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念刘和珍君》随笔

2024-07-24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随笔(精选8篇)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随笔 篇1

——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心中也曾为段祺瑞执政府外恭内倨的丑恶行径愤慨不已,但更多的则是认为刘和珍等人死得不值。我觉得,刘和珍等人的做法固然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但更值得引人深思的,是她身上的那份软弱——那份属于中国文人的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

每每提及中国古代的文人,大致有两种形象,一是寒窗前苦读多年长袍马褂香囊伴身开口“小生”闭口“子曰”的学子,另一种是锦袍玉带乌纱束顶开口“微臣”闭口“万岁”的文官。这两种典型的、囊括中国古代文人类型十之八九的文人,代表的软弱性于奴性心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古籍记载,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有次宴请太傅钟繇一家,当钟繇的大儿子钟毓向曹丕请安时,汗出如浆。曹丕问之,答曰:“陛下龙威,余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而当小儿子钟会拜见曹丕时,不见汗渍,曹丕又问之。答曰:“陛下龙威,余战栗不胜,汗不敢出。”其中固然可以看出钟氏兄弟的临机应变,但当时仅为孩童的他们二人,尚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那个时代的中国文人的奴性,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中国向来信奉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这种目标追求导致了中国文人的大多数仅仅只会吟诗作赋一门学问,生活技能缺乏,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因此更加依赖于皇帝的赏识。因为只有皇上赏识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才能提高,才能令肩扛手提均否、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们有口饭吃。因此,每个掌权者的周围总有一群伺机出击,随时准备行溜须拍马之事,顺杆而上的夫子们。

而中国近代文人们,虽不似古代文人那般迂腐,大喊什么“皇恩浩荡”,可由于长时间封建社会的影响,“服从”仿佛已经烙印到了他们的骨子里,政府哪怕再不作为,他们也固执地将“宝”押在上面,刘和珍便是如此,杨德群也不例外。与其说这是天真和不谙世事,不如说这是一种社会经验和做事有效手段的匮乏,一腔热血,却只能徒添亡魂,只有游行的勇气,却无做事的磅礴大气,这样的人,可叹可敬却不值得颂扬,莽撞不是勇敢,只是一种病态的软弱。

真正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代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意气,何等的勇毅,逆时代洪流而上;现代的鲁迅“众人医体吾医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抒怀于笔,唤醒多少华夏儿女?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人,这才配称中国文人。

和珍为国而死,死得光荣,但死亡并不代表着不软弱,懂得自己要什么,明白他人要什么,并为此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能无所缺憾。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勇者,坚强,如是而已。

她,不应陨落

——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我反复的思考:这样写妥不妥,负不负责任,是不是凭良心。因为在面对这样一位为民族存亡而奔走呐喊壮烈牺牲的伟人时,没有一丁点儿评论资格的我,却要提出这样一个带点不承认意味的观点,所以在这里向所有的看客谢罪了,免得你们看完了不高兴做出什么事。别的不说了:她,不应陨落!

87年前“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政府无任何行动,这已经表明了这是个软弱且无能的政府,便不应给予其能因为请愿而站起来维护国人与民族的主权的希冀。可当时就算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想起来为民族做点什么,身为女师大的学生会主席更应该做点什么。而刘和珍仅想到了请愿,或是想到了其他而最后却选择了请愿,并没有“这样软弱的政府不被国人推翻就被外敌推翻或成为其傀儡”的思觉。母鸡向欺软怕硬的狐狸请愿保护自己免受黄鼠狼的侵犯,其结果我不多说。

一次成功的斗争是以科学而明确的思想做基础,拥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为基本条件,以及科学的决策谋划与强大的力量的后盾为关键的。然而这次徒手请愿只能说占有了较明确的思想,在当时明知社会混乱政府完全可能无视道德法律的条件下徒手到“政府大楼”请愿,这点未考虑是不可能否认的。有人会说这是“民族大义”,用不着时间考虑,有人也会拿闻一多先生来类比刘和珍君,那么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闻一多先生是不同于刘和珍君的,在“警报迭起”,他已知晓将被特务杀害的前提下,依然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面呼号,此乃“民族大义”“民族之气节”也。至于之后的惨案,也不影响闻一多的伟人形象。而刘和珍君对于这次请愿的结果并未知晓,好像羔羊前往宰杀之地,不同于“民族气节”,是无谓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在我看来这仅是鲁迅先生悲愤的,在很理智的情况下写下的可能会鼓舞斗志的话。“苟活者”们看到刘和珍君的血真的会看见希望吗?

当一个人听到“某某在某地闹事被枪杀”之类的话后,他还敢去效仿吗?

