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社会责任

2024-05-26

科技的社会责任(精选8篇)

科技的社会责任 篇1

对科技效用的反思--兼谈科技主体的责任

针对科技的双刃性社会效用,首先分析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然后探讨了科技活动的性质,指出了为克服科技的负面效用应采取的`有效途径--健全科技成果应用的评价制度,加强科技立法,提高科技主体的责任,使科技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作 者:李静娟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063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4)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科技 效用 科技主体 责任

科技的社会责任 篇2

一、科技期刊编辑应加强稿件的审核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上逐渐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 如:论文抄袭、剽窃等。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科技期刊编辑应该负起社会责任, 加强稿件的审核, 力保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科技期刊作为给科技人员交流的平台, 如果编辑不加强对稿子的审核, 是对不良风气的纵容, 也是对其他科技人员论文报告的极其不尊重, 影响科技人员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阻碍科技队伍的发展壮大。面临着学术道德的不断丧失, 科技期刊编辑更应该加强对稿件的审核及其来源的审核, 这样才能使得科技期刊保证质量, 也能改变浮夸、虚假做作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 我们的期刊编辑必须要发挥好其编辑最基本的责任, 加强对稿子的审核, 尽量避免抄袭稿件出现在科技期刊上, 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水平。

二、科技期刊编辑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

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期刊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期刊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 所以每个科技期刊编辑都应该自觉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始终站在社会主义主旋律这一边, 营造良好道德社会氛围。。编辑在选择稿件的时候应该去掉那些弘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文章, 摒弃那些不利于社会和谐和发展的文章。编辑在进行稿件审核的时候应该始终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最终衡量标准, 这样才能够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更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建设发展。编辑在进行稿件最终的审核时, 要有社会责任感, 不要为了提高期刊销量发表低级趣味的文章。编辑要始终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心理来审核稿件, 发布正确的文章, 勇敢地摒弃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充实科学文化知识

一个期刊的核心是编辑, 编辑在期刊的制作、发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编辑不仅仅要有政治素养, 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精神, 还应该有专业的职业素养, 之所以说编辑是一个期刊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因为编辑掌握着稿件最终是否刊出的权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投稿, 一个编辑要是没有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 很难马上筛选出重要的、有价值的稿件。所以, 一个编辑应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理论基础, 这样才能最终准确地判断出稿件是否符合发布的要求。刊物的发布不仅仅对我们的科研人员有着影响, 还对我们广大的阅读者有着极大的影响。一篇不正确的科研性文章, 可能会使得一定范围内的科研人员产生争论;一篇内容不健康的文章, 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严重的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 科技期刊的编辑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 这样面对繁多的稿件才能在第一时间摒弃内容不健康、不符实的稿件, 才能整体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 做真正意义上的对社会负责的编辑, 对社会负责的期刊。

四、在编辑的带领下组建有能力的工作队伍

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不仅仅是编辑自身的工作, 还是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所以, 在编辑的带领下组建有能力的工作队伍也是编辑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之一。期刊内容的检测除了最终过编辑这一关, 其他工作人员在这之前也应该发挥其工作能力, 对文章进行正确的筛选。一期科技期刊的发行、运行不仅仅是编辑的作用, 还是在编辑带领下的优秀队伍的作用, 这也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素质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出版发行工作。所以, 编辑应该自觉组建优秀的工作团队, 更好地为社会制作出优秀的科技期刊, 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

每一期的科技期刊, 编辑都应该发挥好其作用, 制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内容真实、资料翔实的期刊, 为我们广大的受众带来优秀的阅读体验。期刊影响着阅读者的生活, 所以, 科技期刊除了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外, 还应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正能量的力量。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除了要注重期刊的质量, 还应该时刻记住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制作出质量优异的期刊。

参考文献

[1]孙晓玲.科技期刊编辑社会责任的价值本源[J].编辑之友, 2009 (5)

[2]游苏宁, 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 2008 (6)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 篇3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1-0038-04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dit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and discusses the responsibilities taken by the edit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the gatekeeping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y for propagating advanced cultur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nnovation,the responsibility for discovering and train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responsibility for realiz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responding emergency. The article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edit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Edit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求是》杂志2010年第12期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文章,全面阐述了当前文化建设发展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方面重要关系,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指导、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包括新闻出版工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共谋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大计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讲话指出: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十年后建成新闻出版强国[1]。

