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2024-09-06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精选10篇)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1

李玲 护理七班

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即使物质丰裕,但是精神空虚,仍然不能称之为大国。精神指导行为,拥有优秀的精神财富,才能有大的作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所有人民信服支持并且能在国际上立足的国家。若一个民族精神匮乏,那社会风气可想而知,国家的落败也是指日可待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讲述 “扶不扶“话题的小品引起了热议,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一个十分普遍现象,那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其实我认为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很矛盾的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正是这种文化底蕴才会出现当今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大中国,可是这种关于最基本伦理道德的问题却出现在这个国家,着实让人费解!更何况这关乎人性最基本的本质的问题也拿出来热议,岂不是让别国侧目?自从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着力反腐倡廉,严肃整顿社会基层风气,一个个贪污官员纷纷落马,这些拿着人民的血汗钱过着人上人生活的腐败分子,借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假公济私无视国法,伦理道德的丧失着实让人民心寒!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自身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国家也是同样的,所以树立一个优秀的核心观念对建设国家、树立风尚、整顿风气非常重要!

“十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创造性的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准则三个层

面,同时把全民族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引导中国走向强大的指南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首先要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稳定的经济,国家才能顺利进行各个改革创新发展,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民主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相比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原则,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始终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行广泛的民主政策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性的保证。文明与和谐贯穿于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所以才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文化熏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随着提高,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若是每个人都这样要求自己,那国家肯定会有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社会稳定。

“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指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立的一个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是我国历年来所推行的政策,市场自由公平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事业当中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事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若是没有平等,国家经济发展则得不到平衡,若是没有法治,自由的市场经济秩序则变得紊乱不堪,所以遵循平等法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准则。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公民的责任,也是一个核心观念,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民的支

持,人民的权力也是需要国家的赋予,国家与个人紧紧相连。敬业是一种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对待工作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诚信与友善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人的内在美,若是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却缺失了内在美,荣耀的光环的则不会永伴你!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互区别

1.内容不同

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十八大报告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这24个字, 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 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范畴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 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 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的科学体系。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 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 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晰而凝练, 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 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 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3.地位作用不同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 更加精炼, 易于普通百姓理解, 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按照十八大要求, 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及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就会迷失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许多共同点

1.本质上的一致性

从根本上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 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托、无所寄寓。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 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2.目标上的一致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灵魂, 就会显得庞杂、分散而不集中、不精练。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 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制度安排和实践运动提供科学、完整的价值合理性依据。

3.发展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 其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加强和提升的过程, 因而对于“核心”这个概念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 “核心”要坚持、要加强, 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 “核心”与非“核心”的内容, 既要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又要相互统一、相辅相成。除了“核心”部分外, 还有许多外围的、非“核心”的部分, 也属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 并且有些也会不断融入、充实、提升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中。因此, 只有用发展的观点、开放的观点, 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科学、更加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既要重视“外围”部分, 又要重视“核心”部分,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实践, 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提升。

三、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共同点和不同点, 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 更是促进教师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把握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 (思想品德课) 教学十分重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共同点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3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他们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基本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价值层面上的具体表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的指导地位,助推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深厚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内涵的科学界定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意义、关系和某种需要的满足。核心价值指的是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或价值原则,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指导地位,表明某些事物对人们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的有用价值。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或倡导下形成的,它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一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价值评判、价值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言行准则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原则立场、价值评判、态度需求等。价值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价值本身。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和理论守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哲学层面和价值领域的根本表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稳固的生产关系及价值目标追求的集中映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价值升华。它纵观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现实运动、根本制度和社会形态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驱动和内在需要,是一个相对稳固的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为自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其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价值层面的同义表达。这一最高价值观本身就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抉择。

马克思在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从宏观的社会场域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即在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个人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内在地包含着个人生活得到富裕、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修养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内容。可见,既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排斥个人的合理诉求,既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这种社会主义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它时刻折射出公正、平等、共享和改善民生的人文理念,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内化为大众信念、外化为群众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生活能力的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规律性的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目的性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爱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爱国也就转化为热爱一种社会制度的行为,在现实中国,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从本质上看,也属于一种集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集体主义。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集体,是单个集体的社会化。所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体现时代进步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的重要品质,能够被人民群众以一种平等的主体姿态、共同持有的自觉信仰、精神价值取向和现为规范准则,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和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三、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点,相互区别。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递推式演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走向,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范式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坚实感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4

