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2024-07-02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共10篇)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篇1

学号:201414020133 学院:经管学院 班级:会计14102班

《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秦国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居的封建帝王。他如何一统天下?秦又因何二世而亡呢?怀着这种疑问,我开始了《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的阅读。

《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向后人客观描述了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始皇威权统治天下直至秦二世、秦三世时期秦朝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全文开篇至始皇二十六年,这段主要描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过程:秦始皇初立时,秦国经商鞅变法,疆域不断扩大;六国联盟,采取合纵战略,意图削弱秦国。秦国则招贤纳士,想借此吞并天下。终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探讨秦能一统天下的原因(从此文出发),我认为原因如下:

第一,地理优势。秦国崛起于西部边陲,拥有强大骑兵的秦人,对于周围的游牧民族有绝对的优势,从而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后方,秦国能毫无顾忌的展开对东方六国的征战。

第二,危机意识。犹豫秦国以游牧起家,又处于中原文明的外缘,从建立起就被东方六国看不起,即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秦献公时期,面对魏国的咄咄逼人,国家处于亡国的边缘。此时,长期的征战,秦国国力过度衰落,秦孝公时期面对六国分秦的屈辱,从此,在秦国国君奠定了很强的危机意思,从而决定了必须变法。

第三,商鞅变法。变法图强是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君主的意识,秦国也不例外。秦孝公招贤令,迎来了卫国商鞅。秦国此时,无论各个方面皆处于主体国家的下层,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犹豫秦国长期的贫弱,加上国君的强大支持,秦国变法得到了彻底的执行,秦国从此变得富强,变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变法的实行,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得到了广大亲人的极大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秦人有了一个整体的国家概念。加上,变法为秦国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利益,大量的各种人才,加上耕战得爵,使得秦国拥有统一六国的基本资本。

第四,统一六国的战略奠定。秦孝公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打败了长期霸主地位的魏国,收复了原秦国的河西地区和函谷关,使秦国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统一六国的概念并不是秦国独有,其他战国国家也有,比如齐国。战略高度决定其收获大小,强大的魏国也只是在苦苦维持其霸主地位。统一六国的战略也为秦国的外交方式——远交进攻。

第五,广纳贤才,招贤纳士。秦国广纳贤才,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在六国合纵企图削弱秦国之时,秦王嬴政听从大梁人尉缭的建议,以丰厚的俸禄广纳天下贤才为自己出谋划策。六国虽然合纵,但其之所以联合无非是由于六国有某种共同利益,且“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秦王之行也。”故六国只是打着灭亡秦国的旗号,实际是为谋私利。这种结盟是极其脆弱的。相比于,秦国从大王到丞相,上下一心,无疑为统一打下了基础。

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则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治理天下的措施,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设郡县,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焚书坑儒等等,这其中既有秦始皇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一面,也有其愚昧暴虐的一面。

始皇三十七年至全文终,则记述了胡亥篡位为秦二世后横征暴敛、不惜民力,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而秦子婴亡,则标志秦统一落下了帷幕。

谈及秦亡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大概是对秦亡最好的解释。

若要深入了解,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刑罚严苛:在秦朝时,实行连坐之法。一人犯罪。连累者重。有学者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再加上管理执法粗暴,多为军人,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刑罚往往粗暴。

第二、徭役繁重: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这一切,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第三、治国措施失当: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第四、宗室斗争: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篇2

然而,历史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仅仅四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杀身亡。这一年,项羽才三十一岁。从“西楚霸王”衣锦还乡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项羽这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而项羽自身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是造成他失败的根本因素。

一、极重自尊 缺乏判断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进入函谷关后,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他诸侯入关。当项羽的军队在两个月之后走到函谷关时,遭到刘邦军队的武力拒绝。于是,“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卷七 ]而这个“大怒”,恰恰暴露了项羽在性格上的一个弱点——极重自尊与虚荣心过盛。

鸿门宴前夜,当项伯把“次日动兵”这个军事绝密告诉曾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张良后,却被张良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急忙请项伯入账 :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卷七 ]

项伯把这番言论回告项羽后,项羽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停止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将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军事斗争转换为鸿门宴的政治斗争。项羽当时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虚荣受到伤害——已经不复存在,以至于错失良机,放走了刘邦。这种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或满足便上升至军事决议层面的判断极具随意性,并不是一个帝王之才应该具有的性格。

