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2024-05-10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共9篇)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1

高一化学备课组学期计划

一、备课组工作指导思想

全组老师增强集体备课,提高教研质量,打团体战,以教学为中心,扎根于课堂,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注重教学反思和习题研究。针对班级层次跨度较大,进行差异化和精细化备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工作要点

1、集体备课

增强集体备课,具体到人,中心发言人要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学案,精品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阐述对本节教材理解,及具体上法。然后由组内教师各抒己见,并在备课组会上制定当周和下一周的具体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应明确以下内容:

(1)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材的内容和安排等是否要进行调整,如何安排。(3)那些知识需要进行延伸和补充,有何建议。(4)教辅资料如何处理。

2、注重高效课堂和有效作业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对各专题单元的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考试、认真课后辅导。合理控制作业量。

3、重视平时测试,提高命题质量

分人头落实组织好平时作业、周末练习、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工作。依据教学实际,精心编制每一份单元、专题测试卷,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试卷,杜绝粗编烂造。

4、抓两头促中间,分层推进教学

抓两头促中间,让优生更优,挖掘学困生学习潜能,促“中间”为“中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立教学目标,以学定教。备课组每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最大程度上时线分层推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增强教研

备课组老师间互相听课、评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组内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超越。

6、资料整理 以备课组为中心,及时组织教师收集、整理试题,注重根据教材进行面对学生现实的试题汇编,并做好各年级试题交流和共享。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2

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C:12 N:14 Na:23 S:32 Si:28

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从饱和碘水中提取碘的操作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萃取 (D) 渗析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 可将胶头滴管垂直伸入试管中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给固体或液体加热时, 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3.关于萃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乙醇和水可用萃取的方法

(B) 萃取所用的两种溶剂可以相互溶解

(C) 萃取分液时, 漏斗中的液体都要从漏斗颈流出

(D) 萃取分液所用仪器是分液漏斗、铁架台 (带圈) 和烧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 1 mol苹果

(D) 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5.学校自来水中含有Ca2+、Mg2+、HCO3-、Cl-等, 为了检验Cl-的存在, 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石蕊试液 (B) 四氯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Fe (OH) 3胶体—纯净物

(B) 盐酸—电解质

(C) 金刚石—非金属单质

(D) CO—酸性氧化物

7.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

(A) 分散质直径大小

(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8.在0.1 mol/L的硫酸溶液中, 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Mg2+、CO2-3

(B) Cu2+、K+、OH-

(C) Ba2+、K+、NO-3

(D) Mg2+、K+、Cl-

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 (OH) 2+2H+=Ca2++2H2O

(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 CaCO3→CO2

(B) IO-3→I2

(C) Fe2+→Fe3+

(D) NO2→HNO3

11.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2 g O22-的电荷数是1 NA

(B) 通常状况下, 1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C) 2.0g NaOH含有的离子数为0.1 NA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 含有Cl-个数为1 NA

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 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

13.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相比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相等 (B) 原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 (D) 质量相等

14.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 L 1 mol·L-1Al 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 75 m L 1 mol·L-1的FeCl3溶液

(B) 75 m L 2 mol·L-1NH4Cl溶液

(C) 150 m L 2 mol·L-1的KCl溶液

(D) 150 m L 1 mol·L-1的NaCl溶液

15.下列两种物质的反应, 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

(B) NaHSO4溶液与KOH溶液

(C) Ma (OH) 2与硝酸溶液

(D) Ba (OH) 2溶液与H2SO4溶液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 所用NaOH已吸潮

(B) 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 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2小题, 每空2分, 共18分)

17.偏二甲肼 (C2H8N2) 是一种高能燃料, 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填写下列空白: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 偏二甲肼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对大气无污染的单质气体,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 6 g偏二甲肼 (C2H8N2) 含有NA个偏二甲肼 (C2H8N2) 分子.

18.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 (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三、实验题 (共22分)

19. (10分) 实验室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碱式碳酸铜[Cu2 (OH) 2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 加热一段时间后, 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

(1) 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再熄灭酒精灯.

(2) 先熄灭酒精灯, 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3) Cu2 (OH) 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 如果Cu2 (OH) 2CO3受热完全分解, 将试管拆下, 冷却,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

(5) 实验完毕, 分离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 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和_________.

