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2024-08-10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通用7篇)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1

武 涛 120702006

4(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摘要: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围绕着职业倦怠的定义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学者马勒诗所提供的研究范式,依次从三个维度分析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行为主义观点和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个体因素

一.引言

职业倦怠是一种累积的慢性反应,长期的工作压力,自身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制度和来自于社会的评价压力,都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我国教师普遍处于过高的工作压力之下,教师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教师作为助人行业中比较普遍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极其明显,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极其重要。研究表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例如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等。其中,对于教师员工而言,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最具可控性和操作性,这就必然使得以个体因素为依据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策略最具实用性。

[1]二.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描述了助人行业中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2]从静态的角度定义,主要侧重描述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如Pines和Aronson,他们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境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而动态角度的定义则着重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Cherniss和Etzion。Cherniss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3]两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职业倦怠的标准属性和特征属性。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玛勒诗和杰克森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4]

(二)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

上述玛勒诗和杰克森为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指出职业倦怠所显含的三个维度。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又称为去个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三.按个体因素类型分析

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个体差异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因素、知识能力水平三个方面。

(一)生理健康因素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缺乏锻炼的现象。由教师工作性质所决定,教师的工作环境多为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室内场所。除体育教育工作者之外,在工作情景内多为脑力劳动,接触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基于当今教师薪资水平普遍不高的社会现实,教师的生存压力较大。加之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之下,工作压力极大。导致与教育工作相关的工作大量占据教师职工的业余时间,直接导致缺少户外锻炼活动。同时,教师行业的女性从业者较多,因此大多不愿意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休闲时普遍倾向选择看书、听音乐、聊天等相对静态且放松的休闲方式。

由于以上原因,教师体能逐渐下降,在工作中易产生疲劳,教学时会由于疲劳忽略一些教学细节,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而厌烦自己的工作,导致产生倦怠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整体数量的缺乏,所以普遍存在一个教师负责两到三个班级教学内容的现象。高强度的工作会导致身体极易疲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很容易造成课堂上知识点的遗漏或者对知识点讲解的错误。除此之外,身体不适的教师在情绪波动和控制方面易表现出不足,加之大量的教学任务就难免会感到烦躁而产生职业倦怠。显然地,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而导致的疲劳和精力不足也会以情感耗竭的形式产生倦怠现象。

(二)心理健康因素

正如上文中描述的,教师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时,无暇顾及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的是,对于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的形式与教师工作的形式存在明显的重合——阅读以及思考。因此,教师工作者阅读和思考的对象多数为专业领域知识或教育学领域知识,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信息加工理论家已经证实,大量的人类认知的发展可以根据专门领域知识的获得以及专业知识带来的高品质的认知功能而予以有益的刻画。[5] 教师在认知功能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情绪管理的效率。但是,依旧存在一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部分教师员工易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教学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打击教师的自信心与积极地教学态度。显然地,这极易导致教师成就感降低,并直接导致职业倦怠现象。心理调适能力的不足对职业倦怠程度的影响除了“成就感”维度之外,还存在其他重要途径。心理素质不高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感到害怕惶恐而不知所措。这样一来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下降,教师易是去自信。导致教师对服务对象——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即出现人格解体,从而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这一点与知识水平因素导致职业倦怠的机制十分相似。

(三)知识水平因素

教师的工作内容即是“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对于教科书以及专业领域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达到自动化。只有这样在应对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问题时,教师作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有足够的记忆容量处理突发问题。同时,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模型和图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当今现状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略教育、心理知识的现象。导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和学生管理能力不能兼得。

教师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将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细节问题,或对学生的提问束手无策。长期积累的结果必将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学效率降低。教师将很容易从教学效绩中得到负面的反馈——效果差、效率低、学生满意度差。这将直接导致教师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自卑、自责等。长期对教学的负面情绪会削弱教师教学这一操作行为。同时,对于回避教学的行为将被负强化。同时,如果教师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因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而方法不当,导致管理效果极差,依此发展下去教师可能会对管理好学生这项任务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显然,这是去个性化的表现。加之由低效绩产生的成就感下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在所难免。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教师个体素质存在很大缺陷,并且这些缺陷将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而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亦不是潜移默化的,而是有系统的心理学、行为管理学依据的。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出个体化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缓解策略。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种因素的任意一种,实质上都是对教师在个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应激反应的分析。可见,在个体因素研究范围内,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应当关注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和情景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Capel SA.The incidence of and influences on stress and burnout in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Br J Educ Psychol 1987;57(Pt 3):279-88 [2] 赵春阳,谷峪.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MA].2005.2 [3] 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2006(3)[4]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2

