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2024-06-23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通用9篇)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篇1

主要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对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了分析

Consider a simple transaction

假设邮储银行要从A银行购买价值100万英镑(GBP)的现汇,两个交易日后进行结算,当前汇率为$1.5/GBP。则邮储银行要在两天内交付150万美元来交换100万英镑。这个交易可能包含的风险有:

市场风险:当天的现货价格可能改变。假设几小时后汇率变为$1.4/GBP。邮储银行预备减少资产头寸,与银行B签订现货销售协议。这100万英镑现在只值140万美元,则两天内发生损失10万美元。损失是投资的市场价值变化。

信用风险:第二天银行B破产了,邮储银行与银行C签订新的交易协议。如果现货汇率从$1.4/GBP下降到$1.35/GBP,则邮储银行与银行B进行现货销售的5万美元的可能盈利就处在风险之中。损失是该笔投资的市场价值变化。操作风险:假设邮储银行将150万美元电汇到一个错误的银行D。两天后邮储银行的后勤办公室拿到返还的钱,然后加上补偿利息电汇到A银行。损失是到期金额的利息。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 • 市场风险实际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邮储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战略

• • • 风险分散战略:例如,如将农户分成小组,进行联保。形成激励机制,进而分散风险。

风险对冲战略: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

风险转移战略: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例如,邮储银行在发放小额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的信用安保作为还款保证。

风险补偿战略:银行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

信用风险

现阶段,信用风险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控制也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经过多年的实践,邮储银行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探索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信用风险——风险度量

• • 1.KMV模型

KMV模型是著名的风险管理公司Kealhofer、Mcquown和Vasicek(KMV)公司研制出• • 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是基于股票市场度量信用风险的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布莱克(Black)、斯科尔斯(Scholes)和默顿(Merton)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资产价值为依托,通过建立企业长期历史违约数据库,来计算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EDF),并推导出预期违约概率与企业资产价值、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波动性之间的关系。2.Credit Metrics模型

许多银行已近开发出用于内部使用的计算信用VaR的系统,最流行的方法就是Credit Metrics,该系统利用对所有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变化模拟来估计信用损失的概率分布。

邮储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

•1.从企业战略上防范风险

•根据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企业战略定位,邮储银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遵循了“从两端到中间、供应链一线牵”的发展路径。“两端”是指小额贷款和针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批发类信贷业务,“中间”是指针对中型企业的公司信贷业务。

•首先,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信贷业务品种,能够充分发挥邮储银行深入县域领域的优势,避免与其他银行的正面竞争,既能健康发展业务又能有效控制信贷业务风险;

•其次,以批发类业务作为切入点,邮储银行从间接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做起,逐步过渡到直接银团贷款,最后到独立开展公司信贷业务,有效地发挥了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其他成熟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和信贷技术,在批发市场上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2.构建信用风险文化氛围

•邮储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整体合力的作用,从上到下都高度关注信用风险的管理。采取了走访家庭、观摩监狱、晨会周会等多种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建立多渠道的举报机制,对道德风险零容忍。通过推动信贷客户经理执行“八不准”工作原则,执行阳光信贷政策、开展“合规大讨论”等活动,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有效构建了邮储特色的信用风险文化氛围。

•3.加强有效的制衡,提升内控工作成效

•在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上,邮储银行注重通过流程设计和岗位制衡,达到风险把控的目的。在小额信贷业务开办初期,通过受理与调查相分离及“四眼”双人调查的岗位设置,有效防范业务办理风险;同时积极推进关键人员岗位轮换,通过实施审批人员派驻、审查岗与信贷员岗位轮岗等制度,强化岗位制约,确保资产质量。

•4.建立专业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邮储银行在总行、分行、支行层面均建立了前中后台合理分离、有效隔离风险的组织架构体系。同时,根据商业银行运行的内在规律,邮储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由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下辖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议委员会、总行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和各前台客户部门等组成相对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全行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授权。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的日常管理主要集中在前台和中台部门,风险管理部作为统筹全行风险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并检查和监督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授信管理部负责通过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各级机构和部门有效控制授信风险,贯彻落实风险管理政策要求,并通过授信审查审批控制各类业务风险。

•5.区分业务风险,建立差异化的授权体系

•根据各个授信业务的风险大小、同业竞争情况、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情况等差异,邮储银行致力于推动更加精细化的差别授权,以同时保证业务发展及风险控制的需要。客户贷款在建行初期由总行集中管理,随着分行能力的逐渐加强,2012年总行将公司信贷的经营权下放至一级分行,2013年在授信审批等仍在总行集中的情况下,将低风险业务及授信项下单笔业务的审批权下放至部分分行。目前总行仍肩负着公司授信审核的重任,专业的审查审批队伍保证了公司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邮储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业务关停牌制度,凡是贷款不良率达到规定水平的分支机构,一律关停其信贷业务。•6.建设先进的信贷技术与计算机系统

•在公司客户内部评级方面,邮储银行充分研究巴塞尔协议关于内部评级的理念和技术,借鉴其他银行的成功经验,创建了符合邮政储蓄银行定位和风险偏好的内部评级体系。在客户内部评级模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使用不同的评级方法和测量指标。同时建立了打分卡制度,将客户信用级别分十个等级,分别从经营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两方面进行。目前,邮储银行公司类客户信用等级以AA和A居多,客户平均信用水平优于同业。

•在个人贷款评级方面,邮储银行自主开发了个人贷款申请的评分卡,填补了因个人用户征信数据缺失导致的信用风险判断缺乏依据的空白,创建了个人信贷评分技术,作为审查审批环节的重要辅助工具。