20.实验室用11.8 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 m L 0.1 mol/L的盐酸溶液, 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6分) 配制250 m L 0.1 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为_________m L, 应选用_________m L容量瓶, 配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 配制时,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________.

(A) 用30 m L水洗涤烧杯2~3次, 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振荡

(B)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 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 再加入少量水 (约30 m L) ,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使其混合均匀

(C) 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 L的容量瓶中

(D) 将容量瓶盖紧, 振荡, 摇匀

(E)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 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 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 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3) (3分) 若出现如下情况, 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2分)

21.2.18 g化合物A (其组成表示为Na2SixOy·x H2O) 中, 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计算: (1) A的物质的量;

(2) A的化学式;

(3) 将2.18 g化合物A溶于水制成500 m L的溶液, 取出10 m L再加水稀释到500 m L, 则稀释后溶液中A的物质的水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D) 6. (C) 7. (A) 8. (D) 9. (B) 10. (B) 11. (C) 12. (C) 13. (C) 14. (A) 15. (B) 16. (B)

17.氮和硫;碳;KNO3和硫;碳;CO2;K2S和N2

18.

19. (1)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分)

(2) (1) ; (1分) 倒吸 (1分)

(4) 黑色固体溶解, 溶液变蓝色;CuO+2H+=Cu2++H2O漏斗, 玻璃棒

20. (1) 2.1, 250, 引流

(2) (B) 、 (C) 、 (A) 、 (F) 、 (E) 、 (D)

(3) 浓度偏低;偏低;偏高

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篇3

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有很多原因。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上了高中感到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而且教师教得也费劲,主要问题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初中课改教材调整了很多内容,内容通俗、简单;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理解、接受和掌握起来更容易了。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很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课时充足,进度较慢,讲授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学生消化和巩固时间较多。

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概括,牵涉知识面广,受高考限制,教師一般不敢降低难度,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加大。高中教材知识点增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重点和规律,没时间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和知识盲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巩固与强化,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新生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完成作业困难,积压的盲点越多,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如何解决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特点是高一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不同,应注重以下几点: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做好教材衔接

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课改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交流,尽快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及初、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高一化学教师应熟悉初、高中教材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哪些知识点在高中需要拓宽和加深。通过衔接初、高中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做到对高中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二、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深化,知识密度、深度和难度加大,内容比较抽象。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相对较差,高一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消化的时间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一化学教学难度、进度不要太快,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由慢到快,把握整体学习的进度,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从而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教学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应掌握教材、大纲,通过摸底测验,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生学会知识,是为了学生课外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给予学生各种知识的具体指导,照顾一些传统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留时间给学生复习,消化新的知识。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和实验规范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学习要改变初中学习方法,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明确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课,集中注意力听课,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重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不仅仅对结论死记硬背。课后复习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教材和听课笔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记忆规律和要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决,最后巩固练习。有问题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尽量做到独立钻研。在做中练,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消化情况,并针对性地指导和查漏补缺,备课时、讲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高中学习能力利用远强于初中,体现尤其是化学实验上。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规范,敢于实验,做好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准备工作,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认识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实际困难,帮助学生由初中化学跨到高中化学台阶。做好化学教材知识衔接,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使学生为高中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学习各种知识及技能。

高一年级数学上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的好,好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优异的教师,做好一定的教学计划很有必要。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5

武汉市43中

汪宜传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53人,线上生5人,学生整体水平很差;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教A版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必修1”和“数学必修4”(人教A版)两本教材的学习,教材有如下特点:

1、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必修1,主要涉及集合、函数内容:

集合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函数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习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内容: 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面向量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三角恒等变换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四.教学措施和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数学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重视数学思想的建立与数学方法的训练

4、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5、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简明的数学模型或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6、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7、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6

C406班主任龚永宏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高中阶段一年半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自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缺泛自觉性,学习习惯差,学习上怕吃苦。还有较多的学生学习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太灵活。

二、本期奋斗目标:

本学期的工作将在学校政教处、高一年级组的具体指导下,围绕文明班级的建设和提高学习成绩进行。进一步加强班风建设,是全体同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为进入高二打下很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力争每月班级目标管理评奖,争取在寝室、纪律、卫生等方面做得更好。