文化建设春天的到来,强化了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国际化的进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承载科技信息、传播科技成果的科技期刊,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1 如何理解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而具有的相应的职责与义务[2]。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信息收集、交流学术思想、展示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的主体,期刊的内容主要靠作者提供,但要通过编辑的策划、选题、组稿、审读和加工等,才能完善、提高。出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编辑人员实现的。

科技期刊出版既可能对社会的思想意识产生有益的积极影响,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对社会的思想意识造成消极甚至是有害的影响,产生负面社会效用。这就决定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提供优良的精神食粮。出版每一期刊物,编辑都要考虑它是否有益于社会和人类进步,是否有益于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3]。

编辑是期刊的精神主宰、智慧源泉和道德尺度,期刊编辑的智慧和信念,表现在刊物上面。由此,编辑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传承人类文明,激励、启迪、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的社会责任。

编辑的社会责任对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除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编辑技能、良好的文字修养和较强的信息意识、审美能力外,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管理能力、竞争和经营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外语能力等,也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不可或缺的素质[4-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版事业的繁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要求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延伸。

2 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对于报道最新科技信息和先进科研成果的科技期刊来说,承担的社会责任亦不断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大众传媒共有的政治责任、把关责任、宣传引导责任和传播信息责任,还包括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应对突发事件等责任。

2.1 政治责任

不少科技期刊编辑认为科技学术类刊物专业性强,接触的都是学术、技术类稿件,远离政治,因而放松了政治责任心。实际上,任何期刊都传递着某种思想观点,表述着对事物的好恶取舍和褒贬扬弃。期刊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出版物,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武器。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及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编辑要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政策水平,在工作中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坚决杜绝有政治性错误的论文发表。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在审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辨析能力,严格检查稿件中的理论、观点和有关提法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科技秘密、国家领土主权、民族宗教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有无学术不端行为等。对一切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无益于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文章,一个有政治责任感的编辑都应该拒绝发表[6-7]。

2.2 把关责任

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重要的“把关人”,可以引导读者、作者,甚至社会文化。编辑对选题的精心策划,可以引导读者的兴趣、习惯及追求目标。作者要使自己的文章发表,必须向编辑的选择标准靠拢。编辑通过对先进科学思想信息的选择、聚集、精化,并进行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持续编排,充分发挥传播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就能有效地促成读者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量变与质变。所以,编辑首先要把好选题方向关,主流应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在审稿过程中,刊发什么稿子,不刊发什么稿子,须谨慎选择把关。

nlc202309011258

把好期刊质量关,包括内容质量、排版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装帧质量及服务质量等。科技期刊编辑要看稿件是否代表了该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或发展方向,辨析文章主题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努力做到勤于动脑分析、勤于用眼探微、勤于用手加工、勤于查询考证,在尊重作者学术内容与写作风格的基础上,严把文章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创新性的关口。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做好校对工作,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切实消除校样中的文字、标点、数字、图表、法定计量单位及版式等错误,保证期刊质量。

2.3 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

编辑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责无旁贷地要承担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责任。

科技期刊是科技人员重要的情报源。可以说,科技期刊上所刊登的文章,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科技水平,某一行业的发展状况,某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同时,科技期刊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科技进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所担负的传播责任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传递给读者,宣传和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科技期刊编辑是学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应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勤走访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取新知识,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成果,接触专家学者,组织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稿件,使科技期刊能够引导科研活动和科研方向,促进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

2.4 创新责任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编辑工作者的职责所在[8]。

一是观念创新,根本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打破科技期刊长期依附于某个科研机构或行业协(学)会而形成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意识,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和科研前沿,实现自主办刊和自主创新,发挥引领行业和引领科技的导向功能。

二是体制创新,使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观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大局。加快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着力打造新闻出版“航母”,打造精品力作,建设新闻出版强国[9]。

三是技术创新,用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首先是编辑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掌握编辑学知识,明了出版规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语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策划能力等,以适应当前出版业的快速发展,适应正逐步实现的网上投稿、网上审稿和网上编辑、排版、校对等。有高技术素质的编辑队伍才能谈得上技术创新。其次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在网络时代,要创建期刊社自己的网站,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刊物的表现形式、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及延伸期刊价值等方面下工夫,拓展科技期刊的服务功能。

