿”搪塞过去,也不能由“受害者斤斤计较”而否认事实,就算受害者宽容大量,但由利己来讲,有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成年步入社会,将是怎样的后果?

我想,那些家长看到这幅漫画一定会脸红的。

可怕的虫读漫画有感作文 篇6

今天,在语文课上,我们欣赏了一篇漫画。漫画中:一个叼着烟的人挥动着一把斧头,拚命地砍着一棵大树。眼睛里满是兴奋与喜悦。他似乎在想:多好的一棵树呀,肯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我太幸运了。

偌大一片森林里,树木已经所剩无己了,一棵棵大树变成一个个木桩。这时,一只啄木鸟飞过来,停在伐木人的肩上,眼神里充满了愤怒与杀气。它不停地啄着伐木人的头,一边啄着还一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还特别大。”它似乎想要把伐木人的头啄碎。但伐木人却全然不知,还在拼命地砍树。他后面已经没有树了。

看到这里,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还少吗?

就在我们家房子后面,有一座大山,山上有几百万棵树,本来大家都很爱惜它们。但是近几年来,许多木材公司的老板看中了这片山上的树木,不惜花重金强买下了这里。不出一个月,每天都有几十个伐木工人来到这里。每天都要砍一些长势很好的树便走了。经过一两年的砍伐过程。山上几百万棵的.树木只剩下几十万棵了。

原来,满山的树木一到夏天,就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尤其是到了秋天,结上了小果实,远远望去,就像挂上了一个个小灯笼,可爱极了!

现在,一些土地没有了绿树,变得光秃秃的,一些地方光秃秃的,一些地方只有两三棵树,难看极了!就像一个秃头老公公失去了以前神气活现的样子,老爱发脾气,一到洪水季节就发生泥石流来报复人类对他所做的伤害,可怕极了!

不止我们家房后这样,世界上好多地方也这样。

所以,我希望我们不要像漫画中的那个伐木工人一样砍到我们的好朋友——大树,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努力驱除这种破坏环境,自取灭之的“愚昧之虫”!多植树造林,少乱砍乱伐。

读教育旧刊有感 篇7

近日翻阅1922—1923年的《中华教育界》,对照眼下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突然有一种历史轮回的感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一提出,许多研究者就在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现在,读了几本《中华教育界》,我颇有感触,感觉以上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在于把一个只知吃、喝、住、穿的动物培养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大写的人,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回溯历史,早在1906年的清朝末期,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的旧派人物王国维所著《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为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作为变法先驱的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提出“国民教育”的思想。他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指出,国家应实行“国民教育”,使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工具,“是为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成团体,以自立竟存于优胜劣败之场地也”。这种“特色的国民”按他的要求,要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等品质,以代替封建教育下所造成的国民品格上的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和自治力之欠缺”。总之,他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一向洞察国民之劣根性的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奴化百姓的工具,是“吃人”的教育,所以他极其重视造就新的战士,重视儿童教育,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要把新的一代培养成“狮虎式的国民”,那么中国才有希望。1919年,时任国民党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教育的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由此看来,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真是一个让人欣喜而又痛苦的话题。多年以来,我们在大肆挥霍那些一次性餐具、茶具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过,我们的生命不也是一次性的吗,教育为什么没有体现出对这一次性生命的深切关怀?教育规律的依据是人的健康成长规律,以人为本,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才是最根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然而,20多年前,素质教育的篝火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但是直到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依然是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思想极为活跃,杜威、蒙台梭利等西方先进的教育家的思想被中国的教育家所接受。伴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传入中国,“设计教学”、“道尔顿制”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自由、自动、自发、合作、互助、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老师不用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孩子反而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这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如出一辙。读到这些,我不禁哑然失笑。

但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使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如教育家所愿,原因当然很多,其中蔡元培先生于1922年3月发表《教育独立议》是不容忽视的,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理应保持其独立性和稳定性,然而当文明处于不文明的脚板下,文化落在无文化的掌心里,是教育的灾难,更是国家的灾难。教育应该是人民的,而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培养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人,而不能把某一集团的利益强加在儿童身上,批量制造国家机器所需要的零件。

