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5-22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通用11篇)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

贵港市平南县同和中心小学

李小艺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

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把“苦学”换成“乐学”;对于学生来说,应在教师教学的要求和影响下,逐步培养起“愿学”、“喜学”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使学习语文的动机强度不断增加。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并且这些心理活动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下面就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谈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在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中发展兴趣。

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改变或稳定兴趣的方向。为此,要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组织课外写作活动、语文知识竞赛、故事会、赛诗会、演讲比赛、一分钟发言等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途径。

2、善于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探索的倾向性大。语文教学中,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生动有趣的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难易适当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显示自己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装饰美好的挂图、文情并茂的课文、引人入胜的开场白、恰倒好处的诙谐和幽默、余味无穷的结束语、扣人心弦的提问、生动形象的描述、方式多样的练习,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可将学生喜欢游戏或听故事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读小说、绘画、文艺表演等特点,把这些兴趣往语文学习上迁移。这种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作法,对差生的教育有着特殊的实际的意义。

4、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许优于责备,而责备又优于既不赞许也不责备,因为赞许和责备都是一种评价,评价可以激发兴趣。因此,学生整洁地完成一次作业,说清楚一句话,较正确地回答一个问题,读通顺一篇课文,较正确地归纳一个段的段意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好作文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片断,都是一种成功,要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5、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与旧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新知识最能引起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时,我利用学生能理解的图画帮助学生掌握字义,以熟带生、同音归类、比较认读、基本字带字帮助掌握字音和利用笔画、偏旁部首、独体字、形近字比较教字形等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要更新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辅导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本学科心育内容。例如: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的深入体会,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研读中,一定能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收到心育的实效。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可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要多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品味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教师可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

2、.结合事例,恰当评价。如小语教材中《晏子使楚》一文主要体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教师可结合当时晏子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加入“评一评”的环节,带领学生挖掘出晏子勇敢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3、创设情境,扮演角色。为了更好地矫治和预防学生攀比心理,学会与人合作,在《美丽的公鸡》一课,可设计“看一看”“选一选”“小组讨论”等情境扮演角色,谈感受,让学生自省自悟。最后学生总结出:“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心灵。”

4、设身处地,探究实践。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可设计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想像、表演中受到教育。

5、精选方法,自感自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如教学《一群光头男孩儿》时可采用体验的方法渗透爱心教育;《农夫和他的儿子》可用实践的方法渗透合作意识;《小猫咪穿鞋子》可用课本剧表演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不要盲目模仿的道理等等。

五、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1、保护学生的自尊。

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3、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2

兴趣在体育课练习中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产生的心理活动, 然后针对运动项目和心理状态的内在联系, 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1.课前场地布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 能激发学生模仿练习的积极性。

3.教师讲解清晰、生动形象, 能达到深化技术动作的表象作用。

4.教学内容要系统性。系统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接受,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以致形成正确的动作, 防止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5.课堂组织严密,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 并采用比赛的方法, 激发练习热情, 在学生学习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 采用比赛方法, 可以转化练习时的心理状态。

6.加强安全保护, 帮助学生克服心里胆怯。要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在完成某一技术环节后加以总结, 多给与表扬和鼓励。

二、发展运动能力的心理训练

1.掌握想象训练的时机。如在想像训练中及时提问, 利用技术讲解使学生的思考与教师的讲解达到同步进行。

2.在进行想象训练过程中, 抓住重要环节, 建立想象程序, 联系动作节奏, 加强正确技术的想象和正误对比的想象。

3.想象训练要结合常规教学, 把想象训练融进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技术形成的第三阶段, 加强想象训练,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技术定型, 加快掌握完整技术。

三、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

人的气质是不同的,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气质, 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的开始阶段, 运动量要适宜, 不能过早加量加强度。

2.在技术教学中有重点的进行难点教学。

3.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教师在教法上采用分散技术难点, 减小动作难度, 用诱导练习给予辅助, 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决心。

4.在完整技术教学过程中, 对胆汁质学生要严格要求, 抓住错误动作立即解决。对抑郁质学生要多关心鼓励和启发, 不能挫伤其自尊心。

四、加强学生的意志训练

1.加强集中注意力和抗干扰的能力, 培养独立作战的能力。

2.克服运动极点的意志训练。如在长跑项目中要发展其耐力, 发展人体坚持极限强度下运动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控制运动强度, 培养克服疲劳的意志力。

3.随着练习的深入发展过程中, 增加练习的运动强度, 提高人体对剧烈运动时的忍受能力。

4.克服“危险感”的意志训练。针对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找出原因, 循循善诱, 着重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心。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3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采取多种措施,改变学生厌学心理