当然我所指的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庸人、“苟活者”,当看到一次“起义”失败后,庸人们除了可能坠入一步步的绝望的境地外,是无法从刘和珍君的血,从200死伤的妇女儿童中看到半点希望的,因为真正的希望的主体是希望者本人,而庸人们早已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便是刘和珍君的血白白流淌过的地方,这就是刘和珍君之死于庸人们之无益处。直白一点,难听一点,只是徒增悲伤而已,就像戊戌六君子一样,在我看来,二者的血在愚昧的国人与阴险恶毒的评论家和“学者”的世界中是白白流淌的。

刘和珍君的同时代的人需要信心,需要有人能够推翻政府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信心!有了信心,这些人才能觉醒,而信心来自于斗争的成功。

至此我不再说什么了。

她的死仅于猛士愤怒前行而于庸人毫无价值。

她,不应陨落。

你当成一回事了,别人也这样吗?

时光总是一天天地消逝,街市依旧太平。仿佛在这片土地上洒过的鲜血,不屈的英魂只要不被提起,人们就忘记了,永远的过去了。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的“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不过成为“谈资”或是“流言的种子”罢了。

没错啊,第一次农民起义反抗暴秦,人们最多记住了陈胜吴广;维新变法,也只有“六君子”被人铭记;而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被人所知的抗战英雄与这期间所有的军人相比,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同样反抗强权,同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同样是真正的勇士,可历史却不管这些,仍旧是残忍而又充满无奈。

在某个时期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史册上甚至留不下一个斑点。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他们死得毫无价值,我的意思是,某些“重要”的事情会因人或因时而发生改变。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刘和珍君的亲友还在悲痛之中时,敢问街上行人心情如何?他们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会铭记于心吗?他们知道刘和珍这个人就会替她感到悲惨和气愤吗?当时可能会。但过了些日子之后,再经提起,他们也许会问:“刘和珍是谁?”我并不是在批判国人怎样怎样,冷漠自私是人之本性。有句俗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应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某些事情发生时,它对我们自己的确很重要,而与此同时,我们会认为这件事对局外人们也是同等的重要,我们会盼望着别人重视自己所重视的事情,结果显而易见,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赌汉一夜之间把家里输个精光,这件事对于他的整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可谓一夜白头。而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我们也许在吃晚饭时听到 “听说XX把家里都输光了!”“是嘛?可真够惨的!也只能怪他自己了”之类的话,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想通这件事后,我不但没有感到人世悲凉反而添了几分自在。当你不小心因为某件事情在大家面前出丑,引得哄堂大笑时,无需为此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别人看来这只是能且仅能让他们笑一笑的事情了。

纵使时光流逝,在沉淀了人的鲜血后,在微凉的悲哀与淡然中,也会永存微笑的旧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信仰是种雄浑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赞扬刘和珍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他评价说,“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可我更认为刘和珍的勇毅更来自信仰的力量。

信仰犹如一把利剑,可以直击敌人的心脏;信仰又像掌握好方向的舵,何惧驶不到远方?不仅仅是个人,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那将形成多么雄浑的力量!人拥有了信仰,才能体会到坚守,面对磨难坎坷时,才能体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形象。

就如抗战时期的中国,抗日的将士们就是凭着信仰的力量勇往无前的,面对着敌人的枪炮,他们前赴后继,英勇赴死。而那些置人格国格于不顾的汉奸,因为缺失最起码的爱国信仰,他们就会做出出卖自己的灵魂贪图一时享乐的丑事。看,没有信仰有多可怕!

又或简单地说,我们的国家就是由全国人民共同信仰的力量才筑建起来的。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各有各的信仰,各有各的追求,我们的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必将是一盘散沙!哪里还会有团结起来去追求幸福和美好呢?

不由的想到了中国的现状——有很多中国人缺失了信仰的问题。我是一名中学生,很少去担忧国家大事,因为这些是我控制不了的。可是,当经常听到中国信仰缺失这个问题时,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因为这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个人成长的问题,它更是关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大事。当整个民族都失去了信仰时,还怎么拧成一股绳,追求中华未来的辉煌?

重拾民族的信仰是时候了!

我认为找回民族信仰首先要培养一种忧患意识。当前国际形势不可谓不严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是笼罩在要求发展的所有国家头上的乌云,在我们国家东部,日本虎视眈眈,一直觊觎钓鱼岛;在我国南海,企图侵吞我国领海的阴谋一再上演。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如果我们不是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而是个人有个人的打算,个人图个人的私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何日实现?