这样想着,突然觉得新课程改革有更深远的意义。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8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读莫言教育有感 篇9

魏鹏

前不久,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学校印发了一篇莫言关于家庭教育认知的文章,其题目是《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对照检查差距真实存在,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改进教育方法 在文章中,莫言提出了六句家庭教育原则:即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逐条对照自身检查,发现我们离“好父母”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们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方面,在认真与孩子交流沟通方面,在耐心培养好习惯方面,在帮助孩子自我实现方面,在塑造品德修养方面等等,做为魏昊卿的家长,我们欠缺的还很多,需要进一步补课,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尽自已的责任。

孔子说过, “朝闻道,夕死可矣。”周总理也曾经讲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生意是如此,为人处事是如此,任何工作都是如此,这是对所有人通用的真理,当然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得更好。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父母的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加强父母角色定位,把握父母应尽职责,成为做合格父母的必由之路。我想,随着我们的不断学习,我们教育孩子的技能会越来越高,1离合格父母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二、部分观点有违时代要求,应在社会变革中予以改进

在思考中,我也在问自己,莫言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吗?我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莫言的教育原则无疑是有效的,但不可否认,其一些观点还是有失片偏颇的!

(一)莫言老师说,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这种说辞,一方面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让家长和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为背负成绩的奴隶;另一方面也贬低了孩子的创造性,人为地干预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欧美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其教育理念,不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为目标,而是追求提高孩子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社会给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很大,学校和老师给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相对较多,根本容不得他们有太多的休息时间。难道这样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齐上阵的应试模式值得推崇吗?莫言老师引用数据,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言外之意,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应试,就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学业失败吗?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因果关系。如果硬要拉到一起,并把这一结果归结为家庭的主要责任,这既有违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有违西方教育遵循的自然哲学观。

记得我们上学时读过的《范进中举》,那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产物,想不到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程度,我们的教育还是如范进时

代一般的悲哀,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当初,范进一中举,前途就无忧,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呢,千方百计为应试准备,即使高考中榜,以后的就业也还是困难重重。想不到几百年前,吴敬梓老先生的讽刺,还鲜活地存在于现今的社会。我们无力改变现实,也无心改变现实。我们只是更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莫言老师不应提出这样的观点,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是应该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

(二)莫言老师说,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莫言老师举例《焦点访谈》节目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讲他在小学之前,父母就培养他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尽管他的父母是文盲并不会教育,因此以小见大,所以取得了成功!但这是极个别的例子,是不可复制的。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风云人物都是教出来的吗?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直是反抗封建教育的楷模,正是因为他对现实的不满,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美国总统小布什直到上大学还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不安份,才成全了他的政治奇迹!美国的篮球明星乔丹、中国的体育明星刘翔和姚明,按照莫言老师所说,他们在小学阶段都不是好孩子,学习不好,父母担心„„但他们哪一个没有取得成功?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这没有错。但不都是父母教出来的,好孩子还取决于教育体制,良好的教育体制能够改造坏孩子,更能够成就

一批好孩子!这也是莫言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之一。

三、重读文章所举家庭教育观点,出自莫言老师存疑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我认为不是莫言老师的风格!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发现莫言老师写过类似的教育心得。因此,我认为,如果把“莫言”当作作者来看,这篇文章中的“莫言”并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此“莫言”非彼“莫言”!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莫言”理解为不要再说了,不要再争论了,是转发文章之人表达强调之意,并不是人名。

本人对文章的出处进行了考证。网上资料显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他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少管所,戒毒所,女子监狱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问题。从减少问题少年的角度,他提出,“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这一观点。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因为针对性的不同,这一观点的偏颇之处也就可以理解了!