目前,一些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学心理,因为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短时间内很难提高成绩。有的学生平时可能非常努力地学习课文内容,但考试未必能考出好成绩。某些学生并不怎样用心,却成绩优秀。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下降了,他们认为语文成绩大多靠碰运气,不学也能得高分。这种学习心理有片面性,但也点出了学习语文的要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友善、融洽的环境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各科成绩应该均衡发展,但是由于语文成绩因为难以快速提高的特点,很多学生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其他学科上,学习语文只是敷衍了事。所以,总成绩很好的学生未必语文成绩好,但是这样的学生,竞争心理、好强心很强,我们在讲课文内容或讲评作文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处处让他们和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对比,并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语文。

2.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一种迫切要求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表现出一种好奇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是图像、字幕、声音、视频等各种信息媒体的组合。多媒体网络的应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使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教学设计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变换教法,还要多指导学生的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心理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功的教育不仅是会教,更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育心理学规律,自身的经验教训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指导、教育学生,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正确的学法,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自然就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通过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一经发生,都希望得到肯定的反应。即使是成年人,也大多好表扬而不愿被批评,何况是中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并且取得进步。教师要抓住学生喜爱受表扬的心理,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加以肯定、赞扬。如果学生退步了,教师不要过多责备,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教育他们,促使他们奋进。教师在课堂上时常会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这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教师可以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温和的微笑使学生得到鼓励,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产生“老师相信我,我能答好”的自信心理,使他们的思维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样,学生的紧张心理消除了,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轻松的学习。

青少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成长阶段,维护自尊是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就等于送给了他们一个积极的心理,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而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

愉快的心情源于内心美好的教育回忆,赞美、表扬、肯定的教育方式带给人的是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时时感受到教师浓浓的师爱,对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改变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树立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文章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的成熟,然后才是语言的成熟。当前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学生要完成作文任务比起其他各科作业来,难度大得多。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文会产生畏惧、抵触心理。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学生在与同学交谈时,语言流畅且有感情,可是一旦让他们动笔写成文章,文章的内容却显得空洞无物,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一写作文就紧锁眉头,写了一个小时也写不到二百字。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不妨在介绍写作方法、写作话题和写作要求之后,再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或资料,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事实证明,提供资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有关知识,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摆脱恐惧心理。

语文以文章作为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它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技巧等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丰富而生动的内涵,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同时,在写作文时,能够运用这些材料,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及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即使学生只有点滴的进步也可以在评语中体现或当堂表扬,然后再恰如其分地指出他们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慢慢消除这部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曾说过:“把握学生心理是一种看不见的课程。”这种课程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地、有意识地把心理学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苗慧.教师心理场效应及其意义与策略刍议[J].

[3]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孙鸣.外语情感教育中的沟通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5).

[6]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4

站在音乐教育的立场,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我来谈一下音乐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学习能力差归因于一般智力差,但近来对落后学生的研究证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这种特定知识和技能就包括对音乐的学习。以音乐与语言关系为例,二者均发展于人类文化系统中,音乐节奏教学及歌唱训练,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学习外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的启发、诱导,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可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再如音乐知识课、创作课等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等,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

为此,我们强调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好音乐课。上好音乐课,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技术和知识可在工作中日日进步,而徒具精深技术,却无法施教于人是最不可取的。例如,就兴趣而言,我们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只有最麻木的音乐教师才把音乐课弄得呆板无趣。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本身要具备健康的品格,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音乐导人向善的作用的同时,则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心理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在教育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心理,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把它用在教育中能更好的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教师还要学会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以便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运用心理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小学教育也不例外。提高教学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学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和运用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理解学生心理,使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教学,学生听课,彼此互动本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理想状态。但是作为整体来说,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讲,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能认真听讲。因此这就要考验教师的教课技巧。而要是教师能把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能理解学生的心里活动,能够知道哪个学生走神,然后对症下药,自然能使教学效果大大的增强。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要注意区分题目的难易。比如说难度较大的题目最好是选在学生注意力高的情况下讲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比如说难度较大的题目最好放在上午讲解,下午讲解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且效果也不理想。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作为学生仍处于人生的初步阶段,特别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因此在许多问题上容易一意孤行,甚至做出以下过激的事情。学生是一个群体,对于一个群体来言,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旦有个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把心理学运用于教学,如果能运用的好对于一个学校将带来无尽的益处,不仅省钱、省力,而且还能提高办事效率。运用心理学在教育中,培养学生,是学生拥有一颗积极、蓬勃向上的心,不管对于学生,对于校方,甚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利的,但那些学生走上社会,对社会来说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二、运用心理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把“苦学”变为“乐学”,对于学生来说应在教师教学的要求和影响下,逐步培养起“愿学”的心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动机强度不断增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但二者又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

第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的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由于学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的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即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第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称之为师生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即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反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

第三,注意力集中程度对学习的影响。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集训、记忆和思考等。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进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就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例如:

1、潘多拉效应。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

2、登门槛效应。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要想实施得恰到好处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必须考虑这个小要求的合理性,使它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其次,每一要求间隔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给学生有“得寸进尺”的感觉;最后,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要求得以实行。