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Maslach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情绪耗竭 (emotional exhaustion) 、去人性化 (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 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的现象, 经常出现在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身上。情绪衰竭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倦怠指标, 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疲乏不堪, 缺乏活力;人格解体属于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态度, 个人低成就感属于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指个体对于所从事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就感降低, 表现出降低对所从事工作意义的评价、自我效能感弱化、体会不到成就感、不再努力工作。近年来属于心理疲劳的职业倦怠在会计人员中也普遍存在, 这无论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还是对企业管理工作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 开始报道不同会计类别中的职业倦怠现象, 如内部审计、管理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等。此后, 研究会计角色压力问题的文献逐渐增加, 但大部分集中于工作压力与事业成功、个人健康与离职之间的关系上。2000年以后, 对会计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逐渐清晰。首先, 在会计职业倦怠结构方面。Fogarty等人综合应用心理学与职业健康理论, 明确会计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 并认为会计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三维度, 并证实职业倦怠与会计职业相关。Kiilbers等人研究表明, 会计职业倦怠首先出现的维度是情绪耗竭, 这会导致人格解体, 进而出现个人成就感低落。其次, 在会计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方面。将会计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概括为三大类:个体因素, 如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等;职业与工作特征因素;组织因素。此外, 学者们还对会计职业倦怠影响后果、会计职业倦怠干预策略及会计职业倦怠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 有关会计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逐渐开始结合会计职业的实际特征。本文拟从个体因素的角度出发,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个体因素对自贡市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力, 以期为提供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自贡市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 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另外,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在自贡市6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8份, 以上共计有效问卷121份。具体结果见表 (1) 。

(二) 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法。本文以MBI-GS为基础确定自贡市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3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 共计19个项目。其中情绪衰竭维度主要涉及7个项目, 包括自贡市会计人员个人生理、心理健康、情绪疲惫感、工作压力等;去个性化维度涉及7个项目, 包括会计人员工作情绪变化、工作价值的怀疑等;低成就感维度涉及5个项目, 包括会计人员成绩认同、工作场所人文环境、单位领导对工作的支持及会计人员收入待遇等方面。此外, 本研究把自贡市会计人员的性别、学历、职称、工龄、职位、婚姻状况作为控制变量。问卷使用Leiter量表形式, 采用5级记分评定, 从“1”到“5”代表职业倦怠程度由低到高, 得分在2.5以下, 表明该市会计人员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得分在2.5分以上则表示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3分以上表明问题比较严重。 (2) 文献资料法。检索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职业倦怠方面的书籍、期刊和相关论文等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 (3) 数据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和EXCELL200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总体概况

由表 (2) 可知:自贡市会计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其中低成就感问题最为严重, 其均值达到3.1983。在调

查中发现, 自贡市会计人员普遍对现有工作环境不满意, 认为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领导支持, 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工作成绩不被认可, 且工资待遇偏低, 导致低成就感问题严重。自贡市会计人员的情绪衰竭维度均值为3.0579, 说明该市会计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衰竭问题。据调查, 自贡市会计人员常常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月底及年底时过大的工作量让他们身体不支, 同事之间的竞争压力等都导致了他们情绪衰竭严重。自贡市会计人员去个性化维度均值为2.6777, 说明该市会计人员存在去个性化问题, 但并不严重。

(二) 性别差异

从表 (2) 可知:自贡市不同性别会计人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该市男性会计从业人员低成就感问题比女性严重。据调查自贡市会计人员普遍收入水平较低, 且升职机会较少, 因而男性会计人员更易对工作环境产生抱怨, 自我效能感偏低。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上, 自贡市不同性别的会计人员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女性的情绪衰竭问题明显比男性严重, 女性会计人员情绪衰竭均值为3.1538, 男性为2.8837。

(三) 工龄差异

由表 (4) 可知:各工龄会计人员均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衰竭问题, 尤以工龄在5年以下的人员, 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且欠缺职业经验, 同事之间的竞争压力等原因使他们在工作中身心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产生严重的情绪衰竭问题。工龄20年以上的会计人员不存在去个性化问题, 但其个人成就感相对另外两个工龄段的会计人员更高, 这是因为随着工龄的增长, 这些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不断提高, 处理复杂繁重工作的技能也相应增强, 这对职业倦怠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不同工龄的会计人员在职业倦怠的三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 学历差异

由表 (5) 可知:自贡市不同学历的会计人员均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其中本科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大专及以下的会计人员在单位主要从事一些程序性的工作, 同时, 许多低学历会计人员更容易趋向于安于现状;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往往职业素养比较高, 对新的经济政策、新的会计准则理解比较快, 也比较透彻工作相对得心应手。本科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 其自我期望往往比较高, 为了得到更大更高的发展空间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现实很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 导致了他们较高的情绪衰竭及较低的成就感水平。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单位往往从事的大多数工作是事务性的、属于重复性且技术含量低的劳动, 容易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更容易感到工作的枯燥乏味, 丧失工作热情, 导致去个性化问题。总体而言, 学历因素对职业倦怠的三维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

