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2024-06-14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共7篇)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篇1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岗位可能发生哪些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人体伤害等),发生后如何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在电工作业中,经常与高、低压电器接触,尤其在化工企业中,还经常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对这些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一)触电与急救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作用机理

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部细胞组织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电流作用还包括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 电流对人体作用因素 1.电流的大小

人体电阻主要由表皮电阻和体内电阻构成,体内电阻一般较为稳定,约在500Ω左右,表皮电阻则与表皮湿度、粗糙程度、触电面积等有关,一般人体电阻在1kΩ~2kΩ之间 2.持续时间

3.电流频率(50Hz~60Hz时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严重)4.电流途径 5.人体健康状况

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

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女性 0.7mA)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成年男性16mA;女性 10.5mA)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致命电流(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颤动;100mA足可致死)

第二节 触电事故种类、方式与规律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50mA即可致命)

2、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主要特征 :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性损伤、电光眼 触电事故方式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第三节 触电急救 脱离电源的方法

1、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拉闸断电、切断电源线、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

2、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拉闸停电、短路法

3、脱离跨步电压的方法 断开电源

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跳到触电者身边,紧靠触电者头或脚把他拖成躺在等电位地面上,即可就地静养或进行抢救 触电急救的原则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尽快的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做好自身防护。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急救——心肺复苏法

1、畅通气道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反复进行。

(二)安全标识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红色——禁止,停止

黄色——警告,注意 蓝色——指令,必须遵守

绿色——指示通行,安全状态

(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停电:工作地方必须停电设备,如 1)、待检修的设备

2)、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 3)、在44kv以下的无安全遮拦的设备上进行工作时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

4)、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2、验电

1)、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 2)、高压验电必须带绝缘手套

3、装设接地线

4、悬挂标示牌

1)、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2)、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和对面间隔的遮拦上及禁止通行的通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3)、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四)保证电气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一、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1、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配备专业人员并进行安全操作规程

3、进行安全检查

4、建立档案,资料

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工作票制度: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一张工作票。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票 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负责人

4、工作负责人可填写工作票

5、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6、工作监护制度

7、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五)电工岗位职责与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听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在岗期间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2、遵守巡回检查制度,按照巡检路线定时、定点、定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负责全厂电器线路的安装和所有运行电器设备的检修。

4、负责全厂电器设备及电器线路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对电器故障及时维修,确保全厂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5、积极排除全厂的用电隐患,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及时处理私自乱接、乱拉电线等违规行为并向领导汇报。

6、负责厂区月度用电的统计工作。

7、负责变电室及所辖卫生区的清洁工作,对重要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清扫,搞好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电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停电作业时,必须先用验电笔检查是否有电,方可进行工作。凡是安装设备或修理设备完毕时,在送电前进行严格检查,方可送电。

3、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必须带电作业时,要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有二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4、雷雨天禁止高压作业,雨天室外作业必须停电,并尽量保持工具干燥。

5、高空作业必须执行停送电工作表制度,做到无工作表不上杆,不交票不送电。

6、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小绳及工具袋,禁止上下抛掷东西。

7、高空作业坚持“四不上”:梯子不牢不上,安全用具不可靠不上,没有监护不上,线路识别不明不上。

8、带电工作时,切勿切割任何載流导线。

9、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良好,并要合理使用工具,工作前需要先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保证安全作业。

10、凡是一般用(临时)的电气设备与电源相接时,禁止直接搭挂,需装临时开关或刀闸。

11、使用高压拉闸杆是,需佩戴高压绝缘手套。

12、遇有严重威胁人身或设备的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先拉开电源开关,事后向上一级报告。

13、在设备检修前,必须将电源切断并加锁或悬挂标识牌。

14、对变压器维修时,高低压侧均需断开线路及负荷开关,防止意外发生高压等危险。

15、电工安全用具、装备应经常检查绝缘情况并按规定每年一次耐压试验。

(六)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案例一:某建筑工地新安装了一台搅拌机,上午电工接上线就走了,下午工地开始使用搅拌机,发现转向错了,工地没有电工,工地负责人就自己摆弄电门,他边弄边说:“这事简单,把两根线一倒就行了。”于是他把三相闸刀开关拉下,伸手去抓开关电源侧的导线,结果手握导线触电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1、刀闸开关虽然拉下,但是其电源侧仍然有电,处于不安全状态;

2、非电工禁止进行电工作业,工地负责人属违章行为。

3、在操作前要进行验电,而该负责人未弄清是否有电的情况下用手去抓开关的电源侧,这种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4、工地没有能够严格制定执行电工作业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5、员工缺乏电气知识,可见该建筑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事故教训:在触电死亡的人员中,有许多不是电工,不懂电气安全常识却去为电气设备接线、维修、操作电气设备,导致触电事故。防范措施:

一是要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不是电工,不许安装、维修电气设备; 二是要开展全员电气安全教育。

案例二:XX年X月,陈某上班后清理场地,由于电焊机接地线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从而与在电气联成一体的工作台带电。当陈某将焊好的钢模板卸下来时,手与工作台接触,随即发生事故,将陈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1、接地线过长,致使其绝缘被损坏,外壳带电,所以造成单相触电事故。

2、电气安全设施管理不严,缺乏对电焊机的定期检查。

事故教训:在使用电气设施、设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本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防范措施:

1、接地、接零线要完好,并经常进行检查。2、损坏时要及时进行维修。

(七)技能知识

1、什么是变压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变压器是一种用于变流电能转换的电气设备。它可以把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转换成相同频率的另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设备。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电能的传输。

2、变压器并列运行应满足什么条件? 1)变压器接线组别相同。

2)变压器的变比相同,即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相等(允许有±0.5%的差值)

3)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等(允许有±10%的差值)4)容量比不宜超过3:1.3、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应检查和监视那些项目? 1)变压器有无异常声音,如不均匀的响声或放电声等。2)油位是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

3)油温是否正常,一般上层油温最高不超过85℃。4)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破损和放电现象。5)接头有无发热现象。6)防爆管的防爆膜是否完整。

7)瓦斯继电器是否漏油,内部是否充满油。8)呼吸器是否畅通,油封呼吸器的油位是否正常,呼吸器中的硅胶是否已吸潮饱和。

9)冷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特别是强迫油循环水冷或风冷的变压器,应检查油、水的温度、压力及流量等是否符合规定。10)外壳的接地线是否完好。

4、当发现那些情况时应使变压器停止运行? 1)声响很不正常或有爆裂声。

2)漏油致使面低于油位计上的限度,并继续下降。3)油枕喷油或防爆管喷油。

4)正常条件下温度过高,并不断上升。5)油色过深,油内出现碳质。6)套管有严重裂纹和放电现象。

5、对变压器停送电的操作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停电时先停负荷侧,后停电源侧;送电时与上述顺序相反。采用上述操作顺序的原因如下;

在多电源的情况下,选停负荷侧可有效的防止变压器反充电。如果先停电源侧,与有故障时可能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延长故障排除时间,并可能扩大故障范围。

当负荷侧母线电压互感器有低周减载装置而未装电流闭锁装置时,一旦停电源侧,由于负荷中大型同步电机的反馈,低周减载装置误动作。

从电源侧逐级向负荷侧送电,如有故障,便于故障范围,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可避免故障扩大。高低压配电知识问答。

1、电是什么?