三、具体对策及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新化三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继续抓好培优工作

本班有全年级的优等生康双朋、黎武韬等,他们基础好,学习态度好,学习成绩优异,有希望冲刺北大、清华,对他们要进行重点培养,联系好各科任老师,重点在学习方法和各科资料的选择及排忧解难方面给予个别指导,班主任还要重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进行心理辅导,以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包袱,让他们有愉快的心情轻松学习,提高效率。

3、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4、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对班内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针对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5、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

6、重视集体教育: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加强班集体荣誉感,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衔接” 篇7

一、引导学生做好思想上的衔接

高中与初中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随着年级的不断递增,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也会越来越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以为初中的努力,仅是为了考上高中,现在已经在高中,可以松一口气,休息休息,再者高中三年还长着呢?等到高三再去努力,考上大学就行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一、高二不玩等到高三就没机会了,抓住机会好好玩一下。在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下,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其他学生,如果教师稍不注意,就会使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滑坡,因此一定要警惕此类事情的发生,要对学生进行有关这方面问题的针对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化解学生思想上的误区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特别要重视学生课堂纪律,课堂听课状态,关注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从中发现一些有苗头性的问题,力争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在上课时要给学生树立起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清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相互逻辑关系,化学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学习明确的意识到学好高一化学对今后几年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做好学生思想上的转变。

二、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高一学生头脑发育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特别敏感,对书本课程的理解能力也大为增强,对学习化学以及碰到的难点的理解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心理状态还保持着孩童时代的痕迹,有着天真贪玩等习惯,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习上,节奏比较慢,内容比较少,练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学生有足够的吸收、消化过程,在学生头脑里会产生“慢慢来”的惯性。因此老师在刚开始要特别重视调配时间和学习节奏上的变化,逐渐引导学生学习上由慢而快的转变,转好轨,接收轨。在方法上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四点:(1)要适当的沿用初中教学中常用的一些传统做法,使学生渐渐的适应慢慢的过渡,尽可能地多留点时间给学生阅读课本或让学生课堂提问,教师耐心解答,碰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尽可能多鼓励学生回答,如果答错了也不要批评而从另一方面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告诉学生慢慢来适应了就好了,随时对学习过的一些重點概念,基本公式,难点知识进行考查。(2)重视新老知识的链接,促使学生将初中基础知识容进新的化学知识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化学知识点多,易混淆的知识点多。学生理解新知识时,可以引导他们联系相关的旧知识比较起异同,以认清新知识的特点。(3)老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普通性的问题,老师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归纳甚至可以和其他老师探讨从中找到最佳得解决方案,对一些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后和学生交流、谈心,给予耐心的辅导和帮助,最终圆满的解决问题。(4)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做些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他们对课本的接受能力和消化情况,有何困难和问题,做有针对性的帮助,搞好查缺补漏工作,时不时的加一些课堂小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新奇感和兴趣感,对学习好的学生要鼓励,保护和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上课要多关注,多鼓励,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一言以蔽之:教师对他们要进行拉、帮、带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衔接:

1.搞好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使学生逐步过渡到高中的学习生活中

高一的化学课,处于初中和高中连接的第一个阶梯上,如果踏稳步子,把基础打扎实了,就能比较顺利地跨过一个阶段,踏上更高的层次,否则就会增加以后学习的难度,会使学习上越来越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异同,把握好不同层次间教学的衔接,也就是说,要利用初中原有化学知识方面的某些优势,将其引导和引用到高一化学的教学上,有意识的将有关知识连接好,衔接好,就能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作用。

2.抓住学科特点,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知识既有理科的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又有文科的形象性,广泛性具有高度的文理兼容性。同时又是实验为基础,事实为依据,通过对实现现象的研究。分析从而推断并确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为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总结实验结果能力,养成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知识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如在讲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时,这就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语言的表达和知识的传授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还需要借助一些图片和多媒体动画使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也便于学生理解,增加教学效果。总之,老师要依据知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种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高一上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8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文科班(1210班)和理科班(1207班)的化学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并出色地完成了高二化学会考任务以及理科班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带文科班的会考,经验不足,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同组的老师也积极配合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很多有用会考的资料及教学经验。通过会考这次的历练,使我在业务水平上获得很大的收获。