•邮储银行高度重视计算机系统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体系,包括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公司信贷管理系统、资产分类系统、统一授信管理系统等,将信用评级模型、敞口管理工具、集团限额管理等功能集成入信贷系统,实现了授信业务流程、业务发展监测、风险预警发起、信贷业务管理、报表数据分析等综合功能。

操作风险——分类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成以下7类:

1.内部诈骗: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2.外部诈骗: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3.雇员行为以及工作场所的安全性: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

4.客户、产品以及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

5.对有形资产的破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6.业务中断及系统故障: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

7.交易的执行、交付以及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邮储银行的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风险分类及邮政金融的现状,目前基层邮政金融网点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系统、人员、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因为道德风险而产生的资金挪用、贪污、侵占、违反业务系统操作规定,违规受理业务、违反权限管理越权办理业务、对特殊业务的办理不按照规定执行,而造成客户资金损失产生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量化管理

1.2.3.4.估计损失频率分布和损失程度分布

估计操作风险的损失(操作风险VaR)估算操作风险资本金,将其在不同业务类别间进行合理分配

对于更多操作风险,通过买入保险的方式来减少可能的损失

邮储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严禁密码、授权权限使用方面出现盗用、超权限持有他人操作密码或口令;将个人名章,操作密码交他人使用或使用他人个人名章、操作密码办理业务;违规执行三级权限制度,网点负责人或综合柜员转授权频繁、随意进行系统权限的转授权,长期将权限授权给他人、或将权限转授给同一个柜员、或受权人不具备对业务审核的资质和能力,转授权不登记等行为。

二、严禁重要物品保管、使用方面出现违反重空凭证领用、登记、交接、保管、使用、作废和销毁等制度;将本人保管的业务印章、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重要物品交给他人保管、使用;不按规定的频率、方法检查或督促检查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印鉴卡等重要物品的账实相符情况等行为。

三、严禁柜台业务操作方面出现柜员办理本人业务;在未签退系统、未妥善保管好个人名章、业务印章、印鉴卡、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物品情况下离柜∕岗(在营业场所内且在本人视线范围内除外);不按规定核对预留印鉴或支付密钥办理业务;代客户申请、购买、签收、保管重要空白凭证和支付设备(如网银U盾或令牌、密码信封、支付密码器等);代客户保管客户存单/折/卡、票据、印鉴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代客户签名、设置∕重置∕输入密码,代客户申请、启用、操作电话/手机/网上银行业务;网点负责人(或营业主管)干预授权工作,或对柜员违规操作行为不制止、不纠正、或授意、指使、强令柜台人员违规操作;柜员对明知是违规办理的业务不抵制、不报告等行为。

四、严禁办理开户、变更、挂失等业务方面出现受理企业账户开户、更换或挂失补办印鉴、法定代表人变更时,不核对企业证明文件原件,不核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经办人身份;受理个人账户开户(卡)申请或开通网银时,不按规定核实申请人意愿和身份信息,开立个人账户时未实行综合柜员或支行(局)长复核制;不核对开户证明文件原件,不通过居民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核查个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授权的经办人、验资账户投资人的居民身份证的真实性等行为。

五、严禁银行账户管理方面出现获取客户密码,泄露、擅自修改客户信息;利用客户账户过渡本人资金;通过本人、他人账户归集、过渡银行和客户资金、套取资金;空存、空取资金等行为。

六、严禁业务授权方面出现不确认客户真实意愿授权;不审核凭证授权;不核实业务授权;超权限授权等行为。

七、严禁对账方面出现制度规定不允许参与对账的人员参与对账;不按规定审核对账回执;不按规定处理存在问题的对账回执;主观或刻意规避对帐工作等行为。

八、严禁自助设备管理方面出现同一自助设备保险柜钥匙和密码由同一人管理,以及钥匙、密码不坚持平行交接和密码交接后仍延用原密码;自助设备保险柜钥匙使用完毕后,不按本行规定将钥匙入库(柜)保管;单人办理自助设备现金的领取、上缴、装钞、卸钞等手续;清、装钞后不与会计账务核对现金情况等行为。

九、严禁资金安全方面出现不核实押运车辆和人员、不配戴防护设施进行接送库操作,未履行交接手续或手续不全;未按规定执行双人眼同核点现金、凭证,柜员轧账,交接班登记等;网点违规留存过夜现金;未按规定执行双人眼同、双人入库等制度;大额提示付款业务未按规定严格执行双线核实查证制度等行为。

十、严禁重要岗位轮岗出现名义上岗位轮换,实际对原岗位仍控制或行使相关权限的行为。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的不利条件 1.风险管理的同步跟进不容易。随着经营有风险业务的增加,相关的风险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处理能否同步跟上是一大难题。

2.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问题不好把握。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网点的风险管理成本高、困难大。风险管理的效益也不容易直观体现出来。

3.风险管理人才缺乏。在邮储银行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大多数工作人员主要来自邮政其他业务岗位 ,受金融专业高等教育的人员比较匮乏。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建议

1.逐步健全机制,合理配备人员:关于风险管理机构,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设置要求。一个基本原则是风险管理能力要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

2.全面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岗位责任制、定期轮岗制,业务稽查、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全面加强内部控制。

3.加速人才引进 :从人员学历结构角度来看,邮政储蓄不应从事那些高风险和市场交易类的业务。因此,邮储银行必须引进大量具有金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来充实到各级管理和重要的操作岗位,尤其是风险管理岗位,以积蓄发展后劲。