(五) 职称差异

由表 (6) 可知, 随着职称的不断上升, 自贡市会计人员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问题越来越轻, 且其成就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低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财务会计政策了解比较片面, 只熟悉和自己业务有关的政策法规, 应变调控能力较差, 而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税收制度与国际惯例则知之甚少, 一旦出现例外情况, 则无力应对, 从而导致其情绪衰竭比较严重。同时, 收入往往与职称高度相关, 低职称导致低收入, 所以初级会计从业人员其成就感远低于拥有中级及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六) 婚姻状况差异

表 (7) 表明自贡市会计从业人员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已婚会计人员其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均比未婚者更严重, 已婚者更可能过度耗竭身体能量, 产生极度疲劳、失眠、神经衰弱等消极情绪。而未婚会计从业人员可能因对执业经验的低预期反而导致个人成就感略高。

(七) 职位差异

由表 (8) 可知:在职业倦怠的三维度上, 普通会计人员得分均为最高, 但是不同职位的会计人员职业倦怠三维度差异并不显著。在情绪衰竭维度上, 普通会计和中高层管理者均达到并超过了3, 这是因为普通的会计需要完成大量的具体业务, 工作繁琐, 尤其是到了月末、年末经常加班加点编制报表。而中高层管理者由于承担着更大的职务责任, 一旦出现失误或差错, 就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甚至刑事责任, 巨大的工作压力, 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随着会计人员职位的提升, 个人成就感逐渐增强。

四、结论

自贡市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特别是低成就感问题严重。该地区不同性别会计人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男性会计从业人员低成就感问题比女性严重;该地区不同工龄的会计人员均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衰竭问题, 尤以工龄在5年以下人员显著;不同学历的会计人员均存在比较严重的情绪衰竭问题和低成就感, 其中本科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最为严重;随着职称的不断上升, 自贡市会计人员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问题越来越轻, 且其成就感越来越高;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已婚会计人员其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均比未婚者更严重;在职业倦怠的三维度上, 普通会计人员得分均为最高, 但是不同职位的会计人员职业倦怠三维度差异并不显著, 在情绪衰竭维度上, 普通会计和中高层管理者问题均比较严重。

参考文献

[1]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 《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2]肖桂花:《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商界》2010年第2期。

[3]崔宏:《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第5期。

[4]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宁波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

[6]Ammondson P.Job burnout.Society of Management, 2000.

[7]Fogarty T, J Singh, C Rhoads, R K Moore.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urnout in Accounting:Beyond the Role Stress Model.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2000.

[8]Senatra P T.Role Conflict.Role Ambiguity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in a Public Accounting Firm.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

[9]Bokemeier L, J Bokemeier, M Tipgos.Burnout among Men and Women CPA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90.

[10]Kiilbers L P, T J Fogarty.Antecedents to Internal Auditor Burnout.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5.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倦怠 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不断加剧。工作倦怠不仅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并成为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工作倦怠的含义与症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众多职业中,教师的职业被公认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我国教师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较高的工作压力已经对教学、学生乃至学校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工作倦怠,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根源,并寻找解决其有效途径、有效化解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工作倦怠的含义及表现

工作倦怠又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1]234-238。在《辞海》里,“倦”指疲乏、厌倦,“怠”指懒惰、轻慢、疲倦。处于工作倦怠状态的教师,大多有以下症状:

1)认知上:刻板守旧,对自身现状不满,却不想或不知如何改变现状。2)情感上:消极冷漠,烦躁易怒,缺乏工作热情;感到无法胜任工作,感觉工作没有意义。3)行为上:厌教厌生,工作上遇事推诿、回避困难、对新任务惶恐、工作效率低、缺乏成就感。4)身体上:容易疲倦,免疫力降低,严重的有胃肠不适、紧张性头痛、失眠等身心疾病。

二、当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工作倦怠是教师内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maslach在其1997年的著作中指出,引发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工作环境因素,而不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员工的个人因素[2]234-238。

(一)外因――什么环境下教师易产生工作倦怠

1.社会因素。首先,是社会转型期教师压力剧增。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着全面改革,各种任职、晋升条件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各高校又不断扩招,造成师资紧缺,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还带来了班级人数的膨胀及学生素质的降低,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变,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心理平衡。这种习得性无助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就会发展成为工作倦怠[3]614-616。其次,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低的现实待遇的冲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职业的神圣感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同时人们对教师强调奉献、责任,相对地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基本需要。近来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还远未达到较理想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统的“师德尊严”被淡化。这种不和谐导致教师内心冲突,从而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2.工作环境因素。首先,是高校管理官僚化。高等院校组织结构行政化,管理缺乏人性化。领导实行家长作风,独断专行,教师被排除在学校决策之外,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高校考评体制不健全。目前高校采用国家事业单位考评体制,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很多项目不能量化考核,标准尚难统一,部分教师在考评过程中感觉有失公平。另外,在考评中未突出讲课及教学环节,重心在学术科研水平。一方面,可能使教师减少教学工作投入,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另一方面,科研要求的不断加码也会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心理压力,导致工作倦怠的高发。