3、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或增强学好的愿望、向上的志向、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教师要热爱每个与之打交道的学生,特别是差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4、巴奴姆效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觉自己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5、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画蛇添足。比如,有些家长利用金钱和物质激励孩子学习,却发现其效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而且,一旦失去物质激励,孩子将完全丧失学习兴趣。过度的学习表扬也会产生德西效应。合理的课堂学习表扬对受表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而过多过量的表扬则可能失去固有效力,易使学生陶醉于表扬之中,并把受表扬当成学习目的,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表里不一,甚至染上虚伪恶习。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6

(李蕾200302310044包头市第四十九中学)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现今的的生活状态及未来发展的教育,班主任做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有必要更有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做为一名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应该具有发现和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能力,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妥善的处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了解学生为基础,针对个别问题区别对待,同时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正文: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不合拍的时期,自认为已长大的他们,心理却很不稳定,出现了自我,学习,角色及观念的混乱.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厌学的事例屡见不鲜,证明了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已达到不平衡甚至是不健康的状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学生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成人做他们的朋友,给他们心理上的具体辅导与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班主任——作为

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控制并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作好学生心理的导师。

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提到日程上来。班主任与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对学生自身,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了解也十分的全面,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

一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由于广大班主任的参加,便能使学校心理健康走出这种人力匮乏的困境。另一方面,则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恐学,逃学,说谎,恶作剧,斗殴等问题,沿用旧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显得无能为力。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班主任逐渐意识到学生的上述问题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可能是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要区别对待,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班级不仅是开展教学的集体,也

是学校中的基本生活集体.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其他老师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有可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交友情况,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一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1)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2)班主任进行的常规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时空保证。班主任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只要班主任能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技巧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就能使每一项工作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3)班主任与家长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为整和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家庭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他不仅对学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任课教师中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在良好人际环境的创建及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方面,相对于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来说,班主任能起更大的作用。

二 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承受能力差,忌妒心强。

父母娇宠,老师器重,多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意识狭隘,爱钻牛角尖,缺少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容易出现偏激行为。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小W,成绩优秀,但在班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原因是他很骄傲,又爱打小报告,喜欢说别人坏话。在一次评选“三好生”的民主选举中得票数很少,并且同学们当面列举了他平时的很多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迟到,上课说话等。自觉很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不小的打击。之后在班中更加远离同学,每天独来独往,对老师的要求也采取对抗的态度。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与其进行了几次推心置腹的交谈,首先,让其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使其情绪平缓稳定后共同寻找原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即并非只有学习成绩能够衡量一个人,还包括与人交往,适应新环境,承受挫折等很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肯定他的优点的前提下,使其能够更大程度的悦纳自己,积极主动的改变自己,同时做全班同学的工作,倡导同学们伸出友情之手,接纳他,帮助他,为其改正自身的缺点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小W受不了周围人对他的指责,对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是虚心的接受而是从狭隘的自尊感出发,对周围的人采取抵抗报复的行为,反映了越来越多的顺境中长大的孩子的心理特

点。

2.青春期的情感萌动。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界定于10岁—20岁之间。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外在美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他们开始注意到自身外貌,身高,体形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对部分学生而言,由于开始认识到自身外貌不够漂亮或个子低矮,体形较胖等,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自怨,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如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则易产生爱慕虚荣,自傲,狂妄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性意识的出现,是青春期的典型心理特征之一,它引起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性格等个性特征的一系列变化,十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萌发追求异性的需要,因此,青春期被人们称为“性危险期”。但我国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性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时,学校或家庭教育不当,孩子遇到外界的冲击,刺激,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3.家庭教育不当。

有许多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对其行为要进行深入了解和有效引导,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有这样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有一个14岁的女孩,有几次回家晚了,她妈妈很生气,骂她:“又到哪鬼混去了,是不是作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么晚才回来?”这个女孩只是和几个朋友吃饭,玩的晚了些,但她妈妈骂了他几次之后,她竟然真的不回家了,和一个男孩在外面同居了,以致怀孕无颜回家而跳楼自杀。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位女孩的行为呢?她本可以向妈妈解释的,但是妈妈没给她解释的机会。

青少年心高气傲,自尊心强,一旦遇到伤害自尊心的事情,往往易激动,易愤怒,甚至拿自己当作报复的工具,作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三.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第一,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还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

班主任有必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校外生活。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管教方式,家长的爱好及个性特点,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有潜在的影响。第二,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特点是教师需要了解的一个重点。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活动,多与人交往;对自卑型的学生就要从一点一滴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偏激性和攻击型的学生则要以静制动,以理服人,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对耐错能力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挫折教育与训练。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出发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己有特长的方面大展身手,对恢复自信,改变自卑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安全度过“性危险期”