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建议

•1.加强行业、区域、客户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

•邮储银行的行业信贷政策指引应充分反映其风险偏好及战略定位,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消费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及绿色环保等领域;适度支持符合其风险偏好且风险较低的垄断行业及弱周期行业;择优支持技术和市场成熟、发展前景较好、产业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坚持绿色信贷政策,加强对“两高一剩”、行业集中度过高及风险偏高的行业实行限额管理,加大产能过剩领域的信贷压缩与退出力度,有效防范行业信用风险。•在区域政策方面

•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积极引导各级分支机构根据银行所在区域经营环境和资源禀赋,确立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重点。对违背经济规律的地方政府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庞式融资、票据融资、互保融资等泡沫融资行为给授信业务带来的区域集中性风险进行重点防范。•在客户选择方面

•坚持做好零售升级、公司扩展和同业创新,并在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上体现这一工作思路。一是继续推动“小贷进城下乡”与“小企业升级”;二是在公司信贷投放上,继续向行业大型龙头企业及国有企业倾斜,同时积极扩展行业景气度高、资产质量优良、经营业绩良好的民营类公司;三是在同业合作领域,继续稳固同大型银行的合作关系,同时适当选择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以保证信用风险的充分分散。•2.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包括各种授信产品制度、企业客户评级及授信办法、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资产减值管理办法等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下发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办法、公司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公司授信业务基本操作规程和放款审核操作规程等涵盖各业务品种的制度,编制操作手册,做到业务的操作、办理有章可循。

•3.加强信用风险全流程控制

•在风险识别方面,充分利用制度规范、模型构建、指标量化等方式,通过推动统一授信管理、深入分析系统性风险因素、强化财务指标及非财务因素分析,实现对于信用风险的全面识别,从而将信用风险控制不断前端化。在风险监测方面

构建行业区域、单一客户、资产组合、内部管理的四维监测体系。构建从支行到总行的“四级联动”研究机制和信贷政策的情报体系,建立重点关注客户监测机制,完善资产组合监测报表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风险排查评估活动,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动态及全面监测。在风险控制方面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篇2

一、现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弊端

现行的违规风险发现机制较为传统和简单, 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1.发现风险的被动性。风险固有而存在, 但现行机制下对风险的发现往往以违规事实为依据, 通过发现违规事实从而发现风险, 总是提示已经造成一定负面效应的风险, 而对还未产生负面效应的风险盲然不觉。换言之, 风险的发现与解决存在着较大的被动性。

2.判断风险的标准性。目前在对风险的判断上, 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风险, 不同的检查主体对业务的了解程度不同, 对风险承受能力不一, 导致在不同主体的判定下, 对是否为风险的认定不一致, 对风险影响程度的定性不统一。

3.报告风险的主动性。现行机制下, 违规风险的报告者与发现者均为后台人员, 作为直接接触违规风险的直接执行人员, 反而缺乏直接发现与报告风险的动力和机制。

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一) 风险识别

1. 风险识别的基本要求。

(1) 风险识别标准的统一性。在风险识别中, 管理部门需要识别不确定性的存在, 即不确定一项风险是否将会发生, 何时发生, 或它发生时的精确影响。管理部门首先应对一系统列的违规风险进行判断与定义, 直接执行人员、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三者对风险的判断标准应趋于统一。 (2) 风险识别的联系性。构成风险的事件通常不是孤立发生的。一个事件会波及另一个事件, 它们总是并存发生的。在风险事件的识别中, 管理层应当明白一个事件怎样与另外的事件相关联。通过评估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 来决定管理者的着力点应着重于何处。同时, 将潜在的风险事件归纳起来分类是必要而有用的。通过在行内至下而上地归集汇总风险事件, 有助于逐步理解了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 获得用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同类风险事件的归类, 有助于管理部门更好地确定机遇和风险。 (3) 风险识别的双面性。某个事件的发生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或积极的影响,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代表风险, 风险的消极影响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并对完成目标有不利影响。它要求管理部门做出评估并反馈。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代表机遇, 或削弱风险的消极影响。机遇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 并有可能对预定目标和创新价值产生积极作用。机遇事件能促进管理部门策略或目标实现的进程, 因此管理行为应与机遇相适应。管理部门不应只识别消极影响的事件, 而应同时对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产生回应。

2. 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1) 风险委员会的功能完善。明晰风险委员会的目标。提倡风险委员会以收集企业整体对事件清单的知识为目标, 同时引入职能不同的部门代表作为讨论主体。会议的结果好坏通常取决于参加者的层次是否多样化, 因为层次的多样化决定了会议中所能得到信息的广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讨论的深度。在会议开始之前, 会议组织者应促进各讨论主体对所讨论议题充分地进行内部沟通, 并且使各讨论主体找出最有效的方式以表达本单位的想法;在研讨会的开始, 建立讨论的基本规则;认可参加者不同的风格和人格类型, 考虑怎么优化他们的贡献;确认要关注哪些目标, 哪类目标, 哪类事件;受邀请的会议参加者数量控制在15人之内;实际地确定预期结果, 以确定讨论会所欲达到的目标。会议议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介绍。解释会议背景和各个参加者被邀请的理由, 解释基本规则。 (2) 解释会议流程。明确会议流程, 对每个目标, 将提示从以下因素讨论相关事件及他们的相互作用:外部、内部、经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员、政治、进程、社会、技术;解释会议流程制定的原因。 (3) 探索目标。确认会议讨论的目标事件, 并确定目标事件的关联事件;确认对风险的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 确认内部机构对风险容忍程度和公众舆论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讨论影响目标事件的潜在内外部因素;确定哪些事件代表风险, 哪些事件代表机会;考虑多个风险因素如何影响目标事件, 以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下阶段和结束。发布研讨会结果, 要求所有参加者在48小时之内明确下一步行动计划。 (2) 图表分析法。用图表来列示有代表性的业务流程, 以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输入元素、参与者、输出和所负责任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旦发生风险事件, 参与者就能迅速辨别风险并考虑问题处理的方式。在流程分析中, 不仅应通过图表表示过程, 还应明确描述过程中的各关键步骤及其潜在风险。 (3) 最重要事件指示器。最重要事件显示器, 也叫最重要风险显示器, 是洞察潜在风险事件的一种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由特定机构将重要的风险事件收集整理, 优化排序, 最重要风险显示器必须及时供给那些依靠信息的管理者, 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 甚至是随时。 (4) 损失事件数据追踪。持续监测已发生损失事件的相关数据, 并对其进行运用, 有助于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并量化其伴生的损失。将所收集的数据整理成损失事件数据库, 该数据库需包含标准的事件信息, 并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者。在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 结合对已发生事件的认识, 结构性的知识, 以及对损失事件相互关系的了解, 有助于开发预测模型以辨认风险事件。数据追踪和预测模型的开发可考虑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外包至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的辅助与补充, 通过风险评估, 能更好地确认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并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风险做出反馈与处理。