2.5 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责任

发表学术论文是科技研究工作和科技工作者成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人员向期刊投稿,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介绍自己的发明专利,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科技期刊编辑通过审稿,可以发现和培养人才,使之较快脱颖而出,取得社会的承认。1930年华罗庚才20来岁,是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店员。他写了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5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锋芒所向是鼎鼎大名的教授。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这篇文章后,他被熊庆来教授请进清华大学[10],终成一代数学大师。科技期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担负着发现和扶植科技人才的责任,使科技人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向新的科技目标攀登。

然而,科技期刊编辑不能只通过对来稿的审阅和编辑加工来指导科技工作者,也就是说不能只在学术论文写作完成后对作者进行培养,更应该在他们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改进科研工作,如举办有关论坛活动,讲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科技论文发表要求等,提高他们的论文选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6 实现两个效益的责任

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支柱,缺一不可。科技期刊编辑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佳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科技期刊的根本目的,经济效益是物质基础,当两个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但是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空的。检验两个效益的标准,就是读者是否愿意花钱购买和消费刊物,并从中获益。认可并购买期刊的读者越多,期刊的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越广泛。没有读者的期刊是没有生命力的[11-13]。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要围绕办刊宗旨,立足本行业,把握导向性,注重期刊质量,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并积极做好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等,努力实现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同时,要通过组织专题论坛、研讨会,策划相关活动,编辑出版有关的科技书籍等扩大期刊影响力,增加发行量,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积极创造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14-15]。但编辑切忌牺牲社会效益去追求经济效益,利用科技期刊是稀缺资源任由版面费水涨船高,使质量不符要求的文章因钱开道而有机可乘;将刊物若干版面或全部版面转让给出资但不具备出版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来运作。这样不但会损害期刊的社会效益,也得不到一味追求的经济效益。

2.7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责任

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科学交流中的学术影响力和受重视的程度总体偏低,水平与世界优秀科技期刊相比差距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进程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十年,相关承诺逐渐兑现。一些国际著名期刊和出版发行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国际期刊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市场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审时度势,承担起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出去”的社会责任。

科技期刊编辑应策划开展国际营销,与国外同行交换科技期刊,向国外知名检索机构寄送样刊,参加国际期刊展会,与引进来的优秀国外科技期刊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并通过海外期刊营销代理、版权合作经营、广告合作经营等,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8 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

长期以来,科技期刊编辑普遍认为科技期刊报道的内容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热点问题不沾边,但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的突发,使科技期刊编辑认识到科技期刊应承担特有的社会责任,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关注社会热点。《质量跟踪》期刊通过对打好质检系统“非典战役”、对医用口罩消毒液等的打假行动及对国家紧急出台的相关标准介绍等,彰显自己的社会责任。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科技期刊都进行了情系灾区、守望相助、凝聚力量、抗震救灾等选题策划。但某期刊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敏锐的政治辨析力,以所谓艺术、娱乐形式来报道汶川大地震,伤害了国人感情,被叫停检查。现在,多数科技期刊编辑在突发社会事件中越来越敏感,越来越重视期刊的时效性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突发事件结束后,很多科技期刊编辑还会请相关专家回顾性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专业角度理性思辨,给读者以启迪。

注 释

[1]冯强.十年后建成新闻出版强国[N].华商报,2010-07-20

[2]邱丽红.浅论编辑的社会责任[J].青年记者,2007(9):113

[3][4]中国编辑学会.2007年版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郭焕芳,郑爱莲.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381-383

[6]韩维栋.论编辑在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中的能动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118-1121

[7][10]许清茂.杂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8]范昕悦.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J].中国编辑,2009(4):70-72

[9]江蕾.柳斌杰在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7-20

[11][15]吴晓淳.如何实现科技期刊的双效益[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5):237-239

[12]吴晓淳.论科技期刊的发展途径[J].科技编辑研究,2003,15(1-2):51-53

[13]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0(12):3-13

[14]吴晓淳.立足自我发展 力创两个效益:《质量跟踪》自检报告[J].编辑科技,2001,13(4):55-57

(收稿日期:2011-09-13)

科技的社会责任 篇4

深圳市科学技术局

社会科技中介机构从事科技成果鉴定是一项新尝试,为了使科技成果鉴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深圳市科学技术局做了一些探索。

经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同意深圳市从2001年1月1日起将部分科技成果鉴定委托给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进行,改“做鉴定”为“管鉴定”(同年11月27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试点)。

一、试点的基本情况

目前深圳市经认定委托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试点的社会科技中介机构有三家,全部是非 国有制的企业。近两年来共完成178项科技成果鉴定,占同期科技成果鉴定的66%(其余为省、部委和暂时没有下放的医疗卫生项目)。