二、主要工作

(1)文科班面临化学会考任务,针对文科班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差生面较大,期中考后就利用第八节课进行及时扶差工作。我将班中基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扶差。离会考一个月时间,在班级里实施结对子一帮一的方法,这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2)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一般要求上课前一星期完成。每专题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专题由专人负责出题;每专题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开展了溶液的酸碱性这节公开课,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中足之处

(1)在分层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后进生面较广,扶差工作需要各任课教师多多引导及鼓励。

(3)课后时间要利用,很多学生都是上课听一下,下课后没有把化学当一 回事。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教辅《学海导航》每题都要尽量去做;对于中等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做;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班的学生只要做课本上的习题。

(2)减少后进生面,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先将后进生进行分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可以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类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类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3)充分利用晚自修的时间,在晚自修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例如小测、在规定时间内做练习卷并做简单的讲评。

高一地理上期期末试卷 篇9

一、选择题

2016年10月17日7:30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并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3天,之后返回地球。回答下列问题。1.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形成的组合体类似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神舟十一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3.图中是“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天文学家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最近发现的一颗编号Kepler 452b的天体,直径约为地球的1.6倍,绕着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运行,与恒星之间的距离与日一地距离相近,距离地球1400光年,是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天体。回答下列问题。

4.Kepler 452b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Kepler 452b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它具有的重要条件是 A.质量体积适中

B.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C.宇宙环境安全

D.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6.下列既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又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煤炭 D.风能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进入2012年7月份以来,多项标志太阳活动水平的参数保持高位。回答下列问题。7.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和平均周期分别是

A.黑子,11年 B.耀斑,11年 C.日珥,14年 D.太阳风,14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全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④有线电视节目将受到干扰

⑤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A.①②⑤ B.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9.天然金刚石由含碳物质在地下130-180千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重新结晶而成。其形成于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回答下列问题。10.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物质相态的变化 C.化学元素分布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11.“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A.软流层 B.岩石圈 C.莫霍面 D.古登堡面 下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右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一一冷却凝固作用

B.②一一变质作用 C.③一一重熔再生作用

D.④一一外力作用

13.在上右图中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上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了6.5级地震,16日发生了7.3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余震。回答下列问题。

14.日本各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D.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15.熊本县东南邻县宫崎县日向市出产一种多孔而轻量型园艺用土一一日向石,和其他栽培用土混合可以提高介质排水性,日向石不容易粉碎,适合作为盆栽植物的表面装饰土。从成因上看日向石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回答下列问题。

16.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⑥④③②①

17.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A.花岗岩 B.石英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回答下列问题。18.温室大棚中C02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A.C02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02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022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02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科 19.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20.地球表层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下列下垫面的反射率排序正确的是

A.海洋>沙土>新雪>冰

B.新雪>冰>沙土>海洋 C.沙土>冰>新雪>海洋

D.冰>新雪>沙土>海洋

读北半球“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3.图示C处风的形成受到的力有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地转偏向力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

24.C处风向为A.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西风

2016年上半年,我国东部地区极端天气频发。回答下列问题。25. 2016年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遭受到强龙卷风袭击,龙卷风属于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6.2016年1月杭州遭遇了严重的低温天气,主要原因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高压中心控制D低压中心控制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7.图示P处高压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陆地上 C.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保留在陆地上

D.高空大量空气堆积被迫下沉而形成

28.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9.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①城市郊区化

②绿地面积增大

30.③能源消耗加大

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受甲气压带控制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31.图中风带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中纬度沿海某地一天中某时等压面分布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32.四地气压高低正确的是

A.①比③气压低 B.③比④气压高

C.①比②气压高 D.④比③气压高

33.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风向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相同 B.此时②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下雨

C.M、N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

D.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夜晚

下图为某年5月6日我国部分地区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34.5月以来华南地区连续性降水,引起此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 35.当日,北方出现图示天气现象时,将导致 A.地面辐射增强 B.水平气压梯度减少