3.工作本身的因素。首先是教师工作的个体性。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的联系和参与社会活动较少。这使得教师的交往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因而感到压抑、孤独、紧张和焦虑,最终导致工作倦怠。其次是教师工作中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高校教师既要教学又要科研,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为人师表又要亲切平等,与学生亦师亦友。这种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增加了工作胜任的难度,使教师很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另外,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其成果都不能立竿见影,成果的延迟性也会降低教师的成就感,从而加剧工作倦怠感。

(二)内因――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1.人口学因素。研究表明,担任课时多的、职称低的、教龄高的容易对教师工作产生倦怠感,担任班主任的、有婚姻的、高学历的、专家型的教师较不容易产生倦怠感。

2.不适应的个性。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某些能力和技能较差的教师就容易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产生倦怠感。另外,研究表明,人格坚韧度高的教师,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自尊水平高的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可能性低;性格比较脆弱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教师,缺乏自信心的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可能性高。期望值高的教师,成就动机高的教师,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比较敏感的“感觉型”教师相对于比较冷静的“思考型”教师更容易体验到工作倦怠感。比较容易受生活事件影响的性格内向的教师,习惯把教育中的困难归结为自身原因的教师,对竞争性活动采取逃避和抵制性处事策略的教师都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对工作满意度低的教师比对工作满意度高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感。a型人格个体的工作倦怠发生率偏高[4]556-557。

三、工作倦怠的对策分析

从影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四个主要因素看,改进社会因素与职业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干预对策首先应该指向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重点从高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人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一)高校管理层面

1.实行民主管理,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决策,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职责,降低角色模糊感。制定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并引导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增加教师的归属感。

2.健全考评机制,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平的奖酬体系,并避免考评中过分重视科研的现象。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教育理论的提高,还要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同时,要给每位教师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提高专业素养;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带教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所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全校形成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积极“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当然,最好是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把好关,不但要注重学历、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还要注重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应对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等,把不适合做教师、不喜欢做教师的人及时挡在大门之外。

4.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如联欢会、舞会、假日旅游参观等集体娱乐活动。

(二)教师个体方面:“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才可能摆脱工作倦怠。

1.思想上。首先要理性看待压力。根据情绪abc理论,情绪c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件a直接导致,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人对它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工作倦怠的产生,也是源于教师本人对所遇到的各方面压力的不合理认识与评价。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去理性地看待工作压力。其次要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改变观念,走下“神坛”,把教师职业当做一个平凡的职业。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chemiss和krantz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工作倦怠的最好解毒剂[5]16-20。经常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职业的感情。

2.行为上。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其次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经常记录教学经验心得,虚心向优秀教师求教,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多观摩各类示范课,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进行自学训练,等等。再次要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积极参加文体与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经常锻炼身体。同时要注意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总之,工作倦怠现象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教育改革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高发的趋势。但只要在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之下,通过学校与教师的努力,就能使高校教师远离工作倦怠,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

[3]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5-6).

[4]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

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 篇4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而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各种价值观有重大冲突的当今社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把嘴闭上!”“这都听不懂!没见过这么笨的学生!”诸如此类的教师训话在初中校园里屡见不鲜。从表面上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问题,但从深层次上却反映出初中教师,特别是那些社会认可度还不高、急于干出一些成绩、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初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教师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种反应 1.生理耗竭。

一项针对中小学的调查显示,教师每天在校的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以上,人均日劳动时间量比其他岗位一般职业超出1.67小时,睡眠时间平均少1 小时。如果再加上教师下班后的备课、批改作业、家访、个人进修学习、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等,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而且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也往往没有保证。

经历倦怠的教师常会表现出身体能量被过度耗尽、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劳、头疼、肠胃不适、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饮食或体重突然改变。

2、认知枯竭。

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使之无所适从。教师的空虚感明显加强,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性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进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

3.情绪衰竭。

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的耗尽、干涸,工作满意度低,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减少,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不能忍受学生在教室里的捣乱行为,甚至表现出焦虑、压抑、苦闷、厌倦、怨恨、无助等消极情绪。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4.价值枯竭。

教学成绩排队,职称评聘竞争激烈,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工作强度不断增大,无一不让教师们的身心疲惫。不合理的收入,也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特别在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工资待遇、住房条件比其他行业、城市教师状况差,以至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

表现为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因而无心投入。

5.人际关系恶化。

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而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劳动的特点使教师比其他人更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如交往退缩,避免与他人接触,对家庭事务缺少热情等。

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核心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职业特征、教学情境和自身人格因素等。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道德高尚、关怀他人、谦逊礼让、博学仁慈等理想人格追求,在价值取向上讲求“重益轻利”等,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低下,工作默默无闻,社会地位一般,这一切又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变得缺少自信,相比古代社会教师“安贫乐道”的心灵归属而言,在社会转型期教师若缺乏对自身职业选择的自信及理性思考,必然会在理想中的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收入、地位相对低下的差别间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往往使教师倾向于隐藏真实的内心感受以维持“形象”。长此以往,心理的疲劳与衰竭必然导致职业倦怠。