读《山东教育》有感 篇10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山东教育》一书,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其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深刻。

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有些稍难一点的知识,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

意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山东教育》中有几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的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

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潜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埋葬孩子们的智慧。当然,我们这里不是严格讨论的数学问题,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

说实在的,数学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数学本身是人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然而不幸得是,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变成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

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的事例生动的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效果。教学的开放首先要思想的开放。为了培养学生更好的应付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学。

该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尤其是在教育方法和现代教学思路上对我的影响。总结我以前的教学上的得失,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教学理念由从抽象到具体,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

一、终身学习

读了《山东教育》,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再读《山东教育》,我觉得对待一些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就特别需要板书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课后慢慢

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细读《山东教育》,让我觉得前人诚不欺我: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毛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11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读《教育漫画》有感 篇12

一、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及早管教和说理

“重视儿童精神的形成,而且应该及早形成,那是可以影响他们日后一生一世生活的”。恶习都是从自小养成的,对儿童应及早管教,一是因儿童缺乏判断的能力,非得有人管束不可;二是因当他们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易于形成他们服从自己理智的心理。对儿童的管教应尽早,并要以儿童的身心特点为根据。

当对儿童管教时,常常需要进行必要的说理。“我之所谓说理,意思是以适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为限的。一个三岁或七岁的孩子,不能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去和他辩论。长篇大论说教和富有哲学意味的辩论充其量不过使儿童感到惊奇与迷惑,而不能给他们以教导。”这么说来,说理不同于我们讲的说教。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道理打动他们,那种道理须适合他们的思想水平,而且应该能够被接触到和被感觉到才行。”相比说教,说理也不能停留在言语的重复强调和各种规则的教学,还要注重说理的态度要理性。在说理时“我之所谓应以理性的动物看待他们,意思是说,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利用儿童的羞耻心和荣誉感进行奖与惩

奖惩结合也是父母和教师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多用物质来作为奖励,用大声斥责、责骂或体罚来作为惩罚。至今,人们意识到了这种奖惩方法的弊端,采用了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惩办法,这与洛克的奖惩观是契合的。洛克认为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羞耻心和荣誉感进行奖惩,“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明、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因而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避免,反对大声责骂和鞭打儿童,应把儿童当成具有理性的动物去看待,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进行奖与惩。

三、考察和注重儿童个性

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正确安排整个教育过程,应了解并考虑每个儿童不同的气质、爱好、过失、心理等个性特点,“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考察他们的本性,看他怎样才能改良,看他合乎做什么”。同时,还要仔细考察“儿童还没有学会隐瞒自己弱点的技巧,还不知道在外表去装模作样以期遮掩自己不良倾向的时候”。而对儿童的考察应选择“在约束最少的时候,当他正在游戏,当他自以为不在你的视线之内的时候去考察”。

众所周知,洛克当时提出的绅士培养计划是针对上层社会子弟,以聘请青年家庭教师的方式进行,因而这里所体现的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儿童的所指范围显得狭小,然而仅仅这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仍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大思想进步了。而他从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等所提出的教育建议至今仍具有可操作性。洛克在总结《教育漫话》整本书的时候说:“每一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有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在此,教育应该是也必须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儿童更好地成长。

反思传统的教育,它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者把经过严格筛选和整理好的教育信息灌输给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的意志预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是单向的。传统的师生关系限制在“主体—客体”框架内,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改造的对象,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它逐渐打破了教育信息的可控性,进而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平等关系。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主体性普遍提高,体现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也明显增强。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打破以往单一生硬的灌输式教学,立足当今社会开放性和价值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良性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总之,面对如今的受教育对象和现实环境的新变化,洛克所坚持的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仍具有重要启示和鞭策。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约翰·洛克.绅士的教育[M].方晋,译.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

