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2024-09-13

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共12篇)

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1

第五组课文都是一些描写祖国美丽景色的文章,语言优美,景色迷人,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而且这一课又是很好的教学生写作文的好材料,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首先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网上搜集的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学生非常积极。我马上接下去问:“如果让你做个小导游,把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行不行?”学生的回答是响亮的、异口同声的:“行。”这样的导入,这样的情景设计,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走入了课文,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与文章融为一体,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欲望,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也特别重要,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要把这些新鲜的血液输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感悟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长出”呢”?徐振斗说:“它写出了树上的.新芽长得很快。”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共安排了两首古诗、三篇课文, 旨在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东西南北处处迷人的景色, 从而感受伟大祖国的美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其中的一篇, 本文思路清晰, 段落分明, 作者按总起、分述、总结的写作顺序, 以准确、生动的语言, 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我觉得本文的第一大亮点就是“文美”。走进文本, 我就仿佛走进了那片诱人的树海, 走进了那片盛开着无数朵野花的“大花坛”, 走进了那片有着丰富物产的神奇的土地……

“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闭眼遐想, 一片广袤的森林, 时而红松、时而白桦、时而栎树, 排排而站、相视而立, 场面多么壮观!作者寥寥数字、一个比喻就带给了读者无尽联想的空间!

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 那“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流淌的小溪、舰队一样顺水漂流的原木”, 再加上“调皮可爱欣赏水里倒影的小鹿”, 多么美丽的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啊!读至此处, 仿佛入画……

而接下来的那“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一句则又让我们看到了小兴安岭繁盛浓郁的夏季景象。“蓝蓝的天空、乳白色的浓雾、太阳出来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品读着、欣赏着, 以及“草地上盛开的红、白、黄、紫相间的簇簇野花”则又让读者瞬时进入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中……

入画的时光总是美妙的。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间, “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已经变黄”, 一阵风吹过, 送来了秋天的气息。但是“飞舞在林间调皮的落叶”却并没有为小兴安岭带来丝毫入秋颓废之感, 相反, 此时的森林向人们奉献的丰厚礼物则尽显了小兴安岭那物产丰富的另一面。“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 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秋天里的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走过三季, 飘然入冬。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把美丽的小兴安岭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雪花就像片片精灵, 以极尽优美的姿势“在空中飞舞”。在这样一个美丽但又寒冷的季节里,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但靠着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的松鼠却偶尔“还到枝头散散步, 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读到这里, 我想作者笔下这些憨态可掬的动物们早已让你会心地微笑起来, 是的, “冬天已经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笔者认为, 美的感受在于用心品读, 但更在于文本自身美的意境。而文本中美的意境则源自于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及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而这也正是我想谈的本文的第二个亮点———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开篇点题时“数不清、几百里”等词语及省略号的使用首先让我们在视觉上“看”到了“绿色海洋”的宽阔无边。接下来在对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描述中, 则又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本文的这一亮点。

如“春天,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中“抽出”一词的使用。“抽出”即“长出”, 但“抽出”却把枝条快速而有力生长的样子描绘得更加生动, 把树木笔直的枝条正在茁壮生长的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运用的准确, 教学本段时可采用词语替换练习法, 把“抽出”替换成其他词语, 如“长出、发出”, 并进行反复练读、感受, 从而体会因为作者“抽出”一词使用得准确、生动才让这种春的气息透露得更加自然。

“夏天,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本句中的几个重叠词语, “葱葱茏茏”写出了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而“严严实实”的遮挡则再次突出了小兴安岭树之多、叶之密。教学本节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这名副其实的“树海”, 在反复朗读中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语来进行词语AABB句式的练习。除此之外, 本句中“封”字的使用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 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理解词意时, 则可让学生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来进行理解。

还有“早晨, 雾从山谷里升起来,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中“浸”字的使用突出了小兴安岭雾既多又浓, 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给人一种朦胧美;再抓住“升”字来体会那种雾慢慢上升的感觉, 想象整片森林被浓雾笼罩宛如仙境的意境, 再次感受小兴安岭“美”之所在。

另外, “秋风吹来, 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中的“飞舞”一词也是用得极妙, 看到“飞舞”, 则会让人联想到可爱的蝴蝶正在翩翩起舞, 它不仅表现出了秋季落叶随风飘落的情景, 更是把这种树叶纷纷随风飘落的动态描述得极其活泼, 改变了人们印象中那种看到秋季落叶心底无限悲凉的感觉, 而带给人们一种快乐的情绪。试想如把“飞舞”一词直接改为“飘落”, 那这种美好可爱又活泼的意境则会一扫而光。