找回民族信仰,还要培养一种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上下传承,靠的就是这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然而却又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转危为安,巍然屹立,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有强大的中华民族凝力。

勇士,一定要流血吗?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勇者不惧,强者不暴。

我自然是要从勇者不惧说起。刘和珍是勇士这点毋庸置疑,但几十位青年的鲜血才换来一个“勇士”的称号,未免太残忍,也太令人惋惜,所以我思考:勇士,一定要流血吗?

流血牺牲者,诚可敬;执着追求者,亦为勇。而我们常把勇士理解的太狭隘,潜意识里总认为死者为大。而那些坚强活着,为理想执着追求不懈奋斗的人,就不能称作勇士吗?

想起最近一直在了解的“魏晋风度”。这里面便不乏勇士。嵇康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勇士。他追求恬淡的生活,追求纯粹的友谊,竹林醉酒也好,荒郊打铁也罢,我只觉得他是个勇士,能不为司马氏的势力所胁迫,任外物如何变迁,心志岿然不动。他不必刘和珍为民请愿流血牺牲的情怀,不比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也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激昂,但他单纯的追求着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有着一份平静的勇毅。

嵇康终究距离我们的时代太遥远,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你凭什么上北大》,作者贺舒婷。从文章中得知,当所有人都把她放弃了时,她幡然醒悟,拿出极大的毅力,管住自己,全身心投入复习,终于让自己由一个上课看漫画打牌的“差生”,成为了一个把其他人远远甩在后面的尖子生。贺舒婷的转变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勇士是历练出来的,只要我们也坚持不懈,为了目标而奋斗不止,我们也会成为勇士的。

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勇士愈发得少了,社会上的确潜滋暗长着一些不正之风,却很少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予以纠正。别的且不说,就说遍地的假冒伪劣、制假贩假,到处可见的“黄赌毒”吧。

关于“毒”,我们是曾有过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沦为“东亚病夫”的经历的。设想一下,大清帝国如果再多一些林则徐,少一些患软骨病的官员,它还能被列强任意欺凌吗?

诚信不仅是为人之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不敢想象,一个缺失了诚信的人何以苟活于世!

如果人人都视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人人都做转变社会风气的勇士,那些不正之风还会有存在的空间吗?

你是一个勇士吗?

你准备好做一个勇士了吗?

明于礼义,何必定要陋于知人心

季札言:“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礼义,外在也;人心,内在也,明于礼义,也可明于知人心。

自古便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满身忠勇,一心赤诚,坚守桃园结义之盟;后有抗元英雄文天祥,几经漂泊,以告慰祖宗之礼,殒身报君之义为己责,忠心荡荡,天地可昭;明朝中兴之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正当我满心欢喜的下结论时,鲁迅却给我指向了另一个奇异的时代。那是一个乱世,血战疆场的豪迈没有了,崇尚忠义的信仰没有了,对酒当歌的情致也没有了,阴谋多起来,虚伪多起来,迷茫也多起来,一任又一任统治者,或以忠,或以孝,织起一张文化大网,圈定起礼义,随着自己的性子,订出了魏晋的礼教调子。

大多数人都跳进了这个圈定的大坑,而又有另外的一些人,他们蔑视礼教,常常在竹林聚会,或下棋,或饮酒,追求自己的个性,人称“竹林七贤”。

这七人,仅仅因为礼教,因为放纵不羁,已经挨过后人1600多年的骂了。鲁迅对这些后人的评价不以为然,他一边深深叹息着“陋于知人心”的悲哀,一边又急忙为竹林七贤正身:魏晋时代统治者崇尚礼教,用以自利而已,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我深折于鲁迅的历史触觉和深邃的洞察力之时,也深深困惑,人心在浩大的历史波澜中,真的不能被激起浪花,在一片炫白中被正视吗?

我开始怀疑后人中的那些评论家们,他们,莫不是身受俸禄,每日里为皇帝歌功颂德,誓言为天下人肝脑涂地,却只会对前朝叛逆者吹毛求疵,来守住礼教,求得现世安稳的人?他们,或许早已在龙椅的光芒下低下头颅,在金銮殿上软下身躯,背弃了客观与公正,对着名利俯首称臣了吧!