1. 同时关注内在风险与追加风险。

风险包括内在的风险和追加的风险。内在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某些行为缺失造成的风险,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追加风险是管理部门对风险做出反馈之后又产生的风险。风险评估首先针对的是内在风险, 一旦风险反馈已完成, 管理部门就开始考虑追加风险。

2. 关注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

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 而影响意味着它的后果。可能性和影响被普遍应用于各个方面, “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在性质方面发生的可能, 比如高、低, 或其他评判标准, “可能”意味着一种量上的标准, 比如百分比、发生概率或其他数量上的尺度。

3.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如何确定与评估风险, 并进行合理的企业资源分配是困难且富有挑战性的。低发生率和潜在影响小的风险通常不被更进一步的考虑;另一方面, 具有高发生率和重要意义的潜在风险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情形的风险通常更加难以确认和评估, 谨慎小心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三) 其他注意事项

1.在任何制度下发生, 应伴随有唯一的违规风险判别标准。该判别标准不仅包括是否违规的风险判断, 还应包括风险等级的判断。

2.在系统建设时, 系统自身应有良好的逻辑判断, 对一些关键参数应有系统设置与监控。良好的系统不仅应能帮助直接操作人员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还应能及时向管理者与监控者反馈违规信息:哪些环节的差错冲击较多较频繁, 从而使管理者能及时收集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偏好, 并对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邮储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

一、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意义

1.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背景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业态演变的持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呈现。随着邮储银行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其贷款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逐步显现,如出现顶冒名贷款、贷款被挪作他用、违规进行借新还旧等,邮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

信贷成熟的国有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信贷管理水平高,但邮储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同时又有很多缺陷导致应对风险能力脆弱。如为了提高效率,将审查审批权放在支行;员工利用自己的职权违规放贷,利用假权证给自己亲属放款等。

2.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

首先,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是促进邮储银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竞争力,开拓经营和强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其次,通过不断完善邮储银行信贷管理,准确把握和及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经营和客户服务的规范化,为邮政储蓄银行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邮储银行信贷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1.邮储银行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指借款人因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外在原因主要有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或者订单减少,导致经营无法持续而丧失还款能力。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借款人不守信用,承约还款而没有按时还款或者是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恶意行为。

(2)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宏观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国家多次调低贷款利率,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集中在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的贷款客户占51%,超过30%的警戒线,从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能力较低;制度执行不到位,违规操作,如信贷员编造名义借款人经营信息,为实际用款人集中用款提供方便或是审查审批人员、贷后管理和检查岗未严格履行职责,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2.邮储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观念淡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诚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相匹配,从而衍生出社会的信用观念淡薄和社会失信现象。这种社会意识和现象直接波及信贷业务领域。

(2)无法根据借款人风险制定差异化利率。由于我行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不管是优质客户还是一般客户群体基本给予相同的贷款利率,无法实现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对高风险客户的贷款风险。

(3)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操作过程中,注重贷款数量轻视贷款管理,未从贷款用途、还款来源、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等进行全面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未严格履行职责、贷后管理检查流于形式,未通过贷后检查及时发现客户经营情况变化。缺乏动态的跟踪监测,以致难以控制贷款资金使用的全过程。

(4)信贷人员管理水平不高。信贷人员虽然经培训考核上岗,但培训时间较短,未能全面掌握信贷各业务制度和要求。同时未定期开展后续的培训和学习,考试成绩较差,对金融业务及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相当匮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信贷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对客户经营性现金流的银行流水未认真审核,未严格审核和定期监测客户在我行的结算量,而是过度依赖抵押。

(5)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首先,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对信贷风险的整体把握。其次,在风险防范上未将风险关口前置,积极应对,提前化解风险。最后,考核机制不健全,偏重业务发展激励,轻视违规处罚;在风险控制责任认定上,对责任人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三、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建议

1.完善信用体系,做好违约风险的控制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化解贷款违约风险发生的有效途径和必要前提。通过征信系统,银行可以全面了解客户及其家庭的总体负债情况,可以高效地获取借款人外部的信用信息。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能客观判断客户真实身份、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规避潜在的风险,避免出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银行有效地做好违约风险的贷前控制。并与各商业银行共同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了解客户在银行间的授信情况,共享客户信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客户信用情况,作出合理的授信决策。同时借助于征信系统,银行在贷后环节可以进行贷后管理查询,监控客户征信情况,提早对问题客户进行处理,提高贷款资产质量。

