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2024-06-01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精选10篇)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1

新知识点: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等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5、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课时安排:

1、分数乘法………………………………………………………………5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www.xkb1.com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www.xkb1.com

一、导入

1、出示复习题。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12=60

用乘法算:12×5=60

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 + =          + + =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 +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教学实施

1、利用 + + 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是多少?(都是 )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 ,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 。同学们想想看, ×3= 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句意:题干中的“相当于”就是“是”或“占”的意思,就是人跑一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距离的 或占袋鼠跳一下距离的 。

(2)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①.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②.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

(3)探究意义新课标第一网

3个 是多少,可以列成加法算式: + + = 。

将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 + + = ×3 =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 ×3表示3个 相加。

(4)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

A、先约分再计算;

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老师强调: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便,不易出错。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四、作业:

做练习二第1、2、4题。

五、课堂小结: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2

课题:《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NO.2-4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知识的梳理中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可使运算简便,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计算的熟练程度。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可使运算简便,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计算的熟练程度。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14页

2、计算

9+11×5                  2.8×1.5-0.5              ( 105-57) ×0.6

思考: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新课标第一网

3、简便计算

78×99+78               1.25×45×8             3.75 ×75+3.75 ×25

二、合作探究:

1、计算:

小结: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即:

2、比较大小:

思考: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定律?

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1)、                   内符合条件的整数是                。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再算(         )。

3)、   × 11 ×    =             ×            × 11;

×   + 0.4 ×    =(           +            )×          。

4)、在                的算式里,先算(         ),再算(            ),最后算(            )。xkb1.com

5)、五(1)班人数的   和五(2)班人数的   相等,(      )班人数少。

6)、一根绳子长15米,用去了    多    米,还剩(       )米。

2、看谁算得快。

3、比较大小。(在     里填上“>”、“<”或“=” )

4、列式计算。

1)、   的5倍与3的   的和是多少?

2)、   kg的    比它的   多多少?

3)、比12的    多8的数是多少?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3

教学内容: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具学具:PPT 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二、展示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提示

1、自学第13页的例9。

2、认真阅读理解例题,分析出解题策略,列出关系式。列式解答并验证。

3、时间6分钟。

四、学生独学

看一看

学生按要有独学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阅读与理解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夺得部分是﹏﹏的       。

要求的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分析与解答

青少年:

婴儿:

75+75×

75×﹙1+  ﹚

做一做

教材p15页做一做内容

学生2人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五、议一议

1、对做一做的更正。对子或小组进行。

2、引导讨论:为什么这样做?

六、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4、5、6、7题。

七、知识拓展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相乘。

教学准备

电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填空。

(1)8+8+8=()×()

(2)5×4=()+()+()+()

(3)5个12是多少?列式为()

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123333666101010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分数乘法”。首先学习“分数乘整数”。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出示例1。(课件)

(2)11表示什么意义?

(3)11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人走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5)3个11相加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

222

(6)11+11+11,这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可以怎样列式比较简便?

(7)11×3表示什么意思?

(8)把11×3和12×5的意义相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本部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课件)

22222261111111111(1)用加法算:

2222222236311111111111111(2)用乘法算:

(3)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学生试做,强调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4.尝试练习: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做一做第2、3题。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练习二第1、2、4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一种稻谷每千克能出大米20千克,100千克稻谷能出大米多少千克?

2.甲、乙两袋橘子,如果从甲袋中拿出4千克橘子放入乙袋,则两袋橘子一样重。原来甲袋橘子比乙袋橘子重多少千克?

七、作业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86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 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此类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什么叫百分数?

2、口答:

10是50的几分之几?

13厘米是43厘米的几分之几?

明确计算方法。

二、授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第(1)题

①明确什么叫达标率?

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题中谁与谁比?应把谁看作单位“1”

②引导学生归纳总达标率的关系式:

达标率= ×100%

请学生自己独立求出达标率

2、教学例(第(2)题)

(1)什么叫发牙率?

引导完成发牙率关系式: 发牙率= ×100%

(2)学生独立求出三种种子的发牙率。

(三生板演,其他自算)

(3)哪种种子的发牙率高?说明发牙率的作用。

3、介绍其他百分率

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等。

4、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先小组讨论完成,再交流汇总。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完成合讲评。

第二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一第90页例2及“做一做”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会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来探索解决新问题。

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准备

出示: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14÷12≈1.167=116.7%

二、授新课

1、出示例2(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2、比较两题的不同,明确问题意义,画线段及帮助理解。

3、学生独立列式。

(14-12)÷12 要求学生明确各步骤的意义

2÷12

≈0.167

=16.7%

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其他解法吗?

讲评其他解法。

4、介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

“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

讨论这些话的含义:

增加百分之几表示增加的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减少百分之几表示减少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节约百分之几表示节约的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提问: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

2、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xkb1.com

第三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弄清百分数问题和相应分数问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重难点:

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的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今年增加了多少册?