2001年深圳市工业总产值为2880.6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5.87%为1321.3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约85%以上,均列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前列。

可见由社会科技中介机构从事科技成果鉴定不仅已经为深圳市社会所接受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深圳市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认识、调研先行

深圳市科技成果的研发单位主体在企业(企业拥有研究所占全市93.4%)全市有2/3以上为三资和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的发育相对早一些。 随着深圳市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我们感觉到传统的科技成果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譬如:作为政府行为的科技成果鉴定注重成果的水平,而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单位更关心科技成果将带来的效益和市场前景。

1998年以来我们先后设立了四个课题组对如何使科技成果鉴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境内外进行调查研究。深圳市科学技术局领导班子也统一了“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的认识,确定了“以转化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鉴定改革为探索,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全方位为纳税人服务”为科技成果管理的基本思路。

(二)循序渐进做好宣传

1998年国家科技部开始了新一轮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的探索,1999年广东省科技厅出台了关于扩大科技成果登记范围、淡化科技成果鉴定,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广东省科技成果评价办法(试行)》(粤科成字〔1999〕239号)我们抓住时机,召开了全市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家和省关于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的精神,同时在全面贯彻广东省评价办法的前题下、继续强调应用科技成果鉴定应先取得市场检验的要求,还确定了将地方政府的科学技术奖与科技成果鉴定脱钩等原则,利用各种机会介绍和宣讲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的意义,从而为淡化鉴定进而将科技成果鉴定委托给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做准备。

(三)坚持试点,逐步完善

在反复考察、评审的基础上确定了三家条件较好,各具特点的社会科技中介机构,2002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科技成果鉴定。社会上很快就有了反映,除了得到一些研发机构的赞同外也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单位和个人,甚至有人向政府监察部门投诉说:将政府行为交给社会中介机构是公务员为了捞钱。而直接从事试点的社会中介机构也遇到了一些社会压力。首先在专家中间受到质疑,对社会中介机构承担科技成果鉴定业务表示不理解;有的对成果鉴定的权威性提出疑义;有的干脆质问:“社会科技中介机构有什么资格来主持科技成果鉴定”;特别是从XX等地请来的外地专家尤为不理解,常常要在鉴定活动中占用一定的时间来解释深圳市的试点。其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也疑虑,由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发出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拿出去是否还象从前一样有用。我们一方面坚持试点毫不动摇,一方面针对社会上所反映出的忧虑进行不断的实践改进。

1.科技成果鉴定活动,由社会中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按合同作为企业行为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对鉴定结论负法律责任,被聘请的专家对社会中介机构负责(有约定)。

2.将注重科技成果水平鉴定改为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鉴定,譬如:对已经拥有产品的科技成果尽量采用检测鉴定的方法,对必须召开会议的成果鉴定活动,事先进行现场考察,不在当场进行(以免走过场)。

3.必须召开会议时不邀请任何政府官员(含科技成果管理人员)以及单位行政人员参加,也不请客送纪念品,省去了一连串烦琐、概念化的程序,减少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这就大大降底了政府官员和单位行政人员的机会成本。

4.要求社会中介机构结合各自的主营业务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提供延伸服务,减少企业自身的工作量。有的社会中介机构将科技成果的鉴定与价值评估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的接着代办专利申请,也有的为成果完成单位寻求合作方,有些企业干脆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做咨询顾问。

(四)不断总结 积极探索

科技成果鉴定究竟怎样做才真正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即充分发挥社会科技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又不放任自流,没有经验可以参照,甚至无“法”可依。我们每季举行一次协调会,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明确,我们还不定期地参加专家对成果完成单位进行的现场考察,对鉴定活动进行抽查和年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有利于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对科技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接受并对社会科技中介机构从事科技成果鉴定有了正面的评价,甚至有的海外留学生和三资企业认为,早就该这样做了、政府应该去做政府的事,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三、我们的体会

1.在社会科技中介机构承担科技成果鉴定试点中,我们认为这是个方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成果鉴定比由政府做鉴定更加贴近市场的需要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2.是政府转变职能应当退出的业务,政府从“运动员”到“裁判员”,从做鉴定到管理、指导、监督鉴定。有利于政府将有限的人力资源从日常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做宏观的工 作。

3.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不受行政干预,以往在科技成果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可以避免。