2.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客观上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媒体报导的负面因素。

现在的媒体对学校和教育事件的舆论倾向,暗含着社会对学校发展评议机制,有时很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因为过多的责备,已经使教师不敢“乱说乱动”,因为稍稍弄不好就要坐在被告席上,或者家长狮子口大开,向学校索赔。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有时也只好违心地处罚教师。教师对教育中存的问题不敢探索,创新精神严重缺失,教师们的手脚如同被缚一般。因此应有的必须开的课程不敢开了,春游秋游不敢游了,体育课、竞技课有些项目不敢上了,体能课不敢上了,劳动课删除了,必要的惩罚教育不能进行下去了,学生刁蛮的心理素质也就越来越冒头了。

(二)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

1.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 的生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除个别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外,大多数教师数十年重复着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其参与决策或进行职业反思的机会较少,与丰富多彩的外界社会的接触机会也较少,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

2.教师职业活动具有多重角色性。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如教员、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且每种角色都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3.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成倦怠和疲劳。

4.教师职业的成果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教育工作是一项“百年树人”大业,相比教师培养人才的艰辛付出而言,教学工作缺乏及时的回报和安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引发职业倦怠。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1.地域特征——由于地处农村,知识、观念更新速度比城镇明显慢,而且每天的工作负担都很重,鲜有学习的机会,而现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课堂。于是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农村教师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他们就甘于平庸、得过且过,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是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目前许多农村学校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重复、低效的事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某些校长缺乏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以学生的考分为考核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以及以物取人,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点,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学生——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现代教育提倡新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可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和学生发生冲突,最终的责任往往由教师来承担。而当今白热化的成绩竞争,转嫁到教师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刻意要求,教师必须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其次,有些学校在考核教师上,采用学生评价,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是非分辨能力有限,能否公正评价,给教师的心理造成了障碍。教师很有可能在孩子的粗浅评价中迷失自我。再次,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执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4.家长——身处农村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渴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动辙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使他们工作行为退化,内心的厌倦长期困扰着,影响了教师的士气,工作上有时莫衷一是。

(四)教师个人因素

1.职业倦怠的产生也与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研究表明属于A型人格或低自尊者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A型人格者总是试图掌握对周围环境的支配权,当其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或由于外界干扰而不得不作出妥协让步时,会很生气并感受到压力而出现倦怠。低自尊者在人际关系上发展不良,常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无能感,面对各种压力时,他们很少能够借助其它资源来克服这些不良感觉,而且,低自尊者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倦怠。

2.家庭经济状况。虽说教师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也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居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中有坚实的主体地位,但现实是捉襟见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差距,从事教育的幸福感难免渐渐消退。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5

关键词: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指在职业环境中, 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 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 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 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国外已有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如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厌倦倦怠量表 (Tedium burnout inventory) 、罗马职业倦怠问卷 (Rome burnout inventory) , 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

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 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 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 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 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前人的研究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源于两方面因素, 即内在的心理原因与外在的社会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一般来说, 工作十来年的教师, 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 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 是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的。一个老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 真的感觉很乏味, 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实在无奈得很。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 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的矛盾心理, 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 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第二, 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现实新近提出的社会认识产生矛盾, 而引起的消极抗拒心理。社会在发展, 对职业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在发展, 特别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教师们所坚守的那些固有的职业的基本特性, 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产生新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 则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导致对职业的反叛。

第三, 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 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独生子女社会加之就业难的现状, 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 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 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 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 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

第四, 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高考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差异, 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客观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 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 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 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 从而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第五, 部分教师自身的不良性格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 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但是, 这些心理感受又会因人而异, 那些整天忙于工作, 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 以及性格内向, 不愿与人交流, 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 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学生个体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教师长期由于在职业里体验不到幸福感, 于是容易转移兴趣, 在其它方面比如打麻将、斗地主、炒股、偷菜等打发时间、寻求心理平衡。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 往往会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传染给学生, 进而使学生之间“交叉感染”。其结果, 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解决这一心理现象, 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 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就教师个体而言, 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进行自我矫正:

其一, 关注工作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 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从这一点来讲, 作为教师, 千万不要作茧自缚, 只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 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 这样容易产生工作的乏味感。

其二, 改变内部心理元素。由于教师“倦怠心理”的产生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发展的新特性有关, 面对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 我们脑海里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些认知元素, 必然存在着不很和谐的成份。从客观实际来讲, 我们不可能改变政策, 我们也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 我们只能注意改变自己, 这样, 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 同社会、同他人、同职业和谐起来, 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比如学生主体功能的价值、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意义等等。

