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欣赏:往事

2024-09-11

冰心作品欣赏:往事(精选12篇)

冰心作品欣赏:往事 篇1

(一)之十四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们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次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至何上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正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地将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说:“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意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的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地寻味——思想。

大海,以它的浩瀚、洪波,成为文学作品的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作家以同沧海、致大海、读沧海、唱大海为题,反复吟颂,留下了传世的篇章。大海,是冰心童年活动的舞台的布景:清晨,她“看见金盆似的朝日,从深黑色、浅灰色、鱼肚白色的云层里,忽然涌了上来,这时,太空轰鸣,浓金泼满了海面,泼满了诸天。”黄昏,她看见“银盘似的月亮,颤巍巍地捧出了水平,海面变成一道道一层层的,由浓墨而银灰,渐渐地漾成闪烁光明的一片”。她从小亲近了大海,爱恋了大海。她的作品,特别是诗和散文,喜欢以大海作为审美对象,抒情主体,创作了不少优美的篇章。其中写得最为集中、最璀璨的,要数《往事》之十四了。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同样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中,她创意出奇。她不是坐在海滨,观赏水平如镜的海景;她不是站在高山之颠,俯视波涛汹涌,浪花飞扬的海潮;她不是敞开胸襟,向大海倾诉心曲;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在院子里乘凉时,姐弟们的对话,为大海塑像。她笔下的艺术精灵,扇动着诗的翅膀,上天入地,纵情飞翔,召来了天河、新月、明星、海岛、海潮、帆舟、狂风、雷雨、怒涛、云霞、灯塔,装点她心目中海的女神,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摹她的丰姿。这艳如桃李,媚若霞彩,曳着白衣蓝裳,翩翩飞行于海波之上的海的女神,也许是从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神韵中脱化出来。但是与洛神相比,海的女神具有更宏大的气魄,霞光、海鸟都得听从她的驱遣,浩浩太空中的皎洁新月,居然成了她的头饰,渺渺银河上晶莹的繁星,竟也串为她的环佩。她驾驶着风车,奔驰在怒涛之上,她的一颦一笑,天地为之变色。没有细密的观察,没有丰富的想象,没有对大海深厚的爱,是不可能塑出具有惊人的美和喜怒哀乐的女神形象的。曹植通过洛神形象的刻划,表露对洛神的爱慕,抒发惆怅的情怀,冰心却从海的我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广博精深,又虚怀若谷。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

作为一篇散文,不仅刻划了栩栩如生的海的女神形象,而且富有戏剧性。姐弟圈坐,仰望天河,笑语连声,表情各异,那一串串精采的对话,体现出三个弟弟不同的个性。尤其坐在椅子上的三弟楫,抱着姐姐的臂儿,笑说:“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活托出一个天真、机灵的儿童形象,容光照亮了舞台。夜色更深了,楫的头渐渐从臂上垂下去,姐姐轻轻地将他放在竹榻上,守护着他。在默默的动作中,流露出手足之至情,闪烁着戏剧的情趣。

文章的开头,两次提到嫌海太单调了,因此搁笔、默然无语,而以反复地寻味作结。启迪读者去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美、潜在的能量,又进一步扩展了文章内涵的容量和情感的深度。

冰心作品欣赏:往事 篇2

一、恋母情结与“男性”意识

有人曾说, 一个人, 特别是一个作家, 他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影响会特别的大, 他的作品常常会受到他曾经过往经历的影响, 甚至是再现。所以在讨论冰心的创作中为什么缺少爱情作品这一原因时,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冰心童年的生活。

冰心出生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环境中, 童年的她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她曾回忆说“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 开朗的, 首先是健康的, 该得的爱, 我全部得到了。该爱的人, 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 父亲, 祖父, 舅舅, 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感情往正常, 健康里成长。”[2]在这样一种健康、民主的家庭氛围中, 可以看出冰心的父母对她的疼爱远远超过了对她的管教和苛责。这也在无形中, 形成了冰心健康、善良的、一颗纯洁的心。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 这样一种温馨的童年生活和父母之爱也造成了冰心在成长过程中, 也无形间弱化了其在成长中作为女性应有的情爱之情。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 冰心仿佛是一个从来没有长大的女孩。

1. 恋母情结压制了正常的女性情欲———母爱战胜了情爱。

在冰心幼年时期, 由于体弱多病, 得到了母亲细心的照顾, 也造成了冰心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依赖, 乃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恋母情结。在她四五岁时, 母亲就开始教她识字, 成为作家后, 她每写完一篇文章, 总是先要捧到母亲面前。母亲一直都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所以她在母亲去世后, 写下了大量纪念慈母的文章。如《往事 (一) 》中写道:“母亲呵!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而同时期女作家张爱玲对人生却持一种并不乐观的态度, 她八岁起开始读《红楼梦》, 以后每隔几年读一次, 其中的悲剧不免给她深深的影响。她自小父母离异, 从母亲身上看到女性的不幸, 与胡兰成的恋情更让她寒心透骨。当种种因素在她身上沉淀下来时, 《多少恨》和《十八春》的问世便不难理解。