明理思进

——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听风雨

“机缘”即指机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机缘是值得我们把握的,现而今的社会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作为一名机械学院的大学生党员,把握好大体系下的机缘更加要重视,注重自身的发展,不单单是指物质上的发展,精神上的升华也是必须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我们要懂得崇实乐学,明理思进,争取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共产党员。

当然,首先我们得具有先进而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或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在报告中,分别从国家、社会、工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为多元化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必将在历史的前进巨轮面前灰飞烟灭,而我们中华民族若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必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的接续,我们应携手共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这代代青年应以崭新的面貌担负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共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的领导下,必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发展,需要在最大的范围内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凝聚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武器。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我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的精髓,借此良好的机会提高自身的党性意识,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确立远大目标,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做一个谈吐优雅,文明礼貌,与人和善,道德高尚的党员。通过学习党十八大精神,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要贯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建意识,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明确自身的任务和使命,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服从组织安排,坚定信念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作为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的作用;其次要让学生找到认同感;第三,必须要有实践的载体,不能空喊空叫。“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励练本领、立业为民。”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党员必须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党员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道德问题上,党员、干部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因此,我觉得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影响群众,在各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除了理论的学习,我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周围的先进人物学习,包括每个系统,每个单位的先进人物,要学习他们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虽然先进典型身处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把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党旗增辉、为党的形象添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心维护群众”的责任意识,是“心里装着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是“不畏艰难困苦、执着造福群众”的敬业精神,是“忠于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群众”的高尚情操。我们向先进人物学习,就要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情奉献,造福人民。我们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5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各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夏明翰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为理想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江竹筠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所展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再次证明信仰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焦裕禄在寸草难生的贫困县扎根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兰考县人民留下了一片绿草蓝天。历史证明,信念理想是支撑人类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信念如磐石,一块跺叠着一块,承天地,载厚物,铮铮形不变。

社会主义价值观,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

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也在世界民族之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一个全新的中华风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而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论修身: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社会动态,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论爱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忧虑的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刚烈,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从岳飞的戎马一生,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无愧”之心。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从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伟大精神中,我们能看到他义无顾地回到祖国,开创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从闵恩泽院士“国家需要”四字如明灯照耀着他的创新之路,他燃烧了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照亮能源产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献,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努力和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跟个人得失相比,我们应该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学校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并积极参加课外文化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将来用自己的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虽然我们只是在校生,但我们依然要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出一份力,时刻记住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一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模版) 篇6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始终站在社会主义倡导的前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风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然后逐渐向外辐射,争取让自己成为那个引领社会风尚的中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身上放出光芒。

我们每个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付出。刚刚步入大学,对大学生活有许多憧憬,总期望自己能在各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参加了许多活动和社团,在我们学校的“春蕾”志愿者组织中坚持了一年的志愿者活动,去过太原市盲童学校、养老院等地方做过志愿活动,在盲童学校,孩子们可以说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可以弹吉他,吹口琴等才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有许多过于常人之处,在他们的心底总会坚守学到的各种道德与法律底线,比如等红灯,这一基本常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坚守?但是我一直都在坚守。

在大一第二学期,自己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精力太过分散,没有侧重点,在期末考试中,发现自己放在学习上的精力不是很多,最终出现了挂科。发现自己许多时候,总是在自己放错误后才能意识到当初别人给的忠告,有时候给自己一个原谅自己的理由:就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收获。但是自己总会心有不甘,因此正把自己向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转变。

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在学院足球队,我从开始到现在可以说做的问心无愧,但是自己的球技确实不能给兄弟们分担球场上的压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我积极参加,从未迟到请假,有时想想:虽然自己的球技不好,但是球队有时是多人的优点互补,才能把球队建设的更好,无论做什么事,积极面对,即使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但或许可以带动团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球队才能茁壮成长。

大一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男子5000米项目,发现自己表现的很差,一是不能正常发挥,二是容易受外界干扰,因此,我一直保持跑步的习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意志,坚持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就跟自己经历过两年的高考一样,学会坚持。在自己的努力之后,再回想的时候总不会后悔。许多时候,正因为自己的不够努力,才会让自己内疚,后悔当初。因此,努力坚持,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遭遇,只有这样,当自己回想的时候,不至于悔恨当初的放弃与懦弱。