4.所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在现阶段不能以科技成果鉴定为主营业务,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育不成熟,社会科技中介机构也没有走上正规的发展,法制建设也在完善中,将科技成果鉴定作为主营业务,将诱使恶性竞争和以钱为目的交换鉴定结论的现象出现。

5.试点能不能成功关键在政府科技部门自己,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完善就会为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接受。现在我市高校、研究院所、行政机关和各类企业等均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的结论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如:政府重大项目立项、经费支持、新产品的确认和各类牵涉到科技成果(项目)的申报等均被政府各有关部门承认。

6.有利于WTO的接轨,深圳毗邻港、澳,三资企业多,与港、澳、台的业务联系也很多。三资企业认为我们的做法与国际市场趋于一致,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企业活动。

7.有利于机关队伍的廉政建设,研发单位按合同向社会中介机构支付费用,社会中介机构根据专家所付出的劳动支付专家的咨询费。

8.有利于降低研发单位的经营成本,研发单位相当一部分工作可以社会化,不必养一批要专门应付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人,完全可以由社会中介机构帮助完成,从而降底经营成本。

9.有利于研发单位减轻负担,研发单位原先认为原来政府鉴定不收费,现在中介机构收费了,经过实践后仔细一算才发现,现在的收费是钱花在明处,再加上许多隐型的开支取消了,特别是十分珍贵的人力机会成本大大降底了,为研发单位减轻了负担。

10.企业化的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完全可以承担科技成果鉴定更有利于改革,但政府如何监管值得继续探索。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革不同步,难以推广发展:

因国内各省、市的科技成果鉴定仍然由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尤其是国家有关部委的计划项目在申报条件时还强调要求省、部级“鉴定”,因此深圳市的鉴定成果出市,时有引起疑问、麻烦,不得已深圳市科学技术局在鉴定证书上还盖上确认章。致使政府还不能完全“退出”。

2.科技成果的权威性

相当一部分的部门和科技人员还是认为,政府出具的成果鉴定证书更具有权威性,是全国“粮票”。

3.社会科技中介机构相互间的竞争

由于各社会科技中介机构人员素质不齐、机构业务素质有差别,在某阶段还是会出现不合适的做法,造成不正当竞争。

4.科技成果鉴定仍然作为申报的先决条件如职称评定、单位的科技评奖等。因此成果完成单位有时出于利益的需要,对鉴定结论有不恰当的要求时,直接妨碍中介机构的工作,如:研发单位认为鉴定结论不满意,中途要求更换另外的机构做,甚至先谈结论再谈合同。

五、下一步的打算

1.为了扶持鼓励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我们在试点实践中根据国家科技部文件的要求,起草了《深圳市科技评价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了第十一稿,我们准备同步进行分布实施即:在2003年一季度内发出关于行政委托的文件,给具有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正式颁发委托证书,不再对所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逐项确认,仅负责对从事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科技中介机构的认定、审查、监督、年审等。预计2003年内正式出台法规性文件《深圳市科技评价管理办法》。

2.试行专业相对集中,将社会中介机构按专业划分承接业务,如:按综合、医疗、农业等便于管理。

3.为社会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机会,如:咨询、中介转化等服务,为企业牵线搭桥,为更多的需要服务的企业担当咨询顾问,充分发挥。

4.委托深圳市地区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直接开展检测鉴定的业务。

5.医疗卫生类的科技成果现在由市卫生局主持鉴定将创造条件试行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

6.建立统一的市科技成果评价专家总库,试行鉴定专家从总库中随机抽取的办法。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篇5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历史地、辩证地考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的互动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古代科技与农业社会的原始融合、近代科技与工业社会的分离、当代科技与知识社会的全新的全面融合等阶段;各阶段特征迥异但又紧密相连,从而构成科技与社会互动历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作 者:蒋美仕 刘业军 雷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3(4)分类号:C919:G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 互动 历史 审视

科技的社会责任 篇6

摘要: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笔者从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将社会资本引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PPP融资模式。通过创设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整合财政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大资金规模,与社会资本一同注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PPP开发项目),进而解决园区融资难问题,同时可盘活财政和其他涉农资金,实现要素汇集,激发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活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引导基金;资金杠杆;社会资本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三农”工作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通过园区建设汇集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缺乏、来源单一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发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外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问题研究较少,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国外学者侧重从完善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问题[1-2]。国内对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约因素分析和创新融资体系构建这两方面。在已有的融资体系构建研究中,有学者强调应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引入风险资本[3-4],有学者从直接和间接金融市场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园区融资体系[5-8],但上述研究更多强调政府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资金主导地位,较少从纯市场角度或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角度进行构建。因此,笔者尝试从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角度出发,整合资金,借助PPP模式,构建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模式,用于解决园区融资难问题。已有的关于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园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融资问题,二是园区内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笔者重点针对园区建设所需资金问题进行研究。