正确的生理卫生教育。在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前,班主任老师要把科学准确的生理知识向学生讲授,必要的时候可以把男女学生分开辅导,这就需要联合其他老师,男女老师分别辅导男女学生。给他们讲解第二性征的相关知识,教给男学生针对“遗精”,女学生针对“月经初潮”等问题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并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先打个“预防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后,有这方面问题的学生可以主动找班主任咨询。

科学的性意识教育。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提前,但他们很少能获得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青春期知识,随着性意识的出现,他们会公开或隐蔽的进行自我认识和探求,引导不到位会产生很多问题,轻则困惑,重则产生性心理变态。而学生本身又难以启齿,这时班主任就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审美教育等。在这一时期,男女学生既表现为互相疏远,而又渴望与异性彼此接近,如果青春期教育不当,极易发生单相思,早恋,同居,未婚先孕等不良现象。班主任可以通过举行主题班会等活动,列举一些相关的例子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关于男女生之间交往的分寸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等。

3.指导家庭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其他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班主任应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应系统的向家长介绍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就能在各种场合对学生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作出正确的反应。改变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及教育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心理从混乱走向有序,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责任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个人生转折的十字路口,在辅导他们学业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通过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渗透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完成出色的自我塑造。

参考文献:

新课改形势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三月刊

关注生命 回归生命本体——心理健康教育新视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一月刊

浅谈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篇7

1 运用心理学, 是新闻采访的客观要求

新闻采访的过程, 说到底就是记者探究事件发展规律、揭示事物产生真相、追寻人物心路历程的过程。有人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 这话很有道理。采访的内涵有二:一是“静”的, 属于景物范畴, 靠直接摄取;二是“动”的, 属于行动范畴, 包括人物的活动、事物的运动等, 靠语言交流。“动”与“静”构成了采访的全部内涵。“静”, 有赖于眼睛观察;“动”, 只用眼睛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访、需要问, 需要接触采访对象。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理, 提问就很难切中要害, 就难以正确评价所要报道的人和事。这些都需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分析, 即运用逻辑思维判断采访对象的感情、理智、兴趣、意志等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规律。

这种对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判断, 既包括共同的心理活动特征, 又包括特殊的心理活动特征, 需要记者在实践中综合的进行了解和决断。只有做到灵活把握方式方法, 自觉主动地加以运用, 才能达到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心灵共振, 相互信任, 乐于配合, 产生出较好的采访效果。

一次, 采访一位老工程师, 她闷声不响地坐着, 记者有些束手无策。这时记者看到, 她家电视机后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牌子, 上面是“火焰文”, 记者由此判断她是回族, 信奉伊斯兰教, 就和她聊起《古兰经》。果然, 她打开了“话匣子”, 越聊越投机, 谈起了自己的技术生涯和取得的成果。记者从而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这就是记者成功运用“求同”的心理学原理, 从她最感兴趣的事着手, 拉近了二者的距离, 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2 运用心理学, 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地分类

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广泛的, 而且每个采访对象由于职业、年龄、文化、地位的不同, 各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所以具有很强烈的复杂性。同时, 记者往往要在不长的时间内, 接触众多的采访对象, 而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又呈现出多样性, 这就要求记者才思敏捷, 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分类, 以便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要点, 挖掘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潜在的各种情况。

那么, 怎样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地分类呢?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职业、社会地位的区分。a.领导人、知名人士。他们特点是工作忙、时间紧, 采访时要事先有约, 在短时间内达到采访目的, 增强工作的时效性;b.干部、职员。他们一般言谈富有条理, 思路层次分明, 善于归纳分析, 话题重点突出, 但多数缺少实例;c.知识分子。他们讲话有分寸, 态度文雅, 善于言谈, 感性色彩浓厚;d.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他们一般初见面心情紧张、腼腆, 等熟悉后就热情待人, 但多数罗列事物过于琐碎。二是表达能力的差异。主要分为:a.健谈的。采访一开始就滔滔不绝, 语速较快, 能在短时间展开采访话题。但这一类型的人往往话不择题;b.不善谈的。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和深度思考, 性格内向, 话语不多, 有时越紧张越不知道从哪里说起;c.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障碍;d.不肯谈的。他们往往对采访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此, 采访者要循循善诱, 耐心引导, 从中发现重要的新闻线索。三是人物性格的分析。俗话说“千人千面, 禀性不同”。采访对象也各有性格。只有敏锐地把握他们的性格, 才能尽快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采访到深度的新闻内容。通过分析, 初步把他们分成五个类型:a.性格开朗, 谈笑风生;b.少言寡语, 处事稳重;c.善于交际, 从容自如;d.性情急躁, 急于收兵;e.头脑简单, 遇事轻飘。

根据上述采访对象的各类特点, 记者应十分注意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并及时做出判断, 以确定自己的采访方法。如对心情紧张的采访对象, 可以先拉拉家常, 谈一些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轻松的话题, 清除其紧张心理。