二、刚愎自用 敏感多疑

我们可以从韩信和范增这两位历史名人的身上看到项羽的刚愎自用对他带来的影响。韩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原是项梁的手下,在项梁死后归属项羽,却落得“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 卷九十二 ]的待遇。项羽因此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韩信转而投靠刘邦后,汉四年,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次年十月,刘邦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项羽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陈平曾云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侯即妻子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身边没有了贤能之士,项羽的最后失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所以,千百年来许多学者都认为,项羽不能任用人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归根结底是他的性格使然的。

三、心胸狭窄与过于仁慈

许多年以来,无论史籍记载还是今天的学者均认为项羽的性格十分暴戾,胸襟狭隘不能容人。陈平说项羽“意忌信谗”,“至于行动赏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卷五六 ]。我认为这样评价项羽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事实上,说他气量偏狭应该是指对那些令他不放心,甚至威胁到他的利益的人,项羽的本性不一定就是残暴和噬杀。但是,项羽确实有心胸狭窄的一面。“黥布叛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九江王黥布是项羽手下第一骁将,能征惯战。项羽在与黥布有了些矛盾后,没有及时对他表示宽容与理解,导致误解越积越深,刘邦便利用了这一点,策反黥布,使项羽失去了一员猛将。

同时,在项羽身上还流露出对敌人过于仁慈的弱点,比如项伯。如果说他私见张良,泄露重大军情时只是一个政治糊涂虫,而他在鸿门宴上“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的举动已经使他的性质演变为一个带着内奸色彩的败类了。而之后他更是私受张良贿赂,为刘邦争取汉中之地,荥阳对峙时以说辞救刘邦的父亲、妻子,这更是自觉的为刘邦服务了。项伯在关键时刻多次出卖项羽,但是项羽却对他一再宽容,这是使项羽由主动一步一步走向被动 , 直至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羽集团的失败当然不是项羽一个人造成的,历史也是具有偶然性的,但项羽自身不可调和的性格弱点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个“领兵之将”,而不能成为“帝王之才”。无论如何,历史不可逆转的,项羽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与艺术上不朽的典型形象,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扼腕痛惜。

摘要:在秦末战争中,“西楚霸王”横空出世,称霸一方,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一呼百应,意气风发;而在楚汉战争中,项羽一步一步由强变弱,最终导致了战败且自刎身亡的结局。这一个千古悲剧与他自身的性格弱点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的研读,我将从“极重自尊,缺乏判断”,“刚愎自用,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与过于仁慈”三个方面来解读项羽的性格弱点。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篇3

摘 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是整个《史记》中较为特殊的一篇,司马迁在最后评述时引用了整篇《过秦论》,这是在《史记》全书中也仅此一见。由此可见该卷的价值与其它卷不同。由于当时编写条件差,而且史料众多,司马迁在编撰的时候不免有一些错误。但这些错误并不影响我们通过阅读该卷了解整个秦朝的兴衰历史。本文也仅仅是列出了该卷的十分容易发现的错误,希望对以后阅读该卷提供微小帮助。

关键词:史记;秦始皇本纪;错误;校对;价值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任太史令,完成此著作。为写此作,司马迁曾漫游各地、了解民俗、采集传闻、博览群书,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终成此书。郑樵曾形容这部书“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鲁迅先生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也因其治史的态度为后人称赞。但人非圣人,《史记》所记,上古传说时代至西汉汉武帝时期,上下横跨几千年,拥有大量历史资料,编史工作繁杂,不免出错。又因司马迁将不少民间传闻编入其中,使得部分史料并不十分可信。如《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有: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这是家喻户晓的刘邦斩白蛇的史料记载。刘邦斩白蛇此事或许有,但是这部分史料中有明显的被神话的痕迹,其中有一处实为可疑,“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此处描述过于神秘,应该是司马迁听到的民间传闻,用来称赞刘邦的英勇。自古以来,很多圣人的出生都会被人神话化。比如《史记》卷四《周本纪》中有: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被丢弃后,马牛不践,飞鸟用翼覆之。?@样的描写都是为了衬托该人的优秀。这些皆是民间传闻,可信度并不高。因此,《史记》的部分史料有误,我们在引用的时候需反复斟酌,切不可盲目相信《史记》的权威。

一、《史记》部分史料有误的原因

第一,《史记》中存在有部分民间传闻,民间传闻越传越神,这些史料虽是作者亲自采集,但是传闻本身的可信度并不高。

第二,《史记》是诞生于西汉最为强盛的时期,帝王对下面的人思想控制应十分严厉,有些史料或许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所采集的史料本身有误。