想到这里,深深悲哀起“竹林七贤”,在默默告慰他们之时,瞥见到嵇康留下的绝笔——《家诫》。在这篇给儿子的深嘱中,嵇康竟低下高傲的头颅,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成为一个庸碌的人。我渐渐体会到嵇康的无奈。

生于乱世,一个礼教用以自利的乱世,嵇康的种种言行,在出口、出手的一瞬间,被迫穿上时代的迷彩服,默认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他的真情,他的本态,在常人眼里,只是一堆奇异的乱码。

又想起那句:时势造英雄。可是时势,又岂止造出了英雄,成王败寇,文人儒客,谁又是谁的真身,谁又是谁的本态?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随笔 篇2

孙绍振教授在作报告

收入鲁迅的杂文集的散文, 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 抒情之作, 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 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 有相当多的温暖的抒情, 表现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 这样的温情, 除了在怀旧文章往往出现, 在杂文中, 多为社会文明的批判, 以冷峻为主, 温情是很少的, 然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解读文章, 不胜枚举, 但是, 质量普遍较低。钱理群先生指出其原因, 就是过份把文章当作社会历史的反映 (见钱先生的《从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 , 我想与此相关, 还有一点, 就是对文本的抒情特点缺乏直接的分析。在此类解读文章中, 抒情就是抒情, 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其实, 真正要把鲁迅这篇文章的好处弄清楚, 非得从它抒情的特点分析不可。关键是不要以为抒情文章都是一样的, 鲁迅这篇文章的抒情, 有不同于其它抒情文章之处, 就在于, 这里的抒情, 是杂文式的抒情。

抒情, 顾名思义, 也就是把感情抒发出来。如果是在诗歌里, 当时的诗坛, 是崇尚“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的 (这是英国浪漫派华滋华斯的主张, 原文是:For all 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故五四诗人常把感情强化, 极化) 。但是, 在鲁迅的文章开头, 似乎并不把感情作强化宣泄, 而是某种程度的弱化, 尽可能的收敛。

鲁迅对刘和珍的死是很悲愤的, 为文就是要记念刘和珍, 思绪滔滔。但是, 不同于《朝花夕拾》,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就是不善的行为举止, 也可成为带着诙谐的亲切回忆。本文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 战斗性就不能不渗透在抒情性之中。但是, 作为杂文, 鲁迅一方面追求的是深邃、犀利, 另一方面, 作为艺术, 又不能尽情直遂, 一览无余, 藏匿锋芒,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 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 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

文章一开头, 他明显避免直接流泻自己的感情, 不是把自己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而是尽量抑制。鲁迅不屑于浪漫新诗那种感情倾泻之美, 而是散文的情感抑制之美, 因抑制而深沉之美。当有人建议“写一点东西”记念死者的时候, 他并没有说, 这正合我意, 而是感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死者并无在天之灵, 并不能因而得多少安慰, 写了也“于死者毫不相干”。对死者无补, 对生者该有价值了罢, 然而, 鲁迅说, 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这里正面表现的似乎并不是愤怒, 而是无奈, 于事无补, 似乎很消极的样子。这显然不是感情的全部, 仅仅是他感情的表层, 或者说内在感情相反的一种外部效果, 显示内部悲愤如此强烈, 以致一般的抒写不足以显其志。

鲁迅反反复复抒写的感情, 从性质上来说, 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 力避尽情直遂, 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 写得沉郁顿挫, 回肠荡气, 文章开头这一段只是情思的序曲, 极尽欲扬先抑之能事。

其一, 感情本来是十分深厚的, 但是, 鲁迅却不惜用类似无情的字眼来形容:一是“无话可说”, 二是“沉默”。“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太黑暗, 太凶残, 难以相信, 无从表达;又因为, 心情的郁闷, 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

其二, 鲁迅反复强调痛苦不单纯, 而是很复杂的, 首先, 对于反动军阀政府, 难以置信的凶残, 其次是, 对反动文人谣言的卑劣, 再次是, 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其三, 期待着“忘却的救主”。这是鲁迅式的反语。不正面写回忆清醒的痛苦, 而写忘却的轻松。“忘却”而成为“救主”, 说明不忘却如何之痛楚。这里的“忘却”, 后来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 又成为立意的关键, 从反面显示了回忆之痛, 不堪承受其沉重。内在的悲愤越是感到深沉, 表层的知觉越是追求解脱。

其四, 这种悲愤情感的复杂、丰富, 以极其矛盾为特点, 先是写与不写, 有话与无话, 忘却是最轻松的了, 可是又很惭愧, 然而惭愧又很沉重, 因为沉重而无以言说, 沉默。然而, 沉默者又正在为文。哀痛为文是庄重的, 而作为献祭却是“菲薄”的。在忘却的救主到来之时, 为文记念也就成为想忘却又不能忘却的理由。这样的悲愤, 就不但矛盾, 而且在逻辑上非常曲折。这样丰富曲折的感情, 如果用直接流泻的办法来表现, 只能单纯地强化, 只能把情感简单化。