如采访一位小学教师, 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 (1) 请问, 小学教师一般是什么文化程度? (2) 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那个小学一年级的老师, 她…… (3) 我的妈妈就是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 却也亲眼目睹…… (2) (3) 显然要比 (1) 好得多, 这就是寻找到共同点, 哪怕只是一点, 就可以用它来作为登堂入室的垫脚石。

对那些不善表达或反映不灵敏的采访对象, 记者的提问应明确、具体, 采访速度应适当放缓。如果采访对象是因为担心新闻见报后, 产生不利用自己的结果, 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记者切忌急躁, 应以耐心、诚恳的态度, 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意图。

要做到以上这些也非易事, 记者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采访对象的心理, 进行认真思考, 加以鉴别, 去伪存真。在采访中, 记者必须正确判断采访对象的心理, 对所反映的事实不能轻信, 人云亦云, 要按照唯物主义观点反映事物真相, 取得可靠的采访材料。

3 运用心理学, 要了解采访对象的不同态度

采访对象不同的心理变化, 反映在其表面不同的态度诉求。这种态度一般可分为“合作型”和“不合作型”两大类。

“合作型”指对记者采访持欢迎态度。这种类型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a.理想合作型。这类采访对象态度积极主动, 思路清晰, 反应灵敏,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反映情况真实可靠;b.不理想合作型。这类采访对象对采访也是欢迎的, 但由于心理素质较差, 产生反应迟缓、词不达意的现象, 故而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不得要领;c.虚假合作型。这类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是随机应变, 投人所好, 个别的甚至信口开合, 提供虚假材料。

“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则是对采访持不欢迎态度, 但可分为真假两种:a.真“非合作型”。他们对采访反感, 消极应付, 甚至拒绝采访。这类采访对象, 有的是对新闻采访持不正确的看法, 有的是因为意料到采访结果将会对自己不利, 其心理状态呈“戒备型”或“防御型”。b.假“非合作型”。这类采访对象的态度从表面看也具有一些“非合作型”的特征, 但却不一定是他的真实意图, 往往是因为限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有时是记者自身采访方法不当而造成的。

例如, 2005年《胜利日报》记者徐永国, 去山东省东营市无棣采访90岁高龄的杨素贞老人, 她是当年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成员。开始时, 老人和家人并不是很热情。邻居也说, 这些年记者来了不少了, 可有什么用, 能不能帮老人解决点实际问题。徐永国回去向报社汇报后, 决定帮老人完成回海南老家的心愿, 一个月后老人终于回到海南, 见到了亲人和战友。徐永国随同采访, 老人把他看成了亲人, 有什么心里话都对他讲。他收获了新闻的硕果, 写成了获奖作品《飘落鲁北的吴琼花》。这就是记者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心理, 让采访对象完成了从“非合作型”向“合作型”的转化。

4 运用心理学, 要明确采访事实的不同性质

采访对象千差万别, 采访事实多种多样, 采访目的各有不同。不同的采访事实, 决定了采访对象不同的对待态度。因此, 当采访事实确定后, 记者要预先考虑多种采访预案, 把握采访中遇到的种种变数, 做到心中有数, 以利于及时变换采访角度和采访策略, 以期顺利达到最初的采访目的。

一般而言, 采访事实的性质可分为“表扬”和“批评”两种类型, 即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对于前者, 大部分采访对象持欢迎、合作的态度, 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经验、做法等。对于这一类型的采访对象, 记者要防止其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盲目夸大, 要从中去伪存真、辨别真假, 避免出现虚假报道;还有采访对象不愿意宣扬自己, 尽管是正面报道, 也还是在采访过程中谦虚过度、言之无物。这就要求记者及早表明采访的目的、意义和自己的立场观点以及采访事实的示范、带动效应, 善于引导采访对象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而对于批评类报道的采访, 尽管也有的采访对象持积极态度, 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应付思想, 在采访过程中避实就虚, 顾左右而言它。有的甚至抱有抵触情绪。因此, 采访者要始终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 摒弃急躁的厌恶心理, 善于化解冲突, 清除敌意, 营造和谐的采访气氛。

摘要:简要介绍了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首先对在采访中运用心理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接着针对采访事件、采访对象的情况不同, 就如何在采访中成功运用心理学这一问题, 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运用分类, 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2]范传加.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东疆学刊,1988(4)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正确地、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才能达到师生间教与学的紧密契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少儿书法教学也不例外。

如何在少儿书法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呢?以下谈谈我的浅见:

一、以少儿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书动机。

好奇心是注意力之母。少儿学书伊始,基本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础,但对软笔书法工具“文房四宝”的了解不多K 裕 淌τ斜匾 墙樯艽 碇泄 糯 判阄幕 摹拔姆克谋Α薄#ń惨恍┯泄赜诒省⒛ ⒅健⒀獾墓适隆⒋ 岛屠 罚徊⒀菔救绾文ツ ⑷绾沃幢省⑷绾卧吮屎腿绾慰刂扑 莸鹊龋灰约叭醚 凵鸵恍┕沤袷榛 业挠判阕髌贰#┱庋 鋈菀滓 ⑸俣 苛业暮闷嫘模 闷溆幸馐兜刈⒁饨 У男轮 叮 约叭绾问褂玫姆椒ā4佣 醚 诤闷嫘牡那 瓜滦纬赡》乱馐叮 缓螅 盟 峭u 醪降那咨沓⑹裕 嘌 闹苯拥慕 靶远 ?/p>

二、创造良好的学书环境,培养少儿学书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书环境。所谓良好的学书环境:其一,需要有一间较宁静、宽敞的书法室,从而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书。其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书氛围,在书法室的墙上张贴优秀学生书作,对学书态度认真、学书方法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书在“环境浸化”的作用下,就会逐渐地形成竟争意识,从而让他们在学书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书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要注意少儿正确学书习惯的养成。(如执笔、坐姿、爱护书写用具、注意室内清洁等习惯养成。)

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才施教。

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其学书的态度与方法。例如:文静的孩子,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勇于质疑,专心致志,学习有较强的条理性;粗心的孩子,粗枝大叶,三心二意,不够持恒等。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应施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对前者应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对于后者则要花更多的时间为他们讲明学书的意义和重要性,耐心地为其指出不足之处,并做示范讲解。

在教学中,教师还十分有必要及时地纠正一部分学生的学书不良心理倾向: A、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原因是急于求成。

B、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思想呆滞,动作迟缓,原因是学书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且又缺乏动力。

C、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了了草草,马虎了事,原因是不明白学书的意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为学书只是为了交作业。

D、还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茫目抄帖,不求方法,原因是曲解了“用功”的含义。(殊不知:“用功”也要讲究方法,才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对于有较好书法基础的学生还有以下五种不良的学习心态:(1)、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训练。(2)、追求时尚、抛弃传统。(3)、满足现状,不思进取(4)、强调之客观因素,不讲主观努力。(5)、见异思迁,不能专一。上述种种不良心态,犹如学书道路上的块块绊脚石。所以教师就十分有必要及时的发现并有针对性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走上练习书法的正轨。这样做,学生才可以在纠正自己学书缺点的过程中增加学书的自信心。

四、以形象的故事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其学书的自觉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书法的学习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勤奋、持恒与成功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古人优秀书作的同时,也有必要为他们讲述古人勤奋学书的故事。例如: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繇“卧划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怀素“书之再三,盘板皆穿。”;赵构“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尝一日舍笔墨。”以至于“笔冢”、“铁门限”……。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成功并非偶然,它与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激励下,学生的学书自觉性就会明显地提高的。

五、按照正确的学书模式,加深学生对书帖的感知,并做相应的训练。

少儿书法教学既要重视直观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前者是引导学生对书帖的认识:首先是全局性地欣赏,在艺术美的感染作用下引导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增强其感知的积极性。然而学生获得的感性知识往往不完善,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对书店帖中文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方法很多:例如,可用不同字帖字体结构的比较;也可以在同一字帖中,同一名称笔画在不同字的安排中的不同变化的比较;或是以双勾法的形式,讲解字体笔画和差异。后者是训练学生一种字体(颜、柳、欧、赵)文字的表现能力。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较严格的系统训练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同步、相应的教学示范,即由基本笔画入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学,并做经常性的练习,以求得到巩固。

六、培养学生具备有“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心理品质,扎实练好书法基本功。

在少儿学书过程中,由于许多内在与外在的干扰因素,会使得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求成”想在短期内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倾向。肓目地追求捷径,一日练数体;或者,练习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等……然而,当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极大地挫伤了其学书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应为这些学生排除这一不良的心理障碍,为其指出: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取得成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勤奋、加上持之以恒,再按正确的方法训练,就一定会有“功到自然成”的那一天。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说:“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尽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那些技巧。”所以,在学生日常学书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地练好基本功。

七、深入分析学生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力,着重培养具有艺术灵气的少儿,让他们迈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这是相对于有较好书法基础的少儿而言的。在艺术的领域里,个性的创造力与表现力犹为重要。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所以我们在少儿书法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及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应、吸收和表现,也都值得我们去重视和研究。