第三,司马迁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在整理的时候,或许作者本身的原因,会导致阅读《史记》的时候会发现有些 史料记载前后矛盾。这类史料的引用就需要认真考证。

二、《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的错误校正

(一)有关该卷中王与太后死时的用词

该卷有几处这类的错误。首先是“庄襄王死”,原文中有“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始皇帝是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去世用“死”字,未免贬低了庄襄王作为一个王的身份,虽然“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但是当时的“质子”行为送去人质差不多都是皇帝的后代,既然是皇子,去世当用“薨”。其次是“夏太后死”,贵为太后,对太后的去世称为“死”,不妥,当依《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为“薨”。]还有“华阳太后卒”、“始皇帝母太后崩”这些都应按照《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改为“薨”。

(二)《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五国共击秦”的质疑

首先是对哪五个国家联合击秦的质疑。原文“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但是在《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中司马迁只写了“五国共击秦”。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中记载“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只有《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中记载“四年,庞??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有关秦始皇六年的“五国共击秦”只有这两处有较为详细地记载。还有一处就是《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中记载“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春申君相二十二年正是秦始皇六年。此处也是仅仅记载了当时的联军来到了函谷关,后被秦军打败而已。其余各处未见详细描写。《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中有“卫从濮阳徙野王”。梁玉绳所著《史记志疑》认为“卫微弱仅存,被秦迫逐,徙居野王,将救亡不暇,何敢攻秦?盖燕、楚、赵、韩、魏五国伐秦耳。故此纪误以卫替燕,而《赵世家》误脱韩也。”

然后是对“取寿陵”的质疑。《史记正义》徐广云“在常山。”按:本赵邑也。故此,寿陵本就是赵邑。五国攻秦取赵邑?赵国之前并未失去寿陵。从《赵世家》中可以了解,“庞??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蕞”亦不属于寿陵,《史记集解》徐广曰:“在新丰。”“五国共击秦”并未取得秦寸土。“秦出兵,五国兵罢”,而五国所攻者在新丰之蕞,而非寿陵。

(三)关于秦始皇十四年桓?t是否杀赵将李牧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十四年,(桓?t)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中写道:“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t。”此处,秦为赵所破,怎么会有取宜安、杀其将军之事?两处记载相互矛盾,有一处定有误。梁玉绳认为,此处是《秦始皇本纪》有误,太史公未改。

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的价值

《秦始皇本纪》是研究秦王朝兴盛衰亡的重要史料,它从整个历史的宏观方面向我们描述了当时历史从分裂到统一,由分封到郡县,从儒学到法学的重大转变。《史记》的作者从“天下一统”的大局出发,肯定了秦始皇作为“始皇帝”的功绩。从其“皇帝”帝号的来源以及各个石刻的内容,无不赞扬了秦始皇统一乱世及其积极发展生产力,实施使民安居乐业的措施。天下初定,朝廷官员内部对于封建和郡县的利弊进行了讨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于是郡县制便确定下来,“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对中国以后的政治制度影响甚大。

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周青臣首先赞颂了始皇帝一番。“始皇悦。”淳于越以其儒学的思想向秦始皇进言,用“殷周之王千余岁”,“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认为始皇帝可效仿前人,以便实现秦始皇认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美好愿望。李斯则反驳: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李斯便进言: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于是便有了焚百家之书。虽然禁锢了言论、巩固了统治,却使秦王朝失去了人心,加快了秦的灭亡。

《秦始皇本纪》最后引用了《过秦论》作为该文的总结,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秦朝快速灭亡的原因。表面上看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更深层的则是“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收之者无异也”。司?R迁将《过秦论》引入改卷,足以见得他对该卷的重视,也从侧面体现了贾谊对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研究得很深刻。司马迁写《史记》时,正处于西汉鼎盛之际,国殷民富,或许他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秦为诫”,用心治理国家。

参考文献: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篇4

——掀翻一个世界,自是千古一帝

2012年7月28日到8月25日,在上并结合图书观看了《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全)(共47集,上部24集,下部23集)被深深吸引,谨以此文作为第一次观看后的感想,并希望运用这些精神财富开阔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对今后的人生有所启迪。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是一个统一而连贯的不断发展的整体。每一集,王立群老师都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引经据典,用历史的本来面貌,带我们还原历史现场,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而从整个节目着眼,我觉得,整个秦始皇节目可以被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秦国崛起和横扫六合;第二部分讲秦朝兴亡;第三部分讲的是后人论秦。