其三, 善于奖励自己。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 就是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 要多关注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 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 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为自己喝彩, 你就会发现每天的你都是全新的, 这样你就会增强工作的效能感。有了工作的效能感, 无异于给自己工作的汽车加了油, 就不至于熄火而抛锚了。自己是应该获得奖励的、自己是可以得到奖励的,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它可以激起自己昂扬的生活热情。

其四, 努力创造自我。失去自我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一些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 迷失或淹没了自我, 工作的结果, 除了学生, 自己什么也没有。因此, 我们在创造学生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创造自我, 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 努力成为教育家。这样, 我们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魅力感。

其五, 丰富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 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 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多彩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的情趣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 多与他人交往、沟通, 找他人倾诉、宣泄, 倾听别人的工作感受和经验等等方式, 均可以帮助自己缓解倦怠的心理, 促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总之, 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心理, 就可以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 就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而教师与职业的和谐, 则能强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芳, 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 .

[2]伍新春, 曾玲娟, 秦宪刚, 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 (4) .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6

一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是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最初产生在医疗护理等方面,而被广大学者所接受的职业倦怠的定义则是Maslach和Jackson的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领域中的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情感疲劳,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人格解体指个人以消极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人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工作。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压力或其他因素而造成的热情与兴趣的逐步丧失,对工作满意度下跌的一种症状。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们的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排解,形成诸多问题。国外很多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关注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状态。解决和处理好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团结,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有利的。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形成了职业倦怠后,会出现身体不适及心理压力较大等各种症状,继而使职业倦怠的危机越发凸显在人们面前。

第一,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缺少精神劲,对疾病的抵抗力差,经常性疲倦,饮食习惯或体重骤然改变,还包括过度饮酒、吸烟,等等。

第二,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现在常常感到压力的存在,常感到失败感、挫折感,对人冷漠无情、易发脾气,烦躁,等等。

第三,在行为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摩擦增多,在工作中较机械化,工作效率低。

这些症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时困扰着教师,教师职业倦怠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对学生、社会乃至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教师的工作负担与可承受压力的不平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在不断增强。对教师而言,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调查,有50%的教师认为工作“强度大”,37%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8个小时,激烈的应试教育使教师疲于奔命。

很多中小学将教师的工资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挂钩,使得教师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每日超负荷的工作,几乎没有上下班的分别,这样的工作环境使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普及与延伸,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对以往的教学经验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这也增加了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

2.社会期望的增加与经济支持的欠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总的来看,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很高。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更是被大众所看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培养出“好成绩”的学生,也要兼顾学生的“好素质”,既要完成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日常工作,又要对学生的校外生活表现负起责任,教师的压力感可想而知。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经济支持却远没有达到教师们所满意的水平。虽然1995年教育法就规定了教育经济要占到财政预算的4%,然而17年了,我国的教育经费仍停留在2.5%左右,这样,教师们就必然忍受着高工作量、低收入的不公平待遇,这与他们在社会上所受到的赞许形成了对比,教师心中的不平衡感油然而生,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3.个人性格因素的干扰

教师的个性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格坚韧性越低,则职业应激反应越高,职业倦怠的严重性也越高。比起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的教师,那些性格内向的、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易发怒且焦虑的教师更容易引起职业倦怠。有研究表明,具有不现实职业理想的教师比职业期待低的教师更易引起职业倦怠,具有较低自我判断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高于自我判断高的教师。另外,外控型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要高于内控型教师。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

1.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实际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适当降低自己的教育期望。同时,教师要认清自我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主动地迎接生活、工作中的挑战。其次,教师需要改善自己的不良性格特征,培养自信、坚韧、乐观、不屈、豁达,积极面对困境的优良性格。再次,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团体娱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地释放压力,劳逸结合,锻炼其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态。兴趣与爱好培养也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教育活动有着促进作用,教师运用兴趣与爱好结交朋友,互通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在不断加深的交流中获得缓解及消除职业倦怠的“良药”。

2.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教师管理的主体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管理机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生活和思想上提供及时的帮助与辅导,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和人性化的对待。同时,促进教师建立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有困难与问题时在内部及时沟通,以便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此外,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后培训,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不停留在往日的“经验”和“资历”上,如定期给予教师去教育发达省市进修的机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这段时间教师享受同工作中相同的待遇,并且不用从事教学工作,专心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这种措施使教师暂时摆脱枯燥的教学工作,并重新成为了一个“学生”,一个“学习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言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缓解了职业倦怠的困扰。

3.社会方面

全社会需要形成尊师重道的高尚风气与态度,关心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树立对教育的信心。建立一系列制度与保障体系,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体教师之所需,想教师之所想,提高教师工作中的主动性。在教学工作中,减少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校内补课及课外辅导,同时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政府方面引导社会舆论对教师的评价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减少教师的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针对当地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政府应鼓励学校加强与社会心理辅导机构的合作,提供经费支持相关职业倦怠问题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快捷地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避免长此以往不断积累的职业倦怠问题形成更大的心理疾病。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是一直令人诟病的高压力、高强度的职业, 职业压力的增大, 势必会造成心理问题, 而最普遍的便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 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个人、家庭、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 个体、组织与社会的因素影响最大, 本文将根据这些因素, 探寻如何避免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原因,避免