1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是集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技术示范,以及服务农业综合发展于一身的载体[9],其运行机制为“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10]。这就使得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混合组织特性,既要满足园区自身的利益目标又要满足一定的公益性目标[11]。正是这种混合特性,使得其运营难度增大,降低了其对资金的吸引程度。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资金供给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涉及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从政府角度来看,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都有一定的财政拨款,但资金量相对较少,且投入方式比较粗放,缺乏针对性,存在“大水漫灌”“天女散花”的现象;同时这些财政资金多作为园区建设前期的启动资金,并没有通过一定的.市场机制(如园区引导基金等)发挥其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此外,政府的支持更多体现在对农村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上,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园区建设成本,但这种土地仅可使用不能用来抵押,无法解决园区后续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其次,从传统金融机构角度来看,园区建设缺少抵押资产,传统融资渠道狭窄。农业科技园区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由于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无法进行抵押),且收回投资周期长,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无法提供大规模的贷款支持,即便支持,资金数额相对较小、期限较短、利率相对较高。再次,从企业或其他组织(如涉农高校或科研院所)角度来看,园区建设规模较大,企业或其他组织很难独自承担建设费用。另外,尽管园区遵循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但由于农业科技园区具有一定公益性目标[12],使得其在运作过程中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盈利效率下降,降低了企业投资意愿;同时,尽管政府在园区建设中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但并不想丧失其对园区的“引导权”,表现出来的就是政府的控制力和其出资规模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最后,由于园区的特殊性质,其他融资渠道,如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尚难以大规模开展。因此,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引入PPP融资模式恰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其“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初衷。

2引入社会资本的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引入

PPP模式表面上跟现有的园区融资模式非常类似,都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但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即PPP模式具有三大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2]。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引入PPP模式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

2.1构建思路

着力于解决现有农业科技园区融资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调动各方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确立共同目标,促使政府和企业形成伙伴关系,以期实现各自追求(在共同目标下,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来实现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其对公共福利的追求),进而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2构建原则

伙伴关系是前提。坚持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以合作为基础,坚持契约精神、法制意识和平等意识,利用双方异质资源的互补优势,构建积极的合作关系,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平衡。利益共享是基础。PPP项目府与企业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利润分享。这里的利益分享除包括分享企业等私人部门和机构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还包括分享PPP项目的社会成果(非金钱回报)。因此,在PPP项目中,既要兼顾私人部门的利益需求,还要控制其可能出现的高利润。风险共担是关键。坚持风险共担相当于创建了一种约束机制,有利于克服政府和企业在园区建设中规避风险并转嫁给对方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园区融资供给质量和效率[13]。

2.3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遵循市场规律运作,具体运行流程如下。第一步,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整合地方涉农科技资金,结合农业科技园区财政建设资金共同组成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是下一步杠杆效应放大的基础(图1中①部分)。第二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利用已经成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进行融资,实现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图1中②部分)。第三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PPP开发项目)。把经过放大后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和企业融资部分)共同注入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按出资比例进行权责划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两方共同构成了PPP项目的初始投资资金(图1中③、④部分)。第四步,农业科技园区运营过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收益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产业化经营收益,由社会资本和园区引导基金共同获得,按投资比例分成;另一部分包括租金和利息,租金主要用来支付园区建设占用农民土地的租金,利息主要用来支付向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报酬(图1中⑤~⑨部分)。最后,支持园区企业,带动周边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引导基金利用获得的收益给园区内企业提供优惠资金供给,并支持周边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引领、带动、辐射效应(图1中⑩部分)。

2.4保障措施

保持政策的持续支持。稳步推进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整合涉农科技资金以PPP融资模式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解决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瓶颈问题。提升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协作,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只要能对园区融资提供咨询、人才支持的政策都可以融入进来,真正体现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载体、平台作用。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借助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建立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农业科技园区融资的担保能力和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及企业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保险服务。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涉农保险机构根据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点,探索涉农保险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应用试点,积累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的投保经验,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也可有效降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风险。

3结语

农业科技园区PPP融资模式的构建有利于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周边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辐射、带动效果显著;有利于解决农业科技园区融资难问题,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引入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有效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有利于园区管理机制的创新,PPP模式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园区混合组织特性所带来的管理难题,通过确立政府、企业的共同目标,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两者合作上的伙伴关系,有效调动双方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和项目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ARUNT.Regulatingfordevelopment:thecaseofmicrofinance[J].QRevEconFinance,,45(2):346-357.