大学教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来自各方面的经验,与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面对一切事物,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只有这样,自己做出的决定才不会让自己反悔。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力,我们应该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要让自己拉慢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好自己。

我们应该争取使自己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切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仅仅将其作为口号,让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着实融入我们的生活主流,引领我们的生活。或许很多人认为这很简单,但在真正处理事情时,能否保证许多人都能做到?我现在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因此,有了想法是必须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我们更加用心,不仅仅是想想那么简单。

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建设国家的新生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践行者,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争取让自己在这一环节中,发挥自己最大的热量,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敬业,在建设当代中国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确保走好自己的那一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从狭义说,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充实一些,为了自己和家人更幸福;从广义上讲,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着实应该做好自己。

最后,呼吁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7

一实践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育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 是寓教于“行”的教育过程和方法,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实践教育具有主体性特征, 注重过程教育, 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 是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灵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具有开放性, 它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 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教育具有理论教育无法替代的功能;实践教育具有综合性, 它能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实践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个体内生、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内化过程, 从教育学角度看, 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 处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 形成有关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分析、理解、判断,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斗争、自我监控, 经过自觉地选择、消化、同化、吸收, 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修养及立场、观点、方法。

实践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强调实践体验、情感渗透、信仰确立对德性成长及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意义, 具有隐性渗透、启发诱导、感染熏陶、体验反省等功能, 对受教育者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产生综合影响的教育过程。能够促使学生从“知”到“信”, 使理性化的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信仰, 能够促进发展学生遵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源性动力, 建立自主性的情感体验、精神归依和内在的德性生成过程等。[1]在实践教育中, 学生通过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自我修养和自我测试能力,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亲身经历并加以体验的事情往往会刻骨铭心, 甚至终生难望。

二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实际,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体系

(一) 构建以三个结合为基础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但在课堂上也可开展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 主要有如下形式:主题讨论、问题辩论、社会热点焦点分析、情景模拟实践性教学、学生尝试讲课、播放影像资料片等。

在课堂外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感言博客、微信大赛, 积极鼓励、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哲学兴趣小组、儒学会、党章学习小组、伦理学学习小组等,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与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相比, 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更有吸引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新鲜, 他们希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他们充满了好奇, 学校不仅要开展校内实践教育, 还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校外实践教育。

有效开展校外实践教育, 创建优秀的实践教育基地非常重要。必须依托地方资源优势, 建设一批特色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渠道。我校立足湘西, 依托湘鄂渝黔边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建立了贺龙故居、周逸群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芷江日本受降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践教学基地、德夯苗寨民族文化及德育实践基地等。

3集中组织与自主分散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 所有学生都应该参加, 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 有些集中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便多开展, 就必须与自主分散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组织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更多的情况下, 学生则可采取自主分散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 灵活机动地参加实践教育活动。

(二) 丰富四个层次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1开展认知性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到土家苗寨参观、考察、采访, 圩场赶集, 了解民意社情, 邀请地方政府人士做区情报告, 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发展, 认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体会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拥护党的领导, 认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 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激发他们毕业后报效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举办“科技文化月”活动, 组织科技展览、科普讲座, 编写发放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的有关宗教知识、民族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等, 通过科学文化和无神论教育, 帮助他们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可邀请地方“特定阶层”的宗教人士、族长、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学生做报告, 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宗教文化、人文风情、民间习俗, 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宗族观、文化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坛”,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民族地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精心设计“民族团结教育周”活动, 举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专题讲座, 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 要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特有、学生又喜闻乐见的传媒形式, 如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山歌、民间故事、打油诗、顺口溜等, 进行教育宣传, 化抽象为生动、化枯燥为神奇、化呆板为活泼, 起到寓事明理、褒善贬恶的作用。

2注重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

依托本土教育资源实施情感体验性实践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穷落后, 但有许多地方是革命老区。湘西自治州, 大革命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成为今天我们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 祭拜悼念红军先烈、民族先烈, 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请老红军做报告, 让学生体验穿红军衣, 扛红军抢, 回味过去革命岁月。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去苗寨民族文化实践基地, 尝试操作苗族先民的劳作方式 (推磨、石碾、榨油、打谷等) 、观赏他们的造纸技术、蜡染和刺绣工艺、花鼓表演, 深切感受他们的艰辛磨难, 也感叹他们的聪慧与伟大, 真切实在了解璀璨的民族文化。