王立群老师用前二十六集向我们展现了秦国崛起和横扫六合的整个内容。从前十二集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秦国的崛起先后历经六百年,经历了三十五代国君。其中秦国经历了非子封秦、襄公立国、穆公东扩、孝公变法、连横破纵、召襄王称霸、异人奇缘、李斯为政、通天大计等等事件,这些明君的雄韬伟略最终增长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始皇吞并天下建立秦朝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基础,可以说秦始皇吞并天下和建立秦朝后实行的统一制度都是出于先辈们的奋斗与总结。在接下来的十二集中,王立群老师带我们还原了秦王扫六合的宏伟场景。通过韩氏初兴、三家分晋、韩国灭亡、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赵国之亡、水灌大梁、秦灭燕国、楚国之亡、不战而亡等,王立群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兴与亡,为我们讲解了每个国家衰亡的真正原因,并从反面说明了秦国横扫六合的历史必然性。接下来的两集股肱之臣和六世余烈中,王立群老师着重分析了秦国的优势以及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们不难看出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最重要的是因为秦国具有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这些历史必然性表现在七代明君,代代重才。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惠文王重用张仪,以连横破六国合纵;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摧毁六国生力军;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无功无过,姑且称之为明君吧;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任,重用王翦、王贲父子、蒙骜、蒙武、蒙恬祖孙三代、尉缪、吕不韦、李斯、蒙毅等人最终统一六国。期待国军都奉行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礼贤下士的人才政策,他们有强烈的历史使命,又将重用人才当作实现统一天下的重要手段。当然历史有必然性就一定会有它的偶然性,而且有些情况下偶然性也能占到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历史偶然性”中最重要的就是六国所犯下的无法弥补的错误以及秦国的七代国君的继位和代代贤明重才都很偶然。在这些大趋势之下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当属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注重诚信、不畏权贵、先经济后政治以及法典化原则下为秦国打下了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为秦国崛起做了充足准备。秦国统一天下的第三点原因当属“国策正确、军事外交政策得法”。这些都跟明君贤主和重用人才分不开。

而相对于秦国而言,六国所犯下的错误是导致六国最终积重难返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因素中每一项失误都是致命的。一曰“昏君庸主谗相”所导致的国策失误。接下来是一连串联动效应。二曰“改革失利”,战国末,各国都有变法,但六国变法时间、广度和深度都不及秦国,大多失败。三曰“政治腐败”,统治者穷奢极欲,谋臣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卖国。四曰“人才流失”,各国人才不能在本国转化为政治资本,纷纷流向秦国。五曰由于各国不同的利益、国情,各国不明大势、主次不分所导致的“合纵失败”。

紧接着,王立群老师用接下来的十七集给我们介绍了秦朝兴亡。其中前五集向我们展示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所建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制度、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诗书坑术士等。后十二集通过叙述秦始皇死后沙丘政变的发生,李斯、胡亥、赵高的专权弄权乱纲,最终子婴亡国,盗陵毁陵之谜向我们展示了大秦帝国从兴亡走向没落的过程。

最后,王立群老师用最后四集着重向我们介绍了汉代、唐代、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王立群老师自己对于秦始皇的千秋功过的评价。我们应该从正确看待这些评价。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之际刘邦和项羽。他们认为做人就应该像秦始皇一样。从汉代开始,贾谊的《过秦论(全)》基于刘汉政权合法性的现实政治目标,对秦朝二世亡国所做的议论,把秦始皇塑造成了一个暴君,对秦始皇在秦亡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秦朝速亡的四大原因:第一,三主失误,秦始皇负有主要责任,二世加速秦国灭亡、子婴临危受命,无力回天;第二,皇帝制度导致大臣失语;第三,不是仁义;第四,民心尽失。汉儒们想以此作为新朝代的前车之鉴。在唐人那里,秦始皇被视为一个警示的样板,不断从历史中翻出来作为恫吓当朝君主的有力武器,这种警示作用在不断强化着对秦始皇的负面评价,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证明。唐代柳宗元则从反对藩镇割据的立场出发肯定秦始皇。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于秦始皇进行评价日趋集中,郡县制、“焚书坑儒”成为不断被拿来评价秦始皇功过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对“焚书坑儒”的评价逐渐博取了主观色彩,人们开始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这一事件以及前人的夸张说法进行重新审视。明代李贽给秦始皇以高度评价,说秦始皇横空出世,“掀翻一个世界”,把秦始皇视为千古一帝的言论亦出现在其《藏书》中。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十个钟评价的综合体。只有整合正面的、负面的各种“片面的、深刻的”评价,才能认识真正的秦始皇。一味地歌颂与一味地批判同样是偏颇的。而王立群老师从秦始皇的不同阶段出法,对秦始皇的一生进行了评价。他把秦始皇的一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至十三岁)一个没有权利的孩子;第二阶段(十三岁至二十二岁)无权,权忍等待;第三阶段(二十二岁至三十九岁)评定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加强君主全力,准备并开始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主功;第四阶段(三十九岁至五十岁病故)有功有过,越老越糟糕。而王立群老师认为秦始皇之所以被人们关注的原因有三:一曰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二曰后世的“骂”;三曰秦朝速亡的三大原因(同志思想缺儒、贵族的腐朽、秦始皇对接班人选安排的失误)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思考。