有负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极重要的能源。

2、什么叫电场? 带电体形成的场,能传递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什么叫电荷?

物体式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

4、什么叫电位?

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叫做该点的电位。

5、什么叫电压?

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它的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6、什么叫电流?

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作电流。

7、什么叫电阻?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之为导体的电阻。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8、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导体。在常态之下几乎不能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之为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9、什么叫电容?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电容器在一定电源下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叫做电容。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常用符号有微法(mF)、(UF)。

10、什么叫电容器?

储存电荷和电能(电位能)的容器的电路元件。

11、什么叫电感?

在通过一定数量变化电流的情况下,线圈产生自感电势的能力,称为线圈的电感量,称为电感。

12、电感有什么作用? 电感在直流电路中不起什么作用,对突变负荷和交流电路起抗拒电流变化的作用。

13、什么是容抗?什么是感抗?什么是电抗?什么是阻抗?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电阻、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阻抗。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欧姆(Ω)。

14、什么叫电路?

电流在电器装置中的通路。电路通常有电源,开关,负载和直接导线四部分组成。

15、什么叫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含有直流电源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含有交流电源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16、异步电动机的接法有哪两种?

有星型(Y)接法和三角形(△)接法两种。

17、什么是软启动器?

软启动器是一种用来控制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新设备,电机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 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

18、软起启与传流减压启动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1)、无冲击电流。软启动器在起动电机时,使电机启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对电机无冲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平稳起动,减少对负载机械的冲击转距,延长使用寿命。

2)、有软停车功能,即平滑减速,逐渐停机,它可以克服瞬间断电停机的弊病,减轻对重载机械的冲击,避免高程供水系统的水垂效应,减少设备损坏。3)、起动参数可调,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可自由地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19、什么是变频器、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装置称为“变频器”。

20、软启动器与变频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变频器是用于需要调速的地方,其输出不但改变电压而且同时改变频率;软启动器实际上是个调压器,用于电机起动时,输出只改变电压并没有改变频率。变频器具备所有软启动器功能,但它的价格比软启动器贵的多,结构也复杂得多。

21、电气安全用具有哪些? 绝缘安全用具(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操作杆,绝缘钳);验电笔:突然来电防护用具;临时接地线、标识牌;高空作业安全用具(登高板,脚扣)及其它安全用具。

22、短路的原因是什么? 1)、接法错误

2)、绝缘损坏 3)、操作错误

4)、机械损坏所致

23、短路有什么危害?

由于短路时电流不经过负载,只在电源内部流动,内部电阻很小,使电流很大,强大电流将产生很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可能使电源或电路受到损坏,或引起火灾。

24、电力拖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电力拖动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设备和生产机械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

25、断路器灭火罩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电弧纵向吹出,借此防止发生相间短路。

使电弧于灭弧室的绝缘臂接触,从而迅速冷却,增加去游离作用,提高弧柱压降,迫使电弧熄灭。

26、何谓电气安全?它包括哪些方面

电气安全是指电气产品质量,以及安装,使用,维修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如人身触电死亡,设备损坏,电气火灾,电气爆炸事故等。电气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方面。人身安全是指电工及其他参加人员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的安全。

27、工作接地的含义?

工作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因运行的需要,直接或通过消弧线圈,电抗器,电阻等与大地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28、保护接地的含义?

保护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

29、母线的相序排列是怎样规定的?

从左到右排列时,左侧为A相,中间为B相,右侧为C相 从上到下排列时,上侧为A相,下侧为B相,中间为C相 从远至近排列时,远处为A相,中间为B相,近处为C相 30、母线的相序颜色涂色是怎样规定的?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PE黑色

PEN黄绿交替色

正极——红色

负极——兰色

31、什么是安全距离?

为防止触电和电路事故而规定的人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及其它物体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32、什么是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多少?

人体长期保持接触而不致发生电击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36v,潮湿环境12v。

33、什么是安全电流?安全电流是多少?

流过人体不会产生心室纤颤而导致死亡的电流。工频应为30mA及以下,在有高度危险的场所为10mA,在室中或水面作业时则为5mA。

34、我国电网的标准频率是多少? 我国电网的标准频率为50HZ,又叫工频。

35、电力负荷的分级?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政治,经济上将造成重大损失者。

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造成较大损失者。三级负荷:为一般的电力负荷。

36、什么是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

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相线与中线的电压为相电压;任意两相线的电压为线电压;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流过各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流过相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

37、常见鼠笼型异步电机减压起动方法有哪些? 1)、三相电阻减压起动。2)、电抗器减压起动。3)、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4)、星三角减压起动。5)、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6)、软启动器减压起动。7)、变频器减压起动。

38、什么是相序? 相序就是相同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仪次顺序。

39、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与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室内安全距离大于4m,室外安全距离应大于8m。

40、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上有哪些数据?各表示什么意义? 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上主要标记以下数据,并解释其意义如下: 1)、额定功率(P):是电动机轴上的输出功率。2)、额定电压(V):指绕组上所加线电压。3)、额定电流(I):定于绕组线电流。4)、额定转速(r/min):额定负载下的转数。5)、温升:指绝缘等级所耐受超过环境温度。6)、工作定额:即电动机允许的工作运行方式。7)、绕组的接法(△/Y):与额定电压相对应。

41、发现有人触电时怎么办?