[3]黄英.洛克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13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场现成方案。那么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能够直接诉诸学生的心灵呢?或者说又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诉诸学生心灵的好课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这两句话用两个鲜明对比的结果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人人都需要被尊重,被赏识和被鼓励。所以学生听到老师一句贬低斥责甚至不信任的话,心理就会逆反,和这位老师疏远,甚至迁怒于他所教的学科。反之,老师一句赞美、激励的话会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他产生“向师性”,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愿意学他所教的科目。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截然不同的结果提醒我们为人师者,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理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向转变。他不否认有不好的学生,但也不肯定有不好的老师。对流行相当长的说法“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谁否定教学难教的学生确实存在吗?我相信,每一个人具有基本良知,每一个尊重基本事实的人,都会承认事实。事实上,难教的学生不仅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当时苏联教育界有些人追求及格率而主张把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排除在外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几乎是愤怒地表明了自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无视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复杂处境,更不能把教育失败的例子一味地打在教师身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也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来自各自不同的家庭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需要在教育工作中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法,使他们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火花。学校必须把培养儿童紧张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当作教育的重要任务。增强孩子的智力劳动,激发他们对智力劳动的爱,使学生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苏霍姆里斯基说过,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仁爱和关爱,身为人师的老师,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无可救药,那么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 1

心中萌芽。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请你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吧!

读教育经典有感 篇14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造国,建国”;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在细细阅读了陶行知的故事后,自我被陶先生坎坷、伟大的一生深深感动,更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我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不仅仅心中有着自我的抱负,并朝着自我的理想奋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

读《教育漫画》有感 篇15

读完了《爱的呼唤》《爱的旅程》后,我的第一感触就是———师爱无边。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以教育科学为指导,教育科研为动力,教育艺术为途径和手段,以爱施教,以理服人,以德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张载锡老师这些书中,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道德教育、课堂教学、开发智力等方方面面的小故事和哲理,我被书中所写的教育方法所感动,不由地想到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情深意切的直观言语,丰富语感的体态语言,心理相融的情感共鸣,激发情趣的教学幽默,直话曲说的暗示诱导等等,付出爱,给学生心灵的土壤上播种“爱”,也可以收获到“可持续发展的爱”,使他们爱课堂、爱环境、爱生活、爱祖国。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那爱是什么?爱就是尊重,是信任、是智慧、是宽容。谈话时,让学生坐在你的身旁;制订班规时,征求学生的意见;教育学生时,用商量的口吻……张老师那语言、那行为、那耐心真令人折服。

书中讲到老师要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是的,老师的仪表、服饰、态度、语言、表情都影响着学生。在老师进入教室时,那表情信息一旦融入教室的空气之中,立即会扩散,感染学生。愉快的表情,洒脱的举止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教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老师微笑着迫不及待地挤进门来,从容地点点头,漂亮的连衣裙像一片彩云托着老师上了讲台,老师的微笑温暖了教室的角角落落,渗进同学们的心田。“同学们,我姓刘,叫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英语这门令人生畏的课。”老师的话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是老师美的形象,老师美的语言为学生打开了知识之门,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老师奔向希望。

用爱温暖后进生。后进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差,思想上不求进步、自卑、缺乏信心。而教育这些学生,教师付出很多却回报甚微,教师批评时言辞稍有不慎,矛盾就会激化。张老师告诉了我:首先要分析造成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其次,抓住感化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后进生往往不受人欢迎,受人歧视,遭人冷眼。由于爱的饥渴,他们自卑、自暴自弃,表现得玩世不恭,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帮助、渴望爱。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教师应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思想上爱护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我班转进一位因打架被“遗弃”的学生,我请他来沟通一下,他诚惶诚恐地来了,我微笑着递了一杯水,说:“一看你就是好学生,我们都欢迎你的到来,老师又多了一个朋友……”一段真诚的话驱散了他的拘谨,更改变了他的习惯,慢慢地他成了学生的榜样。张老师的方法真灵。

批评也要讲艺术。读了这本书,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从反面去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激励学生。从此,我再没有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通过讲道理并责令其改正,大多劳而无功,学生抵触、赌气,收效甚微。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希望教师能理解他、关心他、尊重他。所以,我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蔼、友善、热忱、耐心、平等地对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责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老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希望,真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上一篇:优质护理工作亮点下一篇:商场活动策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