3坚持行为养成实践教育

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大学生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品格, 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 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体验价值, 提高认识, 锻炼意志。我校文学院学生李正龙, 利用节假日到高寒缺水、贫困落后的民族山村———凤凰县腊尔山拉忍村, 坚持长期义务支教,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进行养成教育。我校先后编写和出版了《景色人生———吉首大学优秀校友奋斗辑录》《大学生行为规范读本》《大学生怎样做人》《漫谈养成教育》《新时期女大学生成才漫谈》等20余部书籍, 拍摄了《使命》等10余部电视专题片、用生动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运用校训、校歌的魅力教育学生, 使学生从进校第一天接受校训、校歌的熏陶, 勉励自己积极进取。我校凝练“以业报国, 以人名校”的校训, 实施“以人名校”的特色教育, 教导学生以自身的价值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并最终以学生出名而使学校影响扩大。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成就感, 将学生热爱吉大, 为母校争光的思想与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以业报国的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

4加强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举行寒暑假大型实践教育活动, 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重走红军路”“扶贫帮困支教”“老区慰问演出”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尝试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 让大学生到乡镇 (街道) 、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实施了“立人教育”工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开辟了富有吉首大学特色的“立人大讲堂”, 校领导亲自授课。

举办大型学生社团活动。如我校的“健强社”学生社团, 在校团委、学工部的领导支持下, 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关爱贫困生的“八心” (信心、诚心、爱心、暖心、舒心、交心、热心、贴心) 工程。对于贫困生, 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在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心理上抚慰,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自强成才。

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创业设计大赛、各民族同学大型联谊会、红歌赛、演讲赛、辩论赛、革命故事会, 特色纪念活动、仪式教育等。使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震撼、启迪, 进而反思、判断、选择, 灵魂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三) 形成“一分、二级、三式、四一”的实践教育实施体系

“一分”, 对学生分层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根据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低年级学生年龄层次, 按照文理科所学不同专业层次, 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层次, 分别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的特长, 施展各自的才干。

“二级”, 设立校院两级领导工作组。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示, 加强对实践教育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成立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吉首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再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组长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

“三式”, 采取三种模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即假期集中式、课余日常式、周末重点式。利用寒暑假时间长的有利时机, 可集中学生组织大型综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强调突出社会影响。利用课余时间, 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强调保持实践教育活动的常态化、长期性。利用周末相对集中的时间, 精心设计几个重点实践教育活动项目, 强调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典型性和创新性, 注重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

“四一”, 即每学年制定一份实践教育总计划、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实践活动校级协调会议、每学期编辑一本学生实践学习文集, 每学期召开一次实践教育总结表彰会。

(四) 实施以两个机制为关键点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是有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前提。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实现实践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保证实践教育活动有计划、方案指导, 行动有组织, 过程有监控, 成果有考评。内容包括实践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践教育内容选定制度、实践教育课时学分分配制度、实践教育活动实施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跟踪调查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会议联系制度、校地会议联系制度等。

2健全完善的考评机制

评估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对实践教育进行客观评价, 既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常态化, 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调整策略, 改变时间内容和方式。

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实践教育评估机制, 建立规范、合理、客观、公正的考评体系, 对教育效果和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规范、科学、公正的考评。确定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 分级设立指标, 考核内容立体化、全方位, 考核方式做到开放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有机结合。把考核结果与老师晋级评优、职称评定, 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直接挂钩。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实行“院校二级考评、定期轮评”的考评制度, 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考评。院级一年、校级二年一轮评,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 特别是各项核心指标, 首先各学院每一学年对实践教育效果和成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 由“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每二学年对各学院再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即把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表现和成绩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综合测评的大体系之中, 纳入到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拓展教育的大考核体系中, 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8

王学勤秘书长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报告的开篇,王学勤秘书长指出,今年全党全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按照中宣部有关学习贯彻的通知精神,原原本本地学,学习十八大报告、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在谈到第一个问题时,王学勤秘书长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并提出了两个积极的工作目标:一是积极培育,一是积极践行。再次明确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重大的理论创新,“三个倡导”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与培育和践行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教育不容易,转化为自觉行动更难,所以培育与践行相比较,践行更加重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建党百年和新中国成立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是百年大计。所以,无论是“三个倡导”,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任重道远。