相比较来说, 张爱玲的家庭和其对母亲的态度都跟冰心呈现出很不同的情况。在冰心的作品中将母爱视为给予和牺牲、仁爱和温柔, 母爱既给了我们深沉的浓情厚意又给予了我们贴心的抚慰与解救灵魂和世界的强大感召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 强大的母爱力量战胜了男女情爱的力量, 充当了作者思维中的保护者, 给予了作者无穷的力量和创作灵感。冰心说:“在我的一生中, 母亲是最用精神来慰励我的一个人……”, 母亲在她的眼中是个保护者的形象, 母爱是崇高伟大恒久不变的, 母爱的光辉笼罩了也超越了人间其他一切情感, 包括爱情。

所以, 冰心在创作时就会在无意间“遗忘了”爱情这一题材, 有时又会刻意地避免尽量少的碰触到关于爱情的题材, 就算涉及也多表现为在爱情和母爱选择的问题上出现困顿和疑惑不解的心态。甚至更有时以不去碰触来保持自己对文学对母爱的一片“洁净”。

2. 从父亲的身上看见一个“男性”的自我, 淡化了女性的情欲。

父亲作为冰心童年时的另一个重要家庭成员, 对于冰心的创作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冰心的回忆性文字中这样说道:“环境把童年的我, 造成一个‘野孩子’, 丝毫没有少女的气息。[4]我们的家, 总是住进海军兵营, 或海军学校。四围没有和我同年龄的女伴, 我没有玩过‘娃娃’, 没有学过针线, 没有搽过脂粉, 没有穿过鲜艳的衣服, 没有戴过花。”“因着母亲的病弱和家中的冷清, 使得我整天跟在父亲的身边, 参加了他的种种工作与活动, 得到了连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经验。[5]为一切方便起见, 我总是穿男装, 常着军服。父母叫我‘阿哥’, 弟弟们称呼我‘哥哥’, 弄得后来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虽然在冰心十岁以后回到家乡, “从父亲身边走到母亲的怀里”, 开始了她的少女时期, 使得她的男性气质得以一定的纠正, 甚至因为对于女性形象的极度迫切认同, 而更加显得女性化, 但这段经历, 无疑使之在第二次性意识的觉醒前, 就展现出一定的男性倾向和男性意识。如冰心在21岁时写的一篇散文《梦》。在这篇散文中, 冰心抒发了一种不能身为男儿过戎马生活的遗憾和慨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 她写了父亲在自己儿时着军装被人误解为男孩时说的一句话:“他是我的儿子, 但也是我的女儿。”[6]另外, 在冰心23岁写的散文集《往事 (其二) ·八》中, 记录了冰心同父亲谈论关于做守灯塔人的话, 父亲听到女儿的志向后赞赏道:“你若是个男儿, 是我的好儿子!”[7]冰心对于父亲这样看待自己是骄傲的。

在心理学上, 人们常常用“性别认同”来解释。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正确的性别认同, 决定了个人对自我性别角色的正确定位。性别角色决定了人的性角色和未来的社会角色, 它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 也包括对他人及环境的认识。所以在这里虽然不能说冰心有性别认同障碍, 但男性意识和男性思维无疑在其幼年时期, 也就是人的第一次性意识觉醒时期, 对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就如冰心的这两篇散文中, 几乎都渗透着梦想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感伤情绪。在她的潜意识中, 她其实想做一个能够得到父亲认同的儿子。在男性意识的影响下, 她更多地接受了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在她走上文坛之后, 跟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气质, 也造成了她创作中爱情作品的缺乏。

二、平淡的婚恋与“诤友”

婚恋对于女性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期的女作家如萧红, 她的爱情作品也很少, 只有《小城三月》描写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无疑是萧红的宿命, 只是萧红把它表达的更为含蓄和更为隐秘。萧红的感情生活一路坎坷, 《小城三月》实际上表达了萧红的爱情理想, 在生活的实际中不能满足的东西, 往往会幻化成一种理想, 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但是纵观冰心的婚恋, 其一帆风顺和相对平淡的婚恋生活导致了其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挫折和坎坷, 更缺乏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是其创作中爱情作品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平淡的婚恋生活, 缺少对爱情的深刻体验。

冰心和吴文藻的结合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顺理成章的。她们属于情趣相投、性格特点互为补充的夫妻。两人从相识, 相恋, 到父母首肯结婚, 整个过程相当顺利, 几乎难以找到一般寻常恋人间的百转千折, 缠绵悱恻, 风花雪月, 甚至是肝肠寸断的一系列情感体验。在他们眼里, 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理性而谦和有度的。冰心做为一个温婉的贤妻良母, 完全沉浸在事业与家庭同步发展的快乐之中, 就注定了没有莎菲女士灵与肉的挣扎, 没有张爱玲式的尖锐批判。所以, 我由此认为一个婚姻家庭幸福美满, 但婚恋过程又相对平淡顺利的女人, 没有经历过灵与肉的挣扎, 不写或者不常写甚至不擅写爱情题材, 是可以理解的。