2.提供差异化服务,培育高端的客户群体

首先,培育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高端客户。一是电信、电力和金融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处于优势行业,文化素质较高。二是国家公务员和预算单位的人员,他们职业稳定且收入较高。三是全国性大公司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这类客户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且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还款意愿较强。其次,为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性提供利率的优惠,让更多的实惠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3.完善信贷管理流程,做好贷前、贷中、贷后管理

(1)强化贷前调查。加强对客户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的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预期的偿债能力;加强对抵押物资、权属的现场核实,确保较强的变现能力。同时加强对客户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借款人总的负债水平和财务风险度及经营风险度,正确评估借款人的信贷风险,合理确定客户的授信等级。

(2)做好贷中管理。建立健全客户信贷的档案管理机制,积极鼓励信贷人员深入客户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同时加强审查审批环节,重点分析行业与区域风险特征,关注授信业务品种风险状况,监测抵质押品价值波动状态,防范贷款的潜在风险损失。

(3)注重贷后管理。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异化贷后跟踪管理方案,实现贷后管理的精细化。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做好客户的到期还本提醒工作。重点关注高风险客户(例如惯性逾期客户,多次逾期被系统自动调级的贷款客户),实时监测客户动态变化,及时退出高风险客户。同时严格落实贷后检查的频次,排查客户人品和嗜好,切实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准确把控风险。

4.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建立长效的信贷培训机制。建立一支能力过硬的信贷队伍,为贷款风险的防范打下良好的基础。组织新上岗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围绕职业道德、各信贷业务制度和风险案例,增强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及自律能力。并组织在岗信贷人员的后续能力提升的培训和考试,提高信贷人员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及专业技能和法律意识,有效监测客户结算量和分析客户的现金流,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注重贷后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召开贷后例会、业务档案会审,准确把握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不断总结贷后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提高贷后管理能力,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

5.完善信贷管理理念,树立信贷风险意识

邮储银行应通过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和长效机制。一是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员工上岗前,向其强调违规危害的严重性和违规付出的代价,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严禁未经批准私自简化信贷流程。二是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树立我行“阳光信贷”社会形象,防范信贷从业人员道德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自觉地控制风险。三是建立健全信贷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抓典型案例进行从重处罚,做到发现一件查办一件,严肃处理一件,公开通报一件,以警示全行。以责任认定为契机,严肃问责,促进各级人员自觉履职。

参考文献:

[1]王海兵,郎铸.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

[2]鞠惠文.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011(7).

邮储银行合规管理年心得体会 篇4

为增强邮政金融业务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ⅩⅩ年被确定为我行的“合规管理年”,当前正值邮储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邮政储蓄事业的成长离不开合规经营,更与防控金融风险相伴。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我行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保证。

通过参加市行组织的以“合规建设、规范流程、夯实基础”为主题的“合规管理年”的学习,使我对合规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合规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在全行范围内确立全员合规、合规从高层做起、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的合规文化氛围,这次学习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合规管理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成立情况、活动阶段安排以及“合规管理年”的重点内容,包括开展“四项评价”和发布实施“四个办法等。”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经营对我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经营,案件高发的危害性。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的保证,更是金融企业自我发展自我保护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才能确保我行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我行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是预防经济案件的保证。为此要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根据我们一线柜员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各岗位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是预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本岗位的自我检查与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

自查、上级检查、交互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对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内控与制约。此外,我行还要求收集、整理了一些基础管理工作的台帐内容,我们主要负责整理了职工花名、考勤登记、奖金分配等台帐,这是加强基础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银行号称“三铁:“铁制度、铁算盘、铁帐本”。正因为有了银行的“三铁”,银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赖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一线柜员而言,从内部讲要做到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执行,那也将走向它的反面。

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不仅干扰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社会信誉。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是新时期防范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这几年银行职业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趋势,其中重要一条是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时只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限于既要进行正面教育,又要

坚持经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加固思想防线,经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而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自觉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银行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相应的处罚机制

正向激励措施是保证各种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必要措施,但是一定的处罚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成为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的保障。

通过此次合规教育活动,使我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找准了工作立足点,增强了合规办理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入学习,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识别和控制业务上的各种风险增强能力,积极规范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树立对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信心,增强维护邮政储蓄银行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真心希望此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银行规章制度宣讲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三个多月的规章制度宣讲教育活动,本人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对个人业务基本制度、会计出纳联行基本规章制度、信贷管理基本规章制度、银行卡业务基本规章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基本规章制度、计算机数据及网络系统风险控制要点、银行业务中涉及的金融犯罪罪名等,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上六个方面业务基本规定重要性的认识,使我对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得到加强,并严格遵守

制度,达到了宣讲教育活动的预期目的。下面是我对这次教育活动的体会:

在上级行确定在我行开展规章制度教育宣讲活动后,我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支行搞好本次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有关制度规定,做好笔记。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农业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基本前提。加强制度宣讲教育活动是各级行贯彻执行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我行虽然没有发生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但是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员工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在各项业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隐患。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在执行制度上不够严格,违反了操作规程,从而酿成了案件的发生,血的教训。因此,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显得犹为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此次规章制度宣讲教育活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严密防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基本制度学习教育,对照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查找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方面执行不够细致。二是不善于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三是有些新的业务研究不够透彻。

针对本人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如下措施并承诺:一是加强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篇5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