在谈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时,王学勤秘书长还就学习十八大报告与之相联系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这三者关系与“三个倡导”、两个积极相关的范畴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为话题,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在如何认识人文关怀的问题上,王学勤秘书长提出了三个关注:一是关注人文关怀的主体性。他说,我们所谓的人文关怀,核心要义就是要承认人的主体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就是以企业广大干部职工为本,如何发挥主体作用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义。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指的是主体,而不是部分,也不是个别。二是关注人文关怀的政治性。他说,人文关怀不仅是经济上道义上的,而且是政治上精神层面的,更重要的是强调解决思想,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文关怀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差异,只有注重差异,才能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的平等理念。三是关注人文关怀的自主性。他说,人文关怀在强调主体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自主选择、自我完善。十八大在强调群众性文化建设方面,用了三个自我,即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群众文化。要建设企业文化,就在于干部职工的广泛参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必须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四个必须”,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必须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按照“四个必须”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第一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样才能有为、有位,而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大政工格局的实际作用。

在谈到如何认识心理疏导问题时,王学勤秘书长认为,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人群、公众或者说群体的认知、情感、信念、态度的心理倾向,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疏导简单地等同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心理治疗。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应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并首先是从信念、理念、认知、情感、态度出发的。在这个意义上,特别强调的是引导或者调适个人,一定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确保三者利益有机统一。要把心理疏导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离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心理疏导就会迷失方向,人文关怀也就会游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社会心态问题,王学勤秘书长指出,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围内,解决社会心态问题,就要按照十八大精神,建立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基础之上,建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这是基本前提。

他说,明确了对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的认识问题,就不难理解十八大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着力点,这是多年来实践基础上的以一贯之,同时又结合了新的实践和经验。十八大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社会心态,也是首次。可见社会心态之重要,更可以反证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十七大以来,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所以,无论是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还是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都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旗帜、道路和制度的要求来进行。十八大以后,有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鲜明主题,也必然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抓手的就是中国梦。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梦的科学内容,把中国梦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政研会确定的今年的重点研究课题。

王学勤秘书长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谈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旁征博引,以大量的案例,佐证核心价值观建设是百年大计、千年谋略。在梳理问题时,把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到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集中到公民核心价值观,把公民核心价值观集中到诚信道德。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在三个倡导中毫无疑问都已经包含了。现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包括领导干部,都在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我以为,最集中或者说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全社会最关注的诚信问题。诚信问题,作为文化强国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无论是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看起来好像是文化层面的事,但是如果再作区分,应该是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都相融相通的。道德建设,必须建立行为准则,不能光停留在说教。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在于道德,道德的基础在于诚实正直。行为准则要体现道德的理念,要体现核心价值观。通过制度建设,使诚信以规范的方式能够完备并得以体现。王学勤秘书长还指出,十八大报告在两个部分对道德建设进行了阐述,即第六部分和第十二部分。第六部分讲的是文化建设,是对全社会提出的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第十二部分关于党建工作的部分提出了八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这是呼应第六部分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作风建设抓起,为全党做了一个表率。这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体现。

(本文系中国政研会秘书长王学勤在中国机械政研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作的学习报告摘编)

(责任编辑:李 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9

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分别阐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指引每个人奋然前行的最正确的方向。我们每位同志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追求什么样的人生?”

“欲筏心事,独语斜阑”是一种凄婉的人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激荡的人生;“默默无闻,逆来顺受”是一种平凡的人生。而我追求的却是“过朴素生活,怀美丽梦想”的人生,过朴素的生活就是要甘于平凡,怀美丽的梦想就是要不甘平庸,超越平凡。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这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人物,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人性的温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经典。平凡,孕育着成功的必然。不在平凡中蹉跎,而要在平凡中追寻非凡。这便是我们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社工作者、一名人民公仆,我们又该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践行呢?我的.回答是:牢记服务宗旨、秉承公正原则,情牵百姓疾苦,勤勉地过好每一天,认真地做好每件事,真诚地对待每个人。简单来说,就是:爱岗敬业、心系百姓、踏实工作。