少儿书法创造力的培养,既要求少儿具备有较好的书法基本功,又要启发少儿将自己个性中独有的对于自然、自我的认识以书法的艺术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见于书法的线条美和结构美等等。)在教学中,我曾对两位个性不同的学生做了这方面的教育尝试,效果明显。第一位是女生,(十三岁),自幼苦练欧体,十一岁时就曾获全国正书比赛少儿组一等奖。其个性特点:内向文静、善于开动脑筋、学书一丝来苟。她已可以从帖中“集字”做初步的“创作”,却可以做到“神似”。在平时训练中,我更加着重于培养她对古代字帖中行文章法的体味与分析,让其明白书法作者的艺术表现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只有通过书家自身的品行气质、修养才学大敢表露才能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大师。告诉她这就是:“字外功夫”……从而使之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欧书的峻峭之中有秀润停蓄的意态,结体窄长严谨而无寒俭之色…… 然后让她再继续训练,一年之后,让她再离帖尝试创作一幅书作,其效果十分可喜:在这幅书作中可以看出欧体字的风韵,同时又有一种清纯右人的秀丽之态显露出来,可以就,这位女生在自己的这幅作品中已 融入自己的情感体味,值得庆贺。第二位是男生,(十四岁),自幼苦练柳体,也曾在全国性的书赛中获奖,其个性特点:外向、好动、思维十分敏捷,在教学中,我则侧重于对他介绍柳公权这位多才多艺的书家----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是:“清”、“淡”的精神境界,以骨力来表现。柳公权“笔谏”的故事对这位学生的启发良多,并将“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句话当成自己学书做人的座右铭。慢慢地他终于明白:心正,才会有笔正,要是思想上不契入字理,只取其状,不合其意,怎能写出柳体的神韵呢?可见只有心手合一,才能写出合于神理的笔画,才能使写出的字达到骨力洞达,爽爽有神的境地。”最近他终于也创作出一幅具有自己风貌的书作,亦不失柳书店艺术的神气清健之风……。

八、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明白“字外功夫”的道理。

在教学中有必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观赏历代碑帖,以至于悬崖石壁上的铭文(可以从电视、录像或图片中获得,如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实地到风景名胜参观、考察。)和古代钟鼓器具上的文字等,使学生在博览之中长见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对文学、中国画、篆刻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在素养以保存他们纯真活泼的艺术创造思维,更加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许多具有天赋的少儿,由此迈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完形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支,不仅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且在特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理论。本文以一节高三作文指导课为例,分析“心物场”“格式塔”“相似律”等相关概念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成果,从观念、目标、过程等方面,探讨完形心理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

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或心理的“完形趋向”,指人脑神经系统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功能,即“只要已具备了主 要的条件,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趋完善。”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支,于19诞生于德国,它不仅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且在特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理论。将完形心理学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带来认识与实践上的一系列改善:将学生视作一个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但尚不完善的,可以能动地调整、渐进式地改变的“完形”,即韦特海默所说的“Gestalt”,更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接受学生的现状和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能动的、渐进式地趋于完善。将课堂视为逐步实现“完形”的阵地,教师充分调动可用资源,灵活采取方式方法,建构最佳“心物场”,激发学生的完形冲动,建立良性的“同构”关系,促成学生能动、渐进式地调整与提高,在多元互动中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现以笔者承担的一节高三作文教学公开课为例,探讨完形心理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心物场 教学设计,从观念的转变开始

完形心理学家考夫卡将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二者并不一一对应,而人类的心理活动则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并且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要受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的制约。那么,就教学实践而言,其成效也必然要受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双向互动的心物场的影响,因而教学设计的优化往往要从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善开始,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物场着手。

尊重学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将其视为可以能动地改善、渐进地提升的独特个体;而不仅仅是需要受教育、被改进的对象。将教学视为充分调动可用资源,灵活采取方式方法,实现师生双向的提升与完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输送。这样往往能更自然地从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其认知心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平台,以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方式,着力构建良性“心物场”,设计“生本、生成、生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笔者执教的这一节教学视导课是在高三文科班上的作文指导课,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进入高三后掌握新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规范后,却在语言表达上缺乏文采和感染力的问题,考虑到文科生有将文章写得“文质彬彬”的潜力,把“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分”中的“有文采”一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文科班女生较多,就把课的题目定为《淡妆浓抹总相宜》。

为更好地创设情境,营造良性心物场,利用网络素材,准备了两组对比鲜明素颜照片和妆后照片,以“妆成每被秋娘妒”和“烟熏/素颜hold不住”为题,放在“课堂导入”和“课堂探究”这两个不同的环节先后呈现,分别突出“有文采”( “淡妆浓抹”)的重要性和“修饰有度”(“总相宜”)的必要性,从课堂反应来看,这两组图片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在课堂的不同时间节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当处于一种理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物场将导出一个良性的“格式塔”,带动我们享受过程,收获结果。

二、格式塔 教学过程,经“完形”的调整落实

韦特海默采用德语“Gestalt”一词作为完形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意思是“能动的整体”,汉语译为“格式塔”或“完形”。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妨将师生双方都视为一个“格式塔”,即已经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考、认知和行为的方式,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的尚不完整的事物或未完成的行为,将会激起使之完整的“心理场”。

具体到语文课堂,可得出两点认识:1.多年的生活、学习已经造成学生之间学习基础的差异和认知模式的不同,因而目标必然要分层;2.教学过程中逐步提供达成目标的特定条件,才能激发完形冲动,渐进式地导向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对于高三的写作教学而言,对于学生作文现状与教师期待之间的差距、对于学生个体写作能力的差异,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升。