首先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其方法,对于低压触电可采用“拉”、“切”、“挑”、“拽”、“垫”的方法,拉开或切断电源,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救护人触电,应使用干燥绝缘的利器或物体,完成切断电源或使触电人与电源隔离。对于高压触电,则应采取通知供电部门,使触电电路停电,或用电压等级相符合绝缘拉杆拉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或采用使线路短路正常跳闸的方法,也要注意救护人安全,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篇2

就目前其从业人员也由单一的来自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在职电工, 发展到现既有高职院校、技校毕业生, 又有刚从农村进入城市、企业的外包工程的新增劳动力;既有下岗后在就业的职工, 又有其他岗位的转岗人员。这些人普遍缺乏基本的职业安全意识, 也缺乏电工专业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相当一部分参加培训, 只是为了拿‘电工操作证“, 至于安全不安全, 其他也就不再考虑。分析近年来电力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不按章作业, 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凸显了作业电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 或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等。对维修电工从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

一、培训机构在执行有关规定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其一没有经过认可的未取得培训资质的也进行培训, 其二培训机构为了减少开支, 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减少了“授课时数“;有的培训单位组织, 由于条件所限, 只进行了理论考试, 不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其三培训单位考试要求不严, 安排闭卷考试, 实作开卷考试, 更有甚者是由他人代考, 自己只是签名。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基础工作薄弱

其四培训机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基础较差, 没有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对文化程度考核不很严格, 未达到实际文化水平的也参与培训;考核不过关的往往也以已收培训费, 帮助“过关”。学员的学籍档案未能如实完整建立等。

三、对特种作业岗前培训和安全意识认识和落实力度不够

从业人员都要有一个企业文化教育和岗前的认知, 对真正具体从事的某种岗位具体干什么, 能接触或遇到什么技术难题, 没有明确的目标, 对电工专业术语的掌握也不置可否, 按部就班的事情已形成自然。如:什么是短路保护, 起到什么作用?高压电气开关有哪几种类型?短路故障怎样排除?其电气设备涉及它们的工作特点和用途。电力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的相关要求和技术参照指标等等。由此可见, 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强化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是十分必要。为此, 我们在培训中及安全生产中加强以下环节:

1. 重视职业培训教育机构, 建立健全完善培训体制。

作为特种作业的主管部门, 加强对培训单位的检查, 抽查对未按要求操作的单位可以采取不办理证件严重的可停业整顿, 主要检查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 师资的水平, 学员学籍档案的建立等情况。达到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 师资的水平, 保证培训的质量, 做好学员学籍档案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同时紧跟职业培训的各项仿真和政策, 加强法制观念, 与企业共存共赢, 更有利于培训机构的发展。

2. 管理规范化管理与考核必须规范化。

(1) 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去执行。 (2) 严格按培训大纲和考纲要求, 学员登记表, 培训时间, 课时计划, 培训内容及考核等必须符合国家教学大纲规定。并且加强培训现场管理, 做到令行禁止, 遵章守纪。 (3) 特别是严格执行“事故责任倒查制”的管理制度。对学员考勤, 考核, 培训和资料, 学员的就业情况等方面认真做好培训档案管理。

3. 加强直观教学, 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针对参加培训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的现状,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元件, 设备及自制的挂图, 进行直观教学。在实操课上, 教师利用线路模拟板, 在介绍模拟板上的元件的同时, 介绍它在原理图的符号, 以及具体符号在元件上的具体部位。进行原理图分析, 让学员弄清主、辅电路, 自锁、联琐的关系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让学员自己动手, 进行接线操作。在对电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时我们还严格按照“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即“四措四制” (保证安全的四项技术措施:一是停电, 二是验电, 三是装设接地线, 四是悬挂标志牌和装设遮栏。四项制度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的要求, 让学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用电安全知识。这样, 学员有了感性认识, 学习兴趣提高了, 也有了学习的自觉性。

4. 转变观念, 强化理念。

观念的转变是安全行为的关键, 要从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 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 必须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工作方针、政策等上升到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 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使学员形成人人讲安全, 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学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操作者, 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具有保护自己、保护别人、保护国家财产的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的责任感。

5. 加强案例教学, 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使学员重视用电安全, 进一步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上, 我们列出四川地区近年来由于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造成的重大触电伤亡事故案例。告诫学员, 从事电气作业, 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认真执行有关“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安全的技术, 措施和组织措施, 必须确保工作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不给使用者留下后患。教育学员, 在没有取得操作证前, 不能从事电气作业, 牢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6. 提高培训人员素质, 即时对从业人员培训。

据统计, 目前企业7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 主要原因是违章操作对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缺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整合培训资源, 完善培训网络,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质量;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其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重要工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接受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 经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由此, 生命至尊, 安全至上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操作技能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杜绝“三违“行为, 做到不伤人, 不伤己, 不被伤;做好各项事业的防火墙, 为家庭幸福、个人理想、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为生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文件汇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人事培训司编[M].

[2]安全生产培训法规文件汇编.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M].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篇3

【关键词】模块式技能培训 ; 电工作业 ; 适应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31-01

模块式技能培训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岗位任务为基础确定培训模块,以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铁路电工作业安全教学内容组织

模块式技能培训的特点要求培训内容在知识和技能的选取上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员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为基准,这就要求在技能模块的组织过程中,要注重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框的限制,结合培训内容和学员特点,对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一)铁路电工作业安全培训的特点

参加铁路电工作业安全培训的学员学历层次不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专业上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等,按生源分类培训是传统也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实际工作中由于铁路一线任务繁忙,只能短期内抽调部分职工参加培训,造成各类生源数有限,很难按上述模式进行教学。同时,还由于铁路不同的专业方向、电工实际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在培训时也应各有侧重。

(二)铁路电工作业安全培训的内容

电工作业安全培训是铁路一切从事与电有关安全生产的必修课之一,掌握与否直接影响铁路从事高压、低压电工上岗的资格与安全生产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基本知识、低压电工、高压电工和防爆电工四大部分。这四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铁路职工在完成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后,能够具备解决特定电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模块的划分

结合铁路工作实际和电工作业安全培训的内容,我们将教学课程分解为四大技能模块,从模块一到模块四分别为:通用部分、低压电工作业、高压电工作业和防爆电工作业四部分。其中,通用部分和防爆电工作业分别是培训课程的首尾,是知识体系的主线。同时,通用部分还是后继内容展开的知识基础,能够使学员了解本课程要解决的对象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低/高压电工作业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引出的分支问题。防爆电工作业是各展开内容的综合汇总,使学员能够综合运用二、三技能模块的内容解决电工作业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学具体实施

模块式技能培训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与学员双方的优势。下面来谈一下电工作业安全培训中各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讲解应注重点面结合