[2]GUTIIRREZ-NIETOB,SERRANO-CINCAC,MOLINEROCM.Microfinanceinstitutionsandefficiency[J].Omega,,35(2):131-142.

[3]林善炜.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2):37-40.

[4]杨艳龙,唐礼智.海内外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7(11):37-41.

[5]胡钢.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31(2):55-59.

[6]李娜,王建中.国内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畜牧兽医,(06下):29-31.

[7]李嘉斌,王建中,谭宏涛,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5下):15-18.

[8]蔡洋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问题探讨:以隆平高科技园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35-39.

[9]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32-36.

[10]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EB/OL].(-02-27)[-04-11]

[11]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绩效与治理:基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109-113.

[12]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2-10.

科技革命与社会的发展 篇7

科学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进入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是我们用什么发展, 如何来发展。回顾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奋斗史, 其实就是一个科学史及思想史。随着不同的哲学思想的兴起和衰落,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同时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更丰富, 更有效。不容置疑的是, 推动社会前进的关键力量始终是科学。不过,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物质的同时, 并没有消除我们一直存在的问题。例如温室效应、能源危机、恐怖主义、粮食问题等等。

回顾二十世纪的科技世界, 相信科技定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然, 享受这些便利与舒适的同时, 可曾想过:往日河边戏水, 捞虾捕鱼的画面已不复见;绿色土地, 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相反, 高耸的烟囱, 充满恶臭的废水环绕在我们繁华的都市, 无奈复杂的人际关系尔虞我诈的社会现象以及开放的男女关系, 似乎是不应该出现在科技文明的副产品。

当我们的道德传统与科技文明相矛盾时, 能否适当地使用技术来解决它产生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对未来的重大挑战。

科技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一: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核能发电是核的重要运用。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分裂的链式反应, 但核裂变产生的辐射,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例如去年的日本发电厂的核泄漏。

二:生物技术的负面影响如下: (一) 在利用生物技术的发展时, 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状况。例如:转基因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威胁。 (二) 基因药物、人工疫苗, 转基因食品等都可能遇到相似的问题。滥用生物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现在人们关注的克隆人技术就备受争议。

三: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从种族安全的视角来看, 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资源的损失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对生物多样性带来最大危害的就是转基因类产品科技的正面作用: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 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 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 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 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 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

科学技术毫无疑问对社会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3、加强了人类文明.

4、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促进了经济发展, 提高物质质量.

6、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鉴于科技的重要性, 我们的领导人在多次会议提倡全速发展科学技术,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而奠定了科学技术的地位, 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 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 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然而,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与发达国家美国, 德国, 英国相比, 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 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都仍然由发达公家所控制。比如汽车行业, 因此, 我们应该要在企业中提倡自主创新, 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对于有潜力、有核心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将大力扶持,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我们如能正确利用科学技术, 就会造福于人类;我们如果不能正确利用科技发现, 就有可能祸害人类自己。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人类每一次对自然取得的巨大胜利, 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我们研究自然, 目的应当是为了遵循自然法则, 而不是相反。当然, 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改造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改造自然应当有个度, 而且改造本身也应当遵循自然法则。所以,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 它在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 都蕴含着某种对人类构成巨大安全隐患的威胁。科学发展的责任, 不仅在于推动技术的进步, 同时也在于限制这种技术的负面作用, 防止这种技术被不恰当地使用, 从而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合理的利用科技来满足人类的发展, 要正确对待科技的利与弊, 不能因为它的利而违背道德理念, 更不能因为它的弊而盲目迷信, 我们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 科技在不断地发展, 我想, 人类的思维也随着科技而发展, 但是不管怎样, 都不要忘记, 健康稳定的社会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

摘要:科学技术是人类克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武器, 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任何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 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胜利。然而, 取得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在影响和破坏着全人类的生存状况, 全球变暖与白色污染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它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 就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来使用它。

关键词:科技革命,社会发展,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延明:《全球化于共产主义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1 (06) 。