至于本文的第三个亮点, 我想应该就是作者“妙用修辞”的写作技巧了。

如“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可引导学生由“侧着脑袋”理解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 从“欣赏”感受小鹿一边喝水, 一边看着流水中自己的影子的情形, 从而想象小鹿的调皮可爱。

再如“太阳出来了, 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穿过树梢, 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很明显这是个比喻句, 把太阳光比作利剑, 在茂密的枝叶中像剑一样透出的光线, 把夏天阳光的强烈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出来。讲授此节时, 可让学生仿照此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或是句式的仿写练习, 相信定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文本最后的“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 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这句和前面描写小鹿的那句如出一辙, 巧用拟人, 写出了松鼠像人一样来到枝头散步, 翘首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突现了松鼠的活泼可爱。

至此, 作者终于一声感慨:“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的这声赞叹, 既点明了题目, 又总结了全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3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府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卖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天吹来了,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童心感悟

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兴安岭图片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可分为三部分。先总写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树多的特点,因为地处“我国东北”,所以有下面描写的气候特点;因为树多,所以有下面描写的美丽景色。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如何美丽,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最后概括小兴安岭既是“花园”又是“宝库”,“花园”是说美丽,“宝库”是说富饶,这两个词语是全文的重点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

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篇与本课在结构、内容上极其相似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因而在学习本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③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2.能力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②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③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四)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体会用词造句的 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2.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等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出示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会读”(复习词语,多形式读词)。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出小兴安岭的位置)。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出示课件:绿色的海洋)

小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细读感悟,积累语言(适时出示课件)1.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①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 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②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③交流汇报。

④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⑤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

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②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第二步,默读,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③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④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①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各以小组

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②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以及“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体会: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 ③学习“双重否定句”。

五、出示课件,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习完本课,使我们走进小兴安岭,就好像走进了我们生命的绿色,我们在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有对自然界现状的深深的思索。让这份珍贵的绿意永远在我们心中铭刻,让我们携手,让小兴安岭的美丽永恒!

六、拓展训练

出示课件:这么美的课文,课后,同学们还应该去背一背,还可以学习这篇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来写一写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

“绿色的海洋 分:

春:活力之美

夏:葱茏之美

秋:丰收之美 冬:生命之美

总:

“大花园”

“宝库”

(八)教学评价: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美的体会就从字词和朗读中去慢慢品味。在抓住春天和夏天为重点的同时我让学生通过默读自由地感受秋冬季节的美丽风光。针对本课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在审美方法上做指导,读语言文字、看教学课件、谈学习体会,亲身感受自然景色美,文章语言表述的美。

首先从小兴安岭最突出的景物—树木的描写入手,让学生先从树木四季的特点初步理解四季景色既有独特美,同时又有相同美,既实实在在又生机勃勃,从而去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然后以春季美为例,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

生审美方法,并用此方法自己选学夏、秋、冬三季,在学生自己读文体会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并运用电教手段的优化组合,引导自学,用投影指导学法,讨论启发,朗读等相结合,力求使学生全面参与,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做到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读懂其他三个季节的美,体会到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 篇6

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吴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品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先学后教,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生本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做好充分的先学,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四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合作学习,查找了大量相关的资料,指导他们注意抓住关键词来品读课文。有的小组还制作了相关的课件。

三、在课堂教学中。吴老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只是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品读课文,解决问题。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吴老师适合地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这样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又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注重学习习惯胡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五、指导有重点,寻找“美”。