C.昼夜温差减少 D.太阳辐射增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6.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_______,横波是否能穿过丙处_______(是或否)。

(2)甲箭头代表_______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填字母)类岩石。

(3)图示的火山喷发物会使局部气温下降,原因是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能使_______(填数码)增强,而使_______(填数码)减弱。

(4)图示乙地的地质构造 _______,形成的地形为 _______ ;其成因为_______。

37.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北半球______(季节),判断依据 _______。(2)丁山脉是欧亚板块与 _______ 板块相互_______(碰撞或张裂)而成。(3)图示石油运输线上航行的油轮经过甲海峡时,风浪较 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

(4)丙地的地貌名称为 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_______,其主要成因为 _______。

38.读我国局部某时等压线天气形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判断,重庆和武汉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此时重庆的风向为 _______。

(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武汉即将经历 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南昌的天气状况为 _______。

(3)杭州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9月的_______(填气温或降水)因素较适宜。但9月杭州也很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 _______ 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____ 的天气。(4)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却选在了8月举行。请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巴西选择在8月举行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B 3.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形成的组合体形成后,围绕地球运动,与地球组成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所以组合体类似于卫星,故选C。

2.神舟十一号运行在高层大气,返回过程中先进入平流层,然后进入对流层,故选B。

3.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平流层顶的气温约0°C,故选C。考点:天体

大气垂直分层

4.C 5.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4.读材料可知,开普勒452b,为一颗行星,和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它距地球大约1400光年。它和地球一样是一颗行星,它不会位于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为地球,由地球和月球组成),B错。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不包含开普勒452b,A错。由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和银河系的直径可知,该行星位于银河系内,C对、D错。故选C。

5.Kepler 452b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该行星距离其中心天体的距离适中,从而使得该行星有适宜的温度,水能够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故选B。考点:天体系统

生命存在条件 6.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6.试题分析:太阳能来自太阳辐射,但属于新能源,A错。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B错。煤炭是古代森林化石,森林生长离不开太阳,煤炭属于常规能源,C对。风能来自于太阳辐射但属于常规能源,D错。故选C。考点:能源来源与分类

7.A

8.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7.太阳黑子数目较多的年份也是其他太阳活动频发的年份,周期大约为11年,故选A。

8.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并非是全球各地均有,①错。太阳活动发生时会使地球磁场发生扰动,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对。在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导致气候异常,会对地球农业生产产生影响,③对。有线电视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④错。太阳活动剧烈时,全球气候异常,降水量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⑤错。故选B。

考点: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影响 9.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9.试题分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金刚石形成于地下130-180千米,位于地幔中,故选B。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0.A 11.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0.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科学家主要是通过分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推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故选A。11.地壳与地幔是以莫霍面为界的,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故选C。考点:地壳内部圈层结构

12.B 13.A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2.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重融再生。故选B。

13.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重融再生。喀斯特地貌为沉积岩,故选A。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14.A 15.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4.读图结合世界板块分布规律,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板块活动活跃,多地震,故选A。

15.读材料可知,日向石为多孔而结构坚固,属于喷出岩,故选B。考点:板块构造

岩石类型

16.A 17.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6.4-3-2-1-6-5,4-3-2-1是按地层沉积顺序排序的,6切穿了4、3、2、1,说明6的时代比前四个晚,而5又切穿了6,可见形成时代更晚,故选A。

17.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故选C。

考点:地质作用过程

岩石的转化

18.B 19.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8.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B。

19.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削弱太阳辐射,避免大棚内温度过高,减少作物水分蒸腾,故选C。考点:大气热力作用 20.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20.试题分析: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的反射率最大,冰次之,沙土、浅色土、草地、耕地依次减小,海洋反射率最低,故选B。考点:大气反射作用

21.D 22.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可知,特朗勃墙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不是来自地面辐射,A错。墙体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体现了保温作用原料,BC错、D对。故选D。

22.读图可知,由于空气隔层与集热墙内冷热不同,在空气隔层和内室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为了更好的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热力集热墙可能为黑色,A错。乙气流相对气温较低,为下沉气流,B错。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流进房间内部,C对。丙气流为冷气流,流进空气隔层,D错。故选C。考点:大气保温作用