学生独立解答:1400× =168(册)

把上题问题改为: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学生独立解答:1400+1400× =1568(册)

1400×(1+ )=1568(册)

二、教授新课www.xkb1.com

1教学例3(改原题中 为12%)

(1)分组讨论如何解答。

汇报交流:方法一:1400+1400×12%

=1400+168

=1568(册)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568(册)

(2)通过以上解答比较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都是用乘法计算。

不同点:一个呈现的分数,一个呈现的是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0.5%的这道题里把谁看作单位“1”

学生独立列式后,全班讲评,要求用两种解法解答。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提问:如何理解“由原来的12m增加到25m”?拓宽的路面是占 谁的百分之几?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学前回顾:

1.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25%   0.04%   500%   48.48%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6   4.05  0.9   7

提问: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是什么?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掌握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学习讨论㈠:

出示观察例1:把 、 、 化成百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2. 试归纳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明确:

(指名书写)

1.提示: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板书)

=0.75=75%

≈0.167=16.7%

=1.6=160%

(在讲解把 化成百分数时,应注意讲清取近似商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除不尽时,商一般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百分号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因为 ≈0.167,而0.167=16.7%,所以前面应用约等号,后面应当用等号。如果要求直接写成百分数,则应当用约等号“≈”,写成: ≈16.7%。)

2.(多提问几个学生)总结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四、学习讨论㈡:

出示观察例2:把17%、40%、12.5%化成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2. 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学生动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书在黑板。)

17%=     40%=     12.5%=

提示: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还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小数的,应当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整数,然后再化简。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 完成第81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8题。

六、作业安排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7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的主要区别

截至本单元,学生已经学完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因此,本单元除了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之外,又新增了一道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不同统计图的例题(例2),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理解这三种统计图在使用上各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材例题分析

1.例1:扇形统计图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入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通过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要求: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百分比的过程,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在完成了扇形统计图后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即“上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本例题教学只要求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要求绘制扇形统计图。

2.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例2基于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体会对于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第(1)小题统计的是树木总量在~之间的变化情况。既可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一题对比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选择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即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

第(2)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只是直观呈现了各种树木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而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有效地反映出校园树木数量的分布情况,突出选择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教材中只出现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在对比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基础上突出选择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只需要表示各项目的数据时,用条形统计图就可以了。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8

1.作者来台北干什么?究竟看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ABCD四项中“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项是什么,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盛情邀请( )(2)盛况空前(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3.第③段“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乡与我们交谈时神情“黯然”是因为什么?而“铿锵的声音”又表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看戏的老乡们一听到《卖苗郎》、《寻儿记》便失声大哭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9

《建议书》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资源现状,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2.指导学生明确建议书的格式和应包含的内容。

3.指导学生写建议书。

【课时重点及难点】

1.学生能介绍珍惜资源的建议,在相互交际中完善自己的看法。

2.学生掌握建议书的格式及写法。

【课前准备】

通过书本、杂志、网络及走访,了解现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作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珍爱家园)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回忆一下,说说你听过、看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例或现象。(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让学生用笔在练习本上列举这些现象。)

3.小组交流探究,深入思考。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最想改变的一种现象,和同组同学开展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可以采取那些措施进行改进呢?自己的建议你觉得在现实中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4.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有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师明确:本次习作的关键,是习作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所闻,交流自己了解、走访的情况,互相启发,是“建议”的目的更加明确。]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默读课本71页“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

(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

(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师明确:读中学写。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建议书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要求,这些正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师明确:在巡视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

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五、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师明确: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

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师明确:佳作欣赏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更是一种“榜样”,何况这榜样就在身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八、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师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乐于表达”,可见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展示习作优点,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更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九、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师明确:通过小结、点评,为学生导向,帮助学生看到优点,同时又认清不足。]

【教后记】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10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作风,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教学难点

如何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夜的工作》,作者目睹了谁一夜的工作?(周总理)请在课文中找出作者看见总理一夜工作后受到感动的一个句子。

2、“劳苦”是什么意思?指哪一方面?“简朴”是什么意思?指哪一方面?“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既是本文的中心,也是作者对周总理的赞美的语句。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哪一段主要写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第二段)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边读边划出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语句,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举手提问。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没有呀,那老师来考考你们:咨询、审阅、浏览的意思,浏览的反义词)

(2)现在请同学来说说:哪些句子写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3)刚才这几个句子中,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指名回答:

A我喜欢“总理见了我……叫你”(因为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周总理的工作量大)(我从一尺来高这个词语感受到的)

B我喜欢“他一句……交给了我”(因为这些句子说明周总理审稿非常认真)(从看、画、想、问这些词语感受到的)

C我更喜欢“喝了一会儿……叫明了”(因为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周总理的工作时间长)(从叫明了感受到的)

3、大家想想:我们刚才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指名说)

a、抓住重点句子b、抓住重点词语

师:对,我们刚才就是抓住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4、现在大家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学习周总理生活简朴的部分,先找出描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再想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不懂的地方可以画下来。

上一篇:技术部员工年终总结下一篇:中学生教师实习鉴定