参考文献

[1]王加锦.辽宁省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报告[J].辽宁教育, 2000 (10)

[2]余凤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3]Maslach C, Schaufeli WB, Leiter MP.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2001:397~422

[4]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 篇7

一、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据研究表明, 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和知识枯竭的四个维度上。

1. 情感衰竭

情感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 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疲乏不堪, 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社会和学生家长对中学语文教师抱有很高的期待, 认为他们不但承担着传授文化知识, 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职能, 而且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责任, 包括心理健康。因此语文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 常常受到社会的指责和非议。而语文学科, 作为一门母语, 其成绩却远不如其他学科提高迅速, 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轻视。语文教师体验到的不仅是劳累, 更有不理解。有付出但是没有等值回报。职业倦怠的语文教师经常表现出疲劳感、烦躁易怒, 容忍度低, 敏感紧张等, 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 有一种衰竭、无助感。

2. 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又称为人格解体, 它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 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 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 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很多职业倦怠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冷漠, 挖苦、谩骂, 甚至体罚学生。他们逃避社会交往, 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 讽刺同事。

3. 个人成就感低

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 自我效能感丧失, 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 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 不愿意付出努力。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沉重, 忙碌的教学生活却似乎看不见学生成绩的显著提高, 希望学生掌握好语文的期待往往难以短期内实现。学校管理层面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衡量体系, 也无法体现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与努力。而自身的发展要求也常常得不到实现, 不满足感和较低的成就感使得语文教师容易产生挫败感, 从而个人成就感降低。在教学情感上, 教学激情丧失, 教学满意度下降, 降低离职意愿强烈;对传道解惑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尊严感淡漠。职业倦怠的教师倾向于自我贬损, 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 于是产生无助感, 从缺乏信心到“习得性无助”, 并失去工作动机。

4. 知识枯竭

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 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 再学习的能力差, 知识上有枯竭感。现今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有四个层次:本体性知识, 即所谓的语文知识, 指的是语文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写作知识等;背景性知识, 指的是语文教师在其本体性知识之外所应具备的涉及政治、经济、哲学、自然、历史、地理、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 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等三个方面;实践性知识, 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简单地说, 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而难以驾驭语文教学。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 新鲜事物不断出现, 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和复杂, 知识面更宽广, 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超出了老师已有的知识范围。教师不学习, 就难以提高教学水平。但许多语文教师由于日常工作量大, 也由于自身的惰性, 再提高的动力不足, 从教后疏于接受继续教育。因而, 面对学生不断更新的知识, 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语文教师就难以驾驭语文教学, 必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压力感、冲突感, 这种感觉得不到释放, 会使他们产生焦虑和无助的情绪, 长此以往, 职业倦怠难免产生。

二、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语文教师外部因素和语文教师内部因素。

1. 语文教师外部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风气、社会的高期望值与教育投入和产出间的矛盾等都增加了语文教师的精神压力。

现今社会对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的评判有失公允。近几年, 由于“国学”的盛行, 有人误认为语文很好学, 只要能诵读经典就能学好语文, 殊不知在中学各门学科中,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 也是最具综合性的学科, 它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海纳百川, 容量极大。“生活有多广阔, 语文就有多广阔”, “生活的内涵和语文的内涵相等”。语文老师难当, 在业内已基本上达成共识。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求语文老师喜爱语文、擅长作文, 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老师要“作家化”的话, 那么, 后者则要求语文老师要“学者化”。与其他学科老师相比, 语文教师当前所要承受的要求和压力是难以想像的。另外, 学生家长普遍重理轻文, 重英语轻汉语, 更是让语文老师无所适从, 如履薄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它重在平时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老师不知搜集了多少课外的知识资料, 几乎涵盖了各门学科, 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但学生掌握的知识再多, 语文素养再好, 在那份决定学生命运的试卷上却很难体现出来。几篇陌生的阅读理解文章, 一些连语文专家都很难答对的活得不能再活的题目, 一篇给多少分都有道理的作文决定了学生的命运。中考、高考时, 数理化英语能考满分, 语文能考到满分吗?于是, 有人便认为语文考的最差。语文的投入与产出比明显低于其他学科, 长此以往, 语文教师能不职业倦怠吗?