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7

一、“读进去”——品味语言

“读进去”就是要引领学生熟读精思,充分感知文本语言,深入体会语言的内蕴,感受语言的魅力。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披文得意的基础上,感受语言的神韵和作者语言运用的匠心,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教师要慧眼识珠,精心选择课文中值得揣摩品味的语言,让学生推敲传神的字眼,品评优美的句式,剖析独到的表现手法,玩味精妙的构思,领悟含义丰富的句子,咀嚼富有个性的对话,并从中感悟课文的意蕴、主旨。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紧扣下面语句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抽出”和“嫩绿”写出色彩的鲜嫩,准确地表现出叶子初长的特征。“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欣赏”,既安然恬静,又顽皮可爱,而且有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句中的“密密层层”作者原来是用“密密麻麻”,为什么做这样的改动?“密密麻麻”虽然写出枝叶的茂密,但有纷乱、芜杂之感,而“密密层层”不仅写出枝叶的葱茏繁茂、层层叠叠,又没有纷乱、芜杂之感。“封”字不能改作“盖”。“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且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封”字既准确又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的景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它从地面生成,自下而上蔓延开来,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沉没在浓雾里,“浸”既写出雾之浓,也写出雾之广。“太阳出来,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为何将“金光”比作“利剑”?阳光能穿透繁茂严实的森林,的确如“利剑”一般。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形成一道道细而长的金色光束,形状犹如“利剑”一般。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里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飘落”是被动地随风而落,“飞舞”是主动地欢快地舞蹈,不但写出落叶在秋风中的优美姿态,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趣,流露出作者对秋天小兴安岭的喜爱。

教师引导学生从揣摩言语意义的生成机制、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入手研读课文,在研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领悟语言意义,即语言负载的内容、思想、情感,是一种意文兼得的好方法。

二、“记得住”——积累语言

“记得住”指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增强语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言积累是发展语言的基石,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

教学本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一是换词。比如:“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淙淙”可以换成什么词?(哗哗、潺潺等)从“淙淙、哗哗、潺潺”的声响中,你感受到什么?(小溪清亮悦耳的声音,唱着赞美春天的歌。)二是适当进行创造性复述。比如:“春天,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我看到 。”“秋天,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我看到 。”“小兴安岭是一座地方,也是一座。”三是背诵优美的片段,摘抄妙词佳句。多管齐下,可以强化积累的力度,提高积累效果。

三、“用得好”——运用语言

“用得好”就是学生在深入体会语言的魅力和丰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借鉴、迁移、实践,发展语言能力,落实“语言学习”这一核心任务。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有利因素,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美丽的小兴安岭》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上,都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在词句学习上,可以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家乡春、夏的美景。如,春天,。夏天,。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作具体介绍,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适宜学生仿写,课后可以安排这样的练习:“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像课文一样用‘总述——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作者单位

福建省古田县第一小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 篇8

春天,桥边的柳树抽出细长的枝条,吐出一点点嫩绿的芽苞,为彩虹桥添了点绿。彩虹桥呢,则在一边欢迎着赏花的人们。有时开心了还会露出很多颜色的笑脸,有红的,黄的,橙的。光彩夺目,花花绿绿。

夏天,柳树枝条长的更长了,叶子也长的更密了。有的人把枝条折下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还有的人编起来戴在桥头。呵呵~可能是应为太热了吧!一到晚上,大家都会出来纳凉,有的在桥上散步,有的在河边跳舞,也有的把彩虹桥当做背景在拍照。彩虹桥好像明白了大家的心事,在夜空中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秋天,柳树的叶子枯黄了,还有的飘落下来。彩虹桥上积满了枯枝和落叶,一阵风吹过,叶子马上从桥上落下来,掉在江面上。清晨,就有几个人穿着厚厚的衣裳,在锻炼身体。晚上就不用说了,一小点风吹来都觉得冷。现在,彩虹桥只有落叶一个伙伴,日日夜夜在它身边。

冬天,天和地一片白色,彩虹桥的把手上有着雪,地上和桥上的雪又松又软,柳树早以光秃秃的,雪挂在树枝,好象在当演员把自己打扮成树叶。不过彩虹桥仅管那么多雪压着它,可是在晚上还是发出光芒,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给了我们温暖。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 篇9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吐出点点嫩芽,树叶在风中频频点头,好象在说欢迎来到小兴安岭,我们是树叶宝宝,河上的冰融化了,发出叮咚的声音,那应该是春天美妙的歌声吧。

夏天,树木已经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清晨,只要下起雨来,雾就会和森林交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碧绿的轻纱,只要风一吹就会变成一个摆动的绿尾巴。中午,森林里就会有一道金剑刺穿了森林,哦,原来太阳带给大地的滋润,让树木和小草长得更茂盛。在草地上摆着许多盆金花看上去一只金鸡,在阳光下就像一只黄凤在空中舒展着翅膀,还不时的摆动着前爪,还发出着金灿灿的光芒。