23.D 24.D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可知,ABC点位于高空,B处等压线向上凸出,气压较高,A处等压线向下凸出为低压,在高空气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选D。

24.读图可知,ABC点位于高空,B处等压线向上凸出,气压较高,A处等压线向下凸出为低压,在高空气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由南向北流动的气流偏转形成西风,故选D。考点:风向的判断

25.A 26.A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25.龙卷风形成于夏季,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强烈,近地面气压低,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属于气旋天气系统,故选A。

26.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北方冷空气活跃,与南方的暖气团交绥,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冷锋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故选A。考点:

27.A 28.D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27.读图可知,此时P处形成高气压,是由于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海洋降温慢,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在陆地上形成高压,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故选A。

2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亚洲大陆受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梅雨季节出现在夏初,A错。伏旱在7、8月份,为夏季,B错。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C错。强冷空气影响主要在冬季,D对。故选D。

考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我国冬季气候特点 29.B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29.试题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能源消耗大,城市人口增加速度快,大量人为热的排放,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郊区化和绿地面积增大不会导致热岛效应,故选B。考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30.B 31.D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30.读图可知,甲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31.根据图中纬度变化规律(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为南半球,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故选D。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气候的影响

32.D 33.D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32.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自地面向高空数值越来越低,所以图中四地气压高低关系为②>①>④>③,故选D。

33.读图可知,此时该区域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南亚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A错。此时②受来自陆地干燥气流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B错。MN两地气流均由陆地吹向海洋,C错。图中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可能为夜晚,由于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气压高于同纬度海洋,D对。故选D。考点: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

34.B 35.C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34.5月份为北半球春季,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南方暖空气活跃,随着暖空气向北运动,与控制大陆北部的冷气团相遇,形成暖锋天气系统,暖锋常带来连续性降水,故选B。

35.读图可知,当日,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为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地面辐射减弱,A错。沙尘暴是由冷锋导致的,锋面附近的气压差异大,风速快,B错。由于多阴雨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变小,C对。太阳辐射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会减弱,D错。故选C。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 36.

(1)岩石圈

(2)变质作用

d(3)⑤ ①

(4)向斜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要求写出“挤压力”“不易被侵蚀”得2分;写成“堆积成山”则2分都不给。)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所以该圈层中含有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

(2)该题为两个知识点混合的题,地表的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地表以下的为地质循环的知识。三类岩石中有岩浆直接形成的为岩浆岩,故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d有外界的沉积物经固结形成的岩石,所以为沉积岩,则c为变质岩,故甲箭头代表的为变质作用。

(3)大气的受热过程各箭头的含义为①太阳辐射②大气逆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吸收作用⑤大气反射作用⑥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会使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同时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4)丙处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为褶皱,并且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褶皱的向斜构造,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因为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考点:地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37.

(1)夏季 东亚盛行东南季风(或偏南风)

(2)印度洋 碰撞(写成“印度板块”“消亡”不给分)(3)小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4)三角洲(或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的东南季风。

(2)读图结合板块分布图。丁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处,为消亡边界。

(3)读图可知,甲海峡为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小,所以风浪小。

(4)读图可知,丙位于湄公河河口位置,是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位置,随着流速变慢,沉积而形成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考点:板块构造及宏观地形

外力作用与地貌

季节判断与风向 38.

(1)重庆 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偏北风(或西北风)(2)暖锋

晴朗(或晴暖)

(3)气温

台风或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4)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热带,8月为当地冬季,气温较低(1分);且8月为当地的旱季,降永较少,多晴天(1分)。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带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根据等压线分布来看,重庆所处地区等压线比武汉地区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重庆风速大于武汉。重庆西北部为高压区,南部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为西北风。(2)读图可知,武汉位于暖锋锋面的前面,将经历暖锋过境。南昌位于暖气团一侧,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

(3)9月份为秋季,天气逐渐转凉,G20峰会选择在此时召开,主要是气温适宜。但是夏秋季节为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容易发生狂风暴雨天气。

(4)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纬度低,气温高,8月份为南半球冬季,气温相对较低。且冬季为旱季,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对比赛的影响较小。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一篇:人必需懂得享乐,勇于拼搏美文下一篇:写我的自传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