2.“诤友”和“畏友”的身份, 淡化了双方的夫妻角色。

在冰心的婚恋过程中, 她和吴文藻之间一直以“诤友”和“畏友”的身份出现。吴文藻初次给冰心的感觉是“诤友”和“畏友”。两人的书信往来, 也是吴文藻指导她看哪些书;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像良师益友或兄妹。虽不能随意定义冰心和吴文藻的爱情性质, 但在很大程度上, 冰心更像是一个朋友式或母亲式的妻子, 而不是给人以具有热烈情绪和激情的一个恋人或情人。当然在这里无意去评论这种关系是否好或是不好,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种“诤友”和“畏友”的身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多或少的弱化了两人彼此间“夫妻”的这一社会角色,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冰心作为女性作家心中的情欲成分, 从而造成了她爱情作品的稀少。

三、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和秘密化的爱情观

1. 从小受基督教影响, 拥有广博的胸怀, 情系社会疾苦的入世思想和博爱思想。

王统照在评论冰心的创作时说:“冰心的全体做篇, 处处都看出她的‘爱的实现主义来’这种‘爱的实现’就是指冰心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上的, 这种爱也就是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之爱。”[9]

冰心从小受基督教熏染甚深, 从小在教会学校所接受的基督教义, 教会学校的教育对冰心思想的形成、性格的发展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大作用。可以说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是深入其精神对其影响巨大。在冰心创作中始终融入了“永远的爱心”她所反复陈述的“爱的哲学”, 也常常带有宗教蕴含的“自然”、“母亲”和“永恒的博爱”。在这样一种博爱的思想的感召下, 使冰心入世救世, 努力的追寻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在冰心的作品中也反复进行着“爱”与“憎”的争论。她坚信“爱”是人生在世的根本, 世间行为都要遵行“爱”的原则, 每个人都应该无原则的, 不分阶级对象的, 具有宽恕精神, 要把男女之爱扩大为人类之爱, 要“博爱———即爱一切的人”。用对民族, 国家的大爱去替代男女私情, 情欲的“小爱”, 这或许也是其爱情题材极少述诸笔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相对保守, 在爱情上持私密化的爱情观和不安。

作为从五四时期开始觉醒的一个女性作家, 冰心从大家庭中走来, 所以中国传统的思想, 她毕竟逃脱不了。但是, 她思想的保守并不和她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出若干改良主义的色彩有所冲突。也不同于“五四”时期的其他女作家, 如庐隐的倾诉哀怨, 陈横哲的炽热浓烈, 苏雪林的缠绵悱恻。她作品中对异性情感的描绘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 一种儿童的纯洁”[10]。在作品中, 寻求一个道德的基本, 一个和平的欲求。诚如郁达夫说冰心的文章, “言在意外, 文必己出, 哀而不伤, 动中发度。”[11]所以虽然说其文学创造受到一定封建礼教的影响而相对保守, 但却也自创出一种文学体验和美学的旨趣, 并不因此而有损了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因此造成了冰心在文学创作中爱情题材的缺失, 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 或许也因为受到这种相对保守思想的影响, 或是其本身天生易感、内敛性格的作用。冰心一般很少正面谈到她的爱情观。在《关于女人·后记》里, 有一段评论:“我不敢说怜悯女人, 但女人的确很可怜。四十年来, 我冷眼旁观, 发现了一条真理, 其实也就是古人所早已说过的话, 就是:‘男人活着是为事业, 女人活着是为爱情’……靠爱情来维持生活, 真是一件可怜而且危险不过的事情”。在冰心看来, 女人一旦投入了爱情, 就难免无法自拔而失去自我, 她还认为, 在爱情中, 男女所处的位置是不平等的, 女人往往是被动而从属的, 且“男子在共营生活上, 天生是更自私, 更偷懒, 更不负责的”[12]。虽然这本书是以男人的立场描述“十四个女人的事”, 但文中也说“连带着也呈露了我的一生”, 所以这些话也多少透露了冰心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的恐惧感和不安的态度。同样, 在冰心的一些小说中, 也从侧面表现了对男女爱情无法把握和缺乏安全感的情绪。尽管如此, 现实生活中的冰心同丈夫吴文藻从恋爱到婚姻却是顺利、幸福的, 拥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 但客观现实生活却同她主观上对爱情婚姻所持有的恐惧感存在着矛盾, 更与她对爱情观秉持的私密化所相左, 从而导致了冰心无法在自己的创作中调和这种矛盾, 所以也不排除索性将爱情排除在其创作的题材之外。

郁达夫说:“对父母之爱, 对小弟小兄小朋友之爱, 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 同病者之爱, 使冰心的笔底有了温泉水似的柔情。但她笔下写异性爱的文字却不很多, 写自己的两性间的苦闷的地方尤其独少。[13]