秋天,就像走进了金黄色的世界。快看,那应该是银杏树的树叶宝宝,还穿着黄色的衣服来欢迎我们了,随着秋风我们来到了一个天然果园,天然果园的果子宝宝可是瓜果飘香,不但瓜果飘香还非常调皮,你瞧,果子宝宝还时不时的发出香味,只要钻进你的鼻子里,就会让你如痴如醉,还会感觉自己就走在天堂上。

冬天,我走在棉花地上观看天空中的景色。走在厚厚的棉花地上自己看着天上的雪花慢慢的飘落下来,应该是仙女姐姐撒下来的花朵。快看,那里的大树顶着雪,像一个雪巨人,来保护这美丽的冬天。

名师教美丽的小兴安岭 篇10

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此课并不是公开课,在设计上用心一些,起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对于我一生受用无穷。

我当时设计第二课时的时候,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插上一个环节,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然后两篇课文比较一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有意识地让吴兴峰背诵,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句流畅,感情充沛,同学们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随着她抑扬顿挫的背诵,都情不自禁地跟着背起来,在西沙群岛的优美景物中徜徉。背诵结束时,班级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像我预设的那样:两者都是写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着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着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反馈时,2/3的学生通过对比能体会出来。我再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喜欢哪个季节就读哪个季节,然后交流、汇报,说说喜欢的原因。文章的灵魂已被学生牢牢地抓住,汇报的角度比较宽,拓展性比较强,并且学会抓住重点语句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自主学习的环节体现的就较为突出了,教师就不用在感情朗读上特意强调了。

在快要结课的时候,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一个做导游的环节,让学生选择一个季节介绍给大家。出乎意料,学生介绍的比我预设的出色,动作、表情满像个小导游。更为突出的是学生在不经意中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课后引起了我的反思:什么叫笨?孩子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不仅经常使之运转,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操作。一节课的设计要把学生的能力考虑周全,要把学生摆在第一位,问题的引出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与日俱增。总而言之,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热爱学生,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

《美丽的小兴安岭》使我收益匪浅,终生难忘。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说课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1,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课文。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赞美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学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说教法。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琅琅、四线并进。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景色美的特点及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语感好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

1、情境教学法:因为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中原的孩子很少去过。学生不可能亲临小兴安岭观赏四季的美景。他们的感性认识的缺乏必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以缩短时空,促进理解。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三、说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参与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我特别注意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自主赏读法”“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学习。

在此说一下多媒体课件及应用

本节课将准备有.《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录像片 ; 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的局限,创设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现力,使情感熏陶、审美鉴赏得到最佳的体现。当知识要点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4,说教学设计意图

1.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在“夏、秋、冬”教学中我用配有相关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直接展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如大花坛似的草地”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2.情感熏陶,审美鉴赏。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5,说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分三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第二课时,品读课文的2、3、4、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第三课时,写生字,学习文章的写法,小练笔。

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三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上节课我们对小兴安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好吗?(课件)请学生仔细观看,谈感受。欣赏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走入《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来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然后,我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容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这部分的设计很灵活,如果学生谈到“春天”,教师因势利导,就来和学生们一起品读描写春天这部分。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紧接着,教师范读这一部分,教师生情并茂的诵读,为学生们品读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换词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关于“雾”的一句,通过播放雾的画面,让学生谈自己在雾中的感觉,来让学生体会置身其中的美妙与神奇。

第三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重点句子的思想体会,掌握景物的特点。

三、说教法:

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运用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四、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五、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板书课题,14.美丽的小兴安.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学生回忆了旧知,激发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出示课件,让学生边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听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此时,图、文、声的结合,使学生沉浸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中)听完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通过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伺机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课文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学生说出了最后一句。教师再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容顺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学生读课文第2——5自然段知道了课文是按春、夏、秋、冬(板书)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板书新枝 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浅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抓住了枝叶密,野花开的特点写出了夏天美。(板书 叶密 花开)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优美的句子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夏天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

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了秋天树叶飞舞,果实成熟的喜悦心情。(板书 叶落 果熟)以及冬天的积雪和动物的有趣,(板书 积雪 动物)再引导学生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 花园 宝库)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第六,说媒体辅助。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录音朗读、自制课件、插图)等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板书设计: 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板书,既精练又直观,板书如下: 14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新枝 水涨

夏 叶密 花开 花园

秋 叶落 果熟 宝库

冬 积雪 动物

上一篇:预结算编制论文下一篇: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