注重“面”,就是注意对学员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强调对整个课程全局性把握的能力。注重“点”,指的是培养学员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深入剖析某一问题的能力。电工作业安全培训是一个点面结合的过程。模块一通用部分讲解了电工的基础知识,模块二、三强调对低/高压作业问题的解决,模块四通过合理运用模块二、三的具体知识来解决实际电工作业中的防爆问题,这是对模块一问题的回归。整体来说,模块一、四是“面”(全局)层次,模块二、三是“点”(局部)层次。这种讲解方式有利于学员明确培训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铁路在职人员的电工基础、电子知识能力普遍不强,加上学时有限,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过分强调电工、电子知识方面,忽视现场实际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地删减电工、电子知识的一部分内容,增加了高低压电工现场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否则,教师在讲台上讲的电工学、电子学等一些抽象基础理论知识,学员会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既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也不能增强学习效果。但对于一些基本电工、电子学知识还是需要学员掌握的。

(三)每个模块都有相关实例

讲课过程中,要时时注意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多用现场实例来讲电工作业安全,力争使学员看到各模块学习后的用处。教师在每个模块的开篇介绍时,也尽量引入相关实例,使学员认识到模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讲授时,每个模块均设置一个大作业,并将课堂内不安排的一些教学内容编制成册,课外让学员去查阅资料,以此培養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作业实施时几种实践方式的比较分析得出,以将学员分组的方法效果较好。如:在今年第五期高压电工48人的培训班里,在模块二心肺复苏法培训过程中将学员分为8组,每天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员讨论操作,并让学员代表讲解分析操作“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触电急救方法,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学员的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

三、教学实践体会

在讲授电工作业安全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力争使每个学员都能构建本课程整体的知识模块框架,同时注重现场安全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教学经验有如下体会:

(一)“适应度”贯彻的原则

电工作业安全是内容丰富、具有逻辑体系的传统课程。但若每门课程都追求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则势必引起整个课程学时的不适当膨胀,加剧工学矛盾。这显然与铁路企业教育“适应度”的原则相偏离。所以,我们本着服务整个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目标来构建技能模块。根据上述思路和“适应度”原则,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与改造,增加实例教学,减少理论推导,既能使学员理论知识得到提高,又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将实质的精华教学内容浓缩,使培训内容能够根据学时的要求适度伸缩。

(二)与某些课程的关系处理

电工作业安全作为电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前后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其中,《电工学》和《电子学》中有关的电工基础知识、电子理论分析推导很多都在电工作业安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若详细讲解这些基础知识和结论推导过程,不符合铁路在职人员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学员的《电工学》《电子学》基础知识很薄弱,电工作业安全中的“三相二元电能表接线图、高压配电装置避雷针装设计算、Y-△自动控制线路图”等让他们理解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纷繁抽象的理论知识违背我们“以培养现场工作能力为基础,服务运输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泠霏、王爱勇、张健.谈教师风范的树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车间级安全教育素材 篇4

一、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①车间的工作环境、组成构造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即介绍厂区内有哪些工作车间,各车间负责项目,以及在各车间工作中所应注意的事项,工作中潜在的各项危险因素。②车间生产状况及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及技术装备。③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④员工所从事的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⑤车间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如机电安全知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卫生知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等。⑥有关事故案例。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厂级安全教育已述,这里应说明本车间有关领导及各职能小组的安全生产职责。1.1车间经理、主任(科长)的安全职责

1.1.1各部门经理、主任(科长)是该部门的安全生产、防火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防火工作负全面责任。

1.1.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集团公司以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示、决定;建立健全本车间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1.1.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认真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记录。

1.1.4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做好新职工、变种工种、复工、班组长、转岗、一人多岗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各类安全教育的记录。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按规定,保证培训合格后作业。做好各类安全教育的记录。

1.1.5严格履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并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及时制止“三违”现象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1.6坚持对生产现场的建(构)筑物、机器设备、安全设备、工具、原材料、成品、工作地点和生活用房等的安全检查,定期保养,定期填写保养检修记录,及时消除隐患。做好定置管理、安全文明生产工作。组织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的培训和演练工作。1.1.7坚持督查每周的班组安全日活动,做到检查意见针对性强、记录完整。

1.1.8发生伤亡事故后,应立即抢救并报告领导,保护好现场。认真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组织或参与本部门各类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和要求及时用书面报告公司职能部门。

1.1.9建立本部门(车间)安全管理网,配备合格的安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车间和班组安全人员的作用。

1.1.10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制度的指挥和指令。1.2班组长(安全员)的安全职责

1.2.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车间安全生产指示、决定,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1.2.2坚持指导、检查本班组职工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工具、安全装置、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时排查消除隐患或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予以解决。1.2.3做好新职工的班组级安全教育。

1.2.4切实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评安全,坚决制止违章蛮干行为。危险作业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安全措施。

1.2.5督促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做好成品,半成品、材料、废料及工位器具的定置管理,做到班后“五不走”(即任务完不成不走;设备不保养好不走;工具、零件不清点、不摆放整齐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有关原始票证(交接班记录)不填写好不走)。1.2.6发生伤亡事故后,应立即抢救并报告领导,保护好现场。1.2.7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制度的指挥和指令。1.3职工的安全职责

1.3.1严格遵守公司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持证上岗作业,保证不违章作业、冒险蛮干;有责任劝阻、纠正他人的违章作业,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3.2爱护并正确使用设备及工艺装备;遵守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中职工应做到的规定,为设备安全运转尽到责任;遇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或立即报告领导,及时处理解决。

1.3.3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竞赛、表彰等各项活动。经常关心自己周围的安全生产情况,主动向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提供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1.3.4从事危险作业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安全措施,无有关领导调令绝不操作机动车辆、叉车、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危险设备及非本岗位设备。

1.3.5发生伤亡事故后,应立即抢救并报告领导,保护好现场。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2.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化,把安全生产列入定期的议事日程,是车间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车间安全生产活动主要有:

车间每月月初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车间主任、班组长、专兼职安全员参加。

主要内容有: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各工段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班组安全员(班组长)碰头会,在工段长主持下,总结、交流、检查、汇报各班组一周的安全生产工作,并讨论安全整改事项。

(3)各班组每周安全活动,结合实际学习有关文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学习、竞赛活动。(4)车间每天召开早会,主要内容计划、布置、交流、总结、检查、评比上一天及当天的安全工作。

(5)车间安全员要向车间安全组(主任)汇报当天车间安全生产情况。3.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对生产工人来说,每一个工种都应该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工艺上的要求,也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上的要求,其中有很多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有:

①安全管理规程,如动火作业、危险作业的管理规程,以及各种安全标志的有关规定。②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造粒机、振动筛、传送带等等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维护检修规程。

③专业工种的作业规程,如电工、焊工等的安全作业规程等。4.车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有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要使职工懂得这些规章制度,并要掌握和运用它,这就要靠教育培训。

车间安全教育包括:(1)新职工的安全教育。新职工进入车间前必须接受车间安全教育,掌握本车间的基本情况、基本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要求,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

(2)日常安全教育。车间、各班组负责组织好日常的班前会,每周安全教育。车间不定期组织各种安全专业培训,管理人员的安全考试,各班组要积极配合。

(3)四新教育。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要进行新的操作方法、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方法的教育。

(4)变换工种安全教育。职工调换工种(岗位)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新岗位如是特种作业,须按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内容:新岗位的三大规程、岗位危险因素、特种作业安全要求。车间、班组要建立完善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台账。

(5)复工安全教育。凡脱离岗位三个月以上生产的工人,复工时必须由车间、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复工教育由安全部门负责。

(6)节假日安全教育。遇节假日、职工病事假,各班组要在节假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休假三天以上的职工,班组应对其上岗前进行收心安全教育。如遇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休假人数较多,各班组应集中召开安全收心大会。节假日收心安全教育内容有:安全准则、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安全要求、工作中安全注意事项。(7)“三违”人员安全教育。“三违”人员一经查出,车间、班组必须分别进行安全教育,并按车间“三违”人员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对情节较重的“三违”人员,车间、班组有权予以停工办学习班,并在全车间曝光,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学习。

(8)事故后安全教育。凡企业发生重大工伤事故的,车间、班组要及时组织职工传达学习,进行安全教育。车间内发生的轻伤以上事故,必须在全车间传达,进行通报,组织全员安全教育,事故班级必须组织讨论,吸取教训。事故教育内容有: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吸取的教训、预防措施;必要时组织现场安全教育。5.车间安全检查制度

车间生产不断发生变化,要及时发现新的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就必须进行检查。安全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还有综合检查和专业检查。主要有:

(1)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由车间主任带队,组织车间安全员、班组长、专兼职安全员到现场巡查。

(2)专业检查。由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设施、电器等进行检查。

(3)班组安全生产自查。每周一次,由班组长负责检查本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操作制度、设备维护、场地管理、劳动纪律等。

(4)季节性检查。雷雨期间,进行安全用电检查;防台风防汛期间,防排水设施检查;高温期间,高温作业人员体检,防暑降温设备和冷饮卫生检查;寒冬期间,防火、防毒、防爆、防触电、防滑检查。6.车间隐患整改制度

车间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消除,尽最大努力预防事故发生。整改制度规定:(1)要做到“三定四不推”,即定负责人、定措施、定完成期限;凡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2)整改要求:边查边改,先易后难,及时解决。逐日核对,逐月检查,逐旬汇总,确保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7.车间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发生事故,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并吸收工人参加。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有关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实事求是,严肃对待。8.车间安全指标考核与奖惩制度

(1)车间安全指标。安全指标的作用,一是作为车间的工作目标,二是作为该时期考核工作成果的标准。如某车间的安全指标体系包括车间总目标“001”(无死亡、无重伤、千人负伤率小于1);围绕车间总目标分解出各班组的小目标;落实各级、各部门对各项小目标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定出相应的工作标准。

(2)奖励处罚规定。在车间奖金总额中提取一定费用作为安全奖励基金。

三、新职工自我保护基本要求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新职工个人保护,首先必须从加强安全意识开始。新职工大多数刚踏上工作岗位,对安全生产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客观上,新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也不够稳定。所以,新职工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就要做到自觉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接受安全教育。懂得生产必须安全的重要性,懂得为什么要自我保护、怎样自我保护,懂得自我保护是保证个人安全、健康的保证。自我保护意识虽是安全生产中看不见的防线,但却是第一道而且是最重要的防线。2.自我保护基本要求

(1)每天走上工作岗位前,应穿好工作服,穿好防护鞋,穿戴好本工种规定的其他防护用品。(2)进车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运行中的起重机、叉车等各种车辆。发现吊物过来,要及时避让,绝对不能在吊物下面停留、观望和穿行。

(3)接受工作任务的时候,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先动脑筋想一想作业环境有无危险因素,接触哪些设备,工作中应该执行哪些安全操作制度。有不清楚的地方,虚心向师傅请教。安全方面做到胸中有数,然后着手仔细检查所用的工具,开始专心工作。

(4)当遇到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的时候,总是希望找到比较简单、方便、省力的工作方法。但更要注意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决不可违反安全规定而冒险作业。有的职工在工作中贪图方便,冒险操作,造成事故的血的教训是很多的,要引起高度重视。

(5)工间休息时,不要在电气配电室、偏僻场所、顶板不稳固、周围安全间距不安全的场所休息,不要在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地方逗留。

(6)不得在仓库、油库、危化品库、配电房、木工房、油漆间以及易燃易爆场所吸烟。(7)工作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清除操作场所的垃圾,操作工具要摆放整齐。(8)工作中禁止嬉戏、打闹,应专心工作。

(9)工作中与同志发生矛盾,受到委屈的时候,千万不要争吵,不要掷物、打架,要及时报告领导,通过相互交换意见解决。

(10)遇到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牢记“生产服从安全”是处理这种矛盾的准则。要及时报告领导,采取妥善处理办法。

(11)工作中与他人或其他部门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妥善处理,注意安全生产,要发扬“一盘棋”精神。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要相互谅解、配合、支持、爱护,因为安全是大家的事,是有关生命安危的大事。

班组级安全教育试卷(电工)答案 篇5

姓名

成绩

一、填充题:每题6分

共30分

1、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

追究 制度。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经过是

培训考核 并取得

合格证件 的电工安装维修。

3、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环境特点,对 安全生产 状况进行

经常性 检查。

4、施工用电必须 符合规范 要求,做好 保护接零接地 做到 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5、JGJ46-2005规范规定: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在 5台及5台以上 或设备容量 在 50KW或50KW 以上的,应编制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6、施工现场配电系统枢纽其位置应考虑 便于电源引入,靠近负荷中心,减少配电线路。

7、保护零线作为接零保护的 专用线,必须独立使用,不得它用,电缆要用 五蕊电缆。

8、为了保证接地装置可靠性,要求每一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 2根 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 接地装置