综上所述, 冰心缺少爱情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她身处于我国社会一个极度动荡变革的年代, 其自身就是这个社会矛盾的展现, 受到了来自家庭、婚恋、宗教、意识形态的各方面影响。既受到父爱的影响, 在其幼年时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男性意识”又极具恋母情结;既有着幸福美满顺利的婚姻生活, 但夫妻间“诤友”和“畏友”的身份又弱化了彼此间的夫妻社会角色的认同, 更无法感受爱情本身所具有的灵与肉的挣扎或尖锐批判, 减弱了女性自身所拥有的情欲成分。既深受西方宗教影响, 充满博爱思想, 又受到一定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对爱情观持相对保守和私密化的态度。所以本文认为冰心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以“爱的哲学”而闻名于世的女性作家正因为受到了这三组矛盾的影响, 从而造成了其创作中爱情作品的缺失, 从这一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关于这一问题或许还应有其他更为合理的原因或是解释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讨。

摘要:冰心, 著名现代女作家。“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以及清丽娟秀的文风让她的文学创作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在创作中, 冰心却很少有提及爱情题材的作品。本文旨在从家庭生活, 婚恋生活, 和思想宗教三个方面来探究冰心创作中爱情题材的缺失的原因。

冰心作品欣赏:往事 篇3

被泪水打湿的神秘手稿

吴青女士的家位于中央民族大学一幢普通的家属楼中间,这里也是吴青的母亲、著名文学大师冰心老人生前最后的住所。冰心先生的照片摆满了屋子,她那清澈的眼神和纯真的微笑仿佛让人感觉到屋里遗留着她的气息。话题自然从2005年9月11日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王炳根在向新闻界公布新近发现的冰心佚文与遗稿说起。

“母亲的遗稿是在一本杂志中无意间发现的,写在一个裁开的已用过的牛皮纸信封上。以前人们都认为妈妈的《甲午战争》没有动笔,实际她不仅已构思成熟,并且已经有了开头。”

吴青所说的这份珍贵手稿是一封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的“邮电公事”函封,冰心用剪刀将其剪开,信封外页有冰心“以百年国耻激励后人,教育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行手书,内页上半页密密麻麻写满字。字的笔画颤抖,有的很难认清。信封下半页空着,落满了泪痕:“题(提)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我的心头就热血潮涌。因为我父谢葆璋先生对我愤激地口口口口口口口,他以口口军舰的枪炮二副的身体(份)参加了那次战争。他说那时日本舰队挂着英国旗从远处驶来,到了跟前才挂上日本国旗,让我们长炮在毫无准备之下,仓促应战。在他身边的同事(我母亲的侄子杨建口)被炮弹打中胸腹部倒下了,肠子都粘在烟筒上。停战后,父亲才从烟筒上把烤干的肝肠撕下来塞到他的胸腔里的。后来,这舰口口被击沉了,我父亲从大东沟战场泅水到刘公岛上岸,转回至福州。”(口为无法辨认的字)

一直陪伴母亲晚年生活的吴青这时突然明白,信封上面竟是母亲未完成的《甲午战争》遗稿的开头。“母亲在甲午海战一百年之际很想写一部甲午海战的大书,但每次落笔就大哭,完全没法写下去,最终夙愿未了……”

那时,冰心的案头摆放着厚厚的好几部中国海军史,她还请来海军司令部军官,把他们奉为座上宾,详细地咨询中国当代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从水兵到上将,从木船渡海到导弹驱逐舰,从南沙群岛守礁阵地到黄海现代化大演兵……到后来,冰心对中国今天的海军竟可以如数家珍。

常为晚年冰心拍摄照片的中新社资深记者贾国荣在《冰心的遗憾》一文中也提了冰心老人的哭。1994年春,94岁高龄的冰心毅然對友人们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唯有落下的热泪。”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也曾专门著文记述他领略过几次冰心先生之哭:“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很吓人。双手捂着脸,号啕大哭,声泪俱下,荡气回肠,毫不掩饰,不管当着什么人,来势极猛,像火山爆发,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的流露。”

甲午战争中的冰心之父

吴青说:“我的姥爷谢葆璋是一位老海军,28岁那年作为北洋舰队的一名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不久以后的威海之战中,中国军舰和日本军舰在刘公岛附近打了几天几夜,北洋水师大败,‘来远’号被日军击沉。可是,姥爷竟然生生地从海面游回岸边,后来才有了母亲冰心。”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字镜如,1865年出生于福州。谢葆璋的父亲是城中一位颇有名望的塾师。谢葆璋17岁时,经父亲的同乡好友严复介绍考入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3年后,谢葆璋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第一届驾驶班,留在北洋舰队任职。

此后不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迫签署。当年清朝海军官兵多为福建人,甲午为国捐躯的自然多是福建籍将士。每战之后,总有一批阵亡报丧的白榜飞马南下通知家眷。冰心的母亲杨福慈新婚不久,看到居家的那条街上每隔几个门就有一家门前贴着这种雪白的阵亡榜,她忧心如焚。她感到白纸门联总有一天会贴到自家的门上!她悄悄地买了一盒鸦片烟膏藏在怀里,准备一旦得到丈夫阵亡的消息她就服毒自尽,情愿跟随为国战死的夫君而去。冰心的母亲就这样在国难民仇中等待,最后等到了丈夫在甲午战争结束从北方疆场悲愤归来。就是在20世纪的第一年,这样壮怀激烈的热血父亲和这样深明大义的文静母亲孕育了冰心。