在这些节目中,王立群老师还就秦始皇的五大谜团为我们做了一一解读,使我们对于当时的情境和秦始皇的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王立群老师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历史寓言、成语故事还有人生的哲理,比如李斯的 “老鼠哲学”、“人生四行”等,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和栩栩如生的图片,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铭记历史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读《项羽本纪》有感 篇5

“项燕,楚国之将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秦起一时,覆灭六合。你那楚国也随之而亡了。然而即使身为前朝遗民,你那身上却有着楚国贵族,名将后代的任谁也湮灭不了的王者气度。君临天下之霸气,是你。

“书足以记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口出狂言,那是你有实力。才谋远略,力能扛鼎,凡夫俗子望尘莫及。少年鸿鹄之大志,是你。

“彼可取而代之以。”始皇游会稽,庄严肃穆,你却不服其威仪;浊世之下,酷吏之中,你却敢高言:取而代之。敢做敢言之担当,是你。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营赵歇,诛宋义,仅留三日之口粮,却使“当是时,楚兵冠诸侯。”矩鹿之役,历九战,凭五万楚兵破章邯二十万大军。运筹帷幄之头脑,是你。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客,意在沛公;绝佳机会,你却不齿;箭在弦上,你却犹豫放弃;跑了他,毁了你。唉!为人处世之大度,是你。

“骓不逝兮奈何兮,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兵四围,楚国之歌骤起,连你也没了主意。乌骓宝马,虞姬爱妻,十万大军,如何舍弃。儿女情长之侠骨,是你。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乌江水畔,渡者生,留着死。而你却因“无颜”将“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这是糊涂还是明白?舍生取义之浩气,是你。

读《秦始皇》有感 篇6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自幼饱受磨难。可是,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修郑国渠、建万里长城。南抚百越,北伐匈奴。为中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秦王扫六舍,虎视何雄哉!”秦王结束了当时战国纷争,四分五裂的状态,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百代实行秦政治。”秦始皇建立了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体制打下了基础。

“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混乱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及交通体制,为中国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他少年壮志,抱负远大,13岁称秦王以后就立下统一中国的壮志并一步一步努力向着目标前进。

他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拍困难,不畏艰险,多次遇叛乱而临危不惧,数次遭暗杀而决不退缩。

他刻苦学习,博学多识,勤奋工作,昼夜不息。博学使他高瞻远瞩,勤奋使他业绩卓著。

他识爱识才,不但注重发掘本国的人才,还重用客卿,是秦国人才济济。而人才又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秦始皇传》有感 篇7

在几次阅读后,我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了秦始皇为何能在短短的实际执政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完成华夏大一统。

秦始皇是我最景仰的古代人物,我认为它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中国历史悠久绵长,皇帝也多如牛毛,但是出类拔萃的只有可怜的几位,多数属于庸碌之辈,而我以为,除了秦始皇其余那些所谓明君圣主,没有一个胜过他的,都是在他建立的政治基础上做少许的修整,后辈的那些皇帝几乎是完全的继承了他的衣钵,可以说尽管大秦帝国存在的时间甚短,但也可以说一直存在下去了,只是朝号更换,本质上没有变动,从这个意义上来来说,他不愧是始皇帝。

所谓“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秦始皇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对中国人进行了改造。他领导的秦国正是一个厉行严刑峻法,限制官吏特权,实行一统的国家。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由于工程大多浩大,耗费人力物力巨大,所以得罪了六国旧贵族和百姓,自然留下了千古暴君的骂名,但实际上,秦始皇留下的却是一个保护了中国农耕民族的军事工程和一个近乎完美的政治体系。