[2]许红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命运、价值与创新》, 《社会主义研究》, 2002 (01) 。

科技的社会责任 篇8

一、学校科技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结合的行动研究

科技活动是学生喜爱的学校活动,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如果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者注重设计科技活动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结合,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学生养成使创新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责任心。

小学教育应关注社会发展中公民必备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小学科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者结合,从学校科技活动的设计、开展和实践,探讨研究科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以丰富科技教育的高度和层次。

(一)活动设计的方向和方法

1. 关注社会生活,把当前发生的违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创新事件放入科技教育宣传活动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借助创新案例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分析,引起学生对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关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责任知识,清楚公民应承担哪些(创新者)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例如:塑料袋这一创新产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成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瘦肉精、美味剂等创新成果虽然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却成为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等。案例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公民社会责任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科技创新与人类生活科普活动”等,宣传普及社会责任知识,使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意识和规范,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公民社会责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2. 对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人们健康的科技创新案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

针对社会不法分子造假商品危险人们身体健康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了解讨论,进行科学调查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

如苏丹红事件,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调查活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提出食品添加剂是否都是有毒的,在选择食物时有什么标准;到超市查看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对销售人员和顾客进行访谈,了解人们对食物添加剂的认识;对学校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同学对零食中添加剂的知晓状况;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展示成果,把科学研究过程、数据、图表、结论、建议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学校校园广而告之。学生有了深刻认知,自觉形成不危害社会的思想观念,社会责任心自然形成。

3. 关注网络发布的有关信息,把未经证实的说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做流言终结者,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轻易散播流言的社会责任心。

网络时代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涉及生活内容非常多,传播速度快,最受到人们关注。但这些信息五花八门、很多都未经验证,还有人别有用心散播流言。如果养成不经验证就轻信并继续散播的习惯,就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流言“转基因黄豆不能发芽,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四年级科学生命单元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全年级同学使用同一批转基因黄豆种子,控制同样的生长环境。实验结果是大部分都发芽了,验证了这一流言。流言“WIFI信号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对人体有害”。学生对照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在严格控制WIFI条件下对比多组实验对象,结论是,WIFI对植物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也懂得不轻易散步流言就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二)开展团队科技活动

举行团体科技活动,培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邀请家长参与,在科技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解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他人不够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成立“科技创新”、“爱迪生小发明”、“创意机器人”、“观鸟社”、“观植物活动”、“创意电脑小板报”、“电脑动画”、“模型”、“科普剧团”等科技活动社团。学生在社团主题活动中获得团队交流、建立关心他人、团队协作的精神,增进社会责任感形成。

二、学校科技教育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的成效

经过多年实践,协和小学科技教育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2月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跟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发现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具有全面发展、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强的特征。

学生在观鸟活动中懂得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自觉遵守社会公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谴责。如2015年4月,观鸟社师生对流花湖公园花工破坏黑水鸡巢,偷鸟蛋的行为与公园管理处交涉,和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信息时报记者一起声讨,呼吁社会公众对保护鸟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6月,和流花湖公园管理处联合举办了公园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学生精心准备了印有爱鸟标语的扇子给现场游客小朋友涂色并赠送,现场讲解鸟类知识,用望远镜观察和欣赏鸟类形态和活动,受到游客欢迎。2016年5月,流花湖公园艺术展馆展出师生家长的观鸟文章和摄影作品,供游客欣赏和宣传保护鸟类。

涂益佳同学参加广州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获二等奖,展示的项目《论协和校园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生存状况研究》和发明作品《方便寻找的近视眼镜》,研究来自对鸟类的喜爱与对其生存环境的关注,对高度近视的妈妈经常取下眼镜找不到的关心。

郁凌峰同学以学校开展的“流言终结者”科学探究活动中关注的《卧室里有杀手吗?——WIFI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三等奖。

郭芷珊同学的发明作品《树木根部呼吸装置——生命的绿色通道》获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发明大赛二等奖,她从学校开展的“道旁树”调查活动中发现因为水泥柏油封死了大树的根部呼吸通道,使得根部向上拱,路面变得不平整,也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从而发明了用PVC管制作的装置,给大树根部留出呼吸通道,既保护树木又保护路面。

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在协和小学非常多,他们关爱家人同学、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断学习进步。这就是学校科技教育结合社会责任感教育成效的有力证据。学校《小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培养》获市十二五课题立项并结题,其中科技教育部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播音主持教学总结下一篇:《四个太阳》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