合规是指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如果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就是合规风险,强化经营管理行为的合规性就成为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就邮储银行整体而言,其经营管理行为必须接受外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法律制度约束,而且深受经营规则、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等非正式制度约束。使邮储银行经营行为符合并且严于外部制度,必须在内部制定一套制度并加以实施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因此邮储银行经营行为就必须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和流程来实现与外部制度约束的对接。目前,首先外部新规则不断涌现,内部原来的的制度安排变得无效或者说原来根本没有出现制度短缺的状况;其次制度环境和成本收益不断变化,促使总、分、支行改变可供选择的更有效率的制度结构的范围,清理淘汰低效、无效、负效、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甚至存在冲突矛盾的现存制度;再次随着邮储银行改革的深化,邮储银行在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应确立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基础、依据外部监管要求和均衡、效益原则对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与优化,完成基于流程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度创新。

就邮储银行的员工而言,其行为必须符合外部的法律、规则、准则以及邮储银行基本制度。这里除了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外,关键是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具有切实的执行力,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按经济学分析,当某人从事违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资源用于其他活动带来的效用时,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便会选择违规。因此加大制度实施力度、健全合规问责制度是必须的。

二、合规风险管理的难点

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行为的合规性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识别合规风险点或者说制度的风险点。合规风险监测和分析是识别合规风险点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储蓄银行的合规风险监测、分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全面的合规风险监测组织、协调机制,造成了重复监测,互不沟通,缺乏效率,管理成本较大。二是事后性。各个业务条线的合规风险的监测,主要是事后管理,缺乏事前防范和事中的监控。三是被动性,各个部门在对待监测的态度上,更相似于将监测工作比作一种任务,被动地去接受。四是监测技术落后不能采用先进监测技术对全过程适时进行监测、分析。为此合规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应坚持动态原则、协调配合原则、主动原则、持续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以保证风险监测得到切实公正的执行。

三、对小额贷款发展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小额贷款是邮储银行积极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工作,也是集团公司和总行整体战略布局中重要的核心竞争产品。根据我行小额贷款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小额贷款防范,我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在小额贷款防范风险中要把握住 “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关。

1、进行工作细化,提高贷前调查的水平。认真做好对贷款户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工作。一是了解借款人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对外借款情况及还款的时间;二是了解担保人的情况,掌握担保人(联保人)的详情;三是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协作,通过他们了解借款人是否依法经营、有无不良的经营记录、借款人在社区口碑如何等,力争多掌握一些在现场调查中了解不到的情况。

2、推广信用评级,规范法律文书。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能反映一段时间内借款人的经营情况。根据能够按时还款、不能够及时还款、逾期还款的时间长短,对他们进行分类,评定出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放款的先后。建议信贷部门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基础,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贷款文书的法律认定也很重要。应加强发放审查,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手续不完备。在贷款发放前,要对贷款进行公证,由公证部门出具公证书,明确双方责任和违规处置规定,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贷款资金损失。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案,重点加大对客户现金流的监控力度,对贷款用途不符合合同约定的,立即收回贷款。

(二)在业务发展中应遵循“三个并重、三个突出”的原则

1、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突出管理。只要管理做好了,信贷风险就完全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坚持量与质并重,突出质量。小额信贷在发展初期必须强调量的扩张,而随着小额信贷规模的发展,邮储银行必须注意客户的质量,要发现和留住更多的优质客户。

3、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突出效益。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壮大信贷规模;充分认识信贷规模、邮储银行效益与整体实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坚决反对将规模和效益割裂开来的认识和做法,深刻认识到信贷没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不讲效益的扩张也会对银行自身造成很大的损害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途径

银行从事的业务是承担风险的业务。对于潜在的合规风险或者已经识别、发现的合规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是合规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合规管理的最终目的。由于合规风险的识别性差、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等特点,应有多种途径和手段控制合规风险。

一、优化外部环境,树立风险意识。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确保贷款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而且金融风险是一个复杂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因此,要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现场力度,使人们都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的严肃性、危害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政策上、体制上、方法上多方面治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作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换职能,充分认识到一个好的金融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要从直接干预贷款决策、转向为银行健康发展创造执行制度的良好环境上来,要像支持企业改革一样,支持银行的工作,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要进一步健全贷款资产风险的防范体系。

银行贷款风险以预防为主,采取多方位、多手段,尽量减少贷款风险产生。因此,一要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目标,尽快实行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便更好地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二是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积极推行贷款发放第一责任人制度;三要根据《五法一通则》规定,全面实行抵押、担保贷款、杜绝信用贷款;四要建立贷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加强信贷管理电子化,以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对信贷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控制和化解风险;五是实行贷款决策失误赔偿制度,使贷款决策者增强责任心,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减少贷款流失;六要依法治贷。贷款管理要进一步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实行以法放贷、以法管贷、以法收贷,从法律上制约和堵塞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篇6

【摘 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小微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地域广,给邮储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发展情况,分析邮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的必要性,并简要探析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 邮储银行 小微金融服务

一、小微企业

2011年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首次提出“小微企业”概念,指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国民经济发展主力军。

根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的数据,全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构成了超过90%的国内经营实体,吸收了超过80%的城乡就业人口,创造了超过70%的企业创新,贡献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超过50%的纳税总额[1],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但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微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概况

随着全球经济疲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发展乏力,但是一些积极的变化依旧在发生,为了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注入活力。

金融体系方面,人民银行实行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利率水平下降,降低了小企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市场信贷结构,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已超过了同期中、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发展上得到一些突破。

政策方面,国家全面放开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市场供给决定资金价格的规范;国内银监实行“差异化监管”,要求提升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并将“两个不低于”扩充至“三个不低于”;此外,在放宽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政策的同时还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激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发展。

金融基建方面,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登记系统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小微企业风险评估效率,更为企业增信发挥积极的作用[2]。

总体而言,现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环境不仅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养料,也对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1322.6万户小微企业,约占全国的19.84%,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3.46万亿元[2](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其中75%来自商业银行;到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1%,依旧有近76%来自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主力。