冰心生命中埋下一个心愿

1903年,谢葆璋奉命到山东烟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年仅4岁的冰心也随父母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在这里她度过了长达8年的童年生活。

一个夏天的黄昏,谢葆璋带着女儿冰心来到海边。望着无际大海、满天云霞和远方芝罘岛上的灯塔,冰心对父亲说:“爹……烟台海滨就是美,不是吗?”父亲仰天慨叹:“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美很美的……”

当冰心央求父亲带她去看一看时,父亲捡起一块卵石,用力向海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不冻港。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里来的啊!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大连、青岛,非有强大的海军不可。”

冰心的提问勾起父亲心中的无限愤慨。父亲给她讲起了甲午海战……

父亲还与女儿谈到了他到外国访问的体会:“我觉得到哪里我们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啊,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

谢葆璋在烟台海军学堂任职8年,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中国培养驾驶学生最多的海军学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80%以上的舰艇长毕业于该校。

辛亥革命前夕,北京的一些官员怀疑谢葆璋是“乱党”,清政府海军部便派员到烟台查办。谢葆璋得知消息后愤然辞职,在烟台度过8年海军军营生活的冰心也随父亲离开烟台前往福州。尽管离开了大海,但父亲的爱国激情却深深地印在小冰心的心灵深处……冰心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了要做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她曾充满深情地说:“父亲啊!我怎样地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

“母亲一直把姥爷比作是自己心中的太阳,她始终铭记着姥爷的教诲。”吴青说,在母亲94岁高龄的时候,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只是,这年9月,母亲病重入院,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门!

1999年3月19日,春天来临的时候,冰心老人将和人间分别了。那个时刻,她所听到的,应该是阵阵激荡的大海涛声,还有仿佛来自远方的昂扬的号角声……

读冰心的《往事》 篇4

文章的写作特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1、 采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该文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大海是歌咏的对象,也是文章的中心。作者在描述大海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海以思想、感情和生命,把它幻想成一个人格化的“海的女神”,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奇妙丰富的想像力,描绘出了女神的风姿:身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佩戴明亮的星星作饰物,驾着长车,长袖飘逸飞舞,驰骋在海波上。在云霞的海上,她妩媚动人,云发飘扬;在风雨的海上,她阴沉威严。通过作者的妙笔,“海的女神”的仙姿、思想与品格就跃然纸上,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2、 运用象征手法来托物言志。

作者在文章中着力赞颂大海的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的性格和虚怀而广博的胸怀、品性。作者写大海的风姿和情感、性格与品性,其实是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一种象征。作者表面写大海(托物),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理想追求(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哲理意味。

冰心往事读后感 篇5

天上只微微的月光,我撩起微垂的白纱帐子来,坐在廊上的床边。

我的手触了一件蠕动的东西,细看时是一条很长的蜈蚣。我连忙用手绢拂到地上去,又唤涵踩死它。 涵放了萧,只默默地看着。

我又说:“你还不踩死它!” 他抬起头来,严重而温和的目光,使我退缩。他慢慢地说:“姐姐,这也是一个生命呵!”霎时间使我有无穷的惭愧和悲感。

冰心小时候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为不小心伤了一只小老鼠忏悔不已。因为在她看来,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但曾几何时,生命在许多人眼中变得渺小,他们已学会了冷漠和麻木,不会因踩死一只小虫而驻足,不会因小动物的悲鸣而动容,也不会因别人的死亡而伤悲。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我讲完潇潇那感人至深又激励人心的故事,孩子们感伤哭泣的时候,竟然有几个孩子仿若未闻,不哭反笑。

我不解,他们为何笑得出来?是因为不了解,抑或已经麻木?还是……孩子的心灵应该是最纯洁、最美丽的,为何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呢?为何当自己的同伴因病魔而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会有那样的举动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来说,以育人为己任,面对此事应该怎么去处理呢?我们不能够去说这几个孩子就有多坏,因为他们的心灵本身是很纯洁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很善良的。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不得不去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所在。

当今社会,存在许多恶习,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难免会有所影响。孩子在生活中对社会风气耳濡目染,也许有些孩子就会因为这些有所改变,让他们自己产生对生命的漠视。我们作为教师,作为他们的长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结合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给孩子们上好人生之课,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跨出坚实的脚步,珍惜人生,珍爱生命!

冰心往事读后感 篇6

这一日,在读书会上,聆听了冰心的《往事》,这一段讲的是雨中观莲。心仿佛来到了字里行间,我好像也在那隔着雷雨的窗前眺望那朵红莲。风雨交加,在没有遮蔽的天空下,那朵柔弱的红莲被雨点儿击打着,不住的颤抖着、歪斜着。当看见一片荷叶倾侧下来,向红莲伸展过去,完全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在宽大的荷叶下不再颤抖,不再歪斜。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不禁也触动了,是的,我也想到了母亲,伟大的母爱。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而我认为我的母亲对我的爱更是加倍伟大。我的不幸给母亲带来的也是不幸,她不但要承担养儿育女、养家糊口和普通母亲都要承担的家庭责任以外,更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无声的唾弃。她要比普通母亲付出的更多,一件事情或许一个普通母亲只要用眼神和言语就能教会孩子的,我的母亲却还要手把手、一遍又一遍的教导我。她对我的照顾和呵护简直已经不足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了,穿好、吃好、住好、走好,这些都不用多说了,最可贵的是,哪个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到哪儿都有母亲亲自一次又一次的陪伴!