如果孤立地看鲁迅这篇文章, 其情感特点, 还不够清晰的话, 不妨把与周作人同样纪念“三一八”的文章拿来比较一下。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在立场上, 和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分岐。在情感的抒写上, 也相当节制。同样哀悼自己学生的周作人, 比之鲁迅更加回避激情, 也是在散文中追求情感的节制和凝重。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 要理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感到, 哀悼是“无用”的, 甚至说, 这些烈士是“白死”。“切责段棋瑞贾德耀, 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 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 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 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 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 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 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当代读者可能感到周作人这里的“白死”太无情了。但是, 一来, 他和鲁迅一样, 是反对学生游行的, 都认为游行的风险甚至牺牲的代价太大。二来, 所谓“白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对和军阀政府的谈判的绝望。正面写死者入殓, 也只是看见死者的面容“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 “不禁觉得十分可哀”, 封棺的时候, 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 “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 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当时的周作人, 还没有堕落为汉奸。他的散文以苦涩为特点, 甜蜜的抒情, 与他的风格是绝对不相容的。一般的情感, 他都要抑制的, 何况是激情。两个散文大师, 似乎在抑制激情方面有一种默契。

但是, 周作人的节制情感, 有矛盾, 不及鲁迅的深沉, 历来论者多以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属于五四散文的另类风格, 与鲁迅并列, 不分轩轾, 但是, 后世的读者, 更多欣赏鲁迅, 对周作人的文风相当隔膜, 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想其中原因, 可能是他的情绪不及鲁迅丰富、矛盾和曲折。

鲁迅的丰富就在于, 思绪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一方面是强调忘却的轻松, 不忘却的沉重。可是, 另一方面, 又强调不忘却, 正视现实的惨烈, 不但是哀痛的, 而且是幸福的。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优于周作人, 除了在于情感曲折深沉方面, 还须一个重要方面, 那就是“直面淋漓的鲜血”。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并不是偶然地回避淋漓的鲜血, 而鲁迅的正视, 展示了他抒情的另一个空间, 那就是感情渗入叙事之中。以叙事的惨烈, 隐含情感的强烈:鲁迅并不赞成游行的方式, 连许广平去游行, 他都并不是很支持的, 但, 血案发生后, 他的感情, 一再抑制。他并没有身临其境, 却以描绘的现场感, 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自然, 请愿而已, 稍有人心者, 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表面上是简略的叙述, 带着新闻报导的客观姿态, 但是, 鲁迅选择的细节是很雄辩性的, 廖廖几个, 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从背部入”说明, 并不是向前冲击, 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中了四弹”, 而且是“手枪”, 说明后面的三弹, 是近距离对已经受伤者的虐杀。特别是, 对施援者的射击, 对尚未死亡的女性, “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终于导致死亡。这就把新闻报导的摘录, 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 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 没有直接的判断, 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 鲁迅开始了难得的直接抒情: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这是真的,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就是在直接抒情之中, 也表现出鲁迅情感的深邃。“这是真的”, “有尸骸为证”, 好像是多余的, 既然已经引用了, 还要加上这一句, 说明自己难以置信又不能不相信。这里, 不但有正面的揭露, 而且有反讽: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鲁迅的深邃不但由于抒情, 而且在抒情基础上, 提炼象征的形象:“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前面的细节, 毕竟是细节, 毕竟是个别的场景, 而到这里, 就变成了普遍现实和历史的象征。所谓象征, 第一, 是形象的总体代表, 不但把前面的细节统一起来, 而且把具体场景以外, 不但是此时, 而且是异时的, 不但是中国的, 而且是外国的, 凝聚到这个统一的形象中:一方面是“脸上有着血污”, 一方面是自得地“昂起头来”。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显得有概括力度。第二, 象征不但是情感的, 而且是思想的载体, 是思想的升华。

从这里,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鲁迅情思脉络的曲折进程:1.是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2.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3.期待“忘却”成为“救主”, 提示不忘却如何之痛楚。4.在肯定“忘却”为救主之时, 却为文记念, 表明想忘却又不能忘却。全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忘却。这时正面进入文章的主题。5.不忘却就正视现实的淋漓的鲜血, 这当然是哀痛的, 但是更是“幸福”的。6.转入直接抒情, 然而却用了叙事的手法, 悲歌与颂歌交织。7.再转入抒情, 又有反讽, 把描述转化为象征。8.最后又回归到抒情, 然而抒情变成了哲理的格言。也就是在情感脉络的最后的转折, 把情感与理性结合起来: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这可以说是鲁迅的直接抒情, 这种正面的抒情, 然而其中又有某种理性, 那就是从中理解了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 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这里是感情的高涨, 还不是感情的高潮:

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就不完全是感情, 而且有哲理了。这里的哲理, 不是一般的哲理, 一般的哲理, 是单纯的, 而这里的哲理, 是双重的。一方面是, 沉默和爆发的矛盾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爆发和灭亡的矛盾和转化。从全文来说, 这里的关键词发生重大的转化, 如果可以说前面的文章的主关键词是“沉默”的话, 而这里变成了“爆发”。以“爆发”为中心, 向消极一方, 是“沉默”、“灭亡”, 向积极一方, 则是“灭亡”的反面。这是思想的转化, 同时, 又是文章脉络转折。这种转折的过程, 正是全文的意脉流贯, 是曲折中显深邃, 在曲折中显示艺术手段的丰富。然而, 到这里, 转折还不是最高潮。文章的最后, 还有进一步升华: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显然又是抒情了, 这种抒情有一点浪漫, 有一点夸张, 甚至有一点鼓动性。这在鲁迅的文章中, 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 这种鼓动性, 并不像左翼文学中的标语口号那样粗暴, 而鲁迅的悲歌与颂歌水乳交融, 在转折之后, 还有转折, 在曲折之后, 还有曲折。

呜呼, 我说不出话, 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篇3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记念刘和珍君》 篇4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作者在文中对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1.D

2.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指的是事实;说她们是“暴徒”,这是段政府对她们的诬蔑。B项:“流言”指代错。语段中说的很清楚: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C项:惨象指代错。应为“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2.试题分析:驳论要抓住本质,做到一针见血。B项驳“暴徒”的句子错,应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C项驳“利用”的句子错,应为“那时是欣然前往的。”D项两处都错,没有抓住谬论的本质。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5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虽然有的人还苟活于世,但他们已与行尸走肉一样,与死了没什么两样;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终究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正所谓“淘尽黄沙始见金”,而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二、结构把握

1、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④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局部思路

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

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逻辑顺序。

3、具体思路: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学生明确后,引导背诵。

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

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

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再看第四节:这一节共有5层意思。

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

齐读课文一、四两节。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理思路?

明确: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

理清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怎样理清呢?

明确:①把握主旨;②理清脉络;③弄清顺序;④列出纲目。这样用本节课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

四、当堂默写课文第2节。

五、布置作业:

1.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

2.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3.小作文《刘和珍小传》

课文记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从这些事迹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讨论)

【明确】

①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与众不同,追求真理;

②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第二

【教学内容】

1.进一步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理解“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练习:

1.注音:

噩耗

è

羽翼

屠戮 lù

浸渍 zì 菲薄 f i

2.释词:

喋血

屠戮

长歌当哭

赁屋

寥落

桀骜不驯

深味

欣然

殒身不恤

洋溢

诧异

广有羽翼

【附答案:血流出来的样子;杀;拉长;当作;租借;稀疏;顺从;体会;高兴; 顾虑;充满而流出;惊讶;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3.小作文

《刘和珍小传》

二、分析第一部分

讨论:

1、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

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的丑剧。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一个状语,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3、“正告”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字典里的意思是“严正地告诉”,规劝,语气比较庄重,一般用在事前。文中应是“郑重地告诉”。(注意和“警告、忠告”的区别);引出本文写作原因和目的。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5、“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从几方面说明原因)

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6、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可见正视是首要的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社会的斗志,才会为推翻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哀痛者——忧国忧民;幸福者——奋然前行,英勇斗争,并以此为幸福。和庸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哀痛,却也因此成了真正的幸福者。

7、三个“必要”各指什么?

①针对烈士刘和珍;②针对魑魅魍魉的世间;③针对忘却的救主。

三、分析第二部分

这是文章的纪念主体部分。见姓名→见本人→听讲义→永别。(思路)

讨论第三节第1段:“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

问:作者先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我们已经知道,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考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结论。那么,作者在这里前后两次选出的判断、角度相同吗?

这里前后两次判断并不矛盾,肯定是从“师生关系”角度讲,否定是从“革命精神”角度讲,而“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

1、句子主干:[待到„„时候],我(主语)才见(谓语)„„泣下(宾语)。充分说明其责任感。

2、第四节抒写了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与义愤。在这部分里,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为了体会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采取朗读法。朗读原文;删掉虚词朗读。体会情感作用与文章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才„„便„„”说明时间之短,其哀莫可名状。

3、第四节第1段:“中国人”是指哪些人?

结合介绍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倾向,再引导学生联系第七节第1段中的“中国人”进行分析,“中国人”是泛指,既包括反对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

第5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灭亡。”(课后“练习”二.3)修辞:对偶、反问、反复

★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

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4、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齐读第四节,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讲解重点段落的含义

2.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朗读第四节,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五节

1、为何详写刘和珍遇害场面?为何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都是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突出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2、“当三个女子„„这是„„伟大呵!„„抹杀了。”

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

伟大——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中国军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八国联军”的意志,“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中外杀人者互相勾结的结果。“妇婴”专指女子,即后面所讲的学生。(“八国联军”指题注所讲的八个国家,不是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衬托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的自夸。反语。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2.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引导学生讨论。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

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附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1]本篇在收S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

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华盖,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和尚华盖罩顶则走好运)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3.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4.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侧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先生是如何安排思路的,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二、介绍背景:观看视频——《无声的中国·三一八惨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上,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

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天津大沽口的侵略行径,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前游行示威,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行进在队伍前面的还有张静淑、畅德群等,都高举着纸旗,呼喊着口号。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向清愿队伍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乱砍猛打。打死打伤200余人,刘和珍走在前头,首当其冲,中弹倒下。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也相继中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 1 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注意各标题之间的联系。(放朗诵视频,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听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1)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2.文脉梳理

(一)纪念动机:一.写作缘由 二.写作目的

(二)纪念内容:三.回忆交往

四.请愿经过

五.死难现场

(三)纪念意义:六.经验教训

七.死难意义

四、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第一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侧重悲痛的回忆和哀悼

①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者。②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第二部分: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侧重愤怒的揭露和控诉

③生平事迹:女师大风潮 赁屋授课 ④遇难经过:欣然请愿 三〃一八惨案

⑤讽刺暴行:‚伟大‛ ‚伟绩‛‚武功‛(反语)

第三部分:议论‚三〃一八‛惨案教训和深远意义——侧重探求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⑥总结教训:煤的类比——不宜用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陶潜的诗——青山埋忠骨有亲人友人哀悼亦足矣 ⑦热情讴歌赞颂:出乎意料——当局者竟这样凶残 流言家竟如此下劣

中国女性如此从容

惨案意义——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鼓舞人们前仆后继

五、课堂小结

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思路的起点是文本的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词,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地诵读课文。2.背诵第二和第四小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独到。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二、分析鉴赏

1.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节。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反抗校长——敢于反抗、有正义感

赁屋授课——思想进步、追求真理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责任感

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2.学生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议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者。

学生甲: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就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作者处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中。

学生乙:作者写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比轻蔑(明知道这些东西会‚快意于我的苦痛‛而偏偏将最大的哀痛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严峻的示威)。

学生丙:作者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有作者的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

3.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4.作者一方面说“写一点东西”,另一方面又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请找出这些 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明确: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我还有要说的话‛ 6.‚呜呼,我说不出话‛ 说——痛悼、揭露、唤醒——悲愤 无话可说——悲愤至极

5.思考: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刘和珍,还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名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的感情是: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和她们的勇敢。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罪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小组讨论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一二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三四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 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 ‚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 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五六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 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 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 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七八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 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 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九十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 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全文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文章的二、四小节。2.完成《全程设计》上相关的练习。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空白语言 篇7

在文学上, 所谓空白语言, 就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 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 还可用“不言”传情达意, “不言”即“曲言”, 意在言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 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流下耐人寻味的“空白”语言, 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语言,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 填补这些“空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的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一.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

对刘和珍的形象, 作者并没有写她的外貌特征, 而只是间笔构勒, 造成人物描写的“空白”, 给读者流下揣摩、回味的余地。如“平日表现”只写“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在女师大事件中“不为势所屈”, 被“强拖出校”, 在虑及母校前途时, “黯然至于泣下”;在“对敌斗争”中, “欣然前往”,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死难情形”中, “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腑”。然而学生通过分析, 刘和珍对思想进步的追求、鲁迅作品的热爱、学校的前途和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 以及她的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爱国热忱, 深深地打动每一同学, 刘和珍“坚毅英勇、和蔼可亲、具有高度事业心和革命责任感”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 使刘和珍烈士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丰满。学生对烈士的崇高品质和对反动派的惨无人道的理解也更深刻。

二.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这里“推测”的对象, 作者笼统地写作“中国人”, 那么究竟是指反动派, 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 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 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 但是另一方面, 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 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 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但主要是指那些“下劣凶残”到使他也难以预料难以置信的反动派及其走狗, 揭露“他们”远比自己最坏的“推测”还要坏得多的嘴脸。先前, 作者曾“推测”过, 对包括妇女在内的人民群众身上落后、冷漠、软弱的一面估计过高, 但“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也是“出于我的意外”的, 从而被事实证明自己是错了。鲁迅先生能把这一“推测”及其“失误”如实反映出来, 不仅就文章本身来讲鲜明地突出了中国妇女的崇高形象, 从而反映出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善于从斗争中总结经验, 自觉地提高自己认识的可贵品质。

作者为什么不把“中国人”明确写出, 目的就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通过积极主动地联想、思索, 从而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三.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作者把中国军阀和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 称他们为“杀人者”, 他们不知道羞耻还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溅满人民的鲜血, 真是无耻之极。末尾的省略号明显的是感情的“空白”, 表示意犹未尽, 包含着忿怒和蔑视的感情。

在一些文章中, 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 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 让读者去腾飞想象,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

“要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之类的语言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过多次, “无话—有话—无话”, 这一“空白”中“无话”表明了作者的极度悲愤。通观全文, 作者悲和愤两种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 无处不在燃烧, 升腾交织, 无法抑制, 因此, 本文是以“无话—有话—无话”即作者悲愤的情感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尽管说了不少, 但毕竟“言不尽意”。还有更多的话, 或是由于太悲痛, 无法说;或是由于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是由于环境险恶, 不便说。正向课文第一节里所说的“现在, 却只能如此而已”。言外之意, 还是让他们自己去逐渐体会吧。只有通过这条线索体会作者复杂、深沉而曲折的思想, 才能懂得文章的深意, 与作者感情发生共鸣。

五.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是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是什么呢, 作者并没有点明, 流下了“空白”。根据上文, “缘由”有两个方面, 一是反动统治者极端凶残地镇压和屠杀人民, 二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和舆论钳制, 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 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 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 居然昂起头来, 反诬被害者为“暴徒”, 制造杀人理由, 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 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默无声息, 衰弱不振。在非纪实性作品里, 鲁迅先生采用空白语言, 有时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文学效果。

总之,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 而是含蓄蕴藉、意蕴丰富, 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所以它打破了字面语言内涵的稳定性, 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扩大了语言的表现效果。在频频叙述中, 空白的突然插入, 能适当地缓冲节奏, 使文章虚实相间, 富有张力, 从而让读者感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魅力。鲁迅先生作品内容博大精深, 手法精妙娴熟, 只“空白”艺术便“沉浸浓郁, 使人想味无穷”。我们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在教学内容、空间、结构、板书、语言技巧等方面也有目的的巧置“空白”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从而更好体会文中“妙境”。

摘要:在艺术创造中, 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给读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文学上空白语言, 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地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主要有: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篇8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佳作,学习本文,要品赏散文的一般做法、特殊技巧。品析本课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典故的综合运用,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用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背诵第2、4节。

过程与方法:

1.引入范例,曲径通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那个时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在解读鲁迅作品时候,多从政治学、思想史、社会学的角度进入,这自然让学生难以理解。本导学案将坚持学科原则,从语文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合作探究

本文文体属于记叙文,以叙述为主,亦有描写、议论、抒情、用典。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妙处,我们先来参阅梁衡《文章五诀》,再回到课文,一起赏析。(原文略)

1.《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作用①:写明刘和珍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2.《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作用①:动作描写。表现了安琪瑞执政府士兵的残忍,揭示了段祺瑞执政府反动本质。

示范内容②: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作用②:肖像描写。以外部表情,突出刘和珍的善良和蔼,以此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卑劣。

3.《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作用①:议论一个人或一件事,最能反映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4.《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作用:作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5.《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用典?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作用: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用典的妙处在于找到了刘和珍与这首诗的相同点,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刘和珍游行示威遭遇死亡的意义。

6.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谈谈《记念刘和珍君》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的妙处。

明确:本文的叙事,简明扼要,扣人心弦;本文的议论,极有说服力;本文的抒情,强烈深沉,极富感染力;本文的描写,精细准确,充满真实感。本文的用典,庄重典雅,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三者交织渗透,推移起伏。从全文看,哀痛和悲愤之情既渗透在叙事之中又笼罩全篇,写到第五节时,悲愤之情达到高潮。在第二、六节侧重于议论,但和三、五节的记叙交织结合,抒情的成分又十分浓烈。但从单个小节来看,描写、叙事、抒情、议论又是相互结合运用的。如第四节开头在记叙之后紧接着议论,以后又接着记叙和议论,到结尾又抒写悲愤到极点的心情。总之,为了悼念死者,需要介绍她们的事迹并揭示惨案的真相,这就离不开记叙;为了抨击敌人,赞颂烈士,总结经验教训,这就离不开议论、抒情。而浓烈的抒情诗贯穿全片始终的一个特色。

总结: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本导学案从散文表达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课文。同时,本导学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现在发展区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能力训练。希望本导学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老人与海600字读后感下一篇:奶奶的成长故事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