(2) 学校因素

学校的管理制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考试评价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异往往也会导致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尽管我国轰轰烈烈地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十年, 但在中考、高考指挥棒高悬头顶的情境下, 多数学校依旧走的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 不少学校依然采用“家长式”、“一言堂”的管理制度, 沿袭着陈旧的评价体制, 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 不是关注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 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 能否因材施教, 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而是凭考试定成败, 仅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试想将语文教师与数理化英语教师放在一起横向比较成绩, 语文教师如何比得过。而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又都与成绩挂钩, 这就使语文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学校领导过于迷信考试, 一味地强调业绩, 却忽视了对教师适时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教师的许多隐性付出得不到肯定。例如, 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除作文外, 每个星期几乎每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批阅二、三篇周记和一些摘抄材料, 这些长期付出的心血, 在一些学校根本就得不到承认。那些“严”“细”有余, “人性”、“弹性”不足的制度与体制, 可能会导致语文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 渐渐出现职业倦怠。

2. 语文教师内部因素

与外部因素相比, 语文教师个体的内部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更为关键。作为语文教师本人, 应清醒认识到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 语文教师的自身因素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有些语文教师职业情感消退, 职业态度缺失, 不热爱教育工作, 缺少足够的精力投入, 难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有些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课上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 归因时却把工作失误归咎于运气不好, 不思进取;有些语文教师缺少改革和创新精神, 就像一个摆渡人,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重复着已有的教法和内容。如果只会简单重复, 不会改革创新, 必将导致工作单调感, 渐渐地产生职业倦怠。有些语文教师缺少学术研究, 得过且过, 每天把课上完就万事大吉, 什么教育理想、科研课题都与己无关。长此以往, 工作热情减退, 专业水平停滞不前, 与其他教师的业务水准差距越来越大。有些语文教师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上网、打麻将等, 这些也影响着个人的工作状态, 影响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这样内部因素的作用下, 语文教师往往会对自身职业的存在感和满足感产生怀疑, 容易导致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三、消除职业倦怠, 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体效能感

据调查, 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普遍存在, 但具体到不同的学校或个人, 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改善社会大环境、优化学校内部人文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同时, 语文教师本人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发展, 个体效能感的提高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1. 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对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去除职业倦怠的良方。语文教师必须要爱语文教育事业, 要对语文教育怀有崇高的信念, 在语文教学中应倾注自己美好的情感,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和语文学家。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为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甘于寂寞, 勇于奉献, 并能充分享受由奉献而产生的幸福感, 从而悦纳自我。能从学生的点滴成绩中去体验欢乐, 从学生跃动的青春里汲取生命的活力。就像叶澜先生所说:“作为教师应该看到教育的深沉和神圣, 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 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那么, 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 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 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 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 才能在为使人类与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智慧、力量与生命的同时, 使自己也变得更美好。”

2. 相信自我, 进行正确归因与反思

语文教师要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扬长避短, 克服不足。应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能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 对成功和失败有正确的归因, 以便发挥优势, 释放潜能。语文教师如果将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 就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并进一步产生后续的行为努力程度, 获得更大的成功;若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 能激起进一步的努力, 也会增强成功的机会, 提高个体效能感。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训练, 即培养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等, 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认知能力, 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提高教学效果, 获得成就体验, 进而提高其效能感。

3. 改变不良人格特征, 明确角色定位

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 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正确处理社会大众的期望, 协调定位好自己的职业目标, 客观评定职业所创造的价值的回报效应。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 如自我怀疑、心胸狭窄、自尊心过高 (低) 、情绪化、敌视他人等等。因此, 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 是减少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感的根本途径。心理学研究证明, 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将会积极地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内部冲突, 并对外部世界产生同等接受的态度。所以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是要有信心、耐心与恒心;二是要循序渐进;三是要制定具体的校正措施;四是要进行自我激励。

4. 自我减压, 快乐教学

每位语文教师都会遭遇特殊的教师压力, 解除压力和职业倦怠不仅仅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 更为重要的是内发的精神力量的修炼。因此语文教师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为了重新唤起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力, 引领自己走出职业倦怠, 语文教师可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 变压力为动力。

实践证明, 当情绪处于消极状态时, 一是适当运用心境迁移的方法, 如旅游、听音乐、欣赏艺术作品等, 把注意力迁移到其他方面, 以此来把情绪调整到平稳积极的状态;二是学会倾诉, 不要把消极的情绪郁结于心中, 要找身边值得信赖的人, 或者通过日记的形式把心中的苦闷宣泄、倾诉出来;三是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 把身心的紧张释放出来。上述措施都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5.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获得社会支持力量

社会支持是一种以良好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成功学家卡耐基说, 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依赖的人在关心、照顾、尊重和爱护自己时, 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 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语文教师要善于进行良好人际关系的营造和建立, 通过积极地与他人交往, 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转变成为一个有能力对别人施加影响和进行调节的人, 在对别人关注、爱护、安慰、鼓励、赞赏的同时, 也会得到别人相应的关注、爱护、安慰、鼓励、赞赏, 使心理健康发展获得足够的营养, 从而消除职业倦怠心理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本禹, 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2][美]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缪小春, 井世洁, 张小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2011亲子运动会下一篇:统计学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