26个年头,母亲从未休息过,她这把荷叶伞总是在风雨来临之前就为我打开。我想我比那朵红莲幸运和幸福的多,因为我的荷叶伞下永远是晴天,永远是美丽,永远是安宁,永远是美好和希望!

冰心作品欣赏:往事 篇7

第八届“海西”杯暨第十八届“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主题为“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 推进校园安全教育工作, 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安全知识,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各级有关部门和广大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于2015年9月启动, 2016年4月截稿, 共收到征文4万余篇, 近千所学校参与。经过专家名师两轮严格评选, 共产生各组别 (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组别) 一等奖作品800篇, 二等奖作品1500篇, 三等奖作品2000篇。具体获奖名单已公布在《快乐语文》网站 (www.klyw.com) 上, 欢迎大家查询、阅读和品评。

本届获奖作品立意健康、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内容翔实、情感真挚, 既有运用新颖形式介绍安全知识的, 也有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来说明道理的, 更有发挥想象、创新思维, 为防范危险献计献策的, 充分反映出同学们安全意识与日俱增, 对“珍爱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本期《快乐语文》选登了16篇一等奖作品, 让我们一起来赏读吧。

冰心经典散文作品欣赏 篇8

我梦见:我仿佛是坐在一辆飞驰着的车里,这车不知道是火车?是大面包车?还是小轿车?但这些车的坐垫和四壁都是深红色的。我伸着左掌,掌上立着一只极其纤小的翠鸟。

这只小翠鸟绿得夺目,绿得醉人!它在我掌上清脆吟唱着极其动听的调子。那高亢的歌声和它纤小的身躯,毫不相衬。

我在梦中自己也知道这是个梦。我对自己说,醒后我一定把这个神奇的梦,和这个永远铭刻在我心中的小翠鸟写下来,……这时窗外啼鸟的声音把我从双重的梦中唤醒了,而我的眼中还闪烁着那不可逼视、翠绿的光,耳边还缭绕着那动人的吟唱。

做梦总有个来由吧!是什么时候、什么回忆、什么所想,使我做了这么一个翠绿的梦?我想不出来了。

1990年6月16日响睛之晨

本世纪的同龄人冰心在九十岁时写了这样一篇小小的“奇文”。

它清晰而朦胧,精悍而味永。

我一见而“惊”,一读而“喜”。

我“惊”的是:文以载“道”、为世所“用”、表现“时代”、功在“教化”以及“以意为主”、“形散神聚”、“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等等、等等,数不清的绳索、桎梏,说不尽的戒条、文律,在《我梦中的小翠鸟》里统统被消解、被放逐、被摒弃了!

我“喜”的是:作家如此“心灵解放”,散文如此“写心自娱”!

散文真正“向内转”了!“散文的心”死而复苏!

现代散文的开拓者如今又为当代散文的新生辟出了一条活路!

“小翠鸟”的情感走向是很清楚的:赞赏“小翠鸟”,肯定“小翠鸟”。

这里蕴含着深沉的思念,诚挚的赞美,热情的讴歌。

“小翠鸟”这个象征意象,包孕着三方面内涵:一是身躯“纤小”;二是“绿得夺目”、“绿得醉人”;三是吟唱“动听”,其“清脆”、“高亢”的歌声和它的纤小身躯“毫不相衬”。

这“纤小”、“翠绿”、吟唱“高亢”的“小翠鸟”象征着什么呢?

我们从“绿”入手(这在三方面内涵中是最突出也最关键的一点)来探寻一下它的奥秘。

冰心在《绿的歌》(写于1983年初)中说: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由此可知,“绿”代表了青春,青年。

另外两方面“内涵”是可以附着于其中的。

那么,“青春”、“青年”又所指为何呢!

一种可能是“自指”。如系这样,那么,“飞驰着的车”就象征了流逝着的“人生”,行进着的“生命”,而“小翠鸟”则代表了作者永是年青的“灵魂”,永不衰老的“精神”!这个小“精灵”的幻入“梦”境,是作者一生为“文”(吟唱)、一世“青春”的真实写照!

另一种可能(我觉得它更大些)是“他指”。如系这样,那么,这“飞驰着的车”就代表了变动不居的现实生活,滚滚前进的火热时代,而“小翠鸟”则象征着作者钟爱、翼护的文学女青年。她们虽身躯纤小但歌声嘹亮,虽年纪轻轻却光彩夺目,这些“粲若花”的“才人”思极入“梦”,反映了女性文学的现代开拓者对后辈新人的热情肯定和深切思念!