连接。

9、电箱内的电气设备应 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执行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10、从劳动保护的角度看,电气事故主要包括 电流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

、雷电事故

、静电事故 和某些电路故障事故。

二、是非题:每题4分

共40分

1、保护接地是一种电气技术的安全措施。

(√)

2、发生电气火灾时,如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时应采用泡沫灭火机。(×)

3、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随机箱不得超过3米。(√)

4、各开关应统一编号,标明使用方位或较大设备有停电标志牌,并严格执行。(√)

5、螺口灯头的相线应接在螺纹端子上,零线接在中心点的端子上。(×)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已有一级漏电保护就够了。

(×)

7、一旦发现有人触电,首要的任务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

8、临时施工用电线路、电气设备安装后就可通电使用。

(×)

9、电气设备需要临时检修时,为以免影响施工用电,可以一路带电作业。(×)

10、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有电流流过时就叫人体触电。

(√)

三、问答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什么是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答:

1、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

2、职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

4、事故责任人受不到处理不放过。

电工安全培训 资料1 篇6

电气安全技术

电是使用做广泛最便利的能源,已成为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重要依赖。如果不懂得用电安全常识和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和运行维护不当等,也会使人受到电的伤害。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气事故时电能失去控制造成的事故。

电气事故往往导致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而且可能同时发生。如何防止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甚至电气二次事故,是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任务。本节主要按照电能形态,对预防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的安全技术作以下介绍。

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为了更好的预防触电事故,我们应该了解触电事故的种类、方式规律。

(一)出点事故的分类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分为电击和电伤。1.电击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前者是触击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击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2.电伤

电伤时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时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

(二)触电方式

按照人体触电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触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3.跨步电压触电

4.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三)触电事故规律

为防止触电事故,应当了解触电事故的规律。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上看,可找到以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为,一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二是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容易构成电击电流

钢铁企业 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低,容易漏电。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3.携带式设备金额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下,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单相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也会造成触电事故。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绕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统计资料表明,由85%以上的事故时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等。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

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以致触电事故多。7.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原因造成的。但触电事故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成立的,但对于专业电气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往往是相反的。

二、防触电安全技术

(一)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1.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和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由脆裂。破损,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姆,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2.屏护

屏护是采用遮栏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指示牌。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呀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3.间距

间距是将可能触击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击的范围之外。其安全作用与屏护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钢铁企业

保护接地与保护零线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措施,正确掌握应用,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1.IT系统(保护接地)

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I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坑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电线、接地体间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

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以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致人身事故。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4欧姆。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求R≤10欧姆。2.TT系统

我国绝大部分地面企业的低压配电网都采用星型接法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这种配电网能提供一组线电压和一组相电压。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作中性线也叫作工作零线。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TT系统的接地RE也能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因此,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为装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3.TN系统(保护接零)

TN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典型的TN系统,一般地,PE是保护零线,Rs叫作重复接地。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其他电击预防技术 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

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保护绝缘(附加绝缘)。前者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后者是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当工作绝缘损坏后用于防止电击的绝缘。加强绝缘是具有与上述双重绝缘相同水平的单一绝缘。

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Ⅱ类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应按加强绝缘设计。Ⅱ类设备在其明显部位应有“回”形标志。2.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Ⅲ类设备。安全电压限制是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导体之间都不得超过的电压值。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制为50V。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由42V、36V、24V、12V和6V。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凡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和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3.电气隔离

电气隔离指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实现电气上的隔离。电气隔是通过采用1:1,即一次边、二次边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来实现的。电气隔离是安全实质是阻断二次边工作的人员单相触电时电流的通路。

电气隔离的电源变压器必须是隔离变压器,二次边必须保持独立,应保证电源电压U≤500V、线路长度L

钢铁企业

≤200m。

4.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是用于防止间接触电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漏电保护装置也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或触电电流为动作信号。动作信号经处理后带动执行元件动作,促使线路迅速分析。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分为0.006A,0.01A,0.015A,0.03A,0.05A,0.075A,0.1A,0.2A,0.3A,0.5A,1A,3A,5A,10A,20A等15个等级。其中,30mA以上、1000mA及1000mA以下的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000mA以上的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为了避免误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1/2。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指动作时最大分断时间。快速型和定时限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

三、静电危害及安全防护技术

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火工、化工、石油、粉碎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亚麻、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还是造成人体电击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小于20×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不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下列工艺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时。2.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固体静电可达200K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0K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KV以上。

(2)静电泄露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露很慢。

(3)绝缘导体与静电非导体的危险性。带有相同数量静电荷和表面电压的绝缘的导体要比非导体危险性大。

(4)远端放电。根据感应起电原理,静电可以由一处扩散到另一处,并可在预想不到的地方放电,或使人受到电击。

(5)尖端放电。静电电荷在导体表面上的分布同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导体尖端部分电荷密度最大,电场最强,能够产生尖端放电。

(6)静电屏蔽。可以用接地的金属网、容器等将带静电的物体屏蔽起来,不使外界遭受静电危害。(7)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工艺参数、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1)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在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有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或有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此外,在带电绝缘体与接地体之间产生的表面放电导致着火的概率亦很高。

钢铁企业

(2)静电电击。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电击程度与所储存的静电能量有关,能量愈大,电击愈严重。但由于一般情况下,静电的能量较下,虽然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会在电击后产生恐惧心理,工作效率下降。

(3)静电妨碍生产。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如不消除静电,将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4.设备设施静电防护技术(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险,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程度的措施。

(2)采用工艺法控制静电的产生。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比如,限制输送物料流速,选用合适的材料,改变灌注方式,加速静电电荷的消散等。

(3)泄露导走法。泄露导走法即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空气增湿、加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和规定静止时间的方法,将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露消散,以期得到安全生产的保证。

(4)采用静电中和器。静电中和器又叫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由于产生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5)加强静电安全管理。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订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制订静电安全指标、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测管理等内容。

5.人体防静电

人体防静电主要是防止带电体向人体放电或人体带静电所造成的危害,人体静电的防止,既可利用接地、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具体措施,减少静电在人体上积累,又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保证静电安全操作。具体措施如下:

(1)人体接地。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消电装置。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清除人体所带有的静电。

(2)工作地面导电化。采用导电性地面时一种接地措施,不但能导走设备上的静电,而且有利于导除积累在人体上的静电。用洒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地面、嵌木胶合板湿润,使橡皮、树脂和石板的黏合面以及涂刷地面能够形成水膜,增加其导电性。