我想大家都还记得观看《焦裕禄》这部影片时的情形,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对党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操,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敬业爱岗”的真正诠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是的,这样的岗位是平凡的,这样的岗位是平淡的,没有鲜花簇拥,没有澎湃激情,更没有如潮掌声,但是,我们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关系到民生,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涉及到群众,所以它又注定是不平凡的。当看到群众困难解决时眉头的舒展,权益维护时露出的笑脸,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收获的感觉吧!正如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那样:“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也要心平气和地继续耕种。”那这平凡的岗位,就值得我们辛勤耕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名言佳句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忧民的朴素情怀,却也能体现我们关注群众疾苦的心声。“为民”是人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也不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宣传口号,这都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去兑现。工作岗位虽然平凡,接待群众锁事、麻烦事也很多,却也是人社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民服务就是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无论是就业援助、仲裁调解、还是社保办理、劳动监察,这些都是我们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只有做好本职,忠于使命,心中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真正是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行动不也正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之义么?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10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一班

谢蓉

今天,一首首饱含纯真童心、朗朗上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在我们校园传唱,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起初,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懂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总书记的一句话,对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我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儿童关怀和希望,也体会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老师的引导下,虽然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得远远不够,但是,那一首首浅显易懂的童谣是那么熟悉,那么有趣,它唱响了我们的心声,点亮了我们心灵的灯。

你听:

祖国妈妈四胞胎,能文能武个个乖;“富强”“民主”冲在前,文明”“和谐”跟着来。社会是个大家庭,相亲相爱一家人:“自由”“平等”很活跃,“公正”“法治”很严谨。我是一个好公民,爱党“爱国”爱人民,又“敬业”,又“诚信”,对人“友善”四季春。

这些童谣说得多好啊,它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一首首童谣,一颗颗童心。让童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响起,在所有的大街小巷响起,让这些童谣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实现我们的梦想,祖国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一班

郑雨婷

这真是一本好书。读后使人热血沸腾、浮想联翩、催人奋进!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理想和志气。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无论是为巩固帝王对国家的统治,还是为发展经济、或为抵御外侮,都需要树立一种全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凝聚人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横看世界各国、各民族,善良的也好,富有侵略性的也罢,无不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并靠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崇尚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长期维系中国社会的精神纽带,并延续传承了几千年。

在当代中国,我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自然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的、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的新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我们统一意志、步调一致,所向披靡,取得一系列胜利。

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尊严、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江竹筠、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光辉形象,永垂史册!

最为感人的是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爷爷面对素有“铁娘子”之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姿态,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指出“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义正词严地表态,有礼有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力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使香港顺利回归。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有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条战线上,精神焕发,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帜、力量源泉,高举着这面大旗,我们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社主义一核心价值观给我的启示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二班

余新科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熟悉的学校大门的那一刻,我有种全新的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整洁的校,可亲可敬的老师,是那么亲切,那么新鲜,那么具有活力,我心里充满了激动。

班会课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做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

我很荣幸被选作了主持人,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童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诵唱不自觉地也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精神,无形中使之价值观念得到凝聚升华。慢慢的,我懂得了,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索求,或许是我们在得到之时仍没有停下贪婪的“奋斗”,或许是我们在接受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时,我们竟没有半点的感动。一个个的坦然,恰恰是我们一点点自私心的显示。我们需要向孟郊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地去感受母爱,用自己的观察去感受父爱。当我们用心去感动,当我们懂得感恩,说明我们是在健康成长。

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是父辈们的期待,更是祖国的希望。为了民族的希望,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之一价值观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未来。

童心童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二班

王璐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轰轰烈烈的唱童谣,写童谣活动。走进校园,随时随地你都能听到朗朗的童谣:跳皮筋啦,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唱着:

“富强”“民主”有梦想,坚决要求上月亮。“文明”“和谐”很支持,有说有笑来帮忙。“自由”“平等”送食品,“公正”“法治”送衣裳。“爱国”“敬业”看见了,敲锣打鼓送西昌。“诚信”“友善”一点火,五星红旗太空扬。

几个月下来,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入理解。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写童谣。6月起,创编童谣正式开始了。同学们在哪都能找到灵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

四年级一班的一位女同学,天天进出校门口,觉得校领导、值周员老师、红领巾岗的老师和同学很辛苦。于是在妈妈帮助下写下了一首 “小小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任务忙。微笑鞠躬姿态美,问好声音真洪亮。文明行为我表扬,不良举止我阻挡。站好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做榜样。” 这首《传递文明做榜样》的童谣,为同学们称颂。

就这样,一首首童谣接连从孩子们手中诞生。这些作品虽浅白但真诚,读起来,耳边仿佛就响起朗朗童声。它挖掘了我们“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美德,为我们校园创造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我们受益匪浅。

上一篇:党校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