当然,不同的阅读者还可以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

究竟如何,怕作者也解说不清。

但这种“梦幻”,这种“情绪”是十分真实的。这种“真实”是心理的真实,是心灵的真实。它通过“梦幻”的变异更加浓烈地“折射”出了生活的真实,现实的真实。变异、象征使这种心理、心灵“化”成了艺术,“化”成了审美。

传统的“意”在这里变为一种情感、倾向的总体“走向”,单一、明晰的“主题”在这里变为一种多义、朦胧的“旨归”。

能“直感”到却“说”不出,觉得“明白”了却不能“一言以蔽之”,正所谓“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能够进入此等“境界”的文章必是精妙佳品。

冰心的散文创作其总体态势是“两头高中间低”。所谓“两头高”,一头是早期创作,《笑》、《往事》、《山中杂记》等,记童心,颂母爱,笔随心转,心由情牵,无拘无碍,任性任情,写得那样纯真,那般优雅,那么秀丽,倾倒了不止一代读者,折服了复古、守旧,认为“白话”不能写出“美文”的一班“遗老”,为现代散文的奠定立下了不朽业绩;另一头是晚年(近期)创作,《自传》(其中《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大学生涯》最为出色)、《关于男人》(其中《我的祖父》、《我的老伴——吴文藻》写得很好)、《记富奶奶》等已经放开了心灵、放开了笔墨,写得相当洒脱、出“情”了,但最惹人注目、卓尔不群的是《痴人说梦》、《病榻呓语》、《霞》、《我梦中的小翠鸟》等这一类记梦境、抒性灵的精粹佳品。至于“中间”的一段,我认为是“波谷”。特别是比起“两头”来,这个虽然“严峻”但确为事实的大态势是很难否定的。为什么“两头高中间低”?无它;“两头”心灵解放,文笔自由;“中间”禁忌重重,失去“自我”。

而散文,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解放,“自我”(即个性)的高扬。

心灵解放即自由——验之以冰心创作,灵验之至!

散文是写“人”的。“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人”的心灵万象、生命体验才是它的审美、表现对象。而这个“人”不是“别个”恰是作者“自我”。

“共性”体现在“个性”之中,“一般”寓含于“个别”之内。时代、阶级、群体、人性等等,都可以、也只能从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自我”中自然地“映照”、艺术地“表露”出来。

违反艺术规律的蠢事,过去我们干的太多,急功近利、消解艺术(为说教、为宣传、为工具)的亏,过去我们吃得的太大了!

从这一“文体观念”出发,我认为《我梦中的小翠鸟》的确写得好!

冰心作品精选赏析 篇9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山中杂感

溶溶的水月,螭头上只有她和我。树影里对面水边,隐隐的听见水声和笑语。我们微微的谈着,恐怕惊醒了这浓睡的世界。─—万籁无声,月光下只有深碧的池水,玲珑雪白的衣裳。这也只是无限之生中的一刹那顷!然而无限之生中,哪里容易得这样的一刹那顷!

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缘走在青岩上。绿树丛颠的嫩黄叶子,也衬在红墙边。─—这时节,万有都笼盖在寂寞里,可曾想到北京城里的新闻纸上,花花绿绿的都载的是什么事?

只有早晨的深谷中,可以和自然对语。计划定了,岩石点头,草花欢笑。造物者呵!我们星驰的前途,路站上,请你再遥遥的安置下几个早晨的深谷!

陡绝的岩上,树根盘结里,只有我俯视一切。─一无限的宇宙里,人和物质的山,水,远村,云树,又如何比得起?然而人的思想可以超越到太空里去,它们却永远只在地面上。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

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

回 忆

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软泥,削岩下却留着一片澄清的水,更开着一枝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

风狂雨骤,黑暗里站在楼阑边。要拿书却怎的不推开门,只凝立在新凉里?─—我要数着这涛声里,岛塔上,灯光明灭的数儿,一─—二─—三─—四─五。

沉郁的天气。浪儿侵到裙儿边。紫花儿掉下去了,直漾到浪圈外,沉思的界线里。低头看时,原来水上的花,是手里的花。

水里只荡漾着堂前的灯光人影。─—一会儿,灯也灭了,人也散了。─—一时沉黑。─—是我的寂寞?是山中的寂寞?是宇宙的寂寞?这池旁本自无人,只剩得夜凉如水,树声如啸。

这些事是遽隔数年,这些地也相离千里,却怎的今朝都想起?料想是其中贯穿着同一的我,潭呵,池呵,江呵,海呵,和今朝的雨儿,也贯穿着同一的水。

繁 星 冰心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

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冰心诗歌

繁 星----

(一)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 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一三一)

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春 水

(三三)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 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里带来,要告诉世界。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

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冰心《梦》原文欣赏 篇10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

冰心作品读书笔记 篇11

冰心的知识够渊博了。文学知识不消说了,历史和地理知识同样精通,这就使得她的作品有丰富的内容,增添了耐人寻味的情趣。

我想,如果知识少,那么写出来的作品自然就很单薄,不广阔,在叙述上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肚里没货,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如欲写作,就得努力地、更多地掌握文化知识。现在,我的知识确实是太少了,少得要让人笑话。知识的海洋辽阔,是永远学不完的,是永远也自满不了的。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12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冰心作品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冰心作品读后感1

冰心奶奶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句话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了。

本书的前几页,记录着冰心奶奶一生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冰心奶奶到美国不久,冰心奶奶就患支气管扩张吐血,便住进了美国青山沙镶?疗养院治疗。从图中看出冰心奶奶笑得那样脆弱,尽管病的很严重,但不愿让人们看见她那憔悴的面目。还有一张冰心奶奶和她的女儿吴青,面容十分相象的母女俩在一起,早以看不出年以38岁的冰心奶奶那苍老的面容了!