(3)确保安全操作。在工作中,应尽量不做与人体带电有关的事情,如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手表、戒指等,也不许穿带钉子鞋等进入现场。

四、雷电危害及安全防护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当雷电电流流过地表的被击物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可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电流达几十万安,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炸毁或燃烧,线路停电,电气设备损坏及电子系统中断等严重事故。1.雷电的种类

从危害角度分类,雷电科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三种。

(1)直击雷。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合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造成屋内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建筑物内的易爆危险品爆炸或易燃品燃烧。

(3)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指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和管道迅速传播。若侵入建筑物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钢铁企业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大致可分为片状、线状和球转三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线性雷。球类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2.雷电的危害

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它会造成设备和设施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以及生命财产损失。

(1)火灾和爆炸。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将转化为大量热能,产生的高温会造成易燃物燃烧,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发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亦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

(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雷击时产生的火花、电弧还可使人遭到不同程度的烧伤。

(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科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雷电放电产生极高的冲击电压,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气设备和线路,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3.防雷技术

(1)直击雷防护。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和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

(2)二次放电防护。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任何情况下,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要满足要求,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以跨接。

(3)感应雷防护。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应将建筑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应将平行管道、相距较近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

(4)雷电冲击波防护。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4.人身防雷

(1)雷暴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

(2)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应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盘,应尽量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3)雷暴时,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

(4)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

五、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的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1.常见的电磁辐射源(1)天然的电磁辐射

天然的电磁辐射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而且会在广大地区从几千赫到几百兆赫的极宽频率范围内产生严重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

钢铁企业

和太阳黑子 活动引起的磁暴等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辐射对短波通信的干扰特别严重。(2)人为的电磁辐射

① 脉冲放电。例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其瞬时电流变率很大,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它在本质上与雷电不同,只是影响区域较小。

② 工频交变电磁场。例如在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它并不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但在近场区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③ 射频电磁辐射。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频率范围宽广,影响区域也较大,能危害近场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热效应。人体中的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辐射源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的高频波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引起癌症等病变。3.电磁辐射的防护

电磁辐射传播途径有:一是通过空间直接辐射;二是借助电磁耦合由线路传导。防护措施主要有电磁屏蔽、接地等。

(1)电磁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手段是在电磁场传递的途径中安设电磁屏蔽装置,使有害的电磁场强度降低至容许范围以内。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一般来说,频率越高,壳体越厚,材料导电性能越好,屏蔽效果也就越大。

(2)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在两点间建立传导通路,以便将电子设备或元件连接到某些通常叫做“地”的参考点上。接地和屏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解决大部分电磁干扰问题。

(3)其他措施。控制电磁辐射,除采用上述电磁屏蔽措施外,还应积极采取其他综合性的防护对策。例如改进电气设备,实行遥控和遥测,减少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的机会等。

六、电气装置安全要点

(一)变配电站安全

变配电站是企业的动力枢纽。变配电站装有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高低压母线、电缆等多种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变配电站发生事故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1.变配电站位置

变配电站位置应符合供电、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变配电站宜设在企业的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环境;变配电站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变配电站的选址和建筑应考虑灭火、防蚀、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的要求。地势低洼处不宜建变配电站。变配电站应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2.建筑结构

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应为耐火建筑。蓄电池室应隔离。

钢铁企业

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置时,应两边开启。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3.间距、屏护和隔离

变配电站各部间距和屏护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室外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物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室内充油设备油量60kg以下者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kg者必须装有防爆隔墙的间距内;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4.通道

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cm时,通道应设在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空间的距离超过15cm时,应增加出口。5.通风

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6.封堵

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mm×10mm的金属网,防止小动物钻入。通向站外的孔洞、沟道应予以封堵。7.标志

变配电站的重要部位应设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8.连锁装置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连锁装置。9.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油量、油色、温度指示应正常;连接点应无松动,过热迹象;门窗、围栏等辅助设施应完好;声音应正常,应无异常气味;瓷绝缘不得掉瓷,不得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并保持清洁;充油设备不得漏油,渗油。10.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

变配电站应备有绝缘杆、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站台、各种标识牌、临时接地线、验电器、脚扣、安全带、梯子等各种安全用具。变配电站应设备可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11.技术资料

变配电站应备有高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电缆布线图、二次回路接线图、设备使用说明书、试验记录、测量记录、检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11.管理制度

变配电站应建立并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值班制度、巡视制度、检查制度、检修制度及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二)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 1.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是充油设备,安装、运行或操作不当即可能着火甚至发生爆炸,电容器的残留电荷还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电容器所在环境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0℃,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不应有大量灰尘或纤维;所安装环境应无易燃、易爆危险物或强烈振动,应避免阳光直射,应有良好的通风,电容壳外壳和钢架均应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

电容器外壳不应有明显变形,不应有漏油痕迹。电容器的开关设备、保护电器和放电装置应保持完好。2.高压开关

高压开关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隔离开关。高压开关用以完成电路的转换,有较大的危险性。

(1)高压断路器

高压断路器是高压开关设备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开关设备。高压断路器有强有力的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

钢铁企业

高压断路器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串联使用,由断路器接通和分段电流,由隔离开关隔离电源。因此,切断电路时必须先拉开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接通电路时必须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合上断路器。为确保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的正确操作顺序,除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外,10KV系统中常安装机械式或电磁式连锁装置。(2)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简称刀闸。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段负荷电流,更不能用来切断短路电流。隔离开关主要用来隔绝电源,以保证检修和倒闸操作的安全。

隔离开关安装应当牢固,电气连接应当紧密、接触良好;与铜、铝导体连接须采用铜铝过源接头,机构应保持灵活。

(3)高压负荷开关

高压负荷开关有比较简单的灭弧装置,用来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负荷开关必须与有高分断能力的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由熔断器切断短路电流。高压负荷开关的安装要求与高压隔离开关相似。

(三)电气线路安全 1.架空线路

凡挡距超过25m,利用杆塔敷设的高、低压电力线路都属于架空线路。架空线路主要由导线,杆塔、横担、绝缘子、金具、基础及拉线组成。

架空线路的导线与地面、各种工程设施、建筑物、树木、其他线路之间,以及同一线路的导线与导线之间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架空线路绝缘子的瓷件与铁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瓷釉光滑、无裂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2.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有电缆沟或电缆隧道敷设、直接埋入地下敷设、桥架敷设、支架敷设、钢索吊挂敷设等敷设方式。电缆线路主要由电力电缆、终端接头、中间接头及支撑件组成。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处应予封堵,电力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应保持密封良好,防止受潮。电缆终端的外壳与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