秦始皇不是太残暴而失天下,而还是因为太仁慈和信任这个官僚阶层而失天下。他未能在统一之后及时的将李斯革除,从而酿成死后其叛变倒戈,未能扶立扶苏,致使二世为赵高所用。而其因看中赵高的法律才识委以信任也是后患。所有的这些,都断送了“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梦,断送了大秦帝国的前程。

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感 篇8

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读《史记新论》有感 篇9

我读的《史记》新论是白寿彝先生所著的由求实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那个版本,总体感觉有些陈旧,或许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同时感觉有些单薄,全书共计96页。但读起来后发现,白老先生的著作语言凝练、目光长远、语言深邃。阅读之中不免有些心潮澎湃的感觉,仿佛在跟一位哲人对话,长时间的疑惑与不解顿时烟消云散,有时感觉自己也仿佛刹那间变得深邃,自己也仿佛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总之,拜读白寿彝老先生的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更加明白了《史记》,也更加使我明白了“中国史学史”的深邃与伟大,更加明白了“历史学”的魅力,明白了它带给历史工作者的快乐。

白寿彝老先生的《史记新论》共分为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白寿彝老先生从西周末年共和执政时谈起,主要写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载的特点,从其社会背景谈历史记载特点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写“究天人之际”,写到司马迁认为天道不可信、用宗教历史揭露宗教的虚妄、注重人士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时也写了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第三部分写“通古今之变”,写到《史记》在编撰方面对古今关系的处理、《史记》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上的历史发展的观点以及《史记》对当时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等。第四部分写“成一家之言”,写到《史记》综合古今典籍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综合古今学术便被源流得失、综合已有史

体创立新的史书体裁和《史记》“继春秋,述往事,死来者。”第五部分写“寓论断于叙事”,它不是先发表一套议论,再讲事实,也不是把事情说完了,再来一个架空的分析,而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第六部分写“空前的巨著,优秀的楷模”,《史记》在他所包含的时代上,在丰富的内容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就能不仅记载上层,而且也能记载下层人物;不仅记载统治集团的人物,而且也记载被统治阶级的人物,说明他的眼光是比较远大的。最后附“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写到顾炎武提出的问题、最基本的形式、两两对照和细节描写。

作为后生晚辈,《史记》看过一遍,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其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司马迁思想体系的理解和史记背后大义的解读。对于白寿彝老先生所提的观点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首先从《史记新论》这本书说起,这本书与现在市面上大部头的书比起来,显得甚是单薄,但几乎句句箴言,语言无比凝练。从白寿彝老先生的思想来说,应该说是“整体的历史观”,比如他谈《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从西周末年谈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历时七百多年,同时还谈到历史体裁变化背后的社会背景,真可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历史观”。其次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的观点无疑是深邃的,比如司马迁从各方面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他果断的提出这是“见圣观衰”的思想。

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对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思想无疑是钦佩的,但并不迷信,比如他认为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史记》并没有摆脱神秘思想的影响,它相信气数,相信祖先的善恶对后代遭遇起作用。白寿彝老先生在本书中引入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无以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白寿彝老先生认为《货殖列传》的大量论述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财富对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的作用。白寿彝老先生虽然较多地运用了现代理论,但并没有忘却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注重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说:“司马迁认为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帝王将相。从今天的要求来衡量,《史记》在写人民群众这一方面是非常不够的,但在当时,它能写人的历史就不简单了,在它以前的历史记载几乎都是人鬼不分的。”着深刻体现了白寿彝老先生注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历史。最后从治学态度来看,白寿彝老先生无疑是严谨的,对于许多问题他并没有给出定论,只是强调这是他个人的观点,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怎样估计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尽管他在前文中已摆出很多事实,他依然说:“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足见其语言的严密性,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读史记有感 篇10

读史记有感

也是高中才开始读史记的。

我觉得秦始皇应该广开言路,能够接纳百家之言,并让人们阅读其他诸侯国的书籍,并从中汲取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而不是一味专政,心胸狭窄,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痛后国。而汉武帝虽然在开拓边疆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其应该阅读中外巨著,从中学习各种文化,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好皇帝。再谈谈古代的名人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教育家,伍子胥忠贞不屈,虽最终被吴王所杀,但却名留青史。还有张骞出使西域,虽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几年之久,但却依然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最终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交流学习。其卓越的成就可谓无人能比,他教育学生不是体罚,而是用礼仪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用各种文献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而且他还是为十分正直的人。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上一篇:含油污水中苯系物的处理下一篇:绩效考核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