面对如此数量庞大、地位又如此重要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大力营销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

三、邮储银行发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履行邮储银行社会责任的要求

小微企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为人们提供收入来源,在减贫和发展方面扮演重要推动者的角色,对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经济金融环境,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给市场和投资者信心,维护了上市银行声誉。

(二)是邮储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

1.拥有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客户,有利于银行稳定发展。

吸收存款,打实资金基础,对银行而言是性命攸关的,作为超过90%的国内经营实体且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存款巨大,来源多、存期稳定且价格低。其业务述求与邮储银行的服务最为契合,更有利于建立黏度较高的稳定核心客户群。

2.小微企业可以产生更多的销售机会,带来更高效益。

随着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大型企业更倾向于低成本的债券融资,或者借助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相对下降;另外,大型企业公司通常已经有了较成熟的银行合作方,邮储银行作为年轻的商业银行,介入难度大,营销成本高。

小微企业作为企业新生代的主力军,也是将来大企业的最初代,支持一批,发展一批,培植邮储银行自己的新兴客户群体将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对资产负债业务都将有深远的影响。小微企业在结算业务、票据业务、贸易服务、存款业务、对公理财业务、外汇/离岸业务等都具有系统利润增长点,此外,对小微企业有定价优势,能带来更高得收益。

(三)应金融监管的要求

银监会出台《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的“三个不低于”(即: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并要求商业银行明确服务小微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单列全年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确保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倾斜,努力实现“三个不低于”,目前,“三个不低于”已成为监管当局窗口指导的重要指标。

四、邮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方向的探讨

随着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获得领先优势,必须提前作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建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加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的能力。

(一)树立科学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战略

在风险管理理念上,要通过信贷文化和制度设计的完善和丰富,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两个方面的关系,在业务发展理念上,要实施差别化的经营策略,比如使信贷规模、产品定价、人力财务、运营活动等优先向小微企业倾斜。

在机构设置上,建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并制定业务发展计划。目前,邮储银行已经逐步设置县支行小微金融服务中心,专门配备四名以上的小微企业专职人员,分解业务目标,使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在这些支行真正做到“专营、专业、专注”。

在服务理念上,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寻找目标表客户,精准营销;线上交流、线下跟踪双管齐下地服务客户,提升客户体验。

(二)更新小微金融需要的市场化的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金融大数据,结合各类政策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根据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行业、产业链及供应链、担保和增信、还款方式等显性特征进行产品创新,推介出市场化强的金融产品;同时观察市场竞争和反馈情况,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更新产品要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注入活力。

(三)加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综合营销管理

确立综合营销理念,彻底改变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等同于信贷业务的片面观念。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主资金往往纠缠在一起,这一特点决定了可以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的共同营销,为企业和企业主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参考文献:

[1] 邮储银行:“贷动”小微企业“中国梦”[N].黄三角早报,2016年3月15日(B06)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篇7

2探究战略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对策

2.1价值链的应用

首先,内部价值链。通过进行分析内部价值链,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基础价值链的实际内容,并将其分成若干作业内容,从而探寻成本管理途径。在这种模式下,有利于商业银行找到内部价值链的核心内容,以保障成本管理效果。根据分析可知,内部价值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辅助活动(基础结构、产品研发、资源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活动(资源处理、产品分销、产品营销、风险管控等),能有效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保障管理效果。其次,行业价值链。商业银行在进行运营管理时,需要将买主、供应商进行整合,以创新不同的信用产品。因此,商业银行的行业价值链区分于传统的行业价值链,其买主供应商都可成为银行的客户,并成为行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商业银行明确自身在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时分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对买主或供应商进行控制,以降低运营成本。对此,当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时,可通过创新存款业务来吸引更多的存款者,拓展银行的利润空间。当对买主进行管理时,应与优良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优良客户的规模,确保信贷业务正常开展,避免出现风险等问题,保障成本管理效果。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在行业价值链中充当“中间人”身份,需要将供应商提供的资金进行综合利用,并为买主提供信贷资金。因此,商业银行要将供应商与买主进行整合,从而优化价值链结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2]。最后,竞争价值链。现阶段,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其他银行、信贷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等。每个竞争对手的经营模式不同,其成本总额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竞争价值链进行分析,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的成本地位,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发挥自身的成本优势。但无论是哪一种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降低成本,并在竞争价值链中形成优势。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绝大多数机构开始战略转型,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模式下,一些保险公司与投资理财公司进行结合,以创新理财产品。而商业银行在分析竞争对手时,应健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体系,全面分析自身的竞争劣势,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2.2战略成本动因的应用

商业银行做好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工作,有利于明确各项动因,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战略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结构性成本动因。当对这项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时,需要先对银行的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考虑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业务范围、地域差异,还要考虑政策制度、营销渠道、经济环境等因素,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以制定正确的控制措施。二是,执行性成本动因。通常情况下,该类成本动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员工参与情况、服务质量、风险防范效果以及业务创新效率。促使商业银行了解成本管理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消除影响因素,确保战略成本管理效果。