这本小说写了“别后”、“分”、“冬儿姑娘”“陶奇的暑假日记”、“小桔灯”等许多感人的真实写照。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陶奇的暑假日记”

“陶奇的暑假日记”这一篇文章记录这陶奇在一个暑假里每一天的故事。每一篇都写着陶奇一天的遭遇或开心事、悲伤或情感……

这本小说卷十分好看,假若你是个读书迷,那就赶快看这本书吧!

冰心作品读后感2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书像一盏明灯,在黑夜里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书像一把火,燃烧我们内心的激情。书也像大自然的一幅幅美景,多姿多彩,陶冶我们的心灵。

从小,我就爱看书,《话说中国》让我知道了中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仿佛使我进入了一个奇妙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丰富了我的知识;《探秘宇宙》使我有种想冲破大气层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冰心的小说清新隽永,语言生动优美,更是让我流连忘返。《寄小读者》表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赞扬。

冰心老人十分关爱孩子,她把孩子看做是最神圣的人,她在身体有病时也坚持给小朋友写信,鼓励小朋友、关心小朋友。透过这一篇篇短文,我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娓娓诉说着她的故事:有快乐的、伤心的……听着简短却又让人回味深长。

在冰心老人的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桔灯》,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抗战时期间,一位文静、聪明的少女,她的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母亲卧床不起,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她表现冷静、勇敢,同时还十分乐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其中少女用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的场景更是栩栩如生的印进了我的脑海中。

黑暗衬托出小桔灯的光芒,使这桔红色的光显得更加珍贵,这一缕朦胧的桔红的光也代表了当时抗战时期人民心中的希望,就是这点光冲破了黑暗,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觉得眼前有着无限光明!这盏小桔灯也照亮了我,在我遇到挫折时,指引我、鼓励我,使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虽然冰心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但她那爱的哲学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像我们这样的小读者。那些优美的语言,触动灵魂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

冰心作品读后感3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最辉煌的地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母爱是“爱的哲理”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的歌颂,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童真在诗人眼力,是充满纯真的人间最美的世界,可谁说不是呢?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人类来自自然,归与自然,人与自然是和谐一致的。

她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件/我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大海里/

这首诗把对母亲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启迪。

三是对人生的思念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为“哲理诗”。

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晶莹透丽,明白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冰心作品读后感4

一天,我读起了《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是呀,有谁能扯断这浓厚的母子情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养育大,给予我们爱,这种爱是永恒不变的,是温和的、是细碎的。然而也正是这种爱时刻围绕着我们,又是太细小了,使我们并不珍惜,有时甚至感到厌烦,那时我们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样挚热、像瀑布一样壮观的爱。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觉得太无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几天,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妈妈千叮万嘱:“到了那儿先打个电话过来,千万别在马路上乱跑,不要去河边玩,更不要喝生水……”我不在意的听着听着,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临行时,妈妈追到门外,又把昨晚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边听边说:“嗯。”到了姥姥家,我便进入了“快乐自由天堂”。早把妈妈的话抛之脑后,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对着水龙头一顿“猛饮”,真爽!到了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来,抬头看看姥姥已经睡熟了,哎,忍吧!可不争气的肚子越来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乱捅,痛得我几乎叫出了声。这时,我想起了妈妈,要是她在身边多好啊!又想起了妈妈的叮嘱,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母爱是多么珍贵啊!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当作中心,不管母亲的感受。同学们,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试想一下,如果有个孤儿流浪在社会,有谁会对他问寒问暖,又有谁会关心他呢?

母爱犹如涛涛大海,母爱犹如一片天空,母爱犹如一个“避风港”,母爱犹如一洼温泉,让我们向冰心奶奶学习,珍惜母爱,回报母爱,赞美母爱吧!

冰心作品读后感5

冰心奶奶是位仁慈宽厚的人,她最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她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我看了这本《冰心散文》中的《月儿和月儿》(另一个王字旁的月电脑上没有)之后,懂得了人和人之间,友谊和礼貌是最重要的。

(王字旁的月=王月儿)王月儿的爸爸妈妈都是城里他、人,她们家很有钱,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设计师,他从小娇生惯养。有一个暑假,她随妈妈去乡下老家,有个叫月儿的人和她同名,那月儿是个穷孩子。刚开始。她们谁也不理谁,总是自己管自己做事,后来,由于是友谊的力量,让她们的心合二为一了。王月儿知道了月儿的身事,她爸爸小时侯发烧“破表”得了小儿麻痹症,她妈妈被高压电电到,得了后遗症。月儿家没钱读书,她还有两个弟弟,所以就更是弄得全家不安。王月儿帮助了月儿交上学费,让月儿的弟弟牛儿、两千上幼儿园。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附答案下一篇:石油沥青期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