(四)配电柜(箱)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箱)内各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不得有严重发热,烧损现象。配电柜(箱)的均应完好;门锁应有专人保管。

主要要求要:

(1)配电柜(箱)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

(2)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司,可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

(3)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锅炉房、木工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柜。

(4)有导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作业场所,必须安装密闭式或防爆型的电气设施。(5)配电柜(箱)各电气元件、仪表、开关等线路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

(6)落地安装的柜(箱)底面应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1.2~1.5m;柜(箱)前方0.8~1.2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7)保护线连接可靠。

(8)柜(箱)以外不得有裸电体外露;必须装设在轨(箱)外表面或配电板上的电气元件,必须有可靠的屏护。

(五)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

(六)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最常用的小型电气设备,也是发生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钻、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各种工具。移动式设备包括振捣器等电气设备。1.触电危险性

钢铁企业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是触电事故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1)这些工具和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接触电阻小,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操作者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也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损坏,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

(3)这些工具和设备没有固定的工位,运行时振动大,而且可能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本身容易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

2.安全使用条件

(1)手持电动工具按电气安全保护措施分Ⅰ类、Ⅱ类、Ⅲ类共三类。Ⅱ类、Ⅲ类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Ⅰ类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2)使用Ⅰ类设备应配有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安全用具。

(3)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装设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4)在潮湿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Ⅲ类设备。

(5)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其结构应能保证插入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前接通,拔出时接零(地)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后拔出。

电工班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篇7

一、传统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 其中必然存在传统煤矿安全培训教学的一些弊端和相关问题。

1、煤矿安全培训教材落后于煤矿生产的实际

近年来, 很多参加培训的矿级管理人员反应这样一种情况, 培训教师所讲的内容, 不符合煤矿现场工作的实际。但事实上, 我们所请的教师均来自各大高校, 所讲的内容都符合国家针对煤矿发布的各项法律法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矿级管理人所说的这种状况呢?后来我们分析发现, 问题是出在教材上。培训教师所讲内容都是按照教材来讲, 而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很多都已是煤矿生产实际中不用的了, 这就造成了上述所说的情况。由于煤矿机械化程度发展较快, 很多新编的安全培训的教材刚出不久, 教材中的内容就已过时。

例如:矿用救生舱是我国近两年新研制出来的矿用设备, 在矿山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生事物, 由于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 矿用救生舱的各种产品也是频繁的更新换代。这就使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很难把最新的技术讲述给学员, 同时也造成了教学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课堂气氛沉闷, 乏味, 矿级管理人员学习积极性较差

传统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模式最恰当的解释就是“一本书, 一支笔, 最多就是多媒体”, 老师在讲台上讲, 下面学员拿笔记, 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教师用多媒体为底下的学员演示。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前来培训的矿级管理人的知识水平不同, 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也不同。知识水平较高的学员在前几天的培训教学中能够认真学习教学内容, 但时间一长, 很快就出现松散, 懈怠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在于知识水平较高的学员, 一般学历都比较高,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审美疲劳。因此, 时间一长就必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听课不认真, 散漫, 懈怠等现象。至于知识水平较差的学员, 由于缺乏系统的煤矿安全理论知识, 教师所讲内容有些难于理解, 也会出现上述所说的现象。这些原因都是造成传统安全培训教学的课堂气氛沉闷, 乏味的根源所在。

3、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 难于应用煤矿生产实际

根据国家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培训大纲》要求, 制定矿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矿级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煤矿生产的“新技术、新装备, 新工艺”的要求,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弊端。全国各个地方由于煤层赋存条件, 地理特点, 采煤工艺等因素的不同, 每个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大不相同。我们现在所设置的安全培训的课程只能从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安全生产进行要求和规范。这就使安全理论上能够说得通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却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安全生产培训缺乏针对性, 矿级管理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培训之后, 尽管能够通过组织的考试, 能够拿到矿长安全生产许可资格证、矿长资格证, 但取得证书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很难应用培训期间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

二、创新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安全培训的方法

1、加强矿级管理人员实训教学, 改善教学条件

矿级管理人员的实训教学就是在实训基地, 通过教学设备为学员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对某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特别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 处理方法, 日常维护等内容的讲解, 能够提高矿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更大大提高了矿级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 目前,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设备的一个小小的故障都有可能使整个煤矿停产,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矿级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故障处理, 安全维护等内容特别的关心。另一方面, 走出教室就意味着教学环境的改变, 学员在思想上对安全培训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 推进矿级管理人员的实训教学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2、推进培训教师“下基层”战略, 提高知识更新频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煤矿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工艺也在不断提高。每一个新建的矿井无论是从技术、工艺还是装备上都有不同的程度的提升。培训的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不断更新自己对煤矿的认识, 对目前国内外煤矿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例如, 安全培训教材上关于矿井开拓的内容, 经常提到为了便于井筒的维护和保证矿井服务年限要在底板岩层中掘进斜井进行开拓, 但在现实生产过程中, 为了生产系统简单, 早出煤, 早见效益, 很多煤矿在矿井开拓过程中将斜井直接打在煤层中, 比如神东公司的布尔台煤矿、伊泰集团纳林庙煤矿一号井, 都是这样做。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煤层赋存条件较好, 顶板稳定。所以培训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授课质量, 必须深入基层, 深入煤矿。只有这样, 课程的内容才不会陈旧, 落伍。

3、开展专题讲座, 有针对性解决安全生产的多发问题

针对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 安全技术理论指导性不强的问题, 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解决。由于各个地方煤矿煤层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态、瓦斯赋存情况, 水文地质情况等不同, 各个煤矿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基于这种情况可以挑选出事故多发, 特点突出的热点问题, 开设专门的课堂进行研究探讨。例如, 2010年, 内蒙古地区煤矿透水事故频发, 一年中多个地方发生透水事故, 尤其是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更是诸多矿级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开设“煤矿透水事故预防和处理”专题讲座尤为必要。通过培训专题讲座, 不仅能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更能使矿级管理人员掌握事故预防处理的方法, 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使培训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当中。

三、结束语

通过创新矿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学模式, 希望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对国家能源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对于每天接触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矿级管理人员来说, 传统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过去安全培训工作中“一本书, 一支笔, 最多就是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突破。本文将结合本人在内蒙古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的工作实际, 探讨煤矿矿级管理人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矿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员工商业保险协议下一篇:安徽天美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