2.3战略定位的应用

战略定位是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对战略转型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明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并制定针对性管理决策。第一,行业战略定位。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比较复杂,都会对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造成影响。但在实际分析时,存在工作量大、复杂性强、分析成本高等特点,难以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应根据竞争环境的几个重点因素进行分析,如新进竞争对手、存款者议价能力、下游客户议价力量、行业竞争、替代产品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有效缩小管理范围,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3]。第二,市场战略定位。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时,应对各项业务的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探究市场定位。对此,首先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情况,从而掌握消费动机、消费偏好等信息,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要遵循“SWOT”原则,了解自身的优势、缺陷、机遇、挑战,不断完善营销计划。例如,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先对市场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政策法律环境、竞争环境、监管环境等。并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分析,如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融资优势、风险管控优势等,整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商业银行的根本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对此,银行应加大市场需求情况的调查力度,结合调查结果来规划短中长期目标,从而优化银行结构,实现战略转型,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竞争战略定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竞争对手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做好竞争战略定位工作,有利于整合自身的优势,以形成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成本战略的主要目的是整体控制银行的成本,以形成成本优势。但传统的成本控制工作仅对劳务成本、运营成本、利息成本等进行管理,忽略了隐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成本控制效果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商业银行结合价值链与战略成本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如客户类别、市场需求等,并采取针对性营销计划,以提高银行的营业能力,降低成本。二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创新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对此,商业银行应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动机,积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加大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范围、规模,还能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拓展银行的盈利空间,实现竞争优势[4]。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落后、产品种类单一,导致运营成本过高,成本控制效果差。因此,应积极利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有利于对银行的各个成本环节进行全面掌控,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定位等工作,为客户提供针对性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尽快实现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许彩燕.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下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9):97-98.

[2]李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以HS商业银行为例[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

[3]蒋曙明.我国商业银行应实施战略成本管理[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12):58-59.

邮储银行工作汇报 篇8

转眼间已经进入中国邮政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遂平县支行两个月整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对于中国邮政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遂平县支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入行以来,我大部分时间在一线柜面工作,在中国邮政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的氛围中,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完善业务素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经验日益丰富,越来越熟练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这两个月来,在中国邮政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遂平县支行的大家庭里,我已经从懵懂渐渐走向成熟,走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勤奋自律,爱岗如家,步伐将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信心。

进入中国邮政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遂平县支行伊始,我被安排在储蓄前台,刚开始的我,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业务不熟、技能薄弱,在处理业务时时常遇到困难,强烈的挫折感让我在心里默默地跟自己“较劲”,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平日积极认真地学习新业务、新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及同事请教。我知道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拥有一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基本功。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为此,我为自己规定了“四个一点”,即:早起一点,晚睡一点,中午少休息一点,平时少玩一点。班前班后,工作之余我都与电脑、键盘、点钞纸相伴。每天像海绵吸水那样分秒必争地学习业务和练习基本功。相对其它技能,点钞是我的弱项,为了尽快提高点钞的速度和准确率,我虚心向行里点钞能手请教点钞的技巧和经验,改正自

己的不规范动作。一遍遍地练习,虽然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但凭着对银行工作的热爱和永不服输的拼劲,常常练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地练习,我的整体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我在日常的一线服务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这不仅要求我们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更要求我们能针对每一位客户的不同心理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都以“点点滴滴打造品牌”的服务理念来鞭策自己,从每件小事做起。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磨练,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业务以及规章制度,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手,这时我渐渐明白无论是做什么都是具有挑战的工作,重要的是如何将它做的好,做的更好。

随着业务的发展,支行的业务量不断增大,业务笔数节节攀升。业务增加了,效率就必须提高,这就迫使我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再认真,谨慎再谨慎,严格按照行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来办理各项业务。将储蓄工作做细、做好、做精。

经过了这两个月的工作,我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我认为我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学习不够。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学不断问世。面对严峻的挑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工作方法等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二是在工作较累的时候,有过松弛思想,这是自己思想觉悟不高,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不好的表现。

邮储银行实习心得 篇9

通过邮储银行的招聘考试,历经筛选,有幸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更感谢主任给予我这个机会,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不知不觉中,接触银行柜员工作也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银行的工作中,柜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群体,而柜台则是展示银行形象的窗口。柜员的日常工作也许是繁忙而单调的,每天需要面对各类客户,柜员要熟练操作、热忱服务,日复一日,用点点滴滴的周到服务让客户真正体会到我们邮储银行全体员工的真诚,感受到在邮储银行办业务的温馨,这样的工作是不平凡的,我为自己奋斗在这样的岗位感到自豪!在业务上,我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之前未接触银行工作的时候,其实对银行也并不陌生,但那时的了解都是停留在经济理论上,宏观层面上的,对银行的具体业务不是非常的了解。来到专柜后,才发现银行并不是以前认识的那样只经办单纯的存取钱业务,还有许多的业务是我所不知道的,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师傅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现在我基本上熟悉了储蓄专柜的运行流程,能够作为一名现金柜员独立的上岗操作,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接受绩效管理的综合评估和相应的激励约束办法。

在本次的实习锻炼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没有的知识,还更加确定了我的学习锻炼目标,端正了我的工作态度,考验了我的工作热情和耐性,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决心。同时,在与平时同事之间的接触中,同事之前的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精神鼓舞了我,这段时间来,我也感受到自己在多个方面的不同程度有了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接下来的实习锻炼计划过程中,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基层锻炼工作。

陈主任:

您好!以下是我对目前工作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列举如下: 1.大堂经理的配备。大堂经理往往是客户进入金融网点时最先接触的人员,代表着金融机构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对维护网点形象和大堂秩序、合理优化柜面业务,提高营业效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客户的分流,业务咨询,引导客户方面都很重要,可以节约柜台办业务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3.柜台的电源布线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给客户感觉杂乱无章。

理财,基金和保险方面的知识和操作都比较薄弱,平时可以多给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充电,最好可以进行相关的培训。4.为了更好得保护客户隐私及信息安全,建议作废的纸张,最好做碎纸处理,可以配备一台碎纸机。

以上是个人薄见,若有欠缺之处,还望指教。

上一篇:发票管理现状下一篇:销售主持人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