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教学设计而言,笔者在强化“文采”意识的基础上,试图落实三个不同层次的方法——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灵活使用不同句式及巧妙使用论证技巧和表现手法——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确实有所收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方法的突破的都注重“文段赏析——仿写填空——片断练习”的过程,最后再综合运用。

具休设计中,即使是一个仿写填空,也尽量注重由易而难,逐步提供“条件”,渐进式地激发学生的完形冲动,以期水到渠成地达到目标。以“句式酷变”环节中的“打造整句”为例:

一旦我们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亲密共存,就能朝赏晨鸟啼柳,夕览 ;晴看天高日丽, ;春赏雏燕桃红,夏赏荷风莲舟, , ……

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致力于拆除学生已有的“格式塔”,一厢情愿地重建学习习惯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时必须分解出渐进式的、具体的目标或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认为已经具备了实现目标的主要条件,在内心有清晰的愿景和明确的措施,激发“完形冲动”,在“格式塔”渐进式的调整中,实现教学、育人双重目标。

三、相似律 学习目标,由同伴的互促实现

格式塔一旦形成,自然会排斥“异质”,但相似的部分更容易组成整体。这就是完形心理学组织原则之一——“相似律”。这一学派的奠基人考夫卡也曾说:“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动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我本身性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更深刻地体认“从学生中发现,在学生中探究,由学生来达成”的重要性。

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教学设计中,作为示范的“文质彬彬”的文段固然是原生态或老师仅稍加润色的学生作品,引以为戒的“言之无文”或“华而不实”的文段也都来自于学生习作。正是因为使用的素材贴合学生实际,因而更能激活其完形趋向和参与热情;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分组讨论、相互点评,共同研究、归纳,而教师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听众,适时点拨、引领;即使在方法的总结上,尽管教师用心准备了一个口诀备用,最终还是以学生共同归纳的方法作结(示例如下),以利于其识记和运用。引述如下:

教师备用版:反设喻引排拟人,感叹整散长短群;对比类比具象化,切入阐释点题频;合题旨,巧呼应;淡妆浓抹文采生。

学生归纳版:反问设问比喻句,引用拟人加排比;感叹句、整散句,长短对比加类比;会呼应,要点题,紧扣中心不离题。

1924年,韦特海默——完形心理学的另一位奠基人——就曾写道,人类是一个整体,其行为并非由作为个体的人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整体的内在特征。身边的榜样及所处团队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相似律”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还可以作更多的探究,包括互改互评、团队协作、分组竞赛等方式,踏踏实实地践行,而不是仅仅当成活跃课堂的手段甚至噱头,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我认为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浅谈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一、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

1.心理学与教学活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记忆、思维、意志、想象等心理过程的规律科学。英语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英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配合。英语学习过程是认识过程,与心理活动有着密不和分的联系。为了更好把英语教学组织的合理并卓有成效,除了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外,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2.英语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提高。语言学家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天赋,人脑可以对信息进行归纳和加工。儿童学习语言时可以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儿童在说话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进行记忆,慢慢的就得出一些规则。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天赋,但是也要进行模仿和练习,在交际中不断的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3.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

语言是经过后天的剌激和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而形成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拉力因素、压力因素和推力因素几种。这三种因素及其关系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学习语言的时候首先要通过外界的剌激,大脑才会做出反应。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包括听说的能力、模仿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学习语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将大脑的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运用大脑进行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功能。

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还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个基本原则决定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情、行为、态度等几个方面来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的失落感。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只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问题。

2.有效的鼓励性评价

学科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心理学。为了更好的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了解教育心理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需大力开展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解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用自己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需要给予“good!excellent!”之类的肯定和表扬。课堂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游戏的练习,通过游戏来挖掘出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英语教师要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也随着生理的改变而变化。很多学生的性格可能会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开始逐步建立,理解记忆会超过机械的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在进一步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的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心理学原理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1.通过认知教学法指导英语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了“认知教学法”,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此种方法重视人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学习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英语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学习语言要有意识地去学。那些无意义的模仿记忆和死记硬背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方面,主张口语和书面语的训练同时进行,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滥用,可用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来讲解英语的语法。

2.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单纯地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发展学习者的智能,外语教学也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注意精讲和多练,可以通过提问和对话等形式进行交际。练习的内容最好要新颖而生动,形式要多样而灵活,同时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引导他们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此外,在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

3.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克服困难、攻克难关,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毅力和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产生学习动力,并培养他们勤学好问和善于思考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隋雨.心理学相关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2.

[2] 高蕊.心理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 2010,35.

[3] 李凤敏.浅谈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 [J].世纪桥.2010,19.

[4] 王伟涛.英语教育与心理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上一篇:位置与方向探索规律下一篇